1. 什麼是恆順眾生,不要錯解了恆順眾生
順是隨順度化,悲憫柔和之義。
發起恆順眾生之願,非菩薩人不能克內成,最起碼亦得證容成無生法忍,方得恆順眾生,不致有退墮之念。眾生是愚痴的,是剛強難調難伏的,是隨順五欲六塵的,是邪見不智的,是好辯的,是逞強的,是保護自己觀念的,是我執與法執的,若非菩薩得證無生法忍,無法做得到,菩薩今生度不了眾生,還有來生,甚至還有盡未來際可得度之,因為菩薩沒有隔陰之迷,內心無惑,了知眾生與他之關系,如是可耗下無盡的未來,以達到恆順眾生,並度化之功。
眾生未開悟,心地煩惱叢生,自利自度尚不能,焉能利他度他!今日不知明日事,尚存三惑之結,盡未來皆是生死業,若要恆順眾生而行化,這是夢人說夢話,水裡月一般的空言,不得實際。眾生僅能依佛菩薩三業而學之,由因至果,由漸而頓,由淺而深,由近而遠,菩薩可恆順眾生,眾生亦可恆順眾生,只是恆順眾生人人皆可行,但境界卻有深淺,因果不同,近遠有別,持續有長短,漸頓有異。
2. 佛家常講的恆順眾生是什麼意思
恆順眾生,意義何在?
恆順眾生
隨喜功德
凈空老法師講述
(摘自凈空法師《晚晴集講記》)
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這是我們今天必須要具備的觀念。我們學佛的同修對佛菩薩都很尊重,都樂意供養;但是對於眾生,疏忽掉了,不知道尊重、承事和供養。試問:我們供養泥塑木雕的菩薩有什麼作用呢?這些泥塑木雕的菩薩須要我們去供養他嗎?我們去供養他,他知道嗎?
諸位一定要曉得,佛像是一個象徵,這種設施啟發我們的心智——見到佛,我們知道要尊重佛。《華嚴經》、《圓覺經》上說得好,一切眾生本來成佛;《無量壽經》上說,一切皆成佛。所以我們隨順、供養、承事眾生,就是隨順、承事、供養諸佛。
現在問題又來了,假如這個眾生無惡不作,思想行為都是違逆本性,我們要不要隨順?好在世尊在世的時候,弟子代我們把這個問題提出來了。世尊告訴我們:「不可以隨順。」我們對於善行、善事要隨順,對於惡行、惡事不隨順。
見到眾生作惡,我們要以真誠的心、慈悲的心去勸導;勸導不聽就隨他去,不要再說話,這在佛法裡面叫「默擯」——我不贊嘆你,我也不說你的過失。佛的教導真正教我們實踐隱惡揚善,見到任何人的惡事,我們絕口不提,也不要放在心裡。我們的心清凈、善良,心裡只記好事,不記惡事。如果心裡頭記很多惡事,你的心就很惡,心就不清凈了,這個一定要懂,要明白這個道理。「隨順」,《華嚴經》上講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里頭是有條件的,並不是無條件的。總而言之,字字句句都能夠幫助我們恢復性德。
3. 為什麼要一切隨緣恆順眾生
普賢行願品中說,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4. 什麼叫做「恆順眾生」
誠法師:恆順眾生
恆順眾生,是指根據眾生的根器、因緣等善巧攝受內眾生,而不是外相上容的完全順從,要以佛法的智慧來決斷。
恆順眾生是指放下自己的執著,隨順眾生的根器和緣起,去善巧地引導幫助,不以自己的知見強加於人。
先觀察了解別人的緣起,恆順眾生,就是放下自己認為正確的幫助別人的想法,以對方能接受,歡喜接受的方式去利益別人。
5. 如何恆順眾生
《普賢菩薩行願品》恭錄:
「復次善男子,言恆順眾生者,謂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剎海所有眾生,種種差別。所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或有依於地水火風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諸卉木而生住者。種種生類、種種色身、種種形狀、種種相貌、種種壽量、種種族類、種種名號、種種心性、種種知見、種種欲樂、種種意行、種種威儀、種種衣服、種種飲食,處於種種村營聚落、城邑宮殿。乃至一切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如是等類。我皆於彼隨順而轉,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暗夜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何以故?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菩薩如是隨順眾生,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南無普賢菩薩摩訶薩
6. 恆順眾生股票行情好不好,我現在虧的很多
遠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這是投資者應該知道的一件事, 這只回能通過多樣化來實現。答為了彌補 損失,這就是它的工作原理,你可以通過購買另一種可能在類似條件下上漲的股票來補充 可能下跌的股票 。但對女性來說也算不上什麼好事。男性們去
7. 請問恆順眾生究竟如何理解
問:普賢行願品言:『恆順眾生』,但眾生染惡易,習善者難,若一味順乎眾生。則易趨下,而有同流合污之虞,不知在『恆順眾生』的原則下,如何教化眾生,引入佛門?(陳金泉) 答:同流合污是凡夫,若菩薩者,和而不流,隨順者和也,不流者為轉他也,讀經須會其義,如四攝法,亦有利行同事二種,豈為同流合污耶?世書曰:『將順其美,匡救其惡』。佛經曰:『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明此義,則知非是助紂為虐也。(李炳南老居士《佛學問答類編》) 問:隨順眾生應要怎樣?(黃徐招) 答:原則不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不執著我見,不障礙他人行為,大體如是,詳情難盡。但應最注意者,隨順其善,不但贊嘆之,且須助成之,君子成人之美,亦猶是也。(出處同上) 問:「恆順眾生首先要恆順家人,如果家人要吃活的生物,我做還是不做?」 答:佛教導我們「恆順眾生」不是順人情,恆順眾生的人情,你就免不了要造業。到底是順什麼?恆順眾生的法性,這就對了。善財童子在五十三參裡面給我們表演的,五十三位善知識身分不相同、地位不相同、行業不相同、修學的法門不相同,善財童子去訪問參學,我們看出「恆順」。對於眾生的善行、善事決定隨順。對眾生的惡行、惡事,善財怎麼辦?禮敬而沒有贊嘆。禮敬是對佛性;不善的人、不善的事、不善的境界,法性是一不是二,所以從法性上看要禮敬。但是從現相上看,他這個事是不善,對社會大眾是有損害而沒有利益的,這個我們清楚、明了;認識清楚、明了,提供這些數據給自己反省,決不能夠這個作法,所以沒有贊嘆,借著不善反省自己有沒有不善,自己的境界就向上提升一層,這個在佛法裡面叫做「逆增上緣」。你很有智慧、你很會學,在不善的人事環境裡面,你也能夠成就自己殊勝的德行。這是善財童子在《華嚴經》裡面教導我們的。 家裡面的人當然要隨順。你住在深圳,深圳是廣東一帶,都喜歡吃活的。要多找一些因果報應的故事,在適當的時候給大家說說。我在香港講經,有些香港同修跟我講吃海鮮得的果報,許許多多故事聽了之後,再也不敢吃了。這是現代的事情不是過去的,說起來香港有很多人都知道的。盡量少吃,到最後能夠不吃是最好的,這些最好從健康的道理上去規勸。現在這個社會奇奇怪怪的疾病很多,病從哪裡來的?古人講得好,「病從口入」,吃東西不謹慎。尤其現在動物被嚴重的污染;蔬菜雖然也有污染,比較上好一點,蔬菜只是農葯的污染。所以現在很多講求衛生的,逼不得已自己種菜;自己家裡有小院子,院子裡面種菜,這是最可靠的,現在所謂是「有機蔬菜」。市場上有機蔬菜靠不住,你也沒有辦法去測驗它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這個社會現在假的東西太多了,在我想像當中,假的有機蔬菜一定也不少,所以最可靠的還是自己種。(凈空法師《學佛問答》21-90-23) 問:「恆順眾生中,對於作惡的眾生,我等如何令其歡喜,而且又能示其正道?」 答:恆順眾生要有高度的智慧,要有善巧方便。如果沒有智慧、沒有方便,你順著他;他造惡,你也跟他造惡,他墮地獄,你也免不了。在凡夫,我們只能夠恆順正面的,善、善面;如果是負面的、是惡的,我們決定不隨順。能夠隨順惡的事情,那你是菩薩,你不是普通人;你能在惡境界裡面去度化他們,四攝法里頭最後一句「同事攝」,就是這個。我們沒有那個定功,沒有那個智慧,四攝法里頭我們做前面三條,我們用「布施」、「愛語」、「利行」,我們不能跟他「同事」。到你有一定智慧、一定定力的時候,你可以跟他同事;他去搞殺盜淫妄,你也可以跟他一起搞殺盜淫妄,你在那個當中去度他。但你沒有這個能力不行,你決定會墮落;他喜歡打麻將,他喜歡跳舞,你天天去陪他,你度不了他,你被他度了。這個要懂得,知道自己有多少能耐。(出處同上 21-90-80) 迷了就是世法,不迷為佛法,但世法跟佛法是一法不是二法 我舉一個你可以能夠理解的例子。永明延壽禪師沒有出家的時候,他是個小公務員,每天偷盜公款去放生,你說它是世法、是佛法?它是佛法,它不是世法,為什麼?他不迷。世法、佛法不在事相,世法、佛法在一念之間。一念覺,為利益一切眾生,這個法就叫佛法;一念迷,自私自利,盡干一些損人利己之事,這個法是世法。所以世法跟佛法是一法不是二法。佛法決定不壞世間法,那就是佛法隨緣,「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怎麼會不順人情?不順人情的不是佛法,佛法順人情。順人情,他是以智慧順人情,他不迷。如果是以迷情順人情,那是世法,以智慧順人情是佛法,差別在這個地方。佛法通情達理,它是真的通達,透徹的通達。我們世間人,不能通情達理,迷惑在里頭,世間這是迷情,跟佛菩薩不能比。所以世人必須要學佛,佛法就是我們實際上的生活,佛法應用在工作、應用在處事待人接物,才真正得到幸福美滿。哪裡會學佛不近人情,把人都得罪光了,叫別人遠離你而去,沒這回事情!這是不通佛法的人做的。
8. 普賢菩薩說,恆順眾生,這句究竟是何意思
普賢菩薩所發十大願之第九。謂隨順十方剎海所有眾生之種種差別,種種承事回供養,答如敬父母,奉師長,乃至敬奉如來,皆無所異。對眾生饒益平等,於病苦者作其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闇夜者作其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以大悲心隨順眾生,故能成就供養如來之功德,念念相續,永無窮盡。
9. 什麼是「恆順眾生」
恆是指永遠,一來直。不是一時的,源而是無限的大願!
這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的第九條!我記得是第九條。
順眾生,是不將自己放在和眾生對立的立場上。凡是會為眾生考慮。
那麼這個順不是沒原則的,也不是濫慈悲,老好人。這都不是順眾生。順眾生關鍵是個心態,你以什麼心態面對眾生,是否是和他們對立。對於非原則的問題是否可以不斤斤計較。在能力范圍之能是否可以幫助別人。
順眾很難做到,因為眾生迷惑顛倒,而且心性不堅定,容易變化。只有極大的慈悲心之人才能做到。要恆順眾生,那就非大菩薩才能做到。我們該以普賢菩薩為榜樣,一點點增強我們的恆順眾生的能力。
10. 如何正確理解「恆順眾生」
恆是以時間而論復,長久不制變之義,以空間而談,不分國土,遍及無量三千,無有距離;
順是隨順度化,悲憫柔和之義。
發起恆順眾生之願,非菩薩人不能克成,最起碼亦得證成無生法忍,方得恆順眾生,不致有退墮之念。眾生是愚痴的,是剛強難調難伏的,是隨順五欲六塵的,是邪見不智的,是好辯的,是逞強的,是保護自己觀念的,是我執與法執的,若非菩薩得證無生法忍,無法做得到,菩薩今生度不了眾生,還有來生,甚至還有盡未來際可得度之,因為菩薩沒有隔陰之迷,內心無惑,了知眾生與他之關系,如是可耗下無盡的未來,以達到恆順眾生,並度化之功。
眾生未開悟,心地煩惱叢生,自利自度尚不能,焉能利他度他!今日不知明日事,尚存三惑之結,盡未來皆是生死業,若要恆順眾生而行化,這是夢人說夢話,水裡月一般的空言,不得實際。眾生僅能依佛菩薩三業而學之,由因至果,由漸而頓,由淺而深,由近而遠,菩薩可恆順眾生,眾生亦可恆順眾生,只是恆順眾生人人皆可行,但境界卻有深淺,因果不同,近遠有別,持續有長短,漸頓有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