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金融机构有哪些
金融机构是专门从事金融活动的组织,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信用合作社、信托投资公司等。
1、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Central Bank)国家中居主导地位的金融中心机构,是国家干预和调控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负责制定并执行国家货币信用政策,独具货币发行权,实行金融监管。
中国的中央银行为中国人民银行,简称央行。
2、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英文缩写为CB,是银行的一种类型,职责是通过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
主要的业务范围是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以及办理票据贴现等。一般的商业银行没有货币的发行权,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主要集中在经营存款和贷款业务。
3、政策性银行
政策性银行(policy lender/non-commercial bank)是指由政府创立,以贯彻政府的经济政策为目标,在特定领域开展金融业务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专业性金融机构。
实行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分离,组建政策性银行,承担严格界定的政策性业务,同时实现专业银行商业化,发展商业银行,大力发展商业金融服务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4、信用合作社
农村信用合作社(英文名称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中文简称农村信用社、农信社)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5、信托投资公司
信托投资公司是一种以受托人的身份,代人理财的金融机构。它与银行信贷、保险并称为现代金融业的三大支柱。我国信托投资公司的主要业务:经营资金和财产委托、代理资产保管、金融租赁、经济咨询、证券发行以及投资等。
㈡ 货币,利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关系
1,货币市场
先给货币市场下个定义,从历史上讲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区别只是时间,1年以内的是货币市场,1年以上的是资本市场。但是后来又加入了许多要素,到货币市场概念慢慢成熟,变成了短期性、流动性、风险性三要素的一个重要金融市场。比较学术的说法是:
1)货币市场的参与者是政府、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资产管理者、个人等,
2)作用是交换短期资金盈余或者不足、管理其资产的流动性头寸、低风险收益等,
3)特点是规模巨大、短期(一年内)、信用风险低、收益率低、产品丰富,
2.1)货币市场存款,
货币市场的存款指的是在银行和证券公司存入的“固定”利率、“固定”期限的存款,这些存款是署名的,所以在到期之前不具备在二级市场的流动性。货币市场存款的有三个方向,分别对应三种利率,
存贷与存贷利率。真正的大头是人民币存贷,也就是存款和贷款,一入一出,是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对手戏,也是银行所真正的业务基础和资金流转。其所对应的利率是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这个利率是人民银行决定的。在人民币取消存贷款利率限制以后,这个利率就是严格意义上的参考利率。严格意义上说,存贷业务不属于货币市场,而是零售市场的业务,但是为了综述全面,我们也把它拉进来了。
同业拆借与同业拆借利率。货币市场上另一个大头是同业拆借,也就是拆出和借入,一出一进,是银行与银行之间的对手戏,也是银行主要的短期资金流转。其所对应的利率是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这个利率或者是实盘交易形成的,或者是银行协会报出的。同业拆借利率可以作为其他利率的参考利率(或者基准利率)
㈢ 金融的主要机构包括哪些
金融业是指经营金融商品的特殊企业,它包括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证券业、租赁业和典当业。
金融业具有指标性、垄断性、高风险性、效益依赖性和高负债经营性的特点。指标性是指金融的指标数据从各个角度反映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和个体状况,金融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垄断性一方面是指金融业是政府严格控制的行业,未经中央银行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允许随意开设金融机构;另一方面是指具体金融业务的相对垄断性,信贷业务主要集中在四大商业银行,证券业务主要集中在国泰、华夏、南方等全国性证券公司,保险业务主要集中在人保、平保和太保。高风险性是指金融业是巨额资金的集散中心,涉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单位和个人,其任何经营决策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效益依赖性是指金融效益取决于国民经济总体效益,受政策影响很大。高负债经营性是相对于一般工商企业而言,其自有资金比率较低。
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优化资金配置和调节、反映、监督经济的作用。金融业的独特地位和固有特点,使得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本国金融业的发展。我国对此有一个认识和发展过程。过去我国金融业发展既缓慢又不规范,经过十几年改革,金融业以空前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成长。随着经济的稳步增长和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金融业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