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MF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增長5.5%,IMF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我們知道,要正常進行國際間貿易活動,在之外,最重要的國際間協調組織,就是IMF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了。
在常態關注統計國際貿易活動之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常也有必要,對各國國內經濟活動作出這樣那樣的監測。當然,預測哪個國家國內的經濟增長,並不是它的主要職責。
正因為這個原因,那些傾向於發展本國經濟、經常收不抵支、不惜以勞動者血汗為代價一心要發展“本國經濟”(獲得更多稅源)的政府,經常可能傾向於制訂出一個較低的匯率。IMF就在很大程度上,又承擔著協調國際貿易中各國匯率政策的職能。
2.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經濟的影響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其實是一個陰謀組織,美國為什麼加入了聯合國和國際貨專幣組織,因為他有一屬票否決權。我們看到03年的環境組織時,當時的布希政府就拒絕在環境公約上簽字,還有海洋法公約等,美國都沒有在這些上簽字。因為這些美國都沒有否決權或者直接影響美國的利益。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為資本主義國家服務的,特別是對於發展中國家是很大的打擊,當發生金融危機時,發展中國家就需要資金,只能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申請貸款。這看似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其實不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出刻薄的條件,這不但不能解決這些國家的經濟問題,反而為以後的發展留下了嚴重的禍根。在以後的發展都必須遵守原來的合約。所以越來發展越是困難。所以別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抱多大希望。
3. 專欄國際機構或組織對年經濟增長的預測
2009年年初或稍早,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主要國際機構或組織,紛紛發表了對於2009年世界經濟的最新分析展望報告。普遍認為,2009年世界經濟仍將進一步惡化。
聯合國有關組織預測,2009年世界經濟增速將回落到1%。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聯合國貿發會議以及5個區域經濟委員會共同撰寫的《2009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認為,金融風暴已引發全面的經濟危機,導致發達國家經濟陷入衰退,新興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迅速下滑。全球經濟可能陷入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從未有過的衰退,預計2009年,世界經濟增長可能從2008年的2.5%降至1.0%,其中發達國家將出現0.5%的負增長,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預計將降至4.6%。
世界銀行(WB)最新預測,世界經濟2009年將僅僅增長0.9%,是1970年以來最低的經濟增速。2009年,高收入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前景均大大惡化。高收入國家2009年GDP將降低0.1%。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為4.5%,低於2007年和2008年的7.9%和6.3%,比過去5年的平均值低3個百分點。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09年全球經濟增速繼續回落1.5個百分點。在發達經濟體經濟下滑的影響下,預計世界經濟增長將從2007年的5%回落到2008年的3.7%,2009年將進一步回落至2.2%左右。發達經濟體的經濟增長將由2007年的2.6%,回落到2008年的1.4%,2009年將進一步回落為-0.3%。這將是戰後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長首次出現下降。美國經濟2009年將下降0.7%,歐元區2009年經濟將下降0.5%,日本經濟下降0.2%。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經濟將增長5.1%,比2008年回落1.5個百分點。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預測,2009年OECD經濟將下降0.4%。2008年11月,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了最新的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09年OECD經濟將下降0.4%,美國經濟將下降0.9%,歐元區經濟將下降0.6%,日本經濟將下降0.1%。
4.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預測數據,2013年世界各國GDP排名中國位居第二,GDP總量為9萬零386億美元,則
9萬零386=90386=9.0386×104.
故答案為9.0386×104.
5. 對世界經濟分析,判斷,預測的權威機構有哪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世界銀行:World Bank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 (這個是真的,他們每專年都對別國做屬經濟預測)
各大知名投行:包括高盛、摩根斯坦利等等
個人覺得,IMF以及WORLD BANK的判斷和預測稍微客觀一些,不像其他的有主觀因素在裡面。
6. 世界三大經濟組織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世界三大經濟組織主要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集團、世界貿易組織【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組織是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這些世界性國際經濟組織為促進國際貿易合作;促進國際貿易的擴大和平衡發展,促進和保持高水平的就業和實際收入;促進匯價的穩定,在各成員國之間保持有秩序的匯率安排;協助建立成員國之間經濟性交易的多邊支付制度,幫助消除阻礙世界貿易發展壁壘起了決定性作用。實際上,目前世界經濟主要框架就是由這些國際經濟組織確定的,我國成為世界工廠,第二大經濟體主要得益於加入這些國際經濟組織,融入了國際社會的貿易、流通體系。
下面介紹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集團;世界貿易組織的形式,功能及作用。
一、世界銀行集團
世界銀行(World Bank)是世界銀行集團的簡稱,國際復興開發銀行的通稱。是聯合國經營國際金融業務的專門機構,同時也是聯合國的一個下屬機構。
結構方面的法律規范:成員資格;組織機構(理事會和執行董事會);投票權與表決;法律人格(有完全的法人權利,特別是有權簽訂七月、取得和處置動產和不動產以及進行法律訴訟。其享有的豁免和特權包括財產和資產享有司法豁免,除非因起訴或履行契約而自動聲明放棄此項權利;財產和資產免受搜查、徵用、沒收以及其他行政或立法行為的任何形式的扣押;財產和資產免受各種限制、管制、統制以及任何性質的延期付款;檔案不受侵犯)。
基金組織作用:促進國際貨幣合作;促進國際貿易的擴大和平衡發展,從而促進和保持高水平的就業和實際收入;促進匯價的穩定,在各成員國之間保持有秩序的匯率安排;協助建立成員國之間經濟性交易的多邊支付制度,幫助消除阻礙世界貿易發展的外匯限制。
四、國際經濟組織的法律地位
國際經濟組織的法律地位是指國際經濟組織的法律人格,沒有法律人格就不能成為國際經濟活動的參加者,不能直接享有國際經濟法上的權利以及承擔國際經濟法上的義務。國際經濟組織的法律地位由其成員方在其章程性文件中授予。多數國際經濟組織都在其章程性文件中規定,該組織具有國際法律人格或法律人格,具有締約或簽約權、取得與處置財產權、進行法律訴訟權。有的還規定具有特權和豁免權。事實上,國際經濟組織的法律地位已得到大多數國家,包括非成員國家的廣泛承認,越來越多的國家或個人與國際經濟組織進行經濟往來,簽訂經濟合同。政府間國際經濟組織盡管由主權國家組成,但是其法律地位及權力並不凌駕於主權國家之上,也不是「超國家」實體,其法律地位仍受其章程性文件約束。此外,政府間國際經濟組織更不能等同於國家,它不具有國家主權,不擁有領土和居民。
7. 國際機構會對未來世界貨幣走勢預測嗎
近年來,國際政治格局和大國之間的力量對比出現了深刻變化。冷戰剛剛結束時,美國惟一超級大國的地位得到穩固,歐洲聯合勢頭加快,日本在亞洲經濟中是領頭羊。發達國家掌控著國際機制的制訂和執行。但是,進入新世紀之後,西方國家的整體實力出現了相對削弱的跡象。美國2003年發動的伊拉克戰爭,以及其他一系列對外行為,損害了自身的國際形象,削弱了它的軟實力。現在美國經濟又受到次貸危機的沖擊,「硬實力」也受到傷害。歐盟和日本經濟發展後勁不足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人口的老齡化、數量增長緩慢甚至減少,都對經濟造成了制約。目前,國際金融動盪對歐洲的打擊甚於美國。就整體而言,發達國家信心下降,正面臨越來越多的困難和壓力。相比之下,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南非等諸多新興國家,抓住了全球化的發展機遇,迅速增強了國力,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西方人最近有一種形象的說法,叫做「增長在東方,債務在西方」;「歷史的火炬似乎正在從西方傳遞到東方」。
但是,世界權力、財富和驅動力的重心從西方向東方轉移的過程,不會是一帆風順的,一定會遇到風暴、阻力和陷阱。隨著權力、財富、驅動力的轉移,困難、麻煩和批評也會轉移。此外,這種「歷史火炬」的轉移是否代表著一個長遠發展趨勢,其歷史意義是什麼,還有待觀察和深入研究。從地理意義上說,中國是一個「東方」國家,而且力促「東方」即亞太地區的經濟合作和安全機制的完善。但中國不會以「東」、「西」劃界,去決定自己的安全戰略,去組織或參加軍事同盟;在亞太區域合作中,中國也會堅持開放性的原則,考慮到區域內外國家的利益和願望。由於中國的經濟合作已經拓展到「東西南北」的全球范圍,中國的戰略謀劃不會受限於「東方」、「西方」的概念,不去同別的大國劃分或爭奪「勢力范圍」。由於中國在新興國家中發展速度最快,對外部資源和市場的需求越來越大,又是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在這一權力與財富轉移的過程中扮演什麼樣的國際角色,格外引人注目。一種很有影響的觀點認為,大國崛起打破原有的權力平衡,沖擊世界秩序,引發國際沖突,這是國際關系史上的規律,中國的崛起也不會例外,中美最終的對立和沖突於是不可避免。這種疑慮,提出了中國在處理當今國際事務時不能不予以重視和回答的一個問題,即中國如何評估、如何運用自己日益上升的實力和影響。應當認識到,盡管中國不斷宣示自己的和平意圖,強調自己的發展中國家屬性和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障礙,國際上對中國崛起的疑慮很可能還要增加而不是減少。對此需要保持冷靜頭腦和平常心。同時,一般性的政策宣示和對「中國威脅論」進行駁斥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通過自己的行為模式和明晰的戰略謀劃,打破所謂「大國悲劇的歷史定律」。在世界權力和財富轉移的過程中,中國必須十分客觀冷靜地估計自身實力,力戒虛浮之風,謹慎分析各種國際力量的消長;既堅持國際道義原則,又避免不必要地捲入國際政治斗爭的中心旋渦。第一,中國將堅持不結盟的政策,不搞大國集團政治;第二,中國將堅持全方位的開放政策與合作態勢,不以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劃線來決定國家關系的遠近親疏;第三,中國要創建出一個以自主創新、擴大內需為基點的、不過分依賴物質資源的新的現代化發展模式。這樣,在國際格局轉換的過程中,中國的發展就能夠成為一個可預測的穩定因素。在上述三個特點和趨勢的基礎上,我們能夠很自然地觀察到當前世界政治的第四個特點,也即核心的特點——國際規則和秩序正在經歷重大變革。國際政治最原始的規則,是所謂「叢林規則」,即弱肉強食,無法無天。但是,塗炭生靈、兩敗俱傷的戰爭教訓,以及國家間經濟上日益緊密的相互依存,催生了國際法、國際關系准則,以及逐步建立起來的國際組織、機制和規范。然而無數事實說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的國際組織和現存的全球合作機制,遠遠地落後於全球化的進程,出現了嚴重的「國際機制赤字」。例如,聯合國改革的呼聲很高但進展緩慢;多哈回合談判失敗證明世界貿易體制亟需修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無力應付日益擴大的國際金融動盪;能源和氣候變化等問題上的全球合作機制遠未建立;國際人道主義干預的原則和規則爭議很大;國際社會缺乏處理民族分離主義傾向的共識;各種非政府組織和跨國公司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日益擴大,其行為需要納入規范的軌道;八國峰會近年來邀請了五個發展中國家加入其中,但尚未形成有長遠設想的、更具代表性的大國協調機制,應付日益緊迫的全球挑戰。總之,全球治理的「赤字」越來越大,現存國際機制越來越難以應對新出現的全球問題,迫切需要改革或創新。否則,某些地區沖突、民族宗教矛盾就會失控,大國之間的合作就難以加深和持續,而人類與自然界的和諧也將遭受更為嚴重的破壞。作為經濟全球化的積極參與者和受益者,中國對於現存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經歷了一個重新認識和逐漸適應的過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後,中國在幾乎所有重要的全球性國際機制中都發揮著積極作用,並履行相應的規則和義務。與此同時,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關注和期待增加了,要求中國承擔更大國際責任的呼聲越來越高。在重新認識和逐漸適應現存國際規則之後,中國將扮演一個更為活躍的角色,即維護現存的合理秩序和國際准則,改革不完善、不合理的舊規則,倡導並參與制訂新的規則。例如,作為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國家之一,中國需要在《京都議定書》2012年失效之前,提出具體的節能減排方案,參與新的國際框架協議的制訂;作為能源消耗和生產大國,中國應當在世界能源價格等問題上發出更響亮的聲音;作為核大國和空間技術迅速進步的大國,中國將在核不擴散機制、軍控機制、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的國際機制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作為貿易大國,中國在今年WTO多哈回合談判失敗之後,需要同相關國家協調,尋求新的解決方案。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訂,改良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將使中國近年來闡發的「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和「共同構築和諧世界」等理念,得到進一步的充實和落實。簡而言之,在日益錯綜復雜的世界政治中,中國將扮演四種角色:堅持可持續發展道路,促進各個文明之間的交融,保障國際格局的平穩過渡,倡導合理的國際規則和秩序。現在,不但國際上對中國的現狀和未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就連中國國內的民間輿論和學者專家,對中國的未來發展道路和國際戰略,也是諸子百家,討論熱烈。我在這里提出的只是一家之言。我堅信,中國要承擔的國際責任,中國的外交戰略,首先依據的是本國國情,是主權、安全和發展三方面的國家利益,同時也需要考慮國際趨勢和世界對中國的期待。深入研究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及其互動,在此基礎上對國家政策提出建言,對國際輿論做出回應,是中國學者的重要責任和艱巨任務。
望採納,謝謝!
8.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預測數據,2013年世界各國GDP排名最高的仍為頭號經濟強國美國,其經濟總量將達
將9萬零386億美元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為9.0386×104億美元.
故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