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公司 > 浅析金融机构法律风险防控

浅析金融机构法律风险防控

发布时间:2021-01-29 16:21:36

A. 法律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有五大重要性:
(一)不重视法律风险而致企业破产的大量专事实属,充分说明了不重视企业法律风险就可能导致企业的重大损失甚至破产。经过众多的调查研究发现,企业破产的重大因素就是企业疏于防范或控制法律风险。
(二)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在当今世界,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越来越多。企业要在参与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控制损失的发生。
(三)在一定程度上,现代企业就是法律引导与规范的产物,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从法律层面上来说就是组织并进行法律风险防控。
(四)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是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企业发展壮大,必须不断积累资产和财富,减少因法律风险造成的损失。
(五)企业和任何事物一样,从成立之日起就作为整个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存在;除了获取正常商业利润外,理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有效防范与化解企业法律风险,不仅是股东利润的重要保障,也是保障劳动者权益及整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保障。

B. 请问法律风险防控与法律纠纷解决有什么具体区别

一个企业从成立、发展、运营、兼并、改制、甚至破产等,无不需要法律来支持。然而,绝大多数企业都是被动地适用法律,主要表现为:(1)不能正确预见行为的法律后果,(2)出了问题才想到寻求法律帮助。(3)抱着侥幸心理或无所谓的态度有意识地为一些不法行为。这种被动的角色,给许多企业带来了惨痛的教训,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由此可见法律在当今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

法律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体现是企业对法律纠纷的管理。那到底企业对法律纠纷的管理有何意义?

1、法律纠纷管理可以降低和防范法律风险。

对于企业而言,法律风险时刻威胁着其对绿润的无限追求,而法律风险与法律纠纷相比更具有隐蔽性,但是法律纠纷的最终爆发,并不代表法律风险全部浮出水面,且在纠纷的解决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增加新的法律风险。这些风险的防范与企业法律纠纷的管理有着重要的关系,如在法律纠纷管理中,恰当地选择纠纷解决途径,不但可以迅速解决纠纷,还可以防范在纠纷解决过程中的风险。

2、法律纠纷管理可以节约企业成本。

追求利润是企业永恒的目标。但是企业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可能会产生成本的增加或减少。当纠纷发生后,企业负责人必然会问一个问题:“诉讼费是多少?”诉讼费是最显然的法律纠纷解决成本,然而,纠纷解决成本还包括时间成本、律师费等其他相关费用。如果在诉讼中企业败诉,还可能面临巨额的经济赔偿问题。而企业法律纠纷管理,正是在综合各企业经验的基础上所做的纠纷解决方案,为快速、有效地解决企业纠纷提供方案参照,使得企业在纠纷解决过程中少走弯路,降低时间及相关费用成本。

3、法律纠纷管理可以减少企业讼累。

企业法律纠纷防范成功的一个较好的后果是可以减少企业的讼累,使企业管理者、法务人员、经营者能够从繁杂的非经营性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致志地投入到企业主营业务中去。很难想象一个诉讼缠身或整天需要应付无穷法律纠纷事务的企业能够专心从事业务工作,而不受其影响。

4、法律纠纷管理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外部形象。

现代许多有长远发展目标的企业都极其注重自己的外部形象,也千方百计花费大价钱企图通过媒体来打造与推广自己企业的形象。但是,一旦出现法律纠纷,往往随之而来的就是商业形象损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合理的企业法律纠纷制度建设或法律规划,能够使企业在与交易对方或外界各个部门打交道时形成良好形象,从内部与外部形成向上的风貌,赢得良好的口碑。

5、法律纠纷管理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规范别人应先从自身做起。一个良好的企业,只有从自身上加以规范,形成品牌优势、诚信优势,才能吸引更多的交易对方来与其从事相应的交易,并获得交易对方的认同。这样,在长期发展中,才能积累丰富的交易对方资源,这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十分有利。

法律纠纷管理是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和最重要的措施,那我们如何进行法律纠纷管理呢?

这里主要针对企业的不同的发展阶段,建议企业采取如下方式进行法律纠纷管理:

首先,在企业建立初始阶段,应聘请专业法律人士对企业各项管理制度、企业所从事的相关商业活动等进行法律评价和指导。这样便使企业在成立时较具规范性,把握对人事制度、规章制度、企业投资者内容的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作出细致的范本,约定权利义务,把可预测的风险降到最低。

C. 谁能帮我写写论文啊 题目是<从××银行损失案浅析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摘要】经过研究发现,在银行风险中,信用风险一直处于首当其冲的地位,是我们需要首先关注的风险。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出发,说明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国际先进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信用风险管理的各项内外部措施的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风险管理

金融行业是个高风险的行业,这些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银行业面临的风险以信用风险所占比重最高,约占60,其次为操作风险,越占30,市场风险和其他风险如法律风险则较低,约占5。本文仅从风险比重较大的信用风险入手,来研究其管理问题。

信用风险是指债权人由于债务人违约或债务人信用等级或履约能力发生变化造成损失的风险。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这种风险主要源自借款人违约或资信恶化而使债权人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这种损失包括预期损失、未预期损失和意外损失三部分,其中前两部分构成了损失的主体,是对银行最有意义的部分[1]。

随着商业银行业务日趋多样化,信用风险不仅产生于传统的贷款业务中,而且在票据贴现、透支、开立信用证、开立银行承兑汇票、同业拆放、债券包销、担保等业务中也涉及到实际的信用风险。现代意义上的信用风险则包括由交易对手直接违约和交易对手违约可能性发生变化而给银行资产造成损失的风险,因为从组合投资的角度看,资产组合的价值不仅会因为交易对手的直接违约发生变动,而且,交易对手履约的可能性也会因信用等级降低,盈利下降等因素发生变化从而给资产组合带来损失。现代信用风险概念涵盖了传统的信贷风险以及因交易对手信用水平和履约能力变化而导致资产损失的风险。

一、我国信用风险管理现状[2]

(一)尚未形成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

目前,我国银行工作人员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够,管理理念较陈旧,首先,对银行发展的眼前利益与长远目标的协调认识不充分;其次,对银行业发展与信用风险管理的关系认识不充分;再次,信用风险管理的意识在整个行业的职员中和经营管理过程中贯彻不充分,总认为信用风险管理是风险控制部门的职责。

(二)信用风险管理人才匮乏,缺少分析与预测专家

由于我国开展信用风险管理的时间较短,无论是管理经验的积累,还是管理人才的培训都相当匮乏,导致风险分析与预测行家较少,制约了国际先进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和方法在我国的推广应用。

(三)银行信用风险定量管理落后,尚未建立信用风险的质量与管理的先进技术。

现代信用风险管理与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不同的是越来越重视定量分析,大量运用数据统计模型和金融工具,但在我国银行业的定量分析中主要还是参考资产负债指标和头寸匹配指标,风险测算统计工作还未能实现制度化和科学化。

(四)尚未建立起一个健康的社会信用体系,企业信用情况难以真实反映。

由于我国社会上普遍存在信用缺失,企业财务数据真实性不高,加上信用评级未完全用在贷款决策上,基层信贷人员又没有过多时间随时跟踪企业财务变化情况,导致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财务数据不全面、不准确,风险得不到真实反映。

(五)基础数据库有待充实,管理结果有待检验。

根据历史数据资料对不同信用级别的实际违约率和损失程度进行统计分析,是检验信用风险管理结果客观性的重要手段。但在我国起步较晚的信用风险管理中,信息披露、管理方法还缺乏效力,难以收到企业的真实财务资料,从而导致分析结果缺乏可信度,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难以运用到银行实际的信用风险管理当中去。

二、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趋势及特点

国外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实践,积累和总结了许多先进的理念和方法,从1988年《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其间经过VAR、CreditMetrics等定量分析信用风险的数理模型的运用,至1999年和2002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的出台,不仅强调用先进的工具量化风险,而且在当前金融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国际先进银行越来越重视从全球范围管理银行面临的所有风险,强调风险管理贯穿于银行业务的整个过程,风险管理正在从高深的理论变为所有从业人员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具体说来,具有以下五方面的特点[3]:

(一)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企业经营区域逐步跨国化,股权逐步多样化和复杂化,业务领域逐步多样化,这给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国际活跃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已经从信用风险,扩大到既重视信用风险又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性风险;信用风险管理的重点从关注单笔交易、单项资产和单个客户,扩大到既重视单笔交易和单个客户的风险管理,又高度关注所有信用敞口的总体风险控制。为了避免各类风险在地区、产品、行业和客户群的过度集中,国际活跃银行采取统一授信管理、资产组合管理以及资产证券化、信用衍生产品等一系列全新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防范和转移各类风险。国际活跃银行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视定量分析,大量使用盯市模型中KMV、CreditMetrics等、违约模型中的CreditRisk+等数理统计模型来识别、衡量和监控风险,这使得风险管理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客观性和科学性的特征,也使得风险管理成为艺术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工作。

(二)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

所谓全面风险管理是指对整个银行内各个层次的业务单位,各个种类风险的通盘管理,这种管理要求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性风险等不同风险类型,公司、零售、金融机构等不同客户种类,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等不同性质业务的风险都纳入统一的风险管理范围,并将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到统一的管理体系中,对各类风险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测量并加总,依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全面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多元化后产生的一种需求,其优点是可以大大改进风险—收益分析的质量。该原则说明,作为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有责任对银行的所有风险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在风险管理方面不应该存在任何“死角”。风险管理部门要通过风险管理规划、制定风险管理政策等方式,在银行系统内实现风险管理理念的统一、目标的统一和标准的统一,从而实现风险管理的全面化、系统化。

(三)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

国际活跃银行都是经营地域遍布全球的跨国公司,由于政治、经济、社会因素导致的国别风险成为了危及银行业安全的重要因素。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发展趋势要求风险管理体系必须是全球化的,应该根据业务中心和利润中心建立相适应的区域风险管理中心,与国内的风险管理体系相互衔接和配合,对各国、各地区的风险进行甄别,对风险在国别、地域之间的转化和转移进行评估和风险预警。

(四)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

商业银行的业务特点决定了业务的每个环节都具有风险,伴随着风险,银行的风险管理也应贯穿于业务发展的每一个过程,哪一个环节缺少风险管理,就有可能出现损失,甚至导致整个业务活动的失败。

(五)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

风险存在在每一个业务和环节,商业银行的这种内在风险特性决定了风险管理必须体现为每一个员工的行为,所有银行工作人员都应该具有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自觉。为了有效地识别、防范和控制风险,国际活跃银行一般都设有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专司风险控制之职。但是,风险控制又决不仅是风险管理部门的事情,无论是董事会还是管理层,无论是风险管理部门还是业务拓展部门,每个岗位、每个人在做每项业务时都要考虑风险因素。董事会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最高机构,负责衡量银行的总体风险敞口,并对风险管理承担总的、最终的责任。董事会下设独立于管理层的风险管理委员会,通过风险管理委员会对银行风险管理的重大事项进行判断和决策,管理层必须执行。

国外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经验对我国银行业的启迪:

与国外先进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借鉴其先进经验,我们应着重从内外两方面进行改进:从外部来看,应致力于强化外部监管,改进企业信用,规范会计事务所的行为,为银行的贷款投资决策建立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

从内部来看,应致力于构建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树立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先进的信息收集和处理系统,提高风险管理技术,从而提高自身风险管理水平。

三、强化信用风险管理的内部途径

强化信用风险管理的内部途径主要是从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风险管理技术(特别是控制技术)的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强化、风险文化的树立等方面加以论述。

(一)健全风险管理体系[4]

1、构建完善、灵活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1)在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变化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管理组织构架。

(2)在风险管理的执行层面上,要改变行政管理模式,逐步实现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新的管理结构应该兼顾风险控制的任务目标和以顾客为中心、争取市场取得盈利最大化的最终目标,这就要求在矩阵式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

2、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决策体系

建立以尽职调查、风险评审和问责审批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的风险决策体系。尽职调查有针对性的对项目疑点进行深入调查,独立提出专家意见,风险管理委员会是一个权威的专家审议机构,它不具有决策权,但具有一票否决权,决策层作出决策时要遵循“YES-NO”原则,即对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查通过的项目,决策层可以同意或否决,但对风险管理委员会否决的项目,决策层不得同意。上述科学的风险决策体系,其核心是坚持公正和透明原则。

3、建立风险管理的评价体系

风险管理政策制度要适应业务发展和变化的需要,就必须建立风险管理的评价体系,从事后对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进行检查和回顾。

后评价体系要以风险和收益的量化为基础,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量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可以资产质量和资本回报率为主要内容,降低不良资产的比率,提高资本回报率;而随着风险管理技术的提高,在银行能比较准确的量化其面对的风险时,应采用新型的以风险为基础的考核盈利指标——RAROC(risk-adjustedreturnoncapital),意即:根据风险调整的收益,其计算公式为:

RAROC=(净收益—预期损失)/CaR(未预期损失)[5]

式中:CaR——capitalatrisk,意即在险资本,也就是弥补未预期损失的资本。

RAROC的考核思路打破了原有的“以利润绝对额多少、不考虑风险”论英雄的作法,而将收益与风险紧密的联系在一齐。

(二)提高风险管理技术

1、建立先进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1)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具有一个集中化的数据库,目前,这一步最为关键,我们要在力保数据库数据真实、完整的情况下,从银行前台采集数据,汇总到数据仓库,以备后台分析。数据仓库至少要容纳以下信息:客户基本信息、授信合同信息、信贷帐务信息、担保品信息、清偿数据信息、企业财务信息。

(2)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具有极强的分析系统——银行信用风险分析系统,它取决于银行的现状及管理层要求的复杂程度,从传统、简单的信用分析系统到更复杂的信用风险系统,如J.P摩根的信用矩阵.

(3)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具有监督功能:首先会对风险分析系统产生的数据进行验证,发现问题,确保数据健全,剔出干扰数据,错误数据。

2、提高对信用风险的控制能力

商业银行在充分量化其所面临的信用风险的基础上,可以提高对风险的控制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银行通过对贷款的未预期损失来对贷款资产进行科学的定价,贷款价格=资金成本+风险费用+营运成本+利润,其中风险费用又分为计提和风险资本成本。计提体现的是可预见的风险损失,风险资本成本覆盖的是不可预见的风险,这些都是决定一笔贷款价格的重要因素,虽然国内利率尚未完全放开,目前商行对企业的贷款仅有很少的浮动空间,但利率放开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早一步掌握定价技术对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十分有利。

(2)信用风险的度量结果可以为银行的资本配置提供参考,帮助银行决定满足巴塞尔协议风险资本充足率要求的经济资本数量。

(3)银行可以通过对个体分析和组合分析风险收益的比较,并获得相互之间的相关性,掌握贷款组合分散风险的方法和技术,从而有效分散(而不是随机分散)风险,更加完善风险分散机制。

(4)通过对风险的度量,完成对风险的转嫁,可以实行贷款保险制度,担保,风险资产出售,不良资产证券化。

(三)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1、建立一个赏罚有度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激励机制,要充分发挥信贷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中的约束机制;建立公正、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定期对信贷管理人员进行审定。

2、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对银行从业人员的约束力随着职位的提高而减弱,因此,在提高人员素质,特别是高层管理者素质的基础上,必须加强总行到各级分行、支行的垂直领导,加强从总行到各级分行、支行的各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自身监管和对下级的监管。

3、完善内部稽核机制,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加强内部监督力量配备提高人员素质;加大内部稽核频率,使其及时履行职责;建立内部控制的综合评价体系,通过评价可以起到促进内部控制的不断完善和加强、保证内部控制合理性和有效性的作用。

(四)树立风险管理文化[6]

风险管理文化这一术语自1996年起才首见于金融管理文献,但历史上成功的银行经营实践证明,营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无疑是银行的致胜之道。风险管理文化的塑造通常要求银行对内在的风险管理活动进行分析,明确并倡导一定的风险收益价值观,通过正式和非正式渠道的传播以及银行内外各类沟通活动加以强化,形成独具特色的风险管理作风、意识和习惯,覆盖银行的每一角落,并在环境的冲击和挑战中,不断提高和优化,现在它已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成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总的说来,风险管理文化可从知识、制度及精神层面进行塑造:

风险管理文化的知识层面:指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技术和艺术。具体来说,它包括银行对各种风险的评估能力、辨识能力、在风险收益上的权衡艺术以及对风险管理模型的开发运用技巧。风险管理的知识层面主要内含在银行的信贷人员、稽核人员、金融工程帅以及高级管理层的能力之中,并且越来越体现在银行开发的专家系统、人工智能等一系列信息软件上,它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智力基础。

风险管理文化的制度层面:指银行对经营活动中对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主要包括内控机制和激励机制。制度层面是风险管理文化的体制保障。

风险管理文化的精神层面:指银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包括银行员工的风险观、风险内部控制意识、风险管理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等精神因素。它是风险管理文化的最高层次。

四、强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外部途径

(一)来自银监会的监督[7]

强化风险外部监管是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的必然要求,如何进一步强化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使之更加有效、更富针对性,从而保证商业银行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目前银监会应从以下两点着手:

1、实现从注重合规性监管向注重风险性监管的转变:改进和提高监管效能需要将合规性与风险性相结合,以风险性监管为主,以合规性检查为辅,真正重视风险监管工作。

2、健全非现场监督体系,并保持监督的持续性:建立统一、科学和规范化的非现场监督体系:监管报表实现标准化;建立非现场监控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实行非现场监督评级,可考虑通过对银行报表的分析,进行合规性和风险性评级。

(二)来自市场的约束

通过信息披露以加强对风险的市场约束:《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明确规定资本充足率、监管当局的金融监管、市场约束为金融监管的三大支柱,强调银行应及时、准确地向市场披露银行财务业绩;财务状况;风险管理战略和措施;风险暴露;会计政策;业务、管理和公司治理等6个方面的信息,为此,监管当局应通过制定信息披露准则及指引等措施,促进商业银行披露的信息具有可比性、可靠性与及时性,并将对银行合规性和风险性评级的有关内容向社会披露,加强社会监督。

(三)改进企业信用状况

1、积极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积极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规范政府行为,强调政府宏观调控,打造政府信用。在企业和全社会树立讲诚信的公德意识,形成诚信光荣、失信可耻,信用即财富的共识和理念,营造良好的信用氛围。

2、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培育信用社会监督机制,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应依靠法律力量和制度政策来约束信用关系各方面的行为,尽快建立和完善失信惩罚机制,加大失信惩治力度,鼓励诚信经营。

3、加快培育企业信用服务中介行业,由于目前企业信用服务机构存在企业信息采集渠道不畅、提供的信用产品尚较单一而无法满足企业信用管理需求等方面问题,建议依托政府建立统一的企业信用查询网络系统,改变目前由于多方进行信用登记与信用管理而出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支持信用评级行业发展,实现对企业信用的有效调查与监控,从而达到各部门联手改善目前企业信用状况、改善社会信用环境、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目的。

(四)规范会计事务所的行为

银行在向客户贷款时都要求客户提供财务报告。目前,不少企业会计报表缺乏真实性。不仅中小企业财务报表和未经会计事务所审计的报表普遍存在假账,即使是经过会计事务所审计的财务报表也存在相当严重的作假行为。

作为一般规律,企业会计处理上总会有不完善的地方,但在贷款审查中极少见到专业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对企业的会计处理提出异议,甚至出现过当天要求企业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第二天审计报告已经完成的案例。客户的财务报表是银行判断客户好坏的主要依据,如果这个依据不真实,银行将难于做出准确的判断,也就难于保证贷款的质量。因此,我国有关部门应加大治理作假账、出假审计报告的力度,为银行的贷款投资决策建立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

D. 融资性贸易法律风险防控及管理

查询小客车摇号申请资格是否审核通过方法如下:
个人需凭借手机号及密码登陆版申请地小汽车增量调控权管理信息系统,在申请表上端“申请状态”这一栏可以查询到审核结果。对审核未通过的,页面下端会提示出具审核不通过意见的审核部门和具体原因。申请人有异议的,可以点击“申请复核”查询到更加详细的说明。
以下情况需要申请小客车指标:个人申请办理小客车注册、转移登记和转入本市的变更登记前,应取得小客车指标。小客车包括:9座及9座以下的小型、微型载客汽车及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其他需要实施调控的车型。

E. 如何防范与控制法律风险

杨文斌法律风险是一种可能造成经济损失的商业风险,不是孤立的一种企业风险,,融通于各种企业风险中,公司的任何一种风险,最后都会带来法律风险。由于法律风险会影响商业运作,管理法律风险就成为高层管理人员的职责。在通用电气公司,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把法律风险管理列入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中。这种做法被多数外国公司普遍接受,被看作是最佳管理做法。法律风险其来源,是多方面的;它可能是公司的经营决策、法务管理不当导致的,也可能是公司的财务管理、投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各类管理事项带来的。因此, 对公司法律风险的控制,不仅仅是法务人员的职责,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必须带头管理这些风险。 1、完善公司法律风险管理体系 公司法律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要求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设计与实施专门的管理流程,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公司在企业管理流程的设计上,应当有制度化的法务控制环节,包括:公司经营决策的法律风险评估、公司制度的合法性与风险预防评估、公司合同的审核与控制、法律纠纷的非讼与诉讼处理、损失的减少或追回。 对企业管理流程进行科学、有效的设计与重组,并把法务控制作为内部控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除了建立法律事务管理部门,还应建立总法律顾问制度。建立公司总法律顾问制是完善现代公司管理的需要,着眼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补救,避免公司决策者独断专行,切实维护出资人和所出资企业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决策风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三总师”加总法律顾问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进一步完善公司决策机制,建立健全公司投融资,重大担保,重大项目投资的风险控制体系。 2、 提高中高级管理人员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人,是公司的心脏。各级层面的公司员工,都会碰到各种类型的法律风险,也都有责任防范它发生。公司决策层、管理层,作为公司员工的核心构成,更有必要提高法律风险预防与控制意识,强化基础经济法律知识和相应专业法律知识的学习,重视法务人员的专业支持。某个管理体系的缺陷、某份合同的漏洞,可能会给公司带来几百万、上千万的财产损失。因此,有必要加强与各级员工的职务行为有关的法律风险预防与控制意识。公司法律风险的防范不仅需要有明确的法务控制环节,而且还需要有公司中高级管理人员法律风险意识的保障;特别在公司无明确的法务控制环节的情况下,就更加依赖于公司各级中高级管理人员的法律风险意识。实践中,一些管理人员会对某件公司合同先作判断,自己认为没有法律风险的,就不再通过法务人员的评判;自己认为有法律风险的,会寻求法务人员的评判。结果,正是一些管理人员自己认为没有法律风险的评判,出了法律风险,因为非专业的判断与专业的判断对事件分析的深度是不一样的。公司中高级管理人员的法律风险意识,不仅指他对法律认知的程度,更主要的,是指他们寻求各专业部门特别是法务部门支持的自觉的管理意识)。因此,公司必须重视中高级管理人员法律风险意识的培养和提高,通过管理流程控制、员工全面培训计划来积极引导和培育各级员工的法律意识、管理意识。3、 完善法律风险管理制度 法律风险防范与控制应当完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补救等管理制度。1、事前防范首先应做好重大经营决策的法律风险评估,建立专业法务人员或法务总监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的风险防范制度;建立健全公司合同管理办法,重大合同的签订应当从合同谈判、资信调查,合同起草及审核都应当有专业法务人员的参与和审查。2、事中控制也是法律风险防范与控制的重要一环,对于重大的经营活动、商业谈判、合同的履行都应当有法务的参与和把关,建立健全重大经营活动的全程法律监控制度。3、建立健全诉讼仲裁案件管理办法是法律风险防范与控制事后补救的最后关口,处理得好就可以避免、减少或追回法律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4、法律风险防范与控制还应当建立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知识产权管理包括商标、专利、非专利技术、版权、商业技术秘密的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一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识产权与一个企业生死悠关,因此,防范与控制法律风险绝不能忽视知识产权的管理。5、公司的法律风险,有比较多的部分是由于管理人员的疏忽、故意或者素质问题产生的,而一些法律风险也可能因为专业、敬业的员工得以避免。因此,公司必须重视注意从法律风险预防的角度,建立健全公司人力资源对人的法律风险管理,对公司中高级管理人员予以培训、规范和考察,并对其管理行为的法律后果予以评价。4、 加强立法调整对公司影响的前瞻研究 立法调整会对公司赖以生存的经济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决定公司的命运。公司的经济行为能够正常获取利润的前提是经济行为合法化。因此,是经济法律(含法规、规章)给予了公司营业的空间,决定某个公司能否进入某个投资领域以及进入的程度。如果我们能够对立法倾向作一定的跟踪与研究,就会对公司投资、经营提供很好的参考作用。比如,国家对房地产管理法规的严格化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意味着好品牌、大公司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机遇,但也对公司经营管理的要求也更高,如果经管理不规范,还是按原来的模式来经营管理,则会出现较大的法律风险。 5、 应当及时、优化、全面地处理法律纠纷 公司的任何经营行为,都会表现为相应的法律行为。公司的员工聘用、对外投资、产品销售、材料采购等等,都会带来法律后果。公司作为经济组织,与自然人一样,都是生活在法律编织出来的社会之中。公司的经营行为,在本质上表现为谋利行为,在形式上则通过法律行为而实现。公司在经营中,因此发生各种法律纠纷是难免的,有些是自己的原因,有些是别人的原因,有些则是不可抗力的因素。法务部门对于潜在的法律纠纷,公司应当评估其显性化的可能以及将会对公司的影响,并作好方案准备,提前化解法律风险。对于已经产生的法律纠纷,公司应当评估其法律风险并决定采用非讼方法解决还是诉讼方法解决,是让步解决还是不让步解决。对法律纠纷解决方法的评估,应当结合纠纷的原因、己方过错、他方过错、风险大小、主动权、社会影响等多方面的因素来决定。法律纠纷的解决,必须得到法务专业人员的支持,制订详细的方案和步骤,准备有关的法律文件。法律纠纷解决不及时或者方法有误,将会给公司扩大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对法律纠纷的认识要全面,方案要优化,处理要及时。 法律风险并不可怕,它只是公司在生存时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舞伴。只要我们掌握了其中的基本规则,就能与法律风险共舞,就能预防、控制风险产生的损失,使法律风险可以被评估、被预防、被控制。对认识法律风险的提倡,也并不是要束缚员工、公司的手脚,而是促进员工、公司在可控的风险范围内运作,增强公司的赢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F. 如何有效防控投资风险,经营风险,法律风险

第一部分 投资公司概述

一、投资公司业务法律关系分析
(一)投资合同法律关系
(二)投资担保法律关系;1.保证;2.抵押;3.质押。
二、投资公司涉诉案件的特点
1、一是投资公司基本为原告,被告则为规模较小的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缺席判决占有很大比例。
2、所涉案的法律关系均为投资(借款)关系,涉诉双方对案件基础事实往往无争议,争议焦点集中在担保的效力上。
3、被告往往无力还款而不愿调解。
第二部分 投资公司常见法律风险分析
一、公司设立不善导致的法律风险
1.出资法律风险(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2.出资协议法律风险;3.公司章程不完善引发的法律风险;4.股东不适格引发法律风险。
二、投资公司公司治理法律风险
1.股东实力较弱,后续资金不强;2.大股东控制公司;3.激励约束机制缺乏科学依据。解决措施:1优化股权结构。2.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治理结构。3.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
三、项目调查阶段相关法律风险
(一)项目调查阶段应当重视对目标公司基本情况的调查。主要包括:
1、 公司基本情况、历史沿革、股东结构
公司设立时间、注册资本、股东名单、出资方式及出资额、出资比例;公司历次股权变更情况、目前的注册资本、股东结构;提供资料:营业执照、公司章程复印件,如设立或变更时经政府部门批准,提供批准文件;
2、 公司资产及经营状况
公司主要产品及业务;公司主要资产状况:土地、房产、主要设备等的数量、购置价格;土地、房产、商标、专利等的产权证明文件及生产许可、技术质量认证、等文件(复印件);公司最近两年及最近一期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公司主要债务人、债权人及担保抵押情况;
3、 公司治理结构及对外投资情况
公司组织结构图(包括参控股企业); 公司参控股企业的业务、股权结构、经营状况等介绍;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主要技术专家介绍;
4、公司的关联交易及同业竞争情况
公司股东从事业务情况介绍,是否从事或投资于与本公司业务有竞争关系的业务;公司主要客户清单,公司产品的销售方式;公司主要原料供应商名单,公司原材料的采购方式,公司主要设备的采购方式;
5、公司对外重大合作合同、法律诉讼情况;
6、公司设立以来资产重组(资产出让、资产收购、股权转让、收购等情况)
7、公司发展规划,近期资金需求,拟投资项目情况。
(四)对自然人客户的贷前调查
1、应具备的条件(年满18周岁、资信良好、无重疾病、无不良经营记录、无吸毒赌博等嗜好、可信的贷款用途、经营项目不少于30%的自有资金);2、应提交的基本资料(身份证户口本、婚姻状况证明、重要专业资格、收入及财产状况证明、真实住址的费用单据、经营的证据、抵押物所有权证明等等);3、对资料审核要点(材料是否齐全及有无矛盾、是否有效、 真实性与可靠性、是否具有相应资格);4实地调查(外围调查、以往还款信誉调查、生产生活及 经营状况调查)。
四、投资合同法律风险
(一)合同文本条款欠缺的法律风险
投资合同应为书面形式。投资合同的内容包括投资种类、币种、用途、合作方式、数额、回报、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二)提供格式合同法律风险
格式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预先拟定合同条款,对方只能表示全部同意或者不同意的合同。《合同法》第39条规定: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限制其责任条款, 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 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合同文本滞后的风险。
提示:1.要遵循公平原则来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得遗漏重要信息。2.在制定投资合同格式文本时,要严格按照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去制定、修改投资合同文本,一方面参考立法对合同条款的规定,另一方面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作出其他有利于信贷安全条款,并在签约时取得对方当事人的同意。
(三)合同填写法律风险
(1)合同签约手续应当齐全完备。(2)主体填写清楚准确,合同上载明的当事人名称与实际签章必须一致。(3)日期一般用阿拉伯数字填写,数量词用中文大写填写。(4)合同金额一律使用中文大写。(5)备选空白栏如未被选上,应加横线以示删除。合同上有空白栏,但不准备填写,应加盖“此栏空白”字样印章。(6)合同骑缝章。(7)合同签字和印章应当真实。(8)合同载明签订日期。
(四)投资合同担保概述
1、方式:保证、抵押、质押。2、担保范围:主债权、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实现债权的费用(一般包括诉讼费、鉴定 评估费、公证费、拍卖费、变卖费、执行 费等费用)、保管费用等,应当在合同中明确约定
五、保证担保相关法律风险
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
(一)保证人主体资格风险
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可以作为保证人。(国家机关、公益类法人、企业法人的职能部门不具有担保资格(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有法人书面授权的, 可以在授权范围内提供保证 。)
(二)保证方式
一般保证: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在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连带责任保证: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共同保证:同一债务有两个以上保证人的,保证人应当按照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份额承担保证责任。(按份、连带)最高额保证:保证人与债权人可以就单个主合同分别订立保证合同,也可以协议在最高债权 额限度内就一定期间连续发生的投资合同或者某项商品交易合同订立一个保证合同。
(三)保证期间法律风险
保证期间,是指依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限。如果超过了这个期限,保证人就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保证责任将永久性消灭。保证期间起算日:贷款合同的主债务履行届满之日起。如果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贷款本息还清时为止的,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贷款合同中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两年。对于一般保证的,在保证期间内,投资公司未对投资人起诉或仲裁的,视为保证期间经过,保证人将免于承担保证责任。对于连带保证的,在保证期间内,投资公司未请求连带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视为保证期间经过,保证人将免于承担保证责任。
(四)债权的变更对保证责任的影响的法律风险
1、主债权转让:在保证期间,主债权依法将主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的,保证债权同时转让,保证人在原保证担保的范围内对受让人承担保证责任。但是保证人与债权人事先约定对特定的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或者禁止债权转让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2、主债务转让: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的, 应当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3、主合同内容变更:保证期间,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数量、价款、币种、利率等 内容作了变动,未经保证人同意的,如果减轻债务人的债务的,保证人仍应当对变更后的合 同承担保证责任;如果加重债务人的债务的,保证人对加重的部分不承担保证责任。
(五)保证欺诈及后果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证人不承担民事责任:(1)主合同当事人双方串通,骗取保证人提供保证的;(2)主合同债权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保证 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保证的。(担保法第30条)
2、主合同债务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保证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保证的,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欺诈、胁迫事实的,按照担保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处理。(担保法解释第40条)
3、债务人与保证人共同欺骗债权人,订立主合同和保证 合同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因此给 债权人造成损失的,由保证人与债务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担保法解释第41条)
(六)保证无效的法律风险
1、主合同有效而保证合同无效,债权人无过错的,保证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债权人的经济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2、主合同有效而保证合同无效,债权人、保证人有过错的, 保证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1/2。
3、主合同无效而导致保证合同无效时,保证人无过错的, 保证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保证人有过错的,保证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1/3。
(七)“以贷还贷”中保证责任的承担
《担保法解释》第39条规定:“主合同当事人双方协议以新贷偿还旧贷,除保证人知道或应当知道的外,保证人不承担保证责任。新贷与旧贷系同一保证人的,不适用前款的规定。”
保证担保应注意问题
(1)保证人应不为法律法规所禁止。
(2)保证人应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
(3)保证方式的约定尽量约定为连带责任保证。
(4)在合同中对保证期间约定的明确具体。
(5)发生债的变更及时与保证人就保证签订新的协议。
(6)保证合同与投资合同一定要有编号,并做好衔接。
(7)注意在保证期间内及时向保证人主张权利
(8)避免保证合同无效
(9)公司对外提供担保的问题公司对外提供担保的问题

阅读全文

与浅析金融机构法律风险防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银行货币收藏理财上下班时间 浏览:442
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公司 浏览:520
公司分红股票会涨吗 浏览: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规模品种 浏览:950
跨地经营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浏览:343
民生银行理财产品属于基金吗 浏览:671
开间金融公司 浏览:482
基金从业资格科目一的章节 浏览:207
货币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浏览:590
投资几个基金合适 浏览:909
东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地址 浏览:273
亚洲指数基金 浏览:80
金融公司贷款倒闭了怎么办 浏览:349
金融服务人员存在的问题 浏览:303
怎样开展普惠金融服务 浏览:123
今天鸡蛋期货交易价格 浏览:751
汕头本地证券 浏览:263
利市派股票代码 浏览:104
科创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浏览:737
2016年指数型基金 浏览: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