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由产业资本投资形成的金融控股公司和财务公司有什么区别
产业资本投资金融控股公司这个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前景,目前我国没有真正意版义的金融控股权公司,只具备雏形,目前要么是产业资本投资金融,要么是金融投资产业,产业资本投资金融控股公司的话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比如人才,信息,技术更新,管理等。
财务公司一般属于中介,他既不能吸收存款,也不能发放贷款,而且没有实业后盾,其中的操作存在很大的风险,他们的主要运作就是整合民间资本进行投资,其实就是私募,其法律关系一般属于委托理财关系或者民间借贷关系,而产业资本投资金融控股公司属于投资行为,其法律关系属于投资关系,当然承担的责任和享有的权利是不一致的。
Ⅱ 传蚂蚁将重组为央行监管的金融控股公司,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随着中国四大部门联合约谈蚂蚁集团之后,就有消息传蚂蚁集团将进行资产重组,在央行的监督下转型成为一家金融控股公司,这些背后究竟释放了什么信号呢?
第一个重要信号:国家坚决维护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反对资本无限制扩张和垄断。此次事件国家的政策其实很清楚,对垄断行为进行"预防和制止",对创新行为"引导和鼓励"。国家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但于此同时也规定企业应依法规范发展,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坚决反对企业之间不正当竞争和垄断。数字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但是因为少数平台的一家独大会导致其他一些小微企业发展受阻,导致企业在大型平台反竞争中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蚂蚁集团的重组释放出了国家监督维护市场管理的决心和意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享自己的力量。
Ⅲ 金融控股公司的特点
作为多元化经营的金融企业集团,金融控股公司具有如下特点: (1)监管压力
在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监管体制下,设立控股公司,由控股公司持有银行和其他金融资产的股权,各金融业务子公司各自持有相关业务牌照,独立经营,接受各自监管部门的监管,符合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精神。同时减少单一金融机构同时开展其他金融业务带来的监管压力。
(2)公司治理
控股公司在公司治理结构上拥有更大的灵活性,不用满足各金融业务监管当局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规定。例如,在香港,按照《银行业条例》,金融监管局有权审批银行董事会的委任,银行在公司治理方面受到的约束将大于控股公司。 金融控股公司通过收购、兼并不同种类的金融机构,使得金融控股公司本身具有巨大的协同效应的优势。此外金融控股公司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时,可以将不同地区、不同金融品种之间的优势加以组合利用。在金融业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可以有两种选择:
(1)增加单一金融服务产品的数量,如扩大银行地区分行和营业网点,可以多吸收存款。这样作法的意义是大银行只要收购一家小银行,就可以降低小银行的高额成本,由于平均成本的降低而带来了规模经济。
(2)增加金融服务产品的种类,如银行经营证券业务和保险业务。银行的一个网点,可以同时销售证券、基金、保险等不同金融服务产品,这就大大地降低了成本,比分别设立网点要节省许多人力和设立网点的费用。通过增加金融服务产品的种类,由于平均成本的降低带来了范围经济。 (1)控股公司模式有利于降低管理风险。控股公司只行使股权投资的职能,不同业务子公司的管理互相独立,可以保证较高的业务管理能力,避免单一金融机构同时管理其他金融业务的巨大压力。
(2)控股公司模式有利于降低市场风险。在控股公司模式下,银行与其他业务间的交叉销售等商业活动处于市场的监督之下,透明度更高,风险更低。
(3)控股公司模式有助于提高风险承受能力。各项金融业务分别在独立的子公司里进行,一家子公司无需为其他业务的风险承担损失;即使一家子公司出现经营危机,其他子公司还可照常经营,无需以自身的资金去承担责任,从而有利于保障其自身的资金安全。 从募集资金用途来看,控股公司在资金调配上拥有更大的灵活性。例如,当银行因资本金过剩要降低资本金水平时,需要得到有关监管当局的认可,这一过程可能会耗时较长,而控股公司则没有上述限制,有利于提高资本金的使用效率。
同时,控股公司模式在后续融资上更便利。例如按香港的有关规定,向控股公司注入其他资产,只需遵守《香港上市条例》及《收购合并守则》,不需要香港金管局的批准;而任何资产注入上市银行时,都要接受证券监管机构和金管局的双重监管。
Ⅳ 金融控股的意义是什么金融控股的特色为何
根据1999年2月国际上三大金融监管部门--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监会组织、国际保险监管协会联合发布的《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原则》,金融控股公司指"在同一控制权下,所属的受监管实体至少明显地在从事两种以上的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同时每类业务的资本要求不同"。作为多元化经营的金融企业集团,金融控股公司具有如下特点:
1.集团控股,联合经营。集团控股是指存在一个控股公司作为集团的母体,控股公司既可能是一个单纯的投资机构,也可能是以一项金融业务为载体的经营机构,前者如金融控股公司,后者如银行控股公司、保险控股公司等。
2.法人分业,规避风险。法人分业是金融控股集团的第二个重要特性,指不同金融业务分别由不同法人经营。它的作用是防止不同金融业务风险的相互传递,并对内部交易起到遏制作用。
3.财务并表,各负盈亏。根据国际通行的会计准则,控股公司对控股51%以上的子公司,在会计核算时合并财务报表。合并报表的意义是防止各子公司资本金以及财务损益的重复计算,避免过高的财务杠杆。另一方面,在控股公司构架下,各子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控股公司对子公司的责任、子公司相互之间的责任,仅限于出资额,而不是由控股公司统负盈亏,这就防止了个别高风险子公司拖垮整个集团。
金融控股模式的优势所在
1.金融控股模式有利于实现分业向混业的转型
在金融分业监管体制下,设立控股公司,由控股公司持有证券、银行、保险和其他金融资产的股权,是实现由分业经营向混业转型的最佳模式。以控股公司作为资本运作平台,通过兼并收购或设立新的子公司以开展其他金融业务,构建金融服务平台,建立全功能金融服务集团.
2.控股公司模式具有监管上的灵活性
(1)监管压力。在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监管体制下,设立控股公司,由控股公司持有银行和其他金融资产的股权,各金融业务子公司各自持有相关业务牌照,独立经营,接受各自监管部门的监管,符合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精神。同时减少单一金融机构同时开展其他金融业务带来的监管压力。
(2)公司治理。控股公司在公司治理结构上拥有更大的灵活性,不用满足各金融业务监管当局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规定。例如,在香港,按照《银行业条例》,金融监管局有权审批银行董事会的委任,银行在公司治理方面受到的约束将大于控股公司。
3.控股公司模式有利于形成协同效应
金融控股公司通过收购、兼并不同种类的金融机构,使得金融控股公司本身具有巨大的协同效应的优势。此外金融控股公司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时,可以将不同地区、不同金融品种之间的优势加以组合利用。在金融业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可以有两种选择:
(1)增加单一金融服务产品的数量,如扩大银行地区分行和营业网点,可以多吸收存款。这样作法的意义是大银行只要收购一家小银行,就可以降低小银行的高额成本,由于平均成本的降低而带来了规模经济。
(2)增加金融服务产品的种类,如银行经营证券业务和保险业务。银行的一个网点,可以同时销售证券、基金、保险等不同金融服务产品,这就大大地降低了成本,比分别设立网点要节省许多人力和设立网点的费用。通过增加金融服务产品的种类,由于平均成本的降低带来了范围经济。
4.控股公司模式有利于业务发展
金融控股公司产生与存在的动力就在于它的创新业务,即金融部门内部各要素的重新组合和衍生。在控股公司下,银行、证券、保险等子公司独立运作,业务发展空间更大、自由度更高,有利于各子公司在各自领域更充分地发展业务;在控股公司模式下,各种业务和产品间的交叉销售更加市场化,透明度高,关联交易的处理也更加规范明确,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业务和产品的交叉销售。20世纪后半叶是金融创新业务飞速发展的时期,与金融控股公司相关的金融创新业务主要内容包括"金融超市"或"一站式金融服务"以及网络金融服务。
5.控股公司模式有利于降低风险
(1)控股公司模式有利于降低管理风险。控股公司只行使股权投资的职能,不同业务子公司的管理互相独立,可以保证较高的业务管理能力,避免单一金融机构同时管理其他金融业务的巨大压力。
(2)控股公司模式有利于降低市场风险。在控股公司模式下,银行与其他业务间的交叉销售等商业活动处于市场的监督之下,透明度更高,风险更低。
(3)控股公司模式有助于提高风险承受能力。各项金融业务分别在独立的子公司里进行,一家子公司无需为其他业务的风险承担损失;即使一家子公司出现经营危机,其他子公司还可照常经营,无需以自身的资金去承担责任,从而有利于保障其自身的资金安全。
6.控股公司模式有利于资本运作
从募集资金用途来看,控股公司在资金调配上拥有更大的灵活性。例如,当银行因资本金过剩要降低资本金水平时,需要得到有关监管当局的认可,这一过程可能会耗时较长,而控股公司则没有上述限制,有利于提高资本金的使用效率。
同时,控股公司模式在后续融资上更便利。例如按香港的有关规定,向控股公司注入其他资产,只需遵守《香港上市条例》及《收购合并守则》,不需要香港金管局的批准;而任何资产注入上市银行时,都要接受证券监管机构和金管局的双重监管。
金融控股公司的潜在风险
1.系统风险
金融控股公司由于占有金融资源过大,其系统风险的危害比较大。在金融控股公司中,无论将部门的风险分散化到怎样的程度,即使系统内部不发生风险,但是由于系统外的风险,也会波及到系统内。在金融控股公司或全能银行体系中,这种不能分散的风险可能导致系统风险。这是因为,首先,金融控股公司或全能银行控制的金融资源占据着金融和经济活动的绝大部分,可能使整体经济暴露在风险之中;其次,金融控股公司或全能银行使银行与产业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这样就可能使震荡更容易传播。
2.内幕交易和利益冲突
金融控股公司的各子公司之间进行关联交易,使得集团内各子公司的经营状况相互影响,这就增大了金融控股公司的内幕交易和利益冲突的风险。由于集团内子公司的利益相互影响,所以就可能出现子公司之间进行内幕交易、损害消费者利益的现象。
3.财务杠杆比率过高
金融控股公司可以提高财务杠杆比率,比如总公司以外来资本(如通过发债或借款)拨付给子公司的资本金,在总公司和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都同时反映出来。如果该子公司用该笔资金在集团内继续投资,则该笔资本就被重复利用,这意味着资产重复计算,可能会使整个集团的财务杠杆比率过高,影响到集团的金融安全。
Ⅳ 金融投资里的风险控制
一、资金的取得与分配
我们参与金融投资、投机,首先要有一笔资金,还有后续的资金供应。初始资金取得,首先要分析资金结构,是自有资金或借入资金或两者混和,这个风险不一样,然后分析是长期资金还是短期资金,再分析自已的后续资金,是否自有可投资资金会增加或减少,后续可融入的资金多少和期限。再根据资金性质来决定可参与的品种。这里的风险控制是:1、不应用有确定用途的短期资金用于金融投资、投机。2、不应用短期资金做长期投资、投机。3、不应过度借贷,以免不利情况无法偿债。
二、金融品种与资金配置
不同金融投资品种风险不同。风险最低的银行存款,其次国债,再次企业债,信托理财产品风险不能自控,这些投资品种的风险控制就不再赘述。风险高的是股票、期货、期权等品种,期货又包含有股指期货、商品期货、外汇期货等,期权类似。
除了融资融券或借入资金,股票是1:1操作,可用资金确定,但因与公司业绩挂钩,也有放大风险的效应。这里的风险控制是:1、除非历史性大底或大顶,这个是不允许借入资金或融资融券的。2、除非是确定的右侧底部,用于操作的资金,不超过可用于投资资金的30%。
期货、期权是放大操作,放大价格波动至少5倍以上,可用资金是不确定的,所以这里风险控制是很难的。
这里的资金风险控制是:1、除非确定的右侧历史性大底,用于投资该项的资金,不得超过自有可投资资金的10%。2、形成的利润资金要逐步转出。3、仓位不超过用于操作的资金7成。
三、高风险品种的投资策略风险控制
这里的高风险品种指股票、期货类。
这类交易策略是右侧交易、利润逐步转出,期货最好是达到只用利润参与交易的程度。
这里的风险控制是:只做右侧交易,禁止左侧交易,如发生判断失误的情况必须止损;因为真正的右侧大底部、大顶部是很少的,可能几年才出现一次,那么应减少交易次数,最好一年或几年才操作一、两次,那么其他的参与短线交易就是为了测试底部或顶部或纯粹为了投机,那么这种交易其实没太大意义,那么必须止损和止盈,以免被套而不断追加资金,而导资投资、投机的重大失败,参与这类交易的资金不应超过自有可投资资金的30%。
利润资金要逐步抽出,并转投风险较低品种或用于其他目的。
四、高风险品种的信息风险控制
这些投资品种会有各种消息或所谓专家意见,这些都不听信,必须做自已判断,这个市场是很黑的,媒体、舆论是被控制的,会不断产生信息来强化某种判断,包括专家意见也是被控制的,用较多对的判断来引诱你信他一次错的判断,而陷入陷阱,产生重大投资失败。
所以这里的风险控制是:相信常识的价值判断及技术判断,而不要听信任何的消息和意见。
五、高风险品种价值和价格判断的风险控制
这些品种价值判断在于投资价值的显现,什么时候价值才体现出来?那就是由于恐慌形成的超越常识的便宜。那么大部分时间价值是不会有的,只是价格波动,所以大部分时间高风险品种是没有投资价值的,所以如果平常要参与这些品种只能是轻仓和止损、止盈的操作策略和方法,必须止损的原因,是因为人一旦选择了方向,就可能坚持而陷入重大失误中,所谓屁股决定脑袋,这种情况会丧失理性的,所以必须止损、止盈。
这里风险控制包括两方面心理和操作,具体是:1、除非确定的右侧历史性大底或顶部,只能轻仓操作,必须止损、止盈以防陷入方向性陷阱。2、历史性大底、大顶鲜有发生,一生也经历不了几次,所以大部分时间的交易必须轻仓、止损止盈的。3、对于小散户而言,是无须左侧交易的,历史性的大底部至少会有2个月的盘整时间,长的话1年以上也可以的,对于小散户来说,几秒种就可以建立满仓,所以是不用担心错过底部的。
六、操作过程的风险控制
经过上面的分析,其实已经较清楚了。上面的分析可总结如下:
1、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操作是轻仓操作、止损止盈。
2、利润逐步转出用于低风险投资或其他目的。
3、历史性的大底大顶,投资投机价值出来时,操作是重仓长线持有操作,可利用杠杆。由于是小散,建满仓的过程只需几秒,所以只能是在绝对把握,确定的右侧时才如此,那么一生用于做这种交易的时间可能也不会有1小时,基本上不用想这个的。
总结就是不带套。
关于何时何价止损、止盈很难判断,但可以先定个原则,破5日线要止损止盈。
期货买卖点进错了,必须止损。直到找到正确的买卖点才可持有。
Ⅵ 请问高盛现在到底是银行控股公司还是金融控股公司
100%的BHC
我不是很清楚你说的那些法具体是怎么规定的
美国以前的确强调要分业经营专和监管的,但是属随着次贷危机演变成金融危机后,实际上是走向混业经营了,除了雷曼破产外,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也就是投行被银行收购了,混业经营开始了
高盛和摩根斯坦利由于相对好一点,也就是亏的不是很严重,但是被要求必须转成银行控股公司,有两点,一个是要加强监管,像监管银行那样来做,再一个,可以获得美联储的直接贷款,投行是没有这个资格的,这样可以避免重蹈雷曼的覆辙,美国金融系统经不起任何大机构倒闭的打击了
Ⅶ 为什么 银行股权投资的资产风险权重高
股权投资仍受多因素制约
记者获得的《指标体系》显示,资产公司的各类资产中,股权类资产的风险权重普遍较高,例如,对本集团口径下未并表金融机构的资本投资,如是非上市公司的,风险权重为400%,上市公司的,风险权重为300%;而对工商企业的资本投资(非政策性债转股部分),其中对集团并表的实业类子公司的资本投资,风险权重200%,对其他工商企业的资本投资(非政策性债转股部分),风险权重为400%;对本集团并表金融机构的资本投资,对工商企业的资本投资(政策性债转股部分),风险权重皆为100%。
“占用资本金高,业务难以开展。”上述资产公司人士表示,资产公司的资金来源除资本金外主要是银行借款,同业拆借市场并未被纳入,“银行借款只能用来做(不良资产)收购业务,不能开展投资业务。”
对于混业经营特征明显的资产公司,监管层提出了比商业银行更为严格的并表监管要求,资本充足率12.5%的要求也高于商业银行。根据银监会去年3月8日下发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表监管指引(试行)》(下称《并表监管指引》),资产公司最低资本要求为表内外加权风险资产之和乘以12.5%;资产公司不良资产运营的最低资本要求为以不良资产收购成本为基础计算的风险加权资产的12.5%。
而资产公司的资本金相对于业务规模的发展还十分有限,如信达和华融的注册资本金分别为301.40亿元、258.35亿元。
此外,投资类业务审批时间长也制约了资产公司的积极性。“数额太大的业务要报批,审批时间长,”一家已改制的资产公司分公司人士告诉记者,“5亿以上的投资业务要上股东大会,报大股东财政部审批。”
据其透露,该公司所有的分公司和子公司,前三季度做的全部投资业务仅占比20%,且其中的股权投资业务微乎其微,“主要是做增信业务。”
据记者了解,这种增信业务主要指,当企业需要向商业银行融资而自身担保、抵押不够时,资产公司为项目提供担保,并承诺贷款出现逾期不还时,资产公司全部接收,类似远期金融不良资产收购。
另一障碍是,在当前的资本市场环境下,资产公司难以觅得合适的项目资源,难以保证有效的退出渠道,即便有,预期收益率也不高。
“股市不好,预期回报率的测算会很低,且当期没有收益,起码要两三年,这个时间可以把资金滚动用来做其他业务,收益更高。”这位分公司人士表示,“至少从我们分公司层面,运行股权投资业务还不具备现实条件。”
股权投资严格并表
尽管面临种种现实障碍,难以起到有效激励,股权投资作为一种可持续性的商业化业务,仍然受到鼓励。
上述分公司人士告诉记者,其所在的总公司为了提高分公司发展股权投资业务的积极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措施,如包括将股权投资收益的预期回报按期折算,作为当期收益纳入分公司业绩,并计入考核。
而《管理办法》的出台也体现了股权投资业务将是资产公司未来要重点发展的一个方向。
《管理办法》将股权投资项目区分为战略性投资项目和财务性投资项目。
战略性投资项目是指资产公司基于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根据自身财务状况,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以长期持有、参与经营为目的,投资于经营稳定、行业景气、收益良好、风险可控的,对企业长远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投资项目。
财务性投资项目是指资产公司以获取财务收入或提升不良资产处置回收价值为目的,投资于退出灵活、经营稳定、收益良好、风险可控的项目。
前提是,资产公司从事股权投资业务要执行严格的并表监管。资产公司须按照《并表监管指引》的有关要求,对控制的附属法人机构财务情况进行并表,按期向监管机构汇总报告,包括参股公司的经营状况、收益情况,控股公司的总体经营情况、财务状况、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等。
定价方面,要求资产公司对投资项目进行尽职调查,审慎分析、评估投资项目资产价值,“具备条件且有必要的,可聘请中介机构协助评估,为拟收购股权定价提供依据。”
《管理办法》还要求,资产公司应针对股权投资业务建立健全内部管理与控制体系,逐步覆盖投融资、资产管理、风险监控等业务事项。我觉得与其选择有风险的,不如选择有保障的,比如腾讯的众创空间,由国家政策扶持。
Ⅷ 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体系有哪些基本要素
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体系有三个基本要素,分别是以下3点:
1、董事会对总体风险管理理念和基本风险管战略的确定
总体上说,董事会对金融机构承受的风险承担最终责任和义务,因此应负起监控职能。公司整体的风险管理及控制政策应由董事会审批,为保证战略和政策得到遵守并保持适应性,决策机构应通过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和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实施和评估。
2、确定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
董事会制定风险管理及控制战略的第一步是,根据预定的风险管理原则,并根据风险对资本比例情况,对公司业务活动及其带来的风险进行分析。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要规定每一种主要业务或产品的风险数量限额,批准业务的具体范围,并应有充足的资本加以支持。此后,应对业务和风险不断进行常规检查,并根据业务和市场的变化对战略进行定期重新评估,并将结论应直接报告决策层。转贴于
看准网 http://www.kanzhun.com
在识别风险和确定了抵御风险的总体战略后,公司就可以制定用于日常和长期业务操作的详细而具体的指引。为此,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中应包括,风险管理及控制过程中的权力及遵守风险政策的责任,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内部和外部审计等。如果公司较大较复杂,则需要建立集中、自主的风险管理部门。就风险管理和控制部门而言,最重要的是配备适当的专业人员、并独立于产生风险的部门。
因为控制结构的有效性取决于运用它的人,因此,有效控制的前提是机构内所有员工都具有高度的责任。在确定风险管理及控制过程的权力和责任时,一个重要的因素应是将风险的衡量、监督和控制与产生风险的交易部门分开。高级管理层应保证职责适当分开,员工的责任不应互相冲突。
3、信用风险的管理策略
信用风险管理是金融机构整体风险管理构架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由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全面负责。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直接向全球风险经理负责,全球风险经理再依次向执行总裁报告。信用风险管理部门通过专业化的评估、限额审批、监督等在全球范围内实施信贷调节和管理。在考察信用风险时,信用风险管理部门要对风险和收益间的关系进行平衡,对实际和潜在的信贷暴露进行预测。
Ⅸ 传统金融体系资金支持结构有哪些弊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金融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是整体来说我国金融体系还面临以下问题:
(一)金融发展格局还不合理
我国间接融资比重高,金融发展格局还不合理等问题仍未解决。金融体系仍然由银行主导,银行业资产占全部金融资产的90%以上,全社会的融资风险仍高度集中于银行体系。资本市场仍具有新兴加转轨的基本阶段性特征,证券业业务结构雷同且业务种类单一,资本扩张和市场融资能力有限;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保险密度和深度较低,保险产品不丰富保障功能发挥不够。
(二) 金融组织体系和金融服务需要加强与完善
从组织体系看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不足,银行业对民营资本的市场开放仍有空间。从服务领域看农村金融服务需要强化,截至2009年末全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还有2792个。农村金融产品单一,服务不到位。同时,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往往面临融资困难的问题,金融体系对对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仍不足。2012年5月26日,中国银监会制定《中国银监会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2013年7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这些举措表明意在完善我国的金融组织体系。
(三) 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和经营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些金融改革偏重于机构的增减和人员变动,对金融制度和组织结构创新不够重视。银行业战略规划比较薄弱、竞争同质化考核机制和经营模式不科学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改观。农村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较为突出,证券公司业务模式比较传统,创新能力较弱。一些保险公司内控和基础管理较为薄弱,治理结构还不完善,市场竞争行为仍不规范。
(四) 金融机构潜在风险和金融系统性风险不容忽视
银行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仍然突出,市场风险管理水平不高,内部控制需要进一步加强。银行巨量信贷增长存在风险隐患,贷款集中度风险日趋突出,资产负债期限错配有所加剧。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普遍存在资本金补充压力,证券保险类机构的经营机制和风险管控能力需要加强。普遍存在的顺周期行为和监管、会计等制度因素不利于防止和化解系统性风险。在分业监管体制下对金融控股公司和交叉性金融业务的监管存在缝隙,此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融资主体和部分金融产品存在风险隐患。
主要金融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有待深化。货币市场利率向信贷市场利率的传导机制不畅,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仍有管制长期利率定价缺乏有效的外部基准,金融机构风险定价能力较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存在灵活性不足,市场供求的决定作用有待提高,供求关系不尽合理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