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公司 > 金融机构从票交所购买票据

金融机构从票交所购买票据

发布时间:2020-12-15 14:20:28

❶ 票据业务的发展历程

票据市场

票据市场主要有汇票、本票和支票三类工具。从国际金融历史来看,早期的商业票据主要指汇票(Bill of exchange),以交易的商品为标的,由出票人向收款人签发结算票据。汇票最早产生于英国,在发达国家如美、日、法等发展迅速,1990年以来出现下降趋势。现代金融中商业票据(Commercial paper)主要是指无担保的本票,以融资为目的,直接向货币市场投资者发行。该类票据在18世纪产生于美国,1960年以来发行量每10年增长3~4倍,2000年底,美国的市场余额约为15600亿美元。

中国目前的票据市场指的是汇票市场,即企业签发的用于结算的票据,具有真实交易背景,商业票据的签发只面向与出票人有商品和贸易关系的收款人。票据市场是短期融资市场,一般不超过6个月。中国票据市场是货币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其他货币市场一样,发展经历了几次起伏。在数次整顿之后,自1998年开始进入相对规范、快速发展时期。

(1)中国票据市场发展历程

从市场成长的过程看,中国票据市场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1982~1988年。1982年,中国人民银行推行“三票一卡”,倡导商业银行发展票据业务。当年工商银行上海分行率先办理票据承兑、贴现业务,人行开始试办再贴现业务。由于商业银行管理操作没有经验,票据市场上违规现象、假票问题严重,1988年各商业银行基本停办票据业务。

❷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可以办理票据转贴现业务吗

非银行金融机构可以作为交易中介,但是不能持票。也就是说,你最多只能拿几个BP的居间费,交易产生的利润是不能享有的。

❸ 根据《关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跨省票据业务的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审慎开展跨省票据承兑业务

开展跨省票据业务本身并不必然导致违规,但异地承兑、贴现业务应符合下列规定“四、回银行业答金融机构应审慎开展跨省票据承兑、贴现业务,业务开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应与其跨省授信管理能力相适应。拟开展或已开展相关业务的,应建立包括票据承兑、贴现等授信方式的异地授信内部管理制度;应实行严格的授权管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法人总部根据本机构相关业务管理规定、分支机构风险管控能力、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目标客户类别等实施差异化授权。”(21号文)。据此,您提问中描述的情形,应该要防范三个合规风险:1、贸易背景是否真实;2、异地授信管理制度是否建立;3、是否有差异化的授权。如果贸易背景真实性有把握,只需要落实异地授信制度和差异化授权是否具备即可。本身该笔业务没有风险敞口的话,信用风险到不是问题。另外,您可以关注“诚拙云学堂”我们再详细交流。

❹ 历史上票据大案都有哪些

农行逾39亿票据被偷天换日,震惊了监管层,但让市场人士更担心的是,这些被盗取的票据是否重新贴现抑或被打包成互联网金融产品卖给了普通投资者,套现进入了股票市场。
“太阳底下无新事,类似手法早已有之。”对于农行案件,上海一监管层人士感叹。更大的隐忧是,与此前票据诈骗资金大多用于放贷不同,此次套取的资金是否流入股市成为监管最大隐忧:如果票据贴现资金高杠杆流入股市,可能真的血本无归,而流入股市的规模到底有多大,又基本无从统计。
中国农业银行1月22日晚间发布公告,近日,农业银行北京分行票据买入返售业务发生重大风险事件,经核查,涉及风险金额为39.15亿元。此前的报道提及,这些票据被换成报纸存在了银行保险箱里。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统计数据,截止2015年12月底,金融机构的票据融资规模是45838.17亿元,占各项贷款的5%左右,较2014年底的29232.99亿元,增加了16600多亿元。
而杭州一票据中介人士则认为,真实的民间票据交易规模可能是央行数据的10倍以上,银行票据在票据中介手中可能层层快速倒手,传统的票据中介可能是赚票据贴现的差价,非法的做法则是套取资金放放高利贷抑或进入股市。
正规中介也希望市场良性循环
所谓票据业务,目前使用较多的是银行承兑汇票,实质是一种贷款业务。如A企业需要购买B企业的货物,但资金不够,就可通过到银行存保证金的方式,要求银行开具承兑汇票付款给B企业。承兑汇票最长期限为6个月。在这其中,B企业可能不希望到6个月后才拿到钱,就可到银行或者第三方机构贴现,提前拿到钱。由此衍生开,票据可能多次转手,变成一种融资工具。
而票据中介,则是在银行之间从事期限错配、贴现等业务公司的俗称。
对于目前风险事件爆发,所有银行骤然收紧票据业务,让正规中介日子也不好过。
上述杭州中介就提到,农行这样的风险事件越早爆发越好,有助于加大违法成本,使得市场良性循环。正规的做法可以用自有资金收票或买断,大一点的中介可以做资金错配,跟银行配合,风险大,收益也大。小的中介就从企业收票,卖给银行或者同行,当天进出赚差价。
但是更令人担心的是票据资金进入股市。
据中信建投证银行业分析师券杨荣分析,通过票据贴现余额与上证指数的对比,两者间有强烈的正相关性,如2010年-2011年票据下滑幅度相对较大,是由于限贷令对贷款总额的限制。
杨荣表示,由于票据融资期限较短,投资资产流动性通常较强。一旦预计监管收紧,这些资产就可能会提前出售。在此情景下,相关违规资金就可能及早平仓脱身或提前卖出相关资产,以收回现金,确保票据融资资金链不断。因此,股市、债市可能面临短期资金外流。
对此,另一票据中介告诉澎湃新闻,2015年确有不少票据融资资金作为场外配资资金进入股市,杠杆最高者甚至达到1:15,配股指的杠杆甚至可能更高(比如10倍资金杠杆,加上期货本身的几倍杠杆)。股市内现在尚有后一批进入市场的资金。
也就是说,如果银行全面收紧了票据融资,可能会给股市带来蝴蝶效应。
历史上票据大案并不少
农行此次涉案规模达39.15亿元,被媒体称之为最大案件之一,但据公开资料,就在前几年大案并不少。
比如:2010年齐鲁银行票据诈骗案涉案金额101亿元,牵涉多家银行及多个国企高管,全案共形成1883本案卷,为司法史上罕见。并导致齐鲁银行董事长、行长、监事长三把手同时被罢免,这在中国银行业史上都不多见。
齐鲁银行金融诈骗案“曝出是在2010年12月6日,当时齐鲁银行在受理业务咨询过程中发现一存款单位所持”存款证实书系伪造引发的案件。
本案的主角刘济源涉嫌贷款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票据诈骗罪和诈骗罪,涉案金额101亿元,其中涉嫌诈骗银行100亿元,涉嫌诈骗企业1.3亿元。
“案件的基本原理是:该业务经理与刘济源勾结开具了有瑕疵的存单,将该存单抵押贷款,贷款获得的现金再去存款,循环往复,以此做大存贷款规模。”知情人士介绍,而初始入库的存单可能真实,后经出库再入库的存单就有很大水分。这种手法可以方便银行制造业绩,大规模且长期的操作,必然有银行高层的默许。
最终,刘济源的资金链陷入紧张,成为拆东墙补西墙的资本游戏。在定期存款到期、后续资金未跟上时,刘济源不得不四处协调展期,勉力维持。2010年12月6日,齐鲁银行在受理业务过程中发现一存款单位所持“存款证实书”系伪造之后报警,这个骗局终于败露。
该案涉案方法同北农行十分类似。
如果你以为101亿已经是天文数字,更有2012年900亿的萧山“5·14” 票据大案,金额冲破天际,该案是民间票据业务风险的一次引爆,被称为地下“票据经纪”行业的一次洗牌。
一家名为润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萧山企业,它仅仅靠着“一票”生意,非法大肆倒买倒卖“承兑汇票”,赚得盆满钵满。根据警方初步核查,这些窝点总计非法经营额达900余亿元,为近年来发现的涉案金额最大的非法票据贴现案。
这种所谓的票据中介公司,非法从事没有真实贸易的融资性票据流转业务。他们将各种渠道低价收购的票据安到一个“有名无实”的空壳企业头上,伪造贸易合同,开具虚假发票,制造出相互贸易的假象,以迎合银行合规审查,再从该企业账上周转获得贴现资金,牟取差价,形成事实性的支付结算中介。

❺ 票据“真实交易关系”的例外情况有哪些

“真实交易关系”的例外
(1)因税收、继承、赠与等“依法无偿”取得票据的,只要专持票人依法属举证,表现其合法取得票据的方式,证明其票据权利,就能享有票据权利(但其票据权利不得优于其前手)。此时,并不要求当事人之间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
(2)持票人可以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金融机构办理“贴现”,贴现是一种合法的“票据权利买卖”。
(3)向银行申请签发银行汇票、银行本票的当事人,需要向银行足额支付相应金额后,银行才会签发银行汇票和银行本票。票据上的“收款人”,则根据申请人的要求填写,银行并不特别审查其申请原因。因此,申请人可以申请将自己填写为收款人,也可以要求将他人填写为收款人。在这两种情况下,作为出票人的银行与收款人之间均不存在任何的“交易关系”。
关于真实交易关系的要求,主要是基于我国的金融政策,避免当事人套取银行资金。而银行汇票、银行本票的签发方式,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当然,即便是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在其背书转让的过程中,仍然需要以真实的交易关系作为基础。

❻ 在票交所的票据交易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票据交易无须提供转贴现凭证、贴凭复印件、查询查复书及票面复印件等材料。版贴现以及转贴现的计算期权限已没有异地加3天。质押式回购和买断式回购最短期限为一天,并应当小于票据剩余期限。质押式回购的回购金额不得超过质押票据的票面总额。

❼ 金融机构票据贴现如何缴纳增值税,如何开票

“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除本条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规定外,税率为6%。”因此,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的票据贴现收入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6%。
希望能帮到您,望采纳!

❽ 票据交易平台企汇安都能干啥

以商业票据为依托,业务涵盖票据撮合交易,商票发行业务,应收账款融资业务,供应链集采业务。
企汇安及其关联企业作为中国票联盟发起单位之一,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供应链金融委员会发起单位、副主任单位,中国服务贸易协会票据经纪委员会发起单位、副主任单位,北京山东商会副会长单位。
企汇安已与平安银行的 ECDS 系统对接,可以实时跟踪查询票据状态;与宝付支付的合作,实现票据买卖支付和资金托管,保证票据交易和资金的安全;对接了E签宝,保证在线客户的真实身份和交易的法律效益;与平安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蓝海银行、富民银行等百余家金融机构进行合作,承兑授信范围广,额度高,贴现最高额度500万;与深圳前海金融交易所和贵州金融交易所进行业务对接合作,积极推进线上合作模式开发。
如今,企汇安平台已发展成为拥有商业保理、融资租赁、供应链管理、金融科技等供应链服务全牌照的大型集团公司,具有很强的上下游供应链金融整合资源的能力,能够提供多元化的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同时,区块链技术也将很快地应用到平台中来,一方面,区块链作为解决供应链金融难题的首选技术,可最大化实现降本、增效及市场规模新增;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可以充分保障客户数据的安全性,把风险降到最低。

❾ 什么是票交所 票交所成立的影响是什么

上海票据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票据交易所)是按照国务院决策部署,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全国统一的票据交易平台,2016年12月8日开业运营。

上海票据交易所作为具备票据交易、登记托管、清算结算、信息服务多功能的全国统一票据交易平台,将大幅提高票据市场透明度和交易效率,激发市场活力,更好防范票据业务风险。 上海票据交易所落户上海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自贸试验区建设影响深远。

有利于丰富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构成,进一步完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市场体系和功能;有利于吸引行业集聚,创建我国票据市场发展新高地,进一步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全球影响力;有利于推动票据服务和形态创新,为自贸试验区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联动发展提供新载体。

(9)金融机构从票交所购买票据扩展阅读:

票交所时代的到来成为票据业务发展新的转折点,加之《资管新规》的发布使得票据市场未来的发展不但充满了契机和变数;而可能在极大程度上对未来商票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债务人信用评价机制的建立也同样在票交所未来的发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票交所纸电融合以前,票据资管业务一直作为票据业务最为重要的存在形式。票据资管业务兴起于2013年,但发展较为缓慢;而2015年开始,农信模式的票据交易比例不断萎缩;此时,银证合作下的票据资管业务成为了票据市场的主流发展方向。

❿ 中国票据市场的现状

聚焦票据市场走势
策划人手记

我国票据市场经过前几年的快速发展,如今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今年以来,特别是3月21日央行调低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后,市场资金富余,而受宏观调控政策及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我国票据市场又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为此,我们邀请了部分业内人士对今年前三个季度及第四季度票据市场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近期央行新政策的出台会给票据市场带来何种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

向左走 向右走
票据市场2005年前三季度分析及第四季度展望

“春江水暖鸭先知”,虽然央行2005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尚未出台,相关数据尚未正式公布,但业界却很容易做出前三季度票据市场“量升价跌”的基本判断。笔者认为,第四季度,票据市场总体格局不会有大的改变,但经济金融形势、央行货币政策以及票据市场参与主体的价值取向都会对年末走势产生微调。

前三季度:利率持续下行,市场出现新变化

资金面宽松,票据市场利率持续下行。今年以来,M2增长速度连续7个月超过M1,且增速有提高的趋势,大量资金出于避险的目的,纷纷向银行体系集中,银行存差扩大。商业银行为应对上市、资本充足率达标,同时考虑到宏观调控、企业利润下降等因素,均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审慎放贷的态度。由于渠道缺乏,银行一般又都选择将资金投向流动性、安全性更强,但收益性不高的货币市场。票据市场资金供大于求,导致过去一些以资金需求为导向进行转贴现卖出的机构交易量下降,加剧了各金融机构票据市场竞争,票据市场利率步入下行通道,第三季度转贴现利率已降至1.5%左右。此轮票据市场利率走低呈现三个新特点:一是与货币市场其他子市场利差缩小。央行调低超额准备金利率后,票据市场利率与货币市场同向变动趋势明显,市场利率逐步走低,与货币市场利差趋于缩小。截至9月底,今年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买入票据加权利率与同业拆借市场加权利率的平均利差为42个基点,而去年两者有87个基点的利差水平。二是相当部分地区或银行的贴现利率突破人民银行再贴现利率3.24%的底线,部分地区甚至降至2.04%左右。三是票据市场利率已接近或低于商业银行筹资成本。有资料显示,华夏银行和民生银行的平均存款成本分别为1.86%和1.76%,较低的招商银行也在1.29%,一般认为国有银行在1.2%左右,商业银行票据经营利率风险凸现。
票据融资在信贷资产中的占比提高较快。过去几年,票据业务信用、支付、融资功能被不断发现,经商业银行为主导的市场主体积极推动,票据市场已发展成为规模仅次于存贷款和国债回购之后的交易市场。今年,这一形势有了进一步发展。截至9月底,全国票据市场融资余额1.55万亿元,在人民币贷款中的占比超过8%,而该数值在2003年和2004年仅为5.5%左右。今年以来,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大了票据业务拓展力度。上半年,招商银行贴现业务同比增长了72.6%,而某国有商业银行的票据资产已占其信贷资产的十分之一。票据资产在信贷资产的占比提升如此之快,与“宽货币、紧信贷”格局下银行选择将资金投向债券和票据有关。与投资债券相比,票据业务除了可以增加收益外,还因其作为争揽上下游客户、改善资产结构的重要手段和工具,而倍受重视。

商业银行票据操作模式有所变化。随着2007年的临近,一些资本充足率不足、资产规模有限的商业银行在票据业务的操作思路上有所调整。基于规避资本充足率监管的目的,部分资本充足率较低的商业银行(一般为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将已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风险权重100%)以有追索权卖断方式转让给国有银行,同时销记表内资产,以减少风险资产;另有一些中小商业银行为少提拨备,选择与交易对手达成协议,即在公布报表前夕卖出部分风险权重较高(如距到期日4个月以上的银票)的票据资产,并在节点时间之后买入,以达到“粉饰”报表的目的。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操作基本采取转贴现买(卖)断的方式,由于票据转贴现买入计入贷款统计,频繁的买入卖出势必造成相关统计数据所反映信号的失真。

第四季度:票据市场总体格局不会有大的改变,但仍受诸多因素影响

全年宏观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几成定局,经济稳定成为票据市场发展的内在动力;人民币会遭受进一步升值压力,央行可能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保持资金面宽松以求应对;金融机构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1.7万亿元,离全年新增2.5万亿元的预期目标还有一定差距,票据有可能充当调节手段;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仍有下行空间,其再次调低的现实或是预期都将引发票据市场新增资金供应加大。因此,市场资金面宽松格局不变,票源供求矛盾依然存在,利率仍将维持低位。

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市场也存在一些反向因素。首先,自5月份以来,企业短期融资券已发行600多亿元,鉴于市场反应良好,第四季度发行步伐可能加快,全年有望突破1000亿元,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市场资金量,同时其对票据的替代作用也将逐渐显现出来。另外,从理论上讲,资金成本决定了投资者对收益率的最低要求,商业银行成本与收益倒挂的现象不应持久。如是,则商业银行对票据业务的经营策略应有所调整,若买入需求减少,票据市场利率也应有所回升。

下阶段:票据市场存在向左走或是向右走问题

近年来,票据市场发展迅速。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全国金融机构商业汇票累计签发2.08万亿元,累计贴现2.98万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5.84倍和11.92倍。在市场规模成倍增长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交易品种、交易方式、经营理念、市场基础建设等方面,我国票据市场都有待提升。今年,管理部门的相关措施和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让我们看到了这种努力: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可视作开放融资性票据的前站;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票据业务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转贴现行自10月1日起可不再对买入票据是否具有真实贸易背景进行审查,转贴现开始回归其资金业务面目;招商银行与TCL推出“票据通”电子票据业务,民生银行开办企业票据管理业务,这些都是商业银行在提升票据服务功能方面的有益尝试。下阶段,我国票据市场是继续在扩大规模上做文章,还是在制度建设、产品提供、交易方式创新等方面下工夫,这是一个需要市场参与各方以实际行动共同探讨的话题。 (俞翔 中国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信息管理部总经理。)

市场供求矛盾加剧

今年四季度票据市场展望

进入8月份以后,市场的票据供应量越来越紧,各家商业银行都在盘算年底的规模和结构,已经很难从市场上买入较大批量的票据,转卖票据的机构多为地方商业银行和信用社等中小金融机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增持票据资产的意愿非常强烈。这种现象预示着四季度票据市场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转贴现利率继续寻求支撑。

市场供应量将逐步减少

从2003年第四季度开始至今年三季度的近两年时间内,票据市场承兑量、承兑余额、贴现量、贴现余额等主要指标的增长速度明显放慢,一方面是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受银行监管体制和资本约束机制的影响。
根据银监会资本充足率管理的要求,商业银行2007年前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8%,而上市银行则要求在每个时点都不能低于8%。2004年2月《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颁布之前,部分中小银行通过大量签发承兑汇票,来支持负债业务的增长和资产规模扩张;实行资本约束以后,承兑业务和一般贷款一样要占用资本,风险与贷款业务基本相同,而收益却远远低于贷款业务。因此,商业银行都纷纷将有限的资源向收益高的业务品种倾斜,承兑发生量逐步减少也在情理之中。
更令人关注的是,央行近期大力推动发展企业短期融资券业务,在功能上正好弥补了商业汇票融资功能受限的缺陷,部分优质企业正在通过这个方式到市场直接融资,目前已发行了600多亿元,预计今年底余额将达到1000亿元以上,明年将可达到5000亿元左右。从今年四季度开始,短期融资券的大量发行将逐步减少企业对商业汇票的需求,票据市场将会面临一个较大的转变。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环境的改变和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企业的短期资金需求将可能在很大比例上通过直接融资解决,传统意义的票据市场将面临整合。

市场需求量仍然高企

票据贴现业务目前不仅仅是商业银行的一种创利工具,而且还要承担调整资产结构、完成信贷投放计划任务的职责。在当前贷款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纷纷要求当地金融机构加大贷款投放,一些金融机构也给分支机构下达了贷款投放计划,由于票据资产在商业银行计入贷款科目,且风险较低,对资本的占用较少,可以通过转贴现市场在短时间内批量买入,迅速增加信贷资产余额,因此,每到月未、季未尤其是年末,就会出现商业银行(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争抢票据资产的现象。
分析今年前几个月票据融资增长情况,我们发现股份制银行增加票据资产的意愿强烈,这是近年来少有的现象。截至8月末,金融机构票据融资余额比年初增长了29%,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却增长了60%。综合前三个季度贷款发放的情况,可以预见,第四季度的票据市场供求矛盾将更加激烈。转出票据仍以地方商业银行、信用社和少数股份制银行为主,买入票据主要还是国有商业银行,而大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将通过扩大直贴业务的方式来满足对票据资产扩张的需求。

市场利率将继续探底

自央行今年3月17日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以来,票据市场实际利率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转贴现市场的利率由年初的约3.0%下降到近期的约1.5%,屡创新低,下降幅度之大着实出人意料,大大超出了超额存款准备金下调的幅度,为票据市场历年来之罕见。
从理论上讲,市场利率的变化是加大了直贴与转贴现的利润空间,但由于直贴利率各地实际执行标准不一,地区差异较大,平均水平最高与最低相差约在1个百分点以上,尽管如此,直贴业务还是有相当的利润空间,仍是金融机构重点推动的业务品种。转贴现利率市场利率比较透明,地区差异、行际差异都不大,约为0.1至0.2个百分点。从目前转贴现市场利率水平来看,与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只相差约0.5个百分点,通过转贴现业务来赚取利润的空间已经十分有限了,其利率水平甚至已低于商业银行筹资的直接成本,如果政策面近期没有变化的话,其下降的幅度应该是有限的;但如果从资产交易的角度来看,在完成贷款投放任务的压力下,有些银行买入票据已经不多考虑资金的成本了,因此,转贴现市场的利率有可能继续向下寻求支撑。

业务操作将更为简化快捷

央行日前发布了《关于完善票据业务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在商业汇票真实交易关系的审查、银行承兑汇票的查询查复方式、票据质押等方面对票据业务进行了规范。从10月1日开始,票据的贸易背景审查由承兑行和贴现行负责,转贴现、再贴现环节不再提供交易合同、增值税发票等跟单资料;对票据真实性的查询,也明确了可以通过“中国票据”网系统、大额支付系统、传真、实地等方式进行,进一步拓宽了票据查询查复的渠道。上述政策的执行,对简化交易环节、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业务效率、防范票据业务风险将发挥重要作用。 (李明昌 招商银行总行计划资金部分析师。)

当前票据业务仍需防范风险

上半年,我国票据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平稳运行,健康发展。结合上半年票据市场的情况及人民银行票据管理的新规定,在近期票据业务风险防范中,我们应对一些问题引起关注。

“融资性票据”存在的风险

央行在近期下发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票据业务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取消了转贴现的转入行对增值税发票、商品交易合同复印件等跟单资料的审查义务,但并不意味着监管部门放松了对签发和使用票据贸易背景真实性的要求,也不宜理解为这是逐步解禁“融资性票据”的过渡性政策。相反,监管部门可能将腾出更多的精力,在源头加强“融资性票据”监管的力度。
《通知》中明确规定了承兑行和贴现行对商业汇票的真实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进行审核,对贴现业务的跟单资料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要求贴现申请人贴现时提供交易合同和税票的原件,“商业汇票的持票人向银行申请贴现时,贴现申请人应向银行提供交易合同原件、贴现申请人与直接前手之间根据税收制度有关规定开具的增值税发票或普通发票。”因此,承兑行和贴现行防范“融资性票据”的风险仍是票据业务风险防范的重中之重。

“上门服务”存在的风险

上半年,提供跨地区“上门服务”贴现业务的银行、信用社明显增多,一些贴现行的工作人员还随身携带汇票专用章或公章,直接将贴现的票据就近转卖。笔者无意于否定“上门服务”存在的价值,但其中存在的风险不容忽视。
据了解,近年已经有多家银行在办理贴现业务上门服务时,逆程序操作,酿成风险。经办人员在没有见到票据,甚至在承兑银行还没有承兑的情况下,就电话向行领导汇报已经拿到了票据,通知划款。结果,贴现行钱付了,却没有拿到汇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鸡飞蛋打的结果?在正常情况下,银行办理一笔贴现业务,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审批,以审验票据真伪、审查票面文义和票据要式的合规性、审查跟单资料的真实性,关键环节还要双人审验,会计部门在票据收妥后才可以放款。而上门服务时,很难做到审查、审批人员都一起上门审查审批,上门服务人员的行为就缺乏有效的监督,容易感情用事、违规操作,极易引发道德风险。因此,如何保证对票据真伪、票面文义和票据要式合规性的审验不低于正常标准,如何杜绝上门服务过程中存在的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值得深思。

分散经营存在的风险

在宏观紧缩政策的影响下,商业银行普遍存在信贷投放不足的问题,这直接影响到贷款不良率、贷款规模、利润等指标,因此,多数商业银行都鼓励和支持分支行办理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业务,越来越多的基层银行加入到银票贴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但问题是,票据作为一种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投资品种,法律上对其要式性、文义性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这对从业人员尤其是审查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因基层银行的人员编制都很有限,很难配备专职的审查人员,加上基层银行业务量相对较小,磨练不够,经验不足,并不是所有的基层银行都有过硬的票据审验、审查基本功,很难全面掌握票据风险防范的要点,潜伏着很大的操作风险。
今年10月份后,转贴现业务的转入行不再审查交易合同和增值税发票复印件,这样既没有了贸易背景不真实的政策性风险,操作又变得更加简便,而银票的流动性又好,随时可以转卖,加上目前各银行资金都比较宽松,资金投资压力增大,会有更多的基层银行将银票作为短期资金投资工具,基层银行票据专业人员不足的矛盾会更加突出。因此,上级行在授权基层行开办票据贴现、转贴现业务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保证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够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采取集约化经营的策略,由分行或票据专业支行集中审验审批,克服基层行审查人员经验不足、风险意识不强等问题,降低操作上的风险。

利率差异存在的风险

自央行今年3月17日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以来,银票的市场贴现利率从年初的3.6%左右,逐步下降到了人民银行再贴现利率水平以下。对于贴现利率低于再贴现利率的问题,不同地区监管部门的监管标准不统一,有的地方监管部门明确禁止贴现利率低于再贴现利率,而有的地方监管部门则采取默认的态度,贴现利率基本上市场化,远低于人民银行的再贴现利率,好多地方的贴现利率已经低于2.4%,基本上与半年期的企业存款利率持平。面对如此低的贴现利率,企业从降低财务成本的角度考虑,“贷款银票化”,将各种贷款转换为银行承兑汇票,并到利率较低的异地贴现,大幅降低了企业的财务成本。
然而,过低的财务成本容易引发企业扩大投资的冲动,降低企业的创新动力,长期贷款的短期化,也极易造成票据到期承兑银行被动垫款或不得不循环开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于基层银行面临巨大的存款指标压力,在贴现利率与企业半年期存款利率基本持平的情况下,会不会引发新一轮的虚开银票、虚增保证金存款等问题,这些都值得监管部门深思。另外,地区贴现利率的明显差异,也给一些银行异地“上门服务”提供了生长壮大的沃土,并引发银行间的恶性竞争,降低银行的整体利润水平。

诈骗风险和道德风险

回顾近年来发生的票据大案要案,金额在千万元以上的票据诈骗案件基本都有银行内部人员的参与,“家贼难防”,我们不得不警钟长鸣。要不断加强员工职业道德培训和思想教育,增强员工防腐拒变的能力;要认真剖析历年发生的金融要案,提升审查审批部门的风险意识,牢固树立合规经营的作风;规范票据业务操作程序,在制度上增强对业务人员行为的监督和制约,不给意志不坚定者留下可乘之机,防止“内鬼”作案,保证票据业务的健康发展。

阅读全文

与金融机构从票交所购买票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银行货币收藏理财上下班时间 浏览:442
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公司 浏览:520
公司分红股票会涨吗 浏览: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规模品种 浏览:950
跨地经营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浏览:343
民生银行理财产品属于基金吗 浏览:671
开间金融公司 浏览:482
基金从业资格科目一的章节 浏览:207
货币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浏览:590
投资几个基金合适 浏览:909
东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地址 浏览:273
亚洲指数基金 浏览:80
金融公司贷款倒闭了怎么办 浏览:349
金融服务人员存在的问题 浏览:303
怎样开展普惠金融服务 浏览:123
今天鸡蛋期货交易价格 浏览:751
汕头本地证券 浏览:263
利市派股票代码 浏览:104
科创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浏览:737
2016年指数型基金 浏览: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