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公司 > 安徽省黄梅戏艺术发展基金会

安徽省黄梅戏艺术发展基金会

发布时间:2021-03-02 00:40:37

『壹』 黄梅戏得资料

一、总体介绍黄梅戏
1、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也是与徽剧、庐剧、泗州戏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
2、黄梅戏起源地有安徽怀宁、桐城,湖北黄梅,安徽宿松四种说法。王兆乾(黄梅说的提出人)晚年承认黄梅戏源自“湖北黄梅”“缺乏理性的思考。四种说法中,以宿松说最为可靠, 后在清末传入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生的戏曲剧种。一度被称为“怀腔”、“皖剧”。
3、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成为演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4、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布地以安庆为中心,遍及中国。

二、黄梅戏历史溯源
黄梅戏,是中国名闻的五大戏剧种类之一。黄梅戏起源地有四种说法。
1、安徽怀宁说

安徽省黄梅戏发展基金会副会长柏龙驹说,如果“戏因县名,县因山名”,湖北黄梅县有个黄梅山,就说“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那么,安徽怀宁也有个黄梅山,两个“黄梅山”,究竟哪个“黄梅山”与黄梅戏有瓜葛呢?柏龙驹先生进而考证,黄梅戏的语言和声腔是以安庆、怀宁地方话为依托,与怀宁黄梅山一带民歌小调完全一致的,而与湖北黄梅县地方话大相径庭。
2、安徽桐城说
黄梅戏是在桐城县罗岭镇严凤英的一出《天仙配》唱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之后,才真正形成一个剧种的。严凤英是黄梅戏的开山鼻祖,桐城罗岭(安庆市郊区)的山水、风俗人情孕育了这位杰出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没有严凤英就没有当代的黄梅戏。
3、 湖北黄梅说
湖北省黄梅县在“黄梅概况”中自称该县是“全国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的故乡”,其理由是:黄梅戏在黄梅采茶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戏因县名,县因山名”(黄梅县西二十公里处有一山曰“黄梅山”)。此观点最早见于汤金城在《黄梅戏艺术》1989第二期增刊上发表的《话说黄梅县与黄梅戏》一文,在这里作者把县名“黄梅”与戏名“黄梅”划为等号。
4、安徽宿松说
安徽省地方学者廖理南认为,安徽宿松才真正是黄梅戏发源地。他说,据考证,黄梅戏渊源于唐初的黄梅采茶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代已经形成独树一帜的地方戏曲。“是安徽宿松和湖北黄梅一带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吟唱的一种曲调艺术形式。两县毗邻,有很长的边界线,很多东西是无法分开的”。廖理南先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在黄梅戏发展史上,宿松有十几项第一,如:1、第一个专演黄梅采茶戏。从明代中叶,宿松人就开始在松梅岭街上专演黄梅采茶戏;2、第一个将黄梅戏剧目写入戏台楹联。清代道光年间,当地人把《送香茶》、《西楼会》等几个为群众喜闻乐见的黄梅戏剧目写入廖河戏台楹联;3、第一个进行“官方公演”。宿松于1853年将黄梅戏由草野请进官方的县城公演,比《黄梅县志》记载的“黄梅戏1934年进黄梅县公演”早81年;4、第一个正式把流行于民间的黄梅采茶歌定名为黄梅戏,1921年出版的《宿松县志》中,第一次正式记载了“黄梅戏”这个名称。
传说清朝乾隆时期,在黄梅戏发源地四地之争中,以安徽怀宁说最为可靠,黄梅戏的语言和声腔是以安庆、怀宁地方话为依托,与怀宁黄梅山一带民歌小调完全一致的,后传入安庆,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当时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早期的黄梅戏。其后黄梅戏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演出“本戏”。后以安庆为中心,经过一百多年(19世纪初至解放前)的发展,黄梅戏成为安徽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和全国知名的大剧种。
黄梅戏的角色行当体制是在“二小戏”、“三小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正旦、正生、小旦、小生、花旦、小丑、老旦、老生、花脸、刀马旦、武二花等行。虽有分工,但并无严格限制,演员常可兼扮他行。黄梅戏的表演载歌载舞,质朴细致,真实活泼,富有生活气息,以崇尚情感体验著称,具有清新自然、优美流畅的艺术风格。黄梅戏中有许多为人熟知的优秀剧目,而以《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夫妻观灯》、《打猪草》、《纺棉纱》等最具代表性。
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影响十分深远。黄梅戏流行区域正在萎缩,各级黄梅戏剧团特别是县级剧团的生存日益艰难,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关心与扶植。

三、黄梅戏发展简史:
黄梅戏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一个剧种。他的起源,大约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但形成一个完整的剧种,那还是近代的事。在这段时间内,他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姐妹艺术的精华,使自己逐渐完善起来而成为一个名剧。在谈说这个名剧的时候,不能不注意到,表演这个剧种的团体,同样经历了这么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他也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完善起来的。也可以说,黄梅戏的形成发展和他的表演团体的形成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第一阶段,约从清乾隆到辛亥革命前后。产生和流传到皖、鄂、赣三省间的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当地戏曲(青阳腔、徽调)演出的影响,
第二阶段,是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这一阶段,黄梅戏演出活动渐渐职业化,并从农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黄梅戏入安庆市后,曾与京剧合班,并在上海受到越剧、扬剧、淮剧和从北方来的评剧(时称“蹦蹦戏”)的影响,在演出的内容与形式上都起了很大变化。编排、移植了一批新剧目,其中有连台本戏《文素臣》、《宏碧缘》、《华丽缘》、《蜜蜂记》等。音乐方面,对传统唱腔进行初步改革,减少了老腔中的虚声衬字,使之明快、流畅,观众易于听懂所唱的内容。取消了帮腔,试用胡琴伴奏。表演方面,吸收融化了京剧和其他兄弟剧种的程式动作,丰富了表现手段。其它如服装、化妆和舞台设置,亦较农村草台时有所发展。
第三阶段,是1949至今。1952年,黄梅戏艺人带着《打猪草》、《蓝桥会》等剧目到上海演出。几十年来造就了一大批演员,除对黄梅戏演唱艺术有突出成就的严凤英、王少舫等老一辈艺术家外,中青年演员马兰、韩再芬等相继在舞台上、银幕上和电视屏幕上展现了各自的英姿,引起了观众的注视。严凤英、王少舫合演的《天仙配》,曾二度摄制成影片,轰动海内外。
黄梅戏湖北的发展,与18年前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句口号密不可分,这句口号就是“把黄梅戏请回娘家”。在这一口号的指引下,湖北省围绕振兴黄梅戏做了大量工作;成立了湖北省黄梅戏剧院;从安徽安庆聘请了部分黄梅戏演员;把黄冈地区的大部分楚剧、汉剧团纷纷改为黄梅戏剧团;成立了黄冈艺校,专门为黄梅戏培养后备人才。黄冈地区创作的两台剧目《於老四与张二女》、《银锁怨》先后在北京演出14场,得到观众好评;1995年,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创作的大型现代戏《未了情》和古装戏《双下山》,在安庆举办的全国第二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上获得优秀演出奖,主演杨俊、张辉获表演金奖。《未了情》还获得第五届中国艺术节文华新剧目奖、文华导演奖、文华音乐创作奖。为了提高黄梅戏的整体艺术水平,经过5届艺术节的推动与磨砺,创作出了《冬去春又回》、《请让我做你的新娘》、《春到江湾》、《春哥传》等优秀剧目,培养出了郭华阳、周洪年、段秋萍等一批黄梅戏新秀。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多元文化相继涌入,黄梅戏等传统戏剧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它们是否该与时俱进进行变革?而传统文化又该如何继承与发展?这是当今许多演员、文艺工作者厄待解决的问题
2012年7月黄梅戏代表人物之一的吴琼首次担任出品人兼艺术指导,在北京保利剧院推出了黄梅音乐剧《贵妇还乡》,该黄梅音乐剧改编自瑞士剧作家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的名剧《老妇还乡》,引领了中国传统艺术跨界与西方音乐剧融合的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吹响了黄梅戏等传统戏剧时代战役的号角。
黄梅戏《天仙配》
同年11月,在第20121104期的文话中国栏目中,主持人马东就这个问题与该剧的出品人、编剧、舞美——吴琼、王新纪、边文彤等人进行了细聊,吴琼对于黄梅戏的现状不容乐观,她说,从2000年回归黄梅戏舞台开始,这么多年走下来始终。

四、传统剧目
解放以后,先后整理改编了《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赵桂英》、《慈母泪》、《三搜国丈府》等一批大小传统剧目,创作了神话剧《牛郎织女》、历史剧《失刑斩》和《玉堂春》、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蓓蕾初开》。其中《天仙配》、《女驸马》、《玉堂春》和《牛郎织女》相继搬上银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黄梅戏的优秀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槐荫记》、《女驸马》、《孟丽君》、《夫妻观灯[7] 柳树井》、《蓝桥会》、《路遇》、《王小六打豆腐》、《小辞店》、《玉堂春》《西楼会》、《纺棉花》、《秋千架》等等。

五、黄梅戏的角色行当
黄梅戏角色行当的体制是在“二小戏”、“三小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上演整本大戏后,角色行当才逐渐发展成正旦、正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奶生、花脸诸行。辛亥革命前后,角色行当分工被归纳为上四脚和下四脚。上四脚是:正旦(青衣)、老生(白须)、正生(黑须)、花脸;下四脚是:小生、花旦、小丑、老旦。行当虽有分工,但很少有人专工一行。民国十九年(1930)以后,黄梅戏班社常与徽、京班社合班演出。由于演出剧目的需要,又出现了刀马旦、武二花行当,但未固定下来。当时的黄梅戏班多为半职业性质,一般只有三打、七唱、箱上(管理服装道具)、箱下(负责烧茶做饭)十二人。行当搭配基本上是正旦、正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花脸七行。由于班社人少,演整本大戏时,常常是一个演员要兼扮几个角色,因而在黄梅戏中,戏内角色虽有行当规范,但演员却没有严格分行。
正旦:多扮演庄重、正派的成年妇女,重唱工,表演要求稳重大方。所扮演的角色如:《荞麦记》中的王三女、《罗帕记》中的陈赛金、《鱼网会母》的陈氏等。
小旦:又称花旦,多扮演活泼、多情的少女或少妇,要求唱做并重,念白多用小白(安庆官话),声调脆嫩甜美,表演时常执手帕、扇子之类,舞动简单的巾帕花、扇子花。所扮演的角色如:《打猪草》中的陶金花、《游春》中的赵翠花、《小辞店》中的刘凤英等。演出整本大戏后,小旦行又细分出闺门旦及专演丫鬟的行当“捧托”。旦行是黄梅戏的主要行当,旧有“一旦挑一班”之说。
小生:多扮演青少年男子,用大嗓演唱,表演时常执折扇。扮演的角色如:《罗帕记》的王科举、《春香闹学》的王金荣、《女驸马》的李兆廷、《天仙配》的董永等。
小丑:分小丑、老丑、女丑(彩旦)三小行。在黄梅戏中,丑行比较受欢迎。为帮助演出,小丑常拿着一根七、八寸长的旱烟袋,老丑则拿着一根二、三尺长的长烟袋,插科打诨,调节演出气氛。扮演的角色如《打豆腐》中的王小六、《钓蛤蟆》中的杨三笑等。
老旦:扮演老年妇女,在戏中多为配角。如《荞麦记》中的王夫人。
花脸:黄梅戏中花脸专工戏极少,除在大本戏中扮演包拯之类的角色外,多扮演恶霸、寨主之类的角色,如《卖花记》的草鼎、《二龙山》的于彪等。
正生:又称挂须,有黑白须之分,一般黑须称正生,白须称老生。重唱念,讲究喷口、吐字铿锵有力。所扮演的角色如:《荞麦记》中的徐文进、《告经承》的张朝宗、《桐城奇案》的张柏龄等。
伴奏锣鼓最初只有大锣、小锣、扁形圆鼓,被称作"三打七唱",即3人演奏打击乐器并参加帮腔、7人演唱。以后执堂鼓者又兼奏竹根节和钹,3名伴奏者分别坐在上场门内外侧和草台正中(奏鼓者)。30年代后,因受徽班和京剧影响,逐渐移至下场的台侧。传统的锣鼓点质朴、洗练,常用的有一、二、三、四、五、六、九槌,和十三槌半、四不粘(又名"一字锣")、蛤蟆跳缺、凤点头、三条箭、推公车等。配合身段表演的有起板锣鼓、十三槌半、七字锣、叫锣等。建国后,又陆续吸收京剧技艺,编创了一些新锣点,以适应表演和声腔伴奏的需要。

『贰』 黄梅戏何时,以什么途径传入安徽的又是如何发展成徽戏的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省安庆地区的怀腔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省安庆市,一代黄梅戏大师严凤英就是安徽省安庆人,黄梅戏与湖北省黄梅县并无关联,并且黄梅戏一直用安徽省安庆市地方方言歌唱,起源于安庆地方黄梅时节采茶歌曲,大部分黄梅戏演员都是安徽人,而湖北省方言与安徽方言差异很大,湖北省只是借黄梅县地名虚构起源历史以争夺黄梅戏文化遗产,黄梅戏在湖北并没有太大知名度。
黄梅戏是深受群众喜爱的地方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重要的文化名片,从孕育、成形、发展、壮大,至今已走过两百年的时光。但是,对于这一重要的地方戏曲剧种的起源,一直众说纷纭。最近安徽省专家通过田野考察和资料研究,提出了新说法,认为黄梅戏起源于安庆地区。此说推翻了流传较广的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县的传统说法。
2015年11月,在安徽省市两级宣传部门的支持下,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以《黄梅戏的起源与发展》作为学术课题,聘请多位多年从事黄梅戏艺术研究的专家学者,对黄梅戏起源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调查研究。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通过7个月的田野调查,对民歌、时调、鼓书、灯戏、佛道音乐、青阳腔、高腔、弹腔等音乐进行调查和取样录制,调查地域涉及安徽、湖北、江西、江苏、陕西五个省区,采访对象达413人,收集民歌3000余首,录制音像达900多分钟。
参与此项调查的安徽黄梅戏研究者王秋贵说,黄梅戏的语言以安庆方言为基础,声腔以安庆民歌为基调,黄梅戏吸收的不少民歌早在黄梅戏诞生之前就已经在安庆地区流行。此次田野调查的一个重要发现是,远在千里之外的陕西省南部商洛地区,居住着许多清朝康、雍、乾时期从安庆各县迁过去的移民。他们早就失去了与家乡的联系,直到近年各家族才陆续寻宗认祖。尽管远隔千里,但他们至今还操持着安庆方言,还传唱着200多年前从老家带过去的民歌,其中不少民歌已经成为黄梅戏的声腔。比如商南《十二时会姐歌》无论是音乐还是唱词与安庆的《探姐》如出一辙。此外,商南的《偷情歌》与安庆的《玉美郎》,商南的《姐的心思娘难猜》与安庆的《手拉槐树望郎来》等也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王秋贵说,这说明黄梅戏的声腔不是外来的,而是起源于安庆本地。
据课题组成员介绍,通过调查,他们发现黄梅戏的音乐95%来自安庆地区已经流传的民歌、花鼓戏、道情、弹词、高腔和徽调,而安庆地区当时又是民间戏曲的中心,这也佐证了黄梅戏起源于安庆地区。
此外,课题组通过对安庆方言与黄梅戏音乐的关系进行考察也发现,安庆方言与湖北黄梅方言的平仄关系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也直接反映到唱腔之中。课题组在报告中认为,安庆方言的特色之一,就是语音平缓,很少出现高低陡峭的跳度音律,因此决定了黄梅戏唱腔的波纹形状流畅,黄梅戏被观众称道的特色:易懂、易学、易唱,和安庆方言存在因果关系。
此前戏曲学术界一般都认为黄梅戏是清末湖北黄梅县水灾难民在流浪过程中带入安庆地区的,灾民传唱的湖北采茶调与安庆民间小调和其他戏曲形式融合形成了黄梅戏。但安徽戏曲研究者在查阅目前可见的所有关于黄梅戏的文史资料和田野调查中,都没有发现有关湖北采茶调在安庆传播的过程和事件。在调查报告中,安徽学者认为,湖北黄梅县发大水的时候,地处下游、地势更为低洼的安庆地区也是汪洋一片,难民想经过皖河流域各县进入安庆城内是不可能的,因此假定灾民沿途传播采茶音乐的路线图不能成立。
也有专家指出,当前能够证明黄梅戏起源的文献证据还很缺乏,此次调研中能找到的最早的记载黄梅戏的资料是1879年10月14日上海《申报》上的一则报道,证明在1879年之前,在安庆北门集贤关一带每年都有“黄梅调小戏”上演。戏曲史专家廖奔说,缺乏文献记载是地方戏曲普遍面临的共性问题,因此建议下一步要扩大文献的搜寻范围。
安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爱军表示,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一张文化名片,弄清楚黄梅戏的起源对于更好地研究地方戏曲的诞生、发展的规律,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一民族艺术瑰宝都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日报《黄梅戏起源有了新说——起源于安庆地区》黄梅戏起源有了新说——起源于安庆地区

『叁』 黄梅戏的起源地点、时间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源于湖北黄梅地区,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因人民的社会交往逐渐向东流传到安徽。

黄梅戏形成于安庆,是在安庆地区融合皖、鄂、赣三省间诸多民间音乐而形成地方戏种。

黄梅戏吸收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青阳腔、徽调,这些音乐与莲湘、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形成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怀宁县形成“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黄梅戏萌芽于怀宁县,正式形成于安庆。

黄梅戏是由,先在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一个剧种。

他的起源,大约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但形成一个完整的剧种,那还是近代的事。在这段时间内,他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姐妹艺术的精华,使自己逐渐完善起来而成为一个名剧。在谈说这个名剧的时候,不能不注意到,表演这个剧种的团体,同样经历了这么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他也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完善起来的。也可以说,黄梅戏的形成发展和他的表演团体的形成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纵观黄梅戏的表演活动,从业余性到专业性,大略可分为四个阶段.

(1) 萌芽阶段的表演活动:
只有表演者,没有表演团体。这时期的黄梅戏

(2)早期阶段的表演活动:
相对固定、人员很少、形成业余或半职业的班社黄梅戏从山歌、茶歌、采茶灯、风阳花鼓调的演唱,发展到有简单故事情节的二小戏、三小戏的时候,演唱者们,便不能如先前那样随意演唱了

(3)后期阶段的表演:
班社迅速发展,走上正规、固定,剧目增多,行当全,从农村进入城市黄梅戏到了清末民初,兼收并蓄,已经发展成比较完整、成熟的剧种。

(4)近期阶段的表演活动:
从职业班社转为政府管理的职业剧团黄梅戏于1932年进入城市,到全国解放,20多年间,从当时的安徽省省会安庆市,到周围各县以及江南的铜陵、青阳、贵池等县镇,都有黄梅戏的班社活动。

『肆』 关于黄梅戏

一、总体介绍黄梅戏
1、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也是与徽剧、庐剧、泗州戏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
2、黄梅戏起源地有安徽怀宁、桐城,湖北黄梅,安徽宿松四种说法。王兆乾(黄梅说的提出人)晚年承认黄梅戏源自“湖北黄梅”“缺乏理性的思考。四种说法中,以宿松说最为可靠, 后在清末传入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生的戏曲剧种。一度被称为“怀腔”、“皖剧”。
3、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成为演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4、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布地以安庆为中心,遍及中国。

二、黄梅戏历史溯源
黄梅戏,是中国名闻的五大戏剧种类之一。黄梅戏起源地有四种说法。
1、安徽怀宁说

安徽省黄梅戏发展基金会副会长柏龙驹说,如果“戏因县名,县因山名”,湖北黄梅县有个黄梅山,就说“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那么,安徽怀宁也有个黄梅山,两个“黄梅山”,究竟哪个“黄梅山”与黄梅戏有瓜葛呢?柏龙驹先生进而考证,黄梅戏的语言和声腔是以安庆、怀宁地方话为依托,与怀宁黄梅山一带民歌小调完全一致的,而与湖北黄梅县地方话大相径庭。
2、安徽桐城说
黄梅戏是在桐城县罗岭镇严凤英的一出《天仙配》唱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之后,才真正形成一个剧种的。严凤英是黄梅戏的开山鼻祖,桐城罗岭(安庆市郊区)的山水、风俗人情孕育了这位杰出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没有严凤英就没有当代的黄梅戏。
3、 湖北黄梅说
湖北省黄梅县在“黄梅概况”中自称该县是“全国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的故乡”,其理由是:黄梅戏在黄梅采茶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戏因县名,县因山名”(黄梅县西二十公里处有一山曰“黄梅山”)。此观点最早见于汤金城在《黄梅戏艺术》1989第二期增刊上发表的《话说黄梅县与黄梅戏》一文,在这里作者把县名“黄梅”与戏名“黄梅”划为等号。
4、安徽宿松说
安徽省地方学者廖理南认为,安徽宿松才真正是黄梅戏发源地。他说,据考证,黄梅戏渊源于唐初的黄梅采茶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代已经形成独树一帜的地方戏曲。“是安徽宿松和湖北黄梅一带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吟唱的一种曲调艺术形式。两县毗邻,有很长的边界线,很多东西是无法分开的”。廖理南先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在黄梅戏发展史上,宿松有十几项第一,如:1、第一个专演黄梅采茶戏。从明代中叶,宿松人就开始在松梅岭街上专演黄梅采茶戏;2、第一个将黄梅戏剧目写入戏台楹联。清代道光年间,当地人把《送香茶》、《西楼会》等几个为群众喜闻乐见的黄梅戏剧目写入廖河戏台楹联;3、第一个进行“官方公演”。宿松于1853年将黄梅戏由草野请进官方的县城公演,比《黄梅县志》记载的“黄梅戏1934年进黄梅县公演”早81年;4、第一个正式把流行于民间的黄梅采茶歌定名为黄梅戏,1921年出版的《宿松县志》中,第一次正式记载了“黄梅戏”这个名称。
传说清朝乾隆时期,在黄梅戏发源地四地之争中,以安徽怀宁说最为可靠,黄梅戏的语言和声腔是以安庆、怀宁地方话为依托,与怀宁黄梅山一带民歌小调完全一致的,后传入安庆,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当时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早期的黄梅戏。其后黄梅戏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演出“本戏”。后以安庆为中心,经过一百多年(19世纪初至解放前)的发展,黄梅戏成为安徽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和全国知名的大剧种。
黄梅戏的角色行当体制是在“二小戏”、“三小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正旦、正生、小旦、小生、花旦、小丑、老旦、老生、花脸、刀马旦、武二花等行。虽有分工,但并无严格限制,演员常可兼扮他行。黄梅戏的表演载歌载舞,质朴细致,真实活泼,富有生活气息,以崇尚情感体验著称,具有清新自然、优美流畅的艺术风格。黄梅戏中有许多为人熟知的优秀剧目,而以《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夫妻观灯》、《打猪草》、《纺棉纱》等最具代表性。
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影响十分深远。黄梅戏流行区域正在萎缩,各级黄梅戏剧团特别是县级剧团的生存日益艰难,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关心与扶植。

三、黄梅戏发展简史:
黄梅戏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一个剧种。他的起源,大约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但形成一个完整的剧种,那还是近代的事。在这段时间内,他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姐妹艺术的精华,使自己逐渐完善起来而成为一个名剧。在谈说这个名剧的时候,不能不注意到,表演这个剧种的团体,同样经历了这么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他也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完善起来的。也可以说,黄梅戏的形成发展和他的表演团体的形成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第一阶段,约从清乾隆到辛亥革命前后。产生和流传到皖、鄂、赣三省间的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当地戏曲(青阳腔、徽调)演出的影响,
第二阶段,是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这一阶段,黄梅戏演出活动渐渐职业化,并从农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黄梅戏入安庆市后,曾与京剧合班,并在上海受到越剧、扬剧、淮剧和从北方来的评剧(时称“蹦蹦戏”)的影响,在演出的内容与形式上都起了很大变化。编排、移植了一批新剧目,其中有连台本戏《文素臣》、《宏碧缘》、《华丽缘》、《蜜蜂记》等。音乐方面,对传统唱腔进行初步改革,减少了老腔中的虚声衬字,使之明快、流畅,观众易于听懂所唱的内容。取消了帮腔,试用胡琴伴奏。表演方面,吸收融化了京剧和其他兄弟剧种的程式动作,丰富了表现手段。其它如服装、化妆和舞台设置,亦较农村草台时有所发展。
第三阶段,是1949至今。1952年,黄梅戏艺人带着《打猪草》、《蓝桥会》等剧目到上海演出。几十年来造就了一大批演员,除对黄梅戏演唱艺术有突出成就的严凤英、王少舫等老一辈艺术家外,中青年演员马兰、韩再芬等相继在舞台上、银幕上和电视屏幕上展现了各自的英姿,引起了观众的注视。严凤英、王少舫合演的《天仙配》,曾二度摄制成影片,轰动海内外。
黄梅戏湖北的发展,与18年前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句口号密不可分,这句口号就是“把黄梅戏请回娘家”。在这一口号的指引下,湖北省围绕振兴黄梅戏做了大量工作;成立了湖北省黄梅戏剧院;从安徽安庆聘请了部分黄梅戏演员;把黄冈地区的大部分楚剧、汉剧团纷纷改为黄梅戏剧团;成立了黄冈艺校,专门为黄梅戏培养后备人才。黄冈地区创作的两台剧目《於老四与张二女》、《银锁怨》先后在北京演出14场,得到观众好评;1995年,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创作的大型现代戏《未了情》和古装戏《双下山》,在安庆举办的全国第二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上获得优秀演出奖,主演杨俊、张辉获表演金奖。《未了情》还获得第五届中国艺术节文华新剧目奖、文华导演奖、文华音乐创作奖。为了提高黄梅戏的整体艺术水平,经过5届艺术节的推动与磨砺,创作出了《冬去春又回》、《请让我做你的新娘》、《春到江湾》、《春哥传》等优秀剧目,培养出了郭华阳、周洪年、段秋萍等一批黄梅戏新秀。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多元文化相继涌入,黄梅戏等传统戏剧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它们是否该与时俱进进行变革?而传统文化又该如何继承与发展?这是当今许多演员、文艺工作者厄待解决的问题
2012年7月黄梅戏代表人物之一的吴琼首次担任出品人兼艺术指导,在北京保利剧院推出了黄梅音乐剧《贵妇还乡》,该黄梅音乐剧改编自瑞士剧作家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的名剧《老妇还乡》,引领了中国传统艺术跨界与西方音乐剧融合的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吹响了黄梅戏等传统戏剧时代战役的号角。
黄梅戏《天仙配》
同年11月,在第20121104期的文话中国栏目中,主持人马东就这个问题与该剧的出品人、编剧、舞美——吴琼、王新纪、边文彤等人进行了细聊,吴琼对于黄梅戏的现状不容乐观,她说,从2000年回归黄梅戏舞台开始,这么多年走下来始终。

四、传统剧目
解放以后,先后整理改编了《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赵桂英》、《慈母泪》、《三搜国丈府》等一批大小传统剧目,创作了神话剧《牛郎织女》、历史剧《失刑斩》和《玉堂春》、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蓓蕾初开》。其中《天仙配》、《女驸马》、《玉堂春》和《牛郎织女》相继搬上银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黄梅戏的优秀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槐荫记》、《女驸马》、《孟丽君》、《夫妻观灯[7] 柳树井》、《蓝桥会》、《路遇》、《王小六打豆腐》、《小辞店》、《玉堂春》《西楼会》、《纺棉花》、《秋千架》等等。

五、黄梅戏的角色行当
黄梅戏角色行当的体制是在“二小戏”、“三小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上演整本大戏后,角色行当才逐渐发展成正旦、正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奶生、花脸诸行。辛亥革命前后,角色行当分工被归纳为上四脚和下四脚。上四脚是:正旦(青衣)、老生(白须)、正生(黑须)、花脸;下四脚是:小生、花旦、小丑、老旦。行当虽有分工,但很少有人专工一行。民国十九年(1930)以后,黄梅戏班社常与徽、京班社合班演出。由于演出剧目的需要,又出现了刀马旦、武二花行当,但未固定下来。当时的黄梅戏班多为半职业性质,一般只有三打、七唱、箱上(管理服装道具)、箱下(负责烧茶做饭)十二人。行当搭配基本上是正旦、正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花脸七行。由于班社人少,演整本大戏时,常常是一个演员要兼扮几个角色,因而在黄梅戏中,戏内角色虽有行当规范,但演员却没有严格分行。
正旦:多扮演庄重、正派的成年妇女,重唱工,表演要求稳重大方。所扮演的角色如:《荞麦记》中的王三女、《罗帕记》中的陈赛金、《鱼网会母》的陈氏等。
小旦:又称花旦,多扮演活泼、多情的少女或少妇,要求唱做并重,念白多用小白(安庆官话),声调脆嫩甜美,表演时常执手帕、扇子之类,舞动简单的巾帕花、扇子花。所扮演的角色如:《打猪草》中的陶金花、《游春》中的赵翠花、《小辞店》中的刘凤英等。演出整本大戏后,小旦行又细分出闺门旦及专演丫鬟的行当“捧托”。旦行是黄梅戏的主要行当,旧有“一旦挑一班”之说。
小生:多扮演青少年男子,用大嗓演唱,表演时常执折扇。扮演的角色如:《罗帕记》的王科举、《春香闹学》的王金荣、《女驸马》的李兆廷、《天仙配》的董永等。
小丑:分小丑、老丑、女丑(彩旦)三小行。在黄梅戏中,丑行比较受欢迎。为帮助演出,小丑常拿着一根七、八寸长的旱烟袋,老丑则拿着一根二、三尺长的长烟袋,插科打诨,调节演出气氛。扮演的角色如《打豆腐》中的王小六、《钓蛤蟆》中的杨三笑等。
老旦:扮演老年妇女,在戏中多为配角。如《荞麦记》中的王夫人。
花脸:黄梅戏中花脸专工戏极少,除在大本戏中扮演包拯之类的角色外,多扮演恶霸、寨主之类的角色,如《卖花记》的草鼎、《二龙山》的于彪等。
正生:又称挂须,有黑白须之分,一般黑须称正生,白须称老生。重唱念,讲究喷口、吐字铿锵有力。所扮演的角色如:《荞麦记》中的徐文进、《告经承》的张朝宗、《桐城奇案》的张柏龄等。
伴奏锣鼓最初只有大锣、小锣、扁形圆鼓,被称作"三打七唱",即3人演奏打击乐器并参加帮腔、7人演唱。以后执堂鼓者又兼奏竹根节和钹,3名伴奏者分别坐在上场门内外侧和草台正中(奏鼓者)。30年代后,因受徽班和京剧影响,逐渐移至下场的台侧。传统的锣鼓点质朴、洗练,常用的有一、二、三、四、五、六、九槌,和十三槌半、四不粘(又名"一字锣")、蛤蟆跳缺、凤点头、三条箭、推公车等。配合身段表演的有起板锣鼓、十三槌半、七字锣、叫锣等。建国后,又陆续吸收京剧技艺,编创了一些新锣点,以适应表演和声腔伴奏的需要。

『伍』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在安庆发扬,那为什么不改名呢

湖北黄梅县境内有山曰黄梅山,人们在山上采茶时引颈高歌,这就是采茶歌,后来就发展成了黄梅调——黄梅戏。安徽宿松说:这个说法来源于《宿松县志》。据记载,宿松县早在清咸丰年间就举办过黄梅调的公开演出,比自称黄梅调起源地的黄梅县早了近百年。湖北怀宁说:无独有偶,湖北怀宁也有个黄梅山,而黄梅戏就起源于怀宁县的民歌小调。

第一个将黄梅戏剧目写入廖河戏台楹联。清代道光年间,当地人把《送香茶》、《西楼会》等十几个为群众喜闻乐见的黄梅戏剧目写入廖河戏台楹联;第一个进行“官方公演”。宿松于1853年将黄梅戏由草野请进官方的县城公演,比《黄梅县志》记载的“黄梅戏1934年进黄梅县公演”早81年;

根据这些记载,廖先生认为,黄梅戏的发源地应属于宿松县。这种说法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且在当地形成一种热潮。不过笔者认为,争这些传统文化的起源地没什么意思,有这份心思还不如将我国众多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逐渐的看着它们消亡!

『陆』 黄梅戏发源地在哪里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 。

黄梅戏前身即采茶调、采子、黄梅调等,后称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多云山区、太白湖畔的樵歌畈腔采茶调,形成于清道光年间,流播于长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西、江苏等省周边的广袤区域。邢绣娘、余海先等一批先辈艺术家为黄梅戏的形成、发展和流播作出过杰出的贡献 。

(6)安徽省黄梅戏艺术发展基金会扩展阅读

1、曲子以《前月调》、《后背宫》曲牌开头,《月调尾》收场,在剧终唱词中报剧名,一唱到底,唱词的长短句式及宫调,具有元曲、宋词遗风。保留了曲艺向戏曲蜕变的痕迹。剧目全为短小折戏,情节简单,演出时间上只在正月初五至二十三,平时婚丧及庙会时演出,至今仍保持自演自乐性。

2、黄梅文曲戏的传统演唱形式是坐唱,又叫“板唱”,无论街头巷尾、茶馆酒楼、庭院居宅,有一条板凳就可以演唱,有一人清唱(自拉自唱),二人对唱(男兼奏胡琴,女兼操牙板),三四人或五七人分角色演唱,演员兼奏胡琴、四胡、月琴等。

3、于民国初年搬上舞台,逐渐形成戏曲。这样台上的戏曲形式唱些大本头戏,台下的曲艺形式唱些小段,形成简便随时可唱,从此文曲即以曲艺与戏曲两种不同形式并行不悖地向前发展。均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柒』 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的介绍

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坐落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是面向全国内招生的以培养黄容梅戏表演艺术人才为主的涵盖表演、音乐、综艺、美术、舞蹈五大系的高职院校。学校前身是创立于1958年的安徽黄梅戏学校。2011年4月2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安徽黄梅戏学校正式组建并更名为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

『捌』 黄梅戏的来历

黄梅戏起源地有四种说法:

安徽怀宁说
安徽省黄梅戏发展基金会副会长柏龙驹说,如果“戏因县名,县因山名”,湖北黄梅县有个黄梅山,就说“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那么,安徽怀宁也有个黄梅山,两个“黄梅山”,究竟哪个“黄梅山”与黄梅戏有瓜葛呢?柏龙驹先生进而考证,黄梅戏的语言和声腔是以安庆、怀宁地方话为依托,与怀宁黄梅山一带民歌小调完全一致的,而与湖北黄梅县地方话大相径庭。

安徽桐城说
黄梅戏是在桐城县罗岭镇严凤英的一出《天仙配》唱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之后,才真正形成一个剧种的。严凤英是黄梅戏的开山鼻祖,桐城罗岭(安庆市郊区)的山水、风俗人情孕育了这位杰出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没有严凤英就没有当代的黄梅戏。

湖北黄梅说
湖北省黄梅县在“黄梅概况”中自称该县是“全国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的故乡”,其理由是:黄梅戏在黄梅采茶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戏因县名,县因山名”(黄梅县西二十公里处有一山曰“黄梅山”)。此观点最早见于汤金城在《黄梅戏艺术》1989第二期增刊上发表的《话说黄梅县与黄梅戏》一文,在这里作者把县名“黄梅”与戏名“黄梅”划为等号。

安徽宿松说
安徽省地方学者廖理南认为,安徽宿松才真正是黄梅戏发源地。他说,据考证,黄梅戏渊源于唐初的黄梅采茶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代已经形成独树一帜的地方戏曲。“是安徽宿松和湖北黄梅一带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吟唱的一种曲调艺术形式。两县毗邻,有很长的边界线,很多东西是无法分开的”。

『玖』 安庆2020年办黄梅戏艺术节吗

中国黄梅戏艺术节,是针对我国著名五大剧种之一的黄梅戏而开展的一个回文化艺术节,答1992年10月6日诞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是中国第一个黄梅戏艺术节,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交流展示的重要艺术节之一,是安庆市及安徽省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品牌和最具标志性的文化形象

阅读全文

与安徽省黄梅戏艺术发展基金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银行货币收藏理财上下班时间 浏览:442
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公司 浏览:520
公司分红股票会涨吗 浏览: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规模品种 浏览:950
跨地经营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浏览:343
民生银行理财产品属于基金吗 浏览:671
开间金融公司 浏览:482
基金从业资格科目一的章节 浏览:207
货币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浏览:590
投资几个基金合适 浏览:909
东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地址 浏览:273
亚洲指数基金 浏览:80
金融公司贷款倒闭了怎么办 浏览:349
金融服务人员存在的问题 浏览:303
怎样开展普惠金融服务 浏览:123
今天鸡蛋期货交易价格 浏览:751
汕头本地证券 浏览:263
利市派股票代码 浏览:104
科创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浏览:737
2016年指数型基金 浏览: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