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券期貨 > 中國資產證券化

中國資產證券化

發布時間:2021-01-29 13:18:27

Ⅰ 中國資產證券化是什麼

資產證券化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金融創新。2005年底信貸資產證券化在中國的試回點,是國際慣例和答中國特色相結合的創新。由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編寫的《中國資產證券化:從理論走向實踐》,比較完整地記錄了資產證券化在中國的產生和發展過程,不僅有資產證券化理論的介紹,還有資產證券化在中國實踐的理論分析,並且還對中國資產證券化中涉及的法規和政策進行了系統的歸納

Ⅱ 目前中國的房地產資產證券化正處於什麼趨勢

中國樓市存量時代正在來臨,一種將房地產投資直接轉變成有價證券形式的房地產資產版證券化方興未艾,中國房權地產資產證券化正爆發式增長。
近兩年占據中國房地產資產證券化市場半壁江山的戴德梁行最新發布「三季度上海樓市及中國房地產資產證券化數據報告」,揭示中國房地產資產證券化市場近年呈現出三方面特點:

因應存量時代輕資產化需要,中國房地產抵押債券(Asset-Backed Securities,簡稱ABS)產品發行規模漲幅迅猛。今年1月至9月,資產證券化產品共計發行18單,發行金額417億元,相較去年同期增長約300%。這主要得益於超過半數的房地產資產證券化項目單筆發行規模大於25億。商業地產抵押貸款(CMBS)和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REITs)類產品為盤活存量商業地產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作用。

Ⅲ 為什麼銀行是我國資產證券化的主要投資者

資產證券化的目的在於將缺乏流動性的資產提前變現,解決流動性風險。由於銀行有短存長貸的矛盾,資產管理公司有回收不良資產的壓力,因此在我國,資產證券化得到了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的青睞,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信達資產管理公司、華融資產管理公司等都在進行資產證券化的籌劃工作。

陳湛勻指出:我國目前資產證券化的主要投資者為銀行自營及理財產品,公募基金、保險、基金專戶、信託等機構投資者的比重很小,主要原因在於我國資產證券化二級市場的做市、質押回購等交易制度還不夠完備,資產證券化的流動性較差,多數投資者只能持有到期,不能在產品波動期間套現獲利或是出售規避。

陳湛勻教授

以下是陳湛勻的部分觀點實錄:

我國目前資產證券化的主要投資者為銀行自營及理財產品,公募基金、保險、基金專戶、信託等機構投資者的比重很小,主要原因在於我國資產證券化二級市場的做市、質押回購等交易制度還不夠完備,資產證券化的流動性較差,多數投資者只能持有到期,不能在產品波動期間套現獲利或是出售規避。但在美國等發發資本市場,資產證券化產品的主要投資人為共同基金、養老基金和私募投資基金,商業銀行佔比很小。

著名經濟學家,金融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首批統計學博士點專業博士。現任中國上海市投資學會副會長、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中國糧食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中國首創擬人化資本運營專家,上海電視台「夜話地產湛勻妙語」欄目主持人,中國第一財經、東方衛視、鳳凰衛視等媒體特邀嘉賓,長期應邀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授課,已獲近20項國家、省部級優秀科研獎,走訪過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聘為國際論壇峰會和國外大學演講,被譽為具有國際視野、最受歡迎的實戰型權威金融專家,成功輔導不少企業上市。

Ⅳ 如何結合中國實際發展資產證券化

中國推行資產證券化應該在兩個方面下功夫:
應該優先考慮對國家基礎設施等資產的證券化,非凡是有穩定現金流預期的公用事業和基礎設施如電力、供水、水處理、高速公路、鐵路、機場、港口以及石油和天然氣儲備、金屬和非金屬礦藏、林地等資源資產的證券化。1998年以來,我國一直靠增發國債促進基礎設施建設,目前累計的國債規模較大,已接近風險警戒線,但是中國的能源和基礎設施仍然落後於需要這一局面並未根本改觀。自2002年起,中國財政赤字躍居3000億元以上,並接連創出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新高,連續3年,我國赤字率都逼近了國際上公認的警戒線—3%。據估算,中國目前全部債務存量已超過1.8萬億元,且中國國債正在步入借新還舊的高度債務時期,國家財政的債務本息支付任務沉重,年還本付息額達到5000億元以上,政府未來的償債能力大大降低。而隨著國家經濟戰略轉移,非凡是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中部崛起等戰略,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而資產證券化完全可以使我們走上開發性金融之路,既可以達到分流儲蓄、豐富證券市場投資品種,促進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又可以支援國家經濟建設,減輕國家財政的壓力。
相信隨著我國資產證券化的深入,會有越來越多的具有不同功能、不同結構、不同種類的資產證券化產品出現,融資結構會逐漸完善起來,真正體現出資本市場的功能和效率,並對中國經濟的發展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除上述兩個方面外,筆者並不否認資產證券化對化解金融信貸風險的作用,但信貸資產的證券化必須納入到國家的宏觀調控上來,服從於國家的貨幣政策,從而抑制可能引發的信貸擴張沖動。「假如有一個穩定的現金流,就將它證券化。」這是流傳於美國華爾街的一句名言。這是成熟的資本市場的表現。
資產證券化;股權融資;債權融資資產證券化作為一種新型的融資方式,不同於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不能把資產證券化定位於信貸資產證券化和不良資產證券化,把資產證券化作為化解銀行的信貸風險、解決銀行資產流動性的工具。中國推行資產證券化應該著眼於國家基礎設施等資產的證券化和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支持上,充分發揮資本市場的功能和效率。

Ⅳ 為什麼資產證券化在國內得不到大的發展

法律建設不完善,缺乏統一的資產證券化法規。上述法規多數是部門規章,在法律效力上就不如《合同法》《擔保法》等法律,而且基本都屬於試點辦法,法規很多地方都比較模糊,並不是真正成熟的法規;沒有一個統一的抵押變更登記系統。缺少中央登記系統導致基礎資產抵押變更登記存在法律障礙,這樣就使得很多基礎資產在證券化時遇到了瓶頸;會計處理規定並不成熟。目前對資產證券化的會計處理標准並不統一,同一個處理方法,可能有的機構認可出表,有的機構不被認可,這樣對金融機構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就造成了困擾。從市場上看,資產證券化也有一些問題:1. 市場規模。監管層目前對資產證券化是屬於鼓勵發展,但要控制好節奏的狀態,因此,對於資產證券化業務的開展,在規模上有一定限制。此前幾次開展信貸資產證券化,國務院批復銀監會和央行的規模僅為500億,而2013年重新開閘,總規模也僅為4000億元。規模的硬性限制就導致了資產證券化的業務發展有著一層天花板;2. 投資者問題。目前資產證券化的主要投資者以銀行類機構為主,保險機構和社保基金雖然獲准投資,但參與很少,而後兩者又是長期低成本資金的主要來源。同時,國內的投資者傾向於投資高評級的證券化產品,對低評級/次級類份額則並不十分偏好,這也導致了分級的資產證券化產品遇到了銷售困難。綜上所述,在我看來,資產證券化目前在國內,還沒有一個能夠正常促進發展的土壤,真正的盛行還有待時日。

Ⅵ 哪一年被稱為中國資產證券化元年

2005年被稱為「中國資產證券化元年
望採納

Ⅶ 我國資產證券化的現狀怎樣哪些金融機構開始實行了呢這些資產證券化項目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呢

我國資產證券化起步比較晚,而且資產證券化的實踐先於理論的探索,到目前為止僅進行過一些資產證券化方面的個案實踐。

早期的資產證券化實踐可以追溯到 1992年三亞市丹洲小區將 800畝土地作為發行標的物,以地產銷售和存款利息收入作為投資者收益來源而發行的 2億元地產投資券。在此以後,資產證券化的離岸產品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中國遠洋運輸總公司、中集集團、珠海高速等離岸資產證券化項目為中國資產證券化的實踐提供了成功的經驗。

近期,我國金融監管部門、一些商業銀行及大型企業對資產證券化的研究進入實質性的操作階段,希望能夠通過這種金融工具的運用來處理我國目前銀行的不良資產。在我國分業經營的體制下,銀行的不良資產主要是不良貸款。為了解決這一問題, 1999年我國相繼成立了信達、東方、長城、華融四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接受國有商業銀行總計 1.4萬億的不良貸款。實踐中,這四家公司在「債轉股」的過程,積極綜合運用出售、拍賣、招標、資產重組、兼並收購等多種形式進行資產處置,更希望藉助國外運行良好的資產證券化方式能夠剝離、加速處理不良貸款。

在我國資本市場上盡管還沒有出現嚴格規范意義上的資產證券化操作,但各方面都密切關注著這一廣闊市場,紛紛推出資產證券化方案和產品構想。最引人注目的是信託產品在房地產抵押貸款證券化、不良資產的證券化處理等領域的准備和開拓工作,如中信信託與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推出的不良資產處置信託、新華信託和深圳商業銀行合作開發的住房按揭貸款信託計劃、廣發銀行信貸資產轉讓信託計劃等,這些產品已具有了資產證券化的主要特徵,這意味著,隨著信託產品創新向縱深發展,資產證券化類信託產品已開始逐步興起。

Ⅷ 中國和美國資產證券化標的資產的區別

事實上,巴菲特原話說的是股市總市值和國民生產總值(GNP)的比率,但因美國GDP和GNP之間的實際差異極小,因此在測算這一指標時,GNP逐漸被GDP取代。《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項指標在1999年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1999年全年以及2000年中的一段時間,這一比率接近200%,這是一個強烈示警信號,此時買股已是火中取栗。2000年,美國股市總市值/GDP總量比重高達183%,隨之而來的便是美國股市互聯網泡沫破滅。
芝加哥宏觀投研機構比安科研究公司創始人詹姆斯·比安科在2014年2月發布的一份圖表報告也印證了股市市值與GDP之間的關系。
2001年網路股泡沫破滅,道瓊斯指數從高點大幅回挫2000點時,很多人都在討論重返股市的時機。但當時股市總市值仍相當於美國GDP的133%,所以巴菲特並未輕舉妄動。美國股市隨後從2000年3月24日最高的1552.87點,到2002年10月10日最低跌到768.63點,32個月下跌超過50%。
而在2007年,房地產泡沫與信貸泡沫爆發之際,美股總市值佔GDP比重為135%。這些危機都發生在股市總市值被高估的背景下。
根據巴菲特的分析,過去80年來,當美國上市公司總市值佔GDP的比率在70%~80%時,則買入股票長期而言可能會讓投資者有相當不錯的報酬。
在經過2008年美股大跌之後,這一指標在2009年下降到73%左右,給了巴菲特一個充分的入市理由。正如市場所看到的,美股至此迎來長牛。
A股仍存上行空間?
那麼,A股市場是否也遵循這一規律呢?
首先需要確定使用GNP還是GDP。《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公開數據計算得知,中國過去16年GDP與GNP差距很小,波動在-0.78%到2.89%之間,因此基本可以用GDP代替GNP進行估算。
2007年底,A股總市值佔GDP比重達到127%,為16年來最高值,而根據這一比率最合理區間在70%~80%間最合理的理論,127%意味著股市將走入危險期,後來的事實確實也印證了這一點。2008年滬指收於1820點,暴跌65.39%。同年,A股總市值佔GDP的比率下降到43%,已明顯低於70%~80%的合理區間;2009年,總市值佔GDP比重達到71.3%,當年上證指數反彈79.98%,重返3000點。
從近期數據看,截至2014年末,A股總市值達到372547億,市值占同期GDP比重達58.5%。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新股上市節奏加快,居民資產配置的優化調整,這一比率的分子增大幾率很高,截至3月13日,滬深兩市的總市值已達421081億元。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2015年GDP增長目標定為7%左右,相較於前幾年9%左右的增速放緩,換言之,該比率分母增幅變小。這意味著總市值佔GDP比重極有可能較2014年繼續增加,但是否能達到70%~80%范圍仍是個未知數。
不過,有一條基本原則已經成為共識,即任何一個經濟體在給定時期內,股市總市值/GDP指標應當有一個合理的上限,超過就意味著泡沫。

閱讀全文

與中國資產證券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