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国储铜事件的事件经过
什么是国储铜事件
如英国商品研究所2004年11月预测,2005年全球铜供应将出现10万多吨的过剩;2004年11月中旬举行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年会上,国际大投资银行也大多预测2005年铜价会下调,市场将继续过剩。但实际情况却是国际铜价的逆市上涨,在2005年11月更是达到期铜市场百年来的最高纪录,每吨高达4146.65美元。“国储铜”事件正是发生在有关机构预测国际铜价会下跌,但实际却持续上涨的时期。
2005年11月9日国家物质储备局(简称国储局)发布的国家储备铜竞价销售公布称:为缓解当前国内铜供应紧张的状况,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国储调节中心受国储局委托,于2005年11月16日拍卖2万吨国家储备铜。
在此后短短的一个月内,国储局举行了四场现货铜拍卖会,拍卖起价一次比一次高,给市场带来的冲击一次比一次大,其中,第三场拍卖起价上海、宁波地区为每吨37140元,但首批100吨的成交价格就达38120元/吨,拍卖价远高过市场的预期,消息一经传出,沪铜期货和LME铜期货价格便快速上扬。
第四场现货铜拍卖会上,占2万吨拍卖总量80%的1.6万吨铜流拍的拍卖底价与市价不相上下,参与者怨声载道。尽管国储局声称抛售铜的目的在于满足国内铜的需求,平抑铜价,但市场更愿意相信国储局此举是在缓解其在期货市场的损失所带来的压力。
因为自2005年11月13日开始,外电纷纷披露,中国国储局一名交易员刘其兵在铜期货市场上通过LME场内会员SEMPRA,在每吨3100多美元的价位附近抛空铜,建立空头头寸约15万至20万吨,这批头寸交割日在2005年12月21日。
但自2005年9月中旬以来,国际基金不断以推高铜价的方式逼空国储局,铜价每吨上涨约600多美元。不断走高的国际铜价无疑会给国储局造成巨额亏损,所以国储局不得不通过不断抛售国内现货来缓解压力,挽回损失。2005年年末,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坦言,由于缺乏对市场风险的有效控制,国储局在此次事件中损失惨重。
❷ 中国在期货发展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问题
个人观点:期货市场要有现货市场作支撑,正是由于有现货市场,无套利均衡才发挥作专用,才保证期货价格收属敛于现货。我国曾经最初发行国债期货,就是因为现货市场规模不足,没有能够有足够力量约束期货市场发展,使得国债期货价格大大偏离现货,降低了市场效率。
❸ 靠期货发家的真实故事
可以讲述期货奇才、机构投资部经理吉明先生的传奇故事:
1998年,在中国的江苏省,有一个亿万富翁在期货市场上,连受重挫,遭到3000万的亏损,濒临灭顶之灾。
然而,5个月后,这位富翁在一个高参的指点下,却奇迹般地得以“复活”。不光把亏损的3000万元扳了回来,还倒赚了5000万元!
短短5个月,搏取8000万,这神话是怎么创造的?那位使亿万富翁复活的“高参”又是谁呢?
为寻根探秘,记者多次慕名来到江苏中期期货有限公司,对被人们称为“神鹰”的期货奇才、机构投资部经理吉明先生进行了专访。
许多投资者之所以失败,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只看到挣钱的机会,而不对市场进行选择。
1997年,为了向国际化基金管理、专业理财方面靠拢,公司让吉明到南京总部负责基金试点。
当时,期货交易的品种比较多,有不少品种如天津红小豆、海南咖啡等行情波动巨大,机构操纵现象多。尽管机会很多,但他还是把这类品种排除在视野之外。因为这些品种可分析性差,超出了个人的判断之外,挣钱是偶然的,而赔钱却是必然的。
按照安全第一的首要原则,他选择了大连大豆、上海铜和海南橡胶作为主要观察对象,这些活跃的大品种本身就提供了足够的投资机会。这正是吉明在进行基金投资中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而许多投资者之所以失败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平时只看到挣钱的机会,而不对市场进行选择,往往对风险失去控制,分析立足的根基不稳。
吉明在选择好了品种后,接着就对所关心的品种做战略性的评估。即当前的走势处于发展的什么阶段:是积蓄能量?还是处于趋势能量释放的尾声?还是在构筑顶底等等什么的。他认为这是相当重要的工作。因为它决定着下一步的操作计划和策略。只有做到前瞻性预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评估行情的中心任务是:超前地捕捉一波具有战略投资意义的行情,而不是局部意义的短线行情。
至于对于锁定的交易品种,交易机会的捕捉,吉明倾向于等到商品的基本面趋向与价格所表现的技术面达到统一时。这样做,才符合每战必胜的操作宗旨。他认为贯穿《孙子兵法》全文的精髓在于全胜的思想,期货交易也是如此。
吉明说,基本面的内在要求,决定着做交易的方向。而进出场策略、时机,则更多地应用技术面的表现。根据他总结的总体方针:“宏观顺势,微观逆势”,战略方向一旦确定,就在看似最危险的地方进场交易,而实际上这恰恰是最安全的地方。因为安全与危险是相对的和可转化的。
❹ 关于1995年327国债期货事件问题
1,也就是148.5挂着一个大卖单,不要让价格超过148.5。受理失败是他的卖单被买版走。
2,国债期货的付出,权当国家其实有没有钱,价格上涨到超过148.5,IWC万国表的股本已经被消灭了。这时国家利用漏洞在晚上结算之前,急于出售,即通风,一直打下来的价格。
3,IWC万国表实际上操纵市场,扰乱了金融秩序。国家根本就付不起这么多保证金,但发布了大量空单的。
这是当一个赌徒输光用同样的心态,事情浑水摸鱼成为大鱼。如果国家不这样做,其实是一条胡同,因为了,顺带着把交易所和其他市场参与者是连在一起的,如果万不得已的良好方法,但也可能是能够留一口气。当然,这也与股市的早期,有显著差距,在监管制度和相关性。
此后,债券期货折,甚至商品期货陷入困境,中国的期货市场复苏。
但是这些东西也不能全怪IWC万国表,财政部也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以下财务经开部几乎看老千牌,但没有人去调查。
❺ 中国期货市场十大悲情人物盘点
1、传奇人物:逍遥刘强
中国期货界传奇人物,因在2015股灾中在高位满仓,做多期指和配资买股票,最终导致破产,于2015年7月22日在北京华贸中心酒店顶楼平台跳楼自杀。
刘强生前为瑞林嘉驰对冲基金的基金经理,《期货大作手风云录》作者,北京逍遥投资工作室创始人,有着近20年的期货股票投资经验,曾供职于股票私募、报社记者、期货私募,其自创的多点共振操盘系统曾创下在一年中资金账户增长20倍的辉煌记录,在期货圈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
不过在其自杀事件后,一位刘强的师兄和朋友透露,刘强自杀不是因为亏损破产,而是因为其患有抑郁症,逝者已矣,真相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刘强的抑郁症是否又能和他的交易撇清关系呢?
2、折翼的“证券之王”:管金生
作为债券市场交易的主导者,1995年“327国债”事件发生的那一周,万国超卖债券期货的情况非常严重,因为公司预计财政部将下调“保值贴补”——提供“保值贴补”是为了提升国债发行的吸引力——这会导致市场大幅下挫。但万国后来又获悉,财政部将提供另一份保值贴补,提高的比例比下调的幅度更大。这一信息令公司惊恐万分。管金生别无他法,只好在2月23日这天休市前的8分钟里,做出避免公司倒闭的最疯狂举动:大举抛售。这一举动,造成了债券期货市场崩盘,以致中国证监会下令将这8分钟内完成的交易全部取消,这结束了他作为中国证券业伟大试探者的生涯。
3、亿万富翁:袁宝璟
1996年秋天,袁宝璟向汪兴提出,自己在四川成都炒期货时损失九千余万元,怀疑是刘汉与证券交易所修改规则所致。汪兴便提出安排人去打刘汉,得到袁宝璟的认可。后袁宝璟出资16万元让袁宝琦交给汪兴;1997年2月1日晚9时许,受袁宝璟等人指使的李海洋(己判刑)在四川省广汉市发现刘汉,李海洋向刘汉近距离连开两枪,但未击中刘;1997年以来,因汪兴多次向袁宝璟借钱未果,便开始以打电话、写信以要举报袁宝璟的违法犯罪事实相威胁;袁宝璟向袁宝琦提到了汪兴的恐吓威胁,袁宝琦提出:“不行找人给他办了,花两个钱呗。”袁宝璟表示说:“行”,并提供30万元资金。袁宝琦找到袁宝福,让他把汪兴做掉。后袁宝福向袁宝森提出此事,袁宝森主动提出去做;2001年11月15日,袁宝森刺汪兴数刀后逃离。汪兴被扎伤后,不断威胁、恐吓袁宝璟,袁宝璟对袁宝琦说“不行就办了他”。之后,袁宝琦向袁宝福说“把尾巴活干完”,并交给他人民币18万元;2003年10月4日23时许,袁宝福与袁宝森携猎枪来到汪家附近,袁宝森对汪连开二枪,汪当场死亡。
4、财通基金:刘增铖
2014年10月22日,刘增铖错判了聚氯乙烯(PVC)期货品种将要大跌,对其进行了全面做空,不成想10月23日PVC却走出了明显的反弹行情,触及到产品的止损位,最终清盘。
据知情人士对媒体透露,刘增铖本打算做空PVC,但PVC出现了较大的期现价差,主力多头开始逼仓,几番博弈下来,不见多头泄气,无钱可撑,无奈之下只有砍仓,导致当天PVC跌停板打开并最终翻多。在一些期货从业人士看来,出现这种结果也并不让人意外,刘增铖虽负责运营一家公司,但更多的是用公司模式去运作资金,完全是一个人在战斗,操盘自己说了算,风险控制也是自己。
操盘手不计后果的、孤注一掷的押注PVC空头,最终导致爆仓,这一行为明显违背了以程序化套利、组合策略为主,力争实现计划资产的稳健增值的原则。
5、中国版利弗摩尔:侯庆华
初中文化,1969年出生于江苏武进,祖籍浙江金华,刚出生即被遗弃,三天后辗转于山东临沂尚无子女的养父母家中,养父母已经相继去世。16岁初中学业的他,当年以30元起步踏上外出打工路,先后历时12年,在东北建筑行业打拼,血雨腥风中完成原始资本积累,至26岁于人生第一个颠峰时期全身退出建筑管理行业,并转战实业投资;28岁投身期货行业,至31岁经历暴仓,累计亏损本金1000万;31岁开始期货交易步入正常稳定的操作轨道,前期亏损补回,并完成了一定的本金积累,至35岁的期货事业基本进入稳健发展阶段。2005年成为亿万富翁,奠定期货江湖地位。之后经历离婚,而后又爆仓,最终自杀,是中国的利弗摩尔。
6、顶级慈善家:裘德道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杭州道远集团董事长。依靠5000元钱起家,自1998年末进入化纤行业以来,短短几年时间,裘德道就积累了数十亿的资产,并在2005年和2007年两次买下私人飞机。2006年,裘德道宣布捐资1亿元成立道远慈善基金,2008年又以个人名义给汶川灾区捐款1000万元,成为打破国内多项纪录的顶级慈善家。后来进入期货行业,在橡胶期货上赚得数亿,后在PTA期货上巨亏20亿,由于患肝癌,又加上期货巨亏给其身心造成巨大打击,在2010年圣诞节前夕因肝移植手术失败去世,终年54岁。
7、白糖分析师:陈树强
1982年出生,生前为中证期货软商品期货研究员,在上海工作。陈树强于2011年加入中证期货,此前在长城伟业期货任白糖期货、股指期货研究员。陈树强参与工作时间不久,却获得了不少奖项:2010年首批郑州商品交易所高级分析师(全国总共不到20人)、2009年证券时报第二届优秀期货公司暨最佳期货分析师评选最佳白糖期货分析师第二名 、2010年带队承担郑州商品交易所白糖功能课题任务,统稿全文,并接受多家媒体采访。却在年满三十岁之际选择了跳楼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家属称其患有忧郁症,自杀前曾对于几次行情的判断屡屡失手。
8、亿万富翁:侯宝顺
侯某本是一个加工厂的小老板,在2000年以后,他开始钻研炒期货,到了2006年,侯某炒期货赚了竟达1亿多。在当时,这个数字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可惜暴富的侯某贪心不足,在期货走下坡路的时候越亏越多,一下子回到了原点。一个人不怕一无所有,最怕曾经拥有,最终爆亏的他选择了自杀,却留下了两个未成年的儿子。为了生活,在他人的帮助下,他的两个儿子将欠了父亲钱款的8个债务人告上法庭。之后,在法官的强制执行下,侯某的两个儿子拿到了近30万元执行款。
9、政协委员:谢贵华
广东乐山市夹江县政协委员、佳美植物油有限公司董事长,44岁的时候跳楼自杀,据一些熟悉谢贵华的知情者透露,谢的自杀与当年植物油期货价格暴跌有关,因为当时的他已经把所有家当亏尽,谢贵华跳楼前还在联系银行,希望能再获300万元贷款,以杀入期货市场“抄底”翻身。
10、糖业大佬:庞贵雄
46岁,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龙头镇人,当地知名的糖业老板,广东中谷糖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湛江市优秀民营企业家。在2005年-2006年榨季里,中谷集团在湛江以及广西属下6间糖厂共生产白砂糖20万吨,酒精约2万吨。中谷糖业是湛江制糖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是广东民企100强企业。据熟悉庞贵雄的人士介绍,庞曾经操作"期糖",亏损金额巨大,可能是这个原因让他走上了不归路,于2008年跳楼自杀。 据称当时中谷公司债务估算总额高达10亿。
类似于这样带血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期货交易是一条艰辛而坎坷的路,希望每位投资者在期货市场都能够自律、自知、自醒。
❻ 影响国际期货的几个大事件
出产、库存、美元指数、OPEC价格调控、政局、重大经济数据等都可能影响价格剧版烈波动 。每周一权次API/EIA库存报告、钻井报告、初请失业报告;每月一次小非农、大非农报告,EIA、IEA、OPEC三大原油组织的月报;半年一次OPEC大会;一年8次美联储议息会议;风险地区随时会发生的中断供应等事件和数据一般都造成短线3倍以上的波动空间,波动性全球最佳。
期货交易要素表:http://www.infointime.cn/index/01.htm
❼ "3.27"国债期货风波事件的事件结局
“327事件”震撼了中国证券期货界。在仲裁机关的调解下,2月27日、28日进行了协议平仓,但效果不甚理想,3月1日又进行了强行平仓。局面刚刚明朗,又值两会召开,对“327事件”责任的追究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后来,中纪委、监察部会同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最高人民检察院等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在上海市政府配合下进行了4个多月的调查,在此基础上作出了严肃处理。
万国证券公司进行了改组,董事长徐庆熊、副董事长兼总裁管金生同时辞去所任职务。管金生锒铛入狱。“327事件”的二号主角辽国发,由来自沈阳的高原、高岭兄弟主持。“327事件”后,为了挽回巨额亏损,于3月份又试图翻本,继续在债市炒作“329”品种,结果再度亏损。辽国发案不仅是证券期货违规问题,还有金融诈骗等严重犯罪,涉及金额数百亿元。
“327风波”之后,各交易所采取了提高保证金比例,设置涨跌停板等措施以抑制国债期货的投机气氛。但因国债期货的特殊性和当时的经济形势,其交易中仍风波不断,并于当年5月10日酿出319风波。5月17日,中国证监会鉴于中国当时不具备开展国债期货交易的基本条件,作出了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决定。至此,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宣告夭折。
“327”国债期货事件事后被著名经济学家戴园晨称为“中国的巴林银行事件”。管金生的确胆大,胆大本身不是错误,关键是他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实施了错误的行为,所以,管金生被捕。
❽ 95年发生"3.27"国债期货风波事件为什么管金生会被捕
他被捕的官方理由是贪污受贿挪用公款,不是操纵市场,有的人(比如我)认为的理内由是因为他触及了财政部的容利益,才会被张冠李戴的罪名批捕,他的错误只有地点,你懂吧。管金生想要与进行内幕交易的对手对抗,即使中途成功了最终没有斗得过政策层面的力量,啷铛入狱。是不是和孙悟空很像呢?反抗英雄最终被压五指山下,悲情英雄。补充一下,据说327最终多头赚了70多亿,但中经开只赚到1亿,剩下的钱都被谁赚走了呢?答案是老鼠。谁能当老鼠呢?答案是能知道财政部内幕并很有实力的人,你猜是谁?
❾ 2011年发生了什么事件使得中国的期货业受到影响
记得炎黄财经中报来道过:2011年的自期货业以惨淡开篇,回暖收尾。在期货市场交易量剧减的背景下,整个期货业经历了几个大变化,投资咨询业务开闸,分类监管结果首次对外公布,三家期货公司获批境外业务试点,期货公司之间的两宗大的并购案,铅期货、焦炭期货、甲醇期货上市交易以及新的机构投资者进入股指期货市场。在经历3年的爆发式增长后,今年的期货业迎来了一次大的调整和喘息之机,下半年交易所重启佣金返还在寒冬中带给期货业一丝暖意。
期货成交额同比减半,期货公司集体过冬
据中国期货业协会最新统计资料表明,今年前11月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9.8亿手,累计成交额为126万亿,同比分别下降32.85%和9.44%。业内人士表示,以今年期货市场的低迷来看,全年期货市场成交量恐不能超过12亿手,而去年这个数据是31亿手,累计成交额恐不能超过150万亿元,而这还不到去年全年累计成交额309万亿元的一半。mytv365更多资讯。
❿ 327国债事件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
一、1995年2月23日爆发的327国债期货事件,可以说是建国以来罕见的金融地震。
327品种是对1992年发行的3年期国债期货合约的代称。由于其于1995年6月即将交收,现货1992年3年期国债保值贴补率明显低于银行利率,故一向是颇为活跃的炒作题材。
市场在1994年底就传言327等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国库券可能要加息;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不可能,因为一旦加息需要国家多支出10多亿元的资金,在客观形势吃紧的情况下,显然绝非易事。
于是,围绕着对这一问题的争议,期货市场形成了327品种的多方与空方,该品种价格行情的最大振幅曾达4元多。
二、2月23日,财政部发出公告,关于1992年期国库券保值贴补的消息终于得到证实。多头得理不饶人,咄咄逼人地乘胜追击,而空方却不甘束手就擒。双方围绕327高地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空方的总指挥是万国证券公司,二号主力辽宁国发(集团)公司。
在148.50元附近,空方集结了大量的兵力。但多方力量势不可挡,一开盘,价位就跳空高开,数百万的空单被轻而易举地吃掉,价格大幅飙升,迅速推高到151.98元。16时22分,离收盘还有8分钟。
正当许多人都以为大局已定时,风云突变,730万口(约合人民币1460亿元)的抛单突然出现在屏幕上,多方顿时兵败如山倒。
最后双方在147.50元的位置鸣金收兵。当日上海国债期货总成交8539.93亿元,其中80%即6800亿元左右集中在327品种上。若按收市价147.50元结算,意味着一大批多头将一贫如洗,甚至陷于无法自拔的资不抵债的泥坑。
交易刚结束,上海证券交易所、证管办就接到了指有会员严重违规操作的控告。根据后来的处理结果,327事件被定性为一起严重的违规事件。
它是在国债期货市场发展过快、交易所监管不严和风险管理滞后的情况下,由上海万国证券公司、辽宁国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少数大户蓄意违规、操纵市场、扭曲价格、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所引起的国债期货风波。
三、作为327事件主要责任者的万国证券公司,在这次大起大落的剧烈震荡中,一下子就陷入了灭顶之灾。万国证券成立于1988年7月18日,总裁管金生。
这家起步时只有3500万元资本金的证券公司在短短6年的时间就发展成资产规模数十亿元的综合性公司,是中国证券业的一大奇迹。
万国证券成立不到两个月就先声夺人,争取到为意大利国民劳动银行新加坡分行在伦敦发行欧洲日元证券作承销商,成为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从事同类业务的第一家证券公司。
1992年,万国证券又与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及香港长江实业集团联合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大众国际51%的股权,又创造了国内证券公司第一次在香港收购控股上市公司的奇迹。
1993年。万国证券在首批券商信用评级中成为唯一获得国内AAA最高信用级别的一家。
1994年,万国证券A股交易占上交所总成交量的22%,B股则达到50%,在上交所会员中首屈一指。当年上市的上海12只B股中有8只是由万国证券作国内主承销商。
如日中天的万国证券打起了“万国证券,证券王国”的旗号,声言要成为中国的野村、中国的美林。然而,在缺乏必要的监管条件下的过于顺利以及由此滋长起来的狂妄自大及膨胀野心,却成了它的“死穴”。
四、万国证券的总裁管金生是上海外国语学院法国文学硕士,毕业后先后就职于上海市级机关、上海信托投资公司。曾担任中美国际投资法研讨会秘书长,由此而受欧共体邀请,到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进修,获法学硕士及商业管理硕士。
1988年学成回国,即着手创办万国证券公司。人生经历上过于一帆风顺,同样容易养成一个人过于自负的性格。他风头出尽,被尊为“中国证券教父”。
327事件后,人们指责管金生用家长制的那一套来领导全国最大的证券公司,而他本人却感到还有一条,这就是万国缺少监督机制。
如果说管金生在327品种上走了眼不过是一种偶然,那么,他以及他所领导的万国在327事件中的所作所为则是一种必然。自从成为中国证券期货市场几乎所向无敌的虎狼之师,他们就太自以为是,也太自信了,他们以为国家不可能因其利率偏低而加息,因而一直在做空。
而当加息的消息被证实时,为了挽救公司可能出现的高达10亿元以上的损失,便不顾一切地铤而走险,违规恶炒。
2月23日下午,空方主力阵营中的辽国发临阵倒戈,突然空翻多,使327品种的创出151.98元的天价。
在大势既去的情况下,最后8分钟,急红了眼的空方司令万国赤膊上阵,先以50万口将价位打到150元,接着连续以几个数十万口的量级把价位再打到148元,最后一笔730万口的巨大卖单令全场目瞪口呆,把价位封死在147.50元。
在这一阵紧锣密鼓的狂轰烂炸之中,万国共抛出1056万口卖单,面值达2112亿元,而所有的327国债总额只有240亿元。也就是说,万国卖空的数额超过了该品种总额的7.8倍。
管金生的一步之差,令万国遭遇了它事业上的滑铁卢,在管本人而言也是其人生道路上的滑铁卢。
“中国的巴林事件”
以万国证券公司为代表的空方主力认为1995年1月起通货膨胀已见顶回落,不会贴息,坚决做空,而其对手方中经开则依据物价翘尾、周边市场“327”品种价格普遍高于上海以及提前了解财政部决策动向等因素,坚决做多,不断推升价位。
1995年2月23日,一直在“327”品种上联合做空的辽宁国发(集团)有限公司抢先得知“327”贴息消息,立即由做空改为做多,使得“327”品种在一分钟内上涨2元,十分钟内上涨3.77元。
做空主力万国证券公司立即陷入困境,按照其当时的持仓量和价位,一旦期货合约到期,履行交割义务,其亏损高达60多亿元。
为维护自己利益,“327”合约空方主力在148.50价位封盘失败后,在交易结束前最后8分钟,空方主力大量透支交易,以700万手、价值1400亿元的巨量空单,将价格打压至147.50元收盘,使“327”合约暴跌3.8元,并使当日开仓的多头全线爆仓,造成了传媒所称的“中国的巴林事件”。
“327”国债交易中的异常情况,震惊了证券市场。事发当日晚上,上交所召集有关各方紧急磋商,最终权衡利弊,确认空方主力恶意违规,宣布最后8分钟所有的“327”品种期货交易无效,各会员之间实行协议平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