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券期貨 > 證券日報張傑

證券日報張傑

發布時間:2021-03-05 05:07:08

① 有實力的傳媒公司都有哪些

1、中影集團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成立於1999年2月。中影集團是中國大陸唯一擁有影片進口權的公司,而且是中國產量最大的電影公司。由原中國電影公司、北京電影製片廠、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中國電影器材公司。

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北京電影洗印錄像技術廠、華韻影視光碟有限責任公司等8家單位組成。中影集團擁有全資分子公司15個,主要控股、參股公司近30個,1個電影頻道。

2、光線傳媒

光線傳媒成立於1998年,經過19年發展,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民營傳媒娛樂集團 。主營業務包括電視節目製作與發行,電影投資、製作、宣發,電視劇投資、發行,藝人經紀,新媒體互聯網、游戲等。

其日播娛樂資訊節目《中國娛樂報道》、《音樂風雲榜》均已連續播出10年以上,發行的電影《泰囧》(12.66億)《致青春》(7.26億)成為現象級影片。

2012、2013年投資製作發行影片20部,總票房超過40億。自有品牌手游《分手大師》已於2014年6月上線。2016年《美人魚》影片票房突破30億刷新華語電影票房紀錄。

近二年,光線傳媒成立彩條屋計劃,並先後發行了《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大魚海棠》《精靈王座》等動畫電影。光線通過持續的改進和創新,始終領導行業潮流,光線引人注目的E標已經成為娛樂界著名標志之一。

3、華誼兄弟

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大陸一家知名綜合性民營娛樂集團,由王中軍、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創立,1998年投資著名導演馮小剛的影片《沒完沒了》、姜文導演的影片《鬼子來了》正式進入電影行業。

因每年投資馮小剛的賀歲片而聲名鵲起,隨後全面進入傳媒產業,投資及運營電影、電視劇、藝人經紀、唱片、娛樂營銷等領域,在這些領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並且在2005年成立華誼兄弟傳媒集團。

2009年9月27日,證監會創業板發行審核委員會公告,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得通過,這意味著華誼兄弟成為了首家獲准公開發行股票的娛樂公司; 也邁出了其境內上市至關重要的一步。

4、博納影業

博納影業集團是首家登陸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代碼BONA)的中國內地影視集團,是中國一家全產業鏈布局的、具有發行能力的影視內容製作公司。業務板塊主要包括影視製作、影視發行、影院投資、院線管理、廣告營銷、藝人經紀等等。

5、萬達影視傳媒

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隸屬於萬達集團,成立於2009年,影視傳媒公司的成立標志著萬達集團正式進軍影視行業,開展影視投資、製作、發行、放映及後產品等全產業鏈業務。

萬達集團以三年作為影視傳媒公司的考核周期,力爭做到行業第一。2017年11月,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獲2017年中國版權最具影響力企業獎。

② 社會保障卡嗎時下來

社會保障卡的啟用 社會保障卡領取後須辦理人或代辦人到一卡通辦公室辦理開卡手續專,開卡屬後社會保障卡方能啟用。 具體辦理流程為: (1)申領人或代辦人申領卡後將所需信息交至一卡通辦公室辦理開卡手續;所需提供信息為:單位醫療編碼

③ 求解:企業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資時,發生的交易費用,應記入"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科目.

持有至到期投資下面設置兩個明細科目,成本和利息調整,其中成本這個明細科目反映的是購入債券的面值,取得時的公允價值和相關交易費用之和與面值的差額計入利息調整賬戶。

④ 在我國打官司需要多少錢我們國際司法的收費制度是怎麼樣的我想找些相關資料。

民事訴訟收費考

[作者在寫作中得到同行真誠的幫助,在此謹表謝意:中國政法大學講師齊紅女士搜集和整理了大量資料,使本文得以在短期內完成。歷史學家田濤先生惠允借閱他珍藏的歷史文獻,本文有關清末法律移植的見解亦得益於田先生的指點。經福特基金會的張樂倫女士介紹,Alan Lepp先生提供了美國聯邦法院系統的訟費資料,他的選擇視角對作者啟發多多。與往常一樣,謝懷栻老師的知識、經驗和睿智總是使那些令人一籌莫展的難題迎刃而解。

訟費的主要構成:「案件受理費」、財產保全申請費和強制執行申請費

訟費分為6類:(1)「案件受理費」;(2)勘察、鑒定、公告、翻譯費;(3)證人、鑒定人、翻譯人員出庭的交通費、住宿費、 生活費和誤工補貼費;(4)保全申請費和實際支出;(5)執行判決、仲裁和調解協議的費用;(6)「人民法院認為應當由當事人負擔的其他訴訟費用」(註:《』89訴訟收費辦法》,第1、2條。)。

按照《民事訴訟法》第107條的字面文義, 所有的民事案件都需要交納「案件受理費」,其中:「財產案件」還需要交納「案件受理費」之外的「其他訴訟費用」。但是在實踐中,法院收取「其他訴訟費用」並不限於財產案件。

1.「案件受理費」的徵收標准、預交和退還

「案件受理費」是訟費的主要構成部分。《』89訴訟收費辦法》按照案件類型分別規定案件受理費徵收標准,而案件類型是按照多重標准劃分的。適用該辦法的全部案件分為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勞動爭議案件」、「企業破產案件」四類;民事案件又分為「財產案件」和「非財產案件」兩大類,「非財產案件」細分為「離婚案件」、「侵害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案件」、「侵害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案件」和「其他非財產案件」四類。《』89訴訟收費辦法》對「財產案件」沒有任何解釋,在實踐中,凡是訴訟請求涉及財產的案件都是按照「爭議金額」徵收訟費,無論它們是進入民事訴訟還是行政訴訟,無論它們是侵權案件、婚姻案件還是合同案件(註:《』89訴訟收費辦法》第5條關於案件和收費標準的具體分類如下:(1)離婚案件,每件交費10—50元。如離婚涉及財產分割,而「財產總額」超過1萬元,超過部分按1%交費。 至於「財產總額」是一方當事人主張分得的財產的價值,還是夫妻共有財產的總價值,該辦法並沒有解釋; (2)侵害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等「精神權利」的案件,每件交費50—100元。如果原告有賠償請求,法院是否應當增收案件受理費?該辦法對此無明文規定。如果僅僅作文義解釋,回答應當是否定的。因為,該辦法用列舉的、需要按照「爭議金額」另行收取費用的侵權案件不包括侵害「精神權利」的案件。但法院的實際做法是,即使是有關「精神權利」的案件,凡是當事人要求索賠的,一律按「爭議金額」收費;(3)「其他非財產案件」,每件交費10—50元。在此類案件中,如果原告主張金錢賠償,法院也是按照「爭議金額」收費,盡管該辦法對此沒有明文規定;(4 )「財產案件」按照「爭議的價額或金額」收費(詳細標准略);(5)侵害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的案件,每件交費50—100元。有爭議金額的, 按財產案件的收費標准交納;(6)「行政案件」的收費,每件不超過400元。有「爭議金額」的,按財產案件收費標准交納。在1990年10月實施《行政訴訟法》之後,行政訴訟收費仍然適用該項規定;(7)勞動爭議案件,每件交費30 —50元;(8)破產案件,按破產企業財產總值, 依照財產案件收費標准交納。)。

「案件受理費」徵收依據是當事人之間的「爭議金額」——原告起訴、被告反訴、不服一審判決而上訴,都是按照「爭議金額」徵收訟費(註:《』89訴訟收費辦法》第5 條規定了財產案件的「案件受理費」計費標准。)。所謂「爭議金額」,實際上是指一方當事人所主張的財產權利的金錢價值。在法院按照「爭議金額」收取訟費之後,所有的專業服務紛紛效法。如今,律師、會計師、估價師、拍賣師、證券承銷商、證券經紀商都是按照「標的」的一定比例收取服務費。

如果當事人在訴訟中增加了所主張的財產權利,他必須就新的請求交納另一筆案件受理費,否則,這一新的請求不會得到審理。如果被告提出反訴,他必須就反訴所主張的財產權利交納案件受理費,無論反訴和本訴是否針對同一財產。

在二審案件,如果雙方當事人都上訴,二審法院分別向雙方當事人收取案件受理費。二審預交的案件受理費通常與一審相等,即使一審法院判決的賠償少於原告請求的金額,或者上訴人承認一審法院判決的部分債務而就余額提起上訴,法院仍然是根據一審的「爭議金額」收取案件受理費。

當事人預交案件受理費是一項基本規則。原告在收到法院「預交訴訟費用通知」的七日之內預交,反訴方在提出反訴的同時預交,上訴人向二審法院提交上訴狀的同時預交(註:《』89 訴訟收費辦法》, 第12、13條。只有下列2類案件可以在判決之後交納訴訟費:(1)一方當事人「人數眾多」的集團訴訟;(2)破產申請。)。案件受理費之外的其他訴訟費,由法院酌情確定預交金額(註:《』89訴訟收費辦法》,第5條。)。

如果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以某種外幣支付貨款、租金或者服務費,即使當事人雙方都是中國公民或者公司,他們可能被要求用外幣向法院交納訴訟費(註:例如:在《中國東方租賃有限公司因融資合同糾紛提起上訴案》,租賃雙方是以日元計算租金,故一審、二審法院按照日元收取訴訟費。又如:在《南京廣播電視組件廠因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提起上訴案》,租賃雙方是以日元計算租金,一審、二審法院則按照美元收取訴訟費。參見《最高人民法院審理的二審再審經濟糾紛案例選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380—393頁。)。然而,當事人動用其他項目下的外匯支付訟費,又可能觸犯外匯管制而受到處罰。

只有一種情況可全額退還訴訟費,即審理中的民事案件作為刑案「全案移交」給檢察院、公安局或者法院的刑事審判庭(註:《』89訴訟收費辦法》,第15條。)。也只有一種情況可部分退還訴訟費,即原告撤訴,收取一半案件受理費,其他費用按照實際支出承擔(註:《』89訴訟收費辦法》,第23條。)。在中止訴訟、二審法院作出發回重審的裁定、法院裁定終結訴訟等情況下,法院概不退回案件受理費(註:《』89訴訟收費辦法》,第16、17、18條。)。如果法院判決賠償金額少於原告索賠金額,法院不會重新計算訴訟費而將差額退還給預交訴訟費的當事人。但是,如果原告為了避免無謂的訴訟費開支而提出金額較低的訴訟請求,法院則可以在審理案件之前自行確定當事人之間的「爭議數額」,並按照這個數額收取訴訟費(註:《』89訴訟收費辦法》,第7條。)。

2.案件受理費和當事人的訴權

「確有困難」的當事人可以申請緩交或者減免訟費(註:《民事訴訟法》,第107條。)。但是, 當事人「確有困難」僅僅意味著可以提出申請,而不是必定獲得訟費緩交或者減免。事實上,「民事訴訟法」並沒有要求法院承擔訟費救助義務——沒有判斷當事人是否「確有困難」的規則,沒有要求法院在一定期間就當事人的訟費減免或者緩交申請作出裁定;當事人甚至無從知道法院是否就申請作出了決定,更不可能對法院的該項決定提出異議。

《』89訴訟收費辦法》第13條規定,原告、反訴方和上訴人若不能預交訴訟費,「按自動撤訴處理」。未能按時足額交納訟費,對於原告意味著暫時不能行使訴權,一旦籌集足夠的訴訟費,他仍然能夠起訴(註:當事人在撤訴之後通常可以就同一事項再次「起訴」。參見《民事訴訟法》,第111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14條。); 對於上訴人意味著錯過上訴期而永遠喪失上訴權;對於反訴方意味著無從施展他本來具備的反擊能力。「撤訴」反映當事人處分訴權的意思,當事人起訴、反訴和上訴而又沒有交納訟費,往往是面臨不可克服的經濟困難,而未必有「撤訴」的意思,法院將無力交納訟費視為「撤訴」,似乎是代替當事人在處分他們的訴權。在一審案件,原告不交訟費,法院根本不予立案——沒有任何書面記錄,當事人甚至無從證明自己曾經起訴;在二審案件,上訴人提出書面上訴而又沒有預交上訴費,法院通常裁定「按自動撤訴處理」(註:最高人民法院《1994經上字第100號》、《1995經終字第159號》等8項裁定都是上訴人無力交納二審案件受理費,最高法院「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的裁定。這僅僅是最高法院經濟審判庭選擇發表的1993年到1996年的76份判決書、調解書和裁定書中的案件。可見,只要上訴人無力支付二審訴訟費,法院就會作出上訴人「自動撤訴」的裁定,而此類「自動撤訴」是相當普遍的。參見《最高人民法院審理的二審再審經濟糾紛案例選編》,第495、497、499、515、527、529、533、564 、627頁。)。

最高人民法院1994年的一項司法解釋指出:「原告起訴或當事人提起上訴後,按照規定交納案件受理費或上訴費,是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一個前提。如果當事人沒有交納案件受理費或上訴費,或者沒有足額交納案件受理費或上訴費,申請緩交、減交或免交又未獲批准而仍不預交或不足額預交的,人民法院則不應立案受理,案件不進入訴訟程序。」(註: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訴訟費問題兩個請示的復函》(1994)。)這一解釋造成了更多的法律困惑:(1)與《民事訴訟法》沖突。按照民訴法,只要原告起訴符合法定條件,法院「必須受理」;法院「不予受理」的裁定,僅限於法定事項,而預交訴訟費不是起訴的法定條件,未能預交訴訟費也不是「不予受理」的法定事項(註:《民事訴訟法》,第108、109、110、111條。);(2)與《』89 訴訟收費辦法》沖突。按照該辦法,未交訟費視為「自動撤訴」;按照民訴法,「撤訴」是受法院審查的訴訟請求(註:《民事訴訟法》,第131條。), 是否准許「撤訴」由法院裁定,該裁定為不可上訴之裁定,而「不予受理」則是可以上訴的裁定(註:《民事訴訟法》,第140條。)。將預交案件受理費作為受理案件的前提,這是最高人民法院對《民事訴訟法》的實質性修正。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訟費的「司法解釋」常常是互相矛盾和無法理解的。按照早先頒布的《意見:訴訟費用》第131條, 原告不必就「不予受理」的裁定交納訴訟費,若原告就「不予受理」提起上訴,則按「非財產案件」交納訴訟費。按照1996年的一個司法解釋:即使一審法院裁定「不予受理」、「駁回起訴」的案件,當事人仍然要按照「非財產案件」交納「案件受理費」(註: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幾種案件訴訟收費問題給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的復函》。)。要求當事人就法院「不予受理」案件而交納「案件受理費」,這實在是一個語義悖論:如果說,法院沒有「受理」案件,法院卻收取了「案件受理費」;如果說,法院「受理」了案件,法院的裁定卻是「不予受理」。

3.案件受理費和訴訟風險

(1)高估「爭議金額」的風險

1)原告、反訴人和上訴人必須將他們的訴訟請求摺合為金錢, 並以此作為計算和交納訟費的根據。這無異於要求當事人必須首先犯一個錯誤,然後,花錢讓法院去糾正這個不可避免的錯誤。因為當事人索賠請求與法院生效判決一致,是極其罕見的例外情況。於是訴訟變成了一場當事人首先注入賭金,而法院必定成為贏家的博戲。

在實質審理案件之前,法院與當事人一樣,無從判斷索賠金額最終是否會和生效判決一致。但是,當事人必須為之付出代價。如果法院判決被告賠償的金額小於原告索賠金額,被告向原告返還的訟費按照法院判賠金額遞減,其餘的訟費歸屬法院,原告最終獲得的賠償甚至不足以抵消訟費損失。例如:原告索賠101萬元, 應按規定的標准預交案件受理費15059.87元,法院判賠1萬元,那麼, 被告向原告返還案件受理費410元,原告預交的其餘14649.87元歸屬法院。如果當事人無力支付訟費或者不願承擔無法預見的風險而減少索賠金額,他只能放棄獲得充分賠償的權利。

2)實例:原告過高估算「爭議金額」, 獲得的賠償甚至不足彌補訴訟成本(註:《張傑庭訴日本國豐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人身損害賠償案》,載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編著《審判案例選析》,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98—104頁。)

1993年,原告駕駛的豐田轎車與建築物碰撞,安全氣囊沒有在碰撞時展開。原告向日本豐田汽車公司提出100萬元人民幣索賠。1994年,法院認定安全氣囊存在說明不充分的缺陷,判決被告賠償原告13685 元,與此同時,被告承擔案件受理費557元,原告承擔案件受理費14403元。此外,原告又支付了2.5萬元律師費。如果原告不提出訴訟, 至少可以避免26302元額外的損失。

(2)勝訴方訟費落空的風險

1)按照民事訴訟法,訟費由敗訴方承擔。因此, 法院判決通常包含案件訟費負擔。然而,勝訴當事人不是要求法院退還預交的訟費,而是依據生效判決和訟費收據,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敗訴方的財產以充抵訟費,勝訴當事人需就訟費的強制執行向法院預交相應的執行申請費。如果敗訴方沒有可強制執行的財產,或者法院沒有強制執行判決的能力,或者法院根本沒有認真執行它自己的判決,當事人預交的訟費就與判決裁定的其他司法救濟一起落空。

法院讓預交訟費的勝訴當事人向敗訴方索要訟費,這種實踐面臨著合理性解釋的困境。如果訟費的徵收、交納是個人和政府之間的公法關系,那麼,判決生效之後,法院就應當先向預交訟費的勝訴當事人返還訟費,再向敗訴方徵收訟費。如果預交訟費的當事人勝訴意味著:法院將它對敗訴方的債權轉讓給預交訟費的勝訴方,勝訴方取代法院而成為敗訴方的債權人,那麼,這種債權轉讓不僅是一種可以通過訴訟爭辯的關系,而且受《民法通則》關於債權轉讓規則的約束(註:按照《民法通則》第91條,合同權利的轉讓需要對方當事人的同意。),法院本身將因為行使司法職能而不斷陷入訴訟之中。如果預交訟費的當事人勝訴意味著:訴訟當事人之間隨著判決生效而就訟費負擔形成新的債權、債務關系,那麼隨之而來的問題是:訴訟當事人之間就訟費形成債權、債務關系的原因是什麼?訟費本身是不是一個獨立的「訴訟標的」?批評者認為:法院將勝訴方預交的案件受理費作為強制執行的內容,實際上是憑借司法權力,強迫當事人形成一種新的債務——法院將本來應當自己承擔的、無法向敗訴方收取案件受理費的風險轉嫁給勝訴當事人(註:賈紅印、李紅躍:《讓勝訴方墊付訴訟費不妥》,1998年1月7日《人民法院報》。)。在1998年整頓法院之後,有些法院改變了已往的做法,只要當事人勝訴,法院就退還預交的案件受理費,但是這並沒有成為一種普遍的做法(註:《樂清(法院)調整預交訴訟費退還辦法》,1998年6月16日《人民法院報》。)。

2 )實例:勝訴當事人未獲得案件受理費返還(註:參見《北京百龍總公司等訴韓成剛侵犯名譽權糾紛案》, 《人民法院案例選》(第17輯),第77—83頁;《礦泉壺外論是非》,1997年8月20 日《法制日報》。)

1994年天磁公司等4 個企業在太原市中級法院起訴韓成剛侵犯名譽,原告預交案件受理費1450元,一審法院判決被告敗訴;韓上訴到省高級法院,預交上訴費1450元。1996年,終審判決認定韓並未侵犯4 個企業的名譽權,裁定一審、二審案件受理費均由4個企業承擔。 韓在1998年11月給筆者來信稱:終審判決生效已2年多, 敗訴方仍未向省高級法院交納二審案件受理費1450元。因此省高級法院財務處仍未還他預交的上訴費。為此, 他去省高級法院三十餘趟, 差旅費、 誤工費又損失1000多元。

4.按照「爭議金額」收取案件受理費和非訟程序的萎縮

(1)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並非都涉及訴訟, 相當一部分案件只有一方當事人,而沒有、無從辨認或者不必要牽涉另一方當事人,法院審理此類案件無須經過兩造對抗的訴訟程序,故為非訟事件。在有些立法體例,民事訴訟法之外復有單行的「非訟事件法」,而非訟事件的收費僅相當於訴訟案件的2%左右(註:在中國台灣,一個「標的」價額為600萬元新台幣的一審訴訟案件,其訟費為6萬元;而同一「標的」之非訟事件,法院收費為1113元,相當於前者的1.8%。 參見台灣「民事訴訟費用法」,第2條;「非訟事件法」,第102條。)。在日本、中國台灣,非訟事件的范圍相當廣泛,諸如:抵押物之強制執行(註:台灣「非訟事件法」,第71條。);公司解散、清算和重整的絕大部分事務(註:參見日本《非訟案件程序法》第三編第一章;台灣「非訟事件法」,第81—96條。);對股東會特別決議和公司合並持異議之股東請求法院裁定回贖價格(註:台灣「公司法」,第187、317條,台灣「非訟事件法」,第81條;日本《商法》,第254條之三,日本《非訟案件程序法》,第126條。); 本票的強制執行和確認(註:台灣「非訟事件法」,第100、101條。)。訴訟案件和非訟案件的區分提供了訴訟之外的司法救濟,減少了不必要的訴訟成本。

我國民事訴訟立法和實踐不注重訴訟案件和非訟案件的區分。《民事訴訟法》僅僅規定了認定無主財產、督促債務履行、票據掛失公告和破產等4種與財產有關的非訟程序, 其中破產清算又是按照有「爭議金額」的財產案件徵收訟費,故絕大部分非訟案件在我國都是作為訴訟案件受理,按照訴訟案件徵收訟費。

《意見:訴訟費用》規定: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按件收取100元訴訟費(註:《意見:訴訟費用》,第132、134條。)。但是,在「爭議金額」計費標準的強烈對比下,法院很難滿足於100元訴訟費,即使不得已而受理類似案件,徵收額外費用常常成為不可遏止的沖動(註:例如:1997年4月,廣東省一個會計因兩張銀行匯票被搶走, 向法院申請「公示催告」。按照《意見:訴訟費用》,該會計根據法院要求交納了100元公示催告費和600元公告費。公示催告期滿之後,法院要求當事人按照訴訟案件收費標准再交20548元,否則,匯票不予解凍。法院的實際收費超過法定收費標准200倍。 參見楊進為《個別法院無序收費現象令人憂慮》,1996年9月30日《上海法制報》。)。

(2)人為增加的訴訟和訴訟費:處分抵押物之訴

隨著1995年10月《擔保法》的生效和1997年1 月《拍賣法》的生效,抵押權實現成為訴訟成本最高的一種司法救濟。

如果債務人和債權人事先約定:債務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抵押物所有權轉移於債權人,該約定為無效約定(註:《擔保法》,第40條。)。只有等到債務人未能清償到期債務的事實發生之後,債權人才能和債務人就抵押物處分達成協議。如果抵押人既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又拒絕和抵押權人達成變賣、拍賣抵押物的協議,抵押權人不能直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抵押財產,而是必須經過訴訟(註:《擔保法》,第53條。),在勝訴之後,憑生效判決申請法院強制執行(註:《民事訴訟法》,第207條。)。在強制執行程序中,不是法院直接拍賣抵押物,而是由法院聘請評估公司估價抵押物,聘請拍賣公司拍賣抵押物。因此,抵押權的實現必須交納訴訟費、評估費、拍賣費和強制執行費。實現抵押債權的成本大大超過無擔保債權。

如果抵押物屬於「國有資產」,它在抵押之前需要評估(註:國務院:《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1991)》,第4條。), 拍賣抵押物的時候又要再次評估(註:國務院:《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1991)》,第3條。)。「國有資產」評估要經過「立項」、「審批」、 「確認」等程序,牽動一個由企業、「企業主管部門」、「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和「評估機構」組成的網路,是一個比訴訟本身更為復雜的程序(註:國務院:《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1991)》,第12—19條。)。此外,評估是一種特許業務,專利、商標、證券、不動產評估分別是專項特許。一個評估機構有資格評估土地使用權,未必有資格評估地上建築物,因為兩者的評估是由不同政府機構授予特許權的(註:建設部:《關於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資格等級管理的若干規定》(1997),第4 條;國家土地管理局《土地估價機構管理暫行規定》(1993)。)。當事人為評估一樁作為抵押物的房產而聘用兩個以上的評估機構是常見現象。當然,所有的評估必須向評估機構交費,與訟費一樣,評估收費也是按照「財產標的」之一定比例徵收。一般說來,評估價值為100 萬元的不動產需要交納1.5萬元左右的評估費, 與法院的案件受理費大致相當。

《民事訴訟法》有關強制拍賣的規定相當含糊:一方面,「拍賣」為強制執行措施之一(註:《民事訴訟法》,第223條。); 另一方面,又要求法院將「查封」、「扣押」的被執行財產「按照規定交有關單位拍賣」(註:《民事訴訟法》,第226條。)。 「拍賣法」僅僅設定委託拍賣一種形式,法院、行政機關拍賣「罰沒」財產,都納入了「委託拍賣」系列,只是獲准拍賣此類財物的拍賣行需要得到更為嚴格的特別許可而已(註:《拍賣法》,第9條。)。鑒於法律含混和拍賣成為一種需要法定許可的行業,法院通常不會自行拍賣抵押物,而是用當事人預交的執行費去聘請拍賣行,而拍賣的法定最高傭金是成交價的10%,拍賣商向委託人和買受人各收取一半(註:《拍賣法》,第56條。)。這樣的規則在當事人、法院和拍賣行之間人為製造了一個奇怪的格局:其一,當事人負擔的強制執行費增加了若干倍。執行申請人既要向法院預交申請執行費,又要墊付一大筆錢讓法院去僱傭一個具有特許資格的拍賣機構;其二,由於缺少執行判決必不可少的強制拍賣權,法院執行判決的困難增加了。例如:若第三人主張對拍賣財產的所有權,他得以法院和拍賣行之間存在委託拍賣關系為理由,控告法院和拍賣行未經同意而出賣他人之物;若抵押人拒絕交出權利證書,房地產登記機構拒絕根據拍賣行出具的證明而辦理不動產變動登記,買受人同樣可以起訴存在委託關系的拍賣行和法院;其三,拍賣行獲得了本來不屬於它的、強制執行程序中的拍賣權,獲得了它本來不應當擁有的商業機會。相反,如果是法院強制拍賣,上述問題的處理就簡單得多:法院自行拍賣或者指定拍賣的成本比委託拍賣低得多,當事人可以減少巨額訟費負擔;主張拍賣物所有權的人是向法院提出執行異議,但決不能以法院或者法院指定的拍賣行為被告而提起訴訟;法院可以宣布原所有人的權利證書無效,直接向買受人頒發權利轉移證書,買受人持權利轉移證書申請不動產變更登記。

與執行抵押物之訴一樣,破產財產的變現也要經過相同的評估和委託拍賣程序。債權人常常面臨兩難境地:如果申請破產,破產財產將優先償付清算費用,清算費用的絕對價值超過獲清償的債權並不是例外情況,整個破產程序只是給法院、律師所、會計所、評估所和拍賣行提供收費的工作機會;如果不申請破產,虧損企業的繼續存在遲早會將全部財產消耗殆盡。1996年的一份官方調查報告指出:一方面,破產債權(主要是銀行債權)獲清償的比例極低,1995、1996兩年, 遼寧省有111家企業破產,其中88家破產企業的債權人沒有得到任何清償,23家破產企業的債權人獲得微不足道的清償,獲清償債權的比例最低為0.0075%,最高為8.4%;另一方面,「訴訟、評估等多種費用,使破產企業微薄的變現消失在清算過程中。如:湖北省監利縣化肥廠破產時有10多個部門共提取清算費用100多萬元,占資產評估總值的17%, 而一般債權人損失達90%」(註:國家經貿委、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部分省市兼並破產情況的調查報告(1996)》,載《「優化資本結構」城市試點工作手冊》,中國經濟出版社1996年版,第291頁。)。

中國法律的某些特點常常被歸結為大陸法系的影響。但是,抵押物執行必須經過訴訟,法院強制執行抵押物需要委託第三人評估和拍賣,則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獨一無二的規則——一個非訟案件變成了訴訟案件,一種作為司法許可權存在的拍賣變成了營利性機構的商業機會,一個本來是無關緊要的評估培植了消耗大量金錢和時間的特許行業。90年代,在「規范化」和「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名義下,不計其數的法律文本相繼出台。這些規則一方面不惜代價地強化政府管制,另一方面竭盡全力增加政府機構的收費項目,增加訴訟,增加訴訟費用,增加特許評估所、特許拍賣行和特許律師的商業機會。這些規則的實際效用,與其說是「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不如說是在企業、法院、律師、評估機構之間分配本來可用於清償銀行債務的財產。我們也許應當意識到:無視交易成本而強化政府管制的法律可能比沒有法律更為危險。

⑤ 國稅局征管科有什麼權力嗎有實權么

不知道你說的徵收管理科,還是稅源管理科。

徵收管理科不針對企業,是傳達政策信息的科室。

而稅源管理科則是針對企業,管戶,很有實權的。

⑥ 荊門五險是哪幾個險

一般是指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

⑦ 中國最大的傳媒是什麼傳媒

中國【十大傳媒】排名

中視傳媒

公司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影視、旅遊、廣告」 三大主業齊頭並進。公司在江蘇無錫、廣東南海擁有3000多畝影視拍攝基地,景觀縱跨中國魏晉、唐宋、明清、民國等歷史年代,集古今精華,年接待攝制組近30餘個、遊客200萬人次。無錫影視基地的三國水滸城,成為全國66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中唯一的影視旅遊文化景區。公司擁有各類影視設備總資產近3億元,包
括引領世界先進水平的高清晰度攝像設備、後期製作設備及頻道宣傳包裝工作室,是國內最早進入高清晰度電視製作領域的企業,擁有3000多小時高清節目儲備。
「無錫職工看濱湖新景」活動截止2008年年末,公司累計獨資或合拍影視劇140餘部,紀錄片、欄目100 余個約4100部集,引進高清劇350餘集部。其中,電視劇《麻辣婆媳》、《雪域情》、《國家使命》,電影《美麗的大腳》、《梅里雪山》、《5顆子彈》,電視電影《我們》、《生死劫》、《馮齊的懺悔》,紀錄片《幼童》、《抗戰》、《楠溪江》等20餘部作品先後獲得華表獎、飛天獎、金雞獎、金鷹獎、金星獎、艾美獎(美國)、金片盤獎(美國)、金雀獎(印度)等30多個國內外獎項; 公司與中央電視台文藝中心合作運營的大型綜藝欄目《歡樂中國行》,榮獲中國電視文藝類最權威、規格最高的政府大獎——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廣播電視節目獎(第二十屆電視文藝「星光獎」)「優秀電視文藝欄目」獎,以及第24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文藝欄目獎」;與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聯合拍攝的10集高清紀錄片《敦煌》、公司參與製作的紀錄片《大國崛起》等節目入選2007-2008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公司與BBC合作拍攝的紀錄片《美麗中國》,在英國舉行的全球推介活動中奪得非劇情片評比最高分,同時被與會買家投票推舉為最值得觀看的紀錄片。目前,分別有美、英、法、澳、香港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電視台簽訂了該片的購買協議。
公司大力拓展廣告業務,獨家代理CCTV-10科教頻道全頻道廣告資源,CCTV一套、八套黃金時段電視劇片尾標版廣告,以獨特的企業文化和創新服務理念,先後為國內外眾多知名企業提供服務。根據《現代廣告》發布的數據,公司下屬子公司中視國際廣告公司位列全國營業額增長最快的廣告公司第四位;同時,名列「2007-2008年度第三屆中國廣告風雲榜」——中國本土廣告公司綜合實力50強,並獲「中央電視台2008年度優秀廣告代理公司」榮譽稱號。

華誼兄弟

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英文:Huayi Bros. Media Group),創業板股票代碼:N華誼 300027,是中國大陸一家知名綜合性娛樂集團,由王忠軍、王忠磊兄弟在1994年創立,開始時是由投資馮小剛、姜文的電影而進入電影行業,尤其是每年投資馮小剛的賀歲片而聲名鵲起,隨後全面投入傳媒產業,投資及運營電影、電視劇、藝人經紀、唱片、娛樂營銷等領域,在這些領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並且在2005年成立華誼兄弟傳媒集團。 華誼兄弟影業投資有限公司是新中國最早進行商業化電影製作的民營電影公司之一,並且創造去多個票房奇跡。而且多次在國際、國內電影獎項上獲獎。
華誼兄弟時代文化經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的文化經紀公司,公司創建於2000年,是中國資深的經紀公司之一。公司是在2000年並購金牌經紀人王京花所擁有經紀公司的基礎上成立,2005年,金牌經紀人王京花帶領一些藝人跳槽橙天娛樂,令華誼兄弟經紀公司實力大受影響,但隨後實力恢復。在2008年並購中乾龍德後藝人實力更加雄厚。

鳳凰傳媒

鳳凰集團位於江蘇南京,是中國出版業乃至文化產業唯一資產和銷售收入超百億的文化企業,也是中國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出版產業集團。集團涉及的產業領域主要是出版、發行、印刷,以及酒店、地產和金融等6大板塊,年銷售收入120億元。子公司鳳凰置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團全資控股的文化地產上市公司。集團是江蘇銀行和南京證券的第二大股東。集團是首屆中國出版政府獎獲獎單位,位列「中國文化企業三十強」出版發行類首位。在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09 年度中國最大1000家企業中列398 名,居全國同行業首位。
集團現有員工近11000人,直屬子公司34家,其中,出版機構12家,有6家出版單位為國家一級出版社;集團共有各類報刊24 種,其中最大的發行量超過100萬份。集團所屬鳳凰國際文化中心佔地13.5萬平方米,信息化標准達到5A級,是國內單體面積最大的編輯出版中心。正在謀求IPO上市的子集團江蘇鳳凰新華書業股份有限公司擁有省內連鎖書店1215 個,省外連鎖書店506 個,其中新港物流中心是中國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圖書配送中心,海南鳳凰新華發行公司是國內首家跨省並購重組後的發行企業。集團還擁有佔地214 畝的紙張物流中心,11 萬平方米的印務基地。
集團在專業出版的人文社科、工業技術、醫葯衛生、教育理論、精品畫冊、美術技法、藝術設計、古籍整理、專業基本典籍;大眾出版的世界文學、兒童文學、動漫卡通圖書、外向型圖書、大眾生活、三農圖書、低幼讀物、古籍普及、現當代文學、文化普及、雙語學習;教育出版的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幼兒教育教材以及核心教輔等出版門類處於全國領先地位。集團近三年來獲得國家級出版大獎三十餘種。集團與海外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出版商保持合作,已與國際多家著名的出版機構和出版研究機構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近年來合作出版和版權貿易圖書2000 余種。鳳凰集團的戰略定位是努力成為國內文化產業重要的戰略投資者,力爭在未來5到7年內,銷售收入、凈資產均達到200 億元,建立全國一流的以鳳凰文庫為核心的學術出版、世界文學出版、兒童文學出版、教育出版基地,打造出一批品牌出版社,成為全國重要的出版中心之一,形成較大的市場競爭力和文化影響力。

光線傳媒

光線傳媒作為中國最大的電視節目製作和發行商,每天製作超過5.5小時的電視娛樂節目包括著名的《娛樂現場》、《音樂風雲榜》、《最佳現場》等;擁有國內最大的地面節目播出網路,電視節目在全國620家電視頻道播出,覆蓋全國所有地區;同時合作運營一個全國性數字付費電視頻道。
光線傳媒是中國最大的活動公司,每年主辦和承辦上百場地面娛樂活動,包括10個以上重要的娛樂頒獎禮、幾乎所有華語電影巨片的首映式及各類大型演唱會。光線傳媒2007至2008年,投資發行了10部電影和超過600集電視劇;今後3年,光線每年將投資發行15部電影和300集電視劇。
光線傳媒還擁有一個長達6萬小時的娛樂影像資料庫,並運營一個視頻娛樂網站。光線傳媒是國內少有的集傳媒和娛樂優勢於一身的綜合文化企業。光線傳媒將成為繼華誼兄弟、華策影視之後,第三家登陸資本市場的影視傳媒公司。

本山傳媒

本山傳媒是由著名表演藝術家趙本山先生一手創建的大型文化產業集團。本山傳媒始終按照「經營面向市場、劇場連鎖管理、影視打造明星、產業良性互動」的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一年一個新台階,一年一個新面貌,2004年,被文化部評選為首批「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2010年,被中宣部評選為「文化企業三十強」。目前本山傳媒主要產業有:演出業、影視製作業、電視欄目業和藝術教育業。
演出業是我們的支柱產業,目前已在沈陽、北京、天津、長春、哈爾濱等地開辦了8家「劉老根大舞台」連鎖劇場,劇場「天天有演出,場場都火爆」,2010年票房收入超2億,全年演出近2800多場,不管是總票房、演出場次還是上繳國家稅收,在中國文藝院團中都名列前茅。位於沈陽中街的「劉老根大舞台」劇場自開業以來就一票難求,已成為繼「一宮兩陵」(故宮、北陵、東陵)之後家喻戶曉的文化景觀,已成為最具東北文化特色的一張亮麗名片吸引著來自全國四面八方的遊客。2009年5月2日位於首都前門地區的「劉老根大舞台」北京劇場正式開業,張藝謀、成龍、馮小剛等50餘位文藝界一線大腕參加開業盛典,轟動北京,轟動全國。劇場開業後一炮打響,已成為北京一道亮麗的文化風景線。影視製作業是我們的第二個支柱產業,我們先後製作了《劉老根ⅠⅡ》、《馬大帥ⅠⅡⅢ》、《鄉村愛情ⅠⅡ》、《關東大先生》、《鄉村名流》、《鄉村愛情故事》、《鄉村愛情交響曲》等膾炙人口的優秀電視劇,參與拍攝了《三槍拍案驚奇》、《大笑江湖》、《一代宗師》等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電影。其中《劉老根ⅠⅡ》、《鄉村愛情ⅠⅡ》、《鄉村愛情故事》等電視劇在央視播出後,連創央視當年電視劇收視好成績,取得了良好的綜合效益。影視劇的熱播,打造出了一大批明星,使本山傳媒的演出業與影視製作業互為依託、互為補充,構築了本山傳媒特有的產業鏈,形成了一套有效的造星和贏利模式。 電視欄目業是我們的第三個產業。2009年,我們與遼寧電視台合作推出了《明星轉起來》周播欄目,收視率居全國衛視類同時段娛樂類節目前三甲之列。隨後,我們又分別與黑龍江衛視、北京衛視、遼寧衛視等合作推出了《本山快樂營》、《喜劇世界》和《新笑林》等欄目,收視率均居全國同時段節目前三位。
藝術教育業是我們的第四個產業。為更好地培養和挖掘優秀的藝術人才,壯大民間藝術的後備隊伍,本山傳媒於2003年5月與遼寧大學簽訂聯合辦學協議,共同創辦「遼寧大學本山藝術學院」。2004年9月,遼寧大學本山藝術學院如期開學並列入國家計劃招生。經過幾年來的發展,本山藝術學院已成為東北地區藝術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到目前為止,本山藝術學院共有50多人次參加了電視劇《馬大帥》(第三部)和《鄉村愛情》系列電視劇的拍攝,部分學生還擔任《鄉村愛情》系列電視劇的主要演員,很多學生參加了藝術團和各電視台合作的電視欄目拍攝。頻繁的藝術實踐縮短了舞台與課堂的距離。
根據本山藝術學院長期發展的需要,我們在沈陽市蘇家屯區佟溝鄉建立了具有國內一流水準的實習基地。遼寧大學本山藝術學院實習基地於2005年正式交付使用,佔地270畝,總投資8000多萬,總建築面積2.5萬平米,其中包括大型攝影棚2個、排練場10個、實習劇場1個。基地集藝術實踐、影視拍攝、晚會錄制、日常訓練、機關辦公、員工公寓等為一體,成為國內一流的綜合性藝術實習基地和電視劇生產基地。
我們相信,在各級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在本山傳媒全體員工的不斷努力下,我們一定會進一步做大做強,一定能為加快文化產業發展貢獻力量,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探索新路,為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天娛傳媒

公司麾下集合業界精英和頂尖藝人團體,以影視投資製作、節目(活動)策劃製作、藝人經紀為 三大主版業務,經營范圍涵蓋唱片發行、娛樂活動策劃、各類演出策劃、版權交易等領域。2004年來,連續四年與湖南衛視聯合推出目前人氣指數極高的品牌活動——「超級女聲」、「快樂男聲」、「快樂女聲」,並致力於挖掘有音樂、演藝才能的藝人,全權代理這些活動選拔出來的藝員的經紀事務以及藝員相關產品的開發和製作發行等。
作為一家專業的娛樂傳媒機構,天娛傳媒藉助領先的娛樂節目製作和卓越運作娛樂媒體的強大實力,推動業內多元化整合與各領域內專業運作兩種模式的完美結合。因此,天娛人本著人文關懷精神,引入國際經營理念,執著追求娛樂傳媒運作與效益的終極統一,致力於鑄造獨具創新稟賦的娛樂傳媒品牌。多次和湖南衛視攜手合作,09年快女選拔賽中天娛傳媒也曾經出現,《一起來看流星雨》是天娛傳媒和湖南電視台一起拍攝的電視劇。
中國媒體衍生產業先鋒企業2004年成立。基於對媒介趨勢以及大眾娛樂消費需求的深刻認識創立並形成獨特的商業模式,致力於為全民提供具有長久消費期望的娛樂產品。旗下品牌「超級女聲」、「快樂男聲」是華語地區極具影響力和號召力的全民娛樂符號。旗下藝人李宇春、張傑、江映蓉、魏晨、曾軼可、劉惜君、至上勵合等,是中國娛樂文化市場最具號召力的娛樂偶像。電視節目創作、影視劇創作、藝人發掘與經營是天娛傳媒三大支柱業務並形成良性關聯。從媒體內容創新製作到媒體衍生市場開發,從藝人發掘到平台經營,天娛業已形成產品、渠道、品牌的全方位產業體系。天娛傳媒期望成為為特定族群提供全方位服務的偶像產業集群。

點時傳媒

點時傳媒,是一家集明星經紀代理、晚會承辦策劃、廣告代言拍攝、藝人包裝推廣、市場調研分析、品牌整合定位及其他深度合作等增值業務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公司。先後在長春、北京、上海、廣州、海口、武漢、太原等地創建自己的分機構,多年來,點時傳媒打造的成功案例(明星廣告代言、大型文藝演出活動等)已近百例,在娛樂界已享有極高的信譽和威望。
入行五年來的從業經歷使我們的明星資源越加豐富,現與亞洲眾多知名唱片公司及明星本人保持著良好的友情關系,明星群已覆蓋歌星、影星、曲藝名家、戲曲名家、主持人、體育明星、奧運冠軍等眾多領域,合作方式直接、高效、持久可靠。
多年來的經驗積累,使我們不再是簡單的明星藝人經紀公司、不再是簡單的明星藝人輸出,更多的是為企業分析市場,為客戶的品牌把脈、規劃、量身打造,推薦最合適的形象代言人,設計最系統的拍攝及製作流程,策劃最完美的明星陣容舉辦各種形式的晚會及活動,安排人氣最旺、最當紅的明星出席剪綵、慶典等活動事宜,讓企業的品牌知名度迅速提升到最高點,在同行界瞬間脫穎而出。
經過百餘場晚會及廣告代言案例的風雨歷練,如今的點時傳媒,在全國已具有專業精神的經紀人團隊三十餘人,國內外眾多知名導演、策劃人、音樂製作人、攝影師、攝像師的加盟,使我們更有著非常強大的製作班底,點時傳媒的服務宗旨是以謙虛,誠信的工作態度,專業負責的操作守則,竭誠為客戶和明星之間搭建一座互惠互利的商務平台,我們本著「製造實效廣告,策劃頂級晚會」系統而專業的經營理念給客戶爭取到最大的利益空間,提供實實在在的高性價比服務。

南方傳媒

南方傳媒集團,前身是南方日報報業集團,於1998年5月18日成立。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由《南方日報》及其創辦的系列報刊發展而來。《南方日報》1949年10月23日創刊於廣州。在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中,南方日報以其不可替代的權威性、公信力和高品質的主流新聞和深度報道,確立華南地區主流政經媒體地位,是廣東唯一主打高端讀者群的權威政經大報。
南方傳媒集團的前身為南方日報報業集團,於1998年5月18日正式掛牌運作。2005年7月18日,南方日報報業集團更名為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更名後的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一方面強化了「南方」以文化為脈絡,由報刊向多媒體發展,形成品牌集群和人才集群,在創業中持續創新的傳統;另一方面確立了「南方」以資產為紐帶,組建傳媒集團公司,形成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在改革中加速發展現代企業制度。
南方報業這些年的發展中,提出了「媒體多品牌戰略」,首先是培育出品牌報紙,以品牌報紙為龍頭,除主報《南方日報》外,形成三個子報系列:南方周末報系、南方都市報報系、21世紀報系。在形成品牌和報系的過程中,採取「龍生龍,鳳生鳳」的媒體多品牌滾動發展路徑,用優質品牌為龍頭的報系來孵化新的子報子刊。2003年,南方報業與光明日報報業集團聯手打造《新京報》強勢進入北京報業市場,成為中國媒體跨地域經營的範本。

華視傳媒

華視傳媒的核心價值,在於有效整合了全國最具經濟輻射力中心城市的戶外數字電視廣告市場,建立起全國性的戶外數字電視廣告聯播網路,打破了區域運營商廣告經營上的地域限制,實現了戶外數字電視全國性的廣告價值。通過戶外數字電視廣告聯播網帶來的經營收入,華視傳媒得以在短時間內實現終端平台網路的快速擴展,在達到更廣泛、有效傳播效果的同時,也通過在公交車、地鐵等戶外人流聚集的地方安裝數字電視屏,接收電視台的無線數字電視節目,讓中國13億人隨時隨地看電視成為現實。華視傳媒聯播網在北京、廣州、深圳等城市具有戶外數字電視公交平台廣告唯一運營(代理)權。

分眾傳媒

分眾傳媒(Focus Media),中國領先的數字化媒體集團,創建於2003年,產品線覆蓋商業樓宇視頻媒體、賣場終端視頻媒體、公寓電梯媒體(框架媒介)、戶外大型LED彩屏媒體、電影院線廣告媒體等多個針對特徵受眾、並可以相互有機整合的媒體網路。
分眾傳媒覆蓋了中國超過3億的都市主流群體,以獨創的商業模式、媒體傳播的分眾性、生動性贏得了業界的高度認同。2005年7月分眾傳媒成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成為海外上市的中國純廣告傳媒第一股,並以1.72億美元的募資額創造了當時的IPO紀錄。2007年12月24日,分眾傳媒正式被計入納斯達克100指數,成為第一個被計入納斯達克100指數的中國廣告傳媒股。 2003年,分眾傳媒首創中國戶外視頻廣告聯播網路,以精準的受眾定位和傳播效果博得消費者和廣告客戶的肯定。2006年1月,分眾傳媒合並中國樓宇視頻媒體第二大運營商聚眾傳媒(Target Media),鞏固了其在戶外樓宇視頻市場的領先地位。
2004年底分眾傳媒全面推出中國賣場終端聯播網,鎖定快速消費品的主要購買決策人群,影響終端購物中的品牌選擇和消費決策,填補了全國性終端媒體的空缺 。
2005年10月份分眾傳媒收購占據全國電梯平面媒體市場領先地位的框架媒介(Framedia),進入社區平面媒體領域,這一網路成為分眾數字戶外的重要組成部分。2006年4月底,分眾傳媒正式推出戶外LED彩屏媒體,覆蓋都市中心商務區的行進路途。 目前,分眾傳媒所經營的媒體網已經覆蓋100餘個城市、數以10萬計的終端場所,日覆蓋超過3億的都市主流消費人群,業已成為中國都市最主流的傳媒平台之一,效果被眾多廣告主所認同肯定。

⑧ 中國做得好的傳媒公司有哪些

【十大傳媒】公司/集團排行榜

中視傳媒

公司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影視、旅遊、廣告」 三大主業齊頭並進。公司在江蘇無錫、廣東南海擁有3000多畝影視拍攝基地,景觀縱跨中國魏晉、唐宋、明清、民國等歷史年代,集古今精華,年接待攝制組近30餘個、遊客200萬人次。無錫影視基地的三國水滸城,成為全國66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中唯一的影視旅遊文化景區。公司擁有各類影視設備總資產近3億元,包
括引領世界先進水平的高清晰度攝像設備、後期製作設備及頻道宣傳包裝工作室,是國內最早進入高清晰度電視製作領域的企業,擁有3000多小時高清節目儲備。
「無錫職工看濱湖新景」活動截止2008年年末,公司累計獨資或合拍影視劇140餘部,紀錄片、欄目100 余個約4100部集,引進高清劇350餘集部。其中,電視劇《麻辣婆媳》、《雪域情》、《國家使命》,電影《美麗的大腳》、《梅里雪山》、《5顆子彈》,電視電影《我們》、《生死劫》、《馮齊的懺悔》,紀錄片《幼童》、《抗戰》、《楠溪江》等20餘部作品先後獲得華表獎、飛天獎、金雞獎、金鷹獎、金星獎、艾美獎(美國)、金片盤獎(美國)、金雀獎(印度)等30多個國內外獎項; 公司與中央電視台文藝中心合作運營的大型綜藝欄目《歡樂中國行》,榮獲中國電視文藝類最權威、規格最高的政府大獎——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廣播電視節目獎(第二十屆電視文藝「星光獎」)「優秀電視文藝欄目」獎,以及第24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文藝欄目獎」;與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聯合拍攝的10集高清紀錄片《敦煌》、公司參與製作的紀錄片《大國崛起》等節目入選2007-2008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公司與BBC合作拍攝的紀錄片《美麗中國》,在英國舉行的全球推介活動中奪得非劇情片評比最高分,同時被與會買家投票推舉為最值得觀看的紀錄片。目前,分別有美、英、法、澳、香港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電視台簽訂了該片的購買協議。
公司大力拓展廣告業務,獨家代理CCTV-10科教頻道全頻道廣告資源,CCTV一套、八套黃金時段電視劇片尾標版廣告,以獨特的企業文化和創新服務理念,先後為國內外眾多知名企業提供服務。根據《現代廣告》發布的數據,公司下屬子公司中視國際廣告公司位列全國營業額增長最快的廣告公司第四位;同時,名列「2007-2008年度第三屆中國廣告風雲榜」——中國本土廣告公司綜合實力50強,並獲「中央電視台2008年度優秀廣告代理公司」榮譽稱號。

華誼兄弟

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英文:Huayi Bros. Media Group),創業板股票代碼:N華誼 300027,是中國大陸一家知名綜合性娛樂集團,由王忠軍、王忠磊兄弟在1994年創立,開始時是由投資馮小剛、姜文的電影而進入電影行業,尤其是每年投資馮小剛的賀歲片而聲名鵲起,隨後全面投入傳媒產業,投資及運營電影、電視劇、藝人經紀、唱片、娛樂營銷等領域,在這些領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並且在2005年成立華誼兄弟傳媒集團。 華誼兄弟影業投資有限公司是新中國最早進行商業化電影製作的民營電影公司之一,並且創造去多個票房奇跡。而且多次在國際、國內電影獎項上獲獎。
華誼兄弟時代文化經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的文化經紀公司,公司創建於2000年,是中國資深的經紀公司之一。公司是在2000年並購金牌經紀人王京花所擁有經紀公司的基礎上成立,2005年,金牌經紀人王京花帶領一些藝人跳槽橙天娛樂,令華誼兄弟經紀公司實力大受影響,但隨後實力恢復。在2008年並購中乾龍德後藝人實力更加雄厚。

鳳凰傳媒

鳳凰集團位於江蘇南京,是中國出版業乃至文化產業唯一資產和銷售收入超百億的文化企業,也是中國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出版產業集團。集團涉及的產業領域主要是出版、發行、印刷,以及酒店、地產和金融等6大板塊,年銷售收入120億元。子公司鳳凰置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團全資控股的文化地產上市公司。集團是江蘇銀行和南京證券的第二大股東。集團是首屆中國出版政府獎獲獎單位,位列「中國文化企業三十強」出版發行類首位。在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09 年度中國最大1000家企業中列398 名,居全國同行業首位。
集團現有員工近11000人,直屬子公司34家,其中,出版機構12家,有6家出版單位為國家一級出版社;集團共有各類報刊24 種,其中最大的發行量超過100萬份。集團所屬鳳凰國際文化中心佔地13.5萬平方米,信息化標准達到5A級,是國內單體面積最大的編輯出版中心。正在謀求IPO上市的子集團江蘇鳳凰新華書業股份有限公司擁有省內連鎖書店1215 個,省外連鎖書店506 個,其中新港物流中心是中國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圖書配送中心,海南鳳凰新華發行公司是國內首家跨省並購重組後的發行企業。集團還擁有佔地214 畝的紙張物流中心,11 萬平方米的印務基地。
集團在專業出版的人文社科、工業技術、醫葯衛生、教育理論、精品畫冊、美術技法、藝術設計、古籍整理、專業基本典籍;大眾出版的世界文學、兒童文學、動漫卡通圖書、外向型圖書、大眾生活、三農圖書、低幼讀物、古籍普及、現當代文學、文化普及、雙語學習;教育出版的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幼兒教育教材以及核心教輔等出版門類處於全國領先地位。集團近三年來獲得國家級出版大獎三十餘種。集團與海外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出版商保持合作,已與國際多家著名的出版機構和出版研究機構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近年來合作出版和版權貿易圖書2000 余種。鳳凰集團的戰略定位是努力成為國內文化產業重要的戰略投資者,力爭在未來5到7年內,銷售收入、凈資產均達到200 億元,建立全國一流的以鳳凰文庫為核心的學術出版、世界文學出版、兒童文學出版、教育出版基地,打造出一批品牌出版社,成為全國重要的出版中心之一,形成較大的市場競爭力和文化影響力。

光線傳媒

光線傳媒作為中國最大的電視節目製作和發行商,每天製作超過5.5小時的電視娛樂節目包括著名的《娛樂現場》、《音樂風雲榜》、《最佳現場》等;擁有國內最大的地面節目播出網路,電視節目在全國620家電視頻道播出,覆蓋全國所有地區;同時合作運營一個全國性數字付費電視頻道。
光線傳媒是中國最大的活動公司,每年主辦和承辦上百場地面娛樂活動,包括10個以上重要的娛樂頒獎禮、幾乎所有華語電影巨片的首映式及各類大型演唱會。光線傳媒2007至2008年,投資發行了10部電影和超過600集電視劇;今後3年,光線每年將投資發行15部電影和300集電視劇。
光線傳媒還擁有一個長達6萬小時的娛樂影像資料庫,並運營一個視頻娛樂網站。光線傳媒是國內少有的集傳媒和娛樂優勢於一身的綜合文化企業。光線傳媒將成為繼華誼兄弟、華策影視之後,第三家登陸資本市場的影視傳媒公司。

本山傳媒

本山傳媒是由著名表演藝術家趙本山先生一手創建的大型文化產業集團。本山傳媒始終按照「經營面向市場、劇場連鎖管理、影視打造明星、產業良性互動」的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一年一個新台階,一年一個新面貌,2004年,被文化部評選為首批「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2010年,被中宣部評選為「文化企業三十強」。目前本山傳媒主要產業有:演出業、影視製作業、電視欄目業和藝術教育業。
演出業是我們的支柱產業,目前已在沈陽、北京、天津、長春、哈爾濱等地開辦了8家「劉老根大舞台」連鎖劇場,劇場「天天有演出,場場都火爆」,2010年票房收入超2億,全年演出近2800多場,不管是總票房、演出場次還是上繳國家稅收,在中國文藝院團中都名列前茅。位於沈陽中街的「劉老根大舞台」劇場自開業以來就一票難求,已成為繼「一宮兩陵」(故宮、北陵、東陵)之後家喻戶曉的文化景觀,已成為最具東北文化特色的一張亮麗名片吸引著來自全國四面八方的遊客。2009年5月2日位於首都前門地區的「劉老根大舞台」北京劇場正式開業,張藝謀、成龍、馮小剛等50餘位文藝界一線大腕參加開業盛典,轟動北京,轟動全國。劇場開業後一炮打響,已成為北京一道亮麗的文化風景線。影視製作業是我們的第二個支柱產業,我們先後製作了《劉老根ⅠⅡ》、《馬大帥ⅠⅡⅢ》、《鄉村愛情ⅠⅡ》、《關東大先生》、《鄉村名流》、《鄉村愛情故事》、《鄉村愛情交響曲》等膾炙人口的優秀電視劇,參與拍攝了《三槍拍案驚奇》、《大笑江湖》、《一代宗師》等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電影。其中《劉老根ⅠⅡ》、《鄉村愛情ⅠⅡ》、《鄉村愛情故事》等電視劇在央視播出後,連創央視當年電視劇收視好成績,取得了良好的綜合效益。影視劇的熱播,打造出了一大批明星,使本山傳媒的演出業與影視製作業互為依託、互為補充,構築了本山傳媒特有的產業鏈,形成了一套有效的造星和贏利模式。 電視欄目業是我們的第三個產業。2009年,我們與遼寧電視台合作推出了《明星轉起來》周播欄目,收視率居全國衛視類同時段娛樂類節目前三甲之列。隨後,我們又分別與黑龍江衛視、北京衛視、遼寧衛視等合作推出了《本山快樂營》、《喜劇世界》和《新笑林》等欄目,收視率均居全國同時段節目前三位。
藝術教育業是我們的第四個產業。為更好地培養和挖掘優秀的藝術人才,壯大民間藝術的後備隊伍,本山傳媒於2003年5月與遼寧大學簽訂聯合辦學協議,共同創辦「遼寧大學本山藝術學院」。2004年9月,遼寧大學本山藝術學院如期開學並列入國家計劃招生。經過幾年來的發展,本山藝術學院已成為東北地區藝術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到目前為止,本山藝術學院共有50多人次參加了電視劇《馬大帥》(第三部)和《鄉村愛情》系列電視劇的拍攝,部分學生還擔任《鄉村愛情》系列電視劇的主要演員,很多學生參加了藝術團和各電視台合作的電視欄目拍攝。頻繁的藝術實踐縮短了舞台與課堂的距離。
根據本山藝術學院長期發展的需要,我們在沈陽市蘇家屯區佟溝鄉建立了具有國內一流水準的實習基地。遼寧大學本山藝術學院實習基地於2005年正式交付使用,佔地270畝,總投資8000多萬,總建築面積2.5萬平米,其中包括大型攝影棚2個、排練場10個、實習劇場1個。基地集藝術實踐、影視拍攝、晚會錄制、日常訓練、機關辦公、員工公寓等為一體,成為國內一流的綜合性藝術實習基地和電視劇生產基地。
我們相信,在各級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在本山傳媒全體員工的不斷努力下,我們一定會進一步做大做強,一定能為加快文化產業發展貢獻力量,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探索新路,為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天娛傳媒

公司麾下集合業界精英和頂尖藝人團體,以影視投資製作、節目(活動)策劃製作、藝人經紀為 三大主版業務,經營范圍涵蓋唱片發行、娛樂活動策劃、各類演出策劃、版權交易等領域。2004年來,連續四年與湖南衛視聯合推出目前人氣指數極高的品牌活動——「超級女聲」、「快樂男聲」、「快樂女聲」,並致力於挖掘有音樂、演藝才能的藝人,全權代理這些活動選拔出來的藝員的經紀事務以及藝員相關產品的開發和製作發行等。
作為一家專業的娛樂傳媒機構,天娛傳媒藉助領先的娛樂節目製作和卓越運作娛樂媒體的強大實力,推動業內多元化整合與各領域內專業運作兩種模式的完美結合。因此,天娛人本著人文關懷精神,引入國際經營理念,執著追求娛樂傳媒運作與效益的終極統一,致力於鑄造獨具創新稟賦的娛樂傳媒品牌。多次和湖南衛視攜手合作,09年快女選拔賽中天娛傳媒也曾經出現,《一起來看流星雨》是天娛傳媒和湖南電視台一起拍攝的電視劇。
中國媒體衍生產業先鋒企業2004年成立。基於對媒介趨勢以及大眾娛樂消費需求的深刻認識創立並形成獨特的商業模式,致力於為全民提供具有長久消費期望的娛樂產品。旗下品牌「超級女聲」、「快樂男聲」是華語地區極具影響力和號召力的全民娛樂符號。旗下藝人李宇春、張傑、江映蓉、魏晨、曾軼可、劉惜君、至上勵合等,是中國娛樂文化市場最具號召力的娛樂偶像。電視節目創作、影視劇創作、藝人發掘與經營是天娛傳媒三大支柱業務並形成良性關聯。從媒體內容創新製作到媒體衍生市場開發,從藝人發掘到平台經營,天娛業已形成產品、渠道、品牌的全方位產業體系。天娛傳媒期望成為為特定族群提供全方位服務的偶像產業集群。

點時傳媒

點時傳媒,是一家集明星經紀代理、晚會承辦策劃、廣告代言拍攝、藝人包裝推廣、市場調研分析、品牌整合定位及其他深度合作等增值業務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公司。先後在長春、北京、上海、廣州、海口、武漢、太原等地創建自己的分機構,多年來,點時傳媒打造的成功案例(明星廣告代言、大型文藝演出活動等)已近百例,在娛樂界已享有極高的信譽和威望。
入行五年來的從業經歷使我們的明星資源越加豐富,現與亞洲眾多知名唱片公司及明星本人保持著良好的友情關系,明星群已覆蓋歌星、影星、曲藝名家、戲曲名家、主持人、體育明星、奧運冠軍等眾多領域,合作方式直接、高效、持久可靠。
多年來的經驗積累,使我們不再是簡單的明星藝人經紀公司、不再是簡單的明星藝人輸出,更多的是為企業分析市場,為客戶的品牌把脈、規劃、量身打造,推薦最合適的形象代言人,設計最系統的拍攝及製作流程,策劃最完美的明星陣容舉辦各種形式的晚會及活動,安排人氣最旺、最當紅的明星出席剪綵、慶典等活動事宜,讓企業的品牌知名度迅速提升到最高點,在同行界瞬間脫穎而出。
經過百餘場晚會及廣告代言案例的風雨歷練,如今的點時傳媒,在全國已具有專業精神的經紀人團隊三十餘人,國內外眾多知名導演、策劃人、音樂製作人、攝影師、攝像師的加盟,使我們更有著非常強大的製作班底,點時傳媒的服務宗旨是以謙虛,誠信的工作態度,專業負責的操作守則,竭誠為客戶和明星之間搭建一座互惠互利的商務平台,我們本著「製造實效廣告,策劃頂級晚會」系統而專業的經營理念給客戶爭取到最大的利益空間,提供實實在在的高性價比服務。

南方傳媒

南方傳媒集團,前身是南方日報報業集團,於1998年5月18日成立。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由《南方日報》及其創辦的系列報刊發展而來。《南方日報》1949年10月23日創刊於廣州。在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中,南方日報以其不可替代的權威性、公信力和高品質的主流新聞和深度報道,確立華南地區主流政經媒體地位,是廣東唯一主打高端讀者群的權威政經大報。
南方傳媒集團的前身為南方日報報業集團,於1998年5月18日正式掛牌運作。2005年7月18日,南方日報報業集團更名為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更名後的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一方面強化了「南方」以文化為脈絡,由報刊向多媒體發展,形成品牌集群和人才集群,在創業中持續創新的傳統;另一方面確立了「南方」以資產為紐帶,組建傳媒集團公司,形成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在改革中加速發展現代企業制度。
南方報業這些年的發展中,提出了「媒體多品牌戰略」,首先是培育出品牌報紙,以品牌報紙為龍頭,除主報《南方日報》外,形成三個子報系列:南方周末報系、南方都市報報系、21世紀報系。在形成品牌和報系的過程中,採取「龍生龍,鳳生鳳」的媒體多品牌滾動發展路徑,用優質品牌為龍頭的報系來孵化新的子報子刊。2003年,南方報業與光明日報報業集團聯手打造《新京報》強勢進入北京報業市場,成為中國媒體跨地域經營的範本。

華視傳媒

華視傳媒的核心價值,在於有效整合了全國最具經濟輻射力中心城市的戶外數字電視廣告市場,建立起全國性的戶外數字電視廣告聯播網路,打破了區域運營商廣告經營上的地域限制,實現了戶外數字電視全國性的廣告價值。通過戶外數字電視廣告聯播網帶來的經營收入,華視傳媒得以在短時間內實現終端平台網路的快速擴展,在達到更廣泛、有效傳播效果的同時,也通過在公交車、地鐵等戶外人流聚集的地方安裝數字電視屏,接收電視台的無線數字電視節目,讓中國13億人隨時隨地看電視成為現實。華視傳媒聯播網在北京、廣州、深圳等城市具有戶外數字電視公交平台廣告唯一運營(代理)權。

分眾傳媒

分眾傳媒(Focus Media),中國領先的數字化媒體集團,創建於2003年,產品線覆蓋商業樓宇視頻媒體、賣場終端視頻媒體、公寓電梯媒體(框架媒介)、戶外大型LED彩屏媒體、電影院線廣告媒體等多個針對特徵受眾、並可以相互有機整合的媒體網路。
分眾傳媒覆蓋了中國超過3億的都市主流群體,以獨創的商業模式、媒體傳播的分眾性、生動性贏得了業界的高度認同。2005年7月分眾傳媒成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成為海外上市的中國純廣告傳媒第一股,並以1.72億美元的募資額創造了當時的IPO紀錄。2007年12月24日,分眾傳媒正式被計入納斯達克100指數,成為第一個被計入納斯達克100指數的中國廣告傳媒股。 2003年,分眾傳媒首創中國戶外視頻廣告聯播網路,以精準的受眾定位和傳播效果博得消費者和廣告客戶的肯定。2006年1月,分眾傳媒合並中國樓宇視頻媒體第二大運營商聚眾傳媒(Target Media),鞏固了其在戶外樓宇視頻市場的領先地位。
2004年底分眾傳媒全面推出中國賣場終端聯播網,鎖定快速消費品的主要購買決策人群,影響終端購物中的品牌選擇和消費決策,填補了全國性終端媒體的空缺 。
2005年10月份分眾傳媒收購占據全國電梯平面媒體市場領先地位的框架媒介(Framedia),進入社區平面媒體領域,這一網路成為分眾數字戶外的重要組成部分。2006年4月底,分眾傳媒正式推出戶外LED彩屏媒體,覆蓋都市中心商務區的行進路途。 目前,分眾傳媒所經營的媒體網已經覆蓋100餘個城市、數以10萬計的終端場所,日覆蓋超過3億的都市主流消費人群,業已成為中國都市最主流的傳媒平台之一,效果被眾多廣告主所認同肯定。

⑨ 中國最大的傳媒是什麼傳媒

軟文推廣營銷,由企業的企劃人員或廣告公司的文案專員,根據自身品牌或產品的特性,結合社會熱點或者故事場景編寫的「內容圖文廣告」,它可能是一篇優美的敘事散文,也可能是一次時事新聞,甚至可能是一篇心靈雞湯等等,和傳統硬廣告相比,軟文當中植入了品牌或產品信息,卻不會出現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廣告行為,受眾看完後大多會明白這是一篇廣告,卻不會有排斥心理,大多會愉快接受軟文當中傳遞的廣告信息,之所以叫做軟文,精妙之處就在於「軟」字,好似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收而不露,克敵於無形,這是軟文推廣營銷的第一階段;軟文推廣營銷的第二階段就是發布,畢竟你寫了一篇驚天地泣鬼神的軟文,要是只保存在自家電腦里也是廢物,只有讓更多的受眾看到它才能起到作用,發布到各大媒體就是最簡單最有效的辦法,除了媒體本身的讀者閱讀,由於媒體本身的地位,在百 度、360等搜索引擎具有很高的權重,這種軟文會很容易被收錄,只要標題設置得當,可以長期被意向用戶搜索展現,這個效果是任何硬廣告無法實現的。有的人會說,我不認識媒體呀,怎麼讓人家發布呢?現在有專門的媒體發稿平台,選擇適合自己行業的媒體發布就行了,萊媒網就是,得益於社會分工細致,成本越低。

⑩ 專利名字可以一樣嗎

名字是不能申請專利的,專利保護的是技術方案,而名字是單純的文字元號。如果一定想保護的話,作為商標保護可能還有希望,像「王致和」,「王麻子」「小腸陳」都是與人名有關的商標。

閱讀全文

與證券日報張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