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濒临灭绝的珍禽有哪些
北美洲的象牙嘴啄木;
亚洲东北部的冠麻鸭;
非洲东部的粉鸠;
新西兰的泰卡秧专鸡;
澳洲的鸮鹦鹉。
以上鸟类的属数量都极其稀少,有些已多年未见,即使存世也只在10只以下,可谓是最濒临灭绝的珍禽。
至于受国际贸易公约和国家野生动物保护的鸟类种类则相对比较多,这是部分介绍:
http://www.losn.com.cn/hjbh/index_world_animals.htm
B. 丹顶鹤的故事简介
1964年10月,徐秀娟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扎龙屯的一个养鹤世家。她爸爸是扎龙保护区一位鹤类保版护工程师权,妈妈也曾在扎龙保护区养鹤10年。徐秀娟小时候常帮着父母喂小鹤,潜移默化中也爱上了丹顶鹤。
1981年,因当地中学高中停办,17岁的徐秀娟到扎龙自然保护区和爸爸一起饲养鹤类,成为我国第一位养鹤姑娘。她很快就掌握了丹顶鹤、白枕鹤、衰羽鹤等珍禽饲养、放牧、繁殖、孵化、育雏的全套技术,她饲养的幼鹤成活率达到100%。她的出色工作得到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阿其波尔德博士的称赞。
1985年3月,徐秀娟自费到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系进修。尽管学校考虑到她的实际困难,为她减免了一半学费,她仍然吃不起一天6角钱的伙食,一直靠馒头就咸菜维持每天的紧张学习。第二学期,因交不出学费,生活又难以为继,她曾背着老师和同学,数次献血换来一些钱来维持学业。后来,她又决定把两年的学业压缩在一年半内完成。经过艰苦的努力,最后考试11门功课中10门功课成绩为“优”或在85分以上。这期间,她还自学了英语。她靠献血换钱的事,是她去世后,人们在她用英语写下的几页日记里发现的。
C. 世界最大的白鹤栖息地是那里
抄世界最大的白鹤栖息地是鄱阳湖袭。
简介:
白鹤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从东北到长江中下游,迁徙时见于河北(滦河口、北戴河),内蒙古(赤峰、达赉湖、兴安盟、哲里木盟),辽宁(双台河口、大连),吉林(莫莫格、向海),黑龙江(扎龙、林甸),安徽(武昌湖、升金湖、莱子湖),山东(黄河三角洲),河南(黄河故道、黑港口)等,越冬地主要在江西(鄱阳湖)和湖南(洞庭湖),越冬期间零星个体见于辽宁瓦房店、江苏盐城和东台、浙江余姚、山东青岛沿海以及新疆霍城等。
在世界范围内,白鹤有3个分离的种群,即东部种群、中部种群和西部种群。东部种群在西伯利亚东北部繁殖,在长江中下游越冬;中部种群在西伯利亚的库诺瓦特河下游繁殖,在印度拉贾斯坦邦的克拉迪奥国家公园越冬;西部种群在俄罗斯西北部繁殖,在里海南岸越冬。
D. 黑颈鹤是什么类别
国际鹤类基金会在中国大陆开展工作始于年,从那时起,国际鹤类基金会多次主办了水鸟种群和栖息地的调查,还支持了对环境保护工作者的培训。
1992年,国际鹤类基金会与美国渐进组织和贵州市环保局合作,在贵州草海自然保护区开始了一个社区发展和自然保护项目,为数以万计包括黑颈鹤在内的水鸟提供冬季栖息地。为了让当地农民不侵害水鸟的栖息地,项目的各合作方为当地农民自己创业提供启动资金和技术支持。国际鹤类基金会还设立了多个社区基金以支持当地社区发展的多个计划。草海项目,已经被广泛地赞誉为将环境保护和当地社区发展很好的协调起来的样本,该项目也得到了福特基金会的资金支持。
2003年,在全球环境基金会的资助下,国际鹤类基金会开始与国家林业局合作进行了一个项目,以保护白鹤在俄罗斯和中国两地间的迁徙通道。该项目覆盖了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别是位于江西的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的向海自然保护区和莫莫格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的扎龙自然保护区以及位于内蒙古的科尔沁自然保护区。在项目区开展的活动有:培训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在保护区内的社区发展项目。
中国中科院昆明动物所鸟类课题组与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国际鹤类基金会等机构合作,从2005年开始,首次利用卫星跟踪技术,追踪东部黑颈鹤的迁徙。研究人员将卫星发射器绑在黑颈鹤背上,利用卫星接收黑颈鹤所在位点的数据,采用GIS技术对结果进行处理分析。通过3年的观察研究,获得了黑颈鹤从越冬地飞往繁殖地的10条迁徙路线,以及从繁殖地飞往越冬地的5条迁徙路线,并评估了黑颈鹤重要停歇地点栖息地状况,以及现有保护区对黑颈鹤保护的效能。该研究结果为物种保护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在衡量物种保护和实施国家政策如退耕还林还草时,提供了非常有针对性的建议。
E. 我国现在有几个黑颈鹤自然保护区
据统计,全世界黑颈鹤数量约900只,世界上不少地区相继绝 迹,我国仅有百只。1984年经沂有关部门考察,隆宝滩黑颈鹤就有47只;1986年7,8月份考察,在隆宝滩发现60只,其中有当年的幼鹤。隆隆宝滩黑颈鹤聚集数量众多,被世界鸟类学家誉为黑颈鹤之乡,1986年7月,国务院攫准该区为国家级保护区,1990年青海省人民政府决定将黑颈鹤定为省鸟。
黑颈鹤是我国的三大国宝(大熊猫、金丝猴、黑颈鹤)之一,是人类发现最晚,也是世界上唯一在高原地带生活的珍稀鹤禽。据国际鸟类专家提供的资料看,目前世界上仅有黑颈鹤4000多只,而到会泽大桥、长海子水库越冬的就达2000余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黑颈鹤种群栖息地。两水库已于1994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黑颈鹤自然保护区,成群结对的黑颈鹤或起飞滑翔,或翩翩起舞,或悠然漫步,与人和睦相处,成为人们观赏珍稀动物及研究人与自然的最佳场所。看黑颈鹤的时间是每年11月至次年3月。
是的,若尔盖大草原一年中只有两年季节:七彩绚丽的盛夏和空旷苍凉的寒冬。而春的媚和秋的爽,让你还没找到感觉就一溜烟滑入夏和冬。
妖娆多资的夏季,是大草原的黄金季节。经过了一个冬的孕育,万物苏醒过来:冰雪被不可阻挡的暖流挤上了山顶,远看像一顶白色的帽子;黑蓝色的河水如一条条绸带盘绕在广阔的原野上,勾画出一道道潇洒的弧线;成千上万不知名的野花野草在无边的平地和山坡上生长,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竟相在一个季节里完成它们辉煌的生命周期——发芽、成长、开花、结果;不知从哪里来的大大小小的野生动物,各自按照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规律,平静安详地生活在草原上。其中,最惹人注意的,是姿态优雅的,濒危珍贵的黑颈鹤。这里是它们的故乡,它们在这里栖息繁育,厮守在广袤的湿地中,一年中只有在严冬的很短的时间里,它们中的大部分才背境离乡远游南方,只要有一点春的气息,它们立即返回故土,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这块土地上。若尔盖大草原多彩的夏季是迷人的醉人的,黑颈鹤的故乡让你赏心悦目。
漫长的冬季并不让人感觉单调和乏味。动物和植物都在休息,为4来年的辉煌作准备,只有刺骨的寒风格外地活跃,不知疲倦地没白没黑没方向地刮,卷走草原上多余的一切。艰难生存的黑牦牛、马和羊披着白风衣散落在草原上,少有的几只守家的黑颈鹤屹立在雪地中,余下的就是几只不怕冷的鹰了。
冬季的大草原最美的风景要算下大雪了。一阵弥漫之后,耀眼的阳光照在旷野上,山舞银色,原驰腊象,一种粗犷与豪放激荡在空旷中。画家的笔和摄影家的镜头指向哪里,哪里就是一副浓墨重彩的画卷。大草原的冬季苍凉、简洁而美丽,欣赏她是需要勇气的!
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包括三大块分布于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的黑颈鹤主要的越冬夜宿地和觅食地,地理坐标为北纬28°40′~30°17′,东经87°34′~91°54′,属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为614350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为134875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为207225平方公里,实验区面积为272205平方公里。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93年,2003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及其越冬栖息地。保护区内有脊椎动物181种,其中鱼类19种,两栖类1种;爬行类3种;哺乳类41种。保护区内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雪豹、盘羊、胡秃鹫、玉带海雕、金雕等和二级保护动物棕熊、猞猁、藏原羚、岩羊等。有着较为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是黑颈鹤越冬的必要条件,因而具有极为重要的保护价值,同时,对于保护区区域内农耕等生存系统的调节和影响,也是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的价值所在。
黑颈鹤是世界上现存15种鹤类中最为珍惜的种类,全世界仅存10000只左右,被列入中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名录,同时还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一中。黑颈鹤也是所有鹤类中唯一以高原为主要栖息地的种类。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珍惜水禽重要的栖息地、越冬地
,保护价值非常大。数百只野生珍稀黑颈鹤从南方翩翩飞临拉萨市林周县一处农田觅食。通过观察,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鹤类专家仓决卓玛发现这群黑颈鹤较去年又多了5只。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既是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也是中国乃至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器”和“调节区”。据美国国际鹤类基金会与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专家今年1—3月份统计,在西藏地区越冬的黑颈鹤种群数量为4200只,而1992年为3910只,西藏黑颈鹤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
长期从事黑颈鹤研究的仓决卓玛介绍说,黑颈鹤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属高原特有鹤类。黑颈鹤体长130厘米,头顶裸露呈暗红色,前颈及上颈腹面披以黑羽而得名,主要分布在中国、印度、不丹和尼泊尔等国境内。在世界性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黑颈鹤被列为全球急需气温救的鸟类。长期从事黑颈鹤研究的仓决卓玛介绍说,国际上对黑颈鹤的统计多以越冬期为准,这时同一群黑颈鹤的栖息地和觅食地相对固定,因而统计较为准确。在西藏地区统计时,科研人员不仅统计在地面上觅食的黑颈鹤,还对飞起的鹤群进行跟踪核实。从1990年开始,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与美国国际鹤类基金会的专家合作,就西藏境内的黑颈鹤越冬种群数量、分布及其生态习性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获得了大量权威资料。专家发现,由于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黑颈鹤繁育率非常低,每窝仅产1—2枚卵,雌雄轮流孵化,通常只能孵出一只雏鹤,而且死亡率高。
“西藏黑颈鹤数量的增加,与生态环境的改善密不可分,”自治区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处卓玛央宗说。据卫星遥感最新监测,在黑颈鹤主要活动地——西藏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和年楚河“一江两河”流域,11年来通过采取生物和工程措施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西藏除国家颁布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之外,还制定了许多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在黑颈鹤栖息和觅食区域严格限制人类活动。
自治区负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副主席尼玛次仁说,西藏在林周和申扎两地成立了黑颈鹤越冬和繁育保护区,对黑颈鹤的保护目前正列入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保护范围内,西藏计划将黑颈鹤的主要活动地“一江两河”及周边地区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85年被列为西藏自治区级保护区的林周县保护区和申扎县保护区是黑颈鹤主要栖息地。由于保护措施得力,黑颈鹤到此地栖息的数量快速上升。据专业人员观测,每年到林周县越冬的黑颈鹤数量从1992年的近700只增加到现在的1600多只,停留时间也延长到半年左右。美国国际鹤类基金会与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专家统计认为,到西藏越冬的黑颈鹤种群数量约为4200只左右,占到全球黑颈鹤种群数量的75%以上。
有关部门将西藏两个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这两个保护区更名为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藏色林错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为8000多平方公里。美国国际鹤类研究基金会主席乔治阿吉波在考察完西藏黑颈鹤种群的生存环境说想不到黑颈鹤在这里还拥有一片优美、宁静的天空。
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位于昭通市昭阳区,始建于1990年,于1994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19200公顷,大部分地区海拔多在3000米左右,保护区紧邻长江主要支流之一的牛栏江。是中国目前海拔最高的以黑颈鹤及其越冬的亚高山湿地生态系统为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黑颈鹤在中国的地理分布范围北起新疆阿尔金山脉,延伸到甘肃祁连山下,南抵西藏喜马拉雅山脉和云南的横断山脉,西起喀喇昆仑山,东止青藏高原东北线的甘肃、青海和四川交界的松潘草地及云南与贵州交界的乌蒙山脉。黑颈鹤为迁徒鸟类,根据其迁徒习性分布范围可划为繁殖区与越冬区两大区域。其越冬区主要在云南、贵州及西藏海拔1600—4000米的地带。滇东北现为黑颈鹤的主要越冬地,当地农民对其迁徒时间有句谚语——“来不过九月九,去不过三月三(农历)”。实际上。黑颈鹤由于每年的气候条件差异来去时问不尽相同,整个越冬期大约150天左右
F. 徐秀娟怎么死的
徐秀娟的故事
1964年10月,徐秀娟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扎龙屯的一个养鹤世家。她爸爸是扎龙保护区一位鹤类保护工程师,妈妈也曾在扎龙保护区养鹤10年。徐秀娟小时候常帮着父母喂小鹤,潜移默化中也爱上了丹顶鹤。
1981年,因当地中学高中停办,17岁的徐秀娟到扎龙自然保护区和爸爸一起饲养鹤类,成为我国第一位养鹤姑娘。她很快就掌握了丹顶鹤、白枕鹤、衰羽鹤等珍禽饲养、放牧、繁殖、孵化、育雏的全套技术,她饲养的幼鹤成活率达到100%。她的出色工作得到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阿其波尔德博士的称赞。
1985年3月,徐秀娟自费到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系进修。尽管学校考虑到她的实际困难,为她减免了一半学费,她仍然吃不起一天6角钱的伙食,一直靠馒头就咸菜维持每天的紧张学习。第二学期,因交不出学费,生活又难以为继,她曾背着老师和同学,数次献血换来一些钱来维持学业。后来,她又决定把两年的学业压缩在一年半内完成。经过艰苦的努力,最后考试11门功课中10门功课成绩为“优”或在85分以上。这期间,她还自学了英语。她靠献血换钱的事,是她去世后,人们在她用英语写下的几页日记里发现的。
1986年,徐秀娟远赴丹顶鹤的迁徙越冬地、正在筹建中的江苏省盐城自然保护区,啥也没带,就带着三枚鹤蛋上路了。这是秀娟带给盐城保护区的一份礼物,3只鹤蛋对她来说是3只未来的小鹤。迢迢5000里路程,徐秀娟用一个人造革包、一个暖水袋、半斤脱脂棉、一个体温计来照料着那3只鹤蛋。蛋装在人造革包里,温度、湿度只要稍有变化,小鹤就孵出不来了。如果火车上断了开水,她就得把鹤蛋贴肉揣在怀里,因为人的体温正好是37度左右。就这样一路火车一路汽车,小雏鹤最后破壳而出。那3只小鹤分别被秀娟叫做龙龙、丹丹和莎莎。
没有人知道,对那3枚鹤卵秀娟付出了怎样的关爱;但是人们知道,在美国进口的最先进的孵化器里,也死过小鹤。
经过83个日日夜夜的细心照料,3只小鹤终于展翅飞向了蓝天。
徐秀娟深深地爱着这些生灵,鹤已经成了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87年6月,徐秀娟从家里赶往盐城,与她同行的还有从内蒙古带来的两只天鹅。她叫它们黎明和牧仁。一下火车,迎接她的却是丹丹的死讯。这是她最心疼的一只鹤。丹丹一只腿有毛病,走起路来就像跳一样。秀娟带它到野外捉虫子时,它对秀娟特别亲近。
没有人知道在那种情况下,秀娟流了多少泪。
因为黎明生病,秀娟在宿舍里养护了它8天,黎明康复了,她却病倒了。病还没好,她又经历了一次打击。她万没想到,龙龙会在打针时吐血而亡。
秀娟嚎啕大哭,她在日记里说:从没在人面前这样哭过,丹丹去了,龙龙也去了,可怜的莎莎吓得转身就逃,我难以平静。
黎明身体康复后,和牧仁在复堆河里洗澡嬉戏,因玩得过于高兴两只天鹅忘了回家。秀娟找了它们两天两夜。9月16日,人们在复堆河里发现了秀娟。她的身体蜷缩着,仿佛还在为丢失天鹅而内疚,为丹丹、龙龙的死而自责。
9月18日,白天鹅黎明和牧仁飞了回来,可它们再也见不到挽救过它们生命的秀娟姐姐了;它们看见1000多人聚在一起举行了一个仪式。那天,天空中还出现了日全食。
徐秀娟去世时只有22岁。
G. 国际鹤类基金会是什么
国际鹤类基金会,简称ICF,是由一些鹤类爱好者在1973年成立的,其创始者希望它能成版为全球领先的鹤类研究权和保护中心。国际鹤类基金会的宗旨是保护各种鹤类和它们赖以生存的湿地和草地,通过提供经验、知识和鼓励,让人们参与到解决生态系统的危机中来。
尽管关注点非常单一,但该基金会指出:鹤类的兴衰是鹤类生存的湿地和草地的生态系统整体是否健康的绝佳指标,从这个意义上讲,鹤类是一种“旗帜物种”。
在国际鹤类基金会的总部,美国的威斯康星,该基金会保留了一套被捕获的各种鹤类,以供科学研究之用,也用来繁育鹤类并放归野外。此外,该基金会也支持研究公众教育活动,以及全球的湿地和草地保护。
H. 徐秀娟资料
徐秀娟的故事
1964年10月,徐秀娟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扎龙屯的一个养鹤世家。她爸爸是扎龙保护区一位鹤类保护工程师,妈妈也曾在扎龙保护区养鹤10年。徐秀娟小时候常帮着父母喂小鹤,潜移默化中也爱上了丹顶鹤。
1981年,因当地中学高中停办,17岁的徐秀娟到扎龙自然保护区和爸爸一起饲养鹤类,成为我国第一位养鹤姑娘。她很快就掌握了丹顶鹤、白枕鹤、衰羽鹤等珍禽饲养、放牧、繁殖、孵化、育雏的全套技术,她饲养的幼鹤成活率达到100%。她的出色工作得到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阿其波尔德博士的称赞。
1985年3月,徐秀娟自费到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系进修。尽管学校考虑到她的实际困难,为她减免了一半学费,她仍然吃不起一天6角钱的伙食,一直靠馒头就咸菜维持每天的紧张学习。第二学期,因交不出学费,生活又难以为继,她曾背着老师和同学,数次献血换来一些钱来维持学业。后来,她又决定把两年的学业压缩在一年半内完成。经过艰苦的努力,最后考试11门功课中10门功课成绩为“优”或在85分以上。这期间,她还自学了英语。她靠献血换钱的事,是她去世后,人们在她用英语写下的几页日记里发现的。
1986年,徐秀娟远赴丹顶鹤的迁徙越冬地、正在筹建中的江苏省盐城自然保护区,啥也没带,就带着三枚鹤蛋上路了。这是秀娟带给盐城保护区的一份礼物,3只鹤蛋对她来说是3只未来的小鹤。迢迢5000里路程,徐秀娟用一个人造革包、一个暖水袋、半斤脱脂棉、一个体温计来照料着那3只鹤蛋。蛋装在人造革包里,温度、湿度只要稍有变化,小鹤就孵出不来了。如果火车上断了开水,她就得把鹤蛋贴肉揣在怀里,因为人的体温正好是37度左右。就这样一路火车一路汽车,小雏鹤最后破壳而出。那3只小鹤分别被秀娟叫做龙龙、丹丹和莎莎。
没有人知道,对那3枚鹤卵秀娟付出了怎样的关爱;但是人们知道,在美国进口的最先进的孵化器里,也死过小鹤。
经过83个日日夜夜的细心照料,3只小鹤终于展翅飞向了蓝天。
徐秀娟深深地爱着这些生灵,鹤已经成了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87年6月,徐秀娟从家里赶往盐城,与她同行的还有从内蒙古带来的两只天鹅。她叫它们黎明和牧仁。一下火车,迎接她的却是丹丹的死讯。这是她最心疼的一只鹤。丹丹一只腿有毛病,走起路来就像跳一样。秀娟带它到野外捉虫子时,它对秀娟特别亲近。
没有人知道在那种情况下,秀娟流了多少泪。
因为黎明生病,秀娟在宿舍里养护了它8天,黎明康复了,她却病倒了。病还没好,她又经历了一次打击。她万没想到,龙龙会在打针时吐血而亡。
秀娟嚎啕大哭,她在日记里说:从没在人面前这样哭过,丹丹去了,龙龙也去了,可怜的莎莎吓得转身就逃,我难以平静。
黎明身体康复后,和牧仁在复堆河里洗澡嬉戏,因玩得过于高兴两只天鹅忘了回家。秀娟找了它们两天两夜。9月16日,人们在复堆河里发现了秀娟。她的身体蜷缩着,仿佛还在为丢失天鹅而内疚,为丹丹、龙龙的死而自责。
9月18日,白天鹅黎明和牧仁飞了回来,可它们再也见不到挽救过它们生命的秀娟姐姐了;它们看见1000多人聚在一起举行了一个仪式。那天,天空中还出现了日全食。
徐秀娟去世时只有22岁。
I. 世界上最大的白鹤栖息地是在哪
鄱阳湖.
鄱阳湖是全世界最大的白鹤集中越冬地,白鹤的数量占全世界总数的95%以版上,堪称鹤权之天堂。 每年冬季,国内外专家学者从世界各地来到鹤乡——吴城。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阿基波先生惊呼这里是世界仅存的一处最大的白鹤类栖息地.
J. 徐秀娟的个人资料
徐秀娟
徐秀娟原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满族。她出生于驯鹤世家。17岁时随父亲到齐齐哈尔市的扎龙自然保护区做临时工,负责养鹤、驯鹤工作。1983年,她在那里负责饲养雏鹤,雏鹤成活率达到100%。因此,扎龙保护区的孵鹤、养鹤、驯鹤技术开始蜚声中外。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乔治,阿其波前往参观后连称“OK”。徐秀娟也被影视界、新闻界所关注,舆论称她为“中国第一位驯鹤姑娘”。
1986年5月,徐秀娟从东北林业大学进修刚结业,就接到盐城自然保护区的邀请,希望她能到射阳滩涂工作。盐城自然保护区和扎龙遥相呼应,一南一北,这里是丹顶鹤的主要越冬地,如果能在这个地方建立一个不迁徙的丹顶鹤野外种群,那将是一个重大突破,或许这就是一个世界级的科技课题。徐秀娟为了事业,说服祖母、父母和弟妹们,离开了她所熟悉的齐齐哈尔扎龙保护区,不远万里,只身南下,来到射阳.
当时的鹤场,最好的建筑物就是一个废弃的哨所,上下两层,每层不足6平方米。毫无疑问,这里既然是鸟类的天堂,就不可能是人类向往的繁华之乡。人迹罕至自不必说,海风呼啸、海潮狂吼、鸟鸣兽啼更是必备的交响乐.
条件比徐秀娟预想的还要恶劣。
但秀娟姑娘没有丝毫畏惧和退缩,立即着手工作。没有先进的孵化设备,就砌土炕坊,那炕上摆着徐秀娟从扎龙背来的宝贝——鹤蛋。她和两个助手没日没夜地守护着,生怕温度失去控制——热不得、冷不得,这些宝贝疙瘩娇着呢!
终于有一天,从一只蛋壳里面传出“笃”的一声,这一声那么低微,低微得比一根火柴掉下地的声音还轻;这一声又是那么高亢,高亢得可以穿云裂帛,直达九霄云外。
这一声,是一个新生命诞生前的进行曲。这一声,预示着一个奇迹将要出现:丹顶鹤在低纬度越冬区孵化成功——这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啊!
1964年10月,徐秀娟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一个满族渔民家庭,她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1981年8月,刚刚17岁的徐秀娟就跟随父亲徐铁林来到扎龙自然保护区养鹤。
养鹤是保护区最累的活。徐秀娟担水、配食、喂鹤、放鹤、清扫鹤舍、诊治护理病鹤,样样干得都十分出色,她单独饲养的幼鹤成活率达到100%。经过驯化的小鹤能听人指挥跳舞、飞翔。国家领导人来保护区视察,曾观看徐秀娟的驯鹤表演,扎龙自然保护区的驯鹤技术也随之闻名中外。
1986年5月,徐秀娟完成了在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系两年的学业后,离开了家乡,来到了江苏盐城滩涂珍禽自然保护区工作。这里是丹顶鹤的主要越冬地,有大片的滩涂沼泽地,长满了芦苇、盐蒿,一条自北向南的复堆河天然地把沼泽地和村庄隔开,人迹罕至,是十分理想的丹顶鹤栖息地。在盐城保护区,徐秀娟的才干得到充分发挥。并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钻研养鹤技术。在1986年召开的中国第三届鹤类联合保护委员会会议上,徐秀娟撰写的论文,受到专家的好评。
1987年9月15日,也就是徐秀娟在盐城工作了一年零四个月的一天夜晚,她为了寻找一只走失的天鹅而牺牲在复堆河中。徐秀娟是我国环境保护战线第一位因公殉职的烈士,她将23岁的青春年华,献给了一生热爱并为之呕心沥血的养鹤事业。
为了纪念这位年轻的护鹤天使,江苏盐城和齐齐哈尔市扎龙自然保护区分别修建了纪念馆、纪念碑,宣传徐秀娟的事迹,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热情。
1964年10月,徐秀娟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扎龙屯的一个养鹤世家。她爸爸是扎龙保护区一位鹤类保护工程师,妈妈也曾在扎龙保护区养鹤10年。徐秀娟小时候常帮着父母喂小鹤,潜移默化中也爱上了丹顶鹤。
1981年,因当地中学高中停办,17岁的徐秀娟到扎龙自然保护区和爸爸一起饲养鹤类,成为我国第一位养鹤姑娘。她很快就掌握了丹顶鹤、白枕鹤、衰羽鹤等珍禽饲养、放牧、繁殖、孵化、育雏的全套技术,她饲养的幼鹤成活率达到100%。她的出色工作得到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阿其波尔德博士的称赞。
1985年3月,徐秀娟自费到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系进修。尽管学校考虑到她的实际困难,为她减免了一半学费,她仍然吃不起一天6角钱的伙食,一直靠馒头就咸菜维持每天的紧张学习。第二学期,因交不出学费,生活又难以为继,她曾背着老师和同学,数次献血换来一些钱来维持学业。后来,她又决定把两年的学业压缩在一年半内完成。经过艰苦的努力,最后考试11门功课中10门功课成绩为“优”或在85分以上。这期间,她还自学了英语。她靠献血换钱的事,是她去世后,人们在她用英语写下的几页日记里发现的。
1986年,徐秀娟远赴丹顶鹤的迁徙越冬地、正在筹建中的江苏省盐城自然保护区,啥也没带,就带着三枚鹤蛋上路了。这是秀娟带给盐城保护区的一份礼物,3只鹤蛋对她来说是3只未来的小鹤。迢迢5000里路程,徐秀娟用一个人造革包、一个暖水袋、半斤脱脂棉、一个体温计来照料着那3只鹤蛋。蛋装在人造革包里,温度、湿度只要稍有变化,小鹤就孵出不来了。如果火车上断了开水,她就得把鹤蛋贴肉揣在怀里,因为人的体温正好是37度左右。就这样一路火车一路汽车,小雏鹤最后破壳而出。那3只小鹤分别被秀娟叫做龙龙、丹丹和莎莎。
没有人知道,对那3枚鹤卵秀娟付出了怎样的关爱;但是人们知道,在美国进口的最先进的孵化器里,也死过小鹤。
经过83个日日夜夜的细心照料,3只小鹤终于展翅飞向了蓝天。
徐秀娟深深地爱着这些生灵,鹤已经成了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87年6月,徐秀娟从家里赶往盐城,与她同行的还有从内蒙古带来的两只天鹅。她叫它们黎明和牧仁。一下火车,迎接她的却是丹丹的死讯。这是她最心疼的一只鹤。丹丹一只腿有毛病,走起路来就像跳一样。秀娟带它到野外捉虫子时,它对秀娟特别亲近。
没有人知道在那种情况下,秀娟流了多少泪。
因为黎明生病,秀娟在宿舍里养护了它8天,黎明康复了,她却病倒了。病还没好,她又经历了一次打击。她万没想到,龙龙会在打针时吐血而亡。
秀娟嚎啕大哭,她在日记里说:从没在人面前这样哭过,丹丹去了,龙龙也去了,可怜的莎莎吓得转身就逃,我难以平静。
黎明身体康复后,和牧仁在复堆河里洗澡嬉戏,因玩得过于高兴两只天鹅忘了回家。秀娟找了它们两天两夜。9月16日,人们在复堆河里发现了秀娟。她的身体蜷缩着,仿佛还在为丢失天鹅而内疚,为丹丹、龙龙的死而自责。
9月18日,白天鹅黎明和牧仁飞了回来,可它们再也见不到挽救过它们生命的秀娟姐姐了;它们看见1000多人聚在一起举行了一个仪式。徐秀娟去世时只有22岁。那天,天空中还出现了日全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