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央银行业务特点是 ( )
特点是不以盈利为唯一目的。
中央银行职能范围:
1、代理国家财政金库,执行国回家预算出答纳业务,代理政府发行和销售政府债券,并办理还本付息事宜;作为政府的金融代理人,代办有关金融业务,如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等;根据政府需要,通过贷款或者购买政府债券的方式为政府筹措资金。
2、代表政府参加有关国际金融活动和为政府充当金融政策顾问。为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服务的主要内容,为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保管准备金;为商业银行、金融机构相互之间的债务关系办理转账结算和提供清算服务。
3、当商业银行、金融机构需要资金或者资金周转困难时,对其提供贷款或者信用,以及其他形式的融资服务。
中央银行监督职能:
1、制定有关的金融政策、法规,作为金融活动的准则和中央银行进行监管的依据和手段。依法对各类金融机构的设置统筹规划,审查批准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设立、业务范围和其他重要事项。
2、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信贷、资金、外汇、黄金、证券等金融市场,包括利率、汇率。监督检查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清偿能力,资产负债结构准备金情况。
2. 如何理解商业银行的特点和作用
1、所谓政策性银行(policybank/non-commercialbank)系指那些多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充当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工具的金融机构。具有政策性的银行是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目前,银监会统计口径将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列入政策性银行,将国家开发银行与政策性银行并列统计。2、“商业银行”是英文CommercialBank的意译。综合来说,对商业银行这一概念可理解为: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货币经营企业。在给这个概念下定义问题上,中西方提法不尽相同。我们认为商业银行的定义应包括以下要点,第一,商业银行是一个信用授受的中介机构;第二,商业银行是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企业;第三,商业银行是唯一能提供“银行货币”(活期存款)的金融组织。3、主要区别: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相比,有共性的一面,如要对贷款进行严格审查,贷款要还本付息、周转使用等。但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也有其特征:一是政策性银行的资本金多由政府财政拨付;二是政策性银行经营时主要考虑国家的整体利益、社会效益,不以盈利为目标,但政策性银行的资金并不是财政资金,政策性银行也必须考虑盈亏,坚持银行管理的基本原则,力争保本微利;三是政策性银行有其特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发行金融债券或向中央银行举债,一般不面向公众吸收存款;四是政策性银行有特定的业务领域,不与商业银行竞争。商业银行作为特殊银行,首先在经营性质和经营目标上,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不同。商业银行以盈利为目的,在经营过程中讲求营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原则,不受政府行政干预。其次商业银行与各类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也不同。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广泛,功能齐全、综合性强,尤其是商业银行能够经营活期存款业务,它可以借助于支票及转账结算制度创造存款货币,使其具有信用创造的功能。
3. 银行业务的特点包括一致性
1、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是指由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因债权债务关系引起的与货币支付、资金划拨有关的收费业务。
2、银行卡业务:银行卡是由经授权的金融机构(主要指商业银行)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
3、代理中间业务:代理类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代为办理客户指定的经济事务,提供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业务。
4、担保类中间业务:担保类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客户债务清偿能力提供担保,承担客户违约风险的业务。
5、承诺类中间业务:承诺类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一段时期按照事前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信用的业务。
6、交易类中间业务:交易类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资产保值或自身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需要,利用各种金融工具进行的资金交易活动。
7、基金托管业务:基金托管业务是指有托管资格的商业银行接受资金管理公司的委托,安全保管其所托管的基金的全部资产,为所托管的基金办理资金清查款项划拨、会计审核、基金估值、监督管理人投资运作等业务。
8、咨询顾问类业务:咨询顾问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依靠自身在信息、人才、信誉等方面的优势收集和整理有关信息
4. 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谁知道啊,谢谢了~~~
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日期的临近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银行业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环境。关注国际先进银行的业务发展和趋势,将有助于我行在今后一段时间的业务发展,有助于我行在战略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突破。
一、2003年国际主要商业银行运营状况分析
1、经营业绩
2003年美国大银行的贷款质量进一步改善,全行业不良资产比率从2002年9月的最高点1.27%下降到2003年末的0.94%。欧洲银行业来自传统业务(利息)和中间业务(非利息)的收益均保持较快增长,日本银行也正缓慢走出低谷,资本充足率得到明显改善。
截止到2003年底,全球前20名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达12%,资产总额平均增长超过9.3%,利润平均增长超过20%,其股票的每股收益增长15%,营业支出平均下降1%。2004年1月美国摩根大通于第一银行合并,合并后总资产达1.1万亿美元,成为规模仅次于花旗银行的美国第二大商业银行。西方主要商业银行部分财务数据见表1。
2、核心业务竞争优势
花旗银行的竞争优势业务:外汇业务、零售金融、资产管理。它是全球最大的债券发行公司,全球债券和股票承销连续两年居世界第一;汇丰银行:个人理财、贸易融资和中小型企业服务。电子银行发展迅速;摩根大通:全球批发(银团贷款),消费者金融业务。在安排和提供风险管理业务方面有绝对市场领导地位;美洲银行:全球批发、本土零售。其衍生产品及负债管理顾问业务居世界第一;法国巴黎银行:零售、国际贸易融资服务、投资银行。它是欧洲主要的零售银行,利率及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居前列;德意志银行:资产管理和投资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达。
二、近年来国际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特点分析
(一)保持充足的核心资本,拓展资产规模
自身风险意识的增强和银行监管机构风险与资本监管标准的改进,促使西方商业银行改善管理以提高资本充足率和经营效率:按照核心资本排名,全球前10名大银行核心资本在全球1000家大银行核心资本总额中的比例接近20%。汇丰控股和花旗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均超过了12%,在此基础上,汇丰和花旗去年资产规模增长分别超过了30Vc和18%。
(二)兼并与收购,创造广阔的利润空间
1993年以来,世界排名在200名以内的银行之间进行过至少28次合并。近年来国际大银行并购活动如表2。促成国际银行业并购热潮日益高涨的原因:一是降低银行成本,追求规模效益;二是扩大银行规模,增强竞争能力;三是提高银行综合效率,实现优势互补;四是挽救危机银行,防范金融风险。
(三)拓展投资银行业务
增加投资银行业务成为全球大商业银行的共同特征,投行业务使银行获得短期利润的同时,改善了业务和资产结构:2002年汇丰银行的公司业务和投行业务共实现税前利润37.17亿美元,占总利润的1/3:2003年摩根大通银行来自投资银行业务的收人为37亿美元,比上年上涨183%;德意志银行2/3收入来自投资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是集团未来发展的大方向;
(四)综合化的业务经营
在同业竞争压力和利益驱动下,通过金融创新,西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逐渐趋于综合化。主要表现为:
1.混业经营:目前大多数西方商业银行除经营传统银行业务外,还可以经营诸如公司债券的承销、包销、对企业投资等投资银行的业务,“金融超市”的全能银行已成为西方商业银行发展的大趋势。
2.银行资产证券化:西方商业银行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降低其信贷风险:利用企业银团贷款的平台可将大部分信贷风险向非银行投资机构转移,其中包括保险公司、互助基金、养老基金、对冲基金以及其他证券化工具:近年来以美洲和欧洲的银行资产为基础的债券市场迅速扩大,特别是欧洲,此类债券市场年增长率达50%。在美洲和欧洲的银行信贷证券化市场上,经常用来支持证券发行的银行资产有:住房抵押贷款、消费信贷、公司信贷、贸易结算凭证等。
3.资产负债综合经营:西方商业银行为实现资产负债综合经营管理,采取多项措施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如压缩同业拆放和贷款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例,相应增加证券所占的比例。商业银行按自己的经营目标来选择确定一个理想的证券组合,这个证券组合既可以达到银行贷款的收益水平,又具备灵活性和流动性,可随时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五)经营全球化
西方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领域有:商业银行业务、消费者银行业务、资本市场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资本市场业务包括银团贷款、资产证券化、杠杆融资、项目融资、代理业务、风险管理、高收益债券和股票承销、收购兼并、财务顾问、管理咨询等。资产管理业务包括个人信托、证券经纪、共同基金、保险、公司信托等。
商业银行经营全球化始于上世纪70年代,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一些国际知名银行的海外资产及海外业务收益率远远超过本土。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统计,截至2002年底全球有15家大商业银行的海外资产占其总资产的比重超过50%。(见表3)
三、国际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趋势
(一)零售业务
零售业务发展的重点从资产业务转向中间业务,以拓展银行非利息收入。零售业务的重点最初集中在消费信贷方面,包括住房抵押贷款、耐用消费品贷款等。随着住房和耐用消费品需求已基本满足,商业银行开始利用消费者手中闲置的资金发展中间业务,如代理外汇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以满足客户多方面需求。
服务方式从分支机构转向电子银行服务,电子银行服务包括自动柜员机(ATM)、电话银行及网上银行等。根据美国一项对银行在不同分销途径的每宗交易成本比较研究,网上交易成本只有分行交易的1/10。零售业务网上交易与ATM的结合是大势所趋,并将成为网点少的银行的竞争工具。
(二)公司业务
为企业提供财务管理服务成为今后银行公司业务的重心,其重点是现金管理。高附加值的财务管理服务主要包括:确定和量化风险敞口,建立避险策略;衍生产品交易;为公司的现金集中、轧差等流动性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及相关服务;信息、咨询相关的服务,如交易、支付账户的实时余额报告,外汇交易市场研究分析,货币市场投资决策等;将流动性管理和资产风险管理结合,在增强客户资产流动性和赢利性的同时,也增强安全性。
(三)中间业务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范围涵盖传统的银行业务、信托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共同基金业务和保险业务。中间业务收入已成为其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花旗银行和摩根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达到总收入的80%以上。今后国际银行业中间业务发展将呈现“五大转变”:
1.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界限日益模糊,中间业务的发展已涉及股票、证券、保险等领域。
2.不占用或不直接占用客户资金向占用客户资金转变。有些中间业务在提供服务时,银行可以暂时占用客户的委托资金而扩大资金来源,使资产负债表的数值发生变化,推动资产负债业务的发展,形成中间业务和资产负债业务的互动。
3.接受客户委托向银行出售信用转变。商业银行在办理信用签证、承兑、押汇等业务时,将提供银行信用,银行收取的手续费既是银行经营管理效益的体现,也是信用出售的补偿。
4.不承担风险的收取手续费向承担风险转变。商业银行办理中间业务需要运用资金并承担一定风险,如各类担保、承诺、代保管、承兑、押汇等。这时银行收取的手续费除劳务补偿外,还包括利息补偿和风险补偿。
5.传统业务向创新业务转变。商业银行出于规避风险、增强资产流动性和提高竞争能力以及盈利水平等目的,实现传统业务的突破,范围涉及管理、担保、融资、衍生金融工具等众多领域,如从事票据发行便利、货币或利率互换、期货期权等业务。
(四)风险管理
1.从信用风险管理逐步转向全面风险管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明确提出,将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纳入资本监管的范畴,并对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提出了不同的测算方法。对于风险管理能力不同的银行,其处理信用风险采用的方法不同,具体包括:标准法、初级内部评级和高级内部评级法。新协议在操作风险的量化上提出了三个具体方案: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高级计量法。
2.规范信息披露。新资本协议将市场约束列为银行风险管理的第三大支柱,特别强调了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并在适用范围、资本构成、风险披露的评估和管理程序、资本充足率等四个方面制定了具体定性定量的信息披露内容。这种市场机制的引入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研究重大进展的体现,促使银行保持充足的资本水平,配合并支持监管当局更有效地工作。
3.完善内部风险评级体系。新资本协议中除保留外部评级这一可获得资产评级的方式外,更多强调银行要建立内部风险评估体系。从国际大银行的经验来看,内部评级对信用风险管理的作用主要是为金融工具价格的决定提供重要依据,作为提取坏账准备金及经济资本的分配基础,为客户综合授信提供依据,为管理者风险决策提供参考。
(五)金融创新
西方银行金融创新主要包括:金融衍生产品、银行资产证券化和表内业务创新三方面。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大致可分三类:为套期保值而设计的衍生品,如浮动利率债券、利率上下限、远期、期权、利率掉期等;为增加资产流动性而设计的衍生品,如贷款权兑换交易、资产转让合同等;为扩大投资和进行产业投资而设计的衍生晶,如可转换为公司股票的贷款、债券等。证券化金融工具已从传统的表内证券化(如抵押债券)发展到表外证券化(抵押保证或资产保证的证券)。表内业务创新一是存款工具创新,如货币市场互助基金、NOW账户等;二是支付工具创新;三是资产业务创新,如可转让贷款证券、分享股权贷款、弹性偿还贷款等;四是融资工具创新,如各类股票、债券、信托工具与组合融资工具等。
四、国际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对我行的影响
(一)全面的业务功能是银行市场竞争的重要基础
混业经营是竞争的结果。为了使自己更具竞争力,对公司客户,我行力图使自己能够提供贷款、结算、承销、咨询顾问、国际业务等“一站式”的服务。而对个人客户,我行则应努力实现存款、结算、代客理财、保管箱、保险等全方位服务。对客户来讲,全方位的服务可以更加便捷,既节约了时间,又有效的降低了成本。对商业银行来讲,这种全方位的服务提供了更多的盈利点,通过交叉销售,可以制订更加灵活的价格收费政策,提高自己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全能化”并不意味着“大而全”。“全能化”可以通过有效的金融机构合作及外包来实现,从国际大银行的经验来看,一方面保持自身在某些专业领域(比如信用卡、国际业务、信贷业务等)的核心优势,另一方面将某些非核心优势领域业务外包或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是其开展业务的重要原则。
对我行而言,为了建设具有国际一流市场业绩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必要的功能是不可缺少的。应在努力争取更多的金融业务品种的同时,积极与其他商业银行或金融机构开展全面合作,拓展我行业务功能。
(二)卓越的风险管理能力,是银行赖以生存的重要保障
在证券化、全球化、全能化的背景下,银行本身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复杂,同时客户也要求银行帮助处理其面临的各种风险(如代客理财等业务),在这种形势下,是否具有优秀的风险管理能力和积极的风险管理方法,便成为银行能否长期健康发展乃至生存的重要条件。
对我行来讲,目前面临的市场环境非常严峻,从表面上看业务品种不少,但盈利的不多,不良资产比例居高不下。首先,应加强对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研究,结合我行实际建立起全面风险管理系统。其次,对现有业务的风险管理应定期检查及建立评价和控制机制,防止出现大的纰漏。第三,对新开展业务实行两手抓,一手抓业务推动,一手抓风险管理。第四,对于我行正在开发或已立项的新业务产品,应分配一定的力量进行研究、开发,将其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优秀的人才和良好的技术,是我行发展的必备条件
传统银行依赖的是品牌和资金,但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和竞争的愈发激烈,银行业越来越变成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产业,优秀的金融人才和技术是银行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国际上著名的大型或超大型银行在核心竞争力方面尽管表现形式和领域不同,但共同点都是金融技术与客户需求的完美结合,而这种结合又是以高素质的各种金融人才为基础的。
金融技术和人才建设对银行利润的贡献在短期内不会立竿见影,对我行来讲,一方面应从长远出发,制订科学合理的金融技术与人才建设规划;另一方面,在加强高素质急需人才的引进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对现有员工的各种新业务知识和素质的培训,使之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和需要。
5. 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其经营有何特殊性
金融机构复的分类很制多,可分为银行类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银行类金融机构主要从事货币经营,象存贷款,资金结算,代理收费,代理保险,代理理财,代销基金,黄金业务,代理金库等等非常多。非银行金融机构,象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投资公司。他们的共性一般主要不是直接从事生产,而是通过资金或资产(信托或投资公司)外包装的运作来实现盈利。我只能对自己掌握的知识肤浅地说一点了,也不知道是否全面。
6. 商业银行有哪些特点
1、商业银行的经营对象不是普通商品,而是货币、资金,商业银行业务活动的范围不是生产流通领域,而是货币信用领域,商业银行不是直接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企业,而是为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企业。
2、商业银行作为特殊银行,首先在经营性质和经营目标上,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不同。商业银行以盈利为目的,在经营过程中讲求营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原则,不受政府行政干预。一般的商业银行没有货币的发行权,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主要集中在经营存款和贷款业务。
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交通银行等。职责:通过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是金融机构之一,而且是最主要的金融机构,商业它主要的业务范围有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以及办理票据贴现等。
(6)银行金融机构业务运作的特点扩展阅读
从商业银行的发展来看,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有两种。一种是英国模式,商业银行主要融通短期商业资金,具有放贷期限短,流动性高的特点。即以较低的利率借入存款,以较高的利率放出贷款,存贷款之间的利差就是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此种经营模式对银行来说比较安全可靠。
另一种是德国式,其业务是综合式。商业银行不仅融通短期商业资金,而且还融通长期固定资本,即从事投资银行业务。
中国实行的是分业经营模式。为了适应中国分业经营的现时特点和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决定》。新《商业银行法》对原来商业银行法不得混业经营的有关规定进行了修改。
7. 现代金融企业的特点
金融企业:是指执行业务需要取得金融监管部门授予的金融业务许可证的企业,包括执业需取得银行业务许可证的政策性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部分财务公司等;执业需取得证券业务许可证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执业需取得保险业务许可证的各类保险公司等。
金融机构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它与一般工商企业既有共同点,也有其特殊之处。其共同点是:从事直接的经营活动,具有一定的自有资本,独立核算,通过经营活动获取利润等。其特殊之处在于:
(1)来自于资本高杠杆率的特殊利益。在银行经营过程中,银行不需投入很多的自有资本即可进行经营,并获取可观的收益,资本的财务杠杆率非常高。在资本高杠杆率的作用下,银行作为信用中介,以其所拥有的巨额信贷资本、兼有理论知识和丰富经验的大量专业管理人才,在业务经营活动中能够创造出丰厚的收益。
(2)银行的特殊风险。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企业,它与客户之间并非是一般的商品买卖关系,而是以借贷为核心的信用关系;这种关系在经营活动中不是表现为等价交换,而是表现为以信用为基础、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即银行以存款方式向公众负债、以贷款方式为企业融通资金。银行经营活动的这种特殊性,产生出特殊的风险:即信用风险、经营风险、公信力风险和竞争风险等。
经过 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大陆的金融机构体系已逐步发展成为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作为最高金融管理机构,对各类金融机构实行分业监管。各类金融机构主要包括:
(1)银行业;中国大陆的金融机构体系以银行业为主体,目前银行业的金融机构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商业银行体系,一是政策性银行体系,它们都受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
(2)证券业;目前证券业的金融机构主要有:)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基金管理公司;各种中介服务机构,如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证券评级机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3)保险业。
8. 商业银行与企业以及其它金融机构相比有那些特点
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存款、放款,办理转帐结算为主要业务,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企业专。
与其它属金融机构相比,其明显的特点是能够吸收活期存款,创造货币。其活期存款构成货币供给或交换媒介的重要部分,也是信用扩张的重要源泉。
我国商业银行除具备商业银行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国家独资或控股的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同时发展一定数量
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第二、在现阶段,商业银行不得在境内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对非银行金融机
构和企业投资,不得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
第三、实行风险管理,包括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9. 论述商业银行经营的特点
商业银行是金融市场上影响最大,数量最多,涉及面最广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的经营一般至少应当遵守下列原则: 1.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原则。商业银行作为企业法人,盈利是其首要目的。但是,效益以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为前提。安全性又集中体现在流动性方面,而流动性则以效益性为物质基础。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必须有效地在三者之问寻求有效的平衡。 2.依法独立自主经营的原则。这是商业银行作为企业法人的具体体现,也是市场经济机制运行的必然要求。商业银行依法开展业务,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有权依法处理其一切经营管理事务,自主参与民事活动,并以其全部法人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3.保护存款人利益原则。存款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存款人是商业银行的基本客户。商业银行作为债务人,是否充分尊重存款人的利益,严格履行自己的债务,切实承担保护存款人利益的责任,直接关系到银行自身的经营。如果存款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尊重和保护,他们就选择其他银行或退出市场。 4.自愿、平等,诚实信用原则。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因此,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业务往来,应以平等自愿为基础,公平交易,不得强迫,不得附加不合理的条件,双方均应善意、全面地履行各自的义务。
10. 中国农业银行和其他银行经营业务相比有何特点
具体有四个特色服务:
一、是服务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重点扶持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的龙头企业发展,推动千家万户的农户小生产与国际国内大市场对接。积极介入特色农业和特色资源开发领域,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大对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的信贷投入,畅通城乡商品双向流动渠道。配合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为农产品(18.88,-0.20,-1.05%)贸易和境外农业资源综合开发提供全球化金融服务。
二、是服务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大力扶持劳动密集型、创新型、特色型县域中小企业和小企业集群发展,培育县域经济支柱产业。抓住城乡产业依存度和相融度提高的机遇,制定实施对城市周边的工业园区和大型企业上下游产业链的整体服务方案,促进城乡产业融合。为农村城镇化中的水电路气暖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科教文卫、通信传媒等公共事业项目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利用覆盖全国所有县域的骨干金融服务网络,为其他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和中央政府调控农村经济提供网络平台。
三、是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东部发达地区,积极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和拓展市场提供创新服务,推动产业梯次转移和资本流动。在中西部地区,加大对重点县支行的指导和扶持力度,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着力培植一批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支柱企业。在西藏、青海、新疆兵团和其他经济金融欠发达地区,履行好公共金融服务职能,促进公共金融服务均等化。
四、是服务农民生产生活,促进农民增收。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地内配套农户为重点,稳步增加农户贷款规模,发展农村消费信贷业务,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和提升消费结构。积极参加政策性贷款招标,努力提高扶贫信贷资金使用效益,推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依托电子化服务网络和特色银行卡产品,为进城务工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代发工资和汇兑服务。大力推广电子银行、银行卡、保险、基金以及个人 理财等金融新产品,为相当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提供更高层次的金融服务。发展对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的批发性融资业务,增强其发放农户贷款的资金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