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分析中国和美国经贸合作的条件及前景
中美经贸依存不断加深
当前,中美经贸关系继续拓展和深化。两国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经济格局。一是贸易依存关系深化。截至2015年,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商品出口市场,第五大进口来源地。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BEA)统计,2009年至2015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从3951.3亿美元提高至6625.06亿美元,年均增长7.7%,远高于这一时期世界贸易平均增速。而且,中美贸易互补性极强,中国产品不仅物美价廉、满足美国的消费需求、提升居民购买力,更压低了通胀水平。
二是美国对华服务贸易出口强劲、潜力巨大。一直以来,美国对华服务业出口具有比较优势。据BEA数据显示,2009-2015年,美国对华服务贸易出口从171亿美元飙升至484亿美元,顺差从75亿美元增长至333亿美元。对华服务业出口,为美国提供了大量的服务业就业岗位。尤其是,据瑞士信贷银行统计,2015年中国中产阶级人口达1.09亿人,已经取代美国成为拥有中产阶级人数最多的国家,消费市场潜力巨大。这不仅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美国服务业对华出口、实现更加平衡的中美经贸关系,也为美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宝贵的机遇。
三是投资关系日益紧密、平衡。近年来,伴随中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FDI)快速发展。中美投资关系正从过去美国对华投资为主、向日趋均衡方向发展。据荣鼎集团统计,2009年至2016年,中国对美国FDI从6.97亿美元飙升至456亿美元,增长约64倍;截至2015年底,在美国的中资企业及其子公司突破1900家,覆盖美国435个国会选区中的362个,为当地创造全职就业岗位约9万个。保尔森基金会报告指出,在中美关系未来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背景下,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快速发展,将成为维护两国关系的“新基石”。
中美经贸合作惠及世界
美中为世界第一、二大经济大国,早已是世界经济前行的最主要动力。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15年中美占世界经济比重分别为15.2%、24.5%,两国占全球经济总量近40%。因此,中美经贸合作日渐超出双边范畴,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全球影响。一方面,为应对2008金融危机。中美携手合作,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相继推出大规模刺激措施,引领各国同舟共济,成功挽救危机,推动世界经济尽快复苏。中美也从世界经济复苏中有效化解外部风险。
另一方面,在G20、APEC等一系列国际舞台上,两国合作日益加深。在全球经济治理、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促进贸易投资、鼓励创新等诸多经济领域,两国达成重要共识,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此外,中美在气候变化、应对危机、人道援助、恐怖主义、疾病控制等诸多全球问题上通力合作,已成为两国关系的亮点和世界经济的积极因素。总之,中美需要彼此,但世界更需要中美。两国合作既是彼此机遇,更是世界各国的福音。
中美经贸合作前景可期
当前,特朗普提出“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聚焦国内经济建设。欲重振制造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实现经济再次繁荣。中国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入推进改革。中美在发展理念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契合,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民富国强。共同的发展理念是中美合作的最大机遇。长久以来,无论美国各届政府如何更替,中国始终致力于维护和推动互利共赢的两国经贸关系。不断加深的经贸关系,已成为中美关系的“稳定器”。
展望未来,在基础设施、能源、投资等领域,中美双边和多边的合作潜力巨大。在日益开放的全球经济格局下,中国愿意与美国携手合作,不断拓展两国合作新的增长点,持续地把世界经济“蛋糕”做大。这不仅有利于推动双边关系的发展,更加为艰难前行的世界经济注入“强心针”。
② 陆克文的退出政坛之后
2014年初,陆克文和妻子移居美国,并在2月正式受聘在马萨诸塞州剑桥的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John F.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拜尔佛中心(Belfer Center)担任资深研究员。同年9月,陆克文成为芝加哥大学保尔森基金会(Paulson Institute)的特聘研究员。10月,他成为纽约的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首任院长。12月,成为美国欧亚集团的资深顾问。
2015年初,陆克文和妻子出售了自己在布里斯班内郊的老宅,并评价自己将“自觉的无限期流放”不再插手澳大利亚政治。11月,陆克文被任命为世界水理事会“人人享有环境卫生与水资源”(Sanitation and Water for All,简称SWA)项目的主任。在而关于媒体猜测他有可能会在潘金文卸任后角逐联合国秘书长一职的传闻,陆克文则声称“这次会轮到东欧人继任,我不在人选之内” 。12月,陆克文作为国际关系顾问参加了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并且在墨尔本大学的一次讲演上批评了前任悉尼总主教、现任梵蒂冈圣座经济秘书处主席乔治·佩尔(George Pell)在环境问题上雷打不动的极端保守态度。
2016年3月28日,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或将正式提名竞选联合国秘书长一职,一旦提名下达,澳大利亚政府将决定是否对其予以支持。
③ 听说嘉兴的世合新农村项目获得了“可持续发展项目规划奖”是真的吗
这是在网络上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2013年11月,由美国保尔森基金会与中国内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共同容主办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和首届“可持续发展规划项目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世合新农村项目在全国13个申报城市的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首届“可持续发展规划项目奖”唯一获奖项目。嘉兴世合新农村项目在规划初期就充分考虑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环境治理放到了首要位置,突出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应对当下最重要的城镇化挑战时采用了有创意的解决方案,并在上海地区重新诠释“边缘发展”理念中取得了重要进展,达到了该奖项评估的两大核心标准。世合新农村项目主要采用现代农业技术,提出了保护农业资源的一系列策略,其开发设计理念符合保尔森中心倡导的“稳健生态的城市发展理念”,因此得以脱颖而出。
④ 如图,请问:马云讲话中的“姜会长”和“保尔森主席”分别指谁谢谢
中国贸促会会长姜增伟。
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基金会主席亨利·保尔森。
⑤ 中美bit淡判是什么意思
双边投资协定,英文缩写即:BIT。
中美BIT谈判于2008年正式启动,迄今已进行了专19轮,今年6月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属话期间,双方同意在9月份交换第二轮负面清单。
有意思的是,就在9月15日,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和保尔森基金会联合向中美二国元首致信,支持高标准中美双边投资协定,也就是BIT。
有94位美国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在这封信上签名,其中包括苹果的库克、巴菲特、彭博 布隆伯格、扎克伯格、波音的米伦伯格、可口可乐的穆泰康等。保尔森基金会的主席保尔森更是在信中直接表示:“BIT将进一步向美国商界开放中国经济,将创造更多美国工作岗位,使美国企业更容易进入中国市场。”
⑥ 想去高盛工作吗
北京时间4月20日上午据国外媒体报道,高盛集团CEO劳埃德-布兰克费恩(Lloyd Blankfein)周日向全体员工发送语音邮件称,将会及时让员工获悉事件最新进展,并敦促员工铭记永远服务于客户的原则继续集中精力工作。这是自上周五美国证交会宣布起诉高盛集团以来布兰克费恩首次对此事发表评论。
美国证券委员会(SEC)2010年4月16日对华尔街的“宠儿”高盛提出了民事指控。指控其在次级抵押贷款相关金融产品交易中涉嫌欺诈,导致投资者损失大约10亿美元。该案一出,立刻触动了美国最高领导层的神经。在前次的金融危机时,高盛因为高管薪酬问题挑战过一次美国政府的忍耐底线,而在这之后的美国医改提案中,华尔街对奥巴马不支持的态度更为自己在秋后的帐本中添上了一笔。
然而,该来的还是来了,在金融危机影响逐渐弱化,美国国内经济形势好转的时候,美国政府开始让高盛自食其“桀骜不驯”带来的结果。此次对高盛采取行动的重要原因,虽然是为了清算金融危机中华尔街权贵们的罪恶,但更重要的是为了争取民众支持通过新的加强金融监管法案,这样一来就能够对以后经济发展进行系统的风险控制;二来就是能够在医改法案通过后在政治上寻求加分。
高盛深陷“CDO旋涡”
拥有超过140年历史的高盛,称以“客户利益第一”为宗旨。2001年,希腊为加入欧元区而发愁,因为根据希腊当时的债务情况,希腊不符合欧元区成员的要求。根据欧洲1992年签署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洲经济货币同盟成员国必须符合两个关键标准——预算赤字不能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和负债率不得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但是希腊当时不能满足这两个要求。
这时高盛出现了,并为希腊量身定做了一套“货币掉期交易”方式,为其掩盖了一笔高达10亿欧元的公共债务,以符合欧元区成员国的标准。这套方式被称作高盛的“金融创新”。而其流程是高盛让希腊的政府债务先用美元等其他货币发行,再在将来某一特定时候交换回欧元债务,债务期到后,高盛再将其换回美元。而在交易的过程中,必然会牵涉到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如果按照市场汇率来比对的话,这里面就无法做手脚。因此,高盛给希腊设定一个优惠的汇率,使希腊获得更多欧元。
高盛使用手段保住了客户的利益,而这一系列举措使希腊政府暂时向公众隐瞒了部分债务,高盛更从这笔交易中获得了3亿美元的佣金。
2006年末,美国保尔森对冲基金预期有123只抵押证券会出现贬值,多家投行与高盛一拍即合,决定向高盛投资,同意发行一种债务抵押证券(CDO),紧贴这些抵押证券的价值,以供保尔森对冲基金购买相对应的信用违约掉期(CDS)来达成其做空的目的。高盛请来“独立第三方”ACA资产管理公司设计这款名为“Abacus”的CDO,但实际上由保尔森基金全力参与,并由德国工业银行和苏格兰皇家银行悉数买下。
到2008年1月,Abacus中有99%的抵押证券评级被调低,保尔森基金由此大赚10亿美元;苏格兰皇家银行损失8.41美元;德国工业银行损失1.5亿美元;美国国际集团虽然没有直接涉及,但它是在Abacus合约中与高盛对赌导致亏损。
⑦ 约翰·保尔森的职场生涯
在贝尔斯登任职四年后,他决定从投资银行转行到基金管理,加入格鲁斯合伙基金,成为合伙人之一,正式开始了他的基金管理生涯。1994年,他看准了对冲基金的势头,和其他几家小对冲基金合租了一间办公室,创立保尔森对冲基金(Paulson &Co),专做并购套利(风险套利的一种)和事件驱动投资。
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给了保尔森绝佳的机会。他当时的判断是,很多在虚高股价支撑下的并购案会“黄”掉,因此他大量卖空,在互联网股票狂跌的2001年和2002年,他的基金都分别增长了5%。逆市飘红,投资人便闻风而来,到2003年,他的基金规模达到了6亿美元。两年后,他管理的总资产更达到了40亿美元。但因为为人非常低调,在对冲基金行业之外,他的名声并不大。
2006年7月,保尔森筹集了1.5亿美元,为第一只用于做空CDO的基金建仓。他设计了一个复杂的基金操作模式:一边做空危险的CDO,一边收购廉价的CDS。随后的几个月,美国房产市场却依然繁荣,丝毫看不到萎靡的迹象,保尔森的基金在不断地赔钱。
2006年底,次贷危机已经初见端倪。保尔森的基金已经扭亏为盈,升值20%。他的信心越来越足,紧接着又建立了第二只同类基金。
2007年2月,保尔森管理的两只基金在华尔街的冬天异军突起,截至2007年年底,第一只基金升值590%,第二只基金也升值350%,基金总规模已达到280亿美元,仅2007年一年,就有60亿美元的资金涌入保尔森的基金。保尔森一举登顶2007年度最赚钱基金经理榜,力压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和詹姆斯·西蒙斯,一时间,约翰·保尔森在华尔街名声大震,“对冲基金第一人”、“华尔街最灵的猎豹”等称号纷纷被冠在了他头上。
2008年11月13日,约翰·保尔森与其他四位排名前五的对冲基金大佬,出席了美国众议院监管和政府改革委员会召开的听证会。
⑧ 中国经济转型:让年轻人看到希望吗
第三是要提高各类机构组织维护社会流动性的社会责任感。社会流动性的提高,最终要落实到各类机构和组织中的所有人,尤其是起点较低的阶层人群,能够给他们提供公平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各级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公立学校和其他公共组织的社会责任不仅在于捐钱支持公益事业,更重要的是推动社会进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给没有机会或者缺少机会的群体以更好的机会。举例而言,美国的“平权法案”规定任何接受美国政府项目的机构、组织或企业,雇员结构都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少数族群占多少比例、妇女占多少比例、受到不平等待遇的群体占多少比例等。在政府招标中,只要涉及到财政拨款的,满足这些条件的组织和企业都会享受优惠条件。这是健康社会和良治政府要做的事情,作为财政支持的公立机构,理所应当在这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
第四是要逐步形成增强社会流动性的社会共识。提高社会流动性,只有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之后,才能真正持久和贯彻。现在很多社会公益救助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是非常好的现象,政府应当积极鼓励和扶持。现在社会的公益活动经常说到一句话“达则兼济天下”,个人富裕之后去捐钱帮助别人,这当然是很了不起的胸怀。但是一个真正健康的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富人救济穷人的责任,更是保障所有人,尤其是起点较低阶层的人群,能够有公平机会的社会共识。
中国社会现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面临着经济转型这一重大课题。但是,我们面临的更大的课题是怎么增加社会的流动性,使社会上所有的人,尤其是所有年轻人,无论他们的出身和背景,都感到有机会和希望,都有奋斗的积极性,这才是一个健康的社会,才是一个能够保证经济长期增长的社会。这不是一个道德的问题,也不是一个政治理念问题,这是我们要摆脱中等收入陷阱、保持长期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
⑨ 约翰·保尔森的相关事件
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巴菲特的这句投资格言广为流传。如果要将它演绎为一幕剧,约翰·保尔森当是最佳男主角。约翰·保尔森
2006年,深秋的上午,纽约中央公园,秋叶似火。
沿着湖边的小径,约翰·保尔森缓步慢跑,与其他心情轻松的晨练者不同,他看起来眉头微皱,心事重重。当时的美国房地产市场,正如中央公园这满园的枝叶,红火而繁荣,这使得约翰·保尔森专门做空抵押债券的基金一直在赔钱。更要命的是,关于房地产市场利好的消息铺天盖地,乐观的房产市场专家和贷款机构们,不断地鼓吹着房价将持续上涨,或是联邦政府将降低利息以维护市场。
但是,约翰·保尔森坚信,冬天一定会到来,到那个时候,再红火的枝叶也会在寒风中凋零。在风景如画的中央公园里慢跑,是一种不错的缓解压力的方式,他紧了紧运动衫的拉链,加快了步子……
非典型金融奇才
今年52岁的约翰·保尔森并没有一条标准的华尔街金融高手的成长轨迹。1978年他毕业于纽约大学商业与公共管理学院,紧接着考入哈佛商学院,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MBA学位,随后进入大名鼎鼎的波士顿咨询集团担任管理咨询师。
在这一连串的成长历程中,约翰·保尔森练就了出众的财务分析能力,这使得他后来的投资策略与传统的金融家有着很大的区别。他的思维并不受制于华尔街的金融体系中的条条框框,他也并不依赖信用等级评级机构的打分,而是喜欢海量收集财务信息自己分析,以此作为判断的依据。
1984年,他转投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负责并购业务。他的一个客户--马蒂·格鲁斯管理着一个非常成功的风险套利公司格鲁斯合伙基金。这是一个很小的公司,但是获利颇丰。约翰·保尔森意识到:虽然贝尔斯登的收益也相当丰厚,但它主要的盈利模式是赚取佣金,这与投资业务的盈利相比显得相当有限。基金投资能获得更高的回报。
与其帮人赚钱,不如自己行动,在贝尔斯登任职四年后,他决定从投资银行转行到基金管理,加入格鲁斯合伙基金,成为合伙人之一,正式开始了他的基金管理生涯。
1994年,约翰·保尔森成立了自己的对冲基金,由于在贝尔斯登的工作经历使他对公司合并业务了如指掌,他将这支基金专门用于合并套利的投资,即同时买入及卖出两家合并中的公司股票,从而获取无风险的利润。
狂欢中的冷静
2007年以前,在高手如林的华尔街,约翰·保尔森仍然默默无闻,但他时刻都保持着警觉的目光,如同蛰伏在灌木丛后的猎豹一般,伺机而动。
在房产借贷市场中,贷款公司为了分担风险共享收益,找到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将其债券化,就产生了CDO(担保债务凭证)。
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采用20~30倍的杠杆操作。比如有一家阿呆投资银行的自身资产为30亿美元,采用30倍的杠杆操作,即以30亿美元的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投资,如果投资盈利5%,那么阿呆投资银行就获得45亿美元的盈利,相对于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
但是杠杆操作风险高,按照正常的规定,阿呆投资银行本不愿进行这样的冒险操作。于是有人想出一个办法,把杠杆投资拿去做保险,这种保险就是CDS(信用违约交换)。
阿呆投资银行找到阿瓜,阿瓜可能是另一家投资银行或保险公司。阿呆为杠杆操作做保险,每年支付给阿瓜5000万美元的保险费,连续十年总共5亿美元。如果CDO没有违约,除了5亿美元的保险费,阿呆还能赚40亿美元;如果CDO有违约,反正有阿瓜来赔。
对于阿呆而言,这是一笔只赚不赔的投资。但阿瓜也不是傻子,通过统计分析,在繁荣的市场中违约情况不到1%。如果做100笔保险,总计可以拿到500亿美元的保险金,如果其中一家违约,赔偿额最多不过50亿美元。
这是一笔多好的买卖啊!华尔街大多数的阿呆与阿瓜们,在美国房价长达十余年的增长中,尽情享受着一场空前的财富狂欢。
2006年初,人们普遍认为,房价绝不会在全美国范围内下跌;房贷专家们不断地鼓吹着,楼市和住房抵押市场将持续红火;利好消息频频见诸于各大媒体。华尔街的绝大多数大腕们也持同样的论调。信用(证券)等级评定机构也纷纷为华尔街的金融产品打出AAA评级。
草原上百兽奔腾。可是,周围任何一丝的风吹草动都逃不过蛰伏着的猎豹的眼睛。在华尔街的财富狂欢中,约翰·保尔森却异常冷静,他敏锐地发现了美国房贷市场的泡沫。
专家们被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蒙蔽。 约翰·保尔森摒弃了评级机构的打分,他亲自带领自己45人的团队,追踪成千上万的房屋抵押,逐个分析所能获取到的个人贷款的具体情况。
从最开始就要选出那些埋藏着地雷的个人按揭贷款证券。那段时间,约翰·保尔森和他的团队在办公室里分析各种资料,直至深夜。随着逐渐地深入,他越来越深信投资者大大低估了房贷市场的风险,债权人越来越难以收回贷款。
透过写字楼的窗户,看着深夜的华尔街,约翰·保尔森隐隐觉得,一股不可抗拒的破坏力将从某个被人们忽视的角落里迸发出来,不可收拾。他感到有些毛骨悚然。
在冬天里收获
在别人贪婪时恐惧,恐惧者即是清醒者。
华尔街为房贷市场发明的两种金融产品--CDO与CDS之间的关系是:CDO的风险越高,为其担保的CDS价值就越高。在房产繁荣时期,绝大多数人都认为CDO没有太大的风险,所以CDS的价格非常低。
凭借清醒的分析,约翰·保尔森剥开了房产繁荣的虚表,他费尽周折地劝说投资者们,要使他们相信美国房产市场正面临极大的危机,而要在这场危机中保护自己的资产,进而获利,做空CDO则是一本万利的最好选择。
盛世危言,信者寥寥。
许多投资者都疑虑重重,甚至嗤之以鼻,因为做多CDO使他们赚得盆满钵满。不过还是有少部分约翰·保尔森的长期合作伙伴给与了支持。
2006年7月,约翰·保尔森筹集了1.5亿美元,为第一只用于做空CDO的基金建仓。他设计了一个复杂的基金操作模式:一边做空危险的CDO,一边收购廉价的CDS。
随后的几个月,美国房产市场却依然繁荣,丝毫看不到萎靡的迹象,约翰·保尔森的基金一直在不断地赔钱。有投资者好几次急匆匆地问他,是不是应该止损。他断然回绝:不,我还要加注。
虽然他对投资者表现得镇定自若,但他自己的内心却一直不能平静。一方面,与当时主流投资方向全然相反的基金操作方式,使他感到压力重重;另一方面,在不断地追踪大量个人按揭贷款情况的过程中,他又清晰地感觉到巨大的成功正一步一步地临近,正如猎豹已经锁定了笨重而软弱的猎物,那种激动与欣喜已经无法平息。
约翰·保尔森只有通过在中央公园晨跑来缓解这种复杂的心情。面对公园里波澜不兴的湖面,他已经分不清那一阵阵强烈的心跳,是因为压力,还是激动。
2006年年底,次贷危机已经初见端倪。约翰·保尔森的基金已经扭亏为盈,升值20%。他的信心越来越足,紧接着又建立了第二只同类基金。
2007年2月,寒意袭入华尔街。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企业新世纪金融公司预报季度亏损。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投资次贷的两只对冲基金也相继垮掉。这一切无不意味着,大规模的信用违约已经到来,华尔街的阿呆和阿瓜们精心构筑的财富大厦,其根基已经开始松动。在金融市场中,CDO风险陡增,其价值大幅缩水,而CDS大幅增值。
这一切,正是约翰·保尔森在过去那些华尔街不眠夜里所预见到的,而他管理的两只基金在华尔街的冬天异军突起,截至2007年年底,第一只基金升值590%,第二只基金也升值350%,基金总规模已达到280亿美元。
据《阿尔法》杂志统计,约翰·保尔森在2007年的收入达到了37亿美元,一举登顶2007年度最赚钱基金经理榜,力压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和詹姆斯·西蒙斯。一时间,约翰·保尔森在华尔街名声大震,对冲基金第一人、华尔街最灵的猎豹等称号纷纷被冠在了他头上。
大规模的危机终于在2008年爆发,贝尔斯登倒下了,雷曼兄弟死掉了,华尔街弥漫着恐惧的气息。正当另一个著名的保尔森--美国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为金融危机焦头烂额时,约翰·保尔森正在与乔治·索罗斯共进午餐。这位在金融界呼风唤雨的传奇人物正躬身向约翰·保尔森请教投资心得。
只需要注意坏的方面,好的方面会自行增长。这就是约翰·保尔森的投资信条,而他的贪婪似乎才刚刚开始,我们只实现了预期收益的25%,次贷危机的负面影响将在接下来的三年逐步显现。
但是,变数永远是投资的主旋律,也是它吸引着人们甚至使人如痴如狂的最大魅力。
金融风暴之中,投资银行不行了,保险公司也忙于自保。对美国政府来说,阿呆和阿瓜们已经靠不住了,他们开始把信心寄托在诸如约翰·保尔森这样的贪婪者身上,更希望这些贪婪者能够挺身而出,成为拯救者。
2008年11月13日,约翰·保尔森与其他四位排名前五的对冲基金大佬,出席了美国众议院监管和政府改革委员会召开的听证会。
正处于恐慌中的人们永远不会了解:当这五个在2007年收入分别超过10亿美元的大佬,结束一天的会议后,走出美国众议院办公大楼,对着华盛顿清冷的夜空,心中升腾着的是怎样一种使命感。不过,人们可以确定的是,这是一次契机,也将是一个转折。
听证会后,约翰·保尔森一反常态地开始买入CDO。风暴中的贪婪者,已出手力图挽狂澜于倾倒…… 保尔森公司管理着(截至2007年6月1日)125亿元(95%的金额来自机构),截止到2008年11月,基金已经跃升为360亿美元。在他的指导下,保尔森公司在抵押赎回证券市场获利。2008年,他决定发起一家新的基金,用来投资那些因为次贷风暴而面临危机的投资银行及其金融机构。2008年5月15日,保尔森在第一季度买了5000万股雅虎的股票,表明他支持Carl Icahn代替雅虎董事会。在2008年初,保尔森公司聘请了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
2008年9月,保尔森在英国最大的五家银行中的四家身上押宝,3.5亿英镑用于巴克莱银行; 2.92亿用于苏格兰皇家银行,2.6亿用于劳埃德TSB集团,他最后获利2.8亿英镑。2009年8月12日,保尔森购买了200万股高盛股票和3500万股Regions Financial股票,他还购买了美国银行的股票,预计到了2011年会翻一倍。2009年11月,保尔森宣布他创建了一只黄金基金,用于投资开发金矿的公司和进行黄金投资。 SEC在其起诉书中指出,高盛于2007年2月应美国大型对冲基金保尔森公司委托,推出一款基于次级抵押贷款的抵押债务债券,向多国银行、基金和保险企业等投资者推销。而保尔森公司本身看空美国抵押债务债券市场,其向高盛支付了大约1500万美元的设计和营销费用,意在借做空抵押债务债券谋利。但高盛在向投资者推销时没有说明保尔森公司与这款金融产品有关,导致投资者在不足一年时间内损失大约10亿美元。
⑩ 美国现任财长保尔森的个人履历和家庭背景
亨利·保尔森(Henry "Hank" Merritt Paulson, Jr.,年3月28日—,生于美国佛罗里达州棕榈滩,是现任美国财政部长。他曾担任大型投资银行高盛集团的主席和首席执行官。
编辑本段青少年时代
亨利·保尔森出生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在中西部地区伊利诺伊州巴灵顿一个农业小镇的农场长大,至今还在那里保留了一间居所。他身高6英尺,仪表整洁,言辞朴实,在中学时代学习勤奋,在1964年考入美国东部常青藤名校之一达特茅斯大学,获得英语语言学位,身高约1米86的他,还是美国常青藤名校最佳橄榄球球手之一。1968年,保尔森进入哈佛大学商学院,后获得哈佛大学MBA学位。
编辑本段进入美国精英阶层
1970年从哈佛大学商学院毕业后,保尔森一脚迈进五角大楼,担任国防部长幕僚助理,尼克松总统在任期间,出任总统幕僚助理和白宫内务委员会成员。“保尔森是一只牛头犬,很像年轻时的切尼。” 保尔森的好友说起他的早期华盛顿岁月,不无赞叹,“他是推销员中的推销员,他兼具坚韧和热情,这使得他非常高效。”
1974水门事件后,他加入高盛芝加哥分部,在芝加哥分部担任银行业务助理,1982 年升为合伙人,1988年他获委任成为高盛芝加哥分部的主管合伙人,1993年升任为公司在美国中西部投资银行地区主管合伙人,1996年被任命为总裁兼首席运营官。1999年5月,他正式出任高盛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编辑本段笑傲华尔街
在保尔森的领导下,高盛集团成为华尔街最赚钱的投行。高盛的员工数目虽然仅及业界老大美林证券和第3位的摩根士丹利的一半,但去年高盛盈利都名列榜首。此外,从2000年起,高盛就一直保持着全球并购业务第一的地位。
保尔森统率高盛期间,不仅连夺证券承销大单,并引领高盛进入商品市场。成为商品期货的最大炒家之一,高盛去年的营业收入中,商品期货交易的收入已经超出了投资银行业务。
保尔森也是华尔街最赚钱的银行家,他去年的薪酬收入为3830万美元,比美林证券的奥尼尔、雷曼兄弟的富尔德、贝尔斯登的凯恩及摩根士丹利的麦克这些大投行掌门人都高出一截。不仅如此,保尔森也是华尔街最慷慨的老板,根据高盛向美国证监会呈交的文件,该公司22,425位职员在2005年度共获发117亿美元薪酬,平均每人获得52.1万美元,在华尔街无出其右。在他的执掌之下,高盛成了美国最赚钱的证券公司。2005年,有着100多年历史的高盛的盈利达到了创记录的56亿美元。
保尔森属于美国证券界中的“鹰派”。蛰伏高盛30余载,他“治军”严明,手腕强硬。“(在高盛)15%到20%的人创造了公司80%的价值,所以很多人可以被裁掉,而不会影响公司的业绩,”保尔森的这句经典名言至今还让绝大多数高盛的雇员们心惊胆战,虽然此后保尔森对此番言论表示道歉,但高盛的“痛苦的裁员”却没有因此停滞,据《财富》测算其裁员比例仅次于美林公司。
在独特理念的支撑下,高盛与美林及摩根士丹利多年来稳居全球投资银行业内三雄,保尔森本人也成为华尔街最能赚钱的老板,在高盛任职32年期间,保尔森积蓄了超过5亿美元的资产。光是2005年,保尔森的年薪就高达3830万美元。就在保尔森即将履新、离开高盛之际,高盛董事会又特意准备了一份1870万美元现金的“大红包”送给保尔森。
但作为高盛的掌门人,保尔森发挥的影响力远远超越高盛公司本身。除掌管高盛,保尔森还承担起公共职责,在华尔街发起公司治理运动。例如在2002年,保尔森公开严厉批评美国上市公司的渎职行为;在格拉索案爆发时,他挑头反对格拉索高达1.4亿美元的薪资结构,鼓吹对纽约证交所董事会进行改组,他还支持高盛前首席执行官约翰·塞恩出任纽约证交所首席执行官。作为高盛第一把手的保尔森也跃升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金融高手之一。2004年在美国媒体评选的“华尔街权力排行榜”上,他曾高居榜首,而被冠以“华尔街权力之王”的头衔。
编辑本段布什盛情邀请保尔森入阁
布什总统延揽保尔森入阁,着实下了不少功夫。面对布什的邀请时,保尔森当初的反应是婉言谢绝,因为他不想做一个“花瓶”和“传声筒”。在布什任内的前两任财长保罗·奥尼尔和约翰·斯诺,都不是总统决策圈内的一员,而是沦为推销白宫减税政策的“推销员”。奥尼尔在离职后就曾感慨自己被排斥在白宫决策圈外,处于一个无关痛痒的职位。
到布什再次邀请保尔森出任财长时,两人在白宫长谈了一个下午,布什答应给保尔森会比斯诺及奥尼尔前两任财长有更大的国内和国际经济政策的决策权,他的实质权力会和国防部长及国务卿平起平坐,终于让保尔森心动。布什于2006年5月30日正式提名保尔森出任财政部长,接替当天早些时候宣布辞职的约翰·斯诺。
斯诺的离职并不意外。几个月内,白宫官员们就在私下里传闻他即将“走人”的消息;但对保尔森的任命,却是出乎意料的。据说,白宫一直在试图“引诱”保尔森出任财长,但他拒绝了好几次,原因是布什内阁看起来已将财政部长的角色降格为一个“推销员”。
保尔森曾向友人提及,此番出任财长是因为“应该有一番作为”,所以他不惜放弃3830万美元的华尔街职位,去华盛顿上任,后者的收入只有20万美元,两者相差近200倍。如此巨大的差距也说明,保尔森同意出任财长绝非为了金钱,毕竟,仅其在高盛持有的股份就价值数亿美元。很快,印制在被称为“绿背”的美元纸币上“约翰·W·斯诺”的亲笔签名,就被“亨利·M·保尔森”的字眼所取代,这也是宣誓就任美国新一任财长的保尔森所被赋予的第一项特权。
相比以往的财长上任,保尔森的就职仪式似乎得到了布什的格外重视,总统先生甚至“罕见地”(美联社语)从白宫步行到财政部大楼出席仪式,而以往碰到类似情况,布什通常都会以车代步。布什宣布保尔森的任命时,称赞保尔森“有极丰富的商业经验和对证券市场的深刻理解,有能力看清楚经济局势”、“保尔森会成为我在本土及国际经济政策方面的首席顾问,我们将保持相同态度,为国民制定合适的政策,继续保持美国经济繁荣。”
“财政部-华尔街共同体的又一例证,”对于保尔森的获任,中国商务部研究院的梅新育博士如此表示,“这个‘共同体’的势力太强大了,制造业、运输业背景的斯诺根本摆不平。”“应该说布什是不得不找这个人来。” 对于斯诺的离开,彭博通讯社的评价是,“尽管深受赞誉,但他从未成为布什政府真正的‘圈内人’。”
保尔森在就职仪式上说:“美国经济发展与全球经济紧密相连,我们必须努力推动贸易和投资,促进改革和国际金融市场现代化。”他同时表示,自己将尽全力使美国经济继续成为“一个富有活力、弹性以及开放度的典范”。
在发表完简短就职宣言的当天,保尔森马上召集美国财政部的全体人员开会,向他们阐述了自己对于财政部未来工作的规划。在当天余下时间里,保尔森还一一与美国国会议员、政府同僚以及其他国家的财政高官进行了电话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