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扶贫工作存在哪些问题
当前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全县贫困村多在深山、库区一线,群众居住分散,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用电质量不高,基本公共服务不够到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居住条件差等问题比较突出。从调研中了解到,一些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
二、投入不足,持续发展能力弱。
一是资金投入难以满足群众需求。现有的贫困村基础条件和资源条件都较差,多在深山库区一线,基础设施建设点多线长面广,任务重成本高,且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愿望迫切,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缺口大。扶贫项目资金投入不足,建设标准难以达到规范要求,影响了扶贫项目建设效益的发挥。如贫困村扶贫资金补助每年只有50万元,只有15%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不能解决稍大点的工程需要,成效不显著;产业开发补助每户平均1500-2000元,可谓杯水车薪。
二是部门资金整合难。扶贫资金整合度不高,部门大多各自为阵,撒胡椒面,难以发挥整体效益;互助资金量少且使用面小,发挥的作用有限。
三是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弱。多数贫困村经济结构单一,土地抛荒严重,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或能人大户带动和辐射作用发挥有限,持续增收能力不强。农村留守人员老人居多,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贫困总户数比例高。思想观念陈旧,科技意识不强,生产经营能力较低,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抵御风险和自我发展能力脆弱。
四是制约产业发展要素多。市场、技术、信息等制约要素作用明显,农技人员少,普及农业技术不到位,市场信息不灵,运输成本高,难以推动产业发展。精准扶贫项目难实施,扶贫到户产业需求项目零乱,小而散,一些养殖业项目属于短期效应,难以形成支柱产业。群众“等、靠、要”思想较为突出,单打独干难以发展一体化产业项目,且收入构成不合理,外出务工工资性收入比重较高,缺乏收入稳步增长的长效机制。
三、扶贫工作长效机制有待健全,返贫现象较为突出。扶贫开发工作与农村其它建设项目缺乏有效衔接,工作联系、项目对接、资金整合相互之间协调不够,社会帮扶体系还未完全形成。部门之间合力不够,不少是各自为阵,统筹协调能力弱。部分行业、部门和单位对扶贫开发的思想认识、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不同,实际效果差异性也较大,存在不平衡状况。因病因教致贫返贫现象较为突出,贫困人口脱贫与返贫相互交织,因重度残疾、重大疾病、年老体弱致贫占40%以上,如燕子河镇金冲村高血压患者多,且因中风、偏瘫使家庭贫困。“因教返贫”的现象仍是常态,中高等教育费用在农村家庭经济支出中仍占相当大的比例,贫困人口脱贫抗风险能力弱。同时,自然灾害、市场风险致贫等也占很大一部分。还有相当一部分贫困户是病残、精神障碍和无劳动力户,基本难以脱贫。
为此,建议:
一、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促进产业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创新资金运管机制,建立逐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规范扶贫开发互助资金管理制度,综合运用多种政策积极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倾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统筹各类资源,优先解决贫困地区道路不畅通、农田水利设施老化、电力质量不高、信息化落后等突出问题。要加快发展八大农业产业化项目,支持蚕桑等见效快、持续增收的产业化项目,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质量和综合效益。将整村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劳动转移培训结合起来,科学规划、整合资源、联合共建、分步实施,解决少数发展养猪等功利产业项目、产业项目资金分散、效益不高的问题。探索建立贫困户参股、入股或与龙头企业、能人大户、专业合作社合作发展产业项目,解决贫困户技术资金不足、产业发展单打一的问题。
二、要分类指导,坚持精准扶贫。
1、做好项目精准。集中项目资金,投入到适宜产业发展、基础设施薄弱、有发展前景的地区,实行连片集中帮扶。要善于因地制宜,创新思路方法,加大贫困户产业项目扶持力度,集中投入,有序推动适度规模经营,提倡贫困户与龙头企业、能人大户捆绑经营收入,促进产业到户做大做强。
2、强化精准到户。认真开展贫困人口界定和统计工作,摸清现有贫困人口规模、分布、构成和特点等基本情况,因户制宜,分类指导,逐村逐户地制定帮扶措施,切实把“精准”落到实处。坚持“扶贫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则,区分不同情况,分类扶持,建立健全运作激励机制。集中力量优先扶持有强烈脱贫愿望和具备一定劳动技能的贫困户,提高扶持标准,引导和鼓励发展见效快、能持续增收的好项目。因残疾、疾病致贫或无劳动能力、劳动能力低的贫困户纳入社会保障,并与农村低保、医疗救助、危房改造、就学资助和应急救助等结合起来,确保住有所居、病有所救、学有所教。加强教育和引导有劳动能力但好逸恶劳、坐等靠要致贫的贫困户,激发、激活他们过上好生活的内在动力,最大限度的调动其生产生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增收致富。
3、加强精准培训。要以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为需求,与厂企联合、与就业从业相结合,点到点指导,增强实用性,解决培训大呼隆、学习大众化的问题。
4、是精准配置资源。充分用好建档立卡成果,建立社会扶贫信息供求对接平台,探索建立能人大户、龙头企业等社会资源到贫困村投资兴业、带动产业发展就业增收的优惠制度,引导扶贫资源准确投向,促进社会资源精准化配置。
三、要进一步完善扶贫机制,促进扶贫措施落到实处。
1、完善机制。要进一步履行领导职责,积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充分发挥整村推进、结对帮扶的引领作用,调动群众参与积极主动性,多元培育社会扶贫主体,引导资金、技术和管理向扶贫村倾斜,形成帮扶与协作、输血与造血、制度建设与项目实施相结合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健全组织机构,加强扶贫队伍建设,充实、稳定扶贫力量,增强扶贫工作统筹协调能力。
2、加大争取力度。要紧紧抓住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加快争取生态补偿力度,让发展的成果实现共享。加大向上级争取扶贫各项资金争取力度,明确投入重点,加强资源整合,充分发挥资金的整体作用,给予贫困地区更加优惠、灵活的政策,增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自身造血功能。
3、强化结对帮扶。建立健全驻村帮扶机制,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作用,帮助制订具体的帮扶规划,加强资金、项目和政策的谋划支持和对接。帮扶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协作,统筹各项产业政策,集中力量,形成帮扶合力,真正让好的政策发挥出好的效益。
4、提高宣传广度深度。要积极宣传推广扶贫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事业,激发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活力,让扶贫事业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
② 产业转移与产业对接之间的关系
由于东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差距,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的西部大开发设想在版目前并没权有取得预期的绩效。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是西部地区走出“产业对接”困境的必然选择,其意义在于扭转西部地区 “落后的增长”、弥补地区发展的根基不足、改善招商引资的绩效、引导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实现区域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结合等。西部地区要积极、努力地创造条件,改善产业集群发展的“钻石”结构状态,培育和提升本地的产业集群。
③ 如何加强与央企的对接合作&建议 gov
中央企业(以下简称央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加强与央企合作,是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促进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为推进我市与央企的对接合作,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协调服务,通过推进与央企对接合作,聚集发展要素,推进结构调整,加快优势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壮大,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二、工作原则
(一)政府引导。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完善与央企对接合作的政策措施,加强与央企的互动交流,搭建平台,优化环境,全面推动我市与央企的战略合作。
(二)市场运作。充分发挥各县(市、区)、市政府驻外机构和国家级、省级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及企业的主体作用。合作对象以央企为主,兼顾世界500强企业、军工企业、区域性、行业性龙头骨干企业和浙商重点企业。
(三)互利共赢。充分发挥我市和央企的比较优势,通过对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三、工作重点
突出优势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围绕做大做强企业,加强技术研发、管理创新、人才培养使用等方面对接合作。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实施“一企一策”。对来我市投资建设产业基地、产业园区或投资规模大、对我市产业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央企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落实相关优惠政策。
(二)优先保障用地。优先保障央企对接合作项目的用地,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供地投资强度指标的项目,其建设用地优先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优先落实用地指标、优先预审报批、优先供地。项目用地采取招拍挂方式净地出让。
(三)完善配套设施。优先保证央企重大投资项目的基础设施以及供电、供水、供汽等配套条件;优先调剂重大产业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对企业的原辅材料、产成品运输等生产要素予以重点调度。
(四)扶持合作项目。与央企对接合作项目列入市级以上重点工程项目,享受市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各项政策。央企投资项目涉及行政事业性收费,比照省级开发园区工业企业建设规费执行标准,享受建设规费优惠政策。
(五)强化金融支撑。央企投资项目纳入全市年度银企合作计划,开辟央企对接合作项目贷款“绿色通道”,协调银行在遵循信贷管理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贷款额度、放宽企业贷款抵押担保条件。引导金融机构加强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为央企投资项目量身定制包括信贷、债券、信托、基金、保险等一揽子金融服务。
(六)加强涉税协调。新落地央企对接合作重点项目所形成的税收中地方可用财力部分,可用于奖励项目企业,奖励方式与比例由项目所在地政府与项目业主协商确定,奖励资金用于其在我市的再投入。央企对接合作项目所购置的进口设备,项目所在地政府与口岸部门要加强协调,做好相应税收优惠措施的政策指导、通关便利等工作。
(七)提供人才支撑。优先为央企引进高层次人才、紧缺急需人才。优先安排保障性住房建设指标用于央企职工住房建设。帮助央企引进的各类高层次人才解决住房、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困难。市内高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可为央企定向培养员工,毕业生优先满足央企用工需求。搭建毕业生与央企双向选择对接平台,为央企接收我市毕业生在就业手续办理、人事代理、户口落户等方面提供便捷服务。
(八)对世界500强企业,军工企业,区域性、行业性龙头骨干企业和浙商重点企业来我市投资合作的大项目,参照央企投资合作项目相关扶持政策执行。
五、加强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市有关部门要把央企对接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班子成员协同抓的工作机制。市有关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央企对接合作的服务工作;各县(市、区)要建立协调服务机制,上下联动,形成合力。
④ 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创新深度融合怎样推进
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创新息息相关、互利共生:文化产业发展为推进金融创新开辟广阔空间,金融创新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创新深度融合、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成为理论界和实业界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什么要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创新深度融合?怎样推进这一融合?今天刊发的这篇文章对此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建议。
——编者
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文化与金融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加速了金融创新,文化产业与金融创新的融合取得长足进步。但应看到,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创新的融合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实际需要。比如,在宏观管理领域,一些政府职能部门缺乏战略规划与综合协调,并存在服务意识不强、职能交叉重复和管理简单粗放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认识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创新的密切关系,同时在深化文化体制与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相关机制。
准确把握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创新的密切关系
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创新的融合呈现对接平台增多、金融创新活力迸发、新型文化业态涌现的新态势。深刻认识这一新态势,更加积极主动地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创新深度融合,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需要准确把握二者的密切关系。
从消费需求角度看,文化产业具有逆势而上的发展特性,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承载着发展成为经济发展新增长点、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能够从激发服务意识、优化盈利模式、扩大市场份额、增强市场理性预期等方面为金融创新提供实践舞台、拓宽发展空间。
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金融是经济运行的“血脉”,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金融创新通过对金融要素的有序组合和创造性变革,能够有力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在努力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不断降低金融风险、最大限度地消除金融抑制、建立健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的过程中,金融创新不仅能够促使金融机构增强可持续盈利能力,而且具有放大货币作用的乘数效应,能够为壮大文化企业规模和提升文化产业层次提供灵活融资机制的功能,是文化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建立联动整合机制
2010年,中宣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文化部等九部委联合颁发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对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创新的深度融合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文化产业发展涉及的部门、领域和行业多,一些文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产业集中度不高、结构比较松散,在客观上加大了文化产业与金融创新融合的难度。
有鉴于此,需要加快形成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创新深度融合的联动整合机制。应在国家层面成立高层次的议事协调机构,由这一议事协调机构责成党委、政府牵头部门主动承担统筹策划、宏观规划和评价监测等重要工作,努力从源头上解决因部门多头管理带来的缺乏高水平综合管理和战略管理的问题。与此同时,这一议事协调机构应善于运用专题咨询、联席会议、定期会商、业务交流和重点督办等方法,加强部门协同,推动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跨行业、跨部门、跨所有制乃至跨区域对接联合,引导文化与金融生产要素资源不断向优势文化企业聚集。
健全配套服务机制
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创新深度融合,建立健全配套服务机制至关重要。应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尽快出台文化企业无形资产交易评估等管理办法,并以此为契机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从而在增强企业信用、提高无形资产市场认可度等方面为金融创新服务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创造条件;建立健全多部门信息供给与交流平台,打破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的局面:由政府主导,推动文化和金融主管部门加快落实文化系列项目库发布制度和信贷投放效果评估发布制度,确保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实现信息对接交流、形成共享机制,从而不断降低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创新融合的成本,确保文化产业发展的高效与金融运行的安全有序。
当前,尤其应在加强宏观指导上下功夫,支持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具体来说,应引导金融企业深入研究文化企业发展的独特规律与运作机制,摒弃简单用发展工业的思路来对待文化企业的做法,不断创新服务手段,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努力丰富金融产品,灵活使用各类金融工具,高效率地为文化企业提供差别化和特色化服务。此外,还应引入第三方服务,即通过政府创造良好条件,引导相关中介机构运用资信评估、委托培训、清算支付、风险管理等功能和手段,主动为文化企业提供针对性强、技术含量高的金融服务。
完善政策协同机制
在当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情况下,虽然国家通过采取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等措施,发挥稳健的货币政策的作用,进一步加大了对符合产业政策导向的文化企业的信贷支持,改善和优化了文化企业的融资结构,但众多中小型文化企业市场经营和抗御风险的能力还比较弱,即使加大货币政策支持的力度,对其效应终归有限。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创新深度融合,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予以协同配合,增强其杠杆导向作用。
为此,应随着财政收入的逐年提高并根据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科学安排年度财政预算,设立相应规模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择优扶持文化企业的发展。政府应提供财政注资支持,为文化企业搭建融资担保平台,借此增加对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放贷额度。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还应通过加强税收、贸易、土地和环保等其他政策的协同配合,千方百计拓宽社会投资来源渠道。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利率调节微观经济运行的作用,进一步优化市场流动性结构,推动市场流动性更有效地进入文化实体经济。
构建人才集成机制
无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还是深化金融创新,都必须依靠人才特别是复合型高端人才。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创新深度融合中,人才总量不足和实际需求失衡的矛盾比较突出。解决这一突出矛盾,重在牢固树立创新跟着人才走、人才撬动产业兴的理念,狠抓开放型、集成式育才选才用才机制建设。
落实到实践中,就是既要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大项目和重点园区,集成培养擅长跨行业资本运作、懂得现代营销的金融领域的领军型人才,又要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进原则,把各类中高级文化管理人才汇集于文化企业;既要通过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引入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熟知国际市场规则、富有跨国经营管理经验的金融猎头人才,又要运用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等方式选配文化专业良才;既要认真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积极培养人才,又要不断改革相关体制机制,切实加强分类管理,努力激发人才创造活力。
形成舆论导向机制
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创新深度融合,离不开正确舆论的引导和支持。为此,一方面应围绕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切实加强舆论引导,大力倡导崇尚创新、宽容失败、奋发进取的社会风尚,努力为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创新深度融合营造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应加强群众路线教育,深化“走、转、改”,激励广大新闻工作者增强敏锐性,主动深入文化企业和金融机构,挖掘选树一批又一批立志报国、甘于奉献、勇创佳绩的先进典型和成功案例,努力做到用典型引路、借成功案例说话,为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创新深度融合提供榜样和标杆。
(作者为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外宣办主任)
⑤ 专业集群与行业企业需求对接方式
如何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2013.04.2120:41来源:学习时报作者:周联清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福建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转变方式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工业,作为福建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如何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实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既是一个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一个当前必须认真研究并着手推进的现实课题。强化规划引导,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按照“沿海集聚、山区集中、山海联动”的原则,突出“三湾引领、两带支撑、十区承载”的空间布局、强化分类指导,差别化发展,推进工业优化布局、加快发展、提升发展。一是“三湾”引领。以闽江口、湄洲湾和厦门湾为重点,加速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业集聚发展,大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节能环保、信息网络和海洋新兴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先进制造业发展重点区域,并辐射带动周边及山区产业发展。二是“两带”支撑。依托沿海产业密集带,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纺织轻工、汽车船舶、冶金建材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形成沿海临港产业聚集区和先进制造业集中区;依托沿路产业集聚带,推进山海联动、产业对接,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轻工食品和新材料等产业。三是“十区”承载。加快推进平潭综合实验区、环三都澳、闽江口、湄洲湾、泉州湾、厦门湾、古雷半岛、武夷新区、三明生态工贸区和龙岩产业集中区等十大重点区域产业集聚,形成产业密集区。强化项目带动,增强做大、提升和转型的推动力。一是着力推进在建项目实施。按照促进竣工投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和突破前期一批“三个一批”滚动推进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工业投资项目联席会议、责任分解落实、督促检查以及工作通报等制度,分产业、分层级、分年度推进“十二五”重点产业发展规划所确定的项目的实施。二是着力推进项目对接。一方面要大力推进与央企、民企、外企的对接工作。另一方面促进闽台、闽港澳产业深度对接。三是大力推进项目生成策划。着力在政策鼓励的方向领域找项目,在产业链填平、补齐、延伸、配套中找项目,在国家、省级科研成果转化中找项目,在企业技术需求、高校和科研机构技术推介中找项目,变单个项目策划为产业链、群、区的整体项目策划。强化产业链、群、基地建设,提升产业集聚发展水平。突出抓好太阳能光伏、LED、平板显示、稀土、计算机及网络产品等14条产业链延伸拓展,培育10个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一是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对纺织、服装、制鞋、食品等传统产业集群,要致力于推动其转型升级,向创新型产业集群转变;电缆、电机、工程机械、汽车、船舶等装备产业集群要致力于推进提高协作配套能力,向提升品质、创建品牌方向转变;铜、铝、不锈钢、稀土以及石化等原材料产业集群是致力于产业链的延伸,向精深加工方向转变;平板电路、微波制造、软件、太阳能等新兴产业集群要致力于扩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向自主创新方向转变。二是加快融资、创新、物流等平台建设。以各类园区、基地为载体,引导产业集群和基地在资源配置、服务平台、市场网络、产业链条、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方面协同发展,有效降低园区企业交易成本。三是分工协作、合力推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一是进一步营造政策环境,制定促进大企业大集团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制度,加强重点企业资金支持和要素保障,推动企业“退城入园”步伐。二是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支持省内企业与央企、跨国公司等对接,推动省内骨干企业通过债务重组、股权收购、资产收购、合并、分立等方式。围绕产业链发展、多元发展、转型发展,集中优势资源对其他中小企业实施兼并重组。三是积极推进发展总部经济。着眼于引进知名企业集团总部和区域性总部,在厦门、福州、泉州等地区,采取统一规划用地、统一功能布局、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统一开发管理等措施,优化企业总部区域布局,在城市中心区形成企业总部集聚区,同时,积极构建总部经济服务平台,合理配置金融保险、科技研发、现代物流、商务服务及商业零售、房地产、文化娱乐等服务业发展区域,提高总部经济配套能力。强化创新支撑,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发展。一是进一步强化企业技术改造。设立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对传统产业集群改造提升进行补助,重点支持企业采用先进技术装备更新改造项目;同时,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采取差别电价、财政补助、上大压小等措施,加快淘汰水泥、石材、煤炭、钢铁等行业落后产能,以技术改造促进落后产能淘汰。二是强化创新驱动。大力开展以产业化为主导的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等活动,设立重大产业应用科技开发专项,进一步破解技术瓶颈制约。三是突出新产品、新技术应用推广。设立高新产业发展基金,推进高新平台建设,制定鼓励新兴产业产品消费政策,加大新兴产业产品政府采购力度,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福建省抢先布局。四是突出平台建设。建设装备制造、汽车、纺织服装、电机、电子信息等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服务平台,以及工控技术、中试环境、在线检测、电子商务、项目交易、投资贸易等专业性公共服务平台,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和物联网技术推广,促进传统产业价值链延伸拓展。五是推进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做大技术创新工程。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以新型显示、LED、稀土及化工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太阳能光伏及新型动力电池等为重点突破领域,建立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库,组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技术开发专项,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新兴产业发展领域。加快研究出台光电产业、物联网产业的扶持政策,选择太阳能光伏发电、两化融合、新能源汽车、LED等重点领域实施市场应用示范工程。加快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力争到2015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增加值3000亿元以上,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2%(作者系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jj/jjggyfz/201304/t20130428_226839.htm
⑥ 中国最大的产业园规划或项目规划机构公司有哪些
产业园区是执行城市产业职能的重要空间形态,园区在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引进外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经济等方面发挥积极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成为城市经济腾飞的助推器。随着产业园区的主导产业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不断的转型,也是未来产业园区规划和发展中需要注意的内容。
(一)政府类性质机构公司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工程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天津市建筑设计院、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远景设计研究院、CCDI设计集团等。
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总院、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总院等。
(二)民营类性质机构公司
1、中为咨询
中为咨询依托分布于全国各重点城市的市场调研队伍,与国内外各大数据源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以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并结合第二手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系统化行业分析数据库;同时,中为咨询的专家智囊团,运用国际流行的研究方法,对行业市场进行全方位的诊断,为中国企业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运作模式,帮助中国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中为咨询推广和传播国内外顶尖管理理念,协助中国企业健康、持续成长。为中国企业的战略管理提供实效性的解决方案,推动企业战略转型和管理升级。中为咨询致力于企业管理各个领域的研发与创新,探寻企业持续发展、从成功到卓越的因素,为企业提供贴身、专业的管理培训服务。凝聚专家学者专业诊断,透过企业培训方式促进企业快速成长。
为协助政府相关机构能在国家产业项目规划申报过程中顺利通过,中为咨询基于同国家发改委、国家商务部,以及全国300多个行业协会的长期良好合作关系,结合国家信息中心、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国家工商总局等的相关权威数据,充分利用公司10多年来积累的相关细分产业数据库,为政府相关产业项目的投资规划提供分析报告。中为咨询([图片]http://www.zwzyzx.com/)的政府投资规划分析报告不仅有翔实的产业项目涉及的细分数据,更有严谨与科学的分析方法与模型,加上专业研究员执笔撰写,使项目产业规划报告在各审议机关都能顺利通过,提高了政府相关部门获得项目资金支持的可行性与效率。流程:接受委托→组建小组→事前调查→专家访谈→资料收集→数据核实→介入调查→分析研究→编制政府报告。
2、中投顾问
中投顾问于2002年在深圳成立,是中国领先的产业研究与产业战略咨询机构。12年来,我们一直聚焦在“产业”领域,专注于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招商及产业投资咨询服务。我们是国内唯一一家既有深厚的产业研究背景,又只专注于产业咨询的专业公司。对政府或园区,我们提供从产业规划到产业招商的一体化产业发展咨询解决方案;对企业,我们提供投资机会研究、投资地点选择、项目规划设计的一体化产业投资咨询服务。
十多年来,中投顾问已经为十多万家包括政府机构、银行、研究所、行业协会、咨询公司、集团公司和各类投资公司在内的单位提供了专业的产业研究报告、项目投资咨询及竞争情报研究服务,并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主导完成了上千家产业园区或地方政府的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协助数百家家地方政府推进招商工作和提升产业园区运营管理水平。中投顾问凭借扎实的产业研究基础,通过产业研究影响和服务产业,通过大量咨询案例直接服务政府、园区和企业。
3、中机院
中机产城(北京)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名中机系(北京)信息技术研究院,简称“中机院”。目前全院共有员工26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占员工总数的80%,在北京、上海、长沙、贵阳等地设有办公室,是中国城市规划协会理事单位、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会员、欧洲市场研究业协会会员单位,是华北地区最早从事咨询服务的股份制企业之一。
一方面,为政府及产业地产商提供规划全链咨询服务,主要包括:区域发展战略、产业规划/园区规划、投资环境优化、招商策划及项目包装、重大项目可研及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价、投融资项目对接、政策资金对接等。是40多个地方政府、30多家知名地产商及多家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伙伴。
另一方面,为大中型企业及投资机构提供基于市场研究的解决方案,包括:选址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及实施策略、战略咨询、新产品和产品线规划、IPO上市顾问、供应商发展及销售业绩提升策略等,是四十多家五百强公司的全球指定信息供应商,目前每年出品300余份报告。
4、中工招商
中工招商隶属于深圳市伙伴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由伙伴集团战略投资。中工招商网是领先的工业地产信息及咨询服务提供商,提供在线的工业地产信息发布推广服务,以及线下的代理中介咨询业务,是国内专业的工业园区招商推广平台、厂房租售信息服务平台。
伙伴集团是国内专业从事工业地产领域的咨询服务机构。2003年,伙伴工业地产成立,拥有工业地产"黄埔军校"美誉。2010年,进军工业地产互联网,成立中工招商网,打造线上工业地产网络平台。经过13年的发展,伙伴集团现已成为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产业地产综合服务提供商,下设分支机构近百家,旗下员工近千人,累计为全国50多个城市的产业园区、1000多个工业地产项目提供了高品质的综合服务,为超过30万家企业客户提供专业的投资办厂选址服务。
伙伴集团以深圳东莞为大本营,逐步建立起华南、华东、西南、华中四大业务中心,形成独特的"顾问策划+实施落地"产业园区全程服务模式,构建从投资咨询、顾问策划、营销推广、招商代理、园区运营以及地产金融的集成服务平台,并凭借企业IT信息化平台、O2O电子商务平台、移动互联网技术,为客户提供全球化背景下的专业平台支持。
(三)工程咨询类性质公司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北京市工程咨询公司、上海同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广州市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天津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瑞和安惠项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达华工程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友发国际工程设计咨询公司、北京华咨工程设计公司、上海现代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等。
⑦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途径和模式典型调查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内涵十分丰富。结合荆州农业实际,我们认真总结了“十一五”期以来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深入分析了问题,并就如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出了对策措施,努力推动荆州农业再上新台阶,为荆州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充分肯定成绩,认真分析问题
“十一五”期以来,全市上下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可以说,“十一五”期是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最快、发展最好的时期,实现了“五大明显进步”:
第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取得明显进步。全市上下认真组织实施优质稻产业提升工程、畜牧业振兴工程、水产业壮大工程等农业“三大工程”建设,主要农产品产量连年增产,在全国、全省的地位不断巩固和提升,提前2-3年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特别是粮食、油菜、水产品产量在全国的优势地位得到进一步增强。2005年以来全市粮食总产跨过70亿斤关口,2009年达到74.1亿斤、比2005年增加9.6亿斤,年均递增3.6%;油料产量先后突破900万担、1000万担大关,2009年达到1080.2万担、比2005年增加170.2万担,年均递增4.4%;水产品产量先后突破70万吨、80万吨大关,2009年直跃100万吨、比2005年增加35万吨,年均递增15.2%。
第二,农民增收取得明显进步。2005年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000元、5000元两个关口,2009年达到5464元、比2005年增加2356元,年均递增15.2%。年均递增率高出全省1.42个百分点、高出全国2.98个百分点;比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递增率高4.7个百分点。
第三,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明显进步。规模化发展迅速,2009年全市土地流转面积占农用地面积的10.3%,生猪规模化养殖率达到50%、比2005年提高15个百分点,家禽规模化养殖率达到70%、比2005年提高25个百分点,水产业板块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产业化步伐加快,2009年,全市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78家、比2005年增加8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500家,两年新增400多家。精品名牌创建力度加大,全市有效使用“三品”标志农产品达到344个、比2005年增加209个,农产品现拥有2个“中国驰名商标”、4个“中国名牌”产品和1个中国名牌农产品。机械化发展步入快车道,2009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400万千瓦、比2005年增加160万千瓦,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55%、比2005年提高10个百分点。
第四,农业科技服务取得明显进步。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断健全完善,通过农村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全市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基本建立,2009年全市8个县市区种植业全部实行了“县级主管部门派出制”模式。科研成果显著,近年来先后选育、引种各类新品种50多项(个),其中近10个优质水稻品种和10多个优质棉花品种先后通过省级审定。实用技术推广步伐加快,全市每年重点推广10大类多项实用技术,累计制定农产品生产地方标准化操作规程40多个。科技培训成效明显,认真组织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全市每年培训农民达到100万人次以上。
第五,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明显进步。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目前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扩大到43个乡镇,涉及1305个村、233万农村人口,占全市农村人口的55%。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全市通村公路里程达到1万多公里,97%的行政村通达油路、水泥路,95%的行政村通达客车,基本实现了农村交通路、站、运一体化。农村社会事业大发展,2009年,全市近50%的行政村有了农家书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到389万人,参合率达到94.2%;农村低保扩大到16.2万人;共建沼气池38.2万口、占到农户总数的36%。
虽然近年来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但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五个方面的不适应:一是农业生产条件不适应。特别是现有农田水利设施严重老化、年久失修,全市内垸沿湖、沿河骨干排灌渠道的病险涵闸达40%,排涝泵站及机电设施老化坏损率达70%,尤其是小型农水和末端渠系不畅,农业抗灾能力与提高农业产能的要求极不适应。二是农村经济结构不适应。农业内部中畜牧、水产养殖业所占比重不高,农村经济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协调,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三是组织经营方式不适应。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农民专合社发展滞后,生产经营规模小、标准化水平低,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四是农业公共服务不适应。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融资、担保、保险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完善。五是农民增收机制不适应。主要是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快速增加,缺乏产业支撑,缺少增收门路,缺少体制机制创新,急需建立农民收入稳定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
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认识现代农业的内涵与特征,努力把握突破方向
(一)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所谓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经营方式、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手段和现代物质装备条件武装农业,集市场化、科学化、组织化、设施化、机械化、集约化、信息化、社会化等诸多特征为一体的农业发展模式。现代农业是从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农业,是逐步走向商品化、市场化的农业。其基本特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市场化程度日趋成熟。在这一时期,产品生产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自给,而在于为市场提供商品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着主导作用,市场体系日益完善,农产品商品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农业打破了内部物质循环的局限性进而实现物质的开放式循环,从自给农业发展为市场化农业。
2、工业装备普遍使用。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逐步由现代机械取代人力畜力及手工工具。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田水利化、农地园艺化、农业设施化以及交通运输、能源传输、信息通讯等的网络化、现代化成为当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3、先进科技广泛应用。19世纪化肥的使用,20世纪杂交稻的产生,21世纪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也逐步渗透到农业的各个领域,农业科研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农业生产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农业的可控程度大大提高,农业增产的60%-80%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同时,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普遍提高,也正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4、产业体系日臻完善。农业发展突破了产加销脱节、部门分割、城乡界限明显等局限性,使农产品的产加销等各环节走向一体化,农业与工业、商业、金融、科技等不同领域相互融合,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业产业链条大大延伸,农产品市场大为拓展,逐步形成了农业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格局。
5、生态环境受到重视。注重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正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趋势。
(二)现代农业的实现途径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一个过程,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转变上:一是推进农业由传统粗放经营向现代集约经营转变。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资源产出率。由单纯追求数量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二是推进农业由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集成农业技术转变。推进农业科技革命,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大力增强农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三是推进农业由工农分离、城乡脱节的二元经济结构向工农协调、城乡结合的城乡一体化经济结构转变。逐步打破城乡间二元结构体制的限制,促进城乡资源和产品的流动与市场化配置,充分发挥城乡互融结合的各种优势。四是推进农业由简单初级产品生产向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经营转变。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农业产业各环节利益共享机制,把农业生产变成农业产业链的第一车间。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生产、加工、运销紧密结合。五是推进农业由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组织化经营模式转变。坚持家庭经营承包为基础。创新和完善统一经营的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结构由趋同性调整向区域化、专业化转变。不断推进区域化布局,建立优势产业带。发展专业化生产,培育特色农产品。六是推进农业由传统线性经济模式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变。传统农业是一种线性经济模式,资源重复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要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环保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好农村环境。七是推进农业由以面对国内市场为主向农业走向全球市场转变。围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着眼于国际市场和全球农业竞争需要,增强“走出去”能力,强化“走进来”应对措施,提升农业整体国际竞争力。
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立足荆州实际,认真制定对策措施
目前,我市农业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对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立足资源禀赋,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速体制机制创新,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力搞好服务,努力推动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
1、加大农业结构调整,构建优势产业体系。水资源是我市的一大资源禀赋,我们要充分发挥水优势,做大做强水文章,在抓好粮食、棉花、油菜、畜牧、水产、瓜果菜、林木森工等七大优势产业的同时,按照品种优质化、种养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营销品牌化的思路,重点抓好水稻、水田油菜、水产、水禽等“四大宜水产业”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一是抓好水稻产业发展。积极扩大早晚连作面积,稳步发展中稻生产,大力推广普及实用增产技术,努力提高单产、改善品质,提升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力争到2015年全市水稻复种面积达到620万亩、增加40万亩,总产达到72亿斤、增加8亿斤。二是抓好水田油菜产业发展。我市是全国全省优质油菜的主产区,种植面积、总产在全国市州中稳居首位。要坚持发展优质油菜方向不动摇,通过开发冬闲田、推广油菜下水田和油后棉等模式,扩大油菜种植面积;通过推广优质高产品种、普及实用技术和开展高产创建活动等措施,努力提高油菜单产和品种优质率,力争到2015年全市油菜面积达到400万亩以上、增加37万亩,总产1300万吨以上、增加200万担。三是抓好水禽业发展。畜禽在坚持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养殖方向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水禽业发展,加强荆江鸭配套系种鸭场种群扩繁建设,大力推广青年鸭培育、鸭稻共育、鸭鱼混养等规模养殖模式,力争到2015年全市水禽达到5000万只以上、增加3500万只以上。四是抓好水产业发展。要以建设水产强市为目标,以精养鱼池改造升级、名特优水产品发展和渔业精深加工为重点,调整产业结构,推行健康养殖,积极发展休闲渔业和设施渔业,力争到2015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到240万亩以上、增加24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30万吨、增加24万吨。努力保持我市“中国淡水渔业第一市”的称号,并争创长江流域绿色水产品加工先进市和江汉平原渔业观光旅游示范市,实现水产大市向水产强市跨越。
2、加快推进规模化、集约化和农机化发展,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要加快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种植业上,要围绕区域板块基地,大力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采取转包、转让、入股及土地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推进规模经营发展。畜牧业上,要加快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和规模养殖模式发展,积极引导散养户向小区集中,降低养殖成本,提高规模化养殖水平,力争到2015年全市生猪规模化养殖率达到70%以上、比2010年提高10个百分点,家禽规模化养殖率达到80%、比2010年10个百分点。水产业上,要突出抓好2大园区和4大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建设水平,提升渔业发展档次。要加快推进农机化进程。抓住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机购置补贴的政策机遇,以主要农作物关键环节为重点,加快水稻、棉花、水产、畜牧、瓜果菜生产机械化进程,着力提升全程机械化水平,力争到2015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700万千瓦,每千公顷耕地拥有农机动力 7200千瓦,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大大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
3、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构建农业产业化体系。一是要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加快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为契机,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加工大县(市、区)建设为手段,真正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现代农业的突破口、工业兴市的主战场、县域经济的主阵地来抓,认真实施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落实相应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力争实现突破性发展。力争到2015年全市构建粮食、油脂、棉纺、水产、畜禽、瓜果菜、林纸等农产品加工七大产业体系,打造6个农产品加工产值过100亿元的加工大县,建成10个产值过5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培植10家在全国有竞争力的加工龙头企业,培育10个中国驰名商标、50个湖北名牌和湖北著名商标。二是要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政策扶持,搞好业务指导,鼓励和引导有销售渠道、生产加工技术和资金实力的能人以及基层农技推广和供销联合农民创办专业合作社,力争2015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000家、比2010年增加一倍以上。三是要积极探索利益联结机制。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重点,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利益联结模式,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努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4、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一是要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要加紧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和畜禽规模养殖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要从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基地、种养大户和科技示范户入手,引导和组织农民自觉开展标准化生产。二是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要进一步强化部门分工合作的监管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市、县、乡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完善检验检测体系;要进一步扩大农产品检验检测范围,大力推进农产品市场准入,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加强对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的监管,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三是要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要突出抓好以高毒农药、禁限用渔药兽药为重点的农业投入品监管,杜绝违禁投入品进入市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5、着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构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体系。一是要抓好新农村建设。集中全力继续狠抓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和8个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工作,积极搞好项目对接,确保取得新的明显成效;扎实推进李埠、花基台、孟溪大垸和江南四镇(弥市、埠河、沙道观、八宝)等4个市级示范区和139个县级试点村建设,力争在产业发展、安全饮水、便民服务体系建设、集中居住点建设、村庄环境整治、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二是要抓好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严格执行耕地占用补偿制度,切实稳定耕地面积。大力推进土地改良,逐步建立市、县耕地质量预警监测中心和科学施肥技术体系;大力推广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开发应用土地施肥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为农民提供“测、配、产、供、肥”一条龙服务。三是要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强荆南四河和四湖流域综合治理、危水水库加固等重点工程,加快大型泵站、大中型灌区改造和水稻主产区排灌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健全完善排灌体系,特别要组织农民投工投劳,抓好“田头工程”建设,提高农业综合抗灾能力。四是抓好农村公路建设。要十分注重骨干公路与乡村公路的配套协调、城镇建设与公路建设的配套协调,根据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步实施、重点突出的原则,以对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着积极作用的路段为重点,加大农村公路建设,让农民直接受益。五是要抓好农业环境保护。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农业生态保护,重点抓好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清洁生产、农副产品综合利用、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农业水环境监测等六个方面工作,为我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生态环境。
6、扎实抓好农业科技创新,构建农业综合服务体系。一是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全面推行农业科技“县级主管部门派出制”服务模式,不断完善管理办法,落实好“以钱养事”资金。同时,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农资经营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二是加快农业实用技术推广步伐。要抓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重点发展江南新区葡萄产业科技园、两湖绿谷农业高科技园区、湖北大明水产科技园区和荆州农业科技园区。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引进和试验示范工作,突出抓好对现有成熟技术的组装配套,重点推广普及优良品种、全程保优栽培、标准化生产、病虫综合防治、测土配方施肥、高产高效模式、农产品储藏保鲜以及精深加工等实用技术。三是抓好农民科技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农民,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努力提高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和择业、就业、创业能力。同时,要积极推进“金农”工程和“三网合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农业信息体系,全方位开展农村经济信息宣传,确保科技、信息进村入户。
7、认真落实政策,构建农业发展保障体系。一是要认真落实农村政策。认真落实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和政策,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认真落实国家的投入政策、补贴政策以及各种扶持政策,努力调动和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切实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二是要加大农业投入。各级政府要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不断增加对“三农”投入。县市区要加大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认真落实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增量奖励等政策,建立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贷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机制。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小额贷款组织,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设立各类新型金融组织。大力发展农村政策性担保业务,鼓励企业出资参股政策性担保公司。积极发展农村小额保险,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建立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三是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树立全局观念,强化服务意思,更加积极主动的支持现代农业建设。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有效的推进机制。建立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加强督办检查,严格考核结账,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完成。(作者系荆州市农业局局长)
⑧ 哪里有《海南省产业园区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是这个吧:
海南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2014-09-30 08:49 来源: 海南日报
字号:
海南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海南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财政部关于重新修订印发〈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文资〔2012〕4号)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琼府〔2011〕54号)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项资金由省财政预算安排,主要用于提高海南省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第三条 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应当体现国家、海南省文化发展战略和规划,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和公共财政基本要求,坚持“诚实申报、科学管理、公开透明、绩效优先”的原则,确保专项资金的规范、安全和高效使用。
第四条 海南省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文化办)、省财政厅按照各自职能分工共同管理专项资金。
省文化办负责专项资金的业务管理,提出项目年度扶持方向和支持重点,制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建立文化产业项目库,组织申报年度资金使用安排计划,提出专项资金安排方案建议,督促年度项目执行和绩效评价。
省财政厅负责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对省文化办提出的年度支持项目及专项资金安排方案进行审核,汇总项目支出预算并报省政府审定、省人大批准,办理预算批复、资金拨付,做好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绩效考核工作。
第二章 支持方向与方式
第五条 专项资金的支持方向:
(一)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对全省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中有关费用予以补助,并对完成转企改制的文化企业发展予以重点扶持。
(二)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重点支持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文化产业基地、产业园区、示范基地和海南省改革发展规划所确定的文化重点工程及项目,对文化内容创意生产、人才培养予以支持,并向特色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业态倾斜。
(三)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对省政府确定组建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公司重点发展项目予以支持;对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联合兼并重组和股份制改造等经济活动予以支持;对经省有关部门认定的省级文化产业重点项目以及在海南以独立法人资格注册,从事文化体育产业的大型骨干文化企业予以支持;对文化企业引进并经省政府认定的经营性国际或国家级大型会展、文化活动、体育赛事和精品演出予以支持。
(四)促进金融资本和文化资源对接。对文化企业利用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渠道融资发展予以支持;对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等活动予以支持。
(五)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播体系建设。对文化企业开展高新技术研发与应用、技术装备升级改造、数字化建设、传播渠道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等予以支持。
(六)推动文化企业“走出去”。对文化企业扩大出口、开拓国际市场、境外投资等予以支持。
(七)省政府认定的其他文化产业发展领域。
第六条 专项资金支持方式:
(一)项目补助。对符合支持条件的文化企业以自有资金为主投资的重点发展项目所需资金给予补助。
(二)贷款贴息。对符合支持条件的文化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实施重点发展项目所实际发生的利息给予补贴。年贴息率最高不超过当年国家规定的银行贷款基准利率,补贴额最高不超过实际利息发生额。
(三)补充国家资本金。对国有独资、国有控股文化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或跨区域整合可适当补充国家资本金。
(四)保费补贴。对符合支持条件的申报单位通过保险公司实施重点发展项目所实际发生的保费给予适当补贴;对文化出口重点项目所必须的财产保险和出口信用保险费用,凭保险合同、保险费发票等有效凭证给予补贴。
(五)绩效奖励。对取得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且获得省部委以上表彰的省文化产业重大项目、文化企业引进并经省政府认定的经营性国际或国家级大型会展、文化活动、体育赛事和精品演出给予适当奖励,对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按照出口实绩给予奖励。
(六)经省政府批准的其他支持方式。
第三章 项目申报的基本条件
第七条 专项资金所支持的文化产业项目,应当符合海南省文化改革发展规划要求,对海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引导和带动作用的项目。
第八条 申请专项资金的单位应具备下列资格条件:
(一)在海南省内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独立核算的文化企业;
(二)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会计核算规范;
(三)会计信用和纳税信用良好,3年内无违法违规经营和欠税等不良记录;
(四)符合海南生态、环保要求;
(五)诚信经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六)正常发放职工工资,按国家规定正常给职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
第九条 省直各部门和各市县要建立规范的项目申报审核机制,重点是审核申请人是否具备申请资格;申报程序是否符合要求;有关申报文件材料是否真实有效等。
第十条 使用专项资金的项目都要实行项目库管理
(一)项目库是对预算项目进行规范化、程序化管理的数据库系统,分为省文化办项目库和财政项目库,具体要求按《海南省省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执行。
(二)项目库中的项目实行实时、滚动管理,对需要纳入项目库的当年和以后年度项目,可随时申报,纳入管理。
第十一条 所有申报专项资金的项目都需要纳入海南省文化产业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管理。
第四章 项目申报程序
第十二条 省文化办根据专项资金支持方向和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会同省财政厅于每年7月底前印发年度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和申报通知。
第十三条 项目申请人的申报材料
(一)基本材料。项目申请人应按要求提交项目申请书,并附上《项目逻辑模型表》和《项目绩效目标表》及其他相关材料。申请书包括以下内容:申请人基本情况、项目背景材料、项目绩效目标及主要内容、项目执行进度安排、申请资金金额及预算安排、以前年度财政资金支持情况、自筹资金安排情况和其他相关内容。申请专项资金的企业还需提供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等复印件。
(二)专项材料。不同的申请人还应按项目资金的用途分别提供下列材料:
1、申请项目补助的,需提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相关合同等复印件。
2、申请贷款贴息的,需提供银行贷款合同、贷款承诺书、付息凭证等复印件。
3、申请补充国家资本金的,需提供相关经济行为审批文件、企业内部相关经济行为决策文件、中介机构验资报告及审计报告等复印件。
4、申请保费补贴的,需提供保险合同、保险费发票等复印件。
5、申请绩效奖励的,需提供相关批准文件、合同、海外活动的相关原始支付凭证、出口收汇核销单等复印件。
6、省文化办、省财政厅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第十四条 项目申请人应按以下程序进行申报:
(一)省直各部门,资产、财务关系在省财政厅单列的省级文化企业,直接向省文化办、省财政厅申报;
(二)省直各部门归口管理的申报单位,由主管部门汇总审核后报送省文化办、省财政厅;
(三)市县申报单位,由各市县文化办组织申报,并商市县财政局审核后,以市县财政局文号上报省文化办、省财政厅。
第五章 项目预算的评审、审核和执行
第十五条 项目预算的评审
(一)省文化办会同省财政厅根据本办法制定项目评审标准。
(二)省文化办按照年度部门预算编制指南、编制时间和要求,于每年8月31日前受理申请人的项目申报,并对申报项目进行初审。
(三)省文化办会同省财政厅组织成立专家评审委员会,对申请项目进行论证和评审,提出专项资金的初步分配方案。
(四)组织召开文化办主任会议,审议专项资金初步分配方案。并于9月20日前向省财政厅提出下年度项目资金分配的建议数和具体项目。省文化办提出的年度项目资金分配的建议数应不低于预算安排专项资金总额的80%,并细化到具体项目。剩余的部分在年度预算执行中另行分配。
第十六条 项目预算的审核
(一)对省文化办提交的项目资金分配初步预算和建议,省财政厅根据专项资金收支的整体情况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必要时可委托有资质的专业中介机构进行审核和评审。
(二)项目预算审核过程中,省财政厅、省文化办要加强协调沟通,使专项资金的项目初步预算的调整,符合部门预算编制的质量规定和时间要求。
(三)经过核定的专项资金项目预算编入省委宣传部年度部门预算,由省财政厅汇总,上报省政府审定、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执行。
第十七条 项目预算的执行
(一)省财政厅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部门预算,及时批复专项资金年度项目支出预算,并按照预算、国库管理规定,及时下达专项资金计划。
(二)年初未细化到具体项目和单位的专项资金,原则上应于当年6月30日前完成分配。
(三)专项资金预算一经批复,应严格执行。资金使用单位应按规定及时向省财政厅、省文化办报告资金使用情况。因特殊因素确需调整资金用途的,应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审批。
第十八条 资金使用单位收到专项资金后,属于贷款贴息、保险费用、项目补助的,计入经营外收入或递延收入;属于补充国家资本金的,计入实有资本,归代表国家(省、市县)的出资人享有;属于绩效奖励的,计入当期直接收入。
第十九条 专项资金结转和结余按照财政部门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监督与绩效管理
第二十条 资金使用单位应当按照“专款专用、单独核算、注重绩效”的原则,及时制定内部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
第二十一条 专项资金使用单位应遵守国家财政、财务规章制度和财经纪律,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 省文化办、省财政厅定期或不定期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根据需要组织或委托有关中介机构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检查和评价结果作为以后年度安排专项资金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三条 专项资金申请人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支持:
(一)未按规定报告以前年度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
(二)受补助项目经绩效评价不合格,未按要求整改的;
(三)因违法行为被执法部门处罚未满2年的;
(四)发生其他违法违纪行为的。
第二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滞留、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对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专项资金的,一经查实,省财政厅将收回专项资金,并严格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法规的有关规定处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查处。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和省文化办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海南省财政厅办公室
2012年11月21日印发
⑨ 各企业都要与那个机构对接
首先要看企业所属行业是归属于哪个政府扶持系统管辖,再根据当年或近期(含几年专)国家系统对属所扶持的项目规划而设立项目,否则先立项后申请会吃亏。再有,看项目是在建还是新建,根据政策我们可以对接所属管辖部申请门备(省、市级发改、商务等)、立项(立项申请文案),审批后,我们上报项目规划文案(含所属行业科研院可研、意见书等)。经省级以上部门审核通过后,准备项目答辩(项目的可行性和发展期限规划等),最后待国家项目审核专家审批通过后将扶持资金接受并妥善规划在项目中,并定期上报项目进展及成果。(还贷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