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周志兴:二战结束时德国就开始反思了吗
德国的政治家及民众并不是从战争结束就有反思的,对盟军的纽伦堡审判回当时的德国上下是不忿的答,也是不参与的。直到61年,更多屠杀犹太人的行为被揭露,德国民众的心越来越有不安,61年德国法院自己对战争中参与迫害犹太人的高级军官起诉并审判,开始德国人对仅是战败者到有罪者的认识。68年的学生运动,是整个社会对有罪认识的形成,70年的勃兰登一跪是顺应整体社会的赎罪行为。从此德国全民都加入到主动为受害国和受害者的赎罪行动中。”
㈡ 如何倡导“无车日”
2005年9月初,北京地球村、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自然之友、环境与发展研究会、绿家园志愿者、香港地球之友、保护国际9家环保组织通过媒体向全民发出倡议,倡导人们在9月22日这一天有车族放弃私车,乘坐公共交通或骑自行车或步行以支持环保。同时,这9家环保组织向有关部门呼吁制定中国自己的“无车日”,并在当天的一些主要干道上禁止私家车通过。
9月22日是“国际无车日”。这个节日最早起源1998年的法国巴黎。法国绿党领导人、时任法国国土整治和环境部长的多米尼克·瓦内夫人倡议开展一项“今天我在城里不开车”活动,得到首都巴黎和其他34个外省城市的响应。当年9月22日,法国35个城市的市民自愿弃用私家车,使这一天成为“市内无汽车日”。随后,欧洲其他国家及北美、南美和亚洲不少城市竞相效仿,使9月22日成了“国际无车日”。至今,国际上已有超过1000个城市开展过“无车日”活动。这项活动也已经成为一项世界性环保运动。发起活动的9家组织在短短两周的时间里联系了北京所有知名的媒体,全面报道这次活动。与此同时,9家组织还把这个倡议发给所有的志愿者以及合作伙伴,其中也包括一些车友会。并在9月18日当天组织了80位环保志愿者,身穿“无车日”的宣传文化衫分成若干小组走近社区、学校、企业进行宣传,他们把2000张无车日海报发放到社区、企业中。活动中,志愿者们耐心地告诉公众,“无车日”蕴含的环保理念。告诉大家北京的空气质量、路权分配、身体健康等问题与“无车日”的关系。
后来,“北京地球村”创始人廖晓义、能源基金会主席杨富强走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向市民发出呼吁,并介绍了各国“无车日”当天的措施以及针对北京开展“无车日”活动的建议。
9家组织的这次联合行动,以及前期的媒体攻势虽然并没有让2005年9月22日的北京成为畅通的一天,但几十家媒体的报道已让大部分市民熟知了“无车日”这个名词。
转眼到了2006年4月,北京地球村、能源基金会、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给北京市副市长写了一封信,信中建议:“北京选择一条公交线路发达的街区在9月22日这一周末进行‘无车日’活动,除公交、自行车和特种车辆(救护车、消防车、警车等)以外,禁止小汽车通行。与此同时可以在此街区上进行空气质量的监测,把所得数据与前日的数据进行比较,估计很有说服力。”在5月25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北京地球村”执行主任栗力将此信交到了吉林副市长的手中并表达了NGO希望协助市政府搞好“无车日”活动的决心。
2006年的6月5日前夕,北京市环保局提出“为了首都的蓝天,每月少开一天车”,这一口号得到了北京乃至全国几十家环保组织的热烈响应。廖晓义立即在新京报上发表了题为“公民行为与政府行动”的文章,文中写道“‘每月少开一天车’,环保部门和环保组织的这一倡议得到不下20万有车族的响应。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信息,它表明一种新的时尚正在悄然兴起。这种时尚体现的是人们对于能源消耗和空气质量的关切,也是人们对于生活品质和环境公平的关注。”
在2006年9月22日,“北京地球村”“自然之友”、中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资料研究中心共同发起了“骑行北京周”活动,提倡人们多以自行车为交通工具,得到了中国自行车协会的大力支持以及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的资助。
整个“骑行北京周”活动由为期一周的主题摄影展和9月23日的骑行活动两部分组成。“骑行北京”摄影展在文津街的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部分馆举行,展出对公众是免费的。参观者可以从摄影作品中感受到自行车不仅仅是一种代步的工具,它已成为健康、环保以及时尚的又一代名词。
2007年,“北京地球村”又参与到建设部公共交通周的活动中,协助建设部完成了“公共交通周”的宣传片及“无车日”的广告片,并与各地环境民间组织再次联手倡导“无车日”活动。
2007年9月22日这一天,由“北京地球村”和北京东四街道办事处主办的名为“无车的日子,走街串巷”活动在东四奥林匹克社区罗家胡同启动。活动呼吁更多的人选择以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为主的绿色的出行方式。在活动中,“北京地球村”和多家环保组织以及东四社区共同发起了“绿色出行”倡议,廖晓义还向到场的嘉宾、居民以及多家媒体公布了针对北京不同出行方式人群的公共交通问卷调查结果。最后,由环保志愿者以及不同的人群组成的健走队伍从北京东四罗家胡同步行至王府井八面槽,鼓励绿色出行的健康方式。受建设部委托,由“北京地球村”承担拍摄和制作任务的《公共交通周宣传片》和《无车日广告片》也于当天在相关媒体上播放。
㈢ 德前外长是怎么评价中国的
“在被遗忘前跟紧中国,这是欧洲最后的机会”德前外长如是说。
德国3月6日刊载文章称,德国前外交部长约施卡·菲舍尔最近出了本新书,作为献给自己4月12日70岁生日的礼物。新书的标题是《西方的衰落》,小标题是《21世纪新世界秩序中的欧洲》。在菲舍尔看来,没有理由认为中国的崛起会被阻止,没有哪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像中国那样快速强劲。欧洲如果不想完全掉队,就必须作出努力,最重要的是它必须抓紧努力。
▲一位女士头戴“让中国再次伟大”的棒球帽。
文章称,197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在全球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为2.8%,而2015年的时候已经达到15.5%。今天,欧洲及其经济几乎不再增长,单个欧洲国家甚至没有一丝希望跟上全球玩家美国和中国的步伐。它们只有共同行动才有机会。
文章称,在菲舍尔看来,没有理由认为中国的崛起会被阻止,没有哪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像中国那样快速强劲。欧洲如果不想完全掉队,就必须作出努力,最重要的是它必须抓紧努力。菲舍尔认为:“这是欧洲的最后机会。”否则,欧洲将告别世界历史——也许不是坐在列车里,而是消失在一间很快被遗忘的后面房间里。
㈣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的学院简介
法学专业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早在1978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对外贸易系即有国际商法教研室,并招收国际贸易法硕士。1984年成立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法系,当时称为“七系”。1996年成立法学院。历经30年的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目前已经成为学科体系设置相对完整、国际法专业特色鲜明、学术和教学水平比肩一流的知名法学院。
法学院设有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课程体系,1985年即成为全国首批获得国际经济法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四所院校之一(其他三所为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1997年,本院国际法学获选全国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2年,国际法学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为目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仅有的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之一。2003年9月,教育部批准法学院设立国际法学博士后流动站。2006年,本院民商法学专业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2007年,法学院获评教育部“国际化法学人才特色专业建设点”及教育部“全国双语教学示范点”。2009年,法学院获批建设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际商事仲裁实验教学中心”。2011年,法学院获批法学博士一级学科点。2012年,本院法学一级学科获批北京市重点学科,同时法学院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被批准为“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2012年,法学院还成功获批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项下的“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法学院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法律人才为目标,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先贤沈达明教授、冯大同教授创建了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国家商法特色学科,奠定了法学院发展的必要基础。前院长沈四宝教授曾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3、4、5届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现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贸易法研究会会长,2006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前院长王军教授曾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6届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贸易法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教学名师等。
现任院长石静霞教授获美国耶鲁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和中国武汉大学国际经济法专业博士学位,被遴选为教育部法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罗马国际统一私法协会(UNIDRIOT) 理事会成员、获第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等多项荣誉称号、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十多次。
法学院教师的博士化率达到90%以上,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国外名校法学院学习或进修,包括耶鲁大学法学院、哈佛大学法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密西根大学法学院、加州伯克利大学法学院等。法学院教师近年来科研成果丰硕,成功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多项,省部级课题50多项。一批中青年学者崭露头脚,在法学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学术引领作用。此外,法学院聘请了一些来自国外著名法学院和律师事务所的知名人士担任我院外教、荣誉或客座教授,如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大法官张月姣教授、在世界贸易组织工作十三年的澳大利亚籍Matthew Kennedy先生等。
三十年来,法学院在学生培养上有自己的专业特色,并随时关注兄弟院校的做法以资借鉴。法学院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涉外经贸法律人才,除出国继续深造外,就业主要分布在国内外顶尖律师事务所、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知名外企等行业或单位,多数从事与涉外经贸相关的业务。前中国投资公司总经理高西庆博士、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钱锋博士、青海省副省长王令俊博士、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刘贵祥博士、商务部反垄断局局长尚明博士、中国证监会深圳证监局局长焦津洪博士、中国国际经济贸易委员会于健龙秘书长等等一大批法律实务界的优秀人才,均是本院培养的优秀毕业生。还有一些高校法学院院长、一流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也毕业于本院。
法学院始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敬业精神,除课堂教学外,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拓展实习基地,并为学生尽可能创造良好的实习机会。与我们有长期合作的实习单位包括商务部等国家部委、国家开发银行、中航科工集团、华为等大型国企和民企、美迈斯、仲达、普衡、高伟绅、安理、金杜、中伦、金城同达等国内外顶尖律师事务所等等。其中多数单位通过与法学院的课题合作及设立奖学金等方式,给我们的优秀学生提供各种实习机会。
作为建设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基地的重要举措,法学院设立了“国际化特色人才实验班”,聘请高水平的外国专家为学生开设特色课程,重点提高学生的英文写作、口语和分析能力。法学院重视学生参加各类国际性模拟比赛。例如,我院学生于2014年2月28在第12届“ELSA-WTO模拟法庭竞赛”亚太区域赛中,成为中国大陆唯一晋级八强的队伍。我院学生于2014年2月在第12届“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英文)辩论赛中国区选拔赛中,以全国第三名的成绩荣获全国团体一等奖,同时夺得原告最佳诉状奖、两项最佳辩手奖共三个奖项,并代表中国赴美国华盛顿特区参加国际决赛。2013年12月在中国第二届“世界贸易组织模拟法庭辩论赛”(全英文)中,我院学生获得全国亚军,并同时获“最佳书状综合奖” 第一名。2012年12月在中国第一届“世界贸易组织模拟法庭辩论赛”中,我院学生获全国冠军。
法学院历来重视国际化工作,特别是教师的国际学术交流和学生的海外学习经历。长期以来,法学院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乔治城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康涅狄格大学、劳约拉大学、西东大学法学院等保持稳定的交流关系。我们还与意大利、西班牙、以色列等国家的大学和科研院所保持密切的互访关系,互派学生交流学习。法学院近年来还资助多名学生赴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司、美国密歇根州法院、海因希里·伯尔基金会柬埔寨办公室、香港BIP公司等海外单位进行实习。法学院重视留学生教育,培养了一批海外留学生,并设立了“中国法与国际法”的全英文硕士和博士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