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券期貨 > 康普頓證券

康普頓證券

發布時間:2021-03-04 08:30:32

證券股票市值最小的是那三隻

到目前為止滬深兩大證券交易所中總市值最小的前三名是科隆精化、賽福天、蘭州黃河,都不到24億。流通市值最小的前三名是賽福天、康普頓、沃施股份,都不到7.5億。

② 2014江蘇高考報考本三對等級有什麼要求嗎

江蘇考試院來的通知是說:「本源次(本二)填報徵求平行志願的對象為文科類不低於299分,理科類不低於312分,且學業水平測試等級符合擬報考高校要求的考生。」
所以現在你還沒有資格可以填報。時刻關註上面的通知吧。不過別報太大希望。
你這個分數基本上文科任意填。可以自己先了解一下本三的學校有哪些,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然後去該校招生網站上查查歷年分數,看自己夠不夠,本省的學校可以直接打電話或在咨詢會上詢問

③ 同樣的x光機全身照射和局部照射劑量哪個大

全身照射大。
x光機是產生X光的設備,其主要由X光球管和X光機電源以及控內制電容路等組成,而X光球管又由陰極燈絲 (Cathod)和陽極靶(Anode)以及真空玻璃管組成,X光機電源又可分為高壓電源和燈絲電源兩部分,其中燈絲電源用於為燈絲加熱,高壓電源的高壓輸出端分別夾在陰極燈絲和陽極靶兩端,提供一個高壓電場使燈絲上活躍的電子加速流向陽極靶,形成一個高速的電子流,轟擊陽極靶面後,99%轉化為熱量,1%由於康普頓效應產生X射線。

④ 國外進口農葯的知名企業的介紹

科聚亞公司是美國第四大精細化工品上市公司,科聚亞(chemtura)=康普頓公司(版cromptonco)+大湖化學公司(Great Lakes Chemical CO)2005年7月1日正式合並權,紐約證券交易代碼:CEM

⑤ 歷年諾貝爾獎獲得者

歷屆獲獎情況
歷屆獲獎情況
歷年諾貝爾化學獎
歷年諾貝爾化學獎

時間 獲獎人及國籍 獲獎原因

1901年 J. H. 范特·霍夫(荷蘭人) 發現溶液中化學動力學法則和滲透壓規律

1902年 E. H. 費雪(德國人) 合成了糖類以及嘌嗪誘導體

1903年 S . A .阿倫紐斯(瑞典人) 提出電解質溶液理論

1904年 W . 拉姆賽(英國人) 發現空氣中的惰性氣體

1905年 A .馮·貝耶爾(德國人) 從事有機染料以及氫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

1906年 H . 莫瓦桑(法國人) 從事氟元素的研究

1907年 E .畢希納(德國人) 從事酵素和酶化學、生物學研究

1908年 E. 盧瑟福(英國人) 首先提出放射性元素的蛻變理論

1909年 W. 奧斯特瓦爾德(德國人) 從事催化作用、化學平衡以及反應速度的研究

1910年 O. 瓦拉赫(德國人) 脂環式化合物的奠基人

1911年 M. 居里(法國人) 發現鐳和釙

1912年 V. 格林尼亞(法國人) 發明了格林尼亞試劑 -- 有機鎂試劑

P. 薩巴蒂(法國人) 使用細金屬粉末作催化劑,發明了一種製取氫化不飽和烴的有效方法

1913年 A. 維爾納 (瑞士人) 從事分子內原子化合價的研究

1914年 T.W. 理查茲(美國人) 致力於原子量的研究,精確地測定了許多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R. 威爾斯泰特(德國人) 從事植物色素(葉綠素)的研究

1916---1917年 未頒獎

1918年 F. 哈伯(德國人) 發明固氮法

1919年 未頒獎

1920年 W.H. 能斯脫(德國人) 從事電化學和熱動力學方面的研究

1921年 F. 索迪 (英國人) 從事放射性物質的研究,首次命名「同位素」

1922年 F.W. 阿斯頓 (英國人) 發現非放射性元素中的同位素並開發了質譜儀

1923年 F. 普雷格爾(奧地利人) 創立了有機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頒獎

1925年 R.A. 席格蒙迪(德國人) 從事膠體溶液的研究並確立了膠體化學

1926年 T. 斯韋德貝里(瑞典人) 從事膠體化學中分散系統的研究

1927年 H.O. 維蘭德(德國人) 研究確定了膽酸及多種同類物質的化學結構

1928年 A. 溫道斯(德國人) 研究出一族甾醇及其與維生素的關系

1929年 A. 哈登(英國人)

馮·奧伊勒 - 歇爾平(瑞典人) 闡明了糖發酵過程和酶的作用

1930年 H. 非舍爾(德國人) 從事血紅素和葉綠素的性質及結構方面的研究

1931年 C. 博施(德國人)

F.貝吉烏斯 (德國人) 發明和開發了高壓化學方法

1932年 I. 蘭米爾 (美國人) 創立了表面化學

1933年 未頒獎

1934年 H.C. 尤里(美國人) 發現重氫

1935年 J.F.J. 居里

I.J. 居里(法國人) 發明了人工放射性元素

1936年 P.J.W. 德拜(美國人) 提出分子磁耦極矩概念並且應用X射線衍射弄清分子結構

1937年 W. N. 霍沃斯(英國人) 從事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C的結構研究

P. 卡雷(瑞士人) 從事類胡蘿卜、核黃素以及維生素 A、B2的研究

1938年 R. 庫恩(德國人) 從事類胡蘿卜素以及維生素類的研究

1939年 A. 布泰南特(德國人) 從事性激素的研究

L. 魯齊卡(瑞士人) 從事萜、聚甲烯結構方面的研究

1940年-1942年 未頒獎

1943年 G. 海韋希(匈牙利人)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技術研究化學和物理變化過程

1944年 O. 哈恩(德國人) 發現重核裂變反應

1945年 A.I.魏爾塔南(芬蘭人) 研究農業化學和營養化學,發明了飼料貯藏保養鮮法

1946年 J. B. 薩姆納(美國人) 首次分離提純了酶

J. H. 諾思羅普(美國人) 分離提純酶和病毒蛋白質

W. M. 斯坦利(美國人)

1947年 R. 魯賓遜(英國人) 從事生物鹼的研究

1948年 A. W. K. 蒂塞留斯(瑞典人) 發現電泳技術和吸附色譜法

1949年 W.F. 吉奧克(美國人) 長期從事化學熱力學的研究,特別是對超溫狀態下的物理反應的研究

1950年 O.P.H. 狄爾斯、

K.阿爾德(德國人) 發現狄爾斯 - 阿爾德反應及其應用

1951年 G.T. 西博格、

E.M. 麥克米倫(美國人) 發現超鈾元素

1952年 A.J.P. 馬丁、

R.L.M. 辛格(英國人) 開發並應用了分配色譜法

1953年 H. 施陶丁格(德國人) 從事環狀高分子化合物的研究

1954年 L.C.鮑林(美國人) 闡明化學結合的本性,解釋了復雜的分子結構

1955年 V. 維格諾德 (美國人) 確定並合成了含硫的生物體物質(特別是後葉催產素和增壓素)

1956年 C.N. 欣謝爾伍德(英國人)

N.N. 謝苗諾夫(俄國人) 提出氣相反應的化學動力學理論(特別是支鏈反應)

1957年 A.R. 托德(英國人) 從事核酸酶以及核酸輔酶的研究

1958年 F. 桑格(英國人) 從事胰島素結構的研究

1959年 J. 海洛夫斯基(捷克人) 提出極普學理論並發現「極普法」

1960年 W.F. 利時(美國人) 發明了「放射性碳素年代測定法」

1961年 M. 卡爾文(美國人) 提示了植物光合作用機理

1962年 M.F. 佩魯茨、

J.C. 肯德魯(英國人) 測定了蛋白質的精細結構

1963年 K. 齊格勒(德國人)、

G. 納塔(義大利人) 發現了利用新型催化劑進行聚合的方法,並從事這方面的基礎研究

1964年 D.M.C. 霍金英(英國人) 使用X射線衍射技術測定復雜晶體和大分子的空間結構

1965年 R.B. 伍德沃德(美國人) 因對有機合成法的貢獻

1966年 R.S. 馬利肯(美國人) 用量子力學創立了化學結構分子軌道理論,闡明了分子的共價鍵本質和電子結構

1967年 R.G.W.諾里會、

G. 波特(英國人) 發明了測定快速 化學反應的技術

M. 艾根(德國人)

1968年 L. 翁薩格(美國人) 從事不可逆過程熱力學的基礎研究

1969年 O. 哈塞爾(挪威人)

K.H.R. 巴頓(英國人) 為發展立體化學理論作出貢獻

1970年 L.F. 萊洛伊爾(阿根廷人) 發現糖核苷酸及其在糖合成過程中的作用

1971年 G. 赫茲伯格(加拿大人) 從事自由基的電子結構和幾何學結構的研究

1972年 C.B. 安芬森(美國人) 確定了核糖核苷酸酶的活性區位研究

1973年 E.O. 菲舍爾(德國人)

G. 威爾金森(英國人) 從事具有多層結構的有機金屬化合物的研究

1974年 P.J. 弗洛里 (美國人) 從事高分子化學的理論、實驗兩方面的基礎研究

1975年 J.W. 康福思(澳大利亞人) 研究酶催化反應的立體化學

V.普雷洛格(瑞士人) 從事有機分子以及有機分子的立體化學研究

1976年 W.N. 利普斯科姆(美國人) 從事甲硼烷的結構研究

1977年 I. 普里戈金(比利時人) 主要研究非平衡熱力學,提出了「耗散結構」理論

1978年 P.D. 米切爾(英國人) 從事生物膜上的能量轉換研究

1979年 H.C. 布朗(美國人)

G. 維蒂希(德國人) 研製了新的有機合成法

1980年 P. 伯格(美國人) 從事核酸的生物化學研究

W.吉爾伯特(美國人)

F. 桑格(英國人) 確定了核酸的鹼基排列順序

1981年 福井謙一(日本人)

R. 霍夫曼(英國人) 確定了核酸的鹼基排列順序

1982年 A. 克盧格(英國人) 開發了結晶學的電子衍射法,並從事核酸蛋白質復合體的立體結構的研究

1983年 H.陶布(美國人) 闡明了金屬配位化合物電子反應機理

1984年 R.B. 梅里菲爾德(美國人) 開發了極簡便的肽合成法

1985年 J.卡爾、

H.A.豪普特曼(美國人) 開發了應用X射線衍射確定物質晶體結構的直接計演算法

1986年 D.R. 赫希巴奇、

李遠哲(中國台灣人) 研究化學反應體系在位能面運動過程的動力學

J.C.波利亞尼(加拿大人)

1987年 C.J.佩德森、

D.J. 克拉姆(美國人) 合成冠醚化合物

J.M. 萊恩(法國人)

1988年 J. 戴森霍弗、

R. 胡伯爾 分析了光合作用反應中心的三維結構

H. 米歇爾(德國人)

1989年 S. 奧爾特曼,

T.R. 切赫 (美國人) 發現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1990年 E.J. 科里(美國人) 創建了一種獨特的有機合成理論--逆合成分析理論

1991年 R.R. 恩斯特(瑞士人) 發明了傅里葉變換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維核磁共振技術

1992年 R.A. 馬庫斯(美國人) 對溶液中的電子轉移反應理論作了貢獻

1993年 K.B. 穆利斯(美國人) 發明「聚合酶鏈式反應」法

M. 史密斯(加拿大人) 開創「寡聚核苷酸基定點誘變」法

1994年 G.A. 歐拉(美國人) 在碳氫化合物即烴類研究領域作出了傑出貢獻

1995年 P.克魯岑(德國人)

M. 莫利納 闡述了對臭氧層產生影響的化學機理,證明了人造化學物質對臭氧層構成破壞作用

F.S. 羅蘭(美國人)

1996年 R.F.柯爾(美國人)

H.W.克羅托因(英國人) 發現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稱布基球)C60

R.E.斯莫利(美國人)

1997年 P.B.博耶(美國人)

J.E.沃克爾(英國人) 發現人體細胞內負責儲藏轉移能量的離子傳輸酶

J.C.斯科(丹麥人)

1998年 科恩( Walter Kohn) 發展了一套量子化學方法理論,分析分子的性質和分子的化學反應過程

波普( John Pople)

1999年 艾哈邁德-澤維爾 (埃及和美國雙重國籍) 使「運用激光技術通過化學反應觀測原子在分子中的運動」成為可能

歷屆獲獎情況
歷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歷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時間 獲獎人 國籍 獲獎原因

1901 W.C.倫琴 德國 發現倫琴射線(X射線)

1902 H.A.洛倫茲 荷蘭 塞曼效應的發現和研究

P.塞曼 荷蘭

1903 H.A.貝克勒爾 法國 發現天然鈾元素的放射性

P.居里 法國 放射性物質的研究,發現放射性元素釙與鐳並發現釷也有放射性

M.S.居里 法國

1904 L.瑞利 英國 在氣體密度的研究中發現氬

1905 P.勒鈉德 德國 陰極射線的研究

1906 J.J湯姆孫 英國 通過氣體電傳導性的研究,測出電子的電荷與質量的比值

1907 A.A邁克耳孫 美國 創造精密的光學儀器和用以進行光譜學度量學的研究,並精確測出光速

1908 G.里普曼 法國 發明應用干涉現象的天然彩色攝影技術

1909 G.馬可尼 義大利 發明無線電極及其對發展無線電通訊的貢獻

C.F.布勞恩 德國

1910 J.D.范德瓦耳斯 荷蘭 對氣體和液體狀態方程的研究

1911 W.維恩 德國 熱輻射定律的導出和研究

1912 N.G.達倫 瑞典 發明點燃航標燈和浮標燈的瓦斯自動調節器

1913 H.K.昂尼斯 荷蘭 在低溫下研究物質的性質並製成液態氦

1914 M.V.勞厄 德國 發現倫琴射線通過晶體時的衍射,既用於決定X射線的波長又證明了晶體的原子點陣結構

1915 W.H.布拉格 英國 用倫琴射線分析晶體結構

W.L.布拉格 英國

1917 C.G.巴克拉 英國 發現標識元素的次級倫琴輻射

1918 M.V.普朗克 德國 研究輻射的量子理論,發現基本量子,提出能量量子化的假設,解釋了電磁輻射的經驗定律

1919 J.斯塔克 德國 發現陰極射線中的多普勒效應和原子光譜線在電場中的分裂

1920 C.E.吉洛姆 法國 發現鎳鋼合金的反常性以及在精密儀器中的應用

1921 A.愛因斯坦 德國 對現物理方面的貢獻,特別是闡明光電效應的定律

1922 N.玻爾 丹麥 研究原子結構和原子輻射,提出他的原子結構模型

1923 R.A.密立根 美國 研究元電荷和光電效應,通過油滴實驗證明電荷有最小單位

1924 K.M.G.西格班 瑞典 倫琴射線光譜學方面的發現和研究

1925 J.弗蘭克 德國 發現電子撞擊原子時出現的規律性

G.L.赫茲 德國

1926 J.B.佩林 法國 研究物質分裂結構,並發現沉積作用的平衡

1927 A.H.康普頓 美國 發現康普頓效應

C.T.R.威爾孫 英國 發明用雲霧室觀察帶電粒子,使帶電粒子的軌跡變為可見

1928 O.W.里查孫 英國 熱離子現象的研究,並發現里查孫定律

1929 L.V.德布羅意 法國 電子波動性的理論研究

1930 C.V.拉曼 印度 研究光的散射並發現拉曼效應

1932 W.海森堡 德國 創立量子力學,並導致氫的同素異形的發現

1933 E.薛定諤 奧地利 量子力學的廣泛發展

P.A.M.狄立克 英國 量子力學的廣泛發展,並預言正電子的存在

1935 J.查德威克 英國 發現中子

1936 V.F赫斯 奧地利 發現宇宙射線

C.D.安德孫 美國 發現正電子

1937 J.P.湯姆孫 英國 通過實驗發現受電子照射的晶體中的干涉現象

C.J.戴維孫 美國 通過實驗發現晶體對電子的衍射作用

1938 E.費米 義大利 發現新放射性元素和慢中子引起的核反應

1939 F.O.勞倫斯 美國 研製迴旋加速器以及利用它所取得的成果,特別是有關人工放射性元素的研究

1943 O.斯特恩 美國 測定質子磁矩

1944 I.I.拉比 美國 用共振方法測量原子核的磁性

1945 W.泡利 奧地利 發現泡利不相容原理

1946 P.W.布里奇曼 美國 研製高壓裝置並創立了高壓物理

1947 E.V.阿普頓 英國 發現電離層中反射無線電波的阿普頓層

1948 P.M.S.布萊克特 英國 改進威爾孫雲霧室及在核物理和宇宙線方面的發現

1949 湯川秀樹 日本 用數學方法預見介子的存在

1950 C.F.鮑威爾 英國 研究核過程的攝影法並發現介子

1951 J.D.科克羅夫特 英國 首先利用人工所加速的粒子開展原子核

E.T.S.瓦爾頓 愛爾蘭 蛻變的研究

1952 E.M.珀塞爾 美國 核磁精密測量新方法的發展及有關的發現

F.布洛赫 美國

1953 F.塞爾尼克 荷蘭 論證相襯法,特別是研製相差顯微鏡

1954 M.玻恩 德國 對量子力學的基礎研究,特別是量子力學中波函數的統計解釋

W.W.G.玻特 德國 符合法的提出及分析宇宙輻射

1955 P.庫什 美國 精密測定電子磁矩

W.E.拉姆 美國 發現氫光譜的精細結構

1956 W.肖克萊 美國 研究半導體並發明晶體管

W.H.布拉頓 美國

J.巴丁 美國

1957 李政道 美國 否定弱相互作用下宇稱守恆定律,使基本粒子研究獲重大發現

楊振寧 美國

1958 P.A.切連柯夫 前蘇聯 發現並解釋切連柯夫效應(高速帶電粒子在透明物質中傳遞時放出藍光的現象)

I.M.弗蘭克 前蘇聯

I.Y.塔姆 前蘇聯

1959 E.薩克雷 美國 發現反質子

O.張伯倫 美國

1960 D.A.格拉塞爾 美國 發明氣泡室

1961 R.霍夫斯塔特 美國 由高能電子散射研究原子核的結構

R.L.穆斯堡 德國 研究r射線的無反沖共振吸收和發現穆斯堡效應

1962 L.D.朗道 前蘇聯 研究凝聚態物質的理論,特別是液氦的研究

1963 E.P.維格納 美國 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理論的研究,特別是發現和應用對稱性基本原理方面的貢獻

M.G.邁耶 美國 發現原子核結構殼層模型理論,成功地解釋原子核的長周期和其它幻數性質的問題

J.H.D.詹森 德國

1964 C.H.湯斯 美國 在量子電子學領域中的基礎研究導致了根據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的原理構成振盪器和放大器

N.G.巴索夫 前蘇聯 用於產生激光光束的振盪器和放大器的研究工作

A.M.普洛霍羅夫 前蘇聯 在量子電子學中的研究工作導致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的製作

1965 R.P.費曼 美國 量子電動力學的研究,包括對基本粒子物理學的意義深遠的結果

J.S.施溫格 美國

朝永振一郎 日本

1966 A.卡斯特萊 法國 發現並發展光學方法以研究原子的能級的貢獻

1967 H.A.貝特 美國 恆星能量的產生方面的理論

1968 L.W.阿爾瓦雷斯 美國 對基本粒子物理學的決定性的貢獻,特別是通過發展氫氣泡室和數據分析技術而發現許多共振態

1969 M.蓋爾曼 美國 關於基本粒子的分類和相互作用的發現,提出「誇克」粒子理論

1970 H.O.G.阿爾文 瑞典 磁流體力學的基礎研究和發現並在等離子體物理中找到廣泛應用

L.E.F.尼爾 法國 反鐵磁性和鐵氧體磁性的基本研究和發現,這在固體物理中具有重要的應用

1971 D.加波 英國 全息攝影術的發明及發展

1972 J.巴丁 美國 提出所謂BCS理論的超導性理論

L.N.庫珀 美國

J.R.斯萊弗 美國

1973 B.D.約瑟夫森 英國 關於固體中隧道現象的發現,從理論上預言了超導電流能夠通過隧道阻擋層(即約瑟夫森效應)

江崎嶺於奈 日本 從實驗上發現半導體中的隧道效應

I.迦埃弗 美國 從實驗上發現超導體中的隧道效應

1974 M.賴爾 英國 研究射電天文學,尤其是孔徑綜合技術方面的創造與發展

A.赫威期 英國 射電天文學方面的先驅性研究,在發現脈沖星方面起決定性角色

1975 A.N.玻爾 丹麥 發現原子核中集體運動與粒子運動之間的聯系,並在此基礎上發展了原子核結構理論

B.R.莫特爾孫 丹麥 原子核內部結構的研究工作

L.J.雷恩瓦特 美國

1976 B.里克特 美國 分別獨立地發現了新粒子J/Ψ,其質量約為質子質量的三倍,壽命比共振態的壽命長上萬倍

丁肇中 美國

1977 P.W.安德孫 美國 對晶態與非晶態固體的電子結構作了基本的理論研究,提出「固態」物理理論

J.H.范弗萊克 美國 對磁性與不規則系統的電子結構作了基本研究

N.F.莫特 英國

1978 A.A.彭齊亞斯 美國 3K宇宙微波背景的發現

R.W.威爾孫 美國

P.L.卡皮查 前蘇聯 建成液化氮的新裝置,證實氮亞超流低溫物理學

1979 S.L.格拉肖 美國 建立弱電統一理論,特別是預言弱電流的存在

S.溫伯格 美國

A.L.薩拉姆 巴基斯坦

1980 J.W.克羅寧 美國 CP不對稱性的發現

V.L.菲奇 美國

1981 N.布洛姆伯根 美國 激光光譜學與非線性光學的研究

A.L.肖洛 美國

K.M.瑟巴 瑞典 高分辨電子能譜的研究

1982 K.威爾孫 美國 關於相變的臨界現象

1983 S.錢德拉塞卡爾 美國 恆星結構和演化方面的理論研究

W.福勒 美國 宇宙間化學元素形成方面的核反應的理論研究和實驗

1984 C.魯比亞 義大利 由於他們的努力導致了中間玻色子的發現

S.范德梅爾 荷蘭

1985 K.V.克利青 德國 量子霍耳效應

1986 E.魯斯卡 德國 電子物理領域的基礎研究工作,設計出世界上第1架電子顯微鏡

G.賓尼 瑞士 設計出掃描式隧道效應顯微鏡

H.羅雷爾 瑞士

1987 J.G.柏諾茲 美國 發現新的超導材料

K.A.穆勒 美國

1988 L.M.萊德曼 美國 從事中微子波束工作及通過發現μ介子中微子從而對輕粒子對稱結構進行論證

M.施瓦茨 美國

J.斯坦伯格 英國

1989 N.F.拉姆齊 美國 發明原子銫鍾及提出氫微波激射技術

W.保羅 德國 創造捕集原子的方法以達到能極其精確地研究一個電子或離子

H.G.德梅爾特 美國

1990 J.傑羅姆 美國 發現誇克存在的第一個實驗證明

H.肯德爾 美國

R.泰勒 加拿大

1991 P.G.德燃納 法國 液晶基礎研究

1992 J.夏帕克 法國 對粒子探測器特別是多絲正比室的發明和發展

1993 J.泰勒 美國 發現一對脈沖星,質量為兩個太陽的質量,而直徑僅10-30km,故引力場極強,為引力波的存在提供了間接證據

L.赫爾斯 美國

1994 C.沙爾 美國 發展中子散射技術

B.布羅克豪斯 加拿大

1995 M.L.珀爾 美國 珀爾及其合作者發現了τ輕子 雷恩斯與C.考溫首次成功地觀察到電子反中微子他們在輕子研究方面的先驅性工作,為建立輕子-誇克層次上的物質結構圖像作出了重大貢獻

F.雷恩斯 美國

1996 戴維.李 美國 發現氦-3中的超流動性

奧謝羅夫 美國

R.C.里查森 美國

1997 朱棣文 美國 激光冷卻和陷俘原子

K.塔諾季 法國

菲利浦斯 美國

1998 勞克林 美國 分數量子霍爾效應的發現

斯特默 美國

崔琦 美國

1999 H.霍夫特 荷蘭 證明組成宇宙的粒子運動方面的開拓性研究

馬丁努斯-韋爾特曼 荷蘭

歷屆獲獎情況
歷年生理學醫學獎
歷年生理學醫學獎

時間 獲獎人及國籍 獲獎原因

1901年 E . A . V . 貝林(德國人) 從事有關白喉血清療法的研究

1902年 R.羅斯(英國人) 從事有關瘧疾的研究

1903年 N.R.芬森(丹麥人) 發現利用光輻射治療狼瘡

1904年 I.P.巴甫洛夫(俄國人) 從事有關消化系統生理學方面的研究

1905年 R.柯赫(德國人) 從事有關結核的研究

1906年 C.戈爾季(義大利人)

S.拉蒙-卡哈爾(西班牙人) 從事有關神經系統精細結構的研究

1907年 C.L.A.拉韋朗(法國人) 發現並闡明了原生動物在引起疾病中的作用

1908年 P.埃利希(德國人)、

E.梅奇尼科夫(俄國人) 從事有關免疫力方面的研究

1909年 E.T.科歇爾(瑞士人) 從事有關甲狀腺的生理學、病理學以及外科學上的研究

1910年 A.科塞爾(德國人) 從事有關蛋白質、核酸方面的研究

1911年 A.古爾斯特蘭德(瑞典人) 從事有關眼睛屈光學方面的研究

1912年 A.卡雷爾(法國人) 從事有關血管縫合以及臟器移植方面的研究

1913年 C.R.里謝(法國人) 從事有關抗原過敏的研究

1914年 R.巴拉尼(奧地利人) 從事有關內耳前庭裝置生理學與病理學方面的研究

1915年-1918年 未頒獎

1919年 J.博爾德特(比利時人) 作出了有關免疫方面的一系列發現

1920年 S.A.S.克勞(丹麥人) 發現了有關體液和神經因素對毛細血管運動機理的調節

1921年 未頒獎

1922年 A.V.希爾(英國人) 從事有關肌肉能量代謝和物質代謝問題的研究

邁爾霍夫(德國人) 從事有關肌肉中氧消耗和乳酸代謝問題的研究

1923年 F.G.班廷(加拿大)

J.J.R.麥克勞德(加拿大人) 發現胰島素

1924年 W.愛因托文(荷蘭人) 發現心電圖機理

1925年 未頒獎

1926年 J.A.G.菲比格(丹麥人) 發現菲比格氏鼠癌(鼠實驗性胃癌)

1927年 J.瓦格納-姚雷格(奧地利人) 發現治療麻痹的發熱療法

1928年 C.J.H.尼科爾(法國人) 從事有關斑疹傷寒的研究

1929年 C.艾克曼(荷蘭人) 發現可以抗神經炎的維生素

F.G.霍普金斯(英國人) 發現維生素B1缺乏病並從事關於抗神經炎葯物的化學研究

1930年 K.蘭德斯坦納(美籍奧地利人) 發現血型

1931年 O.H.瓦爾堡(德國人) 發現呼吸酶的性質和作用方式

1932年 C.S.謝林頓

E.D.艾德里安(英國人) 發現神經細胞活動的機制

1933年 T.H.摩爾根(美國人) 發現染色體的遺傳機制,創立染色體遺傳理論

1934年 G.R.邁諾特

W.P.墨菲 發現貧血病的肝臟療法

G.H.惠普爾(美國人)

1935年 H.施佩曼(德國人) 發現胚胎發育中背唇的誘導作用

1936年 H.H.戴爾(英國人)

O.勒韋(美籍德國人) 發現神經沖動的化學傳遞

1937年 A.森特-焦爾季(匈牙利人) 發現肌肉收縮原理

1938年 C.海曼斯(比利時人) 發現呼吸調節中頸動脈竇和主動脈的機理

1939年 G.多馬克(德國人) 研究和發現磺胺葯

1940年--1942年 未頒獎

1943年 C.P.H.達姆(丹麥人) 發現維生素K

E.A.多伊西(美國人) 發現維生素K的化學性質

1944年 J.厄蘭格

H.S.加塞(美國人) 從事有關神經纖維機制的研究

1945年 A.弗萊明

E.B.錢恩 發現表黴素以及表黴素對傳染病的治療效果

H.W.弗洛里(英國人)

1946年 H.J.馬勒(美國人) 發現用X射線可以使基因人工誘變

1947年 C.F. 科里

G.T.科里(美國人) 發現糖代謝中的酶促反應

B.A.何賽(阿根廷人) 發現腦下垂體前葉激素對糖代謝的作用

1948年 P.H.米勒(瑞士人) 發現並合成了高效有機殺蟲劑DDT

1949年 W.R.赫斯(瑞士人) 發現動物間腦的下丘腦對內臟的調節功能

1950年 E.C.肯德爾

P.S.亨奇(美國人) 發現腎

⑥ 美國加州簡介、

加利福尼亞州 所屬分類: 地名 美國地理 美國行政區劃 摘要: 加利福尼亞州(State of California,簡稱加州)是美國西部太平洋沿岸的一個州,它的面積是美國的第三大、和人口上的第一大州。加利福尼亞無論是在地理、地貌、物產、還是人口構成上都十分多樣化。加州有一別名叫做「金州」(The Golden State),郵政縮寫是CA。編輯摘要 目錄 [隱藏] 1 資料 2 命名 3 歷史 4 人口 5 地理 6 國家公園 7 法律與政府 8 經濟 9 交通 10 重要城市 11 教育 12 體育 加利福尼亞州-資料 加利福尼亞州 州府:薩克拉門托 Sacramento
最大城市:洛杉磯 Los Angeles
官方語言:英語
面積:410,000 平方公里(全美第3名)
陸地 404,298 平方公里
水域 20,047 平方公里(4.7%)
人口(2000年) 總數 33,871,648人(全美第1名)
密度 83.85 人/平方公里(全美第12名)
加入聯邦日期 1850年9月9日 ( 第31個加入美國聯邦)
時區:太平洋標准時區: UTC-8/-7
緯度:32°30'N to 42°N
經度:114°8'W to 124°24'W
寬:402.5 公里
長:1,240 公里
海拔:最高 4,148 米 平均 884 米 最低 -86 米
縮寫 郵政 CA ,ISO US-CA
網站 www.state.ca.us 加利福尼亞(California)最初指的是由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和今天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一同組成的這塊地域。這個名字被認為來自於一部16世紀西班牙文騎士傳奇小說《騎士蒂朗》(Amadís de Gaula)中所描繪的一片傳說名為「卡拉菲亞」的樂土。這部小說由馬托雷爾·加爾巴(Garci Rodríguez de Montalvo)所撰寫,書中的「卡拉菲亞」與世隔絕,遍地黃金,到處都是居住在洞穴里熱愛自由的亞馬遜人和古怪的野獸。有人也提出「加利福尼亞」一詞可能來源於從北美南部炎熱的地區。進入加州的早期西班牙探險者形容這片地區「熱得像個烤爐」(cali→hot,「熱」;fornus→forno→「oven」,結尾加ia來表示一個地方)或「是個石灰烤爐」(cal→lime,「石灰」)。西班牙語經常這樣使用拉丁詞根來構造新詞。因此「加利福尼亞」(California)可能出自西班牙語「caliente fornalia」,「熱火爐」的意思;或來源於「calida fornax」,拉丁語「炎熱的氣候」之意。此外還有來自當地語言「高高的山脈」等其他說法。另外,別名「金州」(Golden State)常使人以為源自19世紀中葉淘金潮。事實上是來自此州中部山丘的春草於秋天枯萎時,從遠方看來有如遍地金色而得名。加利福尼亞州-歷史 加利福尼亞州 在英國伊麗莎白時期,著名的海盜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佔領了新西班牙和新墨西哥北部所有的土地,成為英國的殖民地。雖然早在17世紀英國人的殖民地已經是「從大海到大海」,英國人對北美西岸的土地並沒有多少興趣。到18世紀末,西班牙傳教士逐漸開始在西屬加利福尼亞北部廣博的土地上建立起定居點。當墨西哥從西班牙獨立後,這些傳教士定居點也成為了墨西哥政府的財產,但是很快就被遺棄。西班牙帝國在北美洲西北部的領土被命名為「加利福尼亞省」。1847年的美墨戰爭後,這片領土由美國和墨西哥分割。墨西哥所得到的那部分領土後來成了下加利福尼亞省(Baja California),而美國所獲得的上加利福尼亞則在1850年9月9日正式加入聯邦,成為今天的加利福尼亞州。1848年,上加利福尼亞的西班牙裔人口大約為4,000人。但是當加利福尼亞發現黃金的消息傳開後,無數美國人和歐洲人在淘金熱中湧向加利福尼亞,加利福尼亞共和國也隨之宣告成立。當美國海軍將領約翰·斯洛特(John D. Sloat)從舊金山灣進入加利福尼亞後,這個年輕的共和國被宣布成為美國的領土。1850年,加利福尼亞正式成為聯邦的第31個州。在美國內戰期間,加州內部關於是加入北方軍還是南方軍發生分歧,雖然最終加州支持北方軍,很多加州人依然參加了南方誌願軍。1870年代第一條貫穿美國的鐵路的開通將太平洋沿岸的人們與美國其他地方連接起來。加州當地人也逐漸發現,加州的氣候十分適合農作物的生長,特別是柳橙。直到今天加州的農業產量依然豐富。1900至1965年間,加州人口變化,從不到100萬人,發展成為美國人口最多的一個州。1965年至今人口成分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今天的加州是全球人口最多樣化的一個地區。加州居民在政治上傾向自由派。加州是美國的科技和文化中心,世界影視中心,以及美國農業大州。加利福尼亞州-人口 2000年加州人口為33,871,648人,佔全美的12%,為美國在人口上的第一大州。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加州沒有一個佔多數的族群。白種人依然是最大族群,但是已經不佔多數。拉丁美洲裔人幾乎佔到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他族群依次是亞裔美國人、非裔美國人和印地安人。由於拉美裔美國人移民人口的迅速增長和高生育率,預計將在2040年左右成為加州最大族群。加利福尼亞州-地理 加利福尼亞州電力資源圖 加利福尼亞州與太平洋、俄勒岡州、內華達州、亞利桑那州和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亞州接壤。加利福尼亞擁有多樣的自然景觀,包括壯麗的峽谷、高山和乾燥的沙漠。加州面積四十一萬平方公里,是美國第三大州。大多數大城市位於太平洋沿岸較涼爽的地帶,包括了舊金山、洛杉磯和聖地亞哥。內華達山位於加州中部和東部,其中的惠特尼峰海拔4,418米,是美國本土最高點。全球著名的優聖美地國家公園也位於該區域,此外還有一個很深的淡水湖――太浩湖。內華達山的東部是重要的海鳥棲息地歐文斯峽谷和蒙羅湖。在南部有橫嶺和一個鹹水湖沙頓海。位於中南部的一塊沙漠叫作莫哈韋沙漠。莫哈韋沙漠的東南面有死亡谷,這里有北美最低點。加利福尼亞由於位於聖安德利亞斷層,因此經常發生地震。雖然美國的地震大部分發生在阿拉斯加和密西西比河流域,加州的地震往往會造成更大損失,因為這里的人口密度十分高。加州南部為熱帶沙漠氣候,氣溫變化較大,年降雨為10英寸。沿海地區由於加利福尼亞洋流的影響,則為地中海型氣候,冬濕夏燥。加州境內的高山,包括內華達山是高山氣候,冬天降雪,夏天並不很熱。加利福尼亞州-國家公園 地貌 紅木林國家公園 (Redwoods National Park) 拉森火山國家公園 (Lassen Volcanic National Park) 優勝美地國家公園 (Yosemite National Park) 三王峽谷國家公園 (Kings Canyon National Park) 紅杉國家公園 (Sequoia National Park) 死亡谷國家公園 (Death Valley National Park) 約書亞樹國家公園 (Joshua Tree National Park) 加利福尼亞州-法律與政府 加利福尼亞州政府以直接民選方式產生的職位包括州長(Governor)、副州長(Lieutenant Governor)、州務卿(Secretary of State)、司法部長(Attorney General)、州審計長(State Controller)、州財政部長(State Treasurer)、保險局長(Insurance Commissioner)、州教育廳長(Superintendent of Public Instruction)、和四名公平委員會委員(Board of Equalization),任期為四年,而且只能連任一次。 加州的立法機構由一個40人的州參議院(State Senate)和80人的州眾議院(State Assembly)組成。州參議員任期四年,每兩年有一半改選。州眾議員任期兩年。在2003-2004會期期間,眾議院內共有48名民主黨議員和32名共和黨議員,參議院內則有25名民主黨參議員和15名共和黨參議員。加利福尼亞州-經濟 加利福尼亞州議會和市政廳 加利福尼亞GDP佔全美的14%,經濟規模達到1.56萬億美元,要比除美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日本、德國、英國和法國之外任何國家的都大,人均GDP達四萬六千餘美元。加州主要礦產為石油,在美國大陸居前列,僅次於得克薩斯及路易斯安那兩州,年產量超過3億桶。此外,尚產天然氣、金、石棉、鎢、硼、硅藻及砂、礫等。加州工業發達。航天工業、電子工業、計算機工業和油、氣開采均占顯著地位。該州還是美國的主要農業州,全州擁有水澆地300餘萬公頃,農產品200餘種。1970年葡萄產值居首位,其次為乾草、番茄和棉花。罐裝和冰凍蔬菜與水果佔全國產量的1/3。人均收入因地區和職業的不同而有巨大分化。在中部人均收入最懸殊,移民的農場工人,收入低於美國最低工資保障線,而農場主則經常擁有上百萬美元的私人農場。大多數農場主受過良好教育,大多數至少擁有碩士學位。雖然一些城市的人均收入是全美最高的,在一些非農群縣卻有全美最高的貧窮人口比例。在矽谷的高科技產業目前正處於低谷,主要是受到網路泡沫破滅的影響,但是這些地區的醫療產業、電子游戲產業和動畫產業正在快速成長。加利福尼亞經濟的一個大問題是製造業的缺乏。7.25%的銷售稅使得在該州設立工廠變得很不劃算。主要的製造商,如航空業也正在計劃搬離加州。多年以來加州已經沒有新的工廠設立,使得很多高收入的製造業工作喪失。這意味著該州的中產階級大多是小企業主和建築及運輸工人,以及小部分有知識的工人――幾乎是以服務業為主。財團 :California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崛起的新興大財團,包括美洲銀行集團、舊金山集團及洛杉磯集團。這三個集團的經濟實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隨著加利福尼亞州軍火工業的迅速發展而獲得急劇增長,特別是金融資本的增長速度尤為驚人,形成以美洲銀行為金融中心的大財團。1974年擁有資產1671億美元,在美國十大財團中居第三位,在美國的政治、經濟生活中起著主要作用。它與南部財團組成一股新興的軍火工業集團勢力,成為與東北部老財團相抗衡的力量。 加利福尼亞州-交通 全州公路線中,市區內道路有8萬多公里,市區外公路有20萬公里。境內有分布廣泛的多車道高速公路系統。連接舊金山、洛杉磯和聖迭戈的空中走廊,其繁忙擁擠程度超過連接華盛頓、紐約和波士頓的空中走廊,鐵路線長1萬多公里。公用飛機場有300多座,私人飛機場有900多座。薩克拉門托河三角洲上河網密布,水運發達。重要機場
洛杉磯都會區
洛杉磯國際機場 (LAX)─聯合航空及美國航空轉運中心,美國最繁忙的國際線機場,航線以美洲、東亞及紐澳為主。 安大略國際機場 (ONT)
舊金山灣區
舊金山國際機場 (SFO)─聯合航空及維珍美國航空轉運中心
聖荷西國際機場 (SJC)
奧克蘭國際機場 (OAK)
聖地牙哥都會區
聖地牙哥國際機場 (SAN) 老薩克拉門托火車站 重要高速公路
南北縱向高速公路自東往西有
395號美國國道
99號加州州道
5號州際公路
101號美國國道
1號加州州道
南加州的縱向高速公路在395號美國國道以東還有
15號州際公路
東西橫向高速公路自南往北有
8號州際公路
10號州際公路
40號州際公路 接 58號加州州道 接 46號加州州道
580號州際公路 接 120號加州州道
80號州際公路 加利福尼亞州-重要城市 好萊塢 大洛杉磯地區
洛杉磯 (Los Angeles)
好萊塢 (Hollywood)
阿凱迪亞 (Arcadia)
安那翰 (Anaheim)
比華利山莊 (Beverley Hills)
大熊市 (Big Bear City)
康普頓 (Compton)
科斯塔梅薩 (Costa Mesa)
加州長灘 (Long Beach)
馬利布 (Malibu)
瑪瑞娜戴爾瑞 (Marina del Rey)
爾灣 (Irvine)
蒙特利公園(Monterey Park)
帕薩迪納 (Pasadena)
波莫納 (Pomona)
柔似蜜 (Rosemead)
聖貝納迪諾 (San Bernardino)
聖費爾南多谷 (San Fernando Valley) 舊金山 聖加夫列夫爾 (San Gabriel)
聖塔安娜 (Santa Ana)
聖莫尼卡 (Santa Monica)
托倫斯 (Torrance)
舊金山灣區
紅木城 (Redwood City)
舊金山 (San Francisco)
奧克蘭 (Oakland)
柏克萊 (Berkeley)
庫比蒂諾 (Cupertino)
佛瑞蒙 (Fremont)
聖荷西 (San José)
貝克斯菲爾德 (Bakersfield)
尤里卡 (Eureka)
佛列斯諾 (Fresno)
雷丁 (Redding)
薩克拉門托 (Sacramento)
聖地牙哥 (San Diego)
河邊市 (Riverside)
尤凱亞 (Ukiah)
史托克頓 (Stockton)加利福尼亞州-教育 加州大學 聯邦大學
海軍研究所學校蒙特瑞 Naval Postgraate School, Monterey
保衛語言學院蒙特瑞 Defense Language Institute, Monterey公立大學
加州大學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加州州立大學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私立大學
加州理工學院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ltech
斯坦福大學 Stanford University
南加州大學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C
聖迭戈大學 University of San Diego, USD加利福尼亞州-體育 金州勇士 美式足球NFL
奧克蘭突擊者 (Oakland Raiders)
聖地牙哥電光 (San Diego Chargers)
舊金山四十九人 (淘金者) (San Francisco 49'ers) 棒球 大聯盟 MLB
美國聯盟 (American League, AL)
洛杉磯安那罕天使 (Los Angeles Angels of Anaheim)
奧克蘭運動家 (Oakland Athletics)
國家聯盟 (National League, NL)
洛杉磯道奇 (Los Angeles Dodgers)
聖地牙哥教士 (San Diego Padres)
舊金山巨人 (San Francisco Giants) 小聯盟 Minor Leagues
佛列斯諾灰熊 (Fresno Grizzlies,3A級太平洋岸聯盟,母隊:舊金山巨人)
薩克拉門托河貓 (Sacramento River Cats,3A級太平洋岸聯盟,母隊:奧克蘭運動家)
貝克斯菲爾德火焰 (Bakersfield Blazer,高階1A級加州聯盟,母隊:德州游騎兵)
高沙漠區小牛 (High Dessert Marvoricks,高階1A級加州聯盟,母隊:西雅圖水手)
艾辛諾湖暴風雨 (Lake Elsinore Storms,高階1A級加州聯盟,母隊:聖地牙哥教士)
蘭卡斯特噴射鷹 (Lancaster JetHawks,高階1A級加州聯盟,母隊:波士頓紅襪)
孟德斯托樫果 (Modesto Nuts,高階1A級加州聯盟,母隊:科羅拉多洛磯)
倫秋庫卡蒙加震動 (Rancho Cucamonga Quakes,高階1A級加州聯盟,母隊:洛杉磯安那罕天使)
內陸帝國區聖伯納汀諾66人 (Inland Empire 66ers of San Bernardino,高階1A級加州聯盟,母隊:西雅圖水手)
聖荷西巨人 (San Jose Giants,高階1A級加州聯盟,母隊:舊金山巨人)
史塔克頓港口 (Stockton Ports,高階1A級加州聯盟,母隊:奧克蘭運動家)
維薩利亞橡樹 (Visalia Oaks,高階1A級加州聯盟,母隊:坦帕灣魔鬼魚) 洛杉磯湖人 籃球NBA
金州勇士 (Golden State Warriors)
洛杉磯快艇 (Los Angeles Clippers)
洛杉磯湖人隊 (Los Angeles Lakers)
薩克拉門托國王 (Sacramento Kings)
WNBA
洛杉磯火花 (Los Angeles Sparks)
薩克拉門托君主 (Sacramento Monarchs) 冰球
NHL
安那翰鴨 (Anaheim Mighty Ducks)
洛杉磯國王 (Los Angeles Kings)
聖荷西鯊魚 (San Jose Sharks)

⑦ 誰了解西班牙各學校碩士專業排名

1、藝術與人抄文類專業,西班牙大學排行榜

考古、建築、藝術設計、歷史、語言學、文學、哲學、宗教類專業,西班牙哪所大學好?

可以看出,打算到西班牙學習理工類專業,首選是名字里有「理工」的大學,其次,除了我們熟知的馬德里和巴塞的幾所大學,塞維利亞、格拉納達、薩拉戈薩一樣不錯。

⑧ 美國崛起對中國啟示 送50分!!!

大國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國與國之間的較量說到底就是國民素質的較量,是人專才的較量。不客氣地說,中國由屬於難以接受別人的教育思想,國民整體素質與發達國家的相比都不是一個等級。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研究過21種在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後來相繼消亡的文明。結論是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無一例外,都不是他殺,而是自殺。他們失去了創新的活力,被歷史淘汰出局。
1876年,美國慶祝獨立100周年的時候,在費城舉辦國際博覽會,有37個國家參展,當時清政府也派出了展覽團。在這次博覽會上,英國展出最新的蒸汽機車,美國展出大功率電動機和發電機,德國展出加工槍炮的精密機床,中國展出的是純銀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腳綉花鞋。
這是就是時代的差距!

閱讀全文

與康普頓證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