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票賺錢是什麼回事
投資股票賺錢是通來過低源買高賣來獲取的。
例如你買一個股票,漲了你就能賺錢,跌了你就虧錢。例如:你10塊錢買了1萬股的股票,當該股票漲到11塊的時候你就賺10%的。如果跌到9塊你也是虧10%。
中國的股票是撮合制的,你要買的時候要有人賣才可以買到,要賣的時候也是要有人買才能成交的。
⑵ 答答看 1、我們投資股票的賺的都是哪些錢
我們的資金可以投給上市公司,也可以投給非上市公司,其實性質都是一樣的,只不過是非上市公司的股權比較難買,非上市公司的監管力度也不太嚴,信息披露也不是很透明,投資的話,風險比較大。而上市公司的股權相對容易購買,門檻也很低,只要你有錢,隨時可以買。國家創建股市的目的也是為了吸收社會的閑散資金,幫助企業發展。所以,我們要明白一個重要的道理,買股票其實就是買公司。
買股票其實和你投資你朋友的一家飯店或者一家超市差不多,在投資之前你肯定會對它進行詳細考察,地段怎麼樣?人流量怎麼樣?周圍居民的消費能力如何?口味如何?能不能持續經營,大概多久能回本等等?這些都考察完成之後,你認為勝算很大你才會做出投資的決策。
這跟我們投資的公司是一樣的道理,企業可以拿一部分利潤給股東分紅,另外一部分利潤用來投資再發展,賺了錢之後再回饋股東。我問問大家,比如你們投資了20萬元給朋友開飯店,你們會每天都去問,我這20萬元現在變成多少錢了?你們會每天去打聽這家飯店的一些小道消息嗎?比如,哪個客戶吃魚卡喉嚨了,哪個客戶又忘記買單了,哪道菜又降價了?衛生局對餐飲行業的監督又加強了。你會不會因為這些消息而賣出你那20%的股份呢?
我相信你肯定不會,你也不會去關注我說的那些小道消息,你只會在每年分紅的時候核算一下飯店的財務狀況,計算一下自己應該分多少錢。這跟我們買企業的股票是一樣的道理,只不過是我們買的企業把股份分成了很多份,我們只持有其中非常微小的一部分。我們完全沒必要每天花很多精力去看它的價格,打聽它的消息,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等它的價格低估的時候買入,把我們的錢交給我們信任的企業,然後就像你投資飯店一樣耐心等待企業賺了錢給你回報就可以了。
我們投資股票賺的是三方面的錢:第一、企業成長的錢;第二、企業分紅的錢;第三、市場情緒的錢。
什麼是企業成長的錢呢?舉個例子:一家企業在15年前的營業額是10億,凈利潤是1億,市盈率為10倍,那市值就是10億,經過十五年的發展,現在的營業額是1000億,凈利潤是150億,市盈率維持10倍的話,現在的市值就是1500億。
一流的投資者賺的是企業成長的錢,順便把企業分紅和市場情緒的錢也賺了;而三流的投資者呢,他想賺的只是市場情緒的錢,因此,他會花很多時間去研究K線,打聽各種消息,關注資金的出入情況,利用技術分析做出各種判斷,進行頻繁的交易,每天都很累,但最終的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只想賺市場情緒的錢的投資者在所有投資者中是最累的,也是最不賺錢的,因為他們的錢都被券商和國家賺走了,我們國家的交易摩擦成本還是挺大的。不過券商還是挺喜歡這一類的投資者的。
⑶ 買股票賺的那些錢是哪兒來的。賠的呢
先說不流通的情況。買了股票你就是股東,這個企業與如果賺錢回,那你就可以分紅,答如果是虧損,那你就跟著他虧損。
真說一下流通的情況,股票發行後,各股東持有的股票,公司沒有義務回收,所以只能通過股票市場轉讓。市場化以後股價就根據供求關系漲跌,或者是價值投資。供求關系就是大家都想買這個股票的時候,它就會漲,如果大家都不想買這個股票都拋的話,那就會跌。價值投資就比如說這個股票,它值五塊錢,現在股價才4塊5,那就有五毛錢的折價,穩健投資者就會考慮買它。股市一般都是炒未來,所以有什麼政策,題材的時候他就會漲。比如像去年我們國家決定,設立雄安新區那一夜之間,所有的相關公司的股票都大漲,都漲停。
⑷ 大家都想炒股賺快錢,這些賺的錢是誰的呀
拋開復稅費交易費上市公司融資等等制因素,如果我們把股市假設成一個理想狀態,只有交易者,那麼:
你所賺的錢就是買入你拋出股票的交易者的錢。你所虧錢就被在你買入價之下買進股票而在你買入股票價格之上至他買進價格之上(這個獲利區間)拋出股票的交易者賺取了。
在成熟的股票市場,投資者還能享受所投資的上市公司業績成長後的紅利分配(在國外較為成熟的股票市場分紅是不除權的)。
希望回答能幫到你。
⑸ 股票賺的是誰的錢
一、首先要明確二級市場並不產生價值:
所說的股市指的是內股票二級市場容,根據定義,二級市場主要功能之一是為金融資產提供流動性。
在二級市場上,各種對股票的未來持有不同預期的交易者按照自己對股票的評估進行買賣(比如:認為某隻股票現在的價格被低估了,未來一定會漲,於是買入該股票)。總的來說,買就有人賣,賺的總有人虧。但股票交易本身並不產生任何價值。
二、那麼股票的漲跌主要由什麼決定呢?
極其粗糙的說,是由其他股市上的投資者對這只股票總的預期決定的(也就是說:大多數投資者覺得某隻股票要漲,那麼就會有很多人買進,於是股票就真的漲了;經過實證分析已證明,符合某些條件時,股票價格與公司的實際價值基本無關。)
三、股市上的錢是誰的錢+博傻理論?
如果股票的價值已經與公司價值脫離了緊密的聯系,那麼就是說,這已經是一種非理性的行為——完全是在投機,而投機的標的是其他人對股票的預期。之所以說這是投機,是因為無法知道股市上其他投資者的觀點,只是在進行類似買大小一樣的猜測。
⑹ 買股票賺的是誰的錢
股票賺兩個錢:
1、上市公司的分紅。
2、賺後面買進的人的錢。
記住,到最後,只有手上「貨」最少的人才最賺錢。
⑺ 大家為什麼都去炒股炒股賺錢是什麼原理賺的錢是從哪裡來的
炒股復是中國人的特色說製法,正確來說應該叫股票投資。理論上來說,賺的錢最終應該來自於公司產生的利潤。
但是就像任何商品投資一樣,都會存在投資和投機,而且很難完全將他們分開。比如前段時間炒得沸沸揚揚的大蒜。理論上講,大蒜商應該賺取從農民那裡買來的價格與賣給老百姓價格之差價,扣除經營成本後即為利潤。但是後來投機了,從農民那裡買來後不去賣,囤積起來炒,幾毛錢炒到幾塊錢,之中並不產生附加值,純粹是擊股傳花,對炒家來說,只要出了手,他也賺錢了,但這是投機的錢,風險很大,因為總有最後一棒,哪怕對消費者而言也一樣,花20元買平常只要2元的東西(而且不是因為地震等特殊原因),也是損失,只不過平攤到很多消費者覺察不出而已。散戶被套是一個道理,金額大小罷了。
⑻ 股票漲的時候大家賺的是誰的錢
回答這些基本問題,我們需要模擬一個股市運行的場景。來看一下,在股市中,究竟是誰在往股市裡面投錢,誰又在賺股市中的錢。
首先,我們假設一家叫做ABC的公司,通過向證監會提交申請,要發行股票。我們且假設該公司擬發行1000萬股,每股5元錢。在股市中,由於新股票在上次當天都會有比較大的漲幅,所以申購新股幾乎是一件沒有任何風險的事情。所以,新股發行很容易完成。這樣的話,這家叫做ABC的公司就從申購新股的股民那裡拿到了5000萬現金。
接下來,ABC公司的股票於某年某月上市,開盤價10元錢。這樣的話,凡是申購到ABC公司股票的股民,如果在上市這天或著隨後幾天以10元賣出,每股就獲得了5元的收益。至於ABC的股票為什麼會開到10元錢,原因很多,方方面面的利益關系需要ABC的股票在上市當天有一個預想的價格。這個問題很復雜,有時間我們可以另外討論。
我們還是先來梳理一下吧。看看股市中被抽走了多少資金,第一筆是ABC公司發行股票得到了5000萬,第二筆,是所有申購到ABC公司股票的股民如果以10元賣掉自己申購到的ABC的股票,資金就又被抽走了5000萬。當然,第二筆抽走的資金只是一個理論上的假設,在實踐中,由於有一些新股持有者繼續看到該股票隨後的走勢,並不急於在10元賣掉。而且,由於市場的波動,股價的漲跌,並不能保證大家都賣在10元。
ABC公司付出了什麼嗎?它付出了自己的股份,得到了5000萬的現金。在此之後,除了現金分紅和股價波動,投資者不可能在它身上獲得更多的東西。除非將來這家ABC公司實在是錢多得不行,把自己企業的錢拿出來到股市上買股票做投資,這5000萬,基本就算從證券市場消失了。所有我們把發行新股叫做「抽血」。新股發行的越多,股市上的資金就越少,因為這些資金被轉移到企業的募集資金上面去了。
讓我們繼續下去。這就涉及到我們要回答的第一個問題:股市為什麼會漲?股市是由千支股票組成的,我們所說的股市在漲,實際上是在說一個重要的指標,即股市的指數在上漲。而我們提得比較多的,就是上證綜合指數。綜合指數的計算有一個最不合理的地方,就是它是以一支股票的總股本來計算股票的市值,從而得出這樣一個指數。在股市中有許多股票屬於流通股本比較小,而總股本比較大的股票,這些股票就容易成為市場主力調控指數的工具。
股票為什麼會上漲,原因比較多。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資金持續買入這支股票就會導致股價的上漲。資金為什麼會買這個股票,也有很多原因。比如說,比價效應。比價效應,就是指在不同市場或者同一市場內對基本面基本相同或類似的股票進行對比,資本發現它們的價格差異之後流入那些價格低的股票,從而實現「同質同價」。比價效應在實踐中通常是被股市的參與者利用的東西。
事實上,在股市上漲或下跌的過程中,真正起決定因素的,就是參與各方對未來的判斷和信心。在股價上漲的時候,由於持有者預計股價還會繼續上漲,所有持有者不會急於賣出自己的股票,擁有貨幣的投資者由於有獲利的預期,也會買入這支股票。但是,在股價上漲的過程中,由於持有者對於股價的判斷並不一致,所有會有人賣出股票,有人買進股票。比如說,我們買進了一支股票,成交價是5元,我們自己判斷它會漲到6元錢,那麼,在這一元的目標沒有實現的時候,通常狀況下投資者不會賣出這個股票。但是,會有一些因素影響持股者的信心,比如整個股市的大幅波動,比如一些對股票或股市的傳聞等等,都會影響持股者的信心。
在股市中間,最常見的運行方式就是比價效應和個股輪動。比如說,太陽能題材的天威保變,白酒行業的山西汾酒股價大幅上漲,就會導致其他同題材股票的價格聯動上漲。再一個說到個股輪動,股市的持續上漲必須是個股輪動的,如果所有的股票都一起上漲,一方面對資金的消耗比較大,另一方面,不利於給新增資金以及場內資金創造持續贏利的機會。
但是,這些都還是表面現象,股市上漲最真正的實質,還是來自於資金的持續流入。中國股市的上漲,向來都是資金推動型的上漲。2005年下半年到2006年貫穿全年的大牛市行情,說白了,依然是資金持續流入股市的結果。尤其是2006年下半年央行宣布加息之後,面臨利空,股市依然出現大幅上漲,更是說明了後來的上漲完全是資金推動的結果。
股市從1000點之下漲到3000點之上,應該說參與者基本都是賺錢的。在這樣一輪大牛市中,賺錢是正常的,不賺錢是不正常的。但是,這又回到了一個根本問題,股市賺的是誰的錢?表面上看起來,大家似乎是都賺錢的,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股票的價格上漲,會導致股票持有者的資產增加,但是這只是一種紙上財富。還是舉例子,你5元錢買的股票,現在漲到10元了,看起來你是賺了5元錢,但是你要真的獲得這5元的收益,就必須把股票賣掉。股市可以承受你一個人賣掉自己的股票,但承受不起所有人都賣掉自己的股票。所有人都想把自己的股票賣掉,那實際上就是所謂的「崩盤」了。這種情況一般不會出現,因為我們現在市場的參與者已經太多,超過了8000萬,想讓8000萬人做同一種選擇,不容易。都只想買,沒人賣,股票開盤就漲停了。都只想賣,沒人買,股票開盤就跌停了。這種情況會出現在一些股票上。
當有很多人希望將自己的股票收益兌現的時候,就會出現拋盤,這時候股價就很難繼續上漲。因為所有資金投入到這個股市裡來,都是為了獲利,而且大多數資金,並不是為了只是維持一個紙面上的財富。基金要分紅,QFEI也要分紅,私募基金也要分紅,股民投進去的錢,到了一定階段,也需要把股票賣掉去做其他事情。除非股民越來越多,拿到股市裡面的錢越來越多。否則,隨著新股的發行,隨著印花稅和交易傭金對資金的消耗,股市裡面的錢會越來越少,越來越少的錢自然無法支持股市持續上漲。
在2007年元月份,股民單日開戶數達到了9萬,一個月就開了138萬新證券帳戶,帶來的新入市保證金增加了839億。但也就是在一月份,印花稅和傭金就收了150億,新股發行消滅了資金180多億。截止2007年元月末,滬深股票市場的保證金存量為6700億元。
這些數據說明了什麼?說明中國股市主要的參與者是普通投資者,是散戶,是老百姓。隨著新資金和新股民越來越多,他們可能就是這輪行情最終的買單者。但具體誰是最後的接棒者,那就看個人的投資水平了。
從某種理論上來說,在行情一致看好的時候,股市應該是先來者賺後來者的錢。可惜,先來者也有水平低的,後來者也有水平高的。在上漲的時候,誰將自己手中的利潤兌現,誰就賺到了錢。而對後市判斷錯誤,以為股市還會繼續上漲,結果買入之後就一路下跌,最後又到低位將股票賣出的投資者,就是股市中的輸家。所有,股市賺的錢,就是那些高位接盤者的錢。而所謂的高位接盤,並無先來後到,也許新股民都逃得一干二凈,老股民卻全倉殺入也說不定。
股指在1000點的時候,買入股票的股民如果可以持倉到3000點,至少獲利在100%;這個概率很高。但是,在3000點買入股票的股民,如果想實現同等的指數收益,大概需要等到指數在9000點吧?這個概率有多高?
指數上了3000點,可能暴跌,也可能繼續漲下去,或許還有可能回探一次2245點,確認一下是否有效突破。甚至可能會令大家都大跌眼鏡,馬不停蹄地一路漲,直到5000點才停下腳步,或者更高。
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終究會有大部分股民成為股市的犧牲品。能夠成為勝利者的,依然會是很少的一部分人。股市為什麼會漲?因為買的人比賣的人多,它就會漲。贏家贏的是誰的錢?贏家做得是低買高賣的事情,在高位接盤是輸家,贏家賺的就是在高位買入者的錢。股市的財富從哪裡來?股市的財富來自千千萬萬的普通投資者,是每一個普通老百姓的血汗錢。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也許,只有時隔多年之後,我們才能冷靜地看待這一輪大牛市帶來的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