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基金短期获得百分之30的收益,跟长期持有获得的百分之30的收益是一样的吗
如果本金是一样的,那么二者是不同的。
计息周期不同,计息周期小的,实际的年化收益要高。
举个例子,同样一百万,一个在一个月内就赚30万,一个持有一年也就30万。前者资金使用效率更高,后者相反。记住资金是有时间价值的,一个花一个月赚30万,一个花一年赚30万,当然不一样。
② 基金为什么长期持有才有收益呢,如果我的基金下跌,长期持有海有利可赚吗
基金:波段操作PK长期持有
所有的基金公司都在唱着“同一首歌”:“基金是长期投资工具,不必在意短期的涨跌,不能像股票那样频繁进出,否则不但花了手续费,还会买个楼顶价,卖个地板价。只有长期持有才会获得丰厚收益。”许多理财师也加入了合唱队。
然而,这一理念在实战中受到了无情的冲击和挑战。王先生在2007年6月5日买了易基价值成长基金,在同年10月16日收益率达到50%,本想“高位卖出,获利了结”。银行理财师告诉他,基金要长期投资,于是就继续持有。一年后的2008年6月5日, 收益率降为16%,经过了2008年连续大跌的折磨,到年底亏损了25%,好不容易到今年2月26日盈利34%。他深有感触地说:“不看形势盲目长期持有,决非明智之举。如果当时在高位卖出,低位再买进,收益要高得多。”
有王先生这样的经历和教训的基民大有人在。在07年10月上、中旬买进基金捂着不动到现在,已经持有两年多,不算短期了吧,但绝大多数人仍然亏损。从目前股市形势看,到年底也未必扭亏为盈。持有三年多,依然是亏损!
只要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基金不失为大众长期投资赚钱的理财品种。但是“长期”是一个模糊概念,究竟多长算长期,没有明确的界定。长期投资也决不是买了基金后长期持有不动。投资成功的办法只有一个:低价买入,高价卖出,此外再没有任何办法可以赚钱。如果已达到预期收益,股市即将进入下降通道,就应该适时清仓,获利了结。要是买进后股市一蹶不振,按照事先设定的“止损点”赎回,可以避免亏损继续扩大。如果这时坚持长期持有,只会使收益付诸东流或亏损越来越多。在趋势向上时,即便短暂回调,也不能轻易撤出,损失盈利机遇。对买进后表现差的基金,应该及时调仓。
长期持有还是波段操作,历来就是两种相辅相成的操作方法,并不存在矛盾,更不是相互排斥。僵化地坚持哪一种操作方法不符合辩证法,都是不明智的,应该是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灵活运用。正确的长期投资理念应该是“长期投资的心态+适度的波段操作”,即在坚信证券市场存在长期投资价值的前提下,通过阶段性调整的方式提高收益率。在合适的时候投资合适的基金,其投资行为连接起来,最终就是真正的长期投资。单纯强调买了捂着不动的长期投资,贬低、排斥波段操作,是对投资者的误导。
当然,在一般情况下,基金不宜频率进出,以免既浪费了手续费,还可能丧失了上涨带来的收益。事实上只要稍有基金投资经验的都明白这个道理,用不着一而再、再而三地宣传。一味僵化教条地强调长期持有,无视趋势,说什么“长线是金”,贬低甚至排斥波段操作,违反了投资基金赚钱的客观规律,对收益极为不利。
有的理财师说:“股市行情难以预测,专业人士尚且看不准,何况散户?波段操作说来容做起来难,十之八九会做反。投资考验的是耐力和持久力,不能急功近利,还是长期持有为好。”这又是一种偏面的论调。短期股市行情固然谁也难以准确预测,但是中期趋势还是可以掌握的。例如自2007年10月16日起一路下跌,到2008年2月就应该看出弱市格局,如果这时再一味宣传“长期持有”,未免有故意误导之嫌。
波段操作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波段转换,利用基金转换功能在股市转呈明显弱势时,把股票基金转换为货币基金,优点是时间短,T+2就可以再买进其它基金,缺点是只能在同一家基金公司转换;二是赎回后再申购,优点是可以买其它公司的基金,缺点是在途时间长,一般股票型基金需要T+5到T+7才能再操作。
③ 长期持有基金有什么好处
长期持有还可以为投资者节约开支。因为如果投资者为了获取价差收益版,频繁地买入卖出,会大大增加权申购、赎回的成本。
更重要的是,长期投资可将短期投资可能的亏损完全吸收。时间既也可以增加报酬的稳定度,也可以有效降低市场风险。
在我国,各基金管理人为了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即持有期限越长,手续费越低,甚至免收赎回费/转换费。 长期持有基金时,还可以选择"红利再投资"的方式获取更多实惠。也就是将分红收益直接转成基金单位,及时将"小钱"转成可以增值的资本,使自己的资产不断地成长。
④ 基金长期持有 那种分红方式有利
选择红利再投资
如果投资者打算长期持续投资的一只基金,不妨选择红利专再投资属,再投资的部分不收取申购费,这样就可以节省一些费用。红利再投资不管多少钱都可以换成份额,哪怕只有几块钱。不过,红利再投资的这部分则只能按照分红日的净值申购,哪天分红就按哪天算。
红利再投适合这些情况:投资者有长期投资基金的打算,红利对自己来说暂时没有用处,这时可以选择红利再投资。另一个就是对基金前景非常看好,预计上升空间较大,这时选择红利再投资方式,就可以实现"利滚利"的投资目标。
⑤ 基金长期持有会比股票收益大吗
从2006年初到现在,这段时间来看,投资基金的收益可能要大一些;但从2000年到2005年这段时回间来看,赔钱的也是基金答。看问题要看起根本!基金是用基民的钱去抄股,如果这个基金管理人比你炒的好,那你就投资基金,让基金帮你赚钱吧!如果你炒股水平高,肯定比基金的收益大,还是自己做比较好,但要比较辛苦!自己均衡一下吧!
⑥ 买基金长期持有,20年后正常情况下是不是稳赚20年 后的价值=基金的当时价+每年的红利收入吗
盈利的比率要大一些
每年基金会把盈利转化为分红 分到你的个人账户
也可以回将分红转化答为"红利再投资",即要求基金公司把公红转化为基金份额
无论做股票还是基金,无论长期还是短期投资,都是有风险的;比如在今后的若干年内,经济发展遇到了困难,股票会一蹶不振,或者遇到战乱,大规模的自然灾害等,当然这样的事情谁都不愿意发生了
但做20年的长期投资有太多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了
还是做一年至两年内的投资吧,不过无论做长短期投资,还要是关注国内经济运行的情况,与股票息息相关啊!
⑦ 为什么长期持有指数基金就能赚钱
长期持有指数基金,就意味着对经济长期看好,对股市将来一定会上涨毫不怀疑,指数基金一般和大盘即期走势吻合,指数基金是选定特定指数,再采取分散投资组合的方式,买入股票组合,股票涨了,那么基金持有的股票组合自然就涨了。
不过基金的收益还要扣除管理费等等,总的来说没有买股票收益大。
指数基金是以特定的指数为标的指数,并以该指数的成份股为投资对象,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 以追踪标的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目前市面上比较主流的标的指数有沪深300指数、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等。
投资服务机构Portfolio Solutions和Betterment曾经发布研究报告,分析持有10种资产的投资组合在1997年至2012年间的表现。结果发现,指数基金投资在82%到90%的情况下,表现好于主动管理投资。
(7)长期持有红利基金收益扩展阅读
指数基金选择标准:
1、关注基金公司实力--基金为先
在选择任何基金时,基金公司实力都应该是投资者关注的首要因素,指数基金也不例外。虽然指数基金属于被动式投资,运作较为简单,但跟踪标的指数同样是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精密的计算和严谨的操作流程。实力较强的基金公司,往往能够更加紧密地进行跟踪标的指数。
2、关注基金费用--成本制胜
相对于主动管理型基金,指数基金的优势之一就是费用低廉,但不同指数基金费用"低廉"的程度却有所不同,尽量减少投资成本是非常必要的。当然,应注意的是,较低的费用固然重要,但前提是基金的良好收益,切勿片面追求较低费用而盲目选择指数基金。
3、关注标的指数--重中之重
指数基金的核心在于其跟踪的指数,因此挑选指数基金时,了解其所对应的市场尤为重要。此外,投资者还可以通过投资不同的指数基金,来达到资产配置的目的。
⑧ 长期持有基金,收益率是单利还是复利
如果是现金分红,是单利。红利再投资,饿算是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