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农商银行如何转型
第一,允许差异化市场准入,更好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农村商业银行长期植根于我国最低层次的金融市场中,对小微、对三农金融服务最熟悉,也最有经验与自觉性。为此,未来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应该允许有以下两种类型的农村商业银行并存:一类是占大多数的中小型农村商业银行。这类农村商业银行因规模和能力等原因,以深耕本土、服务本土中小微企业、发展零售银行业务为己任,深入社区,坚定做有地方特色的社区银行的决心和信心,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进行错位竞争;一类是占少数的大型优秀农商行,比如监管评级为二级以上的资产规模1000亿元以上的农商行。这类农商行规模大、内控好、服务三农或中小微企业到位,监管政策可考虑允许突破经营地域局限,向省内跨区尤其是向地级市以下的农业地区发展。
第二,实施转型战略,迈向精细化经营之路。随着经济金融环境和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尤其是利率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再加上资本监管从严、金融脱媒、技术脱媒、同业竞争加剧、科技创新、客户需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给银行业的经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加严峻挑战,以往粗放型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已难以为继,农村商业银行需进行战略转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适应新形势发展和转型改革的要求,农商银行在法人治理结构、机制创新、业务转型、人才储备、品牌营销等五个方面进行“二次战略转型”是非常迫切的,具有着力于优化资产结构、客户结构、产品结构、收入结构、人才队伍结构和内部组织流程结构,才能为精细化转型战略的实施打好基础。
第三,优化渠道,提高客户粘度。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区域性金融机构,需精耕本地市场,通过渠道优化,提高金融服务的深度与广度,为客户提供一体化、一站式的全方面金融服务,以提高客户的粘度。渠道建设方面,通过线上、线下提供7×24小时无盲点的服务覆盖,线上、线下一站式的“金融商店”;产品方面,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特点,推动整合的一体化产品设计锁定客户。通过渠道优化及产品设计,提高目标客户的粘度,提升中间业务收入。
第四,运用大数据上线提高管理能力与水平。农村商业银行不仅需重视基础数据库的建设,更需对大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提高大数据管理的能力与水平。提高风险计量的准确性,至少需要3~5年的基础数据的积累,这是对大数据建设的最基本的需求。同时,我们更需关注大数据的管理,构建客户管理系统,以挖掘、洞察客户的需求。从拥有数据到实现信息对称,防控风险,为客户“量身打造”金融服务。
第五,挖掘创新型业务,节约资本、实现收入多元化。过度依赖资产扩张的外延式增长模式,不可能长期增强农村商业银行的持续盈利能力和资本金补充能力,需大力发展资本消耗比较少或不占用资本的业务,如中间业务等,注重提升非信贷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可以信贷业务为先导,拓展和延伸银行创新性业务,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如拓展、延伸融资顾问服务、债券承分销业务、私人银行业务、财富管理业务、支付结算业务等;做大做强银行卡、代理收付、代理保险等传统中间业务,实现规模效益的跨越与提升。综合化经营是当今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也是加快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渠道,农村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条件,积极、稳妥推进创新性业务资格申请的步伐,争取更多创新性的中间业务资格,实现创新型中间业务的突破。
同时,加强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全国农信系统总体规模庞大,但是单一农村金融机构“各据一方”、规模相对较小、业务发展差异也较大,农村金融机构之间需加强交流与合作,相互借鉴发展经验,实现“共赢”的发展目标。
B.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在什么时候起步重大的发展政策或措施是什么
一是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从“大一统”框架到多元化、多层次发展。农业银行面向“三农”的股份制改革开始实施,农业发展银行“一体两翼”业务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农村信用社产权结构、经营机制和服务效率发生重大变化,各类资本投资设立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涌现,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挂牌开业,以股份制主导、政策性与合作制为补充,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初步建立。
二是农村信贷资金从国家计划供应到按市场原则优化配置。农村信贷资金的财政划拨和计划供应体制机制彻底打破,信贷规模由总量的指令性控制和层层下达指标,逐步转向总量的指导性控制并根据风险指标实施市场化调节。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经过持续改革,公司治理架构初步建立,经营机制发生重大变化,风险管理明显改善,支农资金由事前计划、定向投放,逐步发展到适度错位竞争、按客户需求和市场信贷条件实施商业化配置,农村信贷资金市场化配置程度和配置效率显著提高。
三是农村金融服务从简单的“存贷汇”到多元化拓展。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从无到有、由点到面,持续向纵深推进,形成了以农村小额贷款、本外币结算、银行卡等品种较为丰富的产品体系,贷款上柜台、ATM、网上银行等较为便捷的服务方式,以及共同体担保模式等符合农村实际的有效担保途径,政策性农业保险广度和深度逐步拓宽,农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利度明显改善。
四是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从各个机构的分散运行到系统性整合完善。农村地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成效显著,农户信用档案和信用评价系统电子化建设启动,覆盖全国、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支付系统和支付手段逐步向农村金融机构延伸,农村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加强,农村信用环境逐步改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资金汇路日趋畅通,“三农”支付日趋便捷。
五是农村金融监管从一般财政性管理到专业化的外部监管。农村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框架初步形成,明确了“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监管新理念,践行“准确分类―提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率达标”持续监管思路,农村金融监管制度逐步完善,分类监管和差别监管措施充分运用,上下集成联动以及内部现场与非现场监管协作机制畅通,农村金融监管有效性明显提升。
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农村金融已由最初的动员储蓄、提供结算便利,逐步发展为配置“三农”资源、调节农村经济、分散农业风险、打造诚信环境的重要行业。截至2007年末,全国县域金融服务网点为12.4万个,县域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9.1万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的23.4%。截至2008年9月末,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7.2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2.8%,其中农户贷款1.6万亿元,农户贷款覆盖面达到34.6%,受惠农户3亿多;农业保险保费收入91.7亿元,农作物承保面积3.4亿亩,承保大小牲畜3700万头(只),承保家禽2.9亿羽(只),为支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C. 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和服务对象有哪些
农村金融机构是中小法人机构。一般是指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在金融改革的进程中,逐渐向回农村商业答银行转化,组建农村商业银行。业务范围和商业银行大同小异,主要是存贷款业务,结算业务等传统业务,近年来,也开展了代收费等中间业务。服务对象主要是针对“三农”以及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
D. 农商银行如何转型
第一,允许差异化市场准入,更好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农村商业银行长期植根于我国最低层次的金融市场中,对小微、对三农金融服务最熟悉,也最有经验与自觉性。为此,未来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应该允许有以下两种类型的农村商业银行并存:
一类是占大多数的中小型农村商业银行。这类农村商业银行因规模和能力等原因,以深耕本土、服务本土中小微企业、发展零售银行业务为己任,深入社区,坚定做有地方特色的社区银行的决心和信心,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进行错位竞争;
一类是占少数的大型优秀农商行,比如监管评级为二级以上的资产规模1000亿元以上的农商行。这类农商行规模大、内控好、服务三农或中小微企业到位,监管政策可考虑允许突破经营地域局限,向省内跨区尤其是向地级市以下的农业地区发展。
E. 银行如何加快推进大零售战略,促进零售业务快速发展
今年以来,工行大同分行以省分行提出的大个金战略为指导,加快推进“大零售”战略落地,促进全辖大零售业务协同发展,全力完成2015年省分行对“大零售”营业贡献提出的任务目标。
一、积极构建高效联动、整合发展一体化经营格局。认真贯彻总分行要求,充分利用“大零售”试点行契机,先行先试,积极开展公私联动、私私联动的创新和探索,通过强化宣传引导力度,引导基层行及员工主动适应转变,将思想统一到贯彻落实到“大零售”战略上来,通过零售业务营销模型转型,实现零售业务发展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重点做好大零售业务发展落后行的帮扶力度。大零售推进委员会强化组织推动力度,以大零售贡献数据为切入点,认真分析辖属支行大零售业务落后问题及原因,加大对零售板块营业贡献占比下降行的督导力度,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切实发挥大零售业务对于全辖转型发展的推进作用。
三、强化储蓄存款的支撑作用。深化对于储蓄存款在经营发展和营业贡献提升中基础性作用的认识,通过扩大存款市场份额来应对利率市场化对存款贡献度下降的影响:一是培育储蓄业务新的增长点,从源头上抓好增存揽储工作,通过增加产品黏合度,实现代发工资客户在我行留存资金最大化;二是做好储蓄存款流动情况监测分析,重点把握大额及异常资金变动,重视结构性存款产品对存款的稳定作用,防止重要客户重要时点出现存款流失;三是开展储蓄与理财的良性互动,确保客户资金在我行体内封闭运行,同时依托高收益产品对存款的拉动作用,积极竞争行外客户和资金到行,实现储蓄存款稳步增长;四是整合业务资源,为客户储蓄、投资、消费、支付等各个环节提供全流程管理,通过细分客户分类,开展精准营销,实现客户资金在我行体系内闭环运作。
四、抓好个贷市场营销。一是推进金融资产自助质押贷款业务的精准营销活动工作,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迅速做出规模,并做好营销效果的数据统计;二是要重点围绕高价值、低杠杆住房核心资产,以办理最高额抵押为基础拓展个人资产综合服务目标客户;要加大相关产品服务整合创新,将个人资产综合服务打造成面向高资产客户提供融资、理财及各类增值服务的平台;三是完善竞争策略,充分发挥我行规模优势,通过利率差异化定价、住房贷款自动化审批等举措,不断提高住房贷款精细化管理水平,多储备优质项目资源,提升我行在当地住房贷款市场议价能力,进一步提高个人贷款营业贡献。
五、强化个金条线增收推动。发挥净值型产品表现稳健、中收水平高、创收能力强和增利尊利稳利等产品交易便捷、支持预约、支持质押等特点,进一步提升个人理财产品销售收入;加大借记卡发卡力度,推动商圈建设,开展各类刷卡促销活动,促进发卡量和消费额的快速增长;加强个人外汇业务宣传,借助第三方机构资源开展专题营销活动,充分发挥我行本外币一体化服务优势开展境内外联动,促进外汇业务发展;密切关注资本市场行情变化,甄选高收益、业绩好的优质基金产品,做好客户分层营销;强化重点健康险、意外险、养老年金险产品的精准营销,快速扩大保障型保险产品销售规模,提高收益型保险产品在网上银行、自助终端等新渠道的销售占比。
F. 农村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有哪些
现在农村商业银行的抄业务范围十分广泛,有个人业务、公司业务、投行业务和国际业务。其中个人业务有:银行卡业务、储蓄业务、个贷业务、代理业务、结算业务和理财业务。公司业务有:存款业务、信贷业务、结算业务和资金业务。投行业务有:咨询业务、融资业务和并购业务。国际业务有:外汇存款业务、国际结算业务、贸易融资业务。
G. 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趋势
零售银行业务是未来银行业发展的趋势
零售银行业在中国是一个新兴的回领域,但对于西方答商业银行来说,却是一项举足轻重的业务。近年来,发达国家的零售银行业更是呈现了蒸蒸日上的趋势。 在金融证券化和投资机构化浪潮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公司绕过商业银行直接在资本市场上筹措资金,使这些国家商业银行的传统存贷款业务量的相对比重下降,西方商业银行从批发银行业务中获取收益的能力下降。
但是,商业银行在零售银行业务领域,找到了新的效益增长点,如美国花旗银行从70年代中期就成立了消费者金融服务部,为消费者提供各类富有特色的、多样化的零售银行业务,该行1994年就在这一领域获利达14亿美元,占总体实现利润的 41%。 零售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传统的优势领域,但随着各国先后开放金融市场,过去金融分类管理的界限正在逐渐模糊淡化,银行、证券与保险公司业务的相互交叉日益普遍。越来越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过去并不经营零售业务的金融机构以及非传统金融服务企业的纷纷进入市场使这一业务领域的竞争加剧。
H. 农村金融机构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背景下,有何优势
农村金融机构具来有扎源根农村、服务三农、贴近百姓的优势,也有资金规模小、科技水平低、员工素质差等先天的劣势。
1、主要的优势
第一,点多面广,贴近农民
第二,经营灵活,政策倾斜
第三,客户众多,潜力巨大
2、存在的不足
第一,科技手段相对落后
第二,客户层次相对较低
第三,产品创新能力较弱
第四,人才储备依然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