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和合本圣经的翻译背景
中文圣经翻译历史
东正教的中文圣经
俄罗斯东正教在华传教历史可从1695年在北京成立的「圣索菲亚」教堂开始.并於1715年有第一届的「驻北京传道团」来华正式传教。然而他们的传教工作成果很少,据1892年北京传道团教徒名册的资料,当时教徒有459人,其中只有310人是地道的中国人,这可能是传教士太少的缘故。他们对翻译圣经的热诚及规模相对於天主教及基督教来说也少得多,在十九世纪後期才有第一次的中文圣经翻译本出现。其中有一本《新约》,是第14届驻北京传道团神父固里·卡尔波夫将《马礼逊译本》(见後)校订後出版;另外还有一本名为《福音义解》的部分内容,可能出自神父米哈伊尔所编的《福音书》,由第16届驻北京传道团神父弗拉维昂·高连茨基在巴拉第·卡法罗夫神父的指导下,用汉语编写而成。然而这两本书译自那种圣经版本,运用什麽翻译原则、在什麽时候出版,这些问题都尚待考证。
基督教的中文圣经译本
自基督教来华传教伊始,圣经的翻译工作便从无间断地进行,并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中文译本版本。基督教不同於天主教会有统一的教制,不同的基督教派有各自强调的神学观点(如浸礼宗坚持圣洗礼需全身浸入水中,灵恩派强调圣神的临在与工作),引致在圣经翻译上有不同的用语(就如现今常用的基督教和合本圣经也有「神版」及「上帝版」两版本)。另外基督教普遍以圣经为教义及真理的唯一标准,故此他们非常注重圣经的传播及教导。这些因素促使基督教在华传教史上比天主教更重视圣经翻译,也因此出现了较多不同的译本。
马礼逊译本
基督教的圣经中译是随着第一位来华传教士马礼逊牧师(Rev. R. Morrison)的传教生活而开始。与他一起做翻译工作的有米怜牧师(Rev. W. Milne),他们同属於伦敦传道会(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的传教士。马礼逊於1807年来华,即着手翻译圣经,於1813年将新约译好;旧约部份与米怜合译,至1819年完成所有翻译,整本圣经在1823年於马六甲出版,名为《神天圣书》。马氏自述他的译作是「忠於原文」,有学者认为他译新约所依据的是「公认本」(Textus Receptus),并参考了英文「钦定本」(Authorized Version)及从大英博物馆抄来的「巴设译本」。至於译文方面,马氏自言较着重「正确明了原文的意义、感觉与精神、用普通大众的文字;避免使用宗教与哲学专门名词」。这译本虽然在英国甚为有名,但是在中国不大受人欣赏,於是马氏提议由麦都思(W. H. Medhurst),郭实猎(K.F. A. Gutzlaff),裨治文(E. C. Bridgman)及马儒翰(J. R. Morrison)组成四人小组,於1840年出版了一本「新遗诏书」(或称为四人小组译本)。这译本的新约部分後由郭实猎修改出版,名为「救世主耶稣新遗诏书」,及後为太平天国洪秀全等人采用,并作了许多删改。
马士曼译本
另一本早期中文译本是由英国浸礼会(Baptist Missionary Society of England)的马士曼(John Marshman)及拉沙(Joannes Lassar)合译的。马士曼之所以参与译经工作,是受了当时一位公理会(Methodist Church)宣教士要求所影响,这位宣教士要求「设立一个公会,专责翻译圣经使它成为东方最多人口的国家的语言」。他随即加入了当时设在印度的译经小组,结识了拉沙,展开了圣经中文翻译的工作。据马士曼所述,他们的译经方式是拉沙首先将圣经由英文译成中文,每译完一段後,由马士曼根据希腊文新约圣经逐句斟酌修改,然後再让一位不懂英文的中国人加以修改。前後需要经过十多次修改审阅,才可付印。新约部分於1816年完成,旧约译就於1822年,并在印度出版,此版本较马礼逊译本早一年面世。
马士曼译本与马礼逊译本可说是同期基督教宣教士的产品,最有趣的是当学者比较他们两者时,发现他们在字句上有很多相合之处,这令人怀疑他们同时各自拥有一个相同的蓝本作参考;进而推测他们同时参考了巴设译本。若然事实如此,那可说基督教早期的圣经译本不约而同地已具有天主教译本的影子。
委办译本
步入十九世纪中期,中国被迫开放更多通商口岸与西方列强,也同时容许更多宣教士入华传教。於1843年英国伦敦传道会、美国及美南浸信会、美国长老会等几个在华传教会派代表在香港开会,商讨重译圣经。他们决定在全中国分区域组成五个译经委员会,每一区译完经文後便寄给其他区委会。他们又决定以「公认本」为翻译蓝本,并规定译文应与原文本意相同,成语方面也要符合原文意义。在1847年代表举行第二次大会,在此次会议中,浸信会代表退出;与会者又因「神」、「上帝」、「灵」等译名的争论而分成两派,因而出现了两种版本的新约译本(美华圣经公会采用「神」字;大英圣经公会用「上帝」)。在旧约翻译方面,与会代表又因意见不合而分散,留下来的英国代表们於1853年将旧约译好,次年出版,名为「委办译本」。至於美国代表们则另起炉灶,於1859年出版新约,1862年出版旧约,名为「裨治文译本」,由美华圣经公会出版。
和合译本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中国开始有较通俗语言(官话)中文圣经,例如在北方有施约瑟为首的新旧约官话译本(1878年);南方有杨格非(John Griffith)所译的官话译本。另加上其他已完成的译本,此时期的宣教士都体会到有数种圣经译本在中国同时通行,实在对传教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於是在1890年在上海举行的一次宣教士大会中,与会成员就划一中文圣经译本问题达成协议:分别就深文理、浅文理及官话叁种和合译本的工作成立叁个翻译委员会,将南北两部官话圣经合并(和合),加以改良,并以1885年版的《英文修订本圣经》(Revised Version)为蓝本进行翻译。而各圣经公会可自行决定英文名词God,Holy Spirit, Baptism的中译词。这叁个译委会各有不同的工作进度,只有官话和合本的翻译工作对以後一世纪有巨大的影响。
这官话和合译本翻译委员会起初共有七位成员,在1906年新约完成时剩下五人,分别是狄考文(C. W. Mateer)、富善(C. Goodrich)、欧文(G. Owen)、鲍康宁(F. W.Baller)及鹿依士(S. Lewis)。自1891年第一次译委会开始,以28年时间,将整部圣经译毕,於1919年出版,定名为《国语和合译本》。这译本出版後不久,即通行全国,自始成为全中国的通用译本。其翻译共有四项原则:
1.译文必须为全国通用语言,不可用地方土语;
2.行文须简单,在礼拜堂讲坛诵读时,各阶层人士都能明了;
3.字句必须忠於原文,同时又不失中文的韵气;
4.暗喻应尽量直译,而非意译。
他们认为这些原则中,尤以第3项最为重要;然而在译经的过程中,又渐渐倾向重视意义上的准确性。
华人翻译的基督教中文圣经译本
以上所提及的各种译本,全是由外国宣教士所翻译。由和合本圣经得到空前成功以後,基督教圣经翻译亦进入了一个新纪元:翻译工作由西方教士转为以华人为主。朱宝惠与赛兆祥(Sydenstriker)合译的新约(於1929年出版),为这段历史开展了序幕。然而他们觉得有需要重译,於是由朱独力依据希腊文新约逐字逐句,用通俗显浅的中文译出,成书於1936年,得到了甚好的评价。还有王宣忱译的《新约全书》,於1933年出版,译自1916年伦敦印行的拉丁文新约译本,并参考了1901年纽约印行的英文圣经译本,据说这译本也颇有参考价值。另外於1932年郑寿麟博士及陆享理牧师(Rev. H Ruck)开展了合译新约的工作,并於1939年出版部分新约,名为《国语新旧库译本新约全书》。此译本的特点在於强调「信」的翻译原则,由希腊文直接译出。还有吕振中译的《新约全书》,原文根据苏特(Alexander Souter)的新约希腊文版本。吕氏的翻译原则有:1.照原文直译;2.不避免非中国式的语法;3.尽量保持原文结构。此译本於1946年出版,1952年出版译修稿。旧约部份以玛索辣经卷作为底本,并参考撒玛黎雅古卷,拉丁通行译本,七十贤士译本等。整部圣经译本於1970年出版。
从这段时期开始,基督教的圣经中译工作正式由本地华人担任,也采用了当时流行的原文校订版本作为翻译蓝本。用语方面,亦因着白话文的流行而采用日常惯用的中文词语。然而翻译工作仍多偏重新约;这可能因当时懂得希伯来语的学者甚为稀少,也可能因新约较旧约更易广为传诵和了解。
七十年代以後基督教的圣经中文译本
直至六十年代末期,基督教的圣经中文译本已不下数十本之多;旧的翻译因语文潮流的变化而渐被淘汰,新的译本又因要达至较好的翻译效果而相继出现,却唯独是国语和合本在基督教会的地位仍屹立不倒。事实虽然如此,但基督教内对圣经译本仍有两种要求倾向:1.在过去六十多年来,中国白话文经历了不少变化;以现代日常用语来看,和合译本的语文则略为过时,为使更多人(特别是非信徒)了解圣经,有需要将圣经用现代语言重新翻译;2.这几十年有许多圣经古抄本及译本被发现出来,大大充实了经文校勘本的内容;和合本的蓝本主要是「公认经文」,未能反影当代经文研究的成果,所以有需要重译。由此引发当代两个大规模的圣经重译工作,就是《现代中文译本》及《圣经新译本》。
现代中文译本
这译本的翻译工作於1971年开始,以奈达博士(Dr. Eugene A.Nida)及一群译经专家所拟定的「国语新约翻译指导原则」(Kuoyu New Testament guiding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将《现代英文译本》(Today's English Version)翻译出来。之後由八位学者组成审阅小组,根据亚兰(KurtAland)等人所编的《希腊文新约》(The Greek New Testament)校对译稿,并交回译者及顾问们作最後定稿。当时译者为许牧世,而审阅小组的成员有骆维仁、周联华、房志荣等。译本的新约部分於1975年出版,整部圣经於1979年出版。此译本的特色在於运用「意义相符、效果相等」(Dynamic equivalence)的原则翻译,比直译较有弹性,句子亦较自然,但难免牺牲了希腊原文字句的结构。译本的对象是具有中学程度的读者,故此,避免运用宗教术语,可使非教徒也能阅读。另外,由於此译本最初原意是一部天主教及基督教的「合一译本」,以回应当时合一运动的需要,故此在审阅小组里的成员有天主教的代表。但始终在用词上未能达至共识,最後只能出版一部只将「上帝」改为「天主」,将「圣灵」改为「圣神」、「耶和华」改为「上主」的所谓「天主教」版现代中文译本,实属可惜。
圣经新译本
这译本的起缘,是由一个专门资助各地信徒重新翻译当地语言圣经的一个基金会发起,於1971年开始蕴酿,1972年正式成立「中文圣经新译会」执委会,并开始翻译工作。最初他们将约翰福音(若望福音)译出作为试验,让教内人士提出意见。之後又译出约拿书(约纳先知书)、哈巴谷书、玛拉基书(玛拉基亚先知书)等试译本。1974年订出了翻译工作的具体过程:这译本在旧约方面采用德国圣经公会出版的希伯来文圣经(Biblia Hebraica Stuttgartensia. Deutsche Bibelstiftung Stuttgart,1977)为蓝本;新约方面以亚兰等人所编的《希腊文新约》的第二版(1968年版)为底本,由原文直接译出。之後将译稿交由叁人小组分别从原文、神学及语文叁方面加以审阅,完毕後将小组意见寄交各地华人教会领袖、圣经学者等徵询意见。最後再将收回来的意见加以综合、取舍;将译稿、研究报告、补充资料等交回审裁委员会作最後定稿。经过4年的努力,终於在1976年出版了《新约全书新译本》,然而因翻译专才不足及经费问题,整本圣经的翻译至1992年方能完成,并於1993年出版,定名为《圣经新译本》。此译本能否取代和合本圣经成为基督教通行译本,尚要拭目以待。
总结──天主教与基督教中文圣经译本的简略比较
以上篇章已分别简介了各种天主教中文圣经译本与基督教译本的翻译历史,现在让我们将两者作一比较。就历史年代而言,天主教较基督教早二百多年来华传教,然而较为正统的圣经翻译工作则相差不到半个世纪。两教早期的译经工作都从个人力量开始(如巴设、马礼逊等),多从新约方面入手开始翻译。另外基督教因其内部具有各宗派特色,他们各有其在华工作的传教士,於是也产生了具有不同神学观点的译经小组,出版了各具特色的中文圣经译本。还有传统基督教一般以圣经为基督徒生活及神学的无上准则,故此对圣经的翻译及传播甚为重视,也间接促使更多传教人员从事圣经翻译工作,其译本数量也较天主教的译本为多。
另一方面,两教亦意识到要产生一本更为准确,措词更为流畅的圣经中译本,就必须集数人之力,方可完成。这方面基督教的意识较天主教为早,在十九世纪初已有「委办译本」的翻译小组出现;而天主教则要到二十世纪中叶思高圣经学会的产生才有较具规模的译经小组。还有西方教士们渐渐意识到更好的翻译必须有华人信徒的参与,方可达成,故此翻译的重心由以西方传教士为主,渐渐转移至以华人信徒为主,这方面天主教的转变则较基督教为早。在这章结束之前,就以一个简表为天主教与基督教各通行译本作一个简单的比较:
和合译本
思高译本
现代中文译本
圣经新译本
翻译蓝本
《英文修订本圣经》
旧约:基特耳《希伯来文圣经》第3版
新约:默尔克《新约全书》第七版
《现代英文译本》
旧约:德国圣经公会出版的希伯来文圣经
新约:《希腊文新约》的第二版
参考圣经版本
旧约:不详
新约:公认本圣经
旧约:西乃抄本及有关死海古卷等
新约:峰索登、乃斯特尔等校勘本
旧约:基特耳的《希伯来文圣经》第3版
新约:《希腊文新约》第叁版
不详
参考译本
旧约:不详新约:英皇钦定本、委办译本等
旧约译本:七十贤士译本、拉丁通行本、叙利亚简明译本、贺清泰译本等
新约译本:拉丁通行本、巴设译本、和合译本等
《新英国圣经》
(New English Bible)、《耶路撒冷圣经》(Jerusalem Bible)、《标准修订译本》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等
不详
成书年份
1919
译释本:1961
合订本:1968
1979
1993
工作方式
小组翻译
小组翻译
一人翻译,小组修改
分各部分合译,最後由叁人审阅修改
翻译重点
以信为主
以信为主,达为次
以达为主
以信为主
基本翻译原则
形式相符(Formal Correspondence Translation)
形式相符
意义相符、效果相等
忠於原文
译者/翻译团体
狄考文、富善、欧文、鲍康宁、鹿依士
思高圣经学会(全为方济会神父)
译者:许牧世
审阅者:骆维仁、周联华、房志荣等
中文圣经新译会
Ⅱ 什么叫汽车风水
风水大师透露的汽车风水知识,特别管用!不可不知!
现代汽车虽然在风水学创立之初并不存在,但汽车的应用,已相当普及,人们对风水的重视,很自然地就会关注到汽车风水相关知识,以求得风水上的平安及心理上的安慰。笔者现在就当前流行的汽车风水相关知识一一释疑,帮你更加理性、客观、科学地了解风水、了解汽车风水。
一、车身颜色风水
按易经八卦及五行理论,每种颜色对应相应的五行属性:
属木的颜色有青色、绿色;
属火的颜色有红色、紫色;
属土的颜色有黄色、棕色;
属金的颜色有白色、金色;
属水的颜色有黑色、蓝色。
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大家都很熟悉了,那就是: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如何正确的选择车身五行颜色来调节我们的人体自身的能量场呢?这就需要首先看车主的生辰八字是五行中的哪个属性,再选择五行属性能够能够生车主八字的车身颜色,如果又刚好是车主的幸运颜色就最好不过了。
汽车颜色风水
比如:某车主八字的五行属性是水,则选择属金的白色、金色的车。因为车身颜色属金,可以生车主的水。对车主来说,这台车在后期使用中,就会给车主带来帮助,带来助力。
也可以选择车主八字相克的属性颜色,所谓克者为财,车主克车身,则意味着车子本身是车主的财源,可以为车主带来源源不断的财,正合了财源滚滚来之意。
比如:某车主八字的五行属性是水,则选择属火的红色、紫色的车。因为车身颜色属火,刚好被车主的水性所克。
反之,如果车身颜色克车主,或车主生了车身颜色,则会带来诸多耗损及其它不如意甚至严重的事故,对车主不利。
二、车牌号码风水
车牌号码一般为数字和字母的组合,这里就需要先知道数字和字母的五行属性。
数字:1、6属水; 2、7属火; 3、8属木;4、9属金;5、0 属土。
字母属于外来品,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本没有按五行归类,不过,一些大师居然也找到参照,并为其找到五行归属:
A,B属木,C、D属火;E、F属土;G、H属金;I、J属水;余下依次类推。
网传车牌号码的五性属性有两种计算方法
1、直接看车牌号码最后一位的五行属性。
2、把车牌号码的5位数字或字母(换算成数字)全部加起来,再把所得到的和的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相加,直到得到一位数,再看最后得到的这个一位数的五行属性。
如:车牌号码为“粤B·3D689”,计算公式为:3+4(D)+6+8+9=30,再计算3+0=3,属木。
这两种计算方法随便哪一种都可以,具体用哪一种,没有强制规定,车主本人喜欢就行,显得有些随意。
和车身颜色一样,要对车主本人相生或被车主本人所克的车牌号码,就是好风水的车牌号码。
Ⅲ 世界许多国家的外交官对联和合国的做法在态度上有何变化为什么
就如同中央政府下达一个指令,各种人有不同的反应一样。
Ⅳ 以两岸文化传承为主题写作文。
海峡两岸之间最重要的、金刚不坏的纽带,是我们共同享有的中华文化。通过不断的交流和研讨,我们可以把这根纽带扭得更紧。
孔子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他的伟大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为所有中华儿女共同享有的精神遗产;保存并弘扬以儒家学说为主干的中华文化,是包括两岸人民在内的所有中华子孙的天职。
中华文化的智慧体现在哪些地方?就体现和渗透在处理人和人(包括个人与社会、群体与群体、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人和天(亦即自然与环境)的关系、现实和未来的关系以及个人的身与心的关系方面。贯穿在这四大关系中的是中华文化中的哲学理念,就是“天人合一”,是“阴阳和合”,是“和而不同”。中华文化最早树立了以人为本的道德理念,因为我们的先民从历史中,从大自然中,从现实生活中,正确地总结了人类社会应有的正常关系,即:无数个体是社会和国家的基础,个人的道德修养关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于是形成了由己以达天下的“修―齐―治―平”道德之路。在中华文化极为丰富的内涵基础上,在治国和平天下方面又形成了“王道”思想。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称中国五千年来为“超稳定”的社会,但是他却没有注意到造成稳定的众多原因中的这一条。
当今世界的形势颇为类似中国的战国时代,群雄并争,吞噬资源,毁坏环境,弱肉强食。“霸道”充斥世界:人对人霸,国对国霸,人类对自然霸。究其霸之因由,归根结蒂是极力高悬一个“利”字,无限容忍一个“贪”字。这种霸道的世界绝对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而解决之道,除了对于霸道给予必要的抗争、阻遏,还需从长远、从根本处寻求出路,要在整个社会对利的贪求和对道德良知的珍惜二者之间求得相对的平衡。正是在这点上,中华民族可以做出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中华文化有着独特的智慧和丰富的经验来平衡身与心、物与魂、己与他的关系。这智慧和经验,对于个人来说就是对德的崇尚和终生的追求;对于社会、国家和天下来说,就是“王道”。
“王道”的提法,首先见于《尚书 洪范》:“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此时“王道”所指,还是具体的周先王治理天下之道。到了《孟子》说“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这时的王道,则指的是为王之道。至于把“王道”作为一种理想政治的专称,与“霸道”相对,恐怕还是汉儒的功劳。“王道”所指虽然有此变迁,但是其共同点则都是强调对内以德(仁、义)治国,对外则“修文德以来之”,视四海为一家。“王道”,即意味着包容、平等、友爱、融合,意味着以人类共同的幸福为终极目标,这正是当今世界和许多国家所欠缺的。我们愿意和台湾朋友一道,开展这一论题的研究,并努力把“王道”思想的精华介绍给全世界。
严禁抄袭,只供参考 - 。-
Ⅳ 门槛降低和理念更新使随手公益更接地气吗
发起话题讨论、开通募款通道、专题推送公益项目……今年月,四川九寨沟县地震发生后,“微力量”迅速响应。包括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在内的多家机构通过微公益平台发起紧急救援项目,共募集善款超过300万元。
近年来,公益搭上“互联网+”快车,为众多网友参与公益慈善提供便车。超过130家公募机构积极响应,近6700个各领域公益项目轮番登场,公众捐款数额超过8.2亿元……9月,腾讯公益联合国内多家公益组织和爱心企业共同发起第三届“99公益日”活动。以往,公益组织往往苦于信息传播乏力,鲜有所应;如今依托互联网平台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全民公益蔚然成风。
“从以前想参与公益却可遇不可求,到如今随手公益成为指尖习惯,互联网公益借助互动分享的传播方式正影响着越来越多人。”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表示,通过互联网找到适合自己的公益对象和公益活动,“人人公益、随手公益”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Ⅵ 基督教的圣经【和合本】在网上可以买到吗
最好还是去教堂买吧。。重要的不是书,而是书里面的话!
Ⅶ 舞钢黄河文化基金会即不合法,为啥村干部要帮不懂法的村民把血汗钱存进去,钱拿
武冈黄河文化基金会既不合法,为啥村干部一帮不懂法的村民把血汗钱存进去,有利益关系
Ⅷ 中国老子文化发展公益基金的媒体关注
3月30日是农历的二月十五,千年函谷圣关到处被装点一新,河南省灵宝市各界知名人士和来自海内外的华人代表、台胞及道家代表,在这里隆重举行老子诞辰2581周年,《道德经》问世2501年大型活动。在大典上灵宝市万名干部群众和中学师生组成巨大的方阵,在宽阔宏伟的老子文化广场,齐声颂吟《道德经》。中国老子文化发展公益基金管委会主任何俊昆作为特邀嘉宾,在大会上进行书面发言。
老子是我国春秋时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与苏格拉底、柏拉图比肩的全球哲学之父。因《道德经》写于函谷关,道德文化就发源于函谷关,函谷关便集“圣人圣书”为一体,函谷关也就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历史文化圣关。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函谷关早就是以名人(老子)、名著(《道德经》)、名关(函谷关)留芳青史,声播海内外。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美国《纽约时报》还将《道德经》列为世界十大名著之首。正如前苏联汉学家李谢维奇所言:“老子是世界的”。
目前,函谷关景区作为国家级AAAA级旅游景区,被列为河南省政府“8511”重点工程,灵宝市人民政府倾全市之力,争取在两三年内把函谷关建设成国家级AAAAA级风景旅游区。在目前已有的景点太初宫、道圣宫、道家养生园、藏经楼、瞻紫楼、鸡鸣台等20余处名迹胜地的基础上,将辖区面积扩大到36.6平方公里。主要包括百万平方米的太极圣湖工程、天下第一书的“道德天书”工程、以老子圣像为主题的老子广场工程和核心景区景观提升工程等,仅一期工程直接投资就约有6亿元人民币,主要包括完成道岛、德岛、道坛、德堂、天书、老子塑像以及游客中心、太极广场、揽月亭广场、图腾广场、悟道亭广场、养生广场、道家之源广场等重占点建设。
中国老子文化发展公益基金管委会主任何俊昆在发言中表示:老子文化基金将和灵宝市人民政府进行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并充分利用国家提供的政策平台,全力帮助函谷关老子道德文化园区在海内外募集更多的资金,以便在两三年内,把函谷关老子道德文化园区打造成真正意义上的“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5A级风景区,并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天下第一文化圣关和道德文化圣地。
道似无形释天地 德却有益泽后人 ((记者苏惺 河南报道) 5月16日,到处被装点一新的洛阳老君山迎来两岸三地一万多名嘉宾和各界代表,由中国老子文化发展公益基金管委会、河南省旅游局和洛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洛阳市旅游局、栾川县人民政府承办的老君山老子文化苑开苑仪式暨老子铜像开光大典活动,在洛阳老君山风景区隆重举行。
洛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尚朝阳、市县领导刘志会、李柳生、郭栋、李富恩、谭建忠、魏立峰、樊国玺、昝宏仓、郝明献以及老君山旅游开发总公司董事局主席杨植森等出席了开苑典礼。河南省政协常委、河南省道教协会会长黄至杰道长亲自为老子铜像开光。
在开苑大典中,老君山景区董事长杨海波首先向来宾介绍了老子文化苑建设情况。河南旅游局局长苏福功宣布“河南省老君山老子文化苑开苑迎宾”。河南省旅游局局长苏福功、国家旅游报副总编寇奉新、台湾中华道教文化联合会理事长吴光辉等代表社会各界向老子敬献了花篮。中国老子文化发展公益基金管委会主任何俊昆为老子敬献了美酒。
洛阳老君山位于河南省洛阳栾川县城南3公里处,是秦岭余脉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海拔2200米,原名景室山。后因西周“守藏室之史”李耳(即老子)在此归隐修炼,并被唐太宗李世民钦封为“老君山”而沿袭至今。有史料载:唐贞观年间,景室山受皇封修建铁顶老君庙,被历代尊为“道教圣地”和“中国道教之源”。为了纪念道教之祖老子,民间人士每年都在老子诞辰日,即农历二月十五,在老君山举办盛大庙会,以示祭典。加上老君山原貌保存良好,锦山秀水,风景如画,千峰竞秀,蔚为壮观,且栾川境内森林覆盖率达83.7%以上,居河南省第一位,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平均在3万个/立方厘米,被誉为“中原肺叶”和“中国百里画廊”,是休闲度假养生的理想之地,被国家命名AAAA级风景旅游区。
新开苑的老子文化苑规划用地南北长480米、东西宽220米,总面积10万余平方米。在原有景点的基础上,仅扩建项目投资就约达4亿元,是目前国内在建的老子和道教文化项目中规模最大的一处圣地。老子文化苑整体布局以“大道行天下,和谐兴中华”为主题,以“道行天下、德润古今、天人合一、尊道贵德”为理念,沿中轴线从北至南依次为汉阙天一门、平洋广场、老君山照壁、金水桥、众妙门、得一门、上善池、钟鼓楼、崇玄馆、祥和门、三重太极和合广场、老子生平故事浮雕墙、三层天台、老子铜像、道德经墙等建筑,构成了天、地、人三大板块。其中老子铜像高达59米,用360吨青铜铸造,是目前全球最高的老子铜像;道德经墙由两岸三地的81名著名书法家连袂书写,为国内首创;16.8米高的花岗岩石阙门、51米直径的太极和合广场等在国内也都独一无二。
在洛阳老君山文化苑开苑和老子圣像开光前的5月15日,老君山一带一直风和日丽。5月16日上午,老子文化苑开苑结束,10时25分,贵宾刚刚离开老子文化苑区,老天便洒下蒙蒙细雨,午后3时,待所有贵宾离开栾川,天便降起中到大雨,直至子夜方止。更为巧合的是:5月17日又是艳阳高照,而雨后的洛阳老君山,山更翠,水更绿,而开光后的老子铜像,更是褶褶生辉。
河南省旅游局局长苏福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老君山老子文化苑的建成,是传承老子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其产生的巨大社会效应不可估量,这在老君山原有的丰厚道家文化基础上又写上了浓重的一笔,这对老君山打造老子归隐地、建设国内知名的道学圣地,使其成为全国集山水景观游览、老子文化体验、道学教育等功能为一体,吃住行游购娱配套齐全的综合型旅游目的地,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这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好事,也必将在河南的旅游史上留下珍贵的一页。
中国老子文化发展公益基金管委会主任何俊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老君山老子文化苑的建设,走在了全国的前面。作为全国唯一的老子文化公益基金,有责任也有义务,为老君山下一步的深度开发和建设,提供一个更为宽阔的资金平台,以便海内外热爱老子的机构和个人,通过老子文化基金对洛阳老君山进行更多的公益性投资和捐赠,从而把洛阳老君山打造成真正意义上的省内著名、国内知名、国际有名的“老子天下第一”游览观光圣地。
据悉:在洛阳老君山老子文化苑开苑仪式举行的同时,一年一度的老君山文化旅游节也拉开帷幕。节会期间,“天上人间,锦绣栾川”摄影大赛、栾川奇石及旅游纪念品展等一系列活动也将精彩上演。除老君山之外,另有十多亿的北国水乡重渡沟、地质奇观鸡冠洞、森林氧吧龙峪湾、野趣乐园养子沟、冰雪世界伏牛山滑雪场等6个国家AAAA级景区和精品旅游品牌,也都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国内外游客面前。若不然,栾川也就不可能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名县”、“中国旅游强县”和“中国最美的小城”。 在中国老子文化发展公益基倡议下,“老子文化主题公园”建设项目正式启动。
老子文化主题公园的筹建引起了海内外华人华侨的强烈关注,也引发了国内外学术界对老子文化的新一轮研究与探讨。老子主题文化公园的选址地点涵盖河南洛阳、鹿邑、焦作、安徽涡阳、甘肃临洮等留下老子出生、生活、修行、悟道、传经、飞升等事迹的地点;茅山、崂山、终南山等蕴藏老子文化、道教文化内涵的名山大川。
中国中央电视台央视网华人频道 对老子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对老子主题文化公园的选址予以高度关注 ,近日,邀请了中国老子文化发展公益基金管委会主任何俊昆、老子文化基金专家杨中有教授做客频道,就老子文化传扬及老子文化主题公园建设等话题进行探讨。采访中,何俊昆主任对老子的游记线索、老子文化的重要意义及老子文化主题公园的建设事宜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各地方政府如何弘扬老子文化提出了建议。杨中有教授则从专家的角度阐述了如何认识老子及老子文化对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
对于全球华人关注的老子文化主题公园项目,何俊昆主任说,老子文化主题公园的建设规模是庞大的,包括老子文化博物馆,因为至今为止,国内外还没有为老子特设的、专业的博物馆;还包括《道德经》文化长廊,即把与老子相关的所有历史文物、典籍、文化艺术品等汇集到老子文化主题公园中。总之,要让国人、世界各国人民来到主题公园后,都能切身感受到老子道德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老子哲学思想的伟大。另外,老子文化主题公园只是老子文化基金的一个项目,一个推广和弘扬老子文化的载体,老子文化基金还要在全球设立老子文化学院,还要向与中国建交的首都和世界著名城市赠送老子雕像,还要在全球开展和举办老子文化大奖,总之是借助各种载体,搭建老子文化传播平台,弘扬和发展老子道德文化。 5月12日,地处北京建国门外的中国老子文化发展公益基金管委会新迁办公室墨香四溢,来自国际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王红莉,国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哈尔滨艺术交流委员会常务秘书长石一,国际启功书画艺术研究会评审委员、著名书法教育家崔靖,齐白石第四代再传弟子、中国实力派画家刘立杰,国际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河洛书画研究院副秘书长任学之,云南百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国家一级美术师陈宇晖等6位著名书画家,在此挥毫泼墨,并留下了20余幅,总价值高达100多万元的珍贵书法和国画作品,且全部捐赠给了老子文化基金作为乔迁之喜的贺礼。
前来老子文化基金新办公室现场作画的6位书画家,都是国内甚至是国际著名的书画名家,他们的作品极富个性,有的像小桥流水,有的如大河奔涌,有的如冰清玉洁,有的又让人陷入无尽的遐想之中。那一点、一线都犹如其人,充满着活力,充满着韵律,也充满着节奏。那点划的飞动,结构的多变,章法的生动,血脉的连通,气韵的天成,转化的跌宕 ,气势的磅礴,奇逸的潇洒,都宛若无言而有诗篇之意蕴,无动而有舞蹈之神态,无声而有音乐之旋律。同是一幅书法,同是一幅花鸟,在他们的笔下,总是在自觉不自觉中,把人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一笔一画无不体现岀这些书画家“天人合一”的创作理念。他们的作品,有不少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领导人,有的还被台湾,韩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泰国,日本,澳门,香港,加拿大等海内外友人珍藏。他们的书画都具有珍贵的收藏价值和昂贵的市场价值。
“以情感人,用情作书”,是6位知名画家和书法家对老子文化公益基金共同的情结。基于对老子文化公益事业的高度认同,当国际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王红莉女士得知老子文化基金乔迁的消息后,立即相邀其他5位书画家亲临老子文化基金新办室表示祝贺,并现场书写作画,从而留下20余幅珍贵的墨宝,也向老子文化基金献上了一份全新的贺礼。
65岁的王红莉女士代表国际中国美术家协会表示:他们将在适当的时候,会组织更多的画家和书法家,对老子文化基金进行大范围内的捐赠,以便在国内外更好地宏扬老子哲学思想和老子道德文化。
中国老子文化发展公益基金管委会主任何俊昆、副主任苏凊杰,对6位书画名家亲临老子文化基金现场书法作画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他们的慷慨捐赠表示由衷赞扬,用何俊昆主任的话说:有这么多知名而又热心的书画家和社会更多爱心人士的支持,中国老子文化发展公益基金也一定会得到更快更好也更加健康的发展。
6位书画名家的集体捐赠,也再次表明:老子文化公益事业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未来的道路也一定更加宽广。 5月6日,中国老子文化发展公益基金管委会再次传岀利好消息:继不久前,老子文化基金先后接到著名书法家李钦善价值200万元章草《道德经》百米长卷、中国著名画家刘紫岗价值80万元老子出关图捐赠之后,北京盛世伯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又将价值150万元的办公用房及办公设施五年的使用权捐赠给了老子文化基金。
北京盛世伯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展示展览、企业策划、经济贸易咨询、教育培训等服务的多元化文化发展公司。它把“以人为本、专注用心、创新进取”作为企业发展理念,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专业的经营团队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得到了客户一致好评,并与众多客户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公司始终精心呵护客户与自己的品牌,以市场为导向,力求双赢、共赢、多赢。
北京盛世伯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业务涉及传统文化的弘扬推广、地方文化经济的咨询策划、社会公益事业的宣传等众多领域。未来,盛世伯阳将投入更多资源,携手更多优秀平台,为客户提供长期高品质的服务。
基于对公益事业的热爱和对老子道德文化的高度认同,北京盛世伯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得知老子文化基金有意向市中心搬迁时,便慷慨将年租金30万元,办公家具用品齐全的办公场所,五年总价值150万元的使用权,捐赠给了中国老子文化发展公益基金。据了解,新捐赠的办公室位于朝阳区建国门外赛特大厦西侧的华侨村,面积200余平方,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获捐之后,为更好地发展老子文化公益事业,老子文化基金决定近日从海淀文惠园北路26号搬迁至新址办公。
中国老子文化发展公益基金是国内外首次为老子文化发展设立的全国性公募型专项基金,主要通过向国内外热心支持老子文化事业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它组织以及个人募集资金,并按照国务院基金会管理条例和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帮助企业和个人完成捐赠款抵扣企业或个人所得税的工作。中国老子文化发展公益基金管委会将根据募捐者的意愿,将所有捐赠全部用于老子的学术研究、老子相关产品的研究和开发、老子相关活动的组织策划、老子文化的普及和推广、老子文化主题公园和老子博物馆的建设等。
老子文化基金自成立以来,即全面投入到了老子文化公益事业的发展中。一方面,老子文化基金在最短的时间内搭建起了公益捐赠平台,为热爱老子文化及热衷于公益捐赠的团体和个人的捐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老子文化基金积极投身于老子文化的传播、弘扬和发展中,先后策划了老子文化大奖、老子文化主题公园、赠送老子雕像及联建老子学院等项目。另外,老子文化基金还积极借助社会各界的力量,与相关组织、地方政府等展开友好交流和合作。截止目前,老子文化基金与联合国世界和谐基金会、世界老子同道会、河南灵宝市政府、河南三门峡市黄河民间艺术研究所、江汉大学等多处组织和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已在诸多老子文化公益项目上达成高度共识。
此次北京盛世伯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捐赠办公地点,为老子文化基金更好地弘扬、发展和创新老子文化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反映了老子文化基金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可。此次捐赠将激励老子文化基金更好地开展老子文化公益工作,同时也将对其他热爱老子文化事业的企业、团体和个人的捐赠热情产生积极的影响。
若问天下兴废事 请君只看洛阳城 (记者苏醒报道)2010年元月15日至17日,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中国老子文化发展公益基金管委会(简称“老子文化基金”)主任何俊昆、副主任苏清杰,北京盛世伯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丽君,应洛阳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和洛阳老君山风景区管委会邀请,赴洛阳对老子文化主题公园的选址事宜进行了考察和论证。
洛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张理晓、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鸣、经济开发区招商局长李钦善、副局长白靖国、开元大道东段开发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张建鹏等接待了老子文化基金管委会的客人,并向客人重点介绍了洛阳市伊河文化风光带综合开发项目和关圣文化产业园项目。
2009年10月21日,老子文化基金对外发布消息:中国拟建包括一园一像一馆一长廊在内的老子文化主题公园。一园, 即老子文化主题公园; 一像, 即约27层大搂高的老子雕像; 一馆, 即老子文化博物馆; 一长廊, 即老子文化长廊。
消息传出后,全国近千家媒体分别对此事件进行了重点报道。与老子相关的诸多道教圣地纷纷联系老子文化基金,希望老子文化主题公园能够尽快在当地落户。老子文化基金也曾多次派员到全国各地考察,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找到一个理想的场所。
这次中国老子文化发展公益基金管委会主任何俊昆、副主任苏清杰等一行三人,经过为期三天的考察并邀请老子专家反复进行座谈,似乎找到了特别的感觉。
洛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招商局负责人向客人详细介绍了占地7000亩的伊河风光带综合开发项目,占地3000亩的关圣文化产业园项目。并带客人到实地考察。伊河风光带综合开发项目和关圣文化产业园项园两大项目,依托泱泱青流——伊河实施伊河两岸综合整治和关林景区向南延伸扩展,意在开辟水陆旅游风光线路,将洛阳旅游的两颗明珠关林和龙门石窟融为一体,使之空间互动,珠联壁合。
之后, 老子文化基金的何俊昆主任、苏清杰副主任, 在洛宁县公安局副局长张继英的陪同下, 又前去洛阳邙山的道教名观上清宫和下清宫,以及民营企业家投资数十亿的栾川老君山进行重点考察,受到了上清宫、下清宫住持张信铭道长和老君山投资总公司董事长杨海波的热情接待。
何俊昆主任分别向洛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和老君山风景区管委会领导详细介绍了老子文化主题公园项目,并就老子文化基金特有的融资功能进行了有效的沟通,何俊昆主任介绍说:中国老子文化发展公益基金是2009年8月21日成立的一个公募型专项基金, 为老子文化设立专项公益基金, 这在国内外尚属首次。老子文化基金的设立,为热衷于老子文化事业捐赠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了一个合情、合理、合法的资金捐赠平台。老子文化基金将按照国务院基金管理条例和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为捐赠的企业和个人完成12%之内的税前抵扣。也就是说,老子文化基金是调动海内外的资金,为老子文化的研究, 老子文化项目的开发, 老子公益事业工程的建设等, 提供了一个资金平台。而且,公益基金的投资和投资商的投资有着本质的不同: 公益资金投资后不参与项目的经营和管理, 也不参与利润的分成。而投资商的投资是为了利益的最大化。
学者出身的老子文化基金副主任苏清杰考察后说:虽然老子出生于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又说安徽涡阳),但年方十三,就入周求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后到周朝守藏室为吏,即当时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因为老子长期在洛阳生活,在洛阳留下了上清宫和下清宫,栾川老君山、孔子入周问礼碑等重要遗迹。这恰恰为老子文化主题公园的选址提供了更为宽阔的思路:如果能把老子文化主题公园建在洛阳伊河风光带综合开发项目地块上,配上老子养生文化、老子餐饮文化和老子地产养生等配套项目,再加上东周文化系列项目,依旧可以把洛阳旅游的两颗明珠关林和龙门石窟融为一体,同时还可以打造出一条从老子文化主题公园到上清宫和下清宫、孔子入周问礼碑、栾川老君山、焦作东口、老子诞生地鹿邑和老子出关地灵宝的全新且完整的老子文化旅游线路,不仅可以充分开发洛阳的旅游资源,而且对后人来说,也是一件功得无量的善事。
通过考察和论证, 老子文化专家们认为,洛阳是13朝古都,有着十分厚重的文化根底,但文化厚重的古都洛阳,仅仅靠牡丹花卉很难支撑洛阳厚重的文化和历史。洛阳的旅游建设更不能走西安的旅游之路, 13朝的古都, 绝不能仅盯着唐风做文章。因为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己在西安落成,洛阳若再走“唐风”之路,不仅仅是重复建设和极大的浪费,而且也很容易陷入一个不能自拔的怪圈。此外,洛阳的牡丹花卉也并非风景独好,山东菏泽的牡丹亦是全国闻名。所以,若只打牡丹品牌,也会削弱洛阳13朝古都的地位。而以老子文化为主的东周文化,又恰恰是正待开发的一片处女地。一部闻名海内外的《东周列国志》一百零八回,回回都有精彩绝伦和家喻户晓的故事,再加上老子文化主题公园规划中的东周列国图和井田阡陌图,给游人一个进入东周寻宗访古朝圣的感觉。从东海至甘肃兰州,按列国地理分布划定老子出生地、求学地、游学地、居官地、著作地、传道地、西游地等;按地理分布区划设各民族的文化风情区。以东周时期多民族分布状况为蓝本,在园区内的服务工作人员,均将身穿东周时各民族的服装,建筑上将体现出各地区各民族的特点,如陕西的窑洞、半边房,川黔的木房、吊脚楼、云贵的竹楼,中原的主陪房、茅草房,西北的毡房等。游客游完该处之后,又可以去实地朝拜上清宫和下清宫,栾川老君山,也可能再去品尝下老子养生餐,住住老子养生公寓,总之,整个旅游线路是非常丰富和美妙的,是任何一个城市都难以模仿的,是有洛阳特色的旅游新思维, 只是不知道洛阳的决策层以为然否。
老子专家们一致认为,洛阳这条全新的老子文化旅游线路历史底蕴深厚且别具特色,前景非常广阔,倘是洛阳全力打造包括老子文化在内的东周文化, 洛阳的旅游业一定会重新洗牌, 届时, 一个全新的、个性化的洛阳文化新城形象将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