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王天柱是誰演的 養母的花樣年華王天柱扮演
史光輝,出生於1976年2月7日,中國內地演員、教師,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內96級表演系。
1998年,參演電容視劇《表演系的故事》。2004年,主演話劇《青春禁忌游戲》。2006年,主演電視劇《唐山孤兒》。2008年,主演電視劇《跟我的前妻談戀愛》,飾演張琪。2010年,參演驚悚電影《密室之不可告人》。2012年,主演抗戰題材的電視劇《獨狼》。2014年3月,主演的電視劇《返城年代》在央視八套播出。
⑵ 年華的四大產區
廣東佛山與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蘇州桃花塢是我國著名木版年畫四大產區
天津楊柳青年畫
楊柳青(原名古柳口),是在天津正西三十里的一個市鎮,地當大清河的下游,風景宜人,交通便利,全鎮居民經營年畫生意者約佔五分之二以上,由明末崇禎年間開業至今,已有三百餘年的悠久歷史。極盛時期是在清光緒十年以前,每年要賣出二千萬份以上,行銷於華北和東北,遠至西北的新疆各地。如齊建隆、戴連增、美利記等字型大小早年所印的年畫,在內地即已成為珍品,在海外更難得一見。f
山東濰坊寒亭(楊家埠)年畫
其次要說到寒亭年畫,寒亭鎮是山東濰縣城東北約四十里的一塊地方;但年畫的製作並不在寒亭鎮內,而是在寒亭附近的幾個小村莊里,其中以西楊家埠最為著名,差不多有一百餘家經營年畫,多半隻是家庭的副業,專門以此為業的不過幾家,其中以"同順堂"一家為最大,資本雄厚,出品除行銷於山東境內各縣外,南至大江流域,北自東北各省,西則直到鄭州一帶,不可謂之不廣。
寒亭的年畫一共可分為六類:
第一類是神馬像,門神、財神、灶王、八仙等是。
第二類是莊稼生活,像春耕圖、秋收圖,過新年圖等是。
第三類是吉祥畫像,富貴滿堂、福祿壽喜、連生貴子等是。
第四類是怡情畫像,漁樵耕讀、春夏秋冬等是。
第五類是故事畫像,廿四孝、梁山伯祝英台等是。
第六類是戲劇畫像,唐僧取經、桃園結義等是。畫中每個人物的表情動作,都有恰如其份的刻劃。
寒亭戲劇畫,多取材於舞台上的扮相,其中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完全按照舞台上的形態而畫;另一種則是把舞台上的形態加以點綴,例如:戰士便都有騎馬,戰場上則配搭山水樹木,室內也能加上門窗和陳設。但是人物的服裝,仍是模仿舞台上的裝束,尤其是花臉,也都依照演劇的方式來勾抹的。據說寒亭的戲劇畫是得到天津名畫師王壽田不少新的稿本,因此遂一躍而與楊柳青齊名。
上述六類年畫中,以第一類面世為最早;但門神、灶王還不能滿足人們藝術欣賞的要求,於是第二類乃至第三類便陸續出籠了。不過寒亭一帶所出的戲畫,看來和楊柳青的出品很相近,只是在色彩上略有變化而已。
江蘇蘇州桃花坊年畫
再次是蘇州桃花塢的年畫,其開業年代約在太平天國以後,當時與天津楊柳青、廣東佛山,是鼎足而三的年畫名產地。除了蘇州各地是它的銷場中心以外,更遠及湖南、湖北和雲南、貴州、閩、贛諸地,若干年來始終如一。此中還出了一位名畫家王鐵珊,他的字體很秀逸,富書卷氣,尤其用山水畫的現實筆法,寫西湖風景,稱為一絕。
桃花塢的年畫,最時興的除了三星圖,天官賜福圖等外,還有滑稽年畫和常識年畫。前者如:"老鼠娶親"、"五鬼鬧判"、"六童鬧彌陀"、"怕老婆"等,皆寓有諷刺意味。後者如:"十二生肖"、"百鳥圖。"、"五倫圖"、"西湖十八景"。"歲寒三友"等,皆足供人查考和欣賞的。它也側重戲畫,如梁山伯與祝英台、秦香蓮、孔雀東南飛、西廂記、秋江、賈寶玉與林黛玉等,都出自名畫家手筆,絕非俗不可耐。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7年6月8日,江蘇省桃花塢木刻年畫博物館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廣東佛山年畫
最後便是廣東佛山的年畫了。佛山原是南海縣一個大鎮,其年畫銷路的最鼎盛時期,是在清末民切之間,以農村為主要銷場,包括廣東、廣西全境,和福建、湖南、貴州一部分地區,並遠至南洋群島。但至我國對日抗戰以前,即逐漸衰落,這原因有四:
①是佛山的商業地位被廣州取而代之;
②是石印代替了傳統的棕刷木版拂印的古老方法;
③是民智漸開、帶有濃厚迷信色彩的神像畫,不能適應大眾需要;
④是農村經濟衰退,購買力薄弱了。
⑶ 王非的個人簡介
1947年2月參加西北野戰軍七師文工隊。1952年11月入朝任某師文工團分隊長、團回俱樂部主任等職;1957年轉答業至陝西省工業展覽會任美術設計,1958年7月調西影美術設計,1958年7月調西影美繪室。獨立擔任美術設計的影片有:《尚小雲舞台藝術》、《紅梅嶺》、《碧海紅波》、《漁島怒潮》、《血與火的洗禮》、《戰斗年華》、《三關點帥》、《狐緣》、《彭大將軍》等十多部。現為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
⑷ 王書麒468cts
曾經尤如黎明曦,
痴情迷戀照心裡,
夢醒之時黯傷神,
悄然退出不再迷。
大好年華拚學習,
錦秀前途靠努力,
時刻汲取正能量,
莫愁前路無知己。
——贈青春上進的小朋友
⑸ 青蔥歲月所指的是哪一個年齡段。
青蔥歲月所指的一般是形容當年知青上山下鄉的那段時期,是指16~20歲左右。
青蔥歲月四種較為形象的解釋:
1、年輕:最重要的一點,山西絕大部分方言中「chun的發音就類似與chong」所以說這個詞條來自於山西人的口音,不完全是諧音,是口音。就是指處於成長期間的年輕,用綠色代表年輕,說明不夠成熟;
2、青年時代:字面意思就是像青色的蔥一樣的歲月。指的是年輕時代。青春歲月,是一種時間、生理上的表述,比較正統,比較學術,比較理智。
青蔥歲月既然涉及到了蔥,就一定跟它有關系。青蔥歲月,是一個更形象化的用詞,表明人生象青蔥一樣,雖不成熟卻已有味道,辛辣、刺激,但這種辛辣沒有歲月的磨礪肯定不是真正的辣、真正的痛楚,多少還是帶有無病呻吟,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味道,所以青蔥實際是辣中帶甜的;
3、青春:「青蔥」的諧音是「青春」,也許就是這么簡單。青蔥的字典解釋,形容植物濃綠。青蔥應為「青驄」;
4、青驄:毛色青白相雜的駿馬。「青驄俊騎,小疵難免」:解釋為再優秀的人也是會有缺點,再好的俊騎也難免會有小毛病,所以以「寶樹」,「青璁」來比喻大有希望的年輕人。
(5)王年華證券擴展閱讀:
青蔥歲月也出自「謝家寶樹」,「謝家寶樹」的典故來自《世說新語》:早年謝安問謝玄等子侄的志向,只有謝玄回答「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庭階耳」。
白話文意思是:希望投身報國,像馥郁的芝蘭和亭亭的玉樹一樣,既高潔又輝煌,一般指很有出息。謝家子弟確實是這樣一次次安定與挽救了東晉王朝,忠誠高潔,勇敢睿智。後以「謝家寶樹」比喻能光耀門庭的子侄。
青蔥歲月其實就是青春歲月。涉及到春,是暗指青春那段有點小無知,小幼稚的青春歲月。春和蔥是諧音。一般是指成年以後,三十以前的狀態,三十不惑,已經即將邁入中年。
⑹ 誰知道王一航的信息
王一航,男,59歲,甘肅省農業科學院馬鈴薯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碩士生導師,甘肅省政府參事,甘肅省馬鈴薯產業專家組成員,中國作物學會馬鈴薯專業委員會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王一航從事馬鈴薯育種、馬鈴薯組培脫毒快繁體系建設及馬鈴薯產業化開發工作25年,紮根農村第一線,把最寶貴的年華奉獻給了馬鈴薯事業。他先後主持完成國家、省部級馬鈴薯科研及開發項目10餘項,相繼選育出隴薯系列馬鈴薯新品種6個,累計推廣面積2000餘萬畝,新增產值12.7億元。其中的高澱粉馬鈴薯新品種隴薯3號,是國內育成的第一個澱粉含量超過20%的新品種,實現了我國馬鈴薯高澱粉育種的新突破,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品種現已成為甘肅馬鈴薯生產的知名品牌,種植范圍擴大到西北各省(區)。
在王一航的主持下,我國西北地區馬鈴薯學科建設取得巨大進展,由原來單一的馬鈴薯育種研究,發展為集馬鈴薯品資創新、新品種選育、組培脫毒快繁、良種基地建設、標准化栽培、加工開發、技術培訓服務為一體的馬鈴薯專業研究所。他主管的甘肅省農科院會川馬鈴薯育種站,已成為馬鈴薯新品種與新技術的輻射擴散中心,2005年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農業部馬鈴薯資源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在該站長期的帶動下,渭源縣成為聞名全國的「中國馬鈴薯良種之鄉」。
近幾年,王一航為推廣馬鈴薯新品種和先進的育種、繁種栽培技術奔忙,足跡遍及渭源、臨洮、安定、通渭等地,舉辦農民培訓班60餘次,培訓農民5000餘人次。他還兼任定西市「洋芋工程」技術顧問,渭源、通渭等縣「馬鈴薯產業」技術顧問,臨洮縣騰勝、三江等馬鈴薯企業技術顧問等,為農民增產增收提供技術服務。
王一航先後獲得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甘肅省農業技術改進三等獎2項,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2000年被科技部授予科技扶貧先進個人,獲振華科技扶貧獎;2006年被甘肅省科技廳與人事廳評為甘肅省「十五」期間十大傑出科技人才,被省農科院評為先進工作者。
⑺ 媽媽的花樣年華 王大媽怎麼死的
不太理解你的意思
你可以說的清楚一下嗎
方便大家的回答
才能為你提供幫助
⑻ 中央財經大學走出過哪些厲害的人
說實話,中財走出去的優秀校友真的是數不勝數呀!不過作為15屆即將畢業的學姐,我還是跟大家介紹幾個我比較了解的傑出校友吧~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回答了。
⑼ 襁褓,孩提,總角,豆蔻年華,及笄,弱冠,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之年,分別指哪個
襁褓:指未滿周歲的嬰兒;
孩提:指2~3歲的兒童;
總角:指幼年兒童(又叫垂髫);
豆蔻年華:指女子十三歲;
及笄:指女子十五歲;
弱冠:指男子二十歲(又稱加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歲;
不惑之年:指四十歲;
知天命:指五十歲(又稱半百);
花甲:指六十歲(又稱耳順);
古稀:指七十歲;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歲。
其中,「豆蔻年華」出自唐·杜牧《贈別》詩:「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及笄」語出《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謂結發而用笄貫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歲。
「而立」、「不惑」、」知天命「出自《論語·為政》篇第四章,原文如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古稀」語出杜甫《曲江》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亦作「古希」。
「耄耋」語出《漢·曹操·對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
以上這些詞都是古代指代年齡的稱呼,古人的年齡有時候不用數字表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其他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年齡稱謂大多是記載在書籍之中,然後被沿用至今。
(9)王年華證券擴展閱讀:
除了題目的這些稱謂以外,還有其他代指的年齡稱謂,例如:
湯餅:出生三天,邀親友吃湯餅。
初度:周歲;出自於屈原《離騷》「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後稱生日為初度。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稱「待字」;語出《後漢書·曹皇後記》「小者待年於國」。
舞象:男十五歲~二十歲;是成童的代名詞。原本是古武舞名。《禮記·內則》:「成童,舞象,學射御。」《疏》曰:「成童,謂十五以上;舞象,謂舞武也。熊氏雲:『謂用干戈之小舞也。』」
黃發:指長壽老人。語出《詩經》,如《詩·魯頌· 宮》「黃發台背」。老人頭發由白轉黃。曹植《贈白馬王彪》:「王其愛玉體,俱享黃發期。」陶淵明《桃花源記》:「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鮐背之年:指九十歲;語出《詩經》,如《詩·大雅·行葦》「黃台背」,「台」與,「鮐」通用。《爾雅·釋詁》:「鮐背,壽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鮐魚背。
期頤:指一百歲;語出《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謂百歲老人應由後代贍養。蘇軾《次韻子由三首》:「到處不妨閑卜築,流年自可數期頤。」
⑽ 各個年齡段的年華叫什麼年華
1、沒有滿周歲的兒童稱為襁褓
2、2-3歲的兒童稱為孩提
3、童年稱為總角,垂髫
4、8歲的男孩稱為齠年
5、10歲以下的孩子稱為黃口
6、10歲的女孩髻年
7、12歲的女孩金釵之年
8、13—14歲的女孩豆蔻年華
9、13—15歲的孩子舞勺之年
10、15歲的女孩及笄之年
11、15歲的男孩 志學之年,束發
12、16歲的女孩碧玉年華
13、15—20歲稱為舞象之年
14、20歲(男)稱為弱冠
15、20歲(女)稱為桃李年華
16、24歲(女)稱為花蓓(信)年華
17、出嫁稱為標梅之年
18、30歲(女)稱為半老徐娘
19、30歲(男)稱為而立之年
20、40歲(男)稱為不惑之年
21、50歲稱為知命之年、半百
22、60歲稱為花甲,平頭之年、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23、70歲稱為古稀、杖國之年
24、77歲稱為喜壽
25、80歲稱為杖朝之年
26、88歲稱為米壽
27、80-90歲稱為耄耋之年
28、90歲稱為鮐(台,駘)背之年
29、99歲稱為白壽
30、100歲稱為期頣,人瑞
31、108歲稱為茶壽
成人禮
男子的「冠禮」和女子的「笄禮」:
人生禮儀中最重要的是男子的「冠禮」和女子的「笄禮」。冠禮和笄禮,說穿了,就是改變發式。清代以前,古人是留全發的。嬰兒生下三個月後,要選擇黃道吉日,剪一次頭發,只保留兩小撮。
這兩小撮頭發,男孩留在左右兩邊,有如牛頭;女孩則一前一後,有如馬首,叫「羈」。也有按男左女右的方位只留一小撮的。 剪去的頭發長出以後,便不再剪,而是向兩邊分梳,長齊眉毛,叫做「兩髦」。
所以兒童又叫「童髦」。或者把「兩髦」總束起來,扎在頭上,一邊一束。男孩狀如獸角,叫做「總角」;女孩狀如樹椏,叫做「丫頭」。所以孩童時代又叫「總角之時」,年幼或地位低的女孩又叫「丫頭」、「女娃」。
男孩長到二十歲,女孩長到十五歲,就要舉行「冠禮」和「笄禮」。冠笄之前,要先用「筮法」來決定日期和加冠加笄的來賓,叫「筮日」和「筮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