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公司 > 金融机构规避风险具体案例

金融机构规避风险具体案例

发布时间:2021-03-02 15:08:51

『壹』 金融机构的风险主要包括哪三大风险

金融机构的风险主要包括金融市场风险、金融产品风险、金融机构风险。

一家金内融容机构发生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金融机构在具体的金融交易活动中出现的风险,有可能对该金融机构的生存构成威胁;

具体的一家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而出现危机,有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一旦发生系统风险,金融体系运转失灵,必然会导致全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

(1)金融机构规避风险具体案例扩展阅读

金融风险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个:

(1)不确定性:影响金融风险的因素难以事前完全把握。

(2)相关性:金融机构所经营的商品—货币的特殊性决定了金融机构同经济和社会是紧密相关的。

(3)高杠杆性:金融企业负债率偏高,财务杠杆大,导致负外部性大,另外金融工具创新,衍生金融工具等也伴随高度金融风险。

(4)传染性:金融机构承担着中介机构的职能,割裂了原始借贷的对应关系。处于这一中介网络的任何一方出现风险,都有可能对其他方面产生影响,甚至发生行业的、区域的金融风险,导致金融危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金融风险

『贰』 求金融危机下企业应用出口信用保险规避风险的案例

什么是金融风险

在整个社会资产的分割,真正的资本和金融资产是两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在正常情况下,真正的车主或出售其资产流动提供服务,为金融资产所有者或支配的货币收入流量。货币收入流量是利益最直接的形式,股息,红利等。

当人们用自己的钱购买一些金融资产,金融资产收入,不提供的交通目前的收入流,但逐渐在今后一个时期的时间实现了货币收入流量,在这个问题,以便实现货币收入进入的时间因素实际货币收入流量流量必须予以考虑。现实世界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因素,竞争和世界的金融资产在今后一个时期的时间一定充分,最后多少钱产生收入流,而且还相当的不确定性。这种对预期收入损失的可能性,通常被称为金融风险。

在许多文件,人们把风险等同于不确定性。事实上,风险和不确定性是两个概念之间的严格区分。

对于一个微观经济主体,其风险是预期收入损失的可能性,不确定性是可预见的或一些无法控制的一种不愉快的事件。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不确定性表现为随机的事件,一般具有的外观偶然的,突发性等。的风险和收益通常携手。例如,在金融资产的信心,不同的价值观资本收益的投资者可以预期代表的概率可以用来说明任何特定国家的期望概率。投资行为假定N可能的结果,那么概率分布必须有两个特点:第一,该中心有一个趋势,代表平均水平;二是一定有人从这一趋势的偏差。概率分布的中心,代表了投资者的预期收入的价值取向,方式的趋势,从投资者的回报为代表的风险。利用概率论的语言,投资者的风险,这是一笔收入的具体概率代表投资者分布,预期值和中位数的水平,可用于测量误差标准差公式,该公式如下:

这是资产选择理论和风险的定义,金融市场理论。财务风险:根据这一定义具有以下特点和意义:为微型风险Te风险和个人风险的研究①,②主要服务的个人风险资产的投资选择面微观分析;③在一个完全竞争性的金融市场,理性的投资者可以选择不同的资产评估风险和利益或其他决定。

显然,我们在这里讨论金融风险分析将集中于传统的财务风险是必须严格区别开来。

第三,整体金融风险和金融系统风险

全球金融风险和财务风险所谓的系统是比较局限于个别金融风险或金融风险而言,我们现在所谈论的,工作作为重要的经济问题之一,其含义是,这种金融风险。

从世界上一些国家的经验教训看,无论是金融危机,什么是最终的支付危机中的表现,即所引起的:没有解决或外债,或国内银行体系的成熟,储户不能满足一般要求,然后再存入导致了运行,甚至银行倒闭。正是从这个程度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流动性的重要性,外国货币和金融理论步劭工作将在最初的风险是支付系统的销毁或以任何理由界定的危险现象Liantiao中断。

现在,我们对金融风险和使用该系统的概念,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当第一个将是“整体金融风险”等同起来。文化中的一个词,意思是同一个概念变化的历史条件下的历史发展有一个小变化是常见的。之所以该系统可以对全球金融风险金融风险等,我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金融体系的发展和进步已经在各个领域内作出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成为不争的事实的财务部门。例如,股市和金融部门的信贷市场将在这两个市场不同的功能,但股市崩盘可能导致大批银行破产上升,另一方面,大银行之间或破产events一些有影响的合并可能导致股市剧烈变化。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业是最有竞争力,从而具有最高风险领域,没有任何风险金融活动,因此,想要避免金融风险是不可能的,决策机关,有重大决策是关注金融风险或金融风险的整体系统。我们的语言常用的报章及“减少金融风险”实际上是一个混乱的语言,系统或全球性的金融风险,金融风险仍然存在,个别金融风险或局部的金融风险每天都有,去,该如何解决呀?如果“解决”只应为化解危机,但还没有出现危机,我们应该要做的工作 - 而只能降低系统或整体的金融风险。

然后,在整体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的指标是什么制度?

应该说,为什么人们所关心的金融风险,金融风险,是因为该系统发展到一定程度将成为金融危机和金融危机引发的社会和政治危机转变,统治者不仅会威胁到政权,但也导致经济发展,停滞或严重挫折。这个意义上说,金融风险衡量标准的讨论主要是解决金融危机的早期预警。

在1997年7月金融危机以来,国家,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四个东南亚一般同一类型,韩国,日本,俄罗斯,都属于一个类型的亚洲国家,但在1999年1月,是显示的迹象在巴西的金融风暴,他们属于另一种类型。泰国与其他国家金融危机爆发后,忽然间,这些国家的政府不仅没有,即使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他国际金融机构在事先没有准备预期。在世界经济学者,也使这些国家的金融危机的预测 - 据我所知 - 只有一个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克鲁格曼法官在泰国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基础,虽然有大量吸收外国资本,但外资短期资本的比例过高,这些外国资本并没有增加这些国家的资本形成率和科技成果的作用,但在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经济体制的第一个大型数字意味着危险因素。 1999年在巴西和泰国,在该国最大的金融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不同的是,巴西政府像1998年下半年初将有一个心理准备和应急安排,并在巴西,早在东亚金融风暴后不久,金融危机在许多经济学家们的预期。经济学是在非常像危机爆发类似这些指标判断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在巴西和一些国家的数目为基础。因此,金融危机不是像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它在经济表现之前,一般潜在的金融风险爆发的目标应该反映或财政和经济运行之间的一些结构性矛盾。

金融风险,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因决策失误,或其他原因的情况下赚钱的客观变化,财产,名誉遭受损失。
对一个金融机构发生风险的后果,往往比他们自己更影响。在具体的金融交易的金融机构在新出现的风险,金融机构可以生存构成威胁,具体的金融机构来说,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危机,整个金融体系可能构成的运作,稳定的威胁,而在事件的系统性风险,金融系统功能失调,整个经济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混乱,甚至导致严重的政治危机。
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
(a)风险可能来自借款人不履行约定的还款承诺。
(乙)的风险可能来自金融机构,支付能力不足。
(三)风险可能来自市场利率的变化。
(四)风险可能来自汇率的变化。
(五)风险可能来自国家宏观经济和金融政策的决策应该不及时或错误。
(六)风险可能来自金融机构,未经批准的主要人员。
(七)风险可能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变化。
(八)风险可能来自金融衍生工具过度使用。
(九)风险可能来自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

『叁』 求国内外金融风险案例!!!麻烦各位了~~

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
一、案例分析
1998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表公告,关闭刚刚诞生2年10个月的海南发展银行。这是新中国金融史上第一次由于支付危机而关闭一家有省政府背景的商业银行。海南发展银行成立于1995年8月,是海南省唯一一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总行设在海南省海口市,并在其他省市设有少量分支机构。它是在先后合并原海南省5家信托投资公司和28家信用社的基础上建立和壮大的。成立时的总股本为16.77亿元,海南省政府以出资3.2亿元成为其最大股东。关闭前有员工2800余人,资产规模达160多亿元。
海南发展银行从开业之日起就步履维艰,不良资产比例大,资本金不足,支付困难,信誉差。1997年底按照省政府意图海南发展银行兼并28家有问题的信用社之后,公众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出现挤兑行为。随后几个月的挤兑行为耗尽了海南发展银行的准备金,而其贷款又无法收回。为保护海南发展银行,国家曾紧急调了34亿元资金救助,但只是杯水车薪。为控制局面,防止风险漫延,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当机立断,宣布1998年6月21日关闭海南发展银行。同时宣布从关闭之日起至正式解散之日前,由中国工商银行托管海南发展银行的全部资产负债,其中包括接收并行使原海南发展银行的行政领导权、业务管理权及财务收支审批权;承接原海南发展银行的全部资产负债,停止海南发展银行新的经营活动;配合有关部门施实清理清偿计划。对于海南发展银行的存款,则采取自然人和法人分别对待的办法,自然人存款即居民储蓄一律由工行兑付,而法人债权进行登记,将海南发展银行全部资产负债清算完毕以后,按折扣率进行兑付。6月30日,在原海南发展银行各网点开始了原海南发展银行存款的兑付业务,由于公众对中国工商银行的信用,兑付业务开始后并没有造成大量挤兑,大部分储户只是把存款转存工商银行,现金提取量不多,没有造成过大的社会震动。

二、原因分析
(一)不良资产比例过大。可以说,海南发展银行建立本身就是一个吸纳海南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怪胎。1992年开始海南房地产火爆,1993年5月以后,国家加大金融宏观调控力度,房地产热逐步降温,海南的众多信托投资公司由于大量资金压在房地产上而出现了经营困难。在这个背景下,海南省政府决定成立海南发展银行,将5家已存在严重问题的信托投资公司合并为海南发展银行。据统计,合并时这5家机构的坏账损失总额已达26亿元。有关部门认为,可以靠公司合并后的规模经济和制度化管理,使它们的经营好转,信誉度上升,从而摆脱困境。1997年底,遵循同样的思路、有关部门又将海南省内28家有问题的信用社并入海南发展银行,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其不良资产的比例。
(二)违法违规经营,海南发展银行建立起来以后,并没有按照规范的商业银行机制进行运作,而是大量进行违法违规的经营,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向股东发放大量无合法担保的贷款。海南发展银行是在1994年12月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筹建,并于1995年8月18正式开业的。成立时的股本16.77亿元。但仅在1995年5月到9月间,就已发放贷款10.60亿元,其中股东贷款9.20亿元,占贷款总额的86.71%.绝大部分股东贷款都属于无合法担保的贷款,许多代款的用途根本不明确,实际上是用于归还用来入股的临时拆借资金,许多股东的贷款发生在其资本到账后的一个月,入股单位实际上是刚拿来,又拿走。股东贷款实际上成为股东抽逃资本金的重要手段。这种违法违规的经营行为显然无法使海南发展银行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三、 启示
(一)不良资产比例过大是目前我国银行业的主要风险。我国的商业银行特别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大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尽管对4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的匡算结果有不同,有的说20%左右,有的说30%左右,不论那一个比例,反正都是高比例,大大超过了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17%的最高限界,也大大高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初的泰国(7.9%)、马来西来(6.4%)、印尼(17%)、韩国12%、日本12%、台湾11%,而形成高比例不良资产的原因虽有银行自身经营管理的问题,但更多的是由于体制因素及由此引起的过多行政干预造成的。国有商业银行在如此高的不良资产比例下只所以还能正常运转,根本一点在于广大民众相信国有银行不会倒闭,因此不但不挤提,还照样存款。海南发展银行一开始了就染上了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病,长官意志使它一起步就背上了沉重的不良资产包袱,而由于它不是国有商业银行,没有国家信用保证,因此,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发生挤兑,引发支付危机而难以为继。如前所述,目前我国的主要商业银行是裹着国家信用大旗掩盖着高额不良资产的病灶,如果不能尽快把不良资产比重降下来,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国有商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的深入,就极容易引发类似海南发展银行这样的风波。

(二) 合规合法经营是商业稳健运行的基本要求。
海南发展银行只所以短命,原因是它一开业就违规经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四章第35条、第36条、第40条规定,“商业银行贷款,应当对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偿还能力、还款方式等情况进行严格审查”,“商业银行贷款,借款人应当提供担保”,“商业银行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不得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而海南发展银行完全违背这些规定,贷款不问用途,贷款不搞抵押,通过贷款的方式抽逃资本金,前门拿进、后门拿出,拿来多少、带走多少,如此违法乱纪经营,岂有不垮之理。
(三) 中央银行的救助是防止商业银行发生信用危机,化解银行业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在1998年上半年海南发展银行出现储户挤兑时,中央银行紧急调动34亿资金予以支持,当发现如此救助不足以制止信用危机发生时,中央银行采取断然措施,立即关闭海南发展银行,由中国工商银行对其实行接管,从而避免了事态的扩大,保护了私人储户的利益。同时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对法人债权进行登记,在海南发展银行全部资产负债清偿完毕以后按折扣率进行总付,以体现投资者(这里为存款者)自我承担风险的原则。这一案例,充分显示了中央银行充当最后贷款人和化解银行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火线的地位。

第二篇 外国金融风险案例
案例2-1
美国储贷协会的破产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国发生了继30年代以后又一次商业银行储蓄机构破产的风潮,据美国立法机构统计,有问题的商业银行从1981年的大约200家增加到1986年的超过1400家,商业银行倒闭的数量从1950——1981年平均每年5家,1982年——1992年平均每年130家,1988年达到200家以上,储贷协会几乎全面破产。至1995年末,花费了纳税人大约1400亿美元。据美国总会计署估算,这场危机的保救成本要超过5000亿美元。在这场危机中,各种利益集团通过立法机关和政府胡整乱治,丑闻百出,在美国金融发展史写上了不光彩的一页。

一、案例介绍
美国储贷协会建立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成立这个协会的目的是为了鼓励美国的中产阶级进行自顾,所以全称是“扶助储贷协会”。为了规范储贷协会的运作,国会创建了联邦住宅贷款银行委员会(FHLBB),而且建立了它的附属机构联邦储贷保险公司(FSLIC),为储贷协会的存款保险。储贷协会吸收公众的短期储蓄存款、并且用这些所得存款向当地的购房者提供20年和30年的抵押贷款,利率在抵押期内保持不变。
显然,如果储贷协会向储户支付的利率低于储贷协会发放的抵押贷款的平均收益率,则储贷协会就有盈利,可以正常经营,反之,如果储贷协会向储户支付的利率高于储货协会发放的抵押贷款的平均收益率,则该机构就会亏损。从30年代到60年代中期利率很低,而且稳定,长期抵押贷款利率高于短期存款利率,即储贷协会的收益曲线总是向上倾斜的。在稳定且低通货膨胀率的时期,储贷协会的经营是很简单的。局外人嫉妒地拿储贷协会经理的“3——6——3”的经营方式(以3%的利率借款,以6%的利率贷款,每天下午3点打高尔夫球)开玩笑。不幸的是,在70年代中期,利率开始上升。最初,这一上升是温和的递进的,所以储货协会遇到的麻烦不大。但在70年代后期,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对利率施加了向上的压力,并将利率提高到了储蓄机构可以向储户提供的利率上限水平。为了防止严重的非中介化,立法机构授权储贷协会发行货币市场单据,这一新工具面值1万美元,并允许银行和储蓄机构参照6个月国库券的标准来确定利率。

『肆』 试述金融机构经营面临的主要风险

我国金融市场当前存在的问题: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甚至于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相比,在行业规模、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市场开拓、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还存在明显的差距。 第一,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水平较低,增长速度过于缓慢,内部行业结构和区域发展结构不协调。发达国家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般在6%左右,2003年美国金融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达到了8.3%,而我国仅相当于美国的一半。近年来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速度过慢,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乏力。金融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均衡,银行业居绝对主导地位,而证券经纪与交易业、保险业、信托投资业的比重相对偏低。而且,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地区差异较大,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严重滞后,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的需要。 第二,金融服务各行业竞争力较弱,不能有效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金融服务产品。从2004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的排名来看,排名第一的花旗银行的一级资本为744.15亿美元,不良资产比率为2.06%;而国内排名最高的中国银行的一级资本为348.51亿美元,而其不良资产比率却达到了5.12%,四大行中中国工商银行不良资产比率甚至高达18.99%。保险业方面,根据瑞士再保险的统计,截至2004年底,我国保险业占全球保险市场的份额排名虽居第11位,但保费收入规模仅521.71亿美元,保险密度在全球排名第72位,人均保险金额为40.2美元;保险深度排名第42位,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为3.26%。证券业方面的表现更让人担忧,2004年底我国共有证券公司140家,总资产3781亿元,总负债2765亿元,全年实现利润为-78亿元,整个行业处于亏损状态。 第三,国内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能力不强,外资金融机构在金融业务创新上具有绝对优势。一方面,国外金融工具种类繁多,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而且对新型金融产品的开发能力相当强;另一方面,目前中资金融机构的金融开发技术比较落后,电子化程度较低、金融工具和品种单调、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在金融创新中处于被动模仿的地位,利用金融创新获取利润和占领市场主动权的能力较差。 第四,国内金融机构开展跨国业务的能力低下。除中国银行以外,其他银行海外业务的拓展尚在起步阶段,而外资银行在综合化经营模式下,通过大规模的并购和重组,其分支机构早已遍及全球。在业务开展方面,国内银行大都以传统的存贷业务为主,而发达国家跨国银行已经把业务重点放在如利率互换、出口保理及福费廷等一些新的金融衍生工具上,利用金融创新来获取利润和规避风险。 第五,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监管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发达国家大都有支持金融发展的现代化交通、通讯、计算机网络以及其他配套服务设施,并且非常注重适时颁布和修订有关法律法规对金融业加以规范,对新业务、新工具进行认证。相比之下,我国金融立法比较滞后,专业性法律层次较低,法规操作性较差,在实践过程中还经常存在不能严格执行的问题。监管体制方面,我国金融监管主要依靠“三会”(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社会监管层次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而且监管内容大都以合规性监管为主,对预防性监管的关注不充分。 今后应采取的发展策略: 第一,培养金融业的服务理念和意识,使其真正成为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重要产业。 第二,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根据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趋势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金融服务体制。 第三,建立健全金融服务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有效控制和防范各种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 第四,注重金融服务内部各行业和地区的均衡协调发展,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制,较好地满足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较快发展。加快证券、保险和信托等其他金融服务行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与实体经济体系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加强金融服务业的资源配置功能,促进金融资源合理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务质量。 第五,大力培养金融人才,建立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伍』 结合你所了解的金融机构风险损失案例谈谈我国金融机构应该如何加强风险管理

来5309宿舍找答案

『陆』 中行原石油事件是金融机构风险案例吗

中国银行的原油事件是典型的风险案件。

『柒』 哪里能找到金融机构风险损失的案例,要30个,谢谢

安大的童鞋啊 ……

『捌』 求期货市场规避风险的案例

不知道 你是什么企业,生产商 贸易商 还是加工商 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的时间 采取的方案是不一样的,这个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具体实例:
A铜加工厂2007年11月25日签订了一份1000吨铜丝供应合同,2008年3月底交货,价格为58000元/吨。经成本核算及生产计划安排,加工周期约为一个月,电铜1000吨务必在12月上旬准备好,加工费约为2000元/吨,这样电铜的价格就要求不得高于56000元/吨。由于担心电铜价格上涨,就可以利用期货市场进行买进套期保值,以当日54000元/吨的价格,买进铜期货0506合约1000吨(期货交货期一般在当月下旬)。
一种情况,到3月时,铜价涨到了60000元/吨,A铜加工厂就可以将1000吨期货铜全部卖出平仓,同时在当地现货市场以60000元/吨买进1000吨。这样,虽然该铜加工厂在买铜原料时,每吨多花4000元,可在期货上每吨赚了6000元,这样就保证了原料采购价格仍然稳定在58000元/吨。虽然铜价上涨了,但没有影响铜厂利润,铜厂通过套期保值有效地锁定了利润。(同时将加工费2000元/吨转移到了期货上,由于在我国期货盈利不用交税,减小了生产的进销差,还达到了合理避税的目的)。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到3月时,铜价下跌了,铜价下跌到50000元/吨,该厂虽在期货上亏损4000元/吨,可在现货市场却能以低于当时价格4000元/吨买进现货,同样能得到弥补,起到了锁定成本、锁定利润的目的。

『玖』 搜集银行信贷风险控制案例

[案例分析]银行异地融资引发信贷风险案例分析 2007-11-30
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与企业间的异地融资活动打破了行政区划的限制,是金融市场“看不见的手”发挥调剂作用的必然结果,也是资本趋利的天然本性,异地银行的进入对本地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持续发展功不可没。但异地融资发展过快、规模大、信用集中,快速发展背后已有所显现的信贷风险隐患。

【案例详解】银行异地融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案例一:应城某公司在当地银行贷款7.7亿元,其中在工行应城支行贷款4.15亿元,在当地建行贷款3.55亿元,当地银行认为该企业已达到最大承贷能力,但该企业凭借其公司特殊身份且前几年效益较好的有利条件,在交通银行武汉分行等银行贷款5.68亿元,致使该企业贷款总额达到13.38亿元,占其固定资产16.03亿元的83.47%,远远超过一般企业70%的控制比例。

案例二:某银行安陆市支行向武汉同济药业公司发放1年期抵押贷款100万元,另一银行分别向武汉华利房地产公司、海南三亚供销公司发放1年期抵押贷款1087万元和887万元,三笔贷款均为抵押,应该说安全系数较高,但都因贷后信息监测不到位,信息反馈不及时,贷后跟踪管理没跟上,对异地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掌握不及时,导致这三笔贷款均已列入呆帐类贷款。后来两家银行分别在当地法院对借款企业进行了诉讼,法院的判决均为胜诉案件,但借款企业均无可执行的资产。

【银联信分析】

由于本地银行受信贷政策、授信制约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而异地贷款大幅度增长,弥补了地方经济发展资金的需求,支持了地方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促进了金融机构间的有效竞争。但是,其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风险也应得到重视。

1、加剧信贷集中致使贷款风险加大。异地金融机构的融资对象一般都是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这些企业一般在本地银行已有足额授信,优质企业在当地银行贷款均已接近或达到控制比例。异地银行的进入,可能导致银行对同一客户贷款集中过多,形成过度集中的不利局面。信贷过于集中的结果是,企业融资环境宽松,诱使企业投资欲望膨胀,有的甚至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一旦市场出现风险或者企业经营出现问题,风险损失极易转嫁到贷款银行身上。

2、管理信息诸多跟不上。企业经营形势瞬息万变,异地贷款受地域、时间的限制,贷款银行往往难以及时掌握异地企业真实的经营、财务、信用信息,难以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造成投资风险损失的机率增大。本地银行发放异地企业贷款,如果在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或担保抵押某一个环节上出现失误,就很容易造成信贷风险损失。

【银联信建议】

银联信分析师建议对银行异地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疏导而不堵塞的策略,引导其健康发展。

第一,银行应加强对大中型企业授信统一管理,防范信贷过度竞争。大中型企业、优质信用企业往往是本地银行和异地银行信贷关注、投放的重点对象,容易引发信贷过于集中的风险,国内多家著名上市公司退市重组时,往往导致银行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的银行坏账就很能说明问题。对大中型企业的授信不应由各家银行分散操作,应由权威的中介部门统一评级授信,评级授信结果提交商业银行信贷决策时参考,避免对同一企业多头重复授信。

第二,完善中小企业评级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扶持。县域经济的发展大多依靠众多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更离不开银行的支持,但全国统一的企业评级标准不适应中小企业的实际,银行应制定适合中小企业的评级标准,有利于银行加大信贷投入,分散信贷风险,拓宽信贷领域,更好地支持县域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

第三,贷款银行要切实加强异地贷款的跟踪管理。建立异地银行与当地企业信息主管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建立跨地区的同业信息交流协作机制,解决银行同业异地信息不透明、不对称的问题。成立银行异地信贷管理部门,建立大额异地融资信贷员驻厂跟踪管理制度,密切关注国家有关政策调整、市场变化、企业上下游行业的变动,加强动态监测和风险预警。加强对营销对象各项财务指标、持续发展能力、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分析,切实防范异地融资风险,保障异地融资的健康发展。

『拾』 求我国金融机构风险损失案例

美国次级债危机中,中国银行持有的一些债券。平安买富通银行。中航油陈久霖做空石油等

中国银行开平案,南方证券等券商倒闭

阅读全文

与金融机构规避风险具体案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银行货币收藏理财上下班时间 浏览:442
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公司 浏览:520
公司分红股票会涨吗 浏览: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规模品种 浏览:950
跨地经营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浏览:343
民生银行理财产品属于基金吗 浏览:671
开间金融公司 浏览:482
基金从业资格科目一的章节 浏览:207
货币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浏览:590
投资几个基金合适 浏览:909
东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地址 浏览:273
亚洲指数基金 浏览:80
金融公司贷款倒闭了怎么办 浏览:349
金融服务人员存在的问题 浏览:303
怎样开展普惠金融服务 浏览:123
今天鸡蛋期货交易价格 浏览:751
汕头本地证券 浏览:263
利市派股票代码 浏览:104
科创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浏览:737
2016年指数型基金 浏览: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