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公司 > 基金会三部曲

基金会三部曲

发布时间:2021-03-07 20:54:59

Ⅰ 巴金写的激流三部曲对我们青少年有何影响

对我的影响:
1、告诉我要珍惜青春,珍惜奋斗的机会。
2、告诉我要自己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比如觉慧出走和觉民抗婚!)
3、告诉我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你看那时候人多不幸,如果说鸣凤她不幸是因为她是丫鬟,那梅芬倒是小姐了,怎的还那么不幸?所以是时候不好。
4、承上一段,那时候还老打仗,出周刊还有被捕的可能,所以对比发现,现在多幸福。要珍惜。
5、要坚强!要爱自己!想法设法爱自己!不做淑贞!
6、剑云那样的性格是得不到幸福的,(太妥协,太卑微,太胆怯),我不要做剑云。
7、不要因为别人的强求,和别人毫无道理的说三道四就萎缩,以至于做不成自己想做的事。琴和她母亲如果萎缩,琴上不了女校;觉民在抗婚的时候萎缩,那么他和琴又成了第二对觉新和梅;而觉新顺从了父亲,挑起了家庭的担子,结果没能继续读大学,也没能娶到心中永远的一枝梅。
8、相信科学!看病的时候就不要那么多穷讲究了!蕙都病成那样了,她丈夫和婆婆还不让西医动手术!每次看到那儿恨不得把郑国光咬死。
9、娶老婆要瑞珏(我是女的,反正我喜欢瑞珏),善良,发现了梅和丈夫的事情,能以一颗最善的心去体恤觉新和梅芬的痛苦,并且因为他们的痛苦而痛苦。我说的娶老婆要瑞珏并不是因为瑞珏能宽容丈夫的精神出轨(姑且这么说觉新),而是因为她的体谅和她最善良的心意。
10、我喜欢秋的结局,终于看到觉新等人有了一个好的结果。这告诉我:美满的结局不一定真实(真实的是:作者的大哥,就是觉新的原型自杀身亡),但是能给人鼓励。所以:需要反应真实的时候,用一种结局;需要鼓励人的时候,不妨用另一种结局。

Ⅱ 千禧三部曲的作者简介


史迪格‧拉森(StiegLarsson)(复1954-2004)瑞典作家制与新闻记者。曾任职瑞典中央新闻通讯社TT,并于工作之余投身反法西斯主义的活动。1995年,他创办了“Expo”基金会,并自1999年开始担任基金会同名杂志主编。由于他长期致力于揭发瑞典极右派组织的不法行动,多年来一直受到程度或轻或重的死亡恐吓与威胁。这部小说中总是积极捍卫社会正义、不求个人名利的男主角,几乎就是拉森本人的化身。
拉森从2001年开始“千禧”系列小说,来不及看见首部曲《龙纹身的女孩》在2005年出版,以及此系列小说售出全球超过34国版权、轰动全欧的盛况。随着二、三部曲的出版,“千禧”系列引爆阅读热潮,雄踞欧洲各国畅销书排行榜,且畅销不坠。此外,《龙纹身的女孩》在2006年夺下北欧犯罪小说协会最佳犯罪小说“玻璃钥匙”奖(Glass KeyAward);2008年,“千禧”系列第三部《捅马蜂窝的女孩》再度夺下玻璃钥匙奖。拉森打破纪录,成为瑞典有史以来第一位两度获颁该奖项的作家。2008年2月,拉森并入选英国《每日电讯报》“一生必读的五十位犯罪小说作家”。

Ⅲ 谁有赛珍珠的《大地三部曲》

赛珍珠(Pearl S. Buck或Pearl Buck,1892年6月26日-1973年3月6日),美国作家,在中国长大,美国国籍。1932年籍其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成为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的女性;193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她也是唯一同时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奖的女作家,作品流传语种最多的美国作家。[编辑本段]生平经历赛珍珠是以中文为母语之一的著名美国作家。本名珀尔·布克Pearl Sydenstricker Buck。赛珍珠以英文姓氏为姓(其父即名赛兆祥),取pearl中文意思珍珠,合成自己的姓氏。赛珍珠出生于弗吉尼亚州西部,4个月后,随传教士父母赛兆祥和卡洛琳来到中国。先后在清江浦、镇江、宿州、南京、庐山等地生活和工作了近40年,其中在镇江生活了18年,她在镇江经历了她人生的早期岁月,因此她称镇江是她的“中国故乡”。她童年的大部分时光都在那里度过,首先学会了汉语和习惯了中国风俗,然后她母亲才教她英语。值得一提的是,从幼年起,她就在鼓励声中开始写作。17岁回美国进弗吉尼亚州伦道夫·梅康女子学院(Randolph-Macon Woman's College)攻读心理学,毕业后又来中国。1917年与传教士约翰·洛辛·布克结婚,从事传教工作。婚后随丈夫迁居安徽北部的宿县(今安徽省宿州市),在此期间的生活经历成为日后闻名世界的《大地》的素材。1921年秋她的母亲去世后,全家迁至南京。1927年北伐军进入南京,她离开中国。自1921年至1935年,她与布克(J. L. Buck) 长期居住在所执教的金陵大学分配给他们的两层楼房里。在这里她写出了于193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大地 (Gread Earth) 三部曲》等小说,并最早将《水浒传》翻译成英文在西方出版。1934年与布克离婚;1935年与约翰·戴公司总经理、《亚细亚》杂志主编理查·沃尔什结婚,因而进入约翰·戴公司任编辑。以后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农庄里从事写作。1934年由于中国条件较差以及为了亲近她的女儿以及Richard Walsh,赛珍珠告别了中国,回国定居。回国后她笔耕不缀,还积极参与美国人权和女权活动。1942年夫妇创办“东西方联合会”(East and West Association),致力于亚洲与西方的文化理解与交流。1949年出于对当时收养政策歧视亚裔和混血裔儿童的义愤,她还创立了国际化的收养机构“Welcome House”,在后来的50年,这个机构帮助了超过5000名儿童。1964年为了帮助不合收养条件的儿童,她还成立了“赛珍珠基金会”(Pearl S. Buck Foundation)。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后,她主动支持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的专题“重新看中国”节目,并积极申请访华。但是由于当时的政治氛围,她的访华申请遭到了拒绝。1973年5月6日她抑郁中去世于佛蒙特州的丹比(Danby,Vermont),葬于宾西法尼亚州普凯西的绿山农场。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她热爱的中国大地。她病逝后,按其遗愿,墓碑上只镌刻“赛珍珠”三个汉字。美国新闻名人海尔德.艾赛克斯(HAROLD ISAACS)在他的杰作《我们里的烙印》一书讲到,他曾深入采访过的五十年代的美国政府、新闻、商界等要人们,都深受赛珍珠笔下刻画的中国人物的影响。尤其神奇的是,尽管经历过抗美援朝、越南战争和“文革”,美国百姓对中国人民的良好印象居然从来就没有改变过。这不得不归功于这位超前女性对中国的杰出贡献。赛珍珠于1922年在牯岭开始尝试写作,1931年发表长篇小说《大地》,立即印成为畅销书,由于赛珍珠“对中国农民生活史诗般的描述,这描述是真切而取材丰富的,以及她传记方面的杰作”, 193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她的一生中,赛珍珠创作了超过100部文学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地》。她作品的题材包括小说,小故事,剧本和儿童故事。她的作品和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她试图向她的读者证明:只要愿意接受,人类是存在着广泛的共性的。她的作品主题涵养了女性、情感(广义的)、亚洲、移民、领养和人生际遇。赛珍珠还为林语堂的成名作《吾国与吾民》作序。

Ⅳ 对巴金作品的看法 紧急!

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10月17日19时零6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1904年11月25日巴金出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祖父李镛、父亲李道河,均做过满清官员。巴金排行第四。

1909年5岁的巴金进私塾认字。16岁时,进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期间阅读《新青年》、《每周评论》等革命刊物和克鲁泡特金的《告少年》等外国作品。192 1年参加编辑《半月》刊,组织“均社”,参加些革命性的社会活动。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新诗《被虐者的哭声》、散文《可爱的人》等。翻译俄国作家迦尔洵的小说《信号》,这是他第一篇译作。

1923年春,离开四川赴上海,在上海南洋中学念了半年书,考入南京东南大学附中。1927年1月赴法国留学。1928年12月,归国回到上海,是年翻译的《托尔斯泰论》载于《东方杂志》,首次署名巴金。

1929至1933年辗转上海、南京、北平等地,出版《家》、《雾》、《雨》等代表作品,译完克鲁泡特金的《我的自传》等。

1934年底赴日本。1935年4月6日,住处被日本警方搜查,并被带到神田区警察署拘留14个小时。同年8月,由日本回国,任上海文化生活社总编辑。1936年10月初,与鲁迅、郭沫若等21人联名发表《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形成。1937年7月,抗战爆发,与茅盾编《呐喊》;后上海陷落,辗转武汉、重庆、成都、昆明等地,完成《春》、《秋》等大量作品。1944年5月,在贵阳与萧珊(原名陈蕴珍,1917生,浙江宁波人)结婚。

1949年6月出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被选为文联常务委员和文协(后改为作协)常务理事。9月,在京参加政协会议,当选政协委员。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参加天安门城楼观礼。1966年8月,中国作协上海分会贴出攻击巴金的大字报,不久巴金即遭批判,被关进“牛棚”。1967年5月,《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巴金被点名批判。随后在上海奉贤县“五七干校”劳动两年半。1972年,巴金夫人萧珊病逝。

1983年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出版了《随想录》之《病中集》、《无题集》等作品。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出版了《随想录》之《病中集》、《无题集》等作品。

2005年10月17日19时零6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参考资料:http://www.news.zj.com/china/detail/2005-10-17/481337.html
回答者:完颜康康 - 榜眼 十三级 10-21 22:48

以上几位说的都较细了,我只有沉默了!
回答者:syzcder - 魔法学徒 一级 10-21 23:03

巴金(1904~2005),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人物,立志做社会活动家的他,却成为小说家、散文家。新时期之后历任多届作协主席,可谓德高望重。其作品感情丰沛,故三部曲式大部头之作甚多,后期作品用笔趋于沉实,其长篇小说《寒夜》堪称杰作。(宇慧按)

自然情况: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等。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的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他热情关注和支持旨在繁荣文学创作的各项活动,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动,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报告文学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火集》、散文小说集《巴金近作》、随笔集《随想录》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选》。《创作回忆录》等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作品大都收集在14卷《巴金文集》内,新编的《巴金全集》于1986年起陆续出版。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多年来他还出版了大量译作。巴金小说创作最为著称的是取材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的作品,《家》就是这方面写得最成功、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动过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善于在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真挚朴实的描写中,倾泻自己感情的激流,细腻独到,自有一种打动人的艺术力量。

1904年11月25日生,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无党派。1921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1923年到上海,后到南京,在东南大学附中学习,1925年毕业。1927年旅居法国。1928年回国,曾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总编辑,《文学季刊》编委。1934年到日本。1935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化生活丛刊”、“文学丛刊”、“文学小丛刊”。1936年与靳以创办《文学月刊》。抗日战争时期,与茅盾创办《烽火》,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1950年后,历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主席,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代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茅盾文学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文学基金会会长,中国田汉基金会名誉理事长,1983年、1988年当选为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6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委员会主席。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2001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委员会主席。是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1922年在《时事新报·文学旬刊》上发表《被虐者的哭声》等新诗。1927年旅居法国期间,创作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1931年《激流三部曲》之一的《家》在《时报》连载,是巴金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被译成20多种文字。1934年写了《神》、《鬼》、《人》三部短篇。长篇小说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及《抗战三部曲》(《火》之一、之二、之三;中篇小说《憩园》、《寒夜》)。译有赫尔岑回忆录《往事与随想》。1978年底—1986年8月,创作了五卷本散文《随想录》。1958年—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巴金文集》十四卷。1994年《巴金全集》26卷全部出版。到1994年6月,共写作并出版了120部著作,还翻译了62部外国作品,出版了54部巴金研究专著。

1981年提出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的设想。1985年3月主持开馆典礼,并把自己珍藏多年的图书、杂志、报纸、手稿、书信、照片、文物捐给了文学馆,共7665件。1994年又捐出了1927年他在法国主编的《平等》杂志,23期合订本,是国内孤本;两位著名的无政府主义革命家于1927年6月和7月由美国狱中写给巴金的亲笔信;1950年在波兰举行的第二次世界和平大会的纪念册,上面有巴金征得的几十位世界名人的签名,是“国宝”级的文物。

1982年获意大利卡森蒂诺研究院授予的但丁国际奖。1983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84年被香港中文大学授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85年被授予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名誉院士称号和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90年获苏联最高荣誉勋章——苏联人民友谊勋章,同年还获第一届福冈亚洲文化奖特别奖。1993年4月获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颁发的“资深作家敬慰奖”,同年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评委会授予巴金和以巴金为主席的中国作家协会特别奖。1994年4月,首届文学界为纪念其90华诞举行了“巴金与二十世纪研讨会”和《讲真话,把心交给读者——巴金》大型图片展览。1998年获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文学艺术最高奖项——杰出贡献奖。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为被命名为“巴金星”。

Ⅳ 关于巴金的作品和文章

《灭亡》(中篇小说)1929,开明
《无政府主义与实际问题》(理论)与克刚等合著,1927,上海民钟社
《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理论)1930,上海自由书店
《死去的太阳》(中篇小说)1931,开明
《复仇》(短篇小说集)1931,新中国
《雾》(“爱情的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说)1931,新中国
《海的梦》(中篇小说)1932,新中国
《春天里的秋天》(中篇小说)1932,开明
《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杂记》,1932,新中国
《光明》(短篇小说集)1932,新中国
《雨》(“爱情的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说)1933,良友
《砂丁》(中篇小说)1933,开明
《电椅》(短篇小说集)1933,新中国
《抹布》(短篇小说集)1933,北平星云堂书店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长篇小说,又名《激流》)1933,开明
《萌芽》(中篇小说,又名《雪》)1933,现代
《新生》(中篇小说)1933,开明
《旅途随笔》(散文集)1934,生活
《将军》(短篇小说集)1934,生活
《巴金自传》(传记)1934,中华
《电》(“爱情的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说)1935,良友
(《雾》、《雨》、《电》合订为《爱情的三部曲》1936,良友)
《点滴》(散文集)1935,开明
《神·鬼·人》(短篇小说集)1935,文生
《巴金短篇小说集》(1-3卷)1936-1942,开明
《生之忏悔》(散文集)1936,商务
《沉落》(短篇小说集,又名《沦落》)1936,商务
《忆》(回忆录)1936,文生
《发的故事》(短篇小说集)1936,文生
《长生塔》(童话集)1937,文生
《雷》(短篇小说集)1937,文生
《短简》(散文集)1937,良友
《控诉》(散文集)1937,重庆烽火社
《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长篇小说)1938,开明
《梦与醉》(散文集)1938,开明
《感想》(散文集)1939,重庆烽火社
《黑土》(散文集)1939.文生
《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长篇小说)194O,开明
《利娜》(中篇小说)1940,文生
《火》(共三部,第二部又名《冯文淑》,第三部又名《田惠世》,长篇小说)1940—1945,开明
《星》(英汉对照,中篇小说)1941,香港齿轮编辑社
《无题》(散文集)1941,文生
《龙·虎·狗》(散文集)1941,文生
《还魂草》(短篇小说集)1942,文生
《废园外》(散文集)1942,重庆烽火社
《小人小事》(短篇小说集)1943,文生
《憩园》(中篇小说)1944,文生
《第四病室》(中篇小说)1946,良友
《旅途杂记》(散文集)1946,上海万叶书店
《寒夜》(长篇小说)1947,晨光
《怀念》(散文集)1947,开明
《静夜的悲剧》(散文集)1948,文生
《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
《华沙城的节日—波兰杂记》(散文集)1951,平明
《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等合集)1951,开明
《慰问信及其他》(散文集)1951,平明
《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通讯合集)1953,人文
《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3,平明
《保卫和平的人们》(散文、通讯合集)1954,中青
《巴金短篇小说选集》1955,人文
《巴金散文集》1955,人文
《谈契河夫》(理论)1955,平明
《大欢乐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
《坚强的战士》(散文集)1957,少儿
《明珠和玉姬》(儿童短篇小说集)1957,少儿
《—场挽救生命的战斗》(报告文学)1958,中青
《巴金文集》(1—14卷)1958—1962,人文
《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9,人文
《新声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59,人文
《友谊集》(散文集)1959,作家
《猪与鸡》(短篇小说)1959,作家
《赞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艺
《李大海》(短篇小说集)1961,作家
《倾吐不尽的感情》(散文集)1963,百花
《贤良桥畔》(散文集)1964,作家
《大寨行》(散文)1965,山西人民
《巴金近作》(第1、2集,散文集)1978—1980,四川人民
《海的梦》(中短篇小说合集)1979,人文
《烟火集》(散文集)1979,人文
《随想录》(散文集)1979,香港三联
《巴金中短篇小说选》(上下册)1980,四川人民
《巴金选集》(上下卷)1980,人文
《探索集》(《随想录》第1集,散文集)1981,香港三联
《巴金选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81.香港昭明出版社
《创作回忆录》1981,香港三联
《探索与回忆》(《巴金近作》第3集,散1文集)1982,四川人民
《巴金选集》(1-10卷,小说、散文等合集)1982,四川人民
《创作回忆录》(散文集)1982,人文
《序跋集》(散文集)1982,花城
《巴金散文选》(上下册)1982,浙江人民
《忆念集》(散文集)1982,宁夏人民
《真话集》(《随想录》第3集,散文集)1982,香港三联
《巴金论创作》(理论)1983,上海文艺
《巴金散文选》1983,文联
《文学回忆录》与老舍等合著 1983,四川人民
《病中集》(《随想录》第4集,散文集)1984,香港三联
《童年的回忆。(回忆录)1984,四川少儿
《愿化泥土》(散文集)1984,百花
《控诉集》(散文集)1985,海峡文艺
《心里话》(《巴金近作》第4集,散文集)1986,四川文艺
《十年一梦》(散文集)1986,人民日报出版社
《巴金六十年文选》(散文集)1986,上海文艺
《巴金全集》(1—6卷)1986—1988,人文(未出齐)
《无题集》(《随想录》第5集,散文集)1986,香港三联
《巴金》(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86,香港三联
《当代杂文选粹·巴金之卷》1986,湖南文艺
《寻找理想的少年朋友》(书信集)1987,少儿
《雪泥集》(书信集)1987,三联
《巴金书简.新编》1987,四川文艺

翻译著作:

《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阿里斯著,1927,民钟社
《面包略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7,上海自由书店;又名《面包与自由》,1940,平明
《狱中与逃狱》(回忆录)俄国克鲁泡特金著,与李石曾合译,1927,广州革新书局
《薇娜》(短篇小说、剧本合集)波兰廖.抗夫著,与李石曾合译,1928,开明
《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上下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8-1929,上海自由书店
《为了知识与自由的缘故》(短篇小说集)俄国普利洛克等著,1929,新宇宙
《一个卖鱼者的生涯》(传记)意大利凡宰特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
《蒲鲁东的人生哲学》(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
《前夜》(剧本)彼兰廖.抗夫著,1930,上海启智书局
《丹东之死》(剧本)苏联A·托尔斯泰著,1930,开明
《草原故事》(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31,上海马来亚书店
《秋天里的春天》(长篇小说)匈牙利尤利·巴基著,1932,开明
《过客之花》(剧本)意大利阿美契斯著,1933,开明
《自传》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3,上海新民书店
《狱中记》(传记)美国柏克曼著,1935,文生
《俄国虚无运动史话》(史话)俄国斯特普尼亚克著,1936,文生
《门槛》(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等著,1936,文生
《夜未央》(剧本)波兰廖·抗夫著,1937,文生
《告青年》(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7,美国旧金山平社出版部
《一个家庭的戏剧》(传记,又名《家庭的戏剧》)俄国赫尔岑著,1940,文生
《叛逆者之歌》(诗集)俄国普式庚等著,194O,文生
《父与子》(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3,文生
《迟开的蔷薇》(短篇小说集)德国斯托姆著,1943,文生
《处女地》(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4,文生
《散文诗》(散文诗集)俄国屠格涅夫著,1945,文生
《快乐王子集》(童话、散文诗合集)英国王尔德著,1948,文生
《回忆托尔斯泰》(回忆录)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
《回忆屠格涅夫》(回忆录)俄国巴甫洛夫斯基著,1950,平明
《草原集》(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
《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著,与肖珊合译,1959,人文

Ⅵ 教父3,这个三部曲的第三部,大家觉得怎么样

作为史上最耐看的黑帮电影,教父是非常成功的。该系列一共三部,其中前两部相差仅仅两年,第三部却相差十六年才拍摄。虽然在各大电影网站中第三部的评分是最低的,但是我却觉得这一部最好看。下面小编就跟大家回味这部作品。
这一部讲述的是麦克柯里昂为了家族产业合法化最后做的努力,以及对家人最后的眷恋。如今的麦克已经非常老了,柯里昂家族也已经今非昔比,梵蒂冈给他颁发了圣巴斯蒂昂勋章,以奖励他巨额的慈善捐助,他的儿女们也在这一天团聚。女儿玛莉在之后的派对上由自己任名誉主席的维托柯里昂基金会,并且为她老家的扶贫事业捐助了一亿美元。
教父3剧照
麦克的前妻凯也来祝贺,但是更主要的是为了儿子安东尼。喜欢音乐的安东尼想参与歌剧,而麦克原本的计划是让他学习法律,将来当一个安稳的家族律师。在凯的劝说下,麦克同意了给安东尼自由。在派对上,玛莉和自己的堂哥文森看对了眼,文森是麦克的大哥桑尼的私生子,性格跟他古琴一样非常火爆,他和上司萨沙闹矛盾,两个人甚至在麦克的面前打了起来。后来萨沙派杀手偷袭文森,但是两个人都被他反杀了。麦克为了保护大哥的独苗,也为了培养文森,于是把他留在了身边。
麦克设立了慈善基金,向梵蒂冈示好,目的是收购天主教会持有的房地产股份,因为大主教吉尔戴让教会有七亿美元的亏空。麦克表示可以给他出这笔钱,但是对教会持有的恩墨比拉公司股份提出要求,如果获得这些股权,他们的家族将掌握这个庞大的房地产公司,这巨额的资产,能够让他们的家族丢掉黑钱的历史包袱,和非法的杀人放火事业彻底说再见。大主教说这事儿得教皇同意,原以为教会方面会比较顺利,不料不久之后,教皇病重,无法做出决策,同时黑帮这边也有自己的工作要做。
教父3剧照
老牌黑帮首领艾图贝罗告诉他,其他的家族也想通过投资恩墨比拉,把非法资产洗白,但是麦克明白,和那些家族不同,柯里昂这些年一直在努力朝着正道发展,争取名誉。为了他们的家族的合法化,那些家族不能进来。麦克决定把赌场产业这个旧时代的尾巴割掉,于是他关闭了赌场,并且招集赌场的合伙人,把股份退还给大家。热门都各有所得,十分高兴,唯独萨沙一个子都没有。萨沙是一个好排场虚荣心强,并且抠门的伪君子,麦克当面数落了他,萨沙愤然离场,并扬言不给我就抢。
然后,会场被人们所偷袭,有非常多的首领都被杀了,麦克在文森的保护下逃离。他本来想关闭赌场后就退出,但是现在只能重返了。这件事很明显是萨沙下的手,但是必须挖出他背后支持他的人。但是麦克因为生气病倒了,家里一时没了主意。文森在麦克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行动干掉了萨沙,而且也和玛莉发生了关系。醒来之后的麦克对他的行为很不满,并且警告文森别碰玛莉,因为这会使她陷入黑帮之间的纠纷

Ⅶ 巴金的作品有哪些

巴金(1904~)
现、当代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等。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的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他热情关注和支持旨在繁荣文学创作的各项活动,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动,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报告文学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火集》、散文小说集《巴金近作》、随笔集《随想录》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选》。《创作回忆录》等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作品大都收集在14卷《巴金文集》内,新编的《巴金全集》于1986年起陆续出版。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多年来他还出版了大量译作。巴金小说创作最为著称的是取材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的作品,《家》就是这方面写得最成功、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动过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善于在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真挚朴实的描写中,倾泻自己感情的激流,细腻独到,自有一种打动人的艺术力量。

Ⅷ 作家巴金的具体介绍和他的代表作

巴金(1904.11.25 - 2005.10.17)原名李尧棠,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自幼在家延师读书。五四运动中接受民
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1920年至1923年在成都外语专门学
校攻读英语,参加进步刊物《半月》的工作,参与组织“均社”
,进行反封建的宣传活动。1922年在《时事新报·文学旬刊》
发表《被虐者的哭声》等新诗。

1923年赴上海,不久到南京东南大学附中读书,1925年夏
毕业后,经常发表论文和译文,宣传无政府主义。1927年赴法
国,翌年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
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1928年冬回国,居上海,数年
之间,著作颇多。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
丁》、《萌芽》和著名的“爱情三部曲”《雾》、《雨》、
《电》。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
曲”之一《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
卓越的作品之一。

1934年在北京任《文学季刊》编委。同年秋天东渡日本。
次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学丛
刊”、“文化生活丛刊”、“文学小丛刊”。1936年与靳以创
办《文季月刊》,同年与鲁迅等人先后联名发表《中国文艺工
作者宣言》和《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

抗日战争期间辗转于上海、广州、桂林、重庆,曾任《呐
喊》周刊(后改名《烽火》)发行人、主编,担任历届中华全国
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理事。1938年和1940年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
《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1940年至1945年写
作了“抗战三部曲”《火》。抗战后期创作了中篇小说《憩园》
和《第四病室》。1946年完成长篇小说《寒夜》。短篇小说以
《神》、《鬼》为著名。抗战胜利后主要从事翻译、编辑和出
版工作。

1949年出席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当选文联常委。1950年担
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曾两次赴朝鲜前线访问,辑有《生活在
英雄们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两本散文通讯集。1960年
当选中国文联副主席和中国作协副主席。“文革”中,遭到了
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
录》。由他倡议,1985年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他的著作被
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
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
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
席。
巴金是一个对政治缺乏“敏感”的书生。1948至1949年初,当解放战争的炮声已经震耳欲聋,他依然在唱着他那“诅咒旧时代”的老调,埋头而尽心尽职地做他的文艺杂志编辑。因此,他关注的“社会现实”是:“小孩子在哭,中年的主妇在跟卖西瓜的人高声论价,一个女性的带病的声音在乞讨残饭,一个老年人在咳嗽吐痰”;(《序跋集》)影响他此时思想判断的是“寒夜”式“眼光”,“今天天气的确冷得可怕,我左手边摊开的一张《大公报》上就有着‘全天在零度以下,两天来收路尸一百多具’的标题”;(《〈寒夜〉再版后记》) 而巴金精神世界的主旋律,仍然是俄国革命党人和法国民主知识分子反抗王权与争取个性自由的思想传统。

1948年前后的上海,为读者摄下的是巴金全身心投入杂志编辑和校对工作时的“身影”。他留在历史键盘上的“声音”,也是巴金所独有的,带有巴金式的姿态和气味:1948年4月29日,他在致一位友人的信中说:“现在上海很少有书店愿意接印新稿(要是长篇,赵家壁还肯接印)唯一原因是排印新书,难有赚钱希望。肯出适当价钱买版税的,可说是没有。”当年5月5日,致沙汀的书说:“您问起去年二月以后您的版税结过没有,这事情我已打电话到书店去查问过了。据说您的书已早售完,去年二月的版税是旧版书的最后一次版税。《淘金记》、《还乡记》都是去年年底重印的。书店会计部另有回信寄给您。”7月25日,致信范泉说:“据寄上,请查收。原稿收到,谢谢。要是方便,请您再寄一本刊载《惩戒室》的那期《文艺春秋》。”8月14日,在信中告知敬之:“版税这期有四十多万,已嘱书店通知重庆分店转汇。”10月26日,又告诉敬之:“我已与会计科讲好,预支版税五十万元,由渝转来,今天同时寄一信给济生,请他照办。”12月21日,对来约稿的《文艺春秋》杂志主编范泉“诉苦”道:“近日仍忙着看校样,新春随笔之类无法写,请原谅。稿费当于见面时奉还。”12月29日,接着告知敬之:“版税已嘱书店早汇,大概仍由重庆分店划付,不过书店办事难免不拖几天。”再查巴金1949年6月至8月的书信,向人告知的也多是“编辑”、“写作”与“人事”方面的苦恼。如6月10日致作家田一文书:“我一直忙,《安娜》也有几十页待OK。房子问题弄得我头痛。我实在无法写信给你。”又如8月29日致友人书:“我去北平前几天朗西夫妇约了几个朋友跟我吵,要我交出文生社,我答应回沪后办交代。现在是康嗣群做总经理,朱洗做董书长。我无权请你回来了。”……“敬之”是此时作家沙汀在四川安县家乡隐居时的化名,他当时就用岳母黄敬之的名字与人通信,包括向巴金催要版税。(《巴金书信集》)

纵观巴金一生的思想追求,上述文字难免给人“世俗”的、同时也非常真实的印象。那场决定着民族生死命运和前途的战争,对巴金好像没有太大的触动。当上海已经“城破”,浓厚、刺鼻的硝烟还在街道上到处弥漫时,他关心的却是文学作品的出版问题,是“版税”、“写稿”、“人事纠纷”和其他一些看似琐碎的编辑业务。然而,它们却透露出了一个重要信息:1948年前后的巴金,仍然是一个视文学如生命的作家。事实上,巴金一生都是以一个勤奋的“作家”和态度诚恳负责的“编辑”的形象,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厚厚的大书中的。这是他给自己、也是历史给予他的“定位”———只不过在50至70年代暂时“偏离”了一段时间而已。当然这是后话。我们关心的仍然是:就这时巴金真实的心态和处境看,在历史的“转折”关头,他是怎样安排与筹划自己的文化命运的?而这种“安排”与“筹划”,他对现实所采取的应对态度,对一代作家未来的命运究竟会意味着什么?巴金是自觉地投入大革命的怀抱,真心诚意地选择了历史的吗?如果不是,那它又显示了怎样一种思想命题?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今天重新去思考和研究。

让我们再把“镜头”摇回到1948年。需要指出的是,他毕竟不是一个悲观的宿命论者,“早给千百万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巴金,他才四十五岁。如果人生以百年计,无疑这是他一生中最佳的年龄”。而且与鲁迅、郭沫若和茅盾等人相比,巴金为人和作文都要“单纯”得多。解放军进入市区之前,就有人劝他移居海外。但当年5月的某天,一位“不速之客”的突然到来,无意之中却调整了巴金稍感不安的心灵的“天平”:“有个戴着眼镜穿着解放军制服的中年瘦个子来霞飞坊五十九号,他径自跑到楼上巴金家中,用双手紧握住巴金的手不放。原来他不是别人,正是巴金在1934年认识的在鲁迅身边工作过的黄源。”(徐开垒《巴金传》)黄源是在抗战中参加新四军的,他现在的身份是上海军管会文艺处的负责人。如果说巴金对经过土地革命和抗日故争、解放战争,从山沟里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还比较陌生的话,那么他却非常熟悉老朋友黄源。在某种意义上,黄源对巴金就是1948年的中国共产党人,他是一个既具体又亲切可信的存在。他就是一个无形的“资信”。正如鲁迅是通过瞿秋白、冯雪峰、胡风等左翼文人认识了中国共产党一样,巴金也通过文坛老友黄源认识了一个新的时代。翻读巴金这一时期的文章,这一渐渐培养起来的“信任感”,给人留下了十分触目的“印象”。在《一封未寄的信中》,他第一次称那些党员作家为“朋友”,他说:“我称你们做朋友,你们也许不认识我”,“虽然我叫不出你们每个人的名字”,“可是站在你们旁边,我没有一点陌生的感觉。”他也学会了用这样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情:“我从中国的上海来。上海,这个国际闻名的城市,肩人称它是罪恶的城市,有人称它是冒险家的乐园”,“在这里小孩挨饿,妇女受辱”,“劳动力毫无原因地被浪费,被糟蹋。这就是帝国主义一百年来的成就。”(《巴金选集》第九卷)他甚至还劝老友与人谈谈自己的“思想问题”。(《巴金书信集》)显然,在一个有自由主义色彩的作家和编辑身上发生的“转变”,的确是“快”了一点,因为它中间缺少必要的“过渡”和“铺垫”——然而,这就是巴金——一个“投之以李、报之以桃”的大好人。像他笔下的觉慧一样,他胸无城府,心灵有如蓝天一般透明;又像他的没有审视距离、也不懂得叙述游戏的小说,他的爱和恨,对人从来都不设防.
《灭亡》(中篇小说)1929,开明
《无政府主义与实际问题》(理论)与克刚等合著,1927,
上海民钟社
《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理论)1930,上海自由书店
《死去的太阳》(中篇小说)1931,开明
《复仇》(短篇小说集)1931,新中国
《雾》(“爱情的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说)1931,新中国
《海的梦》(中篇小说)1932,新中国
《春天里的秋天》(中篇小说)1932,开明
《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杂记》,1932,新中国
《光明》(短篇小说集)1932,新中国
《雨》(“爱情的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说)1933,良友
《砂丁》(中篇小说)1933,开明
《电椅》(短篇小说集)1933,新中国
《抹布》(短篇小说集)1933,北平星云堂书店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长篇小说,又名《激流》)
1933,开明
《萌芽》(中篇小说,又名《雪》)1933,现代
《新生》(中篇小说)1933,开明
《旅途随笔》(散文集)1934,生活
《将军》(短篇小说集)1934,生活
《巴金自传》(传记)1934,中华
《电》(“爱情的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说)1935,良友
(《雾》、《雨》、《电》合订为《爱情的三部曲》1936,
良友)
《点滴》(散文集)1935,开明
《神·鬼·人》(短篇小说集)1935,文生
《巴金短篇小说集》(1-3卷)1936-1942,开明
《生之忏悔》(散文集)1936,商务
《沉落》(短篇小说集,又名《沦落》)1936,商务
《忆》(回忆录)1936,文生
《发的故事》(短篇小说集)1936,文生
《长生塔》(童话集)1937,文生
《雷》(短篇小说集)1937,文生
《短简》(散文集)1937,良友
《控诉》(散文集)1937,重庆烽火社
《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长篇小说)1938,开明
《梦与醉》(散文集)1938,开明
《感想》(散文集)1939,重庆烽火社
《黑土》(散文集)1939.文生
《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长篇小说)194O,开明
《利娜》(中篇小说)1940,文生
《火》(共三部,第二部又名《冯文淑》,第三部又名《田
惠世》,长篇小说)1940—1945,开明
《星》(英汉对照,中篇小说)1941,香港齿轮编辑社
《无题》(散文集)1941,文生
《龙·虎·狗》(散文集)1941,文生
《还魂草》(短篇小说集)1942,文生
《废园外》(散文集)1942,重庆烽火社
《小人小事》(短篇小说集)1943,文生
《憩园》(中篇小说)1944,文生
《第四病室》(中篇小说)1946,良友
《旅途杂记》(散文集)1946,上海万叶书店
《寒夜》(长篇小说)1947,晨光
《怀念》(散文集)1947,开明
《静夜的悲剧》(散文集)1948,文生
《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
《华沙城的节日—波兰杂记》(散文集)1951,平明
《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等合集)1951,开明
《慰问信及其他》(散文集)1951,平明
《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通讯合集)1953,人文
《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3,平明
《保卫和平的人们》(散文、通讯合集)1954,中青
《巴金短篇小说选集》1955,人文
《巴金散文集》1955,人文
《谈契河夫》(理论)1955,平明
《大欢乐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
《坚强的战士》(散文集)1957,少儿
《明珠和玉姬》(儿童短篇小说集)1957,少儿
《—场挽救生命的战斗》(报告文学)1958,中青
《巴金文集》(1—14卷)1958—1962,人文
《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9,人文
《新声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59,人文
《友谊集》(散文集)1959,作家
《猪与鸡》(短篇小说)1959,作家
《赞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艺
《李大海》(短篇小说集)1961,作家
《倾吐不尽的感情》(散文集)1963,百花
《贤良桥畔》(散文集)1964,作家
《大寨行》(散文)1965,山西人民
《巴金近作》(第1、2集,散文集)1978—1980,四川人民
《海的梦》(中短篇小说合集)1979,人文
《烟火集》(散文集)1979,人文
《随想录》(散文集)1979,香港三联
《巴金中短篇小说选》(上下册)1980,四川人民
《巴金选集》(上下卷)1980,人文
《探索集》(《随想录》第1集,散文集)1981,香港三联
《巴金选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81.香港昭明出版社
《创作回忆录》1981,香港三联
《探索与回忆》(《巴金近作》第3集,散1文集)1982,四川人民
《巴金选集》(1-10卷,小说、散文等合集)1982,四川人民
《创作回忆录》(散文集)1982,人文
《序跋集》(散文集)1982,花城
《巴金散文选》(上下册)1982,浙江人民
《忆念集》(散文集)1982,宁夏人民
《真话集》(《随想录》第3集,散文集)1982,香港三联
《巴金论创作》(理论)1983,上海文艺
《巴金散文选》1983,文联
《文学回忆录》与老舍等合著 1983,四川人民
《病中集》(《随想录》第4集,散文集)1984,香港三联
《童年的回忆。(回忆录)1984,四川少儿
《愿化泥土》(散文集)1984,百花
《控诉集》(散文集)1985,海峡文艺
《心里话》(《巴金近作》第4集,散文集)1986,四川文艺
《十年一梦》(散文集)1986,人民日报出版社
《巴金六十年文选》(散文集)1986,上海文艺
《巴金全集》(1—6卷)1986—1988,人文(未出齐)
《无题集》(《随想录》第5集,散文集)1986,香港三联
《巴金》(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86,香港三联
《当代杂文选粹·巴金之卷》1986,湖南文艺
《寻找理想的少年朋友》(书信集)1987,少儿
《雪泥集》(书信集)1987,三联
《巴金书简.新编》1987,四川文艺

翻译著作:

《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阿里斯著,1927,民钟社
《面包略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7,上海自由
书店;又名《面包与自由》,1940,平明
《狱中与逃狱》(回忆录)俄国克鲁泡特金著,与李石曾合
译,1927,广州革新书局
《薇娜》(短篇小说、剧本合集)波兰廖.抗夫著,与李石
曾合译,1928,开明
《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上下编,理论)俄国克鲁
泡特金著,1928-1929,上海自由书店
《为了知识与自由的缘故》(短篇小说集)俄国普利洛克等
著,1929,新宇宙
《一个卖鱼者的生涯》(传记)意大利凡宰特著,1929,上
海自由书店
《蒲鲁东的人生哲学》(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9,
上海自由书店
《前夜》(剧本)彼兰廖.抗夫著,1930,上海启智书局
《丹东之死》(剧本)苏联A·托尔斯泰著,1930,开明
《草原故事》(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31,上海马
来亚书店
《秋天里的春天》(长篇小说)匈牙利尤利·巴基著,1932,
开明
《过客之花》(剧本)意大利阿美契斯著,1933,开明
《自传》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3,上海新民书店
《狱中记》(传记)美国柏克曼著,1935,文生
《俄国虚无运动史话》(史话)俄国斯特普尼亚克著,1936,
文生
《门槛》(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等著,1936,文生
《夜未央》(剧本)波兰廖·抗夫著,1937,文生
《告青年》(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7,美国旧金山
平社出版部
《一个家庭的戏剧》(传记,又名《家庭的戏剧》)俄国赫
尔岑著,1940,文生
《叛逆者之歌》(诗集)俄国普式庚等著,194O,文生
《父与子》(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3,文生
《迟开的蔷薇》(短篇小说集)德国斯托姆著,1943,文生
《处女地》(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4,文生
《散文诗》(散文诗集)俄国屠格涅夫著,1945,文生
《快乐王子集》(童话、散文诗合集)英国王尔德著,1948,
文生
《回忆托尔斯泰》(回忆录)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
《回忆屠格涅夫》(回忆录)俄国巴甫洛夫斯基著,1950,
平明
《草原集》(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
《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著,与肖珊合译,
1959,人文
会在台州遇见巴金先生,真是做梦也想不到的。那是一个在台州开始下雪的日子,北风很紧,我为借一本书,跑到一个中学校的图书馆去,意外地看到他已先在里面。他的走到台州,是受了新从法国回来的老友朱洗君的劝诱的。朱君经过上海时,对他夸张台州的天气怎样温和,山水怎样秀丽,引他到了台州。谁知天不做美,欢迎他的是一天大雪和一场严寒,冻得他叫苦不迭,埋怨朱君的说谎。

他在朱君家里住了四五天,很有几个青年去找他,但他似乎不很喜欢谈话,人们问他,是必诚恳地答复的,却从不自己引起话机。为没有很多的话可问,“废然而返”的青年,也颇不少。有一天,因朱君的介绍,一个中学校的校董,特地设了席,“请巴金先生谈谈”,这是台州的大绅士,曾经自称为“无……主义”者,深通世故人情,主张凡事“老例莫改,新例莫增”的,他同“巴金先生”在那天“谈谈”什么呢?我很想问问巴金先生,不知怎的终于没有问成。想象起来,该是一个很有兴味的Soène罢?

* * *

就在那个中学校的图书馆里,我同巴金先生谈了许多话。我们谈到Esperanto运动,谈到他最近的长篇《新生》,批评穆时英,提起韩侍 。我说中国的批评界实在太糟,他说中国根本无所谓批评,但有两个人很有希望,就是苏汶和韩侍 ,因而又谈到“自由人”运动和左翼文坛。我问他在上海所观察到的文坛的趋势,凶说这倒不容易看出,因为现在的文坛实在太混沌。最后,我单刀直入地说到他的作品。
“你的《砂丁》、《煤坑》这类作品,是有实际的观察做根据的么?”先是这样的动问。
“有的,我曾经到过矿山和煤坑,我亲眼观察过那种情形。”
在这时候,我忽然觉到他的尖锐的眼光以两片玻璃为障碍蔽物,很留心地在侦察我。我把我的眼光迎上去,他的就避开了。
“我同意于《现代》上一个读者的意见,你的作品的结局,过于阴暗,使读者找不到出路。”
“是的。不过我的作品是艺术,不是宣传品,我不想把抽象的政论写入我的作品中去。我从人类感到一种普遍的悲哀,我表现这悲哀,要使人类普遍地感到这悲哀。感到这悲哀的人,一定会去努力消灭这悲哀的来源的,这就是出路了。我是有一种信仰的人,我也曾在我的作品中暗示着我的信仰,但是我不愿意写出几句标语来。”
“我认为自从写实主义自然主义的时代以来,暴露社会的黑暗,表现人生的悲哀的作品,已经很多很多了,在读者的心中,黑暗感已经太浓重,此后是需要指引新的社会新的人生的光明。”
“是的,不过作家的意识是被生活所决定的。我的生活使我感到尚有猛烈地攻击黑暗之必要,我的生活给我太多的悲哀,所以我自然而然写出了那些作品,我不能故意地去写别样的作品。”
接着,我转到另一方面:
“我先前往在都会中的时候,读到你的作品,非常地受感动,但在农村中生活了两三年之后,我的感觉就不同了。你所表现的悲哀,对于生活在农村中的人,有许多地方是很隔膜的。”
“那是因为我一向住在都市中的缘故。”
这一句话,被我敏捷地捉住了:“所以,我想先生可以到农村中去住若干时候,看看农村中的情形。中国社会问题的核心,是农村问题。这方面,实很需要作家的注意。对于封建势力之下的旧农村的描写,鲁迅曾尽了最善的努力。近来,茅盾、蓬子等作家,则努力于最近的恐慌之下的农村的描写,我觉得这是很有意味的一件事,你曾经自叹你的作品或将写完,也可以向这方面去找一点新的题材么?”
关于这一点的他的答复,颇出我的意外,他说:
“这自然是很好,可是并非必要。我认为艺术与题材是没有多大关系的,艺术的使命是普遍地表现人类的感情和思想。伟大的艺术作品,不拘其题材如何,其给予读者的效果是同样的。”
但是,我还要追下去:“我所看到的情形却不然。现代许多作家的作品,只是都会生活者的读物,在农村中很少流行,就是因为题材之故。鲁迅的作品不能说没有艺术价值,而且也不见得十分容易理解,但他实际上获得最多的读者。假使有两部在艺术意味上是同样伟大的作品,一定是以农村的题材的题材的一部,更易获得读者,因为中国的读者,存在于农村中的比都会中的为多。”
而巴金先生的答复仍旧是:“这是比较好,然而并非必要”两句话。
有一天,他到我的寓所去看我所译的罗曼·罗兰的《托尔斯泰传》的草稿。我征求他的批评。他给我一个很使我感奋的答复,后来,他看到我在这译稿上的笔名,若有所思地问我:
“你是译过一篇高尔基的小说的罢?枣就是那《秋夜》,我在克刚处看到的。”
这一问,使我稍有点吃惊,那已是五年前的事了。我还是一个学生,跟了吴克刚先生学法文,有一天,我偶然从法文重译了高尔基的《秋夜》,署了一个笔名,请吴先生替我校正,不知怎的却被巴金先生看到了。我想他一定是偶然瞥见的罢。想不到事隔五年,他还记得这种琐细的事。这不但可见他的记忆之强,并可见其注意之深,他的作品中对于人心的深刻的观察,以及对于悲哀的亲切的体验,由此可知不是无故的了。

Ⅸ 诺贝尔的设置的原因奖项的设立历年来的获奖者

诺贝尔奖 (Nobel Prize) 创立于1901年,它是根据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 (Alfred Bernhard Nobel, 1833.10.21--1896.12.10) 的遗嘱以其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

诺贝尔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诺贝尔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因发明硝化甘油引爆剂、硝化甘油固体炸药和胶状炸药等,被誉为“炸药大王”。他不仅从事理论研究,而且进行工业实践。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的圣雷莫逝世。逝世的前一年,他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物理、化学、生理与医学、文学及和平5种奖金,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据此,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设置了诺贝尔基金会,瑞典议会通过了《颁发诺贝尔奖金章程》,并于次年诺贝尔逝世5周年纪念日,即1901年12月10日首次颁发诺贝尔奖。自此以后,除因战时中断外,每年的这一天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隆重授奖仪式。1990年诺贝尔的一位重侄孙克劳斯·诺贝尔又提出增设诺贝尔地球奖,授予杰出的环境成就获得者。该奖于1991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之际首次颁发。 诺贝尔遗嘱

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于建行300周年之际,为纪念诺贝尔,出资增设了诺贝尔经济奖(全称为“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伯恩德·诺贝尔经济科学奖金”,亦称“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在经济科学研究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人。该奖于1969年开始与其他5个奖项同时颁发。

1990年诺贝尔的一位重侄孙克劳斯·诺贝尔又提出增设诺贝尔地球奖,授予全世界为保护环境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士。这项被称为绿色诺贝尔奖的“联合国——地球是一体”奖于1991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之际由“地球是一体”协会在联合国的赞助下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其中奖金数视基金会的收入而定,奖金的面值由于通货膨胀逐年有所提高,最初约为3万多美元,20世纪60年代约为7.5万美元,80年代约为22万美元,90年代达到100万美元左右。2001年每项诺贝尔奖奖金金额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95万美元)。2005年每项贝尔奖奖金金额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30万美元)。 诺贝尔遗产到底有多少钱

金质奖章约重半镑,内含黄金23K,奖章直径约为6.5厘米,正面是诺贝尔的浮雕像。不同奖项、奖章的背面饰物不同。每份获奖证书的设计也各具风采。颁奖仪式隆重而简朴,每年出席的人数限定在1500人至1800人之间,其中男士要穿燕尾服或民族服装,女士要穿严肃的晚礼服,仪式中所用的鲜花从世界各地空运而来,以表示对知识的尊重。

诺贝尔奖自1901年颁发以来,共有六位华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他们分别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

根据诺贝尔遗嘱,在评选的整个过程中,获奖人不受任何国籍、民族、意识形态和宗教的影响,评选的唯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但也有人指出,诺贝尔奖特别是和平奖在评选过程中有时仍受政治等因素影响。

诺贝尔奖评选的全过程都是保密的,而且没有复议。在发表最后结果时,也只有获奖人的姓名和简要理由。有关评选的记录和候选人材料等,50年内都不得向外界公开。即使过了这一时限,也仅供研究诺贝尔奖的专业人员查阅。诺贝尔奖各颁奖机构都极为强调其严格的独立性。即便是瑞典和挪威政府,对评选结果也不能施加任何影响。

遵照诺贝尔遗嘱,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生理学或医学奖由瑞典皇家卡罗林医学院评定,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评定,和平奖由挪威诺贝尔委员会选出。1968年又增设了经济学奖,奖金由瑞典中央银行提供,委托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负责评定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文学院首建于1786年,是以维护和发展瑞典文学和文字为宗旨的国家学院。18名终身院士组成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每年10月的一个星期四公开宣布当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根据古老的传统,退出文学院的院士名额将不添加,只有在现任院士去世后才增添新的院士。2005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评委克努茨·安隆德教授在当日出版的《瑞典日报》上撰文宣布退出瑞典文学院,原因是他对文学奖评委会2004年评选奥地利女作家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不满。

诺贝尔奖的每个授奖单位设有一个由5人组成的委员会负责评选工作,这个委员会三年一届。其评选过程和原则为:

——评选过程的第一步是推荐候选人。推荐者必须有一定资格,他们必须是:前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奖评委会委员、特别指定的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评委会特邀教授、有代表性的作家协会主席(文学奖)、某些国际性会议和组织的成员(和平奖)、各国议会议员和内阁成员(和平奖)。任何人都不能推荐自己为获奖者。瑞典和挪威政府无权干涉诺贝尔奖的评选工作,不能表示支持或反对被推荐的候选人。推荐候选人工作在每年2月1日前结束,9月份左右推荐人把推荐报告递交有关评选机构。评选委员会在对候选人的成就进行讨论后,于10月中旬公布评选结果。各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对候选人的评审工作都是秘密进行的。

——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接受各项诺贝尔奖推荐的候选人。通常每年推荐的候选人有1000—2000人。

——2月1日起,各项诺贝尔奖评委会对推荐的候选人进行筛选、审定,工作情况严加保密。到9月份时,各领域的获奖人已基本内定,然后由评委会召开大会正式决定。

——10月的第二个星期里,选出本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选举结果揭晓,立即通知获奖者。

——12月10日是诺贝尔逝世纪念日,这天分别在斯德哥尔摩和奥斯陆(和平奖)隆重举行诺贝尔奖颁发仪式。在瑞典,由国王为获奖者授奖。

瑞典诺贝尔基金会宣布,2006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将在10月第一周和第二周举行,各奖项的奖金均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

历届诺贝尔奖获奖名录

1901年12月10日第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伦琴因发现X射线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荷兰科学家范托霍夫因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科学家贝林因血清疗法防治白喉,破伤风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法国作家苏利·普吕多姆因诗《命运》、《幸福》、《眼睛》等散文;《论艺术》、《诗句的断想》等著作获诺贝尔文学奖。

瑞士人桂南因创立国际红十字会、法国人帕西因创立国际和平联盟和各国议会联盟而共同获诺贝尔和平奖。

1902年12月10日第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荷兰科学家洛伦兹因创立电子理论、荷兰科学家塞曼因发现磁力对光的塞曼效应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费雪因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罗斯因发现疟原虫通过疟蚊传入人体的途径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士人戈巴特因创建国际和平局、桂科蒙因宣传和平、反对战争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德国历史学家塞道尔·蒙森获诺贝尔文学奖。

1903年12月10日第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因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居里夫妇因发现放射性元素镭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瑞典科学家阿伦纽斯因电解质溶液电离解理论获诺贝尔化学奖。

丹麦科学家芬森因光辐射疗法治疗皮肤病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挪威作家比昂松因《罗马史》、《罗马国家法》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人克里默因仲裁国际争端,推动国际和平运动,领导国际工人协会获诺贝尔和平奖。

1904年12月10日第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瑞利因发现氩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科学家拉姆赛因发现六种惰性所体,并确定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俄国科学家巴浦洛夫因消化生理学研究的巨大贡献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西班牙作家埃切加莱·埃萨吉雷因剧作《在剑柄上》、《最后的夜晚》、《怀疑》等、法国作家米斯特拉尔因诗《米海耶》《仁那皇后》等而共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873年成立的国际法协会因促进国际和平与合作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05年12月10日第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勒纳因阴极射线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拜耳因研究有机染料及芳香剂等有机化合物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科学家科赫因对细菌学的发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波兰作家显克微支因小说《三部曲》、《你往何处去》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奥地利女强人苏纳特因积极促进世界和平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06年12月10日第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汤姆逊因研究气体的电导率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法国科学家穆瓦桑因分离元素氟、发明穆瓦桑熔炉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意大利科学家戈尔吉和西班牙科学家拉蒙·卡哈尔因对神经系统结构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意大利作家卡杜齐因诗《撒旦颂》,著作《早期意大利文学研究》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总统罗斯福因成功调解日俄冲突获诺贝尔和平奖。

1907年12月10日第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迈克尔逊因测量光速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因发现无细胞发酵获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科学家因发现疟原虫在致病中的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英国作家鲁德耶德·吉卜林因诗《营房歌曲》、小说《吉姆》获诺贝尔文学奖。

意大利人莫内塔因坚持不懈地宣传和平思想、法国人雷诺为解决国际争端树立了典范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08年12月10日第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法国科学家李普曼因发明彩色照片的复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因研究元素的蜕变和放射化学获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科学家埃尔利希因发明“606”、俄国科学家梅奇尼科夫因对免疫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作家欧肯因《伟大思想家的人生观》获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人阿诺德森因为和平解散挪威-瑞典联盟尽力奔波、丹麦人巴耶因积极从事国际和平运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09年12月10日第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德国科学家布劳恩因发明无线电报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因催化、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瑞士科学家柯赫尔因对甲状腺生理、病理及外科手术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典作家拉格洛夫因小说《古斯泰·贝林的故事》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比利时人贝尔纳特因调解国际争端、争取限制军备、法国人德康斯坦因促进法美和解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10年12月10日第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荷兰科学家范德瓦尔斯因研究气体和液体状态工程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瓦拉赫因脂环族化合作用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俄国科学家科塞尔因研究细胞化学蛋白质及核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作家海泽因小说《傲子女》、《天地之爱》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1891年成立的国际和平局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获诺贝尔和平奖。

1911年12月10日第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维恩因发现热辐射定律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法国科学家玛丽·居里(居里夫人)因发现镭和钋,并分离出镭获诺贝尔化学奖。

瑞典科学家古尔斯特兰因研究眼的屈光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比利时作家梅特林克因剧本《青鸟》、《莫娜娃娜》获诺贝尔文学奖。

奥地利人弗里德因创建几种宣传和平的刊物,并创建国际新闻协会获诺贝尔和平奖。

1912年12月10日第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荷兰科学家达伦因发明航标灯自动调节器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格利雅因发现有机氢化物的格利雅试剂法、法国科学家萨巴蒂埃因研究金属催化加氢在有机化合成中的应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医生卡雷尔因血管缝合和器官移植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作家霍普特曼因剧本《织工们》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人鲁特因促使24项双边仲裁协定的签订获诺贝尔和平奖。

1913年12月10日第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荷兰科学家卡曼林欧尼斯因研究物质在低温下的性质,并制出液态氦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瑞士科学家韦尔纳因分子中原子键合方面的作用获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科学家里歇特因对过敏性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印度诗人泰戈尔因诗《新月集》、《吉檀迦利》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比利时外交官拉方丹因促使日内瓦和平会议通过阻止空战决议获诺贝尔和平奖。

1914年12月10日第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劳厄因发现晶体的X射线衍射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理查兹因精确测定若干种元素的原子量获诺贝尔化学奖。

奥地利科学家巴拉尼因前庭器官方面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15年12月10日第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威廉·亨利·布拉格和威康·劳伦斯·布拉格父子因用 X射线分析晶体结构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威尔泰特因对叶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因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获诺贝尔文学奖。

1916年12月10日第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瑞典作家海登斯坦因诗《朝圣与漂泊的年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17年12月10日第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巴克拉因发现 X射线对元素的特征发射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丹麦作家吉勒鲁普因小说《日耳曼人的徙工》、丹麦作家彭托皮丹因小说《希望之乡》、《幸运的彼得》、《冥国》而共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863年成立的国际红十字委员会因在建立战俘与家属通讯方面的大量工作获诺贝尔和平奖。

1918年12月10日第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普朗克因创立量子论、发现基本量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哈伯因氨的合成获诺贝尔化学奖。

注:本届诺贝尔奖仅颁发两项

1919年12月10日第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斯塔克因发现正离子射线的多普勒的效应和光线在电场中的分裂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比利时科学家博尔德因发现免疫力,建立新的免疫学诊断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士作家斯皮特勒因史诗《奥林匹亚的春天》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总统威尔逊因倡议创立国际联盟获诺贝尔和平奖。

1920年12月10日第二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瑞士科学家纪尧姆因发现合金中的反常性质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能斯脱因发现热力学第三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1921年补发)

丹麦科学家克罗格因发现毛细血管的调节机理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挪威作家汉姆生因小说《土地的成长》、《维克多利亚)获诺贝尔文学奖。

法国人布尔茨瓦因在创立国际联盟中做了大量工作获诺贝尔和平奖。

1921年12月10日第二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籍德裔科学家爱因斯坦阐明光电效应原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科学家索迪因研究放射化学、同位素的存在和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作家法郎士因小说《现代史话》获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人布兰延、挪威人兰格因倡导国际和平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22年12月10日第二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丹麦科学家玻尔因研究原子结构及其辐射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科学家阿斯顿因用质谱仪发现多种同位素并发现原子获诺贝尔化学奖。

英国科学家希尔因发现肌肉生热、德国科学家迈尔霍夫因研究肌肉中氧的消耗和乳酸代谢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西班牙作家贝纳文特·马丁内斯因剧本《利害关系》、《星期六晚上》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挪威人南森因领导国际赈济饥荒工作获诺贝尔和平奖。

1923年12月10日第二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密立根因测量电子电荷,并研究光电效应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奥地利科学家普雷格尔因有机物的微量分析法获诺贝尔化学奖。

加拿大科学家班廷、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因发现胰岛素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爱尔兰作家叶芝因诗剧《胡里痕的凯瑟琳》获诺贝尔文学奖。

1924年12月10日第二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瑞典科学家西格班因研究 X射线光谱学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荷兰科学家埃因托芬因发现心电图机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波兰作家莱蒙特因小说《农民》获诺贝尔文学奖。

1925年12月10日第二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弗兰克、赫兹因阐明原子受电子碰撞的能量转换定律而共同获得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奥地利科学家席格蒙迪因阐明胶体溶液的复相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爱尔兰作家肖伯纳因剧本《圣女贞德》获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首相张伯伦因策划签订《洛迦诺公约》、美国人道威斯因制定道威斯计划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26年12月10日第二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法国科学家佩林因研究物质结构的不连续性,测定原子量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瑞典科学家斯韦德堡因发明高速离心机并用于高分散胶体物质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丹麦医生菲比格因对癌症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意大利作家黛莱达因小说《离婚之后》、《灰烬》、《母亲》获诺贝尔文学奖。

法国人白里安因促进《洛迦诺和约》的签订、德国人施特莱斯曼因对欧洲各国的谅解作出贡献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27年12月10日第二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康普顿因发现散射 X射线的波长变化、英国科学家威尔逊因发明可以看见带电粒子轨迹的云雾室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维兰德因发现胆酸及其化学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奥地利医生尧雷格因研究精神病学、治疗麻痹性痴呆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因哲学著作《创造进化论》诺贝尔文学奖。

法国人比松因多方谋求和平与法德和好、德国人奎德因反对非法军事训练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28年12月10日第二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理查森因发现电子发射与温度关系的基本定律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温道斯因研究丙醇及其维生素的关系获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科学家尼科尔因对斑疹伤寒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挪威女作家温塞特因小说《克里斯门·拉夫朗的女儿》获诺贝尔文学奖。

1929年12月10日第二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法国科学家德布罗意因提出粒子具有波粒二项性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科学家哈登因有关糖的发酵和酶在发酵中作用研究、瑞典科学家奥伊勒歇尔平因有关糖的发酵和酶在发酵中作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荷兰科学家艾克曼因发现防治脚气病的维生素B1、英国科学家霍普金斯因发现促进生命生长的维生素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作家曼因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人凯洛格因在签订《凯洛格·白里安公约》的工作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0年12月10日第三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印度科学家拉曼因研究光的散射,发现拉曼效应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费歇尔因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兰斯坦纳因研究人体血型分类、并发现四种主要血型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美国作家刘易斯因小说《大街》、《巴比特》获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人瑟德布洛姆因努力谋求世界和平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1年12月10日第三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博施、伯吉龙斯因发明高压上应用的高压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科学家瓦尔堡因发现呼吸酶的性质的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典作家卡尔费尔特因诗集《荒原和爱情之歌》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人亚当斯因争取妇女、黑人移居的权利、美国人巴特勒因促进国际相互了解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32年12月10日第三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海森堡因提出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朗缪尔因提出并研究表面化学获诺贝尔化学奖。

英国科学家艾德里安因发现神经元的功能、英国科学家谢灵顿因发现中枢神经反射活动的规律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因长篇小说《福尔赛世家》诺贝尔文学奖。

1933年12月10日第三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狄拉克、奥地利科学家薛定谔因建立量子力学中的波动方程而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摩尔根因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苏联作家蒲宁因小说《旧金山来的绅士》获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人安吉尔因证论战争会给国家带来利益的荒谬性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4年12月10日第三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尤里因发现重氢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迈诺特、墨菲、惠普尔因发现治疗贫血的肝制剂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意大利作家皮兰德娄因剧本《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获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人亨德森因热心裁减军备工作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5年12月10日第三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查德威克因发现中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法国科学家约里奥·居里因合成人工放射性元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科学家斯佩曼因发现胚胎的组织效应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人奥西茨基因揭露德国秘密重整军备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6年12月10日第三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奥地利科学家赫斯因发现宇宙辐射、美国科学家安德林因发现正电子而共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荷兰科学家德拜因 X射线的偶极矩和衍射及气体中的电子方面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英国科学家戴尔、德国科学家勒维因发现神经脉冲的化学传递而共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美国作家奥尼尔因剧本《天边外》、《在榆树下的欲望》获诺贝尔文学奖。

阿根廷人拉马斯因对结束玻利维亚和巴拉圭战争作出贡献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7年12月10日第三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戴维森、英国科学家汤姆逊因发现电子在晶体中的衍射现象而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科学家霍沃恩因研究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瑞士科学家卡勒因研究胡萝卜素、黄素和维生素、匈牙利科学家森特哲尔吉因发现维生素C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法国作家马丁·杜加尔因小说《若望·巴鲁瓦》获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人塞西尔因维护国际和平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8年12月10日第三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意大利科学家费米因用中子辐射产生人工放射性元素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库恩因研究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获诺贝尔化学奖。但因纳粹的阻挠而被迫放弃领奖。

比利时科学家海曼斯因发现呼吸调节中劲动脉窦和主动脉窦的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因小说《大地》获诺贝尔文学奖。

1931年成立的高森国际难民办公室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9年12月10日第三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劳伦斯因发明回旋加速器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布特南特因性激素方面的工作、瑞士科学家卢齐卡因聚甲烯和性激素方面的研究工作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布特南特因纳粹的阻挠而被迫放弃领奖。

德国科学家多马克因发现磺胺的抗菌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因纳粹的阻挠而放弃。

芬兰作家西伦佩因小说《夏夜的人们》获诺贝尔文学奖。

1940年~1942年的诺贝尔奖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而中断。

1943年12月10日第四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斯特恩因发明质子磁矩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匈牙利科学家赫维西因在化学研究中用同位素作示踪物获诺贝尔化学奖。

丹麦科学家达姆因发现维生素K、美国科学家多伊西因研究维生素K的化学性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44年12月10日第四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拉比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哈恩因发现重原子核的裂变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厄兰格、加塞因发现单一神经纤维的高度机能分化,而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丹麦作家延森因历史小说《漫长的旅程》获诺贝尔文学奖。

为资助国际红十字会的工作而给予国际红十字委员会诺贝尔和平奖。

1945年12月10日第四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奥地利科学家泡利因发现量子的不相容原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芬兰科学家维尔塔宁因发明酸化法贮存鲜饲料获诺贝尔化学奖。

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弗洛里、钱恩因发现青霉素及其临床效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智利作家米斯特拉尔因西班牙语诗歌创作上的成就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人赫尔因促进联合国的诞生获诺贝尔和平奖。

1946年12月10日第四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布里奇曼因高压物理学的一系列发现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萨姆纳因发现酶结晶、美国科学家诺思罗普、斯坦利因制出酶和病素蛋白质纯结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马勒因发现 X射线辐照引起变异获诺贝尔生

Ⅹ 巴金是谁他有哪些作品

作家简介:
巴金(1904~2005.10.17),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人物,立志做社会活动家的他,却成为小说家、散文家。新时期之后历任多届作协主席,可谓德高望重。其作品感情丰沛,故三部曲式大部头之作甚多,后期作品用笔趋于沉实,其长篇小说《寒夜》堪称杰作。(宇慧按)

自然情况: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等。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的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他热情关注和支持旨在繁荣文学创作的各项活动,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动,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报告文学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火集》、散文小说集《巴金近作》、随笔集《随想录》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选》。《创作回忆录》等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作品大都收集在14卷《巴金文集》内,新编的《巴金全集》于1986年起陆续出版。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多年来他还出版了大量译作。巴金小说创作最为著称的是取材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的作品,《家》就是这方面写得最成功、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动过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善于在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真挚朴实的描写中,倾泻自己感情的激流,细腻独到,自有一种打动人的艺术力量。

阅读全文

与基金会三部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银行货币收藏理财上下班时间 浏览:442
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公司 浏览:520
公司分红股票会涨吗 浏览: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规模品种 浏览:950
跨地经营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浏览:343
民生银行理财产品属于基金吗 浏览:671
开间金融公司 浏览:482
基金从业资格科目一的章节 浏览:207
货币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浏览:590
投资几个基金合适 浏览:909
东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地址 浏览:273
亚洲指数基金 浏览:80
金融公司贷款倒闭了怎么办 浏览:349
金融服务人员存在的问题 浏览:303
怎样开展普惠金融服务 浏览:123
今天鸡蛋期货交易价格 浏览:751
汕头本地证券 浏览:263
利市派股票代码 浏览:104
科创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浏览:737
2016年指数型基金 浏览: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