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券期貨 > 世通證券官網

世通證券官網

發布時間:2021-02-11 11:36:45

㈠ 世通事件的危機

自2001年12月以來,除了安然和世通,美國企業界爆出財務丑聞的企業還有泰科國際、凱馬特、微軟、通用電氣、Qwest公司、Adelphia通訊、Imclone系統、CA、施樂等,這些全球500強公司都曾經或正在接受美國政府監管部門的調查。與大公司假帳丑聞一同被揭開的,還有美林集團等投資銀行營私舞弊和許多證券分析師故意誤導投資者等丑聞。分析家認為,在美國經濟復甦急需新的推動力的重要時刻,頻頻曝光的公司財務丑聞對美國經濟復甦的打擊是非常沉重的,由此導致的市場信心危機,也不大可能在短期內消失。
一項調查顯示,近段時間來,美國投資者的普遍感受是「玩股」 等於「玩火」。 涉嫌造假丑聞的上市公司股價一夜之間由幾十美元跌到幾美分,嚇走了股市投資者,他們紛紛拋售股票和國債,股市出現了25年來最嚴重的熊市。投資者急著兌現退出股市的速度,甚至比去年「9·11」恐怖襲擊之後還快。
系列丑聞還使風靡一時的美國CEO崇拜遭遇危機。分析家指出,美國上市公司之所以紛紛造假,是與美國社會已經形成的CEO崇拜分不開的。美國是一個崇尚個人實現的國家,CEO被視為個人英雄主義的寫照,CEO不但具有高收入,更重要的是具有獲得股票期權的權利;許多CEO大權在握,對財富和利潤的瘋狂追逐使他們往往片面追求高成長率及高股價,甚至不惜鋌而走險,與會計師事務所、投資銀行等中介機構沆瀣一氣,通過假帳手段虛誇公司業績。
頻頻曝光的公司丑聞令美國政府大傷腦筋,不得不採取一些應急措施。7月5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出台規定,凡去年收入超過12億美元的公司的CEO和CFO都必須以書面形式宣誓,保證其公司最新財務報表的正確性;如果這些公司的財務報表被證明不實,公司領導人可能會面臨欺詐罪的民事指控或者對政府作偽證的刑事指控。據報道,華爾街似乎支持了這一做法,當日,道瓊斯指數上揚了336點,但民眾卻對此半信半疑。最新的民意調查顯示,66%的美國人根本不相信這些CEO的誓言,他們希望看到更多、更大的發展。
「相信上帝」是印在美元鈔票上的一句格言。有人諷刺道,CEO不可信,會計師事務所、股票分析師也不可信,看來美國人只能相信鈔票上印製的這句格言了。

㈡ 世通公司的財務丑聞

伴隨手中世通股票價格高企,首席執行官Bernard Ebbers成為商界富豪,他用這些股票向銀行融資以從事個人投資(木材、遊艇,等等)。然而,在公司收購MCI後不久,美國通信業步入低迷時期,2000年對SPRINT的收購失敗更使公司發展戰略嚴重受挫,從那時起,公司的股價開始走低,Ebbers不斷經受來自貸款銀行的壓力,要他彌補股價下跌帶來的頭寸虧空。2001年中,Ebbers請求公司董事會向他的個人生意提供貸款以及擔保,總金額超過4億美金,未果,他本人亦於2002年4月被公司解職。
從1999年開始,直到2002年5月,在公司財務總監斯科特。蘇利文(Scott Sullivan)、審計官David Myers和總會計師Buford 「Buddy」 Yates 的參與下,公司採用虛假記賬手段掩蓋不斷惡化的財務狀況,虛構盈利增長以操縱股價。 他們主要採用兩種手段進行財務欺詐:
少記「線路成本」(與其他電信公司網路互連所產生的費用),將這部分費用計入固定資產。假造「企業未分配收入」科目虛增收入。在2002年6月的一次例行的資本支出檢查中,公司內部審計部門發現了38.52億美金數額的財務造假,隨即通知了外部審計畢馬威(畢馬威當時新近接替安達信成為公司的外部審計)。丑聞迅即被揭開,蘇利文被解職,Myers 主動辭職,安達信收回了2001年的審計意見。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SEC)於2002年6月26日發起對此事的調查,發現在1999年到2001年的兩年間,世通公司虛構的營收達到90多億美元;截至2003年底,公司總資產被虛增約110億美元。
舞弊虧空手法世通的財務舞弊手法大致有以下五種類型:
濫用准備金,沖銷線路成本濫用准備金科目,利用以前年度計提的各種准備(如遞延稅款、壞賬准備、預提費用)沖銷線路成本,以誇大對外報告的利潤,是世通的第一類財務舞弊手法。美國證券交易管理委員會(SEC)和司法部已經查實的這類造假金額就高達16.35億美元。
2000年10月和2001年2月,在審閱了2000年第三和第四季度的財務報表後,蘇利文認為線路成本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偏高,體現的利潤達不到華爾街財務分析師的盈利預期,也不符世通先前向投資大眾提供的盈利預測。為此,首席財務官蘇利文下令主計長邁耶斯和會計部主任耶特斯將第三和第四季度的線路成本分別調減(貸記)8.28億美元和4.07億美元,並按相同金額借記已計提的遞延稅款、壞賬准備和預提費用等准備金科目,以保持借貸平衡。這類造假手法使世通2000年第三和第四季度對外報告的稅前利潤分別虛增了8.28億美元和4.07億美元。
2001年第三季度,為了使該季度對外報告的利潤達到華爾街的盈利預期,蘇利文勒令無線通信部門將已計提的4億美元壞賬准備與線路成本相互沖銷。此舉虛增了2001年第三季度的稅前利潤。
上述會計處理既無原始憑證和分析資料支持,也缺乏簽字授權和正當理由。邁耶斯、耶特斯、貝蒂(管理報告部主任)和諾曼德(子公司會計主管)雖然知道這些賬務處理缺乏正當理由,也不符合公認會計准則,但最終還是屈從於蘇利文的壓力,參與造假。
沖回線路成本,誇大資本支出世通的高管人員以「預付容量」為借口,要求分支機構將原已確認為經營費用的線路成本沖回,轉至固定資產等資本支出賬戶,以此降低經營費用,調高經營利潤。SEC和司法部已查實的這類造假金額高達38.52億美元。
2001年4月,蘇利文在審閱了第一季度的財務報表後,發現線路成本占營業收入的比例仍居高不下。蘇利文、邁耶斯和耶特斯商量對策時均意識到,繼續沿用2000年度的造假花招,以准備金沖銷線路成本,將難以掩蓋利潤持續下降的趨勢。為此,他們決定將已記入經營費用的線路成本,以「預付容量」的名義轉至固定資產等資本支出賬戶。
為了將這類造假伎倆付諸實施,蘇利文授意邁耶斯和耶特斯,要求總賬會計部給各地分支機構分管固定資產記錄的會計人員下達指令,在季度結賬後,根據指令借記固定資產賬戶。例如,2001年4月,諾曼德致電世通固定資產會計部主任,要求他以「預付容量」的名義,對2001年第一季度的財務報表補做一筆調整分錄,借記固定資產7.71億美元,貸記線路成本7.71億美元。而當固定資產會計部主任索要原始憑證和做賬依據時,諾曼德坦率地告訴他,這些指令來自高層,是蘇利文和邁耶斯親自指示的。
2001年的四個季度和2002年第一季度,由蘇利文、邁耶斯和耶特斯策劃,由諾曼德和貝蒂按照上述方法負責具體實施的造假金額高達38.52億美元,這對五個季度財務報表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固定資產被虛增了38.52億美元,線路成本被低估了38.52億美元,稅前利潤也被相應虛增了38.52億美元。擠去水分後,世通的盈利趨勢與其競爭對手AT&T大致同向。
通過將經營費用調整為資本支出,世通歪曲了其最大費用項目——線路成本占營業收入的比例,虛構了巨額的利潤,嚴重誤導了投資者對世通盈利能力的判斷。
與第一類造假手法一樣,第二類造假手法所涉及的會計處理也沒有任何原始憑證作支持,應有的授權簽字也同樣缺失。值得一提的是,第二類造假手法在誇大利潤的同時,也虛增了世通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從其披露的年報可以看出,世通採用間接法編制現金流量表,在間接法下,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是以凈利潤為基礎,通過對不涉及現金和現金等價物進行調整得出的。其他條件保持相同,高估利潤必然會誇大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此外,按照美國現金流量表准則,世通在線路成本方面的支出屬於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出,而資本支出則屬於投資活動的現金流出。將線路成本由經營費用轉作資本支出,相當於對線路成本支出進行重分類。因而,本應在現金流量表反映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出,結果卻被反映為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出,嚴重誤導了投資者、債權人等報表使用者對世通現金流量創造能力的判斷。
武斷分攤收購成本,蓄意低估商譽世通可謂劣跡斑斑。除了在線路成本方面弄虛作假外,世通還利用收購兼並進行會計操縱。在收購兼並過程中利用所謂的未完工研發支出(In-process R&D)進行報表粉飾,是美國上市公司慣用的伎倆。其做法是:盡可能將收購價格分攤至未完工研發支出,並作為一次性損失在收購當期予以確認,以達到在未來期間減少商譽攤銷或避免減值損失的目的。世通和思科(Cisco)等上市公司在過去幾年曾多次採用這種手法粉飾其會計報表而受到SEC的譴責。SEC前主席阿瑟。利維特(Arthur Levitt)在其著名的「數字游戲」一文中指出:「最近幾年,各行各業紛紛通過合並、收購和剝離(Spin-offs)進行再造。一些收購方,尤其是那些以股票作為收購貨幣的公司,已經將這樣的大環境作為從事另一種『創造性』會計的機遇。我將之稱為『合並魔術』」。在利維特列舉的五大粉飾手法(創造性並購會計、巨額沖銷、餅干盒式准備、重要性、收入確認)中,世通利用了其中的前兩種手法。
世通利用創造性並購會計,武斷地將收購價格分攤至未完工研究開發支出。1998年9月14日,世通以370億美元的代價(其中股票約330億美元,其餘為現金)收購了微波通信公司(MCI)。盡管世通未披露收購日MCI公司的凈資產,但相關年報資料顯示:MCI公司1998年末的資產總額、負債總額和凈資產分別為138.8億美元、109.3億美元和29.5億美元,1998年末世通的商譽余額為440.76億美元,比1997年末的133.36億美元增加了307.4億美元。可見商譽的大幅增加與收購MCI有關。
收購MCI時,世通原計劃將370億美元收購價格中的60~70億美元分攤至未完工研發支出,並確認為當期損失,以降低商譽的確認額。此計劃受到SEC的干預。SEC認為這是世通利用未完工研發支出的手法進行盈餘操縱。迫於SEC的壓力,世通最終只好將這部分的分攤額確定為31億美元,並在1998年度一次性確認為損失。然而,世通並不能提供這31億美元「未完工研發專案」支出的相關證據,也無法說明擬分攤至未完工研發支出的金額為何從60~70億美元銳減至31億美元。這一武斷分攤收購成本的做法,導致商譽被嚴重低估。
隨意提固定資產減值,虛增未來經營業績世通一方面通過確認31億美元的未完工研發支出壓低商譽,另一面通過計提34億美元的固定資產減值准備虛增未來期間的利潤。收購MCI時,世通將MCI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由141億美元調減為107億美元,此舉使收購MCI的商譽虛增了34億美元。按照MCI的會計政策,固定資產的平均折舊年限約為4.36年,通過計提34億美元的固定資產減值損失,使世通在收購MCI後的未來4年內,每年可減少約7.8億美元的折舊。
而虛增的34億美元商譽則分40年攤銷,每年約為0.85億美元。每年少提的7.8億美元折舊和多提的0.85億美元商譽攤銷相抵後,世通在1999至2001年每年約虛增了6.95億美元的稅前利潤。
借會計准則變化之機,進行巨額沖銷世通最終將收購MCI所形成的商譽確認為301億美元,並分40年攤銷。世通在這5年中的商譽及其他無形資產占其資產總額的比例一直在50%左右徘徊。高額的商譽成為制約世通經營業績的沉重包袱。為此,世通以會計准則變化為「契機」,利用巨額沖銷來消化並購所形成的代價高昂的商譽。
美國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FASB)2001年7月頒布了142號准則《商譽及其他無形資產》,不再要求上市公司對商譽以及沒有明確使用年限的無形資產進行攤銷,而改為減值測試並計提減值准備。這一準則的出台,使世通如獲至寶。
在2001年度財務報告中,世通發出了2002年度業績將大幅下降的預警,擬在2002年第二季度計提150~200億美元的商譽減值准備。世通的高層直言不諱地表示,由於142號准則不再要求對商譽及其他沒有明確使用期限的無形資產進行攤銷,世通每年可減少13億美元的攤銷費用。
如何計提無形資產特別是商譽的減值准備,是財務會計面臨的一大難題。2002年上半年,世通聘請安永(Ernst&Young)根據142號准則的要求對商譽進行評估,擬在第二季度確認一次性商譽減值損失150~200億美元,估值差異幅度高達50億美元。會計造假丑聞曝光後,世通聘請美國評估公司(American Appraisal)對商譽及其他無形資產進行全面評估,得出的結論是:賬面價值超過500億美元的商譽及其他無形資產已一文不值,擬在查清所有會計造假問題後,全額計提減值准備。兩個著名的評估機構,在同一個會計年度內對世通商譽所做的價值評估,形成如此之大的反差,確實令人瞠目。
2003年3月,世通對外宣布,預計第一季度可恢復盈利1億多美元。這一預計是建立在擬對無形資產(主要是商譽)和固定資產全額或大幅計提減值准備的基礎上的。可見,利用會計准則變化之機,對無形資產和固定資產「洗大澡」,大幅降低折舊和攤銷,是世通扭虧為盈的秘笈。世通財務舞弊手法透視

㈢ 世通事件的概述

世通公司的前身是創辦於1983年的長途電話折扣公司(LDDS),上世紀90年代以來,該公司利用兼並、收購等手段瘋狂擴張,一次次上演「小魚吃大魚」和「快魚吃慢魚」的戲法,迅速發展為全美第二大長途電話公司、全球第一大互聯網供應商。
2001年,公司高額負債的狀況引起美國證券監管機構的關注,2002年3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宣布對世通公司過往的兼並事件和公司向CEO伯納德·埃伯斯提供3.66億美元巨額貸款一事進行調查。4月30日,埃伯斯迫於董事會和大股東的強大壓力黯然辭職。6月,世通新任CEO主持的一次內部審計暴露出更大的丑聞:從2001年開始,世通公司與擴建電信系統工程有關的大量費用沒有被作為正常成本入帳,而是作為資本支出處理,這一會計「技巧」為世通帶來了38億美元的巨額「利潤」。
6月25日,迫於SEC的壓力,世通不得不發布聲明,承認至少有38億美元的支出被做了手腳,用來虛增現金流和利潤;同時,該公司2001年14億美元的利潤和今年第一季度1.3億美元的贏利也屬子虛烏有。
假帳丑聞給世通公司帶來了滅頂之災。丑聞曝光的第二天,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即以民事欺詐罪正式起訴世通;正在加拿大出席西方七國首腦會議的美國總統布希怒不可遏,表示要全面調查世通一案。與此同時,世通股票市值急劇縮水到3.35億美元,公司成為一具空殼,信用等級被降為最低級;一年前允諾向世通提供25億美元融資的25家投資銀行也相繼控告世通詐騙25億美元。
7月21日,世通不得不申請破產保護。
8月8日和9月19日,世通公司又被發現有兩筆錯帳,該公司財務丑聞涉及的金額增加到90多億美元。
11月26日,世通公司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達成和解協議。根據這項協議,世通公司必須聘請一位獨立顧問,對其會計帳目進行評審並允許法庭任命的一位監督員對其管理狀況加以評定。法官將於明年決定對世通處以多少數額的罰款。據報道,世通面臨的罰款可能為上億美元,但如果法官認為世通公司已經進行了改革而且對其處罰毫無意義的話,世通也許可以避免被罰款的厄運。
盡管世通新的領導層在公開場合表示公司將採取一切辦法保證財務狀況的穩定,繼續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並稱公司已通過談判獲得了大約20億美元的融資,在9到12個月的破產保護期內將努力償還債務並進行重組,但輿論普遍認為,世通存活下來的概率幾乎為零。

㈣ 關於美國世通公司2002年所發生的事情,描述世通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如何犯下世界上最大的財務報表欺詐

伴隨手中世通股票價格高企,首席執行官 Ebbers成為商界富豪,他用這些股票向銀行融資以從事個人投資(木材、遊艇,等等)。然而,在公司收購MCI後不久,美國通信業步入低迷時期,2000年對SPRINT的收購失敗更使公司發展戰略嚴重受挫,從那時起,公司的股價開始走低,Ebbers不斷經受來自貸款銀行的壓力,要他彌補股價下跌帶來的頭寸虧空。2001年中,Ebbers請求公司董事會向他的個人生意提供貸款以及擔保,總金額超過4億美金,未果,他本人亦於2002年4月被公司解職。
從1999年開始,直到2002年5月,在公司財務總監斯科特。蘇利文(Scott Sullivan)、審計官David Myers和總會計師Buford 「Buddy」 Yates 的參與下,公司採用虛假記賬手段掩蓋不斷惡化的財務狀況,虛構盈利增長以操縱股價。 他們主要採用兩種手段進行財務欺詐:
少記「線路成本」(與其他電信公司網路互連所產生的費用),將這部分費用計入固定資產。假造「企業未分配收入」科目虛增收入。在2002年6月的一次例行的資本支出檢查中,公司內部審計部門發現了38.52億美金數額的財務造假,隨即通知了外部審計畢馬威(畢馬威當時新近接替安達信成為公司的外部審計)。丑聞迅即被揭開,蘇利文被解職,Myers 主動辭職,安達信收回了2001年的審計意見。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SEC)於2002年6月26日發起對此事的調查,發現在1999年到2001年的兩年間,世通公司虛構的營收達到90多億美元;截至2003年底,公司總資產被虛增約110億美元。
舞弊虧空手法世通的財務舞弊手法大致有以下五種類型:
濫用准備金,沖銷線路成本濫用准備金科目,利用以前年度計提的各種准備(如遞延稅款、壞賬准備、預提費用)沖銷線路成本,以誇大對外報告的利潤,是世通的第一類財務舞弊手法。美國證券交易管理委員會(SEC)和司法部已經查實的這類造假金額就高達16.35億美元。
2000年10月和2001年2月,在審閱了2000年第三和第四季度的財務報表後,蘇利文認為線路成本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偏高,體現的利潤達不到華爾街財務分析師的盈利預期,也不符世通先前向投資大眾提供的盈利預測。為此,首席財務官蘇利文下令主計長邁耶斯和會計部主任耶特斯將第三和第四季度的線路成本分別調減(貸記)8.28億美元和4.07億美元,並按相同金額借記已計提的遞延稅款、壞賬准備和預提費用等准備金科目,以保持借貸平衡。這類造假手法使世通2000年第三和第四季度對外報告的稅前利潤分別虛增了8.28億美元和4.07億美元。
2001年第三季度,為了使該季度對外報告的利潤達到華爾街的盈利預期,蘇利文勒令無線通信部門將已計提的4億美元壞賬准備與線路成本相互沖銷。此舉虛增了2001年第三季度的稅前利潤。
上述會計處理既無原始憑證和分析資料支持,也缺乏簽字授權和正當理由。邁耶斯、耶特斯、貝蒂(管理報告部主任)和諾曼德(子公司會計主管)雖然知道這些賬務處理缺乏正當理由,也不符合公認會計准則,但最終還是屈從於蘇利文的壓力,參與造假。
沖回線路成本,誇大資本支出世通的高管人員以「預付容量」為借口,要求分支機構將原已確認為經營費用的線路成本沖回,轉至固定資產等資本支出賬戶,以此降低經營費用,調高經營利潤。SEC和司法部已查實的這類造假金額高達38.52億美元。
2001年4月,蘇利文在審閱了第一季度的財務報表後,發現線路成本占營業收入的比例仍居高不下。蘇利文、邁耶斯和耶特斯商量對策時均意識到,繼續沿用2000年度的造假花招,以准備金沖銷線路成本,將難以掩蓋利潤持續下降的趨勢。為此,他們決定將已記入經營費用的線路成本,以「預付容量」的名義轉至固定資產等資本支出賬戶。
為了將這類造假伎倆付諸實施,蘇利文授意邁耶斯和耶特斯,要求總賬會計部給各地分支機構分管固定資產記錄的會計人員下達指令,在季度結賬後,根據指令借記固定資產賬戶。例如,2001年4月,諾曼德致電世通固定資產會計部主任,要求他以「預付容量」的名義,對2001年第一季度的財務報表補做一筆調整分錄,借記固定資產7.71億美元,貸記線路成本7.71億美元。而當固定資產會計部主任索要原始憑證和做賬依據時,諾曼德坦率地告訴他,這些指令來自高層,是蘇利文和邁耶斯親自指示的。
2001年的四個季度和2002年第一季度,由蘇利文、邁耶斯和耶特斯策劃,由諾曼德和貝蒂按照上述方法負責具體實施的造假金額高達38.52億美元,這對五個季度財務報表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固定資產被虛增了38.52億美元,線路成本被低估了38.52億美元,稅前利潤也被相應虛增了38.52億美元。擠去水分後,世通的盈利趨勢與其競爭對手AT&T大致同向。
通過將經營費用調整為資本支出,世通歪曲了其最大費用項目——線路成本占營業收入的比例,虛構了巨額的利潤,嚴重誤導了投資者對世通盈利能力的判斷。
與第一類造假手法一樣,第二類造假手法所涉及的會計處理也沒有任何原始憑證作支持,應有的授權簽字也同樣缺失。值得一提的是,第二類造假手法在誇大利潤的同時,也虛增了世通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從其披露的年報可以看出,世通採用間接法編制現金流量表,在間接法下,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是以凈利潤為基礎,通過對不涉及現金和現金等價物進行調整得出的。其他條件保持相同,高估利潤必然會誇大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此外,按照美國現金流量表准則,世通在線路成本方面的支出屬於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出,而資本支出則屬於投資活動的現金流出。將線路成本由經營費用轉作資本支出,相當於對線路成本支出進行重分類。因而,本應在現金流量表反映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出,結果卻被反映為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出,嚴重誤導了投資者、債權人等報表使用者對世通現金流量創造能力的判斷。
武斷分攤收購成本,蓄意低估商譽世通可謂劣跡斑斑。除了在線路成本方面弄虛作假外,世通還利用收購兼並進行會計操縱。在收購兼並過程中利用所謂的未完工研發支出(In-process R&D)進行報表粉飾,是美國上市公司慣用的伎倆。其做法是:盡可能將收購價格分攤至未完工研發支出,並作為一次性損失在收購當期予以確認,以達到在未來期間減少商譽攤銷或避免減值損失的目的。世通和思科(Cisco)等上市公司在過去幾年曾多次採用這種手法粉飾其會計報表而受到SEC的譴責。SEC前主席阿瑟。利維特(Arthur Levitt)在其著名的「數字游戲」一文中指出:「最近幾年,各行各業紛紛通過合並、收購和剝離(Spin-offs)進行再造。一些收購方,尤其是那些以股票作為收購貨幣的公司,已經將這樣的大環境作為從事另一種『創造性』會計的機遇。我將之稱為『合並魔術』」。在利維特列舉的五大粉飾手法(創造性並購會計、巨額沖銷、餅干盒式准備、重要性、收入確認)中,世通利用了其中的前兩種手法。
世通利用創造性並購會計,武斷地將收購價格分攤至未完工研究開發支出。1998年9月14日,世通以370億美元的代價(其中股票約330億美元,其餘為現金)收購了微波通信公司(MCI)。盡管世通未披露收購日MCI公司的凈資產,但相關年報資料顯示:MCI公司1998年末的資產總額、負債總額和凈資產分別為138.8億美元、109.3億美元和29.5億美元,1998年末世通的商譽余額為440.76億美元,比1997年末的133.36億美元增加了307.4億美元。可見商譽的大幅增加與收購MCI有關。
收購MCI時,世通原計劃將370億美元收購價格中的60~70億美元分攤至未完工研發支出,並確認為當期損失,以降低商譽的確認額。此計劃受到SEC的干預。SEC認為這是世通利用未完工研發支出的手法進行盈餘操縱。迫於SEC的壓力,世通最終只好將這部分的分攤額確定為31億美元,並在1998年度一次性確認為損失。然而,世通並不能提供這31億美元「未完工研發專案」支出的相關證據,也無法說明擬分攤至未完工研發支出的金額為何從60~70億美元銳減至31億美元。這一武斷分攤收購成本的做法,導致商譽被嚴重低估。
隨意提固定資產減值,虛增未來經營業績世通一方面通過確認31億美元的未完工研發支出壓低商譽,另一面通過計提34億美元的固定資產減值准備虛增未來期間的利潤。收購MCI時,世通將MCI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由141億美元調減為107億美元,此舉使收購MCI的商譽虛增了34億美元。按照MCI的會計政策,固定資產的平均折舊年限約為4.36年,通過計提34億美元的固定資產減值損失,使世通在收購MCI後的未來4年內,每年可減少約7.8億美元的折舊。
而虛增的34億美元商譽則分40年攤銷,每年約為0.85億美元。每年少提的7.8億美元折舊和多提的0.85億美元商譽攤銷相抵後,世通在1999至2001年每年約虛增了6.95億美元的稅前利潤。
借會計准則變化之機,進行巨額沖銷世通最終將收購MCI所形成的商譽確認為301億美元,並分40年攤銷。世通在這5年中的商譽及其他無形資產占其資產總額的比例一直在50%左右徘徊。高額的商譽成為制約世通經營業績的沉重包袱。為此,世通以會計准則變化為「契機」,利用巨額沖銷來消化並購所形成的代價高昂的商譽。
美國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FASB)2001年7月頒布了142號准則《商譽及其他無形資產》,不再要求上市公司對商譽以及沒有明確使用年限的無形資產進行攤銷,而改為減值測試並計提減值准備。這一準則的出台,使世通如獲至寶。
在2001年度財務報告中,世通發出了2002年度業績將大幅下降的預警,擬在2002年第二季度計提150~200億美元的商譽減值准備。世通的高層直言不諱地表示,由於142號准則不再要求對商譽及其他沒有明確使用期限的無形資產進行攤銷,世通每年可減少13億美元的攤銷費用。
如何計提無形資產特別是商譽的減值准備,是財務會計面臨的一大難題。2002年上半年,世通聘請安永(Ernst&Young)根據142號准則的要求對商譽進行評估,擬在第二季度確認一次性商譽減值損失150~200億美元,估值差異幅度高達50億美元。會計造假丑聞曝光後,世通聘請美國評估公司(American Appraisal)對商譽及其他無形資產進行全面評估,得出的結論是:賬面價值超過500億美元的商譽及其他無形資產已一文不值,擬在查清所有會計造假問題後,全額計提減值准備。兩個著名的評估機構,在同一個會計年度內對世通商譽所做的價值評估,形成如此之大的反差,確實令人瞠目。
2003年3月,世通對外宣布,預計第一季度可恢復盈利1億多美元。這一預計是建立在擬對無形資產(主要是商譽)和固定資產全額或大幅計提減值准備的基礎上的。可見,利用會計准則變化之機,對無形資產和固定資產「洗大澡」,大幅降低折舊和攤銷,是世通扭虧為盈的秘笈。世通財務舞弊手法透視

㈤ 你好,天拓世通期貨是真的假的啊

截止到2018年4月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合法期貨經營機構名錄(全國共149家)中沒有天拓世通期貨。
通過網上查詢,其經營主體(珠海的一個商品經營公司)同樣不是合法期貨經營機構。

㈥ 世通期貨是正規的外盤期貨嗎

這行其實來主要靠公司品牌,完源全正規的也是如此,因為市場化成熟,就算銀行也是有破產的,何況券商,主要判斷如下:
1、查詢監管地方,香港,英國,美國,法國,,,,,選監管給力的地方更為靠譜,比如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在監管網站上查詢,注意牌照是否有效
2、用官網的聯系方式,可以咨詢開戶方式,有些是有合作見證開戶的,人不用去特地的地方開戶,就算是直接網路開戶,那麼資金肯定是先到自己在外國的賬戶再到對應的期貨公司賬戶。
以上操作的能保證正規,就是不會碰到黑平台,其他操作有的是國內的變通,灰色地帶吧,基本靠集團公司實力跟信譽保證,靠品牌

㈦ 世通事件的發家

4月30日,世通公司CEO伯納德·埃伯斯不得不離開世通時對媒體說:「在我的任期內,Worldcom的財務審計是絕對干凈的,我堅信Worldcom仍將作為行業領袖存在下去,並為後來者制定標准。」隨著丑聞的曝光,沒有人再相信他這句話。
從一名體育教師成為電信業巨頭,埃伯斯只用了16年時間。
伯納德·埃伯斯出生在加拿大,後來來到美國。從亞特蘭大埃德蒙頓中學畢業後,埃伯斯做過一段時間送奶工。他後來回憶起這段日子時曾說,日復一日在零下30度的天氣里出去送牛奶,令他對未來充滿絕望之情。後來他獲得了密西西比大學的籃球獎學金,從而一舉擺脫了寒冷的天氣和低迷的命運。經過兩度輟學,埃伯斯終於在1967年獲得了這所大學的體育學士學位。
剛畢業那一年,埃伯斯先是當了一名中學的籃球教練,後來又轉行去經營一家服裝倉庫。1974年,他從同事那裡借錢買下了一間汽車旅館,其後一路高歌猛進,很快就擁有了9家西部最佳旅館。
1983年,體育教師出身的伯納德·埃伯斯和幾個合作夥伴在密西西州一家小餐館的餐巾上草擬了一份商業計劃書,決定成立一家電話公司——長途電話折扣公司LDDS。創業之初,公司的業務只是從美國當時的電信壟斷者——美國電話電報公司那裡以低價購進長途電話服務,然後再以稍高但又低於市場價的價格賣給普通消費者。開始兩年公司業務並不順利,1985年,埃伯斯開始擔任公司執行總裁,企圖扭轉乾坤。
精明的埃伯斯很快就發現,與其和電信巨頭們斤斤計較於一角二角的話費折扣,不如通過並購來讓公司的發展步入快車道。他的策略是集合當地的運營商一起向行業用戶出售長話服務,大幅削減話費,並通過出讓自己公司的股份來支付並購費用。這個計劃進行得順風順水,到1989年公司上市時,任何曾購買100美元該公司股票的投資者都可以獲得3000美元以上的股份——這是電訊市場當時表現最好的股票,而埃伯斯本人在公司1.8%的股份也增值到6億美元。
公司股票的優異表現使埃伯斯可以手腳闊綽地進行新的並購。1995年,LDDS公司更名為世界通訊公司,其後兩三年間,世通以令華爾街瞠目的速度一口氣吞下了70多個公司。 1999年6月21日,公司股價攀上每股64.50美元的高位,市值則沖破1960億美元。
一連串令人眼花繚亂的收購、兼並使埃伯斯贏得了無數追隨者,其中最賣力的當數華爾街的投資銀行和證券商,在他們的造勢下,埃伯斯和他的世界通訊似乎走上了一條「良性循環」的發展之路:埃伯斯的名頭越大,世通的股價越高,進行新並購的籌碼也越多,而組織這些並購的投資銀行和券商所得到的傭金也越高,因此他們吹捧世通的熱情也越高。
需要指出的是,在埃伯斯實施的大多數並購案中,世通公司都不需要捧出大把現金,而是以股票交換來達到目的,方式是以自己的持股或通過增發新股來交換被收購方的股票,以獲取足夠的控股權。一般來說,投資者面對這種「兌水」行為會採取拋股套現等手段來規避風險,但由於世通一直以來在股市的「卓越表現」,結果股民們不但不會棄市,反而一次次前來托市,令世通股價出現吹捧性上揚。
經濟學家認為,當企業的並購以股權為主要支付手段時,管理者的經營壓力極輕,往往帶來低成本的盲目擴張,這種行為本質上是一種圈錢行為,並不能為企業的發展帶來好處。
但埃伯斯本人對此毫不在意,他說過一句非常經典的話:「我們的目標不在於獲得市場份額或全球化,我們的目標是成為華爾街股票中的NO.1。」
轉折點出現在2000年,這次埃伯斯瞄上另一個競爭對手——Sprint公司,宣布的並購金額高達1290億美元,但收購行動遭到了美國和歐洲反壟斷機構的聯手阻擊。觀察和分析人士認為,正是這場流產的並購案使世通公司元氣大傷,從此走上了下坡路。
進入2001年,世通與其他同行一樣遭遇了世界電信業的不景氣,股票市值縮水到250億美元;同時,對MCI公司的收購使世通背上了沉重的負擔,公司經營舉步維艱。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保持股價,繼續吸引投資者,世通公司只能鋌而走險,選擇造假。

閱讀全文

與世通證券官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