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振声的个人经历
1987年于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取得一级荣誉学士学位;
1991年取得物理冶金学博士学位。同年;李专教授获属裘槎基金会博士后奖学金 <Croucher Foundation Fellowship> 在英国伯明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3年,李教授回港在香港科技学院应用科学系任职;
1994年进入香港城市大学物理及材料科学系,1995年起加入超金刚石及先进薄膜研究中心,成为该中心主要成员之一。
李振声教授现任香港城市大学物理及材料科学系教授及超金刚石及先进薄膜研究中心副主任。
2. 中国留学生在牛津可申哪些奖学金
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简称:Oxon.)是一所位于英国牛津市的公立大学,建校于1167年,为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也是世界上现存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如此声誉卓越的大学,对中国留学生也提供各种奖学金,以下简单介绍中国留学生有资格申请的牛津大学奖学金。
牛津大学奖学金
中国牛津奖学金(ChinaOxfordScholarshipFund,COSF)于1992年成立,提供已经取得牛津大学研究生入学许可的中国留学生申请,奖学金的主必须在学业完成后返回中国就业。
奖学金申请人必须是中国、香港或澳门的公民,而且是研究生,研究专业不限,奖学金金额从1,000英镑至12,500英镑不等。
中国教育部及牛津大学奖学金
是中国留学委员会和牛津大学合作出资的博士奖学金。
这个奖学金每年有五个名额,是一个全额奖学金,包括学费和生活费。
克拉伦登奖学金
成立已届满10年,是牛津大学规模最大的国际学生奖学金,赞助非欧盟的留学生在牛津大学攻读本科以上的研究学位。
但是从2011年9月起,克拉伦登奖学金(ClarendonFundscholarships)的赞助对象不再限制于缴纳海外学费的学生,任何国籍的研究生都能申请。
这个奖学金每年提供100多个名额,支付学费和生活费,2010至2011学年度牛津大学一共有297名来自46个国家的克拉伦登奖学金得主在进行各种研究。
太盟牛津奖学金
是太盟投资集团(PacificAllianceGroup)支持的奖学金,专门资助学业优秀的中国留学生到牛津大学从事社会科学、数学、物理或生命科学等学科的博士研究。
这个奖学金为期三年,支付学费和生活费,每年有两个名额,申请人必须是中国大陆居民(不包括港澳生)。
牛津大学裘槎奖学金
是牛津大学和香港裘槎基金会(CroucherFoundation)联合提供的奖学金,赞助优秀的学生在牛津大学从事自然科学、科技和医学相关的博士研究。
这个奖学金为期三年,支付全额学费和生活费,每年有两个名额,申请人必须是香港永久居民。
3. 支志明的学术职位
支志明教授在化学前沿领域有诸多贡献。支志明教授创立了香港大学合成化学国家回重点实验室,香港大答学中科院联合实验室,以及沪港化学合成联合实验室。 支志明教授组织了一系列学术会议, 包括仿生与不对称氧化学术讨论会(1996年12月16-17日),无机化学前瞻学术讨论会(1998年4月19-22日),21世纪分子合成与催化会议(1999年9月26-29日),裘槎基金会材料科学发展研讨会(1999年4月12-16日),药物开发及分子科技研讨会(2001年7月19-20日),第八届应用生物无机化学国际学术会议(2004年4月2-5日),第四届应用化学国际会议“无机化学三十年进展之生物医药与材料科学”(2005年12月14日),有机发光器件学术会议(2007年1月22日),第一届明斯特-上海-香港三方金属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2011年3月28-29日)。
4. 英国牛津大学留学设立了哪些奖学金
1、克拉伦登奖学金:成立已届满10年,是牛津大学规模最大的国际学生奖学金,赞助非欧盟的留学生在牛津大学攻读本科以上的研究学位。但是从2011年9月起,克拉伦登奖学金的赞助对象不再限制于缴纳海外学费的学生,任何国籍的研究生都能申请。这个奖学金每年提供100多个名额,支付学费和生活费,2010至2011学年度牛津大学一共有297名来自46个国家的克拉伦登奖学金得主在进行各种研究。
2、中国教育部及牛津大学奖学金:是中国留学委员会和牛津大学合作出资的博士奖学金,这个奖学金每年有五个名额,是一个全额奖学金,包括学费和生活费。
3、牛津大学奖学金:中国牛津奖学金于1992年成立,提供已经取得牛津大学研究生入学许可的中国留学生申请,奖学金的主必须在学业完成后返回中国就业。奖学金申请人必须是中国、香港或澳门的公民,而且是研究生,研究专业不限,奖学金金额从1,000英镑至12,500英镑不等。
4、太盟牛津奖学金:是太盟投资集团支持的奖学金,专门资助学业优秀的中国留学生到牛津大学从事社会科学、数学、物理或生命科学等学科的博士研究。这个奖学金为期三年,支付学费和生活费,每年有两个名额,申请人必须是中国大陆居民(不包括港澳生)。
5、牛津大学裘槎奖学金:是牛津大学和香港裘槎基金会联合提供的奖学金,赞助优秀的学生在牛津大学从事自然科学、科技和医学相关的博士研究。这个奖学金为期三年,支付全额学费和生活费,每年有两个名额,申请人必须是香港永久居民。
5. 叶玉如的主要成就
运用现代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方法,探讨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元发
育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用于治疗神经性病患的可能性。首先或参与发现了NT3,NT4和NT7三个新的神经营养素,研究了它们的作用特点和部分作用机制发现CNTF受体为三元聚合物,其受体机制与白血病抑制因子有相同之处,并研究了CNTF的作用特点发现各神经营养素的作用可以相互协同。阐明神经肌肉突触形成的调节机制,发现Cdk-5存在于神经肌肉接头,直接影响突触的形成及其功能发展。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神经突触形成的机理及突触的功能,对了解由此衍生的学习及记忆的机理有很大帮助。 20多年来叶玉如一直都在研究脑的功能以及与脑神经相关的疾病。她和她的团队发现了一系列新型神经营养因子,并阐明这些蛋白如何作用于神经细胞上的受体。这些成果有助理解神经营养因子如何参与在神经细胞的分化及维持过程中,揭示其应用于治疗神经退行性病变疾患,如老年痴呆症、帕金森氏症等的可能性。
叶玉如长期从事神经营养因子及神经讯号转达等范畴的研究,成功地发现了一系列新型神经营养因子,并阐明了这些蛋白如何作用于神经细胞上的受体。这些成果有助于理解神经营养因子如何参与到神经细胞的分化及维持过程中,揭示了其应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症等神经退行性病变疾患的可能性。
叶玉如在主要核心期刊上的130多篇学术论文被转载或引用9000多次,拥有12项专利; 在过去的10年里,叶玉如院士一共培养了大约30名左右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叶教授现在带8位研究生,5位博士,3位硕士。内地和香港的学生各占一半。已经毕业的学生中有是12位是博士,9位是硕士。 由于叶玉如教授在神经科学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她先后荣获裘槎基金会优秀学者奖(1998年)、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2004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8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妇女与经济高峰会议杰出创新女性奖(2011年)、法国“国家荣誉骑士勋章”(2011年)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奖(2003和2011年)。2001年荣膺中国科学院院士(当时最年轻的院士),2004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神经肌肉突触新信号传递机制的鉴定》项目(2003年度)、《受体酪氨酸激酶介导的信号通路在突触发育和可塑性中的作用》项目(2011年度)
6. 英国大学奖学金申请注意事项有哪些
英国奖学金申请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注意实效性:如果希望得到在英国专留学的资金方面的帮助,就要属立即提出申请,因为一旦离境去英国留学,就没有资格再去申请这种资金帮助。小编建议:可以到教育部去询问,看看是否符合申请英国奖学金或其他任何资金资助的资格要求。
二:注意申请人资质要求:研究类硕士相较于本科申请人更易获奖学金;相关工作经验对申请为有利;语言的应用能力很受重视;合适的推荐人可让申请事半功倍;详尽的申请材料是最好开始。
三:注意做好准备工作:申请英国奖学金不像美国大学奖学金申请。而英国的学金独立于录取申请。需要申请人做广泛的调查研究后才能找到相关资讯。也可以说留学英国申请奖学金“被动的”,不会在你获得录取同时主动配发给你,而需要你自己去寻找,考验了申请人搜寻信息的能力和与人联系通信能力。
7. 香港大学的学术科研
截至2014年,香港大学设有5个 国家重点实验室,各类直属、附属科研机构90余个 。 国家重点实验室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发传染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肝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合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医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建筑学院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for China and Hong Kong, Centre for
Construct I.T., Centre for
Real Estate and Urban Economics, Centre for
Renewable Energy in Architecture, Centre on
Urban Studies and Urban Planning, Centre of 文学院Applied English Studies, Centre for
Humanities and Medicine, Centre for the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Asia Case Research Centre
Asian Entrepreneurship and Business Values, Centre for
China Financial Research, Centre for
Chinese Management Centre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Risk Management, Centre for
Hong Kong Centre for Economic Research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trategy 牙医学院Cleft Lip and Palate Centre
Navigational Dentistry, International Centre of 教育学院Advancement in Inclusive and Special Ecation, Centre for
Advance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Ecation and Research, Centre for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Centre for
Comparative Ecation Research Centre
Ecational Leadership, Centre for
Hong Kong Putonghua Ecation and Assessment Cent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cation, Centre for
Wah Ching Centre of Research on Ecation in China 工程学院Asian Tall Buildings and Urban Habitat, Centre for
E-Commerce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Centre for
Electrical Energy Systems, Centre fo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re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Cryptography, Centre for
Infra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Instry Development, Centre for
Jockey Club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Centre for Landslip Prevention and Land Development
Law and Technology Centre
Nonlinear Mechanics, Centre of
Rock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re 法律学院Asia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Law
Chinese Law, Centre for
Comparative and Public Law, Centre for
Law and Technology Centre (jointly organized with the Faculty of Engineering)
Medical Ethics and Law, Centre for 李嘉诚医学院Alimentary Research and Ecation, Centre of
Cancer Research, Centre for
Cardiovascular Science and Medicine, Institute of
Carol Yu Centre for Infection
Chinese Medicine, School of
Clinical Trials Centre
Endocrinology and Diabetes, Centre of
Genomic Sciences, Centre for
Human Development and Birth Defects, Centre of
Human Reproction, Centre of
Humanities and Medicine, Centre for the
Medical and Health Sciences Ecation, Institute of
Medical Ethics and Humanities Unit
Medical Ethics and Law, Centre for
Public Health, School of
Research Centre of Heart, Brain, Hormone and Healthy Aging 理学院Applied Geoscience Centre
Mathema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wire Institute of Marine Science
Theoretical and Computational Physics, Centre of 社会科学学院Behavioural Health, Centre on
Civil Society and Governance, Centre for
Criminology,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China Development Studies
Journalism and Media Studies Centre
Kadoorie Institute, The
The Hong Kong Jockey Club Centre for Suicide Research and Prevention
Sau Po Centre on Ageing
Social Sciences Research Centre 科研成果 自1989年至2013年,香港大学科研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共20项,其中还诞生了首位获颁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香港科学家。
2011年7月,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发现导致肝癌复发和化疗抗药性的癌干细胞。港大这项崭新发现,对于了解肝肿瘤形成和未来癌症治疗带来重大突破,研究发表于干细胞研究范畴最权威的学术期刊《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
2011年6月,港大发现全新药物疗法以控制流感。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帕米膦酸钠,一种一向在临床上应用于治疗骨病的药物,能有效控制季节性、大流行H1N1病毒或禽流感H5N1病毒引起的流感。港大利用完整的人类免疫系统的”人类化小鼠“模型,证明了新疗法能有效对付各种类型的流感病毒。
2009年1月,香港大学教授再度荣获国家级奖项。香港大学三位教授与内地合作的两个研究项目分别获颁一等奖及二等奖。由香港大学王振宇教授和王继德博士联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十三名医学科研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得奖项目为“对胃癌恶性表型相关分子群的发现及其序贯预防策略的建立和应用”。另外,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讲座教授方汉平和华南理工大学和中石化机构合作共同研究开发的得奖项目“含氮有机废水生物脱氮新技术与工程化应用”,获颁发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除了此项二等奖外,方教授的研究屡获奖项,包括裘槎基金会的优秀科研者奖、香港大学杰出研究学者奖及杰出研究生导师奖。
2008年1月,港大莫毅明教授经内地专家推荐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港大数学系讲座教授莫毅明,以《关于对称与齐次空间的复几何》研究项目,经内地权威专家推荐,获国家颁发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为全国数学学科仅有的两项获奖项之一。
2007年2月,香港大学支志明教授:香港首位科学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支教授以其“金属配合物中多重键的反应性研究”项目,成为香港自1989年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奖推荐以来,首位获得一等奖这个最高级别奖项的香港科学家。
2006年1月,港大外科学系讲座教授范上达教授及其领导的肝移植组以其突破性的“成人右叶活体肝移植”技术,获颁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也是首次有香港学者获颁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科研数据 2012—2013年度研究成果学科领域总研究成果已审定研究成果奖项生物及医学3,1812,702122工学1,14991249人文、社会科学及商学2,4551,72477自然科学55535618总计7,3405,694265获颁专利(1998—2013)类别总数生活必需品100执行操作、运输14化学、冶炼66建筑4机械工程、照明、热能、武器、爆破6物理48电力58泛领域47总数343科研经费 在2012年至2013年,香港研究资助局(Research Grants Council)向香港大学拨付总计10.88亿港币的研究经费;同期,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向香港大学拨付研究用补助金11.96亿港币,香港政府拨付经费1.23亿港币。除此之外,香港大学还与本地及海外各类组织机构订有研究合约,截至2013年合约金额总计8.3亿港币。
在受捐方面,截至2013年,香港大学获香港慈善团体、香港工商界、本地及海外各类资助累计39.2亿港币。 影响因子 汤森路透发布的《2012年度期刊引用报告》(JCR)中,香港大学以3535篇文章(2012年)位居全港首位。依照刊登在汤森路透所跟进期刊内的24061篇文章计算(2003年1月至2013年6月),香港大学共计获得331086次引用,同为全港首位。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6月30日,香港大学图书馆系统由一个主馆、六个分馆组成,馆藏纸本图书共计297万册;港大图书馆馆藏涵盖音乐、教育、电子、医药多个领域,各具特色;主馆下设的特别收藏馆藏有香港各个时期的期刊、书籍、政府出版物、简报,几乎涵盖了香港历史及民俗的方方面面,是全港最完善的相关资料收集机构;该馆同时还承担着世界贸易组织与欧洲文献中心的托管任务 。 MainLibraries'E-resources主馆电子资源Number数目电子期刊(订阅)55,484电子期刊 (种数)42,176数据库691电子书3,502,923数字档案54,005博物馆所 香港大学美术馆:
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座落般咸道大学东闸入口旁的冯平山楼,以及徐展堂楼底下三层;徐展堂楼展厅由徐展堂博士赞助建筑经费,于一九九六年十一月正式开放。香港大学早于一九五三年已开始搜集博物馆藏品。经过多年来热心人士捐赠和大学购藏,博物馆现今收藏了超过一千八百项具有历史价值的艺术品,这些藏品主要分为青铜器、陶瓷和书画三类。釉里蓝点彩三足水注、明嘉靖青花孔雀花卉纹罐、三国青釉奏乐人物飞鸟堆塑谷仓罐都是其中精品 。
香港大学许士芬地质博物馆:
本馆位于香港大学本部,辖属本大学地球科学系,自2009年1月16日起对公众开放,为全港首创且唯一的地质博物馆。全馆收藏了包括由已故许士芬博士捐出的稀有矿物收藏品在内的近万件藏品,当中展出950件矿物和300件岩石,并透过展出350具在中国各地发现的化石标本来介绍地球过去超过45亿年的变化;馆内收藏的云南澄江生物群化石、辽宁出产的保存完好的白垩纪热河生物群化石,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化石考古发现 。
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
2003年,饶宗颐教授将数十年里因勤于学术研究而积累的藏书,包括珍贵的古籍善本和其他书籍、书画作品赠送给香港大学,藉此回馈香港。在已故的香港丽新集团主席林百欣先生、饶宗颐学术馆之友及众多热心人士的鼎力支持下,香港大学成立饶宗颐学术馆,并于2003年11月8日开幕。
经过初步整理,检定古籍约有七百馀种,较为珍贵的古籍善本约百余种,著名学者题赠的书籍近二千册,其他各学术领域的书刊文献约有三万余册。除古籍善本和珍贵的书籍外,其他藏书均按照饶教授的研究领域和书籍性质分类,分为历史学(包括考古学、上古史、文化史和学术史等等)、宗教与哲学(包括印度学)、潮学、甲骨学、文学、简帛学、语言文字学、目录学、敦煌学、艺术、丛书和期刊等十多种 。 学术期刊 Asian marine biology亚太公共行政学语言理论教学研究特刊亚洲公共行政学Focus : HKUL newsletterBill of Rights bulletinLaw mediaFocus on your libraryHong Kong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Hong Kong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Justitia :Hong Kong University Law Association reviewAnnualreport()ElixirNews启思鸳鸯
8. 唐叔贤的基本情况
◆ 2003年至2009年,香港城市大学常务副校长;
◆ 2002年至2003年,香港城市大学学术副校长;
◆ 1994年至2001年,香港大学物理系主任及讲座教授;
◆ 1988年至2000年,美国威斯康辛州立大学米尔土瓦基分校杰出教授;
◆ 2009-2012,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委员会主席、物理系领军教授;
◆ 2011年8月至2015年7月,南方科技大学领军教授。
◆ 2015年10月26日,全职加盟苏州科技学院,出任材料科学与器件研究院首席专家。
◆2015年12月,加盟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出任研究生院院长 香港城市大学讲座教授。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0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 2004年至今,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主任;
◆ 1994至2001年,任中央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
◆ 2000年被选为美国APS Fellow;
◆ 1990年当选总统杰出青年奖(美国)评审委员;
◆ 1988年被邀为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项目主任,负责审批美国高校科技项目;
◆ 1986年被选为美国真空学会表面科学部主席; ◆ 2011年被评为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杰出人才;
◆ 2010年被评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 2001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1997年获得香港裘槎基金会优秀科研者奖; (1)发展了第一个多重散射理论,通过提取低能电子衍射数据就能得到表面结构。使Davisson和Germer(Davisson和Germer获得1937年诺贝尔物理奖)想发明一项新技术用来获取表面结构定量信息的梦想成为现实。
(2)在世界上首次解决了金属表面上的原子吸附结构问题。
(3)首次解决了重要半导体表面的结构问题,这些表面包括GaAs(110), GaAs(111),GaP(111)等。得到了Si(111)(7x7)重构表面上精确的表面键的距离。
(4)首次得到了硅纳米线的表面结构
(5)开发了利用同步辐射用于定量分析表面结构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
(6)开发了用于表面结构定量分析手段的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
(7)发展了用于表面结构直接分析的电子全息方法
(8)发展了正电子全息术和正电子衍射
(9)解决了金属及半导体薄膜和纳米结构生长的几个重要问题
(10)研究金属氧化物纳米结构的新应用和新性质
(11) At sustc, Patterson inversion using electron and positrondiffraction data
9. 吴奇的荣誉奖项
近年,他的研究方向又扩展至生物有关领域。已为科大培养了九名博回士生,现有九名博士生在答读。两名博士生先后荣获“求是”优秀研究生奖。首位博士生于2001年毕业时,其博士论文获当年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吴奇教授也因此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生导师。
德国洪堡研究奖学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年会特别邀请报告奖;美国物理学会Fellow;香港裘槎基金会杰出研究奖;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科学家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9997年,获香港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0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沫若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