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现澳大利亚华人首富是谁他是干什么的
施正荣,1963年出生于江苏省扬中市,1988年公派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深造,师从国际太阳能电池研究权威马丁.格林教授,从事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研究,并以优异成绩毕业获博士学位,在世界上第一个研究攻克了“如何将硅薄膜生长在玻璃上”的难题,成为太阳能光伏领域一流的科学家。
1995年施正荣博士在澳大利亚参与筹建太平洋太阳能研究中心,任执行技术董事和研究员,并担任澳大利亚太平洋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主持了第二代多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的研究与开发,在国际杂志和专业会议上发表文章150余篇,个人持有十余项太阳能电池技术发明专利。施正荣博士目前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太阳能学会会员,材料研究学会员,同时还是电力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会员。
施正荣2001年回国创办了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现任公司董事长兼CEO,担任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常务副会长,被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中青年科学家。尚德公司专业从事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和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和光伏系统的研究开发、制造和销售。2005年上半年尚德海外公司向高盛、英联、龙科、法国Natexis、西班牙普凯等国际著名投资基金共私募了8000万美元的资金,完成了对尚德所有国内股东的股权收购,使尚德成为一个海外公司百分之百控股的外资企业。2006年公司生产能力达到270兆瓦,产量达160兆瓦,实现销售收入超50亿元,在世界同行业排名前三强。
2005年10月在上海召开的国际光伏科学与工程大会上,施正荣因其对中国和世界光伏产业做出的巨大贡献而荣获世界光伏科学与工程大会特别奖。2005年12月15日,尚德公司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融资4亿美元,成为中国第一家登陆国际主流资本市场的高科技民营企业。目前,尚德是全球光伏行业上市公司中市值最高的企业。2006年5月25日,施正荣在美国亚洲协会南加州分会上荣获年度最佳企业家奖。2006年8月8日,施正荣被纽约证券交易所聘任为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成为30位纽交所国际顾问中唯一的中国大陆顾问。2007年1月20日,施正荣因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自主的科技创新力,对发展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影响力和推动力和作出的杰出贡献,荣膺2006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在《福布斯》杂志2006年“全球富豪榜”上,现居中国、国籍为澳大利亚的“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施正荣以22亿美元排名第350位,也即成为澳大利亚华商首富。
② agk理财的骗局
定义:拆分盘可以理解为只涨不跌的理财股票;是根据新会员的进单量来推动价格的上涨速度和拆分速度。拆分就是股票数量的增加,涨价就是价格越来越高。这里的理财股跟股市上的股票是两个概念,股市中股票是双向,有涨有跌,拆分盘是单向,只涨不跌。
因为是限量发行,永不增发,而市场是无限大。随着新会员的报单买入股票和体制中内循环的自我消耗,买者永远比卖者多,就形成单边上扬,只涨不跌,此为市场供需学原理。
原理:假如某公司全球原始发行1000份财富,而你购买了其中1份,当1000份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时,那么将这1000份财富拆分为2000份,那么你持有的1份就变成2份,你的财富增长翻倍。
拓展资料:
[A Golden Key]公司2014成立于新加坡;创始人CEO陈伟杰,新加坡华人,祖籍福建永春。2007年毕业于澳洲墨尔本大学金融系硕士学位;在市场金融、互联网公司工作。
2009-2010年,帮助半导体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12年,组建团队研发AGK平台。2013年6月向新加坡政府提交申请材料,获得一家公司一亿美金担保。
2014年2月获临时牌照、4月开始运行市场,8月获正式牌照。公司正规注册,遵守国际互联网公约。AGK目前提供给全球的一个游戏理财交易平台,玩家可以把理财产品金钥匙当作股票,通过买卖来获利
公司宗旨是扶持(平民)百姓,让每一个愿意相信的人用金钥匙打开财富之门,用小的资金,通过时间沉淀,复利倍增,实现财务自由之路。理财的前提是闲钱,公司定会创造世界金融界新奇迹,力争打造世界百强企业。
简单介绍拆分盘行业历史:
鼻祖SMI公司于2007年5月28日在塞舌尔群岛注册成立,以互联网为依托,经过4年时间的潜心研发,创造了一个面向全球开放的游戏网站,游戏内容不仅涵括了倍增,复利等经济知识,更有独创的“三出三进”方程式作为精髓。
所有参与的开发商都可以在轻松游戏的过程中逐渐的学会如何复利和倍增,从而改善生活,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做人和理事。公司创办至今近10年,于2012年12月12日更新系统并升级为Finnciti(芬希体),经过时间的沉淀,公司证明了自己与投资、固定反利、资本运动作之类公司的根本差别。
公司计划在美国或新加坡上市,公司运行近10年,倍增8000多倍,打破了传统行业的2/8定律,在Finnciti没有输家只有赢家
③ 华人国际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华人国际集团(香港)有限公司为华人国际集团的旗舰,是一家建基香港的企业集团。华人国际集团以产业战略开发为主导,集群上游优质资源,整合大中华及海外高端市场,着眼于跨区域、跨行业的一体化运作,业务涵盖实业发展、房地产开发、国际贸易、教育培训、文体交流、高科技·三农专案及华人基金、以及策略性投资等诸多领域。
④ 香港华商集团基金会有限公司:有这公司吗
有香港华商慈善基金会。
香港华商会为香港注册之非牟利机构,其性质是民间团体。其成立的宗旨是促进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及教育之交流合作。
香港华商会的会务蒸蒸日上,扩大组织,以务为实,以促进社会群体利益,致力于工商业之团结互助,以谋本港之经济发展及社会繁荣的目的。由是声誉日隆,亚洲各地之商务机构都会与商会联络,而商会委员也经常派出委员、组织、考察团往各地考察工商业,缔盟商机予各委员。
为加深对中国内陆信息沟通和认识,香港华商会在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6号北京市委党校2楼365室设立香港华商会中国区代表处。方便各委员交流信息、协助、协调等。
香港华商会现有商务及个人委员及中兄弟姊妹委员仟余位(家)会员普及各地区域各行业,如:纺织业、成衣业、电子业,塑胶业、玩具业、 电器业、五金业、旅游业、建筑业、金融业、保险业、运输业、珠宝业、食品业、饮食业、钟表业;
化工业、皮具业、装修业、木业、藤业、医疗业、水产业、三牲业、洗染业、手工艺业、文化业、百货业、房地产业、娱乐业、老人院业、矿业、专业人士包括,医生、中医师、测量师、会计师、及律师等。
香港华商会对于推动社会公益亦不为余力,每年八月十五捐赠月饼及本港各区老人或老人机构,母亲节在社区会堂举办粤曲演出,并经常协同各团体机构合作举办关爱温暖活动,赠派:饭盒、饮品、及各类食品等。还有,与慈善社区协办各类型的青少年活动。
为了更进一步能够服饰广大有需要的市民,香港华商会在2014年获得社会福利署发给义工牌照,并获得公司注册处发出:香港华商慈善基金会慈善牌照。
(4)华人国际投资基金扩展阅读:
香港华商会的愿景:
1、促进技术合作,推动产业升级。
2、推动各类交流活动,增进贸易合作。
3、企划拓展各类创新产业与项目,开创投资发展机会。
4、开拓人力资源,增进人才交流。
5、搜集提供各类型经贸讯息,促进信息交流。
6、谋求相关成员机构与会员之福利,维护其合法权益。
7、宏掦两岸四地和国际华人地区的民间中华文化。
8、增进两岸四地和国际交流合作事宜。
9、积极参与教育慈善活动,协助落后华人地区民间生产进展。
10、香港华商会不参与任何政治或与政治性有关之活动。
参考资料来源:香港华商会-香港华商会简介
⑤ 通过什么渠道查询欧洲茶叶的基金流向
2014年11月中旬,财政部下达本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0亿元,共支持项目800个;11月25日,第三届中国文化产业资本大会在上海召开,“文化金融”成为关键词;12月初,贵州民营文化产业协会成立,宣布将推出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一时间,文化产业领域资金涌动。
自2009年初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成立以来,到2013年底,已有超过100家文化产业基金成立,总规模达1408亿元。
从资本构成来看,文化产业基金主要有国资和民营两类。目前最大的一只基金是200亿元的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由财政部出资,中银国际管理。该基金首批募资60亿元,是文化产业基金中的“国家队”,投资项目包括新华网、中国出版集团等国有文化企业。
从全国范围来看,文化产业基金主要分布在南方,其中以江浙和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基金最为活跃。
“基本上,每个省都有自己的文化产业基金。”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魏鹏举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但活跃程度不同,西部有后发优势,因为西部旅游资源丰富,可以跟当地特色结合。”
如此庞大的文化产业基金,它们如何运作、投向哪里?文化产业现状如何?未来,又将有何种变局?
内容和渠道无法整合
有人批评文化产业行业乱象丛生,但魏鹏举认为,他更愿意称其为“困境”。
“中国的文化产业其实没有一个商业模式,发展到最后,万变不离其宗都跑到地产去了。包括华谊,在海南做实景演出也是变相的文化地产,在上海也圈了很多地。”他说。
从国际来看,所有成熟的文化产业都是以“内容、渠道、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全产业链模式。迪士尼就是典范之一,早年赚钱后即收购了ABC(美国广播公司)。
“我们的问题是内容和渠道是分离的,整合不了。”魏鹏举说,“理论上,华谊兄弟是做内容的,它买一个电视台最合适。”
实际上,文化产业的核心是传媒,但由于体制的原因,我国文化产业无法形成经典的产业链模式。
魏鹏举分析说:“有内容没渠道,既承担风险,又没有收益保障;有渠道想做内容,在小范围可以,大的体制上又行不通,比如湖南卫视。”
另一个问题是条块分割严重。国际上,大媒体集团是各种资源融合,寡头垄断,以形成规模效应。
“出版管出版,网络管网络,这是条;每级政府、每个地方都有出版社,这是块。哪个国家这样资源高度分散?贝塔斯曼,不仅是德国最大的,也是欧洲最大的。美国市场比我们大多了,也就三大电视网。”魏鹏举说,“没必要有那么多出版社、电视台,小散弱,还不见得有市场积极性。”
近年,国家鼓励文化企业跨行业、垮区域兼并重组,形成全媒体集团。2014年12月1 日,湖南就有大动作。据湖南省委宣传部公布的方案:潇湘晨报、长株潭报等报刊划归湖南日报集团;湖南教育报刊社、湖南教育音像电子出版社等划归湖南出版集团;湖南广电可剥离经营性资产与芒果传媒整合,组建湖南广播影视集团。
魏鹏举认为,跨区域、跨行业的旗舰型全媒体集团,出现的可能性不大,原因是“体制影响太大”。
“湖南台原来想整合青海卫视,不是没成吗?黎瑞刚(SMG总裁)受关注就是他在大力度整合,第一个吃螃蟹。所以只能寄希望于新媒体。”他说。
“文化产业基金对传统媒体的整合有作用,但目前效果有限。”魏鹏举分析,现在的合并重组,基本上还是靠行政手段。“理论上,既然都是国有资产,应该通过国有战略资本的运作实现资源整合,而不是行政手段。”
文化传媒领域的合并重组,跟当地政府利益相关。“地方政府不希望合并,并走就没有抓手了,”魏鹏举说,“现在跨行业跨区域重组是大家期盼的,但困难重重。”
钱多,事少,路子窄
据新元文智咨询公司数据显示,2007~2013年的7年中,国内文化产业基金共有92个投资项目,累计投资规模为55.3亿元。2013年比2012年数额剧增。
尽管如此,文化产业基金的实际利用率却并不高,活跃基金数量相对较少。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对《瞭望东方周刊》分析说,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是短期行为。绝大多数基金投资期限短,最长不超过7年,而文化产业是一个回报周期长的行业。7年时间,大部分项目还没开始盈利。
“应该8~20年。你看BAT(网络、阿里巴巴、腾讯)的基金投下去就不退出,一投就是15年。”陈少峰说。
二是基金高利贷化。很多基金不是风险投资,不愿投没有固定回报、没有担保的项目。所以基金发挥的作用有限。尤其是国资背景的基金,容错度低,较为保守谨慎,所投多为风险小、政绩性强的项目。
三是只投拟上市公司。文化产业基金偏好投短期内能上市的企业,以便迅速退出,实现盈利。但规模化和商业模式成熟的文化企业数量有限,以至于一些基金有钱投不出。
此外,政策的不确定性,也使一些基金失去了投资机会。“比如报业,原来许多报业集团达到上市公司的要求,但由于改制太慢或其他政策因素,错失了机会。”陈少峰说,“基金投资方向比较单调,有的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基金,所以最后都变成房地产了。”
成立于2009年的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是少有的成功范例。它的出资方为上海东方传媒集团、国家开发银行等机构,主要关注文化传媒企业重组、管理层收购等市场融资。
目前,华人文化产业基金已经投资了星空传媒、东方梦工厂、TVB中国、财新传媒等14个项目。《中国好声音》、《中国达人秀》、《舞林大会》等红极一时的娱乐节目均出自该基金旗下的灿星国际。2013年,《中国好声音》的互联网版权销售超过2亿元,今年预计将翻番。
“上海这只基金虽然资本构成以国资为主,但运作效率很高。它依托于SMG和电视台的资源,投资方向跟主业紧密关联。”魏鹏举说,“日前,百视通和东方明珠(SMG旗下两家上市公司)合并,在国家政策支持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利好条件下,后续资本运作值得期待。”
人们突然发现IP很值钱
一般认为,文化产业的核心层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文化艺术四个行业。现在这个定义正在被修改。一些文化产业基金已进入互联网行业,比如视频、游戏、APP等。
“以前是技术咨询服务,现在是内容和传媒。腾讯目前的主营业务是广告和游戏,难道它不是一个传媒公司吗?”陈少峰说,“今后大多数文化产业都会搬到互联网上,或者被互联网收购,互联网将成为文化产业的主要舞台。”
陈少峰分析,今后的文化产业有两个投资热点:一是跟移动互联网相关的产业,二是跟体验性有关的,如主题公园、电影等。
创新工场合伙人郎春晖在日前举行的“2014中传MBA创业峰会”上也表示,移动互联网与内容的结合,是文化产业下一个投资热点。创新工场目前的四个投资方向之一就是数字娱乐,文化产业项目约占总数的一半,比如暴走漫画、糗事网络、有妖气漫画等。
“其实很多游戏都来自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些形象,人们突然发现IP(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是很值钱的。”郎春晖说,“文化产业就是创造IP,用耳熟能详的IP 去做游戏,变现是很快的。”
以暴走漫画IP为基础的游戏“暴走无双”,上线不久就跻身前十。“当内容成为文化,当流量变成用户,向这个人群售卖具有文化符号属性的商品或者服务,就能赚到钱。”郎春晖说。
除此之外,还有大片“蓝海”待开发。比如版权。2004年,《武林外传》爆红,但互联网播映版权仅卖出10万元。2012年,则已卖到180万元一集,一共7400万元,涨了740倍。
视频网站被认为是互联网的一个风向标。2009年以后,视频网站开始烧钱,正版版权价格极速增长。
“一切投资都基于商业模式。视频有广告,大资本进来,做大就要做规范。搜狐、优酷、土豆敢播盗版吗?有了利益驱动,才有版权保护的动力。”魏鹏举说。
图书数字版权也是一块大蛋糕,但存在资源过度分散的问题。图书数字资源大多在事业单位(如公共图书馆)或一些大出版社手里。
“这些资源放在那里,没有盈利,也没有形成社会效益。”魏鹏举建议,图书数字资源,尤其是事业单位的资源,应该释放出来,和社会资本合作,成立特殊资本股。
在他看来,数字阅读商业模式很清晰,国内一些终端阅读企业早就垂涎这块蛋糕,但一直没有吃下去,因为资源不够。“其实就是大数据,关键靠整合。如果文化产业基金能做这个事,功莫大焉。”
股权投资可成为文化金融重点
2014年3月,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文化金融”成为热词。
“金融行业需要增长,文化产业将成为新的增长点。这些年,传统金融业对文化投入越来越积极,在债券融资、互联网众筹方面有很多尝试。”魏鹏举说。
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是文化金融的一种形式。目前,金融与文化企业的关系是:一方面,大企业不差钱,中小企业急需钱;另一方面,中小企业难以融到钱,因为其无形文化资产无法被银行接受。
清华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2013 年上半年,影视音乐、广告制作、动漫三个领域占了绝大多数的文化产业风投与私募基金。但从资金流向看,融资成功的均是大型传媒集团,中小文化企业几乎没有涉及。
陈少峰认为,或许应该改变思路。“最需要钱的中小文化企业并不适合融资,而是适合投资。很多中小文化企业都是创业公司,因此,股权投资可以成为文化金融的重要领域。”
好在有互联网,众筹之门豁然打开,渠道广、门槛低,便利了融资者,也满足了用户的参与感。因此,尽管充满争议,互联网众筹依然发展神速。
比如,阿里巴巴娱乐宝,一期募集到7300万元。网络、京东等行业巨头也纷纷开通了众筹平台。
银行也不甘寂寞。2014年12月1日,浦发银行宣布,将参与出品徐峥电影《港囧》,全面试水影视娱乐业。
现代社会,资本可以雇佣人,但人不能雇佣资本——钱可以买到人的体力或脑力劳动,但一个仅有体力或脑力劳动能力的人几乎不可能借到钱。
“互联网的发展,可能破解这道难题。”魏鹏举说,“在互联网环境中,分散的海量创意和小众需求可实现无缝对接,通过大数据的应用,金融信用也随之形成。”
⑥ 世界华人在中国投资的项目有哪些
海外华人有多少?这个数字,可能什么人也说不清楚。过去,有人估计有2000余万人,现在的说法是3000余万人,由于各地没有正式进行登记,也就没有准确的数字,2000余万和3000余万只是一个约略估计的数字而已,不过,多数人是持3000万这个数字的。
别说全球的华人有多少难说,菲律宾的华侨有多少,华人又有多少,谁也说不准,没有准确的数字。为什么呢?同样的原因,有关当局没有进行正式的登记,哪里有准确的数字。
过去,根据一般说法,每年向菲律宾移民局登记的华侨约有5万人,与入籍的华人加在一起,全体华人大约有150万至200万人,占菲律宾总人口的2%左右。但是,根据慈侨基金会最近从移民局获得的资料,每年向移民局登记的华侨有7万余人,如果连那些持旅游证件而没到移民局进行常年报到者算在内,菲律宾的华侨可能不止7万这个数字。
最近20年来进入菲律宾的中国公民,大约有几万至几十万之多,虽然这些人有的已经改变了身份,但是保持中国籍的也不在少数,其中可能有一部分人没有进行常年报到,如果连这些人加在一起,以10万人来算大概不为过吧?
由于缺乏正式的统计,不但菲律宾的华侨和华人数字说不准,东南亚其它的国家也存在这个问题。一次到中国出席会议,碰到印尼泗水《千岛日报》社长张明开先生,谈话中涉及印尼华人数字。他告诉笔者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在印尼的华人绝大部分都加入当地的国籍,但是华人有多少?印尼官方的说法是1000万,但是根据当地华人自己估计,远远不止这个数字,大约有1600万人。1000万和1600万,相差600万人,由于没有正式的统计,何者正确就难说了。
鉴于几十年来各地对当地的华侨和华人没有正式进行登记,要得到一个准确的数字是不可能的。菲律宾是这样,印尼也是这样,相信其它的地方也是这样,全球华人的数字,也只能约略来说,大概有3000万余人。
现在海外华人总资产有:
第六次世界华商大会,将于今年9月在华商们的母亲国隆重召开了。届时数千海内外华商才俊共聚一堂,这是何等欢喜。“华商携手新世纪,和平发展共繁荣”。这不仅是全球商界翘楚们的一次盛会,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盛事。但是海外华人华商的现状如何,我们将从12个方面做一介绍。
话题1:海外华人究竟有多少?
中国人大规模迁移海外始自19世纪中叶。1999年的资料表明,海外华人至少有3455万人。
中国人称民国外的历史虽然很长,但大规模迁移海外却是发生在19世纪中叶以后的事情。据不完全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的100年里,中国人出国人数将近1000万,足迹遍及五大洲数十个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近20年来,随着世界经济际化的发展,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移民政策的调整,欢迎国外移民流入,致使发展中国家人口大量移居发达国家;跟随着世界性移民新潮流,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华裔人口,也向发达国家移动。世界各地的华族人口由此迅速增加。
东南亚各国是中华民族群最集中的地区。据台湾报纸报道,截至1999年底,中国大陆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以外的海外华族人口总数已达3455万余人,其分布以亚洲地区为最多,共约2678.8万多人,占77.63%。其次为美洲地区,约有601.3万多人,占17.43%;欧洲有96.8万多人,大洋洲有65.5万多人,非洲有13.2万多人。
在亚洲的华族人口,新加坡约占80%,马亚西亚约占30%,泰国约占10%,在印尼和菲律宾所占的比重很小。
近20的来,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华裔人口增加很快。华裔人口在美国的少数民族中数量是最多的。根据人口普查资料,1990年美国华裔人口已达160万,自1980年以来10年间增加了一倍;至1999年底美国华裔达306万人。
华族人口遍布全世界168个国家和地区,在亚洲的科威特、伊拉克和孟加拉,美洲的尼加拉、阿鲁巴和乌拉圭,欧洲的荷兰、波兰和卢森堡,大洋洲的诺鲁、索罗门群岛及塞班岛,非洲的加纳、坦桑尼亚及莫三比克,天涯海角,处处有华人的足迹。
话题2:何谓“海外华人”?
“华侨”、“华人”、“华裔”各有所指。关于海外华人的称谓,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海外华人如同上述是指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以外的华族人口,所以有“海外华人3000万”这句口头禅。
西方学者和中国大陆的人说海外华人,往往是指中国大陆以外的所有具有中华民族血统的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的海外同胞,因此大约就有5700万多人,这是广议的说法。
海外华人90%以上已经加入其所在国的国籍,他们因此成为有别于保留中国国籍的“华侨”的“华人”;所以对海外华人一般又联称“华侨华人”。在海外出生的华侨华人的子女为华裔,但往往又用“华裔”统称所有的华族人群。
中国海外移民的老一代人,包括现在年纪较大的一代人,他们离乡背井,多随海水漂流,到海外谋求生计,艰难营生。也有一些大陆商人过海经商。还有许多人是被殖民者掠卖的华工。
其主要的移民地是福建、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沿江地区。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藉中国人的勤劳、智慧与拼搏进取精神,艰苦创业,始于小本经营,逐步资本积累,在世界各地发展华族农工商企业。
郭芳枫先生1911年出身在福建省同安县连花镇一个普通的庄户人家。由于家境贫寒,14岁那年,他只身抱着一卷草席下南洋,到新加坡谋生,先在一位亲戚开的五金店当学徒,白天劳作繁杂辛苦,晚上坚持去夜校补习功课。后来他被老板晋升为五金店经理,小店日益红火。当手中有了一定的积蓄后,请其三个兄弟也到新加坡,一起开办了一家取名“丰隆”的小店,经过半个世纪的经营与发展,终于成为当今亚洲最大的华商财团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所在国民族政策的一时调整和其他政治原因,有一部分在东南亚国家的华裔人口向邻国或美、欧、澳地区迁移。
话题3:何谓世界华商?
这是对具有华族人特质的华商企业及其经营者的泛称。一般地,国内所称的“海外华商”仅指中国境外的华商企业及企业家
顾名思义,世界华商是指在世界范围内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那一部分华族群体,其核心部分是指具有华族人特征的华商企业及其经营者。泛泛地说,世界华商也泛指包括华族经济界和非经济界的各种机构、团体和人士。
1995年开始在北京连年出版的《世界华商经济年鉴》认为,世界华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中国大陆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华商,比较集中的东南亚各国的华商,散布在北美、澳洲及世界各地的华商。
我们说到“海外华商”,当然是指中国境外的华商,或仅指中国大陆以外的华商企业及其经营者。
话题4:海外华人资产究竟有多少?
首先海外华人资本不是一个整体,它是各驻在国民族资本的一部分。估计其经济总量相当于一个台湾或接近一个韩国,其资产总额在2.5万亿美元左右。海外华人资本或资产究竟有多少?这是人们在研究和了解海外华人的经济成就或经济实力时难免感兴趣的问题 。
海外华侨华人大量聚居在东南亚各国,海外华商的资本和企业在东南亚国家也比较集中。1995年8月中旬,澳大利亚外交与贸易部发表了一份长达350页的海外华人经济网络研究报告,称逾七成的东南亚上市公司由海外华商的资本控制。略同时期,日本东京的富士通研究所调查了亚洲5个主要国家的上市公司,发现其资产额中的绝大部分为华人所有。
除了上市公司的资产统计之外,分布在亚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经济细胞主要是成千上万的中小型商贸企业,它们为当地社会提供了一半以上的就业机会。
近20年来海外华人资本在美国、加拿大、日本和欧洲国家,也有相当的发展。来自东南亚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华人资本,大规模地向澳大利亚输入,对那里的经济增长也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另外有一些研究和报道,涉及全球华人资本或资产的总量问题。进入90年代以后,据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和美国俄亥俄大学海外华人问题中心等估计,当时中国境外海外华人的资产约在1.2万亿至2万亿美元之间;据2000年9月台湾的报纸报道,一项关于海外华人状况的研究估计当时海外华人的一年总所得约有2.65万亿至3.09亿美元,其经济总量相当于一个台湾或接近一个韩国,其资产总额可达2.5万亿美元。
这些估计虽然只是一种推断的结果,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显示海外华人资本具有相当可观的经济实力。
有的研究者认为,海外华人资本不是一个整体,不可能将它作为一个整体来计算。早在80年代,一些日本学者和媒体有意或无意地夸大海外华人拥有的资本或资产总额。他们提出这一观点,是为了论证海外华人特别是在东南亚,华人正在同中国联合“主宰”东亚经济,这些华人资本就是所谓跨国家的“华人经济圈”的基础和根据。宣传这种耸入听闻的诊断,显然不利于亚太地区的民族和谐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是值得大家警惕的。
有研究者分析,海外华人资本由两大类组成。
第一类是华人在当地积累起来的资本。上文已经提到,早期移居各国的华人并没有携带任何资本,他们中的一些人经过多年的艰苦劳动,甚至经历几代人的努力,才得以积累今日的资产。因此,他们的资本积累过程与所在国家民族资本的积累过程是一致的。特别是在50年代以后,东南亚各国原来的华侨已经陆续成为所在国的公民,他们的资本自然成为该国民族资本的一部分。
第二类华人资本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国内一些企业家,包括香港、澳门的华人企业家,在海外开始有少量的投资。60年代以后,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中国企业家在海外的投资额大量增加。这些华人的投资是一种资本输出。它们在投资接受国内,很自然地被看作外国资本,而不是该国的民族资本。但是,其在海外建立的合资或独资企业是在投资接受国注册的,它们的生产总值同样被计入投资接受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它们以各种形式与投资接受国内民族资本相结合。所以,这一部分华人资本也成为当地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社会科学院海外华人研究中心单纯博士认为,海外华人政治上效忠于当地社会,经济上是当地主流经济中的一个有民族特色的补充部分,并可利用民族纽带进行全球经济合作。我们可以通过华人资本属性的分析,更加深入地研究各国的华裔公民在该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促进世界各民族和睦共处与经济合作,推动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
话题5;世界华裔网络有何特色?
由族群关系构成的华裔网络既可规避风险又便于抢占市场,它对市场信号的反应和多元选择,比单纯依靠国际贸易和国际产业淘汰转移要优越得多。
当代世界华商的经贸网络,主要是以东南亚地区的华商网络为基础而发展、扩大起来的;而东南亚地区的华商网络的形成,更集中地体现华商网络的基本特点,它是依托于华族移民的族群关系,随着地区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包容于各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区域经济和整个世界经济之中,而扩散到全球。
近代中国的海外移民,是属于国弱外流以谋生和追求和平的生存空间为目的,自发地依靠家族和乡土关系的牵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他们漂洋过海,一人带一人去一家带一家去,父引子兄领弟,子代传孙,形成一条民族移民的世代走廊。
东南亚地区的移民多来自广东、福建两省和江苏、浙江一带,那里方言众多,移民们来到移居地后形成了以方言和地域为主体的群体,结成商帮,主要有广东帮、潮洲帮、福建帮、客家帮和海南帮,还有晋帮、徽帮、宁波帮等。并在帮内建立了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宗亲会和同乡会组织,以便于他们互相帮助,同舟共济。各帮移民很会经商做生意,各帮的商业活动也侧重于一些地方和某些物产。例如米业,早期是由潮洲人在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操纵和控制。华商间的业缘和物缘关系得到发展。
随着各帮移民经商生意越来越红火,宗亲与乡亲会馆便成为华商集会的重要场所。中华商会逐步突破了亲缘和地缘的限制,作为华商们业缘组织,便由此发展起来。由同姓宗亲会到异姓同乡会,由方言群的会馆到中华商会和中华总会,一层层地扩大,不是由于政治统属,而是由于族群关系的组合,构成了海外华人社会集合点和华商网络的一种形式。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东南亚地区经济的发展,华商企业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华商经贸网络的企业形态多种多样。母公司之下设立分公司、转投资企业等;在企业外部发展联营,建立合资企业、联营公司、联系公司、联号公司、控股公司、跨国公司等等。华商传统的合伙制向股份制发展。特别是70年代以后,华人财团的崛起,在传统伙伴制的基础上互相掺股,组成具有实力的集团,进行多角跨国经营,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
华人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过程,对华商来说,既能有效地避开一个时期中一国国内政策对它发展的限制,或地区性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外部网络的办法来分散风险;又能适时、有效地占领世界市场。
世界性的华商网络对市场信号的反应和多元选择,比单纯依靠国际贸易和国际产业淘汰转移要优越得多,它能直接参与新型产业上游产品的销售并很快引进技术,进行高效投资生产。
华人企业通过网络寻求的是市场优先效益,这就是为什么华人企业在规模、资金、技术甚至服务都无法与美、日企业抗衡的情况下,仍能保持企业高效运传的原因。世界华商经贸网络在全世界的拓展,顺应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华商经贸网络及其在全世界的扩展,主要不是通过某种制度结构来体现,而是以族群联系和人际关系为基础,进而通过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种资源进行整合而形成的。华商网络具有网状开放性和共通性的特点。
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把华商企业之间的关系比作当今电脑的互联网网络。认为无论在形态上还是在特征上二埂都十分相似。互联网电脑网络中没有统一的控制中心,任何一位入网成员都可以获得最大限度的独立和自由,网络的价值来自于信息市场的扩大;在华人圈,企业网络也可以无限扩大,没有权力中心。他说:“那是很隐形的、复杂微妙的网络。华人家族企业其实就是宗族和同乡之网,许许多多小网交织成一大面铺盖全球的网络”。作为华商网络形态之一的华商社团,日益呈现国际化、经济化的发展趋势。华人社团、华文学校、华文报纸,历来被称为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三大支柱。进入70年代以后,海外华人经济活动迅速发展,海外华人社团组织也迅速增加,目前总数已发展到1万个左右,其中工商社团有1000多个。
这些遍布全球多资多彩的华人社团,为所在地的华侨华人服务,通过它们不断扩大华人族群与世界各国人民的联系,为世界华商经济活动的发展作出积极度的贡献。进入60年代以后,随着海外华人分布范围的扩大以及华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世界性的华人社团组织相继成立。这些社团目前已多达70多个,其中近70%是80年代以后建立的。近10年来,各种国际性的宗亲或同乡恳亲联谊会纷纷召开。
潮汕人的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创始于1980年,每两年在世界各地召开。2000年11月世界客属第十六届恳亲大会在客家祖地福建省龙岩市举行,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个客族社团的代表参加,其中境外代表1700多人。这些华人族亲国际性联谊聚会,进一步加强了华商的凝聚力,更为他们加强相互联系与交流,发展世界各地区商贸关系,特别是发展广大海外华商与其祖籍国的经济关系与文化交流,发挥重要的作用国际性的华商组织,有在1963年4月成立的世界华商贸易会议。
由新加坡总商会,联合香港中华总商会和泰国中华总商公共同发起的世界华商大会,从1991年开始,每两年一次相继在新加坡、香港、泰国的曼谷、加拿大的温哥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以及即将在中国南京召开。世界华商大会把世界华商的国际网络联系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⑦ 有关华人对冲基金的问题。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在美国华尔街金融界,有三位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赫赫有名的顶尖人物——江平(813校友)、李斌(794校友)和黎彦修(821校友),他们各自率领的投资团队,每年的业绩和利润都令人瞠目。
江平名列2007年美国专业杂志《交易员》月刊“百位顶尖交易者”的行列,年收入超过一亿美元。他于1986年毕业于中科大化学系,1993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取得化学博士学位。2005年江平到赛克资本管理公司(SAC Capital Management)担任基金经理,2007年他创立了上海纪隆投资有限公司。
现为对冲基金Entropy Partners主席的李斌,1983年毕业于中科大近代物理学专业,通过Cuspea考试到纽约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1992年毕业后到美林证券从事投资研究,之后到UBS瑞士联合银行负责量化交易。多年来他不仅在各大投资银行工作,而且自己创立了多个公司,在商场冲锋陷阵,阅历丰富而独特。
黎彦修1987年毕业于中科大数学系,1988年赴芝加哥大学攻读统计学位,因对金融产生兴趣,转读该校工商管理硕士,1991年毕业后在美林证券从事投资研究,后转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员。2003年黎彦修成立前沿基金,目前管理资金超过20亿美元,还在伦敦、北京和香港等区域金融中心设有办公室。
该报指出,江平、李斌和黎彦修均是有深厚理科学术背景,赴美后转行进入金融界的投资业新贵。他们传奇的创业道路,为大批理工科出身的华裔留学生和专业人士指明了发展方向。三人也对中国和亚洲市场兴趣浓厚,回国创立公司,因而也成为立志回国创业的中国留学人员的榜样。
⑧ 高原资本是日本的
针对各网络公司都讳莫如深的投资公司---高原资本。
这个神秘的公司,在其公开资料上竟然只写1988年成立,通常都写哪年成立于哪;
更神秘地是,这个公司只有若干个办事处地址从不写总部在哪。
另人匪夷所思的是,该公司忽然增加了2位中国董事总经理,原唯一的董事总经理在对外信息里开始排名次席,连个办事处都弄3个总经理,是否在掩饰什么?
仔细阅读一下其官方发布的资料就看出其中端倪了,各个董事总经理都是负责除日本以外的亚洲投资业务,为什么要除了日本?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个被办事处业务范围除外的地方就是总部。
一个费尽心思隐藏自己国家属性的公司、一个千方百计不说自己总部在何处的公司,这个公司到底意欲何为?
⑨ 请教投资在国外上市的中国公司 基金
*海富通QDII:投资具有中国概念的海外上市公司,与嘉实类似,但不聘请海外投资顾问。
⑩ 什么是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
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简称IFCE,是一批关注中国环境问题的科技及专业人士于1996年在美国创立的国际环境组织,2002年被联合国评定为主要环境组织之一,基金会设立顾问委员会、董事会、执行机构及会员网,总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在北京、上海、武汉、深圳设有代表处。
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的宗旨是通过帮助中国解决环境问题来保护人类的环境和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是支持和帮助中国民间环境组织的发展,促进新环境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和推广;促进政府、民间组织及企业间在解决环境问题上的双边及多边合作;开展公共环境教育和培训项目,向中国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环境管理与资源保护的战略性建议;加强公众理解环境问题与人类生存的关系。
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的活动主要有民间环境组织发展和支持技术交流与合作以及环境教育与培训政策咨询。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在中国大陆开展工作始于1997年,在中国的活动主要有政策建议和技术交流;对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和支持;教育和培训等。
政策建议和技术交流: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已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提交了多项政策讨论的论文和建议。2003年提交了“中国西部植被恢复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的报告。该基金会还推动中美专家和政策制定者进行了一系列的交流互访。此外,它还召集了多次环境方面的研讨会,2004年10月,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在甘肃省举办了干旱地区的气候变迁和可持续发展研讨会。
对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和支持:从2001年到2003年,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联合组织了多次有关国际环境合作的NGO论坛。2003年该论坛是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与中国人民大学及北京“地球村”合办的,吸引了426位国内外人士参会。2003年4月由北京世华联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发起,由美国公司和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美国)及自然人联合组建以中国国际商桥网络为平台的国际商务服务机构,立足于北京,服务全国,并利用在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的广泛商务关系,为中外企业间的往来交流、投融资、贸易与合作提供桥梁工作,为政府、企业间的沟通与招商引资提供服务,还特别为中国民营企业、个体户、中小企业提供海外发展、科技成果转化、海外创业、产品代理、合资合作等系列服务。2006年,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与世界华商联合发展促进会(世界最大的华人组织,总部在美国,由国际名人及华人华侨组织,主要从事国际商务培训、国际名家及民间组织交流)等组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全世界不断更新的3000家左右创业投资商、杰出的300家创投基金和200多名个人投资者、700个专业从事企业并购上市为主的坚强的资源库为后盾,为国内外企业提供各类国际商务、投融资等服务,产业园区策划,管理服务等。
教育和培训: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已经主办了一系列的儿童艺术比赛和出版活动,还在西安建立了一家儿童环境艺术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