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胡坚的主要作品
经济学
1.胡坚、王海平主编:《国内金融发达城市金融产业促进政策比较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2010年1月。
2.王铁军,胡坚主编:《中国中小企业融资28种模式成功案例》,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7月。
3.胡坚:《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多维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pp302;
4.胡坚、陶涛:《日本金融:危机与变革》,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pp229;
5.胡坚:《亚洲――金融风暴后的再崛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5月,pp217;
6.胡坚:《欣欣向荣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pp376;
7.胡坚:《转变中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台湾)大秦出版社,1996年12月,pp365;
8.胡坚:《日本金融市场》,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5年10月,pp157;
9.胡坚、刘伟、丛培国和江明华:《当代资本主义的财产制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6月,pp250。
文学
1.胡坚:《飞过沧桑的蝴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4月,pp269。
2.胡坚:《爱的答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10月,pp280。 1.(美)杰克·弗朗西斯和罗杰·伊博森著:《投资学全球视角》(胡坚等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
2.(美)彼德.纽曼等著:《新帕尔格雷夫辞典--货币金融卷》(第一卷),(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译,胡坚教授主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3月,pp835。
3.(美)威廉·夏普:《投资组合理论与资本市场》,(胡坚译),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2001年3月,pp400。
4.(日)林华生:《日本在亚洲的作用》,(曾刚译,胡坚审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pp244。 1.胡坚:“供应学派两个主要经济模型述评”,厉以宁主编:《西方经济思想评论》(第二辑),商务印书馆,1990年,pp97-123。
2.胡坚:“90年代以来的中国金融改革--步骤与走向”,晏智杰、宁骚、李玉主编:《面向21世纪的中国现代化--课题与展望》,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4月,pp120-140。
3.胡坚:“林华生(日)著:《日本在亚洲的作用》(中译本)序言”,2000年10月,北京大学出版社,pp3-7。
4.胡坚:“中泰两国金融体系比较及未来发展”,北京大学泰国研究所编:《现代化进程中的中泰关系--纪念中泰建交25周年论文集》,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12月。
5.胡坚:“风险投资机制建立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北大论剑》,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年7月。
6.胡坚:“香港金融业回顾与展望(2002)”,萧灼基主编:《金融市场分析与预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3月。
7.胡坚:“第一章 退市机制与股市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韩志国、段强主编:《退市机制--市场压迫还是压迫市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4月。
8.胡坚:“对女性学学科教学、学生培养和课程设置的一点思考”,魏国英、王春梅主编:《女性学理论与方法》,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pp133-139。
9.胡坚:“从亚洲金融危机看腐败的危害”,计高成主编:《世界反腐风云备忘录》,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6月,pp277-284。
10.胡坚:“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规律与趋势”,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第2辑),2002年9月,辽宁人民出版社。pp5-19。
11.胡坚、孙素民:“香港金融业回顾与展望(2003)”, 萧灼基主编:《2003年中国金融市场分析与预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3月,pp355-368。
12.胡坚:“王曙光:《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发展》序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pp1-3。
13.胡坚:“加入WTO对于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王长胜主编:《经济信息绿皮书——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2003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1月。
14.胡坚:“从亚洲金融危机看腐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张保民等主编:《亚洲地区的行政改革》,澳门理工学院、澳门特区行政及公职局出版,2003年10月。
15.胡坚、秦娟娟:“中国国际资本管理制度变化”,王长胜主编:《经济信息绿皮书——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2004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
16.胡坚、高飞:“中国香港金融业回顾与展望”,萧灼基主编:《2004年中国金融市场分析与预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2月,pp265-281。
17.胡坚:“王学东:《商业房地产投融资与运营管理》序言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18.胡坚、郭国圣:“中国香港地区金融业回顾与展望”,萧灼基主编:《2005年中国金融市场分析与预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3月,pp81-100。
19.胡坚、梁志隆:“中国香港地区金融业回顾与展望”,萧灼基主编:《2006年中国金融市场分析与预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3月。
20.胡坚:“序言”,韩玲慧:《经济发展中的银行体系》,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4月。
21.郜全亮、胡坚:“2006年香港金融业回顾与展望”,萧灼基主编:《2007年中国金融市场分析与预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6月。Pp343-368。
22.胡坚、郜全亮:“东盟经济合作背景下的中国与泰国经贸与投资关系”,傅增有、薄文泽主编:《中泰关系30年:回顾与展望》,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年8月。Pp126-131。
23. 胡坚、杨霞:“澳门金融业的现状即未来发展方向——兼论金融海啸对于澳门金融的影响”,李向玉主编:《腾飞的澳门:回归十年的回顾与展望(社会卷)》,澳门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Pp313-320页。
24.胡坚:“论澳门产业结构的适度多元化发展”,杨允中、饶戈平主编:《国家十二五规划与澳门特区的发展——纪念《澳门基本法》颁布18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澳门基本法推广协会出版,2011年7月。
25.胡坚、王智强:“中国女性劳动力教育回报率问题研究——基于heckman模型和分位数回归的实证分析”,魏国英、马忆南主编:《亚洲女性论坛报告——性别平等与女性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3月。 (如无特别注明,均为独立完成)
1、“论发展经济学中的结构主义和新古典主义思潮”,《经济科学》,1992年第2期,pp67-72。
2、“‘评斯拉法对李嘉图‘不变价值尺度’难题的解答”,《经济科学》,1993年第1期,pp67-71。
3、“英美银行兼营证券业务的争议及其发展概况”,《经济学动态》,1993年第6期,pp57-60。
4、“发展市场经济与转变思想观念”,《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3年第1期,pp39-41。
5、“目标与人--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观念更新与转变”,《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3年第2期,pp54-62。
6、“大陆、香港、台湾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的比较研究”,《高等教育论坛》,1994年第1期,pp20-26。1993年5月28日(美国)《世界日报》先行刊载。
7、“B股与其相关市场的联动关系”,《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pp36-48。
8、“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规律与上海的选择”,《经济科学》,1994年第2期,pp9-14;并被编入国务院研究室财金贸易研究司课题组“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专辑”,《经济研究参考》1994年第115/116期。
9、“发展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科的关系”,《经济评论》,1994年第4期,pp29-32。
10、“建立国际金融中心指标评估体系的基本设想”,《经济科学》,1995年第2期,pp38-43。
11、“让经济学成为真正的科学”,《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pp22-23;1996年6月29日《文摘报》转载。
12、“香港与广东省的金融互动关系”,《国际金融研究》,1995年第5期,pp18-21。
13、“1997年之后香港继续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几个问题”,《银行家》,1995年第2期,pp8-11。
14、“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pp65-69。
15、“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的失业问题”,《经济学动态》,1996年第1期,pp25-31。1995年11月9日《华南早报》(香港)先行刊载。
16、“台湾发展亚太金融中心的历程”,《银行家》,1996年第2期,pp8-12。
17、“日本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经济评论》,1996年第3期,pp84-90。
18、“香港--面临挑战的国际金融中心”,《中国金融信息》,1996年第6期,pp16-17。
19、“香港与亚洲其他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关系”,《中国金融信息》,1996年第7期,pp25-27。
20、“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运作”,《中国金融信息》,1996年第8期,pp24。
21、“九七临近话汇丰”,《中国金融信息》,1996年第9期,pp17-18。
22、“中银集团--香港金融市场的支柱力量”,《中国金融信息》,1996年第10期,pp35-36。
23、“过渡时期香港的股票市场”,《中国金融信息》,1996年第11期,pp19-21。
24、“论亚太地区多层次的国际金融中心体系”,《经济科学》,1996年第6期,pp67-72。
25、“日本银行业经营管理的改革与调整”,《经济问题》,1996年第11期,pp46-49。
26、“东京国际金融中心的现状与前景”,《银行家》,1996年增刊,pp9-12。
27、“香港回归在望,更上层楼--96年经济、金融回顾与97年展望”,《中国金融信息》,1997年第1期,pp30-32。
28、“中国因素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中国金融信息》,1997年第2期,pp28-29。
29、“1997年前后的港台金融关系”,《中国金融信息》,1997年第3期,pp24-25。
30、“香港上海,比翼齐飞”,《中国金融信息》,1997年第4期。
31、“过渡时期香港银行业监管体制的演变及未来发展方向”,《中国金融信息》,1997年第5期,pp24-26。
32、“香港债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其前景展望”,《经济问题》,1997年第4期,pp32-34;《华人月刊》(泰国),1997年7月号,第18期。
33、“谈中国因素对香港证券市场的影响兼论今后两地证券市场互动的方向”,《证券市场导报》,1997年第3期。
34、“回归在即,红筹更红”,《中国金融信息》,1997年第6期。
35、“台湾发展亚太金融中心的历程及最新进展”,《中国金融信息》,1997年第8期。
36、“从亚洲金融危机看反腐倡廉”,《中国监察》1999年第9期。《澳门日报》,1999年3月28日、4月4日、4月11日分上、中、下三部分连载。
37、“谈我国金融市场开放与金融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金融研究》,1999年第5期。
38、“中国应增强金融实力”,《中国国情与国力》,1999年第7期,《新远见》1999年第4期转载。
39、“风险资本投资机制与高科技产业”,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经济活页文选(理论版):为高科技产业走向市场搭建桥梁》,1999年第14期,总第16期(1999年7月);《会计之友》2000年第1期。
40、“从加入WTO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看我国银行业构建中的几个核心问题”,《中国金融》,2000年第6期。
41、“亚洲金融危机与国际金融体系三大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经济问题》,2000年第4期。
42、“论在西部大开发中消除城乡差别的基本战略”,《宁夏科技》,2000年第3期,第18页。
43、“中国经济的光和影”(中日文双语),《新泻大学经济学年报》第25号(2001年3月印刷出版)。
44、“香港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争议及对内地银行业的启示”,《经济科学》,2001年第4期。
2004年3月被收入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中心主编:《中国现代银行核心竞争力培育与创新运营成功模式全集》第二集1579-1584页。
45、“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模式与动因探讨”,《经济界》,2001年第5期。
46、“在不同学科的交汇点行进”,《当代经济科学》,2001年第5期。
47、“存托凭证发展的国际趋势及其在中国资本市场流通的可行性分析”,《南方金融》,2002年第1期。
48、胡坚、杨素兰:“国际金融中心指标体系的构建――兼及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能性分析”,《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9月(第40卷第5期)。
49、胡坚、郭国圣和林宛洁:“进入WTO与两岸金融的契机与挑战”(上),《信用合作》(台湾)第79期(2004年1月20日)。
50、胡坚、郭国圣和林宛洁:“进入WTO与两岸金融的契机与挑战”(下),《信用合作》(台湾)第80期(2004年4月20日)。
50、魏子力、胡坚:“基于网络的信息与证券市场监管”,《经济科学》,2004年第2期。
51、胡坚、高飞:“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对中国的借鉴”,《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52、魏子力、胡坚:“行为金融理论回顾及其前沿研究”,《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4年第31期。
53、“金融业改革和开放进程中需保持金融稳定”,《银行家》,2004年第4期。
54、胡坚、钱宥妮:“中国消费者短视行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2005年4月)。
55、胡坚、董曦明:“西方干预理论述评――兼论西方外汇干预理论在我国的实用性”,《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2005年5月)。Pp17-23。
56、刘洋、胡坚:“中国期货市场流动性的实证研究”,《经济科学》,2005年第3期(2005年6月)。Pp54-。
57、胡坚“近期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调整的重点及其影响”,《南方金融》2005年第8期。
58.胡坚、钱宥妮:“政府在日本金融制度演化中的作用”,《北京行政学院学报学报》(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6年第3期(总第43期)。
59.胡坚、董曦明:“汇率目标区在外汇干预中的作用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CSSCI来源期刊),2006年第3期(总第167期)。
60.胡坚:“积极发挥工会作用 建设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中国政治类全国核心期刊),2006年第20卷增刊。
61.卜紫洲、胡坚:“我国银行卡业的产业结构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2006年7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62.胡坚、董曦明:“银行往来关系研究理论及启示”,《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63.胡坚、郜全亮:“国际证券交易所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南方金融》,2007年5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64..胡坚、赵翔:“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途径”,《南方金融》2008年8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65.胡坚、吕鹏博:“上海股市与香港股市的连动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12月,(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66.胡坚、杨霞:“澳门金融业迈向何方”,澳门社会进步协会:《九鼎》,2009年第4期,总第18期。
67.李继民、胡坚:“经典产业组织理论框架下我国保险行业的SCP 范式研究”,《商业时代》(《中文核心期刊要要目总览》经济贸易类核心期刊),2010年第32期。
68.李继民、胡坚:“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绩效与规模经济——基于2004-2007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6期,总第371期。
69.胡坚、王智强:“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研究——基于Pr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财政研究》(全国经济类核心期刊),2010年11月。
70.胡坚、王智强:“房地产业公司治理与绩效关系研究”,《商业研究》(《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经济贸易类核心期刊),2012年第5期。
71.胡坚、杨光、王智强:“我国政府财政支出挤出效应研究》,《商业研究》(《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经贸类核心期刊),2013年第8期。 (经济学与金融学)
1、“第二届证券市场暨金融市场理论与实务研讨会简介”,《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5期。
2、“90年代发展中国家外资流入规模增大利弊并存挑战尤多”,《中国城乡金融报》,1995年4月19日。
3、“新加坡香港角逐亚洲第二大国际金融中心”,《中国城乡金融报》,1996年3月20日。
4、“香港基金市场的发展”,《金融时报》,1997年5月18日。
5、“香港经济腾飞的奥秘”,《经济工作通讯》,1997年第17期。
6、“金融业的发展对香港经济的作用”,《经济工作通讯》,1997年第20期。
7、“东南亚金融危机给予我们的启示”,《金融内参》,1998年1月13日(总73期)。
8、“人民币变动的趋势与中国经济”,(日)《东海日中贸易中心通讯》,1999年第1期,总第165期。
9、“也谈实行个人金融财产实名制”,《经济学消息报》,1999年4月16日。
10、“要用政策保证每个人受教育的机会”,《中国改革报》,1999年6月29日。
11、“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模式与动因探讨”,《海淀政协文件资料汇编》(中关村发展战略议政会专辑),北京市海淀政协办公室,1999年6月。
12、“新形势下中关村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海淀报》2000年1月15日第二版。
13、“香港金融创新给我们的启示”,《中国市场经济报》,2000年3月2日第四版。
14、“董建华美加招呼‘外援’--香港跨世纪发展人力资源战略初露端倪”,《中国市场经济报》,2000年4月20日第四版。
15、“优势城市群战略可获得规模经济效果”,《南方日报》2000年6月12日。
16、“纵观香港经济的重新定位”,《中国市场经济报》,2000年4月20日第四版。
17、“市场不相信新经济神话”,《中国市场经济报》,2000年4月29日。
18、“用经济学原理反思‘假日经济’”,《南方日报》2000年5月15日。
19、“对于中关村地区建设高科技园区的建议”,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办公室:《海淀政协》(文件资料汇编)第22期,2000年8月,pp19-20。
20、“密切关注金融市场的变化”,《经济日报》,2000年9月28日,第12版。
21、“让新世纪充满爱”,《北京大学校报》第917、918期(2001年1月1日)。
22、“中国大陆股市的‘结’与‘解’”,《商业新闻周刊》(台湾),总第7期,2001年1月8日-14日,pp100-101。
23、“发展结构层次丰富的证券市场”,《科技日报(创业板周刊)》,2001年3月29日(2001年第12期)。
24、“建立退市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中国证券报》2001年4月17日,第九版。
25、“经济发展与文物保护和文物收藏”,《东南文化》,2001年第4期。
26、“日本创业板的新格局及其影响”(上),《科技日报(创业板周刊)》,2001年6月14日(2001年第22期)。
27、“日本创业板的新格局及其影响”(下),《科技日报(创业板周刊)》,2001年6月21日(2001年第23期)。
28、“中国股市急需蓝色兵团”,《证券日报》,2001年10月17日第4版。
29、“降息推动经济增长--评央行再度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中国财经报》2002年2月22日第2版。
30、“低利率:世界经济的新特点”,《人民日报》,2002年3月1日,第7版。
31、“交易所也上市”《三联生活周刊》,2002年第16期。
32、“存托凭证发展的国际趋势及其在中国资本市场流通的可行性分析”,黄河证券责任有限公司主办《黄河证券研究》,2002年第3期。
33、“‘造假’拖累美元”,《人民日报》2002年7月19日。
34、“开拓创新拳头产品”,《经济日报》2003年11月25日第14版。
35、“笙歌伴忧思:亚洲金融危机十周年祭—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胡坚教授”,《中国市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7年8月。
36.胡坚:“金融与实体经济:孰重孰轻?”,《实效管理》,2012年第6期。
37.胡坚:“贝卢斯科尼们无法抵御金融全球化的风险”,《中国健商》2012年第3期。
38.胡坚:”再接再厉,继续创造新的辉煌”,《金融时报》2012年11月23日第五版。 1、“给我一个小小的世界”,《南方周末》1992年11月12日。
2、“今夜无人安睡”,《北京大学校报.校庆专刊》第3版,2003年5月5日。
3、“永恒的四季”,何芳川教授纪念文集编辑组:《何芳川教授纪念纪念文集》,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
4、“燕园,与你同在”,赵为民、郭俊玲主编:《精神的魅力》(2008),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
5、“等您,在燕园”,刘昀、王曙光编:《岱岳长青:陈岱孙纪念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
② 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壁垒有哪些
你说的这个抄平台没有袭听说过啊,现在比较热门的是理财通只是一种理财工具,本身的话是没有任何危险的。把钱存到理财通余额随便放多久都没有什么关系的。但是,也是没有收益的。
只能通过投资理财产品才会产生收益,但是投资的话都是有风险的,目前来说还没有看到什么产品是只赚不赔的。但是可以尽量选择风险最低的产品
③ 刘洋拼音
liu,yang,liu为第二声,yang为第二声
④ 小刘洋 女朋友
这是他人的来感情事,源你何必这样热衷呢,,而且这样也不好,留点私人空间给他们吧,有空的话,还是关心一下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吧。望采纳
你可以自己网络搜索一下,基本都是有很多花边新闻的,不过真假性就不可而知道,个人建议还是知道就算了,不要散播谣言就好了。这样对人对自己都是好的。望采纳
⑤ “互联网+现代农业”将为三农带来哪些发展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下,互联网的身上往往被贴上“快”的标签,而受气候、季节特征约束的农业领域,因为周期长总是难以摆脱“慢”的影子。如何让“快”“慢”不同的领域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当我们谈论“互联网+现代农业”时,我们还需要哪些“佐料”和途径?
2015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发展农业新型业态做出了具体要求: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改进监测统计、分析预警、信息发布等手段,健全农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完善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鼓励在大城市郊区发展工厂化、立体化等高科技农业,提高本地鲜活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租赁业务,积极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
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健全农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发展农村电商、提高高科技农业水平、发展农业生产租赁业务,这些都需要资金、技术的支持,需要社会资本和企业的广泛参与。
然而,周期、成本和效率的问题,让许多投资人望而却步,艾格农业董事长黄德钧在日前举办的“中国农业创新发展资本论坛”上指出,中国目前农产品附加值较发达国家而言相对偏低,国外农业较发达国家产品附加值大致在1:3.8到1:4之间,而国内大约为1:1.8。换而言之,“企业的直接收入并不是主要来自于土地里的产品,而是来自于后加工。在这方面,金融还是需要可持续发展和盈利空间的。”
种植经济附加值高的产品,是否就一定会有更好的效益?春晓资本创始合伙人何文对此有不同看法,他认为这会让企业面临新的问题,因为这些产业规模相对较小,并不一定能达到企业预期,而且由于周期长等原因,对于产业资本来说还是有一定风险。
大唐金融控股集团刘洋在“中国农业创新发展资本论坛”上提出了“健康厨房”的方案,“中央厨房这个大概念,其实是通过整合城市的市场,倒过来去整合上游的种植,围绕健康厨房这个核心,整合上下游,重视市场这个产业链。”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
“农民最关心的是把农产品卖到城里去,让他的产品进入到城市里的千家万户;现在很多农村电商在考虑怎么把原来城里人消费的一些品牌,包装、食品或是日用品卖到农村里去,另外还有城市里一些科技含量高的东西,怎么把它们弄到农村里去改善农村的生产效率”,何文如是说。
由此看来,完善农村物流体系,打造差异化地方特色品牌,用更好的方式去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这些都将为农村服务升级,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更多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