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看待金融体系多元化发展附:不必结合中国金融机构多元化历程。
央视网消息(新闻60分):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及其对发展影响高级别会议24号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此次高级别会议将历时3天,126个国家派代表出席,其中包括20多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开幕式上说,世界正面对着自联合国成立60多年来最为严重的一场全球性金融和经济危机。
潘基文还呼吁国际社会关注全球最贫穷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的需求,切实履行对它们的发展援助承诺。
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率团参加会议,并发表演讲。杨洁篪表示,中国是国际发展合作的积极推动者和参与者,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支持。中方愿与国际社会继续携手合作,应对危机,促进世界经济早日复苏,推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如期实现,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在开幕式结束后的全体会议上,有20多个国家的代表发表讲话,就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及国际社会应采取的对策交换了意见。
除全会以外,本次会议还将举行4场主题圆桌会议,讨论危机对发展的影响、国际合作、国际金融和经济体系改革以及联合国发展系统在应对危机中的作用等议
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持续,国际发展合作资源也因此在减少。发展中国家不是这场危机的制造者,却是危机最大的受害者。发展中各国普遍面临外需下降、贸易萎缩、外资撤离、侨汇减少的困境,外部融资难度上升,外部发展环境恶化。
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2009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将大幅下滑,新增5500-9000万赤贫人口。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2009年处于长期饥饿状态的人口将从危机前的8.5亿飙升到10亿,占发展中国家人口的比例超过18%。当前,发展中国家整体发展严重倒退己是不争的事实。在金融和经济危机冲击下,我们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发展危机。
第二,推动国际贸易增长。国际社会要坚定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开放市场、减免关税,要加大“促贸援助”力度,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能力建设。要积极推动多哈回合谈判根据已有授权,在锁定已取得成果基础上,早日实现发展回合的目标。
第三,推进国际发展合作。发达国家应落实蒙特雷共识,兑现官方发展援助占国民总收入0. 7%的承诺,并进一步对发展中国家减免债务。国际金融机构应建立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快速有效的金融救援机制。各方应切实落实二十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共识,确保国际金融机构大幅增加长期发展投入,优先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苛刻条件的融资支持,其新增资源主要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
第四,拓展和深化南南合作。外部需求减少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难题。加强南南合作有助于弥补这一不足。发展中国家之间要扩大贸易和投资合作,相互开放市场,共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加强发展经验交流,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要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扩大合作渠道,提升合作水平。
第三,要稳定国际金融市场。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经济衰退使各国都蒙受了巨大损失。通过反思得出的一个重要共识就是,要保持主要储备货币汇率相对稳定,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合理化,让发展中国家拥有更多选择,能更好地规避风险,更有效地利用外部资金促进自身发展。
为国际社会应对危机的重要举措,并积极推动和参与了有关国际合作。
——我们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公司贸易融资计划,并提供15亿美元的融资支持;
——我们向有关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有关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总额达65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
——我们已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商定,将以购买其债券的方式提供融资支持,主要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
——我们积极参与区域外汇储备库建设,出资额占总规模1200亿美元的32%;
——我们正认真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确定的各项援非举措,认真落实中方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提出的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的举措;
——我们将继续在南南合作框架内,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
❷ 什么是社会经济多元化
任何一种系统,其血脉和循环系统出现问题必然导致不良的后果,金融体系也不例外。从次级贷款到优质贷款,从货币市场到资本市场,从银行到非银行,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危机的传播和蔓延加剧了金融与经济的恶性互动。随着表外风险向表内的转移以及去杠杆化的提速,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融资功能逐渐萎缩,跨国金融机构遭受重创,银行资产大幅缩水,资本金锐减,资产质量恶化,银行债务增多。金融体系困境,迫使银行不敢向家庭、企业或相互间提供更多资金。贷不到款,家庭买不起房屋或汽车,企业被迫裁员,经济遭受更重打击,反过来使银行经营状况雪上加霜,信贷进一步枯竭。
金融是经济的命脉,金融业通过保持自身的稳定和有效运转,促进了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反过来,经济的发展又为金融稳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衡量一个金融体系的健全程度包括诸多因素: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规模,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的完善程度,透明化与信息化,公司治理状况,法律完备性,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健情况,竞争、开放与金融一体化,金融自主程度与社会责任,等等。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逐步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符合时代特点的金融发展道路,金融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但与成熟经济体的金融体系相比,我国金融体系仍存在诸多缺陷。比如,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的比例、股本融资与债务融资的比例还不够协调;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的关系还不够协调;金融监管机制还不够协调;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和透明度还有待改善,等等。必须正视我国与发达金融体系的差距以及自身发展中的问题,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应当看到,我国金融服务水平和效率方面还有不少问题,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他国金融体系缺陷在我国也不同程度存在,金融改革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
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阶段,更需正确认识和处理金融与经济的关系,始终把维护金融体系健康作为金融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战略,在促进增长和维护金融稳定中保持平衡,在有效应对危机中创造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社会各界都要珍惜和呵护今天金融业的良好局面,自觉遵循金融发展规律、维护金融自主权,防范过度使用金融的恶果。金融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要善于把握历史性机遇和履行社会责任,在维护经济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积极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又要努力防范各种潜在的金融风险。要特别注意研究金融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研究和适应经济结构变化对金融业发展的需求,坚定不移地推进金融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坚定不移地加强金融监管,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❸ 如何看待金融体系的多元化发展
您好 希望一下资料对您有帮助 谢谢采纳
一、银行产生和发展的主要过程及现代银行体系建立的途径
银行是在商品生产和市场交易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因而是经济发展的产物。
在金属货币出现以后,就出现了早期的金银兑换、保管和汇兑业务,形成了早期的货币兑换商和钱在银号等机构。如在欧洲的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就有了大量的金银保管兑换与放贷的记载。但一直至漫长的中世纪结束前,这种钱庄业务一直停留在传统的形式上。
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工业革命,是传统的货币经营业向现代金融业转变的主要动力。到16世纪中叶,地中海沿岸各国的工商业与贸易有了较大的发展,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与存款。贷款的要求,出现了最早的商人银行,这些商人银行既办理存款与贷款,也从事转帐结算业务。但他们的贷款往往带有高利贷性质,使一般工场手工业主和商人很难获得贷款,即使获得也会因高额利息而无利可图。这显然不能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建立资本主义的银行。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推动下,真正现代意义上的银行在17世纪末至明世纪中逐步发展起来了。现代银行体系的建立并取代传统的货币经营业、高利贷商,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一是旧式的高利贷银行在新的经济条件下,调整放款原则而逐渐转变为现代的银行,主要特征是较大规模地吸收社会资金,同时以较低的利率发放贷款;二是按照资本主义原则组织的股份制银;行,其一开始就具有现代商业银行的性质,并从事大规模的融资与贷款活动,股份制的商业银行因其资本雄厚、融资能力强,贷款利率低,所以逐步成为现代信用领域的主导形式,银行成为整个社会信用的中心。1694年,英格兰成立了第一个现代银行——英格兰银行,其建立标志着高利贷在信用领域的垄断地位被打破。从此以后,现代银行在欧洲就广泛地发展起来了。
二、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如何理解?
银行是一种金融机构,也是一种企业。说它是企业,是因为它与一般的工商企业有共同之处。企业的共同特征是:从事直接的经营活动,具有一定的资金,独立核算,并通过经营活动获取利润。银行具有企业部门的一切特征,它是实现资本循环周转的一个必要环节。
与其他企业相比,银行又具有一般企业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银行的特殊利益。银行的特殊利益大致可概括为两个:①从行业特点得到的好处,即不需投入很多的自有资本即可进行经营活动,并可赚取可观的收益。②从国家的干预以及与国家政权的密切关系中得到的好处。
2.银行的特殊风险。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企业,它与客户之间并非是一般的商品买卖关系,而是一种以借贷为核心的信用关系。这种关系在经营活动中表现为以信用为基础,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即银行以存款方式向公众负债、以贷款方式为企业融资。银行经营活动的这种特殊性,在激烈的竞争中产生特殊的风险:①信用风险,即借款人不能或不愿意按期偿还贷款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②来自资产与负债失衡的风险。③来自公众信任的风险。④竞争的风险。
3.银行的特殊作用。银行的特殊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经济发展在资金上的支配性作用。银行经营的对象不是一般商品,而是一种特殊商品——货币资金。银行的业务活动对货币资金在经济部门之间的流动具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国民经济中各部门的发展。哪个部门能从银行得到大量资金支持,哪个部门就有了发展优势,反之,在竞争中就会处于不利境地。二是在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中发挥重要作用。国家通过银行影响货币供给量、利率。贷款额度等经济指标,进而实施对经济的干预。
可见,现代银行作为“特殊的企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并具有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特殊作用。
三、现代市场经济国家金融体系的基本构成
与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一般都拥有一个规模庞大、分工精细、种类繁多的金融机构体系,包括银行性金融机构与非银行性金融机构两大类。其中,银行性金融机构居支配地位。
银行性金融机构按照其各自在经济中的功能可划分为商业银行、中央银行、专业银行三种类型的银行。它们所构成的银行体系通常被称为现代银行制度。商业银行是办理各种存款、放款和汇兑业务的银行,且是唯一能接受活期存款的银行。中央银行是在商业银行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是一国的金融管理机构,被称为“发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银行的银行”。专业银行是集中经营指定范围业务并提供专门性金融服务的银行,包括:投资银行、不动产抵押银行、开发银行、储蓄银行、进出口银行等。现代银行制度中,中央银行处于核心地位,商业银行居主导地位,其他专业银行仍然有存在和发展的余地。
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整个金融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是衡量一国金融体系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非银行金融机构木以吸收存款作为其主要资金来源,却以某种特殊方式吸收资金,并以某种特殊方式运用其资金,且从中获取利润。这类金融机构包括:保险公司、信用合作社、消费信用机构、证券公司、财务公司、信托公司。租赁公司等。
金融体系的分工与组成是在不断变化的。长期以来大多数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中,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有较明确的业务分工,如美国、英国等国30年代后采用的分业经营模式,就是以长短期信用业务分离,一般银行业与信托业务分离,与证券业务分离为特点。80年代以来,金融机构的分业经营模式逐渐被打破,各种金融机构的业务不断交叉,各种金融机构原有的差异日趋缩小,综合性经营与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
四、金融机构体系中银行性金融机构与非银行性金融机构的异同及相互关系
一国的金融机构体系由银行性金融机构与非银行性金融机构构成,其中银行性金融机构占支配地位。
银行性金融机构与非银行性金融机构的共同点表现在两者都是以某种方式吸收资金,又以某种方式运用资金的金融企业,都具备金融企业的基本特点,表现在:都以盈利为经营目的;主要从事与货币资金运动有关的各项业务活动;在经济运行中都发挥着融通资金的作用。
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也有着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①吸收资金的方式不同。银行金融机构主要以吸收存款的方式吸收资金,而非银行金融机构则以其他方式吸收资金;③业务方式不同。银行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方式是存款和贷款,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方式则呈现出多样化,如保险公司主要从事保险业务,信托公司从事信托业务,租赁公司主要从事租赁业务,证券公司则主要从事投资业务等;③在业务中所处的地位不同。银行在其业务中,一方面是作为债务人的集中,另一方面是作为债权人的集中,而非银行金融机构则比较复杂,如保险公司主要是作为保险人,信托公司则主要充当受托人,证券公司则多作为代理人和经纪人;④在金融领域中发挥的具体职能不同。银行性金融机构主要发挥信用中介职能,而非银行金融机构则根据其业务不同而发挥不同职能,如保险公司主要发挥社会保障职能,信托公司则主要发挥财产事务管理职能等等。
银行性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性金融机构都是一国金融机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共同为社会提供全面完善的金融服务。银行性金融机构在整个金融机构体系中居主导地位,而非银行性金融机构的存在则丰富了金融业务,充分满足现代经济对金融的多样化需要,因此,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程度是一国金融机构体系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五、本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金融机构的发展呈现的趋势
本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金融机构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首先,银行在业务上不断创新,并向综合化方向发展。金融机构、金融业务、金融工具等领域的创新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要;同时,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的结合促进银行发展为;全能性商业银行。其次,跨国银行的建立使银行的发展更趋国际化。各国银行纷纷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成立跨国银行,并从事国际银行业务及开拓境外金融业务。第三,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要求,重组资本结构和经营结构。国际清算银行提出的这套国际金融市场主体的行为规范,为绝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所遵守。第四,兼并成为现代商业银行调整的一个有效手段。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西方银行业内部更是不断重组,以期适应形势的变化与要求。第五,银行性金融机构与非银行性金融机构正不断融合,形成更为庞大的大型复合型金融机构。传统的分业经营模式逐渐被打破,各种金融机构的业务不断交叉,各种金融机构原有的差异日趋缩小,形成多元化、综合性经营的趋势。
正确认识和把握西方国家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还应分析这一趋势的历史背景与内在原因。
首先,70年代以来,经济领域中,经济自由主义在与国家干预主义的交战中占了上风。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各国政府为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更好地发挥市场对经济的作用,开始放松金融管制。这使得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激烈的竞争促使了许多新事物的产生:银行不断进行金融创新,并提供全方位服务吸引客户;银行业通过兼并带来优势互补,拓展业务领域,争取广泛客户;分业经营向多元化、综合性经营过渡。第二,新技术的出现,特别是电子通讯、信息处理、计算机广泛应用于金融业,为金融创新以及跨国银行的跨地区经营提供了支持。第三,随着各国金融市场联系日趋密切,各国银行业运作规则的接轨、银行业经营的监管、国际金融市场风险的防范问题也逐步提到议事日程。因此,产生了巴塞尔委员会等国际金融组织进行国际间协调与管理。
可见,上述发展趋势有其客观必然性。它促进了世界金融业的融合与发展,促进了国际间资金的流动,利于银行提高经营效率,但同时也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国际银行业的有效监管提出了新的课题。我国作为国际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应借鉴西方国家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深化金融机构改革,提高银行业竞争实力,推动我国金融国际化的进程。
六、我国的金融体系经历了哪些调整与改革?从其演变过程中,如何理解社会经济条件对金融机构体系形成的影响?
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是以中央银行为核心、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格局。这一体系的形成,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
1.改革开放前的“大一统”模式下的金融体系。这是一种高度集中的、以行政管理办法为主的单一的国家银行体系。其特点是:①在银行设置上,全国只有中国人民银行一家办理全部银行业务,下设众多分支机构,遍布全国,统揽一切银行信用。②人民银行集货币发行和信贷业务于一身,既执行中央银行职能,又兼办普通银行的信贷业务。
2.1979一1982年的金融机构体系。打破长期存在的人民银行~家金融机构的格局,恢复和建立了独立经营的专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与人民银行一起构成了多元化银行体系。
3.1983~1993年的金融机构体系。1983年起在金融机构方面进行了如下改革: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专设中国工商银行,承办原来人民银行负责的信贷及城镇储蓄业务;增设交通银行等综合性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等区域性银行;设立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国际金融机构在加强国际合作,发展世界经济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表现在:①提供短期资金,缓解国际收支逆差,这在定程度上缓和了国际支付危机。③提供长期建设资金,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③调节国际清偿能力,应付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④稳定汇率,促进世界贸易增长。
当然,目前的国际性金融机构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贷款条件比较严格,贷款利率不断提高,加重发展中国家的支付困难。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附加条件,干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发展规划。
随着国际性金融机构的不断改革与完善,它们在国际经济和国际金融领域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❹ 什么是经济多元化
中国与全球经济多元化互动
中国与世界多元化互动
在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当前,我们重新面对世界经济放缓的格局。不少学者已经对此提出了见解,我们要强调的是,仅仅关注直接贸易渠道,并不能给我们一幅完整的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互动图像。
我们应当在直接贸易之外还注意到,1997年在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之下,许多受到影响的国家(如韩国)的银行与企业为了顾及本国的经济而从中国撤资;至于挣扎在“迷失的10年”中的日本,其在中国金融市场的活跃程度已经显著降低。
我们还应当注意到,美国NASDAQ市场和新经济的调整,也是导致创业板迟迟犹豫不能推出的原因之一;而据说美国加州的电力危机,还一度让一些地区的电力改革措施作出修订。
在开放的环境下,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互动渠道,这既包括我们一直重视的贸易渠道,还包括金融渠道和预期渠道,而且随着开放程度的提高,后者的影响力还在扩大。
世界经济影响中国的贸易渠道
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运行状况会通过贸易渠道影响到中国的经济运行。大多数学者关注的是直接贸易渠道:影响中国经济的关键性贸易伙伴。对中国来说,这样的国家的经济增长减缓可能降低对中国的进口,也可能会导致本国货币的贬值。而在现实相互影响过程中,较之直接贸易渠道而言,间接贸易渠道的影响常常更大。中国与相关国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一个共同的出口市场,这样,受影响国家与主导国就通过竞争同一市场而建立贸易联系。于是, 一个国家的经济放缓,可能诱使其他国家更为激烈地竞争同一出口市场。
当前,中国加入世贸的谈判,留到最后的竟然是我们原来没有预计到的墨西哥。为什么?因为在争夺美国市场方面,我们是基于间接贸易渠道而形成的竞争对手。
世界经济影响中国的金融渠道
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国际环境中,金融相互影响渠道的作用在不断增强。
与中国相关的一个市场由于经济增长放缓而导致的金融市场流动性缺乏,导致与其有密切金融关系(包括通过直接投资、银行贷款、资本市场渠道等建立起来的各种金融联系)的中国市场的流动性缺乏,从而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增长。同样金融渠道可以划分为直接渠道、间接渠道和机构投资渠道:两个国家间有直接投资联系,由此形成的经济影响的机理是显而易见的。而中国和相关国家间虽无直接投资关系,但均与第三方(如跨国银行;国际机构投资者,如保险公司、共同基金、养老基金等)有金融联系,或者说中国与相关国家都因为与第三方有大量金融业务而间接形成密切的联系。这一点在国际市场上也是常见的。
具体来看,间接金融渠道的相互影响机制较之直接金融渠道要复杂一些。跨国银行和其他国际机构投资者在一国遭到损失后,为了达到资本充足率和保证金要求,或出于调整资产负债的需要,往往大幅收缩对另一国的贷款或投资。如果该国金融管理水平不高,缺乏足够的国际储备,就很难应对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造成的冲击。在国际资本流动中,商业银行由于贷款量大、变动最明显而起到决定性作用。随着中国市场上外资金融机构的增多、以及中国与国际金融机构业务往来的增多,这一渠道的影响力在明显上升。
由于机构投资者在当前的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显著影响力,其在不同市场上的投资组合是互相联系的。其具体影响渠道主要涉及:机构投资者的证券组合的互相依赖。在现实金融运行中,一国发生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往往伴随股票市场收益的下降,这时无论其他国家的形势如何,投资者都有可能减少持有其他相关国家的资产,例如,基金经理们也许需要平衡自己的资产组合,满足投资者赎回的需要,优化自己的风险收益比率等,因此需要减少持有这些国家资产。于是,一个市场的冲击就会很快传递到其他相关的市场上。
证券组合的重新分配。由于特定的冲击导致一个市场上的资产收益出现变化,往往会导致其他相关的市场上的证券投资组合的改变。考虑到当前的许多机构投资者主要采用程式交易的方式(所谓程式交易,即运用计算机自动跟踪和调整包含在股价指数中的股票的交易、以及与股价指数相关的期货交易等),这种重新分配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
中国目前对于金融市场的开放持有十分谨慎的态度,不过,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在逐步推进,机构投资者的影响力会逐步提高。
世界经济影响中国的预期渠道
在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互动中,即使中国与相关国家不存在贸易、金融联系,经济运行也有可能相互影响。这是由于市场预期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投资者的信心和预期,就可能会导致资本市场上资金的大量流出。正是由于预期在相互影响中的重要影响力,这种相互影响渠道就被称为预期渠道。在预期渠道中,经济的相互影响无法从宏观经济基础变量来解释(例如,两个国家间经济联系薄弱,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并没有恶化另一国家的经济基础);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投资者重新评价其他类似国家的经济基础(即使这些国家的经济基础并没有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自我实现”的波动。因为预期渠道的存在,全球网络经济的调整才可能成为影响中国创业板发展进程的具体因素之一。
中国正是在这种互动渠道多元化、互动力度增大的进程中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这个过程肯定充满波折和艰难的探索,但这是我们走向开放型经济的必然选择。
❺ 为什么说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上的地位非常特殊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人类世界在经济领域发生的最重要事莫过于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和货币的自由化趋势。经济全球化与货币自由化催生了全球交易的虚拟金融市场,并带动了实体经济实现了自数字革命以来的又一次持续的高速增长,人类社会因此出现了时代的飞跃――新经济时代到来了。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什么?是劳动力价值的全球范围比较(比价);而货币自由化的趋势是什么?是货币(传统的)本质的异化:从一个国家内的劳动力价值比较计量尺度演化为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所有国家的劳动力价值的比较计量尺度,从一般的价值尺度异化为虚拟金融市场的炒做筹码。显然,一个国家的货币在全世界流通和交换必然打破货币的国界(流通范围),而当越来越多的货币涌进虚拟金融市场时,必然催生全球化的货币交易市场。现在,全球外汇市场已经实现了一体化运行,可以24小时的连续交易,所以它成为参与者最多,交易量增长(同其他虚拟金融市场相比)最快的虚拟金融市场。
在飞快增长的国际外汇市场中,为什么保证金交易方式增长得最快呢?据有关资料显示,外汇保证金交易已经成为全球中小投资者的“最爱”,增长速度高达25%——30%。作为一个相对风险较大的金融商品市场为什么增长得这么快呢?随着大多数国家的居民收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普通人的投资意识增强,追求高回报的意愿增强,抗击高风险的能力也相对增强。据统计,英国5年来年收入超过60万英镑的富翁增长了60%,这些富翁长年活跃在投资品市场,而且选择的大都是风险相对较高的投资品。而中国的居民收入在2007年一季度增长了17%,这样快速的收入增长在全世界都是最快的,因此可以预言,中国的虚拟金融市场以及多元化、多层次的衍生金融产品交易必将获得大发展,特别是那些需要较高风险偏好情绪支撑的虚拟金融市场——股票和外汇市场甚至期货市场。
与其他虚拟金融产品相比,外汇保证金交易独特的风险收益比设计也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小投资者。在全球虚拟金融市场中有许多投资品种和交易方式,比如股票、债券、黄金、商品期货,甚至包括房地产的二级市场等。在这些市场中又有许多衍生金融产品的交易方式设计,比如中国股票市场中的所谓权证交易品种,又比如外汇市场中有实盘、外汇期货和保证金交易。
虽然全球虚拟金融市场的大多数投资品都有收益高、风险也高的特点,但毕竟风险收益比不同,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情绪适应的程度也不同,客观地说,公平性与投资价值也不同。比如在全球股票市场中流行的所谓权证交易品种,一天内的波动幅度可以达到100%以上,如中国股票市场的所谓钾肥认沽权证就曾创下数天时间内飙涨8倍的纪录,招行认沽权证也曾有过10天涨8倍的惊人纪录。但是,曾经涨到8元以上的钾肥认沽权证,很快就跌到0.001元——基本成了废纸。这种交易品种所必然产生的巨大波动幅度对广大投资者来说纯粹就是赌博,而对它的设计或经营者来说,无异于“抢钱”甚或“掠夺”。再如全球黄金或商品期货市场,虽然也为许多风险偏好极高的投资者所最爱,但这类市场上的大多数投资品一天甚至一小时的波动幅度就可以达到几百点,甚至上千点,结果只是导致极少数人爆富,绝大多数人瞬间倾家荡产的结果。这类市场的风险收益比显然太高。
高风险对中小投资者非常不利,低风险好不好呢?比如外汇实盘的风险就很小,不同货币之间的汇价变动1分钱,买卖者的赔赚也只一分钱,汇价变动一毛钱,赔赚的比例才有一毛钱。显然,这种投资方式虽然安全,但与银行存款相比,收益率基本差不太多。再如股票,虽然不少股票有长期投资价值,但它的波动率也很低,而且中国股市是只能买涨赚钱,不能卖空赚钱,只能在牛市赚钱,熊市是要被套的。有的股票每天波动不大,虽然安全,但挣钱的速度太慢。
相比之下,在外汇市场上做保证金交易,各个货币对每天都有100点左右的波动幅度,汇价每波动1分钱,投资者可以赔赚1元至2元钱,投资1万元,每天可能收益几百元(当然也可能亏损几百元),而且是既可做多挣钱,也可卖空挣钱,因此也没有了所谓牛市和熊市。应该说,它是一种风险收益比比较适度,适宜参与群体最广大的投资方式。
外汇保证金交易的飞速发展更缘于网络炒汇(技术越来越成熟)在全世界的兴起。网络炒汇是指专门从事虚盘衍生金融产品跨境网络交易的家庭式操作平台。显然,没有网络技术的大发展以及安全程度的大幅度提高,这种大范围的跨境交易方式是不可想象的。
网络炒汇平台的开发者、经营者即可以是银行,也可以是国际外汇市场上的合格交易商或做市商。虽然在大多数网络炒汇操作平台上即可以炒外汇,也可以炒期货和股票、黄金等,但网络炒汇的称谓确实是因为这种平台的大多数交易额都与国际汇市相关。网络炒汇一词非常口语化、形象化,因此,它也成了外汇保证金交易的代名词。
网络炒汇的特点是无形化、小型化、虚拟化、全球化、人性化,竞争力极强。在最近的几年中,它在国际汇市的交易额占比迅猛增加,比如2007年1——5月,日本的网络炒汇交易额就增加了25%。全球外汇市场中的保证金交易额大约已占50%。由于网络炒汇的网络操作平台可以连接到家庭,而且网络炒汇的“操盘手”就是投资者自己。所以网络炒汇或外汇保证金交易的参与者是自己在主宰自己的命运,这与将财富完全交与别人代理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这也是网络炒汇之所以被国际市场和广大中小投资者欢迎的重要原因。应该说,正因为外汇保证金交易在诸多虚拟金融产品的交易品种中是风险适中、收益较大的,而且它的网络化程度最高,操作非常便利,因此能够吸引非常多的中小投资者,所以它被国外投资者喻为“个人理财产品的巅峰之作”。
中国的外汇保证金交易的发展之路是非常曲折的。在网络炒汇尚未在全世界出现时,1992年和1993年,一些境外非法组织在中国大陆暗中推广所谓外汇保证金交易,这些交易大都不与国际外汇市场接盘,或者干脆就是经营者与投资者“对赌”,这必然造成广大参与者的巨额亏损,有些经营者甚至卷款潜逃。这段历史使外汇保证金交易的名声很臭。1994年8月,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等四部委联合发文,全面取缔外汇期货(保证金)业务。此后10余年,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对外汇保证金交易及相关外汇交易一直持否定甚至严厉打击的态度。
2000年以后,随着网络炒汇在全世界逐渐兴起,一些境外金融和非金融机构开始在中国境内招募网络炒汇客户。对此,我写了专门的调查报告。指出网络炒汇是全球虚拟金融市场大发展的历史趋势,也指出中国不可能回避或拒绝这一历史趋势,同时还指出现在进入中国的大多数外汇保证金交易商不同于1992年和1993年混入中国境内的那些专做骗人生意的境外非法组织。这一报告引起了国家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随后我又写了一系列主张“网络炒汇阳光化”的文章,呼吁大陆境内开放外汇保证金市场,国内金融机构参与竞争,与国际金融市场在外汇保证金领域率先接轨。
2006年6月,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首先推出面向个人投资者的外汇期货交易,而且采用了保证金交易模式。这等于是开启了中国境内外汇保证金交易和网络炒汇阳光化的大门。随后,交通银行全国各分行,招商银行全国各分行全面开展了面向个人投资者的外汇期货或保证金交易。再后,有外资金融机构已经获批在中国大陆经营外汇保证金业务;据悉,四大国有银行已在积极准备,即将推出自己的外汇保证金交易平台。中国外汇保证金交易(网络炒汇)大发展的春天即将来临。
当然,尽管外汇保证金交易有很多优点,市场前景也非常大。但必须强调,外汇保证金是风险巨大的投资品,不能一哄而起。再干净、再理想、再公平的虚拟金融市场,其本质也是投机市场,而只要是投机市场就随时会有“吃人”的现象以及“被人吃”的情况发生。所以,我不主张没有心理准备、风险准备、技术知识准备的人盲目参与网络炒汇,也不主张所有金融机构都争办外汇保证金交易。没有控制和经营风险能力的人,请远离网络炒汇。
我写本书的目的不仅是讲授外汇保证金的基本常识、交易规则,以及分析外汇市场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将我个人多年从事外汇保证金交易的心得告诉广大投资者,使投资者在参与这一游戏之前做到知己知彼,知道这个游戏的水有多深。
对外汇保证金交易,我的体会是,它对赌徒是火,对投资者则是水,对聪明的投资者则是顺水风帆。由于有保证金的放大,它对赌徒会有巨大刺激——这不能避免,而投资者按规矩操作,一点点积累,恰是如鱼得水,而对聪明的投资者来说,讲规矩,会分析,加上保证金可以极大地提高杠杆比例,确实如顺水加风帆。总之,参与这一投资方式,关键取决于我们的心态调整、心理素质和对市场分析技巧的掌握。这本书的宗旨就是用实践经验和基本理论教会投资者:怎样掌握技巧、调整心态、建立自信,这相当于我们作战前对敌我双方情况的掌握,或者说是做功课。没有做过功课的人,不适合参与网络炒汇。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应该说,认真读这本书,就是知己知彼的过程。虽然读了这本书未必一定掌握百战不殆的战法,但胜率却肯定会大幅度地提高。应该说,在虚拟金融市场上从事任何带有保证金性质的交易,有60%的胜率已经不错,而这本书的读者若能真正掌握了其中的分析和交易技巧,以及我对在操作过程中人性弱点的不断提醒,应该有60%的胜率,甚至70%的胜率都是可能的。
参考文献:http://www.yangcai168.com/board/ 文文外汇
❻ 为什么金融中介机构多样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1)金融中介机构多样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金融这个范畴,它存在于经济生活中的理由是借助自身的一些特定功能,实现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结构与经济主体呈现多元化态势,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显著,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日益要求开通越来越多样化的渠道为之服务。由于不同的金融中介经营规模、业务领域、职能特征不同,提供给社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同,因而有着各自的比较优势。如果金融中介系统的结构过分简化,就难于适应市场经济多元化的发展。由于历史与现实,经济与政治,社会与观念习俗等诸方面极为多种多样,各国金融中介机构体系多样化的发展途径各异。但金融机构必须适应不同的客观条件实现多样性的发展则是市场经济的共同要求。否则,金融中介机构体系就难以保证金融高效率地发挥其带动整个经济的能动作用。
(2)民间借贷存在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民间借贷方式简单灵活,对借款者有较大吸引力。民间借贷具有独特的融资优势:一是民间借贷以信用借贷为主,借贷方式简便。借贷一般发生在亲戚、熟人、朋友之间,无需抵押、担保手续,只要借款人立据后即可取得资金,手续简便快捷。二是民间借贷条款约定比较灵活。与银行贷款相比,在期限、利率约定方面有较大的灵活性,期限可根据借款者用款时间而定,利率定价也基本上达到了市场化,借贷双方任何条款均可协商,基本不存在“霸王”条款。三是民间借贷顺应商机。个体工商户、企业往往在资金方面需求较急,而从银行取得一笔贷款需多部门审批,时间较长,等资金到位后,借款者有时已错过商机,民间借贷正是在正规融资渠道与商机的不匹配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四是民间借贷利率的高收益集聚了大量社会闲散资金,使资金需求者向社会寻求资金支持成为可能。
②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促进了民间借贷市场的存在与发展。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高度集中的“分级授信”管理体制,使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机构信贷权限越来越小,对当地中小企业取得信贷资金支持的难度不断加大。随着近年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现行信贷授权政策对基层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刚性制约与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越来越格格不入,客观上造成了地方中小企业不得不多渠道寻求资金支持,使地区民间借贷需求越来越强烈,为民间借贷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③农村金融服务的缺失,刺激了农区民间借贷。近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商业银行纷纷将农区网点撤并,专门服务于农业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减少,在这种情况下,迫使农区居民在资金紧张时只能向民间借贷寻求资金支持。
❼ 什么是商品经济多元化
参考下面文章,希望对你的问题有所帮助
中国与全球经济多元化互动
中国与世界多元化互动
在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当前,我们重新面对世界经济放缓的格局。不少学者已经对此提出了见解,我们要强调的是,仅仅关注直接贸易渠道,并不能给我们一幅完整的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互动图像。
我们应当在直接贸易之外还注意到,1997年在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之下,许多受到影响的国家(如韩国)的银行与企业为了顾及本国的经济而从中国撤资;至于挣扎在“迷失的10年”中的日本,其在中国金融市场的活跃程度已经显著降低。
我们还应当注意到,美国NASDAQ市场和新经济的调整,也是导致创业板迟迟犹豫不能推出的原因之一;而据说美国加州的电力危机,还一度让一些地区的电力改革措施作出修订。
在开放的环境下,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互动渠道,这既包括我们一直重视的贸易渠道,还包括金融渠道和预期渠道,而且随着开放程度的提高,后者的影响力还在扩大。
世界经济影响中国的贸易渠道
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运行状况会通过贸易渠道影响到中国的经济运行。大多数学者关注的是直接贸易渠道:影响中国经济的关键性贸易伙伴。对中国来说,这样的国家的经济增长减缓可能降低对中国的进口,也可能会导致本国货币的贬值。而在现实相互影响过程中,较之直接贸易渠道而言,间接贸易渠道的影响常常更大。中国与相关国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一个共同的出口市场,这样,受影响国家与主导国就通过竞争同一市场而建立贸易联系。于是, 一个国家的经济放缓,可能诱使其他国家更为激烈地竞争同一出口市场。
当前,中国加入世贸的谈判,留到最后的竟然是我们原来没有预计到的墨西哥。为什么?因为在争夺美国市场方面,我们是基于间接贸易渠道而形成的竞争对手。
世界经济影响中国的金融渠道
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国际环境中,金融相互影响渠道的作用在不断增强。
与中国相关的一个市场由于经济增长放缓而导致的金融市场流动性缺乏,导致与其有密切金融关系(包括通过直接投资、银行贷款、资本市场渠道等建立起来的各种金融联系)的中国市场的流动性缺乏,从而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增长。同样金融渠道可以划分为直接渠道、间接渠道和机构投资渠道:两个国家间有直接投资联系,由此形成的经济影响的机理是显而易见的。而中国和相关国家间虽无直接投资关系,但均与第三方(如跨国银行;国际机构投资者,如保险公司、共同基金、养老基金等)有金融联系,或者说中国与相关国家都因为与第三方有大量金融业务而间接形成密切的联系。这一点在国际市场上也是常见的。
具体来看,间接金融渠道的相互影响机制较之直接金融渠道要复杂一些。跨国银行和其他国际机构投资者在一国遭到损失后,为了达到资本充足率和保证金要求,或出于调整资产负债的需要,往往大幅收缩对另一国的贷款或投资。如果该国金融管理水平不高,缺乏足够的国际储备,就很难应对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造成的冲击。在国际资本流动中,商业银行由于贷款量大、变动最明显而起到决定性作用。随着中国市场上外资金融机构的增多、以及中国与国际金融机构业务往来的增多,这一渠道的影响力在明显上升。
由于机构投资者在当前的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显著影响力,其在不同市场上的投资组合是互相联系的。其具体影响渠道主要涉及:机构投资者的证券组合的互相依赖。在现实金融运行中,一国发生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往往伴随股票市场收益的下降,这时无论其他国家的形势如何,投资者都有可能减少持有其他相关国家的资产,例如,基金经理们也许需要平衡自己的资产组合,满足投资者赎回的需要,优化自己的风险收益比率等,因此需要减少持有这些国家资产。于是,一个市场的冲击就会很快传递到其他相关的市场上。
证券组合的重新分配。由于特定的冲击导致一个市场上的资产收益出现变化,往往会导致其他相关的市场上的证券投资组合的改变。考虑到当前的许多机构投资者主要采用程式交易的方式(所谓程式交易,即运用计算机自动跟踪和调整包含在股价指数中的股票的交易、以及与股价指数相关的期货交易等),这种重新分配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
中国目前对于金融市场的开放持有十分谨慎的态度,不过,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在逐步推进,机构投资者的影响力会逐步提高。
世界经济影响中国的预期渠道
在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互动中,即使中国与相关国家不存在贸易、金融联系,经济运行也有可能相互影响。这是由于市场预期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投资者的信心和预期,就可能会导致资本市场上资金的大量流出。正是由于预期在相互影响中的重要影响力,这种相互影响渠道就被称为预期渠道。在预期渠道中,经济的相互影响无法从宏观经济基础变量来解释(例如,两个国家间经济联系薄弱,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并没有恶化另一国家的经济基础);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投资者重新评价其他类似国家的经济基础(即使这些国家的经济基础并没有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自我实现”的波动。因为预期渠道的存在,全球网络经济的调整才可能成为影响中国创业板发展进程的具体因素之一。
中国正是在这种互动渠道多元化、互动力度增大的进程中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这个过程肯定充满波折和艰难的探索,但这是我们走向开放型经济的必然选择。
❽ 分析目前中国金融市场的状况
—— 以下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科技金融服务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金融科技发展历程
金融领域的科技应用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金融电子化、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第三阶段金融科技强调利用前沿技术变革业务流程,推动业务创新,突出在大规模场景下的自动化和精细化运行。
❾ 金融机构多元化对我国经济改革有什么意义
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对金融融资市场全球化,证卷化起了更有利的作用。对今后的经济改革更加完善了,制度严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