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买的股票为什么成本价变少了
软件计算的成抄本价,在刚买入的当天,是把买进卖出的成本都计算了进去,而到了第二天,系统会自动调回了只计算了买进时的成本。
所以一般我都会自己再把它调回去。如果按现在显示的成本,那是不准确的。
具体手续费计算可以看:
买进费用:
1.佣金不超过0.3%,根据的证券公司决定,但是佣金最低收取标准是5元。比如买了1000元股票,实际佣金应该是3元,但是不到5元都按照5元收取
2.过户费(仅仅限于沪市)。每一千股收取1元,就是说买卖一千股都要交1元
3.通讯费。上海,深圳本地交易收取1元,其他地区收取5元
卖出费用:
1.印花税0.1%
2.佣金不超过0.3%,根据的证券公司决定,但是佣金最低收取标准是5元。比如买了1000元股票,实际佣金应该是3元,但是不到5元都按照5元收取
3.过户费(仅仅限于沪市)。每一千股收取1元,就是说买卖一千股都要交1元
4.通讯费。上海,深圳本地交易收取1元,其他地区收取5元
Ⅱ 一天内,卖出再买进股票,为什么成本就会降低
股票卖出后再买入成本变低 第二天再买光成本又变高的原因:第一天是高价版卖出,权高价买入的。所以要降低成本,低价买入,第二天是低价卖出。
股票的成本与卖出无关,主要是看买入价格与原来的成本价格比较。如果买入价高于原来的成本价,成本就会变高。如果买入价低于原来的成本价,成本就会降低,就得低价买入,高价卖出。
一种有价证券,是股份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代表着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购买股票也是购买企业生意的一部分,即可和企业共同成长发展。
这种所有权为一种综合权利,如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差价等,但也要共同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获取经常性收入是投资者购买股票的重要原因之一,分红派息是股票投资者经常性收入的主要来源。
Ⅲ 我买的股票为何成本价变低了
软件计算的成本价,在你刚买入的当天,是把你买进卖出的成本都计算了进去版,而到了第二天,系统会自动权调回了只计算了你买进时的成本。
所以一般我都会自己再把它调回去。你如果按现在显示的成本,那是不准确的。
具体手续费计算你可以看:
买进费用:
1.佣金不超过0.3%,根据你的证券公司决定,但是佣金最低收取标准是5元。比如你买了1000元股票,实际佣金应该是3元,但是不到5元都按照5元收取
2.过户费(仅仅限于沪市)。每一千股收取1元,就是说你买卖一千股都要交1元
3.通讯费。上海,深圳本地交易收取1元,其他地区收取5元
卖出费用:
1.印花税0.1%
2.佣金不超过0.3%,根据你的证券公司决定,但是佣金最低收取标准是5元。比如你买了1000元股票,实际佣金应该是3元,但是不到5元都按照5元收取
3.过户费(仅仅限于沪市)。每一千股收取1元,就是说你买卖一千股都要交1元
4.通讯费。上海,深圳本地交易收取1元,其他地区收取5元
Ⅳ 为什么股票的买入价比卖出价低
你可能说的是盘口的买5和卖5,那是因为买的人永远希望以低的价钱买来.而卖的人永远希望以高的价钱卖出.如果买的人和卖的人价格一样时,他们就可以成交了,就变成成交价了!
Ⅳ 为什么股票买入比卖出价格低却还是资产变少了
股票买卖都有相关的费用和税,你这股票的增长值小于你付出的相关费用和税收值,厂叫以赎回的资产就变少了,查一查相关的买入卖出情况你就知道其中的原由了。
Ⅵ 我一直长期买卖一支股票,买入之后显示参考报本价比买入时的价格低了很多,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啊
这个可能是你买的这支股票有分红或者除权
分红你应该可以理解的,不多说了内
除权举个例子:容比如你手上用20的价格买了1000股,那么这支股票你投入了20000块
除权后这支股票的价格变成10块了,那么你的股票会变成2000股,你在这个股票里的资金依旧是20000块,只不过是股数变多了,价格变低了
看你的情况 ,应该是你这支股票分红了,所以20块买的成本就只有19块多。
Ⅶ 为什么股票的买入价会自动降低
因为正好在你委托买入时,有卖家已经以更低价格委托了卖单,由于软件有几秒钟的延时,故你还没来得及看到卖价已经降低,而你的买单就以更低价成交了。
Ⅷ 为什么刚卖的股票原价买近成本价变低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