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银行进村宣传策划方案
为深入贯彻银监会关于做好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三农”服务,充分发挥农村商业银行支农服务主力军作用,镇政府决定在全镇开展xx银行“进村入户”普惠金融服务活动。为确保活动扎实有序开展,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支农政策,牢固树立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理念,充分发挥“背包下乡”的传统作风,通过开展“进村入户”普惠金融活动,全面走访传统农户、外出务工人员、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广泛建立经济档案,全面掌握客户需求,综合营销金融产品,努力改进金融服务,为镇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为支持“五个湖北”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二、工作目标
通过持续开展“进村入户”普惠金融活动,对辖内外出务工人员、涉农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村经营大户、传统农户全面走访,经济档案建立面达到100%;对涉农客户经济信息和金融需求进行筛选分类,积极跟进服务,符合条件的金融服务需求满足面达到100%;全面推广电子产品应用,改善农村金融支付环境,真正使老百姓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方便、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三、活动内容
?对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外出务工户、传统农户要逐户上门走访调查,建立档案。走访建档工作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盲区。
(一)上门走访。要做好“三送三问三预约”,即送有农村商业银行特色的宣传品、送支农联系卡、送农商行产品简介,问涉农客户的家庭情况、问经营项目、问金融服务需求,预约存款、预约贷款、预约电子银行业务。
(二)建立档案。要根据外出务工人员、传统农户、农村经营大户、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七类客户的不同特点,分类收集建立经济档案。内容包括:客户基本情况、外出务工情况、经营项目、财务状况、已在农村商业银行办理业务情况、在他行办理业务情况、信贷资金需求、存储资金和电子银行业务服务需求、联系方式等。
(三)客户分类。每日调查走访工作结束后,根据建立的客户档案,对了解和掌握到的客户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在综合分析客户经济信息的基础上,将客户分为培植类、一般类、重点类,按客户金融服务需求,将客户初步划分为存款类、贷款类、综合类和服务类。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制订不同的服务方案,并安排对接时间表,及时跟进服务。
(四)对接服务。一是对接服务外出务工人员。开展上门慰问,对于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地区,由镇党委政府、村组干部和农村商业银行人员一起,组成慰问专班,赴务工集中地开展慰问。在外出务工集中地要成立金融服务中心,安排专人负责移动开卡、业务咨询、存款预约和贷款资料收集等工作,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同时,要研发或运用一种有针对性的信贷产品,对务工带头人和有实力的创业人员给予信贷支持。二是对接服务新型涉农经营主体。对符合贷款条件的新型涉农经营主体,着重做好信贷服务;对暂不符合贷款发放条件的客户要为其提供支付结算、代收代付、电子银行、工资代发、理财等一揽子金融服务。三是对接服务传统农户。要大力发展贷记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短信银行、电话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拓展网上交易支付平台。对所有营销的电子银行产品,要现场演示操作,现场教会使用。对有需求、有项目、有还款来源的信用农户,可通过“双基双赢”合作贷款、村级基金担保贷款等方式给予信贷支持。
(五)持续维护。根据掌握的信息,对于有合理资金需求且符合贷款条件的,要上门调查,积极支持;对有富余资金的客户,要上门积极组织存款;对有结算需求的客户,要及时开通电子银行产品;要经常向客户发送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发展信息、产品宣传信息、客户慰问信息,在节假日、客户生日等重要日子,发送祝福短信,增进与客户的感情。通过定期回访,持续维护,形成良好的客户维护和业务拓展机制。
(六)优惠于民。积极推进村级惠农服务点建设,一个行政村至少安装一台卡乐付转账电话。同时,实行“五免一优惠”,即:免银行卡年费、免磁条卡工本费、免费开通网上银行(不含设备)、免费开通电话银行、免费开通手机银行,对异地汇划手续费给予一定优惠,进一步扩大电子银行产品使用范围。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政府成立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经济发展办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进村入户”普惠金融服务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次活动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村商业银行,徐俊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各村成立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工作专班,与农村商业银行人员一起,全面落实各项工作。
(二)强化走访宣传。镇驻村干部、村(居委会)干部要与农村商业银行工作人员一起,走进每个农户、商户家中进行面对面地宣传,将农村商业银行普惠金融服务理念送入每个人心中。同时,要利用横幅、宣传栏、墙体广告等方式大力宣传,形成“进村入户”普惠金融服务活动的浓厚氛围。
(三)扎实稳步推进。镇驻村干部、村(居委会)干部要高度重视,加强沟通协调,落实工作责任,扎实推进“进村入户”普惠金融服务活动XX银行要定期向镇政府汇报活动的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措施。在2014年底前完成的调查建档、服务对接面要占总户数的50%以上。
(四)严肃工作纪律。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严禁借走访之机,大吃大喝、索要财物;严禁走访建档“蜻蜓点水”走过场,弄虚作假。凡违反以上规定的,要从严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② 如何具体实施互联网金融进农村的政策
首先解决钱用在哪里,因为现在农民根本不懂怎么花。农民知道怎么花,才会借钱。当然生病除外
③ 如何改进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提高竞争力
论文关键词: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市场定位
论文摘要:农村信用社准确的市场定位对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和壮大农村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着重分析了目前不同类型特征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的现状,并就如何规范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在“三农”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提出了相关思路。
一、不同类型特征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
(一)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的现状
从总体上看,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是面向“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之所以定位“三农”,是因为农村信用社主要是由广大农民入股组成,服务区域主要集中在农村,资金主要来源于农村各类经济主体和广大农民,服务对象以农户和农村经济组织为主,员工最熟悉的服务领域是“三农”。同时,受区域经营特性所限,农村信用社在资本、规模、成本、技术、人才、信息等各方面均受到严重制约,难以和大中型金融机构争夺大中型客户,这就决定了农村信用社无论业务怎么发展,都必须植根农村,贴近农民。另外,这又是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所必需的,因为农业是国家最基础的产业,受到国家的政策保护,综合考虑国家政策、经济周期、行业发展、人口和地理、社会心理和客户利益因素,可以得出结论:农村信用社的这种市场定位将使自身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不同类型特征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的现状分析
农村信用社要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方向,加强经营管理,充分发挥在农村金融中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这一提法,已明确了农村信用社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三农”,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也主要在“三农”,但全国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一些工业化程度高、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已经或即将从农业社会步入工业社会,“三农”的概念已发生了质的变化,一些个体、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农民已不再是农民,而是工人、商人、投资者,在此类情况下,如果再从传统的“三农”概念中去界定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那么就很难适应形势的发展与情况的变化,支持“三农”、服务“三农”就同实际情况产生了严重的背离。
1、县级及县级以下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1)明确为“三农”服务的市场定位。基层农村信用社应将自己服务范围定位于“三农”,强化支农服务功能。定位是竞争的手段,竞争是定位的目标,没有固定的客户群体和稳固的根据地就无法竞争,农村信用社要明确为“三农”服务的市场定位,把农村信用社办成以农村为阵地,为“三农”服务,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金融主导力量。(2)坚持以支持农民增收为目标。农村信用社在经营活动中要坚持以支持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支持“三高”农业,在满足农户一般性种养业贷款和小额消费贷款资金同时,增加对农产品加工户、个体工商户、运销户的信贷支持,要根据当地政府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对优势产业项目进行重点扶持。有一定种养规模且信用好的农户和辖内符合国家产业、行业政策,优先扶持,对名胜和市场前景良好的企业,当地龙头企业等作为自己主要的客户群体。针对实际情况,调整贷款期限,对一些经营周期长的项目,适当延长贷款期限,或者实行活放活收的贷款管理模式,让农民拿到一笔贷款后,在定期归还贷款利息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不同季节的不同需求滚动使用贷款。转变观念,适当增加贷款种类和贷款投放数额,农民提供多门类全方位的信贷扶持。
2、城郊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1)坚持服务“三农”支持高效农业发展。城郊农村信用社要优先安排资金支持高产、高效益农业,以及与城市居民密切相关的“菜篮子”工程,重点要支持种植业、养殖业,努力把城郊培植成城区居民生活资源的供应站,从而加大城区对郊区市场的依赖。特别要支持用地面积小、设备先进、技术含量高和经济效益好的特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生态农业、无公害农业等。在支持方式上应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以产业大户和专业户为扶持重点,带动城郊农民走共同发展的路子,不断增强广大农民对农村信用社的信任与支持,促进农村信用社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2)大力拓展支持社区发展和民营企业两个空间。位于城郊的信用社与设在农村的信用社在经营环境与服务对象上有明显区别,城郊农村信用社必须根据自身的区域特点,创新发展思路,找准市场定位,走出特色之路。城郊型农村信用社随着其“农”字色彩的逐渐淡化,不能再将市场片面地定位于“小农业”,同时,也不能把自己等同于一般商业银行,片面的追求“小而全”的经营模式,那只会在削弱自身总体抗风险能力的同时,为城郊信用社以后的健康发展埋下隐患。随着城乡结合部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民营企业的兴起,为城郊型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空间,而这恰恰就是各大金融机构竞争力最薄弱的领域,是城郊型信用社最容易争取和发展的空间,这也符合城郊型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的现实和分散风险的要求。因此,城郊型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应该是:坚持以“农民自己的银行”为定位点,大力拓展支持社区发展和民营企业两个空间。
3、城区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1)摆正位置,不与国有商业银行盲目竞争。现阶段城市信用社首先应当稳住阵脚,在同国有商业银行有可比的地方要强化,比如存款工作,一定要做实做好,要力争创新服务水平;发展边缘业务,着手中间业务,把现有对中小企业和私营经济的支持做好、做足、做大。城市信用社在市场的位子必须摆正,不要贪大贪多,不应和国有商业银行盲目争大企业、争大项目,应在高科技、小规模上做出文章。业务方面首先要考虑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把服务方向调准。(2)“以个私为本,为市民服务”的定位。位于“兵家必争之地”带有浓厚“农”字色彩的城区农村信用社,因其市场定位模糊、经营理念滞后、资产质量低下、业务品种匮乏、服务手段落后,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在与商业银行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因此城区农村信用社在市场定位的选择上,必须扬长避短,立足于支持城区经济发展,采取“依托个私,拓展市民”的战略,把市场定位在“以个私为本,为市民服务”上。这种市场定位是实事求是的,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能取得最佳效果的组合模式。城区居民、个体民营经济金融服务空间大,市场前景看好,城区农村信用社应该利用自身人多地熟的优势,积极拓展客户群体,重点开拓居民及个体民营经济组织这一信贷市场,抢占这一新兴市场。(3)以服务社区为定位。城区农村信用社应以服务社区为定位,以同商业银行“错位竞争”为思路,以贷款“零售”业务为手段,以多元化经营为方向,不断拓展自身的市场空间。具体讲,要以居民、商户、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根据服务对象的特点制定符合需求的品牌产品。据相关调查显示,城市居民户或城镇化建设程度较高的发达地区“准城市居民”户同农户相比,大多数有具有商品性质的房产和固定工资收入,有的还有一定数额的银行存款,从事工商企业的还有厂房设备等一定数额的资产。因此,农村信用社可以吸纳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成功经验,把社区金融服务业务的名称定为社区居民户小额贷款。按照这一思路逐步在城区或城镇化建设程度较高的发达地区创建出新的业务品牌——“社区居民小额贷款”品牌服务项目。
二、规范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的思路
(一)推进农村信用社市场业务创新
1、加大科技投入将科技的创新转化为农村信用社业务的创新。农村信用社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充分挖掘现有设备的潜力,发挥其最大的效率,并积极依托中国银联、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等各种网络,拓展服务的范围和内涵;借助电子化及网络等高科技手段,进一步开发服务项目,增加服务功能,提高科技含量和服务质量;创新网上银行业务,形成自身的独特优势和品牌效应,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完善创新电子转账、支付等业务内容;提高汇兑、结算等业务的服务效率,巩固已有的市场份额。
2、完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机制。市场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推动业务发展的最基本的原始动力,谁就占据了业务创新的制高点。农村信用社应充分认识到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通过努力深化人事用工制度改革,加强员工培训,建立公正、公开、公平的人才竞争机制,切实保证农村信用社能够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同时,要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加大在业务创新中做出贡献人员的激励力度。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二)深化体制改革促进农村信用社稳健发展
1、完善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目前,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改革已经初步到位,绝大多数省份都选择了省联社作为政府行使管理职责的机构。在“国家宏观调控、加强监管,省级政府依法管理、承担责任,信用社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的新体制下,省联社如何履行好管理、指导、协调、服务的职责,现在还没有成型的模式和做法可供遵循。农信社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探索性的系统工程,我们称之为“现有认知水平的最佳选择”,是符合实际的。
2、理性选择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由于历史、地理和人文种种主客观因素,中国各个地区农村经济建设情况不同,特别是东西部农村发展更是悬殊,因此不能片面认为合作制合适或者是股份制合适。农村信用社要明晰产权制度,形成多种金融组织形式并存的局面。在传统农业区,由于农民原有积累少、农业基础薄弱,“三农”问题的解决客观上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帮助。因此,对这类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可先改革为政策性金融,待“三农”问题逐渐缓解后可进行股份制改革。在农村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农村信用社可以改组为股份制的农村商业银行。
3、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一是通过补充、修改完善有关问责制度,加大对各级领导人员管理责任的追究力度,特别是加大对由于失职造成风险损失的各级领导人员的责任追究力度。二是适应强化内控、规范管理的需要,对有关规章制度做进一步补充与细化,构建适合内部各业务环节、各岗位之间有的工作运行和监督制约机制;更要建立严格的制度执行、考核和奖惩体系,确保有章必循,并明确责任追究的重点和要求。三是加大对责任认定人员的行为约束和责任追究,确保责任认定工作得到落实。四是通过对处理程序的调整、完善,明确处理程序中应贯彻的原则、责任认定部门、责任认定的监查部门、责任认定程序与处理程序的对接等。五是切实做到违章必究。
(三)争取政策支持为营造实现市场定位的良好氛围
农村信用社要积极争取政府政策扶持和其他支持,包括获取中央银行专项票据的支持、政府有关方面给予农村信用社以商业银行平等的待遇、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等等;对各级党政部门和乡村两级组织的结欠贷款,要依靠当地政府采取措施予以清理,对党政工作人员拖欠的不良贷款或担保的到期贷款,要依靠行政和司法手段予以清收,以挽回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的损失;要依照国际惯例,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确保农村信用社支农信贷资金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孙迎春.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若干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3).
2、张红霞.农村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甘肃金融,2008(1).
3、张虎,沈进.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浅议[J].现代金融,2004(9).
4、常嘉亮.论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4).
5、钱彤明.经济发达地区城郊农村信用社经营之道[J].现代金融,2005(3). 转
④ 进农村宣传保险通知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为深入贯彻银监会关于做好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三农”服务,充分发挥农村商业银行支农服务主力军作用,镇政府决定在全镇开展xx银行“进村入户”普惠金融服务活动。为确保活动扎实有序开展,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支农政策,牢固树立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理念,充分发挥“背包下乡”的传统作风,通过开展“进村入户”普惠金融活动,全面走访传统农户、外出务工人员、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广泛建立经济档案,全面掌握客户需求,综合营销金融产品,努力改进金融服务,为镇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为支持“五个湖北”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二、工作目标
通过持续开展“进村入户”普惠金融活动,对辖内外出务工人员、涉农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村经营大户、传统农户全面走访,经济档案建立面达到100%;对涉农客户经济信息和金融需求进行筛选分类,积极跟进服务,符合条件的金融服务需求满足面达到100%;全面推广电子产品应用,改善农村金融支付环境,真正使老百姓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方便、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三、活动内容
?对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外出务工户、传统农户要逐户上门走访调查,建立档案。走访建档工作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盲区。
(一)上门走访。要做好“三送三问三预约”,即送有农村商业银行特色的宣传品、送支农联系卡、送农商行产品简介,问涉农客户的家庭情况、问经营项目、问金融服务需求,预约存款、预约贷款、预约电子银行业务。
(二)建立档案。要根据外出务工人员、传统农户、农村经营大户、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七类客户的不同特点,分类收集建立经济档案。内容包括:客户基本情况、外出务工情况、经营项目、财务状况、已在农村商业银行办理业务情况、在他行办理业务情况、信贷资金需求、存储资金和电子银行业务服务需求、联系方式等。
(三)客户分类。每日调查走访工作结束后,根据建立的客户档案,对了解和掌握到的客户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在综合分析客户经济信息的基础上,将客户分为培植类、一般类、重点类,按客户金融服务需求,将客户初步划分为存款类、贷款类、综合类和服务类。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制订不同的服务方案,并安排对接时间表,及时跟进服务。
(四)对接服务。一是对接服务外出务工人员。开展上门慰问,对于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地区,由镇党委政府、村组干部和农村商业银行人员一起,组成慰问专班,赴务工集中地开展慰问。在外出务工集中地要成立金融服务中心,安排专人负责移动开卡、业务咨询、存款预约和贷款资料收集等工作,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同时,要研发或运用一种有针对性的信贷产品,对务工带头人和有实力的创业人员给予信贷支持。二是对接服务新型涉农经营主体。对符合贷款条件的新型涉农经营主体,着重做好信贷服务;对暂不符合贷款发放条件的客户要为其提供支付结算、代收代付、电子银行、工资代发、理财等一揽子金融服务。三是对接服务传统农户。要大力发展贷记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短信银行、电话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拓展网上交易支付平台。对所有营销的电子银行产品,要现场演示操作,现场教会使用。对有需求、有项目、有还款来源的信用农户,可通过“双基双赢”合作贷款、村级基金担保贷款等方式给予信贷支持。
(五)持续维护。根据掌握的信息,对于有合理资金需求且符合贷款条件的,要上门调查,积极支持;对有富余资金的客户,要上门积极组织存款;对有结算需求的客户,要及时开通电子银行产品;要经常向客户发送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发展信息、产品宣传信息、客户慰问信息,在节假日、客户生日等重要日子,发送祝福短信,增进与客户的感情。通过定期回访,持续维护,形成良好的客户维护和业务拓展机制。
(六)优惠于民。积极推进村级惠农服务点建设,一个行政村至少安装一台卡乐付转账电话。同时,实行“五免一优惠”,即:免银行卡年费、免磁条卡工本费、免费开通网上银行(不含设备)、免费开通电话银行、免费开通手机银行,对异地汇划手续费给予一定优惠,进一步扩大电子银行产品使用范围。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政府成立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经济发展办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进村入户”普惠金融服务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次活动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村商业银行,徐俊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各村成立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工作专班,与农村商业银行人员一起,全面落实各项工作。
(二)强化走访宣传。镇驻村干部、村(居委会)干部要与农村商业银行工作人员一起,走进每个农户、商户家中进行面对面地宣传,将农村商业银行普惠金融服务理念送入每个人心中。同时,要利用横幅、宣传栏、墙体广告等方式大力宣传,形成“进村入户”普惠金融服务活动的浓厚氛围。
(三)扎实稳步推进。镇驻村干部、村(居委会)干部要高度重视,加强沟通协调,落实工作责任,扎实推进“进村入户”普惠金融服务活动XX银行要定期向镇政府汇报活动的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措施。在2014年底前完成的调查建档、服务对接面要占总户数的50%以上。
(四)严肃工作纪律。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严禁借走访之机,大吃大喝、索要财物;严禁走访建档“蜻蜓点水”走过场,弄虚作假。凡违反以上规定的,要从严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⑤ 从事金融居间服务是否需要取得金融业许可证
这个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只是针对个人而言,需要取得诸如理财师、金融分析师等证件;如果是金融机构的高端理财,还得该机构具备从事金融中间业务的资质许可才行。
⑥ 如何推进金融服务进农村
可以多关注农村金融这一块 银行针对农村金融已经推了很多信贷政策了像动产抵押这些
⑦ 互联网金融和进去农村的发展现在处于什么样的一个状况了
互联网金融就是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功能的有机结合,依托大数据和回云计算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上答形成的功能化金融业态及其服务体系,包括基于网络平台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服务体系、金融组织体系、金融产品体系以及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等,并具有普惠金融、平台金融、信息金融和碎片金融等相异于传统金融的金融模式。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出现了多种模式。广义的互联网金融涵盖了传统金融业务的网络化、第三方支付、大数据金融、P2P网络借贷(鄂汇金融)、众筹和第三方金融平台六种模式,而这六种模式也正是现阶段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模式。
至于农村金融,目前正在初步发展,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⑧ 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目标有哪些
社区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