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几个发展阶段及状况(历史)
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短暂的春天”(春天)
国民党统治前期——短暂发展内(夏天)国容民经济建设运动新的春天: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经历了迅速发展——萧条——短暂发展——困境的发展历程。
江苏的企业家:陈光甫镇江人,荣家兄弟无锡人,张謇南通人,盛宣怀常州人。
1、盛宣怀:江苏常州人。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和“中国商父”。盛宣怀创造了11项“中国第一”: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第一个电报局;第一个内河小火轮公司;第一家银行;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南洋公学(上海交大等);第一个斟矿公司;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创办了中国红十字会。
2、张謇:江苏南通人。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他创办我国第一所纺织专业学校,开中国纺织高等教育之先河;首次建立棉纺织原料供应基地,进行棉花改良和推广种植的工作;为中国民族纺织工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
3、荣氏家族。江苏无锡人。荣德生、荣宗敬兄弟是我国解放前最大的民族工商业资本家,。
荣毅仁为最大的红色资本家,创立了中信系。
㈡ 世界上银行业的发展历史
荷兰人同时还创造了一种新的资本流转体制。1609年,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诞生在阿姆斯特丹。只要愿意,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们可以随时通过股票交易所,将自己手中的股票变成现金。
早在四百多年前,在阿姆斯特丹的股票交易所中,就已经活跃着超过1000名的股票经纪人。他们虽然还没有穿上红马甲,但是固定的交易席位已经出现了。
这里成为当时整个欧洲最活跃的资本市场,前来从事股票交易的不仅有荷兰人,还有许许多多的外国人。大量的股息收入从这个面积不超过1000平米的院子,流入荷兰国库和普通荷兰人的腰包,仅英国国债一项,荷兰每年就可获得超过2500万荷兰盾的收入,价值相当于200吨白银。
当大量的金银货币以空前的速度循环流通时,荷兰的经济血脉开始变得拥堵起来。这一次,荷兰人解决问题的探索直接进入了现代经济的核心领域——这就是建立银行。
采访:英格兰银行博物馆 馆长 约翰·基沃恩
阿姆斯特丹银行成立于1609年,大约比英国银行早一百年,它是一个城市银行、财政银行和兑换银行。它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所有一定数量的支付款都要经过银行,因此,阿姆斯特丹银行对于荷兰的经济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发明了我们现在所说的信用。那时叫做“想象中的货币”。
为了保障银行的信用,阿姆斯特丹市通过立法规定:任何人不能以任何借口限制银行的交易自由。由此,一个看上去不可思议的现象出现了:当荷兰和西班牙的军队正在海洋上厮杀时,西班牙贵族手中的白银仍可以自由地从阿姆斯特丹银行的金库中流进流出。荷兰的银行,可以合法地贷款给自己国家的敌人。
采访:荷兰莱顿大学历史系 教授 威廉·范德莫伦
荷兰人建立他们的政府,包括国家政府、地方政府都是为他们的商业利益服务的。
采访:荷兰国务委员 约里斯·福尔胡弗
当时欧洲不同的王国王室之间进行不停的争斗,荷兰始终在这些争斗中保持中立,而且它更专注于经济的发展。
历史学家们比较一致的意见是,荷兰的市民是现代商品经济制度的创造者,他们将银行、证券交易所、信用,以及有限责任公司有机地统一成一个相互贯通的金融和商业体系,由此带来了爆炸式的财富增长。
到17世纪中叶,荷兰联省共和国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牢固地建立起来。此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拥有15000个分支机构,贸易额占到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悬挂着荷兰三色旗的10000多艘商船游弋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
㈢ 中国古代的金融机构为什么没有发展为近现代的银行
近现代的银行是工业化后才有的,为规模生产提供信用服务
㈣ 中国人民银行的发展史
中国银行成立于1912年2月,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银行。从1912年至1949年的37年期间,中国银行的职能发生了三次变化。-1928年,行使当时政府中央银行的职能;1928年中国银行被改为政府特许的国际汇兑银行;1942年中国银行成为发展国际贸易的专业银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政府接管了中国银行,同年12月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由上海迁至北京。1950年中国银行总管理处归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领导。1953年10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布《中国银行条例》,明确中国银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特许的外汇专业银行。
1979年3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设出来,同时行使国家外汇管理总局职能,直属国务院领导。中国银行总管理处改为中国银行总行,负责统一经营和集中管理全国外汇业务。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随后中国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总局分设,各行其职,中国银行统一经营国家外汇的职责不变。至此,中国银行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监管之下的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的各项业务得到了长足发展,跨入了世界大银行的前列。1994年初,根据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部署,中国银行由外汇外贸专业银行开始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
2003年,国家选择中国银行作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两家试点银行之一。
2004年7月14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北京奥运会唯一的银行合作伙伴。
2004年8月26日,经国务院、银监会批准,中国银行以汇金公司独家发起的方式,整体改建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此基础上,引进了战略投资者,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深化内部改革,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取得了长足进步。
2006年6月1日和7月5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2011年,中国银行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这是中国及新兴市场国家唯一入选的金融机构。
㈤ 民国时期的金融业发展状况怎样
民国时期,是国内金融业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此过程中,银行业作为金融领...
㈥ 列举5个民国经济史研究的科研机构
从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至中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中华民国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经济处于由传统的自然经济向近代经济的转化过程中,社会经济由多元经济成分构成,经济现象复杂。在这个时期,中国生产力、生产关系有所发展,近代工矿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金融业等有所进步,中国经济在曲折中前进。在这个时期,在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由强变弱,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在困难、曲折中跋涉前进,封建经济受到削弱但仍在整个经济中占主要地位,中国经济的发展受世界经济的影响逐渐加强,中国经济己卷入了世界经济的潮流之中。
一、民国经济概述
(一)民国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总趋势
民国时期(1912- 194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中国近代历史由旧向新转变的关键时期。民国经济史是民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史是以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主要研究对象,民国经济史是民国时期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历史。从生产力来说,它包括民国时期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业、商业、外贸业、金融业等等;从生产关系来说,它包括民国时期各种形态的生产关系、国家经济制度、政策、法令、各种经济思想、经济管理机构等等。由于民国时期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方面国家主权处于半独立地位,另一方面封建经济在解体,新的经济成分在产生和发展,故经济构成多种多样,经济现象十分复杂。因此,民国经济史的内容非常丰富,也非常复杂。
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是以新的生产力和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和发展为基础的,就资本主义经济与封建经济相比较,它是一种新的进步的经济形态,资本主义经济的发生和发展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经济形态尽管复杂多样,但基本上可分为三类:封建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民国时期,这三种经济呈不同的发展趋势,落后的封建经济呈衰落态势,外国在华资本主义经济虽曾有过发展,但在中国人民的不断斗争下,其势力呈消退趋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尽管遭遇到重重困难,有过许多曲折,有过衰落,但从总的运动轨迹来看却呈曲线上升状态,是以波浪式前进的方式发展和壮大的。所以,就民国时期三种基本经济形态来看,封建经济在逐步衰弱,在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逐步由强变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曲折中前进,这是民国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总趋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适应了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国逐步纳入了世界经济的潮流之中。在民国时期,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新民主主义经济,也经历着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过程,最后随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为中国统一的经济形式。
㈦ 民国时期经济状况
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全国共有92个城市对外开放,铁路和汽轮将这些城市与外界联接。
新的职业和中外企业在这些城市发展起来,工业增长率在1912-1920年间高达13.4%,1921-1922年有一短暂萧条, 1923-1936年,为 8.7%, 1912-1942年, 平均增长率为8.4%,整个1912-1949年,平均增长率为5.6%。
而在二战前民国时期,尽管连绵战争,工业增长率仍高达8-9%。
外国投资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之命题并没有实证资料支持,中国人所有的现代工业在总现代工业中的比重在二次大战前一直没有下降,而中国人均外国投资在1914年是3.75美元, 1936年是6.97美元,比印度和拉丁美洲低得多。1930年代外国投资只占国民生产净值的1%。
(7)民国金融机构发展史扩展阅读:
民国时期的领土范围
按照中华民国宪法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依其固有之疆域,但其中并未列明何为固有之疆域。中华民国在1946年承认外蒙古独立,但在1953年重新将蒙古地方作为中华民国领土。
若包括蒙古地方,其面积为1141万8174平方公里,是世界领土面积第二大国(仅次于俄罗斯);若依1947年之疆域而不包括蒙古地方,则是世界领土面积第三大国。
中华民国(败退台湾时期)实际控制领土包括台湾岛、澎湖群岛、金门、马祖、东沙群岛、南沙太平岛和中洲岛,总陆地面积36189.5平方公里。
㈧ 详细的民国史
中华民国的历史按照中央政权更迭与地理政治情势,可划分为北洋政府时期(1912年-1928年)、国民政府时期(1928年-1949年;含1947年行宪后之时期)与台湾时期(1949年-迄今)三部分;其中,北洋政府时期俗称“民国初年”,而台湾时期又可分为戒严时期(1949年-1987年)与民主化时期(1987年-迄今)。
清朝宣统三年八月十九(西元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成功发动辛亥革命。隔年(1912年)阳历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1],中华民国在同年继承清朝国祚,因而被世界各国长期认可为中国的代表;其于1912年至1949年间统治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外蒙古、新疆、西藏等边地控制不深),并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取得清代割让给日本的台湾。建国初期由军阀势力为首的北洋政府所领政,至1928年北伐结束后被中国国民党建立的国民政府取代,实施以党领政的训政体制,国家建设逐渐开展;但在1937年与日本全面爆发战争,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环。1945年对日胜利后,中华民国政府应各界要求在1947年正式颁布宪法、实施宪政,但同时间与共产党全面爆发内战且节节失利,后于1949年底迁往台湾,失去中国大陆领土的统治权,形成与共产党建立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相隔台湾海峡两岸分治的局面。
中华民国退守台澎金马后,在两岸持续对峙之下,一方面长期实施威权统治,使人权受到损害,另一方面在台湾发展经济建设,创造出“台湾奇迹”。1971年,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国际地位转趋低落;之后在1970年代后期,以台湾本土派人士为首的党外运动不断要求重新实施宪政。在冷战渐趋缓和之下,中华民国自1980年代后期起实施一连串的民主化改革,并恢复与中国大陆的交流,国家体制遂渐与台湾社会相融合。现今的中华民国于国际间常因地理位置或政治因素而通称为“台湾”或“中华台北”,以经济成就与民主改革闻名于世[2][3]。
目录 [隐藏]
1 建国之初
1.1 辛亥革命
1.2 民国肇建
2 北洋政府与军阀时期
2.1 洪宪帝制与护国战争
2.2 北洋政权的更迭
2.3 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
2.4 法统分裂与国共合作
3 北伐时期
4 训政与黄金十年
4.1 抗战前的国家建设
4.2 抗日战争
5 战后行宪与国共内战
5.1 接收台湾与二二八事件
5.2 施行宪政
5.3 第二次国共内战
6 政府迁台与实施戒严
6.1 台湾戒严和两岸对峙
6.2 经济发展
7 解严与民主化至今
7.1 解严后的民主浪潮
7.2 政党轮替后
8 相关条目
9 注释与参考文献
10 外部链接
㈨ 简述中国货币发展史中几个重大演变
我国古代货币的六次重大演变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中国古代货币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六次重大的演变:
一、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由此可见,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
随着商品交换的迅速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铜贝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
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
二、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
从商朝铜贝出现后到战国时期,我国的货币逐渐形成了以诸侯称雄割据为特色的四大体系,即:铲币、刀币、环钱、楚币(爰金、蚁鼻钱)。
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二一○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
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的通行,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一次重大演变。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沿续到民国初期。
三、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刘邦建汉后,允民私铸钱币。豪绅富商和地方势力乘机大铸恶钱而牟利。文帝时“邓通大夫也,以铸钱财过王者。”
元鼎四年(前一一五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这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一次重大演变。
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铸币权收归中央,对稳定各朝的政局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四、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四铢”等等(二十四铢为一两)。
唐高祖武德四年(六二一年),李渊决心改革币制,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一反秦汉旧制,钱文不书重量,是我国古代货币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开元通宝钱是我国最早的通宝钱。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钱文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它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民国通宝”。
五、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
北宋时,由于铸钱的铜料紧缺,政府为弥补铜钱的不足,在一些地区大量地铸造铁钱。据《宋史》记载,当时四川所铸铁钱一贯就重达二十五斤八两。在四川买一匹罗(丝织品),要付一百三十斤重的铁钱。铁钱如此笨重不便,纸币交子就在四川地区应运而生。交子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
交子不但是我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六、由手工铸币向机制纸币的演变
清朝后期,随着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逐渐传入,光绪年间已开始在国外购买造币机器,用于制造银元、铜元。后来,广东开始用机器制造无孔当十铜元。因制造者获利丰厚,各省纷纷仿效。
清末机制货币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手工铸币向机制货币的重林演变。
知道的就这么多了,看看符不符合和你的要求啊?
㈩ 急求!中央银行的发展历程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之后,大清银行“商股联合会”于1912年1月初正式上书孙中山,建议“就原有之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重新组织,作为政府的中央银行”。
◆1912年,孙中山先生批准中国银行成立。
◆1949年,中国银行成为国家指定的外汇外贸专业银行。
◆1994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银行成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与其他三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一道成为国家金融业的支柱。
◆2003年,中国银行被国务院确定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试点银行之一。
◆2004年7月14日,中国银行成为北京奥运会唯一的银行合作伙伴。
◆2004年8月26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2006年6月1日、7月5日,中国银行先后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首家A+H发行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尽管遇到了世界范围内的金融海啸,但中国银行累计完成国际结算业务量同比增长逾21%,位居全球银行同业第一。同年,在由全球领先的财经杂志《巴菲特杂志》、《世界经济学人周刊》和世界权威的企业竞争力研究机构--世界企业竞争力实验室联合举办了2008年“中国最受尊敬上市公司大奖”评选活动中,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荣登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