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资本市场对经济的影响
资本市场对经济的影响不久前,中信证券(爱股,行情,资讯)与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中信证券向贝尔斯登投入约10亿美元,从而获得后者的可转换证券,这些证券日后可转换为相当于这家公司6%左右的股权。与此同时,贝尔斯登也将投资10亿美元左右,购得中信证券总计2%的股权。
中国证券业协会有关人士认为,中信证券不需付出现金就可以拿到贝尔斯登6%的股权,而代价仅是付出中信证券2%的股权,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协议。中信证券2%的股权为什么能换到贝尔斯登6%的股权?
因为,中信证券在这轮牛市中,市值已突破450亿美元,停牌前的收盘价为105.93元,一跃成为全球市值排名第四的券商;而贝尔斯登因受次级债市场违约浪潮的冲击,第三季度业绩下滑61%,其股价也在8月份跌至历史最低点103美元,市值缩水至136亿美元左右。毫无疑问,如果没有资本市场的繁荣,即使贝尔斯登价格再低,中信证券也只能隔海遥望而无缘参股。这其实也告诉我们,惟有繁荣的资本市场,才能让亟待崛起的中国证券业快速提升竞争力和实力;也只有资本市场繁荣,中国证券业才能在相对封闭的市场中强身健体、做大做强,才能在行业整合中孕生出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一流券商,在证券业开放中实现与全球一流投行竞争与对话的梦想。证券业之于资本市场如此,其他行业之于资本市场也如此。工行因为上市,不仅市值迅速跃升至世界大型上市银行之首,而且知名度、美誉度也在迅速提升。上市后,工行近一年已启动了三次海外收购。中国企业正因为资本市场繁荣,其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在不断攀升。
繁荣的资本市场,必将催生出一个与大国地位相匹配、在全球的影响举足轻重的资本市场。因为繁荣的资本市场如此重要,因此,当前在市场低迷之际,我们尤需防止因调控失当而造成的投资者信心逆转。尽管市场由“快牛”变“慢牛”是好事,但抛压激增和基金赎回潮一旦出现,也会带来股市非理性下跌。因此,要保证市场的理性繁荣,当前必须防止股市大起大落。
Ⅱ 国际资本流入对本国投资的影响
利率上升,使得本国利率水平高于国际利率水平,资金的收益水平上升。另外,利率上升的前提,可能是市场资金紧张,而造成紧张的原因很可能是市场交易活跃,赚钱的机会来了,谁不会参加呢。
Ⅲ 金融危机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形势简析
⑴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生主要由于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及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造成的,其原因如下:
1、 美联储长期的低利率政策,造成固定资产投资的泡沫及经济的虚假繁荣;
2、 美国衍生工具和信用评级的金融监管不力,致使类似网络泡沫的经济重现,使世界各国深受其累;
3、 美国对次贷危机的危害性估计不足,没能在早期及时纠正和提供必要的***支持,造成现在难以收拾的局面;
⑵美国金融危机的后果:
1、 造成美国及全球实体经济的衰退,很多貌似强大的国家一夜之间就达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
2、 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深度和广度都较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要大,因为现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放大了危机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⑶美国及全球经济趋势预测:
1、 虽然全球各国都已经信誓旦旦的联合起来救市,为此出台了天文数字的救市方案,但是否有效有待今后几个月的观察。而且救市产生的金融国有化问题、救市所需资金的来源问题及其后续影响、救市单单只针对金融的流动性手段是否合适问题、今后实体经济也面临“救市”问题(如汽车行业)等等,一切都是都是未知的。
2、 即使此次全球联合救市取得了成功,但需要的时间也很漫长,经济的中长期衰退已经不可避免。
二、2008年中国经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分析
1、 由于中国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还未完全开放、资产证券化的规模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有大量外汇储备,这些因素是中国免于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2、 但是,中国金融资产在美国的实际损失预计也是巨大的,具体数字有待今后的时间来检验和消化;(如中投对大摩、黑石、货币基金的投资损失惨重,各大银行持有的次贷及雷曼债券损失也将是巨大的,这从平安90%的巨大投资损失可以看到)
3、 中国虽然没有在金融上遭受严重危机的冲击,但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的影响对中国的冲击和考验也是严峻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高度化、中国长期以来用外需来支持经济的发展模式等,都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再一枝独秀。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4、 世界巨头的危机靠他们自己是无法消化的,例如美国7000亿美金的救市资金肯定不会自己全部买单,中国势必会成为最终的买单一族,只是买单多少的问题而已;
5、 中国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试图用启动强大的内需来化解此次外需不足造成的经济影响,但为时太晚,长期的外需拉动型经济岂是短期内可以改变的。而且中国面临着通胀、通缩、滞胀的三重威胁,势必使中国的政策制定较为艰难,只能两权相害取其轻。但是,现在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已经改变,即使连续降息也难以在短期拉动内需,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甚至短期衰退都是可能的;
三、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1、 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是针对严重依赖出口的实体上市公司及在海外有大量投资的金融机构。这部分损失目前还无法完全预计,最终的损失数字也将是个天文数字。并且,出口型企业倒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也将在此次合骏集团的倒下后展开,更多的外向型企业死掉将是必然的;
2、 银行业虽然直接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由于我国金融管制较严,致使损失相对较小,涉水不深。中长期看中国有持续降息的预期,但是由于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变更,将在短期内有更多的资金暂时回流到银行,后续就看各家银行如何应对了。
3、 房地产业的冬天现在还是刚刚开始,房地产业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通货膨胀、中国货币升值的影响产生了大量泡沫。待泡沫破灭后,一些不利因素纷纷显现,比如体制上的土地分配制度不公(高峰期大量的地王纷纷出现,地面价值迅猛拉高)、房价的上涨速度远远超过消费者工资的上涨速度、股市的持续下跌使大量资金套牢(消费者财产性收入严重缩水)等。但可喜的是房地产业的资产证券化改革还处于初级阶段,由此避免了类似美国的次贷危机。
4、 钢铁行业受危机的影响开始显现,表现在钢铁价格持续下跌,产能缩减。但是,就中国钢铁业来说,由于中国拉动内需的预期,势必将提供更多公共品,即时冒着再次陷入通胀的危险,***也将放松固定资产投资。对于钢铁及机械制造业来说中期看好,至少不会严重下跌;
5、 石油、煤炭等能源业的影响将是长期的,表现在能源价格将持续走低(由于需求降低),未来风险处于中等水平。也可能由于中国内需的快速启动致使能源价格不致下降过快,而且现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冬季取暖期,对能源的需求将在未来半年内是稳定和持续的。
6、 黄金等贵金属、奢侈品行业中期不看好。原因是黄金价格已经在过去持续升高中透支了其保值性,对于黄金及其奢侈品行业来说冬天即将到来。更多的资金将撤出这个市场,消费者对实物的购买也将直线下降;
四、关于救市
1、 房地产业:现在针对房地产业的救市论甚嚣尘下,本人认为此时救市是可笑的、是浪费纳税人钱的变相利益输送。
⑴ 从此次房地产冬天的形成因素来看,是上文提到的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通货膨胀、中国货币升值的影响产生了大量泡沫。在此次泡沫形成过程中房地产业的暴利是众所周知的,这部分利润必须在市场的调节下回吐;
⑵ 现在房价相对消费者的工资来说还是太高,特别是中小城市后期的房地产价格上涨还未明显下降,应该由市场来决定房地产业的未来;
⑶ 房地产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主要体现在需求的不足,但这正是房价过高造成的。中国百姓有严重的“买房情节”,潜在购买力是巨大的,只是因为房价过高,一旦房价回归合理水平,大量的购买力将使房地产业自然复苏,所以无需救市。
以上引用网络知道
Ⅳ 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持续“亲密接触”了吗
2017年抄6月21日,明晟公司宣布将A股纳袭入MSCI指数,预计可吸引170至180亿美元投入A股市场。A股纳入MSCI指数是顺应国际投资者需求的必然之举,体现了国际投资者对我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结构优化升级、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信心。
A股纳入MSCI指数的成功并不是偶然。无论QFII、RQFII、沪港通、深港通,抑或是正在研究中的沪伦通,中国资本市场正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到2017年7月底,共有311家境外机构获得QFII资格,获批额度933亿美元;222家境外机构获得RQFII资格,获批额度5842亿元。
Ⅳ 中国目前所面对的国际经济环境,可能对中国资本市场产生的影响
神马情况捏,,
Ⅵ 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金融安全的影响
国际资本流动危害金融安全的传导机制
国际资本流动危害金融安全传递途径并不是贸易,而是在与贸易联系所带来的极浓市场相关性上,主要是通过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行为和预期的国际间传递的。主要以跨国投资为载体,以银行体系以及债务体系为媒介,加速其传染。
(一)跨国投资的传导机制
证券投资市场和产业投资市场上的各种跨国投资行为为风险在国际间的传递打开方便之门。为了减少风险,投资者倾向于将资金分散投资于不同的证券组合上,从而可以使各种风险和收益相互抵消,获得稳定收益。由于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的金融资产属于风险和收益基本相近的一类资产,所以他们的收益和风险的相关性很高。只要一个国家的有价证券价格发生变化,跨国机构投资者就会对其证券组合中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或者是与此与贸易有密切相连的国家的资产进行处置。因此,当一国市场发生了危机,投资者就会抛售出他们认为风险相似的相邻国家的跨国投资资产,从而导致危机从一国传染到其他国家。
(二)银行体系的传导机制
在全球金融市场上,银行间一般相互持有对方存款,使银行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当一些银行经营不善时,这些银行将而临流动性风险,若同时一些银行存在超额流动性供给,则可以通过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调配头寸,消除挤兑风险。当银行提出在其他银行的同业存款或者进行同业拆借来应付挤兑危机,如果整个市场的超额流动性供给小于超额流动性需求,通过“外溢效应”将可能引发整个市场的危机。危机的传染是通过相互存款的提出引发整个市场的流动性不足进行传染的。
(三)债务体系的传导机制
当发债务国发生债务危机后,债权国受到债务危机的冲击,开始调整金融政策和贷款政策,纷纷从那些与债务国经济发展相似的国家抽逃资金、规避风险。发达国家金融机构的这种撤资和减少贷款的行为,引发了新一轮的金融危机,并把更多的国家牵连进来。
三、国际资本流动危害一国金融安全的表现
国际资本的迅速流出往往造成短期利率和汇率的波动、股市的波动,给银行的经营和证券投资造成很大的损失。国际资本流动很可能导致银行危机或货币危机,带来巨大的金融风险。
(一)影响银行业的稳健经营
(二)引发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
(三)国际监管困难导致的风险
Ⅶ 2020年各大基金公司不断推出新基金对资本市场有没有影响
有影响,代表市场投资热情高,会给资本市场带来新的增量资金,从而带动股市上涨,基金净值上升。
Ⅷ 全球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有哪些情况
我国金融国际化的现状呈现出以下三个特征:
1、我国海外金融机构的活动主要集中于对外贸易伙伴国和地区及主要国际金融中心
我国海外金融机构网的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香港、澳门、日本、美国、法国、德国的法兰克福、新加坡等地,这一地理分布特征反映了我国金融国际化的特定要求,即一方面继续为国内企业对外贸易提供融资服务,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市场的各种优势条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进行操作,筹集更多的国际资金。
2、我国参与国际化经营的机构由单一向多样化转变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建立起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并存的新的金融体系。除中国银行外,其他金融机构也纷纷走出国门,实行国际化经营。我国金融国际化机构多样化的局面已初步形成。
3、海外金融机构在我国开设的业务机构主要集中于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
由于我国利用外资在地区分布上主要集中于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所以海外金融机构在我国开展业务、增设机构也主要集中于此。
金融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与资本市场的开放和发展程度息息相关,两者相互推动、互为影响。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就目前而言,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整体规模有待扩大、结构有待完善,境内大型优质上市企业资源相对缺乏,上市公司整体实力有待提高、内部治理和外部约束机制有待完善,股市供求关系不协调,投资者结构不合理、机构投资者规模偏小、发展不平衡,证券公司综合竞争力较弱,等等。
Ⅸ 基金业的国际化竞争会对我国基金业产生那些影响
第一:促进基来金跨国销售行为的全球化源与国际化;第二,增进对各国主管机构在管理有效性上的依赖。只有以合作协调的方法加强国际管理合作,才能改善并强化证券市场全球化的机制,并且增进全球化投资大众的信赖,借以吸引投资,并协助业务之相互交流
基金以其专业理财优势、理性投资行为和规模经济效应,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发展,对基金公司全球发展战略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