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期货奠基人是谁
有两个人:一个是常清,另一个是田源。
常清,1988年开始期货市场研究,是我国期货市场理论的奠基人。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体改委期货市场研究工作组秘书长,负责中国期货市场的早期试点工作,是早期期货交易所的设计者。
1993年11月,下海创办金鹏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上海金鹏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1999年12月经中国证监会推荐,当选为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
发表论文及书籍《期货市场教程》、《期货交易实务》、《期货投资策略》、《期货市场学》、《期货市场发展战略研究》、《中国期货操作实务》、《微言集》、《期货市场前沿理论探讨》、《期货投资实战策略》、《中国期货发展的战略研究》等。
曾获2004年获搜狐网首届“中国期货市场十大风云人物”;2005年荣获 “中国十大诚信英才”称号;2006年荣获“中华十大财智人物”创新奖及2007年和谐中国?年度十大创新人物等荣誉称号及奖项。
田源,1992年12月至今任中国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即原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
1986年以来,曾发表过《期货市场》、《中国期货市场》等八部专著;1990年以来,参加过重大国际活动五次;1989—1997年,分别被评为“全国杰出青年”、“作出突出贡献博士”、“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
1987年以来,历任全国青联常委、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工商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物资流通协会副会长、中国证监会顾问。2001年1月当选为中国企业家论坛主席,2001年12月当选为中国期货协会首届会长。
㈡ 周宇的个人简介
周宇,海通期货抄职业操盘手出身,香港三甲外汇操盘手领队,国内贵金属的风云人物,毕业于黑龙江大学,选择投资管理行业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自学交易进入股票市场半年内月均收益超过30%,继而开始进入贵金属、期货、外汇交易市场开始操盘和研究,美期金用三万美金操盘,三个月做到日内交易胜率90%,账户翻番近6倍。而后正式加盟欣祺益天津贵金属公司上海分公司担任首席策略分析师。2013年6月份正式加盟福州润银投资有限公司担任分析师。现任上海润银国际金融研究所数理策略部主管,高级策略执行人,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投资决策举手表决人。上海润银国际金融研究所隶属于润银投资,为其提供智力参考和决策支持,助力打造国际贵金属投资中心。
㈢ 期货中,如何洞悉主力动向
(1)投资者的思路不妥;期货和证券投资不同。
(2)在证券投资中;机构常用的一整套操纵股价的策略在期货市场是行不通的。
比如:期货没有收集筹码;证券不是每日结算;以及没有资金杠杆。洗盘和震仓在期货市场也是不存在的。
(3)在一定时间内;主力可以利用短时间内的卖出和买进,确实可以左右一段时间的合约价格。但是最终结果会如何;恐怕连主力自己也没底。
中国期货市场发展也有18年了;期间多少风云人物,最终能活到今天的有几个?
所以主力不是万能的。在证券市场上;主力都有马失前蹄的时候;更不要说,风险更高的期货市场了。
㈣ 谁有新湖期货董事长马文胜的人生工作经历,谢谢。
现任新湖期货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期货行业协会副会长。
原任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总裁,兼任上海期货交易所理事、曾任中国期货业协会兼职副会长、深圳期货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1993年5月进入深圳中期期货公司(后改名中国国际期货公司),从基层交易员做起。
1999年起任深圳中期公司总裁一职,率领公司在2001年取得期货成交量全国排名第二。
2002—2007年全国期货行业代理额、代理量排名皆第一的成绩。
2004年荣获“中国期货市场十大风云人物”。
马文胜自从事期货行业以来,发表了诸多论文,参与编著了大量与期货相关的书籍。其所发表的有关期货公司的发展方向及完善服务功能、期货市场的规范发展、期货经纪业务运作模式、传媒产业与期货市场的沟通交流等相关内容的文章均引起业界的反响。同时他是《期货趋势程序化交易方法》主编、《期货基础知识实务》副主编,参与编著了《期货诉讼原理与判例》,是《中外合资合作期货公司发展模式》和《国内有色金属期货交割问题研究》的课题负责人。他带领公司研发人员自主研制的创新产品“快枪手”下单软件、D-PLUS期货数据库系统,则分别荣获深圳2006、2007年度金融创新三等奖。
㈤ 期货奚川
我这里有一篇关于他的采访,你可以看看。——
期货中国专访奚川:钱是赚不完的,但是输得完 2009-03-04 10:38
奚川, 1995年始进入有色金属的现货领域,曾担任上海万向投资有限公司投资部经理,上海万向进出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998年起涉足期货市场,先后担任上海万向投资有限公司金属部经理,上海中财期货公司、上海南都期货公司金属分析师,2007年年初加入华安期货责任有限公司。
访谈精彩语录:
期货投资就象经营企业,如何更有效率地发现和预测市场趋势就是企业的核心技术优势,风险控制就是企业的财务管理。
投资股票要考虑企业经营方面的问题,而期货交易跟做贸易流通更接近一些。
所谓成功的投资者——如巴菲特——就是付出较少的学费,较早地找寻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市场是有规律的,但规律不等于数学规律。
机会永远有,钱是赚不完的,但是输得完。
宁可错过,不可做错。
如果篮子始终是要有人去照看的话,还是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比较好照看些。
投资中最重要的能力是综合分析能力。
我们做基本面分析是为了赚钱而不是为了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造原子弹离不开相对论,但学会相对论到造出原子弹来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定价权?我也有啊。每个市场的参与者都有权参与价格的制定。
我认为只有按市场规律办事,才能真正拥有定价权。
大资金的操作方法在单量上减两个0,小资金也可以用;小资金的操作方法在单量上加两个0,大资金也可以用。
成功者很少谈心态问题,所谓的心态问题往往是人对自身的认识不够客观造成的一种错觉。
人眼都有视觉误差大家都是知道的,人脑的记忆一样有误差,这叫选择性记忆。
我是个唯物主义者,我相信物质决定意识,技术决定信心。
期货中国1:奚川您好,感谢您能够接受期货中国网的采访。作为炒客论坛的风云人物,您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被众多期货投资者所关注,每周在论坛上公布自己的交易过程,其稳定的盈利率使人纷纷乍舌,自2000年以来的年投资回报率平均在50%以上,请您介绍一下稳定回报的核心秘诀是什么?
奚川:我认为投资活动就像经营企业一样,成功的秘诀无外乎两点:核心技术优势和完善的财务管理。期货投资的核心技术优势就是更有效率的发现和预测市场趋势,财务管理就是风险控制。
期货中国2:您这么高的收益率以及能够维持稳定的收益,一般是做短线为主,还是中长线为主,或者是两者结合的交易方式?
奚川:都做啊,只要把握比较大的机会我都做。都是事前计划好,过程中也要有应变,这个应变在事前也要想得周详一点,万一出现不利情况应该怎么样去应对。我下单子前会考虑短线也有道理,中线也有道理,那么我去做这笔单子,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如果短线错误了,那我还有中线依托。有些投资者短线套住变中线,中线套住变长线……我和他们不同的是,我是事先计划好的。我做单子既考虑单边投机,也考虑套利,短线中线长线都考虑,最后设计出一个风险最小、获利机会最多的操作方案,这样成功率就高了。
期货中国3:在炒客论坛上您的交易过程记录中我们发现您在操作期货的过程中同时还进行股票交易的操作,您是如何安排二者的操作时间的?
奚川:商品期货与股市比起来只是一个很小的市场,股市的规模经常被拿来与GDP相比较,商品期货至多与所处的行业规模相匹配。所以我在资金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会碰到市场容量的瓶颈,这时候需要向股市转移。我个人尝试一段时间后发现效果不太理想,股市收益不佳,期市关注少了以后收益也下降了。我还是相信术业有专攻这句话,现在我把股票操作交给一位做得比较好的朋友操作,我的精力还是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属期货上,即使将来做一些股票投资,也会在有色金属行业中做选择(眼前我看淡有色金属价格,并不认为是投资有色金属行业的好时机),这样才能发挥我的核心技术优势。
期货中国4:我们知道,期货不同于股票的地方就是它可以做多做空,前面提到您同时进行股票和期货的操作,那在分析研究的时候必定有不同之处,您是如何做到两者能够准确独立的分析?
奚川:非也非也,融资融券及股指期货推出以后,股票同样可以做多做空、杠杆交易,期货与股票的不同之处在于:股票是一份资产证明,期货是一份标准化的买卖合同。投资股票要考虑企业经营方面的问题,而期货交易跟做贸易流通更接近一些。
期货中国5:在您眼中,期货和股票哪种交易能使您投入更多的兴趣和精力?
奚川:我还是属于比较喜欢研究做学问的,不过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还是愿意更多的把精力放在有色金属行业和投资领域,来巩固自己的相对优势。
期货中国6:期货中国网曾采访了同为期货操作高手的丁海江,他认为交许多“学费”并非是成功的必要条件,那在您眼中,“交学费”是成功交易的必经之路吗?
奚川: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付出各种各样的学费,所谓成功的投资者——如巴菲特——就是付出较少的学费,较早地找寻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应该这样子说:若要成功,先付学费,付完学费,未必成功。
期货中国7:关于基本面和技术面的纷争一直不断,有人认为基本面决定价格,应该按基本面操作,而又有许多人以严格的技术突破为交易指令(几乎不看基本面),请问您更倾向于哪一种?
奚川:价格是人们交易形成的结果,而人们各自根据自己对基本面的认识进行交易,人们的交易行为对价格的影响是直接的,长期来看,客观的基本面终究会被人们正确了解到,所以基本面可以决定长期趋势。所以我在做长期价格预测时主要依据基本面,中短期价格预测时主要参考持仓变化,如国内的持仓排行,美国的CFTC分类持仓报告。纯粹的技术分析应该划入数理统计的范畴,用这种方法很难找到市场的规律性。市场是有规律的,但规律不等于数学规律。例如布朗运动,用数学方法去测定运动轨迹是找不出规律的,但表象背后微小颗粒与分子的每一次碰撞也是符合牛顿惯性定律的。再比如蝴蝶效应等等,很多独立的有规律的事件混合在一起最终表现出来的表象是随机性。下围棋是有规律的,但你拿把尺子去量李昌镐的棋谱能量出规律来吗?那样你花一辈子精力也下不好围棋的。所以方法很重要,找到正确的研究方向很重要。
期货中国8:一般人对仓位控制比较严格,您一般仓位控制在什么范围?
奚川:我不是用仓位比例来衡量的,我只考虑自己能承担多少风险,我做一笔交易,我首先考虑万一出现不利的情况,我准备亏多少钱,是50万还是100万,然后我再考虑这个不利情况出现后的行情价格,行情价格也是有个底线的,万一这个价格朝我反方向走,最大到一个什么程度,肯定说明我错了,比方我准备我亏损是100万,我的价格止损是2000块1吨,那么除一下就是500吨,我就按照这个来做。一般保证金都会富余,不会出现不够的情况,所以我一般不关心保证金的高低和仓位的多少。
期货中国9:您对金属的分析判断比较熟悉,您有没有做其他品种的投资组合?
奚川:我是这样考虑的,不管做什么事,首先要想“我凭什么赚钱?”,我在金属市场赚钱是因为我对这个市场熟悉,我有这个优势,所以我能在这个市场上赚钱。至于做投资组合,是不是凭我的数学功底好,做了一个组合就能赚到钱,这个很难说,所以我不会从纯数学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前面我说过,我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后设计一个最佳方案,这仅限于金属市场。
期货中国10:您前面说风险控制就好比财务管理,能谈谈这方面的经验吗?
奚川:投资经营大家肯定都喜欢复利增长。复利增长也有个问题,如果连续盈利,复利会奖励你;有赚有亏,复利会惩罚你。比如100万赚50万亏50万,还是100万;赚50%亏50%,就剩75万了。所以用复利就不能亏,所以巴菲特说:第一保住本金,第二保住本金,第三记住前两条。那么我在做资金管理的时候,就要求按年度来计算,每一年都不能亏。而一年中不可能每笔交易都赚,我就不用几何方式来增长,我用算术方式来增长。
有一本书叫《专业投资原理》里面讲,投资就象经营企业,首先考虑别亏钱,其次找些虽然利润不高但比较稳定的项目来做,然后再拿出一部分利润去冒风险追求高收益。归纳起来就是投资三项原则,按重要性排列为:保障资本, 稳定盈利,卓越回报。
机会永远有,钱是赚不完的,但是输得完。不管赚多少个100%,亏一个100%就什么都没了。首先保证不要输,宁可错过,不可做错。只要不亏,哪怕每年赚比较小的数字,按几何方式增长,多年以后的利润就会很可观。这是我的经营原则。
去年12月朋友给了我个1000万的账户操作,我给他空了100吨铜,还做了些套利,利润不大但比较安全,随后在铜价反弹中虽然投机头寸遭受损失,由于量做得比较小,总帐还略有盈余。而同期我在炒客论坛公开操作的账户近亿资金空了3000多吨,是因为这个账户从1月开始操作的,本金3800万,比较经得起风险,结果利润回吐了1000多万。我并不是不冒风险,一点风险也不承担很难获得超额利润,但我决不拿本金去冒风险。
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基于全部的篮子不会同时打翻的判断。但是马克思说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有色金属、原油、黄金、道琼斯工业指数、外汇,经常都是联动的,这些篮子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有篮子在同一时刻翻个底超天的事情时有发生。所以我认为,找出若干个互不相干的品种分散投资,让风险自动平衡的策略实际上是办不到的。如果篮子始终是要有人去照看的话,还是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比较好照看些。所以我是采用主动的风险管理策略,我会看着口袋里的钱再去搏,并且,我专注于金属市场。
期货中国11:您是众多炒客心中的重量级明星,也经常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理念以及拍砖,在获得众多投资者认同的同时,不免也有许多针锋相对的意见,您是如何看待这些声音的?
奚川:如果我是正确的,那么就驳倒它。
期货中国12:众所周知,期货的魅力之处在于它独特的杠杆效应,最近也有消息说可能要调整杠杆倍数,支持与反对的声音都有,请问您如何看待?
奚川:期货是一份标准化合同,保证金制度是为了防范违约风险、为了提高市场效率。采用相对较低的保证金比例,加上每日结算无负债这样一种先进制度,能够兼顾违约风险与市场效率两者。
合理的保证金比例,应该根据市场的潜在波动大小来制订,国际上的期货交易所都是根据市场情况经常调整保证金比例的。对比LME铜目前每吨600美元保证金,我们保证金比例过低,不能有效防范隔日结算违约风险;同时我们对跨月套利这种风险很小的交易方式收取双份保证金(这种交易在LME几乎可以不需要保证金),又极大地影响了市场效率。在这当中,交易所和期货经纪公司有权制定保证金比例的高低,同时承担履约担保责任。去年国庆以后国内期货市场出现连续跌停,后来采取三板强平措施,实际上是交易所和期货经纪公司犯下错误,制定的保证金收取比例未能防范违约风险,同时在风险发生后逃避履约担保责任。在这些方面,中国期货市场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
期货中国13:有人认为在交易中似乎小资金比较好做,大资金就比较难做,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奚川:如果不考虑市场容量因素的话,大资金的操作方法在单量上减两个0,小资金也可以用;小资金的操作方法在单量上加两个0,大资金也可以用。因为有很多人有5万,比如100个人有5万,他们中有10个人赚到10万,别人就觉得很多,但忽略了有90个亏掉的,而有500万的人很少,比如10个人有500万,中间有一个赚到1000万,从数量上看是少了,其实比例是一样的。此外,500万亏掉了,也很难会像亏5万的人一样被忽略,这其实是一种错觉。操作上来讲,难度都是一样的。实际上大资金和小资金的区别主要在于风险承受能力不一样。5万输了就输了,可以从工资或其它什么地方弥补回来,所以5万可以承担较大的风险,去博取高收益;但500万亏掉的话很难从其他途径弥补回来,有1亿的人拿500万出来投资和只有500万全部拿来投资的人风险承受能力也肯定不一样。
期货中国14:您是一个自信的人,请问是什么原因使您有如此大的信心?
奚川:我是个唯物主义者,我相信物质决定意识,技术决定信心,脱离了技术为基础的信心是盲目的信心。我曾说过如果再给我70万,我相信还是能做到7000万的——这是我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对自己过去的交易历程总结后得出的一个结论,而且这个结论还可以被我未来的交易历程所证明。我认为这跟信心没太大关系。
期货中国15:您在1998年涉足期货市场,算起来也已经超过10个年头了,经历了中国期货市场的起伏和波折,您有什么样的感触?
奚川:赚到钱了很开心,验证了我的投资理论的正确性很开心。
期货中国16:现在您是期货公司的金属分析师,其实您早在1995年就进入了有色金属的现货领域,那在您眼中,期货和现货的研究上有什么相同性与不同之处?您更乐于投身于哪个领域?
奚川:我是98年进入有色行业的,期货就是一份标准化的买卖合同,它脱胎于现货贸易,与现货贸易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二者不可分割。有成熟期货交易的现货贸易,也会传染上时间优先价格优先的交易原则,客户忠诚度比较低。相比之下,我不太适合关系优先人情优先的传统贸易。
期货中国17:每个成功的交易者肯定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交易规则,很多人从您平时的一些分析中认为您的规则非常复杂,而您一直说自己的是简单的包氏基本分析法,那现在能否和我们投资者简单的介绍一下您的规则吗?
奚川:在《专业投机原理》这本书中讲,投机中最重要的是“根据重点思考的能力”;在波士堂节目中,段永平讲投资中最重要的是“理性”;证券市场周刊采访李驰当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与人的差别不在于获取信息能力的高低,而在于对信息的判断不同。我认为他们讲的意思是接近的——即投资中最重要的是综合分析能力。要讲什么简单规则的话,他们讲不出来,或者说规则太多讲不过来,我也一样。
“包氏基本分析法”只是我的诸多规则其中之一,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包氏基本分析法:
1、了解权威机构的观点 价格是人们交易的结果,人们根据各自掌握的知识进行交易,基本面中只有被人们了解的部分才会对价格产生作用。我们做基本面分析是为了赚钱而不是为了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个难度就大了),所以我们用不着身体力行滴去做非常深入的基本面研究,而应着重了解市场的主流观点。现在网络信息这么发达,要做到这点太容易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看期货经纪公司的早报(千万别看他们的日评),早报内容一般都是文摘,包括前晚国外期股市收市报告、主要经济指标评述、行业新闻等等。这些都是翻译文章,比如金属方面基本是巴克莱、麦格里等等的知名分析师如何如何看,经济信息一般都是高盛、花旗、美林等机构观点,每天早上花5~10分钟看一遍,基本面研究的第一步就做好了。
2、不要相信太远的预期 人们一般的习惯是这样:如果当前形势比较差,就会预期将来转好,如果当前形势比较好,就会预期将来转差。半年以上的预期大多不可靠。例如2001年美国经济衰退,年初预计下半年会好转,4月份预计4季度好转,到了7月又改口说到02年经济才会好。这种半年以上的预期万万不可当真。换个角度看,这种预期包含的另一层意思就是说3~6个月时间内经济是不会有明显改观的,从结果看这一时间段预期的可靠性相当高。
3、预期的转变也有趋势,而且很少有振荡 还是举2001年的例子机构最初预计2001年铜短缺40万吨,当然这是在2000年3季度以前了,后来美国经济不好了,改口说基本平衡,后来说可能过剩20万吨,再后来是30万吨......最后过剩了70万吨。极少有这样的情况:这个月机构预测全年过剩10万吨,下个月预测全年短缺5万吨,再下个月又说全年过剩15万吨。预期修正的趋势性非常强,这反映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4、理清因果关系 例如:股市和债市都是对利率敏感的东西,加息对股债市都是利空,但股债市的走势却是相反的。在这里,股市上升是加息的原因,加息是债市下跌的原因。所以,尽管加息对股市也是利空,但不可因加息而去做空股市(因果关系搞反了),可以因加息而做空债市。
期货中国18:您觉得会不会存在某个优秀的规则适合所有的投资者,还是说每一位期货交易者都需要有属于自己的交易规则?
奚川:有啊,我觉得像价值规律、价值投资、道氏理论、凯恩斯选美理论,都是经过实践验证适合所有投资者的经典理论,我觉得对于投资赚钱来说这些理论就像相对论对造原子弹一样重要。造原子弹离不开相对论,但学会相对论到造出原子弹来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前面讲的那个包氏基本分析法,其实就是对凯恩斯选美理论和道氏理论的具体运用。我是学机械的,这个大概相当于机械设计手册吧。
期货中国19:2月19日中国证监会批准了上期所的钢材期货交易,钢材期货马上就要与投资者们见面了,而您作为金属分析师,应该也对钢材期货的上市也做了一些准备,请问您如何看待钢材期货的上市?
奚川:不好意思,到目前为止我还没什么准备。
期货中国21:谈到金属期货不免会提到一个定价权问题,在国际市场中国大宗商品定价权的缺失使许多企业陷入被动的局面,而中国的期货市场也或多或少的被外盘所影响,您同时还涉足外盘的交易,就您的交易经历来看,我国期货市场与外盘的关联度目前处于什么水平?随着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的定价权有否提高?
奚川:定价权?我也有啊。每个市场的参与者都有权参与价格的制定,买卖双方哪边权力大一些要看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也就是要看供需状况,另外,行业集中度等方面的因素也需要考虑,跟国际地位关系不大。美国国际地位高吧,他也没有办法阻止房价下跌,智利国际地位低吧,但在铜市场上他就是有发言权。查尔斯.道说:市场最大级别的趋势是不会被操纵的,我认为只有按市场规律办事,才能真正拥有定价权。
㈥ 国内有哪些期货高手
你好,你可以看看期货技术论坛(www.sy2000.com),里面有个期货风云人物的专栏,是专门介绍期货名人的经回历和心得、答经验的。应该适合你想知道的,谢谢采纳!!
㈦ 中国著名的操盘手有那些
韩军
中国股市人才辈出,各领风骚三五载,而韩军则是常青树,他很少出现过困境,不像
处于排行榜第二位和第三位的魏东、肖建华那样险些被大熊市灭掉。然而业内公认韩军为群雄之首的重要原因有三个:第一个原因是韩军是高干家庭出身,做人做事霸道有贵族风范,比如说有多家敢于单日暴涨的股票由其创造,甚至敢倾其全部资金把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买上涨停,这种气度可不是一般机构能够具备的;第二个原因是韩军敢于逆势发动行情,比如说在2007年6月5日,沪深股市五天跌将近1000点,其中不少基金参与抄底都扭转不了大盘的继续跌势,而韩军在6月5日中午投入两个亿在跌停板位置买进100只股票,市场立刻出现强劲反弹;第三个原因是韩军的门下还出现了两个大鳄,其中一个是在其边防部队当过部下的张爱国,在业内排行榜中名列第五位,还有曾为其军师的花荣,在业内排行榜中名列第六。
三者形成了中国证券中最强悍的股市狼群,韩军有期货背景,张爱国有外资背景,花荣有民企背景,此铁三角在指数期货出来后,将成为中国投机市场最强大的力量,将极大地威胁和影响其他中小投机者的命运。不过,韩军的最大弱点是好色,一次一个著名的模特问韩买什么股票,韩反问你目前持有的是什么股票,结果模特持有的股票随后连续涨停。另韩军与普京一样,持有飞机驾照。
魏东
魏东出生于1967年,毕业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同年进入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工
作。1995年创建上海涌金实业有限公司。现任国金证券董事、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九芝堂集团董事、湖南涌金董事长。在国金证券借壳工作完成后,成都建投将拥有国金证券51.76%的股权,这也是国金证券实际控制人魏东在九芝堂(000989)后掌控的第二家上市公司。在06年新财富中国富豪榜,魏东名列第473名。
尽管二级市场操盘业界并不认为涌金集团拥有超人的财技和制胜秘诀,但仅用8年时间
,非常年轻的魏东及其家族还是积累了数以亿计的财富,并在资本市场博得了颇为响亮的"涌金系"名号。涌金系的最重要利润来源主要依靠上市公司向战略投资者配售新股和定向增发股创造,其公关手段非一般目光过于狭窄的业内机构能比。尽管其盈利手段不如韩军那样具有力量凶悍性,也不如花荣那样以小胜多的精巧传奇性,但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
肖建华
肖建华,1986年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曾任北京大学团委干部、北京牡丹电视机厂车间书
记、河北石家庄陆军学院教师。1993年,肖开始进入资本市场,依托北大和高科技概念在证券市场上广泛出击,造成了一股"明天旋风"。1998年,肖27岁,已是上市公司华资实业总经理。3年时间,肖领导"明天系"先后入主了6家上市公司,并控制了其中的两家。
肖的"明天系"和"北大"扯上关系,是因为其控制性公司和自然人,与北大资源集团合资
成立了一个"北京北大明天资源科技有限公司",虽然北大资源集团仅持有这家公司20%股权,但却使肖在资本运作中拥有了"北大概念"和"高科技概念",别小看这点,这可是肖氏驰骋资本市场的杀手锏。
明天系极为重视金融资产的积累,旗下有多家证券公司,如远东证券、太平洋证券、新
时代证券等,2006年其系的二级市场是深发展,而深发展也是以只金融股。人的命运甚至比财技还要重要,20005年就在明天系即将灭忙的前夜,沪深股市出现了大行情,因为勉强多支撑了一个月的明天系,其旗下的多家金融机构反而成为了香饽饽。业内在公认前三条好汉时并不是看重他们的战术层面,而是战略思想层面。
王龙
当大陆的机构向台湾的一些著名大老板介绍王龙在大陆成功抄1000点大底赚大钱的时候
,许多台湾商人都不知道这么一个新冒出来的台湾私募大鳄。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依靠原来的台湾股灾经验在大陆一年从一个一名不闻的小人物变成了资本大鳄。
这种奇迹过去曾经发生过另外一个台湾的小公司乾隆软件身上,王龙只不过是简单的复制了一下,据说王龙的主要私募客户是台湾商人的太太和小姐。
更让人惊奇的是,一般人如果因为股市发了大财,不可能在这个行业中能够收手,而王
龙竟然做到了,在沪市涨到4000点的时候,在07年5月份他竟然解散了客户达到高潮的私募基金,而充当寓公。与韩军一样,王龙也十分好色,业内传闻其有大陆、越南、泰国、印度、伊拉克、俄罗斯、朝鲜、阿尔巴尼亚、古巴等多种国籍的太太。其在加拿大的豪宅也是最有皇帝特色的。
张爱国
与韩军一样,张爱国也有过军旅生涯,也有高干背景。看着韩的巨大成功,他不可能久
甘于人下。去年在五粮液权证、今年在中化国际权证的巨大成功,再依靠部分ST股的成功操作,使得张爱国从去年4月到今年4月的年收益率达到了惊人的25倍。这个事实让其朋友韩军与花荣也瞠目结舌,而且这是在借韩的朋友资源,借花的智力完成的。张的成功充分说明了小富靠勤,大富由命。
花荣
花荣是中国股市的不死鸟,他的很多朋友在中国股市都阵亡了,但他依然活着。花的经
历是典型的厚积博发,他曾经辅佐过多位亿万富豪,但自己一直没有成为亿万富豪,肯定不服气。在2005年参透"盲点套利"这一中国股市的最高功夫后,花荣离开了韩军自创门户,虽然两人发生了激烈的口角,但是韩还是给与了花荣3000万的启动资金,这3000万目前已经变成了4个多亿。花荣的成功一方面与自己的努力不可分,他创建的盲点套利无风险投资是吸引新客户和大客户的利器,韩军曾说:"书生造反,三年无成,如果运气不好,随时欢迎你回到东北军来,不过工资要比现在降一块钱。"2005年和2006年的大行情造就了这个书生,目前花荣已经成为了中国大资金稳健投机的尖端代表,在山西煤矿主、京城文体明星、归国海龟以及部分特殊行业从业者的口碑中,其名气如日中天。
赵笑云
赵笑云,曾经在股市中是一个让你欢喜让你忧的人物。作为证券咨询行业的佼佼者,他
推荐的股票总是布满玄机,但又快速大涨。有人说他是"天才",也有人说他是"庄托",面对种种散户的疑问猜测,业内机构的看法出奇的一致。证券市场比拚的就是胜负,在没有违法的前提下,赵笑云获得大胜,从一个西北的穷小子变成亿万富豪,这不正是最典型的"美国精神"吗?
然而,赵当选第七条好汉,不是因为他在07年获得了多么令人惊异的成功,而是他当年
的部下群体获得了成功。据说他当年的合作客户与东方趋势当年普通的员工有多人在今年都成为了千万富翁,他们之所以有今天,不能不说与当年赵的榜样力量没有关系。
陈刚
在中国股市活得久难度是很大的,甚至比活得好还重要。有一个记者听说一个大户靠做
股票获得了千万家资,便询问其成功经验,大户不愿说,但记者一再追问,大户最后没办法了,回答说:"在做股票前,我是亿万富翁。"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窥见中国股市的生存难度。在中国股市,花荣是获得最长久的职业操盘手,而陈刚是活的最长久的股评大师。屡经坎坷,始终看好中国股市,但在沪深股市暴跌前夕能够果断预警,说明陈刚已经成为股精人物了。目前市场存在着大量的依靠包装和媒体出名的假高手,他们的未来失败一定是定局,我们希望陈刚能早日成为亿万富豪。
王国斌
王国斌同志具有丰富的证券业从业经验,1998年被东方证券作为核心人才引进,2005年
起担任东方证券副总裁。他追求投资的科学性、实效性,投资业绩在行业中名列前茅。他带领的证券投资团队在2003年上海企业年金十六家管理人评比中排名第一;他负责管理的"上海市职工互助会定向理财计划"从2005年至今收益率达34.2%,在该计划的所有管理人中排名第一;截至2006年2月,他运作的"东方红1号"集合理财计划累计收益率达19.8%,列全行业第一。
王亚伟
王亚伟现任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副总裁、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华夏大盘精选基金经理。
最佩服的投资大师:彼得林奇。兴趣爱好:足球、音乐、摄影
证券从业经历13年。曾任中信国际合作公司业务经理,华夏证券研究经理。1998年加入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兴华基金经理助理、经理,华夏成长基金经理。现任华夏大盘精选基金经理。华夏大盘精选基金在多个周期中获得证券基金净值增长第一名,但是与中国的优秀私募基金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其实公募与私募的差距,并不在智慧和经验方面,而是在机制上面,目前的公募基金体制基本上是大锅饭性质的旱涝保收状态,限制基金经理的主动性智慧发挥,同时在获利的同时还得服务于管理层的意志。只有在大陆这个老百姓思想比较落后的地方,公募基金才能获得目前的大发展。我们把公募基金的第一名基金经理列为高手的行列,是对公募基金的一种激励和希望。
㈧ 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有哪些
很高兴回答你提问的这个问题,来说说历史上的风云人物。
一、陶朱——范蠡(前536-前448)
陶朱公即范蠡,春秋时期越国大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辅助越王勾践一战灭吴的大智者范蠡,堪称历史上弃政从商的鼻祖和开创个人致富记录的典范。
《史记》中载“累十九年三致金,财聚巨万”,但他仗义疏财,他赚了钱,就从事各种公益事业。
他的行为使他获得“富而行其德”的美名,成为几千年来我国商业的楷模。理应推荐为“中国十大富豪”之首。
二、猗顿(春秋战国时期)
猗顿独树一帜,他没有任何背景,完全靠白手起家,其所用时间之短、积累的财富数额之大比其他富豪毫不逊色,在当时就与全国首富陶朱公齐名了。
猗顿姓王,因为在“猗地停顿”发家致富而被后人称为猗顿。猗顿就象三国时的刘备三顾茅庐一样不厌其烦地拜访陶朱公,终于感动了“上帝”,陶朱公接见了他并授他八字秘诀:“子欲速富,当畜五牸”。
于是,猗顿成了养殖专业户,做大以后又开始制盐贩盐,之后又进入珠宝业。其家产“西抵桑泉,东跨盐池,南条北嵋”,方圆百里,皆其所有。疆域之大,范围之广,世所罕见。汉代《盐铁论》载:“宇栋之内,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坎井之蛙,不知江河之大;穷夫否妇,不知国家之虑;负荷之商,不知猗顿之富……”
三、邓通(汉文帝时期)
汉文帝男宠,凭借与汉文帝的亲密关系,依靠当时铸钱业,广开铜矿,富甲天下。邓通个性温和、谨慎,不喜欢张扬,更不善于交际。
有一天,文帝命令许负为邓通相面。许负说:“邓通的命会穷困饿死。”文帝说:“能使邓通富有的在于我,怎么说他会贫困呢?”于是将邓通家乡附近的大小铜山都赏赐给他,准许他铸钱。
邓通�庠罅粒至孔悖癖≡龋实卮浚献酝豕蟪迹兄梁郎叹藜郑碌椒贩蜃咦洌薏幌舶送ㄇN夤苑⑿辛看笳加攀疲送ㄇ灾实赜帕既∈ぁU庖皇逼冢夤氲送ㄋ那伊鞅槿�
文帝死,景帝一即位,便把邓通革职,追夺铜山,并没收他的所有家产。邓通,一旦落难,竟与乞丐一样,身无分文,最后饿死街头。
四、石崇(西晋)
其财富来源系任荆州刺史时拦劫沿途客商而得。最经典的故事是与晋武帝的舅舅王恺斗富大获全胜,可谓“富可敌国”也毫不夸张。
盖因不懂“外不露富”的古训,终为一才妓绿珠破财,最后连命也搭上。
五、富可敌国——沈万三(1330年-1376年)
元末明初江南巨富。以垦殖为根本,以分财为经商的资本,大胆通番。他可能算是历史上最早的国际贸易商人。
曾助朱元璋修南京城,个人承包三分之一工程费用。只可惜其孙卷入蓝玉之案又被朱元璋充军云南,财产没收。
六、刘瑾(明朝)
史上最有钱的人,太监身家66万斤黄金。明代正德朝大宦官,《亚洲华尔街日报》列为世界级富翁。
据清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所载,刘瑾被抄家时有黄金250万两,白银5000余万两(折合现币约38亿元)。其它珍宝细软无法统计。李自成打进北京时收缴崇祯一年的全国财政收入仅为白银20万公斤。
七、和珅(清朝)
史上最有名的贪官,没收赤金就有580万两。嘉庆抄家时所获财产相当于乾隆盛世18年的全国赋税收入,“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了。
据统计,和珅贪污的总额约是9万万两白银,也就是9亿两白银
八、第一富翁——伍秉鉴(1769—1843年)
商名伍浩官。清代广东十三行怡和行之行主。他凭与英国东印度公司走私鸦片迅速成巨富。1834年已宣称有资产2600万元(一说为2600万两)。西方学者称其为“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资财,天下第一大富翁”。
1843年,清朝令行商偿还《南京条约》规定的 300万元外商债务,他独自承担100万。同年在广州病逝。
九、红顶商人——胡雪岩(1823-1885)
胡光墉,清徽州绩溪人,幼名顺官,字雪岩,着名徽商。初在杭州设银号,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
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20余处。
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并开办胡庆余堂中药店。
十、王炽(晚清)
一代钱王,红顶商人。资本主义在西方巳兴起,生活在一个闭关自守的封建王朝的他抓住全国商品经济萌动的态势,投巨资于刚兴起的银行票据汇兑行业。
以昆明“同庆丰”钱庄为龙头,在当时全国22个行省中的15个行省及香港、越南、马来西亚设立分行……被誉为“执全国商界牛耳”之云南金融业的开山鼻祖。
巨商王炽在英国《The Times》评选的19世纪10年代世界首富中排名第四,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三代一品红顶商人”,晚清名臣李鸿章曾称其为“犹如清廷之国库也”。
王炽的商德商道,对后人都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
十一、宋子文(民国)
《亚洲华尔街日报》列为世界级富翁。据说在任民国财政部长期间,靠垄断美国对华军援物资业务,其财富在当时早已首屈一指。
上个世纪30年代,他从美国学成回国,应着妹夫蒋介石的春风,随即被任命为财政部长,到1943年1月,他已经积蓄7000多万美元。1949年6月抵美后直至离开这个世界,他在美国度过了22年的“寓公”生活。
他很少出门,和家人深居在别墅里,闲暇时,就和老朋友相聚打牌来消磨时光,要么就是玩自己的石油股票和期货。为了安全起见,他还在宅邸周围安装了警报系统,这更保障了他一劳永逸地生活在自己的王国里。
㈨ 期货风云人物武汉大妈
网络豆油猛女即可。资料一大把。
㈩ 致远期货:女孩子做公务员还是国企财务好
首先,你要有一个概念,“编制很重要”。编制这个说法,是体制内的黑话。行政、事业、企业的编制,就其和体制内关系,依次递减。主要体现在,其经费来源和职能职权和待遇上。
先解释下三者的意思:
1、公务员编制:
先说公务员,公务员以前叫干部,后来改叫公务员了。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这句有三个重点:“依法履行公职”就不多说了,说白了公务员是国家法律的执行者,国家机器的组成者;所谓“公务员编制”的正规名字其实应该是指“行政编制”;国家财政负担,就是大家说的,“纳税人养着的”、“吃皇粮的”。
2、事业编制:
事业编制就复杂了。这是中国特色的一类东西。用老话讲,事业单位本质是社会服务组织,介于行政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之间;或者说,都有涉及。总之,涵盖特广,成分特杂。大概分以下几类:全额拨款、参照公务员、自收自支、财政补贴。具体分类区别就是其经费来源不同。另外,就事业单位的编制而言,很多部门都是既有行政编制,也有事业编制。
3、企业编制:
既然涉及到编制,这个企业编制,不是说一般的企业员工。所谓企业编制,应该是在事业或者行政单位,但却是体制外的人员,就是俗话说的编外人员。这个说法应该是特指的,或者说是事业编制中自收自支的那一类,也被称作企业编制。而现在的国有私营企业的员工,广义上也可以算是企业编制。但一般都不这么说。所以以下讨论的都是狭义的”企业编制“。不过也听说有的地方也有所谓的”企业编制“,说是裁员不会被先裁掉。
其区别为:
1、经费来源不一样:行政编制,国家财政全额负担;事业单位按不同的种类,由国家财政或全部或部分或一点不负担;企业编制理论上不管国家财政什么事。
2、待遇、地位不一样:这点在很多地方都有体现,一般来说,在体制内的行政或事业单位中,行政编制地位最高、待遇最好,这里所说的待遇包括工资、福利、升迁机会。而三者的稀缺程度也是依次递减,行政编制最少、最稀缺,事业编制多。这两种编制很占资源。所以国家严格限制其数量。但事情有需要那么多人做,so:企业编制,这玩意儿我怀疑是为了降低用工成本搞出来的。
3、职能职责不同:这个不用多说。理论上,公务员是”依法行政“的;而事业单位是全称是公益性事业单位,部分事业单位也有公共服务、行政的只能,部分其实是企业行政的,鉴于此事业编制也是这些职能;企业编制,我之前已经说了,算是体制外的。
优劣:
1、行政编制就是公务员,公务员的优势不必多说了。收入一般是个中产阶级,还有希望奋斗成为官员。
2、事业编制待遇不一定比公务员差。因为公务员的监管日趋严格,而事业单位是和本身效益有关系的,也没有公务员那么严格的约束,很多事业单位钱是很多的。事业单位最终是会改革的,部分分流为行政编制,部分变成企业编制,剩下的才是正儿八经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3、事业单位或者行政单位的企业编制的话,我个人意见是没什么前途,虽然待遇或许不差,但还会受一些歧视。所以,如果是这些单位的企业编制,就想办法走到体制内。广义上的国企私企的员工。我对其中的一部分表示羡慕。我恐怕一辈子也不会有那么高的工资,钱是相当多。不过另一部分国企、私企,就一般般了。
未来十年三种编制发展前景
已经有很多人跟我说过,公务员会有大量下岗,跟以前的国企下岗职工一样。作为知乎上一位经常发言的公务员,还是一个一直想辞职的公务员,无论以后我当不当公务员,对于这个行业我愿意用比较客观的眼光来看待它,我相信在未来10年公务员行业都不会有大量下岗的存在,甚至因为社会的不稳定性加剧,还会加大公务员的录取人数。
公务员职业从来都不是香饽饽,如果是香饽饽也是人们想像当中的香饽饽。有的时候可能公务员这个职业外在看起来很正常,其他行业竞争太激烈。
工资待遇在当地收入只能算是略高于当地收入平均水平,吃不饱,饿不死。对于工资待遇,公务员的工资待遇只会升,不会降,这个是肯定的,公务员享受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权,它的工资收入会随着整个国家GDP一起进行上涨,每年都在微涨,每十年一大涨的趋势,基本吻合社会经济的发展。
福利待遇,就住房来说,从集资房,团购房,到现在的住房公积金,公务员的公积金比起企业还是要高一点。现在的养老并轨,也是将之回归一个职业正常化。养老保险,不能说公务员从来没有交过养老保险就享受养老保险,他们退休以后不是靠养老保险,是退休工资。还有一些诸如食堂,宿舍,交通车这类,也算是正常现象吧!
社会地位,作为一个以官为大的国家,士农工商,士以吏为师,学而优则仕,几千年以来的文化传统真的很难改变。从整个国家政策的角度上来说,没有哪一个统治者会冒历史之大不韪,去改变这个传统,历史包袱没有办法改变的。当然可以看到的一个当前的趋势,就是政府放权,这个也算一个政策红利,所以政府权力受到一定的削减。但是在我看来,政府这样的放权收权不是什么新把戏,在建国时候,社会主义大改造,公私合营。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又放权。在 2000年到如今,因为政府的印钞机开动,政府主导经济,因此大量行政审批又强化了政府权力。现在开始放权,要刺激经济,算是政策红利吧!
公务员未来改革方向?
公务员现在行政编制加上参公编制大概有1200万左右,这个数量的确不小,特别是一些党政部门根本没有必要设置,还有一些机构重置,比如交安办, 综治办的许多职能与公安局重合,造成人员浪费,以后改革的方向会形成人员编制流动,也就是部门间流动,党政间流动,但是这个可以这样说,举步维艰,非常困难,相当于让党来减少对国家控制力量,强化政府领导。可以细想的是,简单的人员重新配置都如此难,更何况是要削减,要让他们下岗了。至于上面提到的北京部分高级公务员聘任制,这个也是十年前,甚至更早时候有的,还有什么民主党派人士,还有一些知名人士挂职,比如大学教授挂职当正处级。我只能说这些人只是有一个职位而已,当当政府的花瓶。政治是什么?是相互之间因为利益的苟合,空降下来,上面没人罩住,出错了怎么办?下面没有人认识,谁给你执行你的政策?后面没有背景,单枪匹马闯官场?前面没有人指点,以后的职业发展怎么走?怎么能一起做事呢?权力是什么?权力不是上级领导的一张空文,说简单点,这样一个职位上坐着的人,没有班底,你想想看,现在倒掉的大佬,哪个不是一批一批的倒呢?一座城市,数百万的百姓,两只手管得过来吗?还不是要靠大大小小的官员!人家官员凭什么给你干呢?想想看?
公务员还会成为铁饭碗吗?
中国公务员职业之所以会成为铁饭碗,有一个特殊的东西存在,编制。编制是一个特别的东西,体制内的人都对之很熟悉,编制也是一个很有趣的东西, 有编制的公务员,你不是给这个单位做事,你不是给领导办事,你是给国家办事,给党办事,在你的身后,是党和国家做后盾,原则上要辞去一个公务员的行政流程 是非常复杂的,所谓的要打破公务员的铁饭碗,十年前就提出过,所谓的末位淘汰制,结果呢?全省二十多万公务员,淘汰没几个,这个政策也就名存实亡。顺便说 一句,公务员不受《劳动法》保护,是受到《公务员法》的保护。所以公务员加班基本上没有加班工资,有也是单位自己小金库私发的。同时《公务员法》规定,公 务员不得随意辞职,辞职必须审批,审批不合格,不得辞职,即便是这个国家最高领导人也是这样,不同意你辞职,你就得继续干,干不好,涉嫌渎职就要拿下你。 编制的主要作用就是:“三权分立”,人权,事权,财权。简单点说,人,你是公务员,领导可以给安排事务给你,你的工资是当地的政府财政局统一打到工资卡上。
第八十三条 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
(一)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二)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三)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四)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在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
(五)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
我给大家一条一条分析:
第一条,当过公务员的人都知道,一般来说如果当年受到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等等,那么年度考核就是不称职,别着急,还有下一年吧!如果你连续两年受到处分,算你倒霉了。
第二条,不胜任现职工作,什么叫不胜任,一般都是犯了点小错误,或者身体不好,或者年纪大了,比如公安部门一些老民警换岗,接受就好了。
第三条,以上的,接受安排。
第四条,依然没有具体说,什么是公务员义务,教育后什么叫做不改变的,一般来说,写检讨,公开认错就算转变了。
第五条,这个没得说,谁无缘无故的缺席呢?在单位,请假即便当时没有批,跟领导好言好语,事后补上不是不可能。
分析辞退公务员的五条,基本上都可以看出里面的操作成分很大。
所以之所以难以将除违法违纪以外的理由辞退公务员的难度极大,就是因为有公务员法保护公务员的各项权利。现在深圳那边搞的聘任制要么是换汤不换 药,实际上深圳聘任制上台以来,应该还是没有辞退多少公务员,因为他们还是编制内人员。要么就是在探索改革《公务员法》了,也就是将公务员辞退这项人权下 到地方甚至于单位,但是不太可能,一旦这样做,部门领导的权力就会空前扩大,对于下属的掌控力。
所以现在辞退没有编制的临时工就太容易,经常看到新闻辞退某某临时工,缺极少看到犯错误的公务员被辞退,类似于停职检查这些,连警告,记过这些处分都要经过单位党组成员审批通过才行,这个流程起码一个月。
因为编制,中国公务员荣登全球最稳定的职业,跳槽率最低的职业。
有些人说,那就废除编制,修改《公务员法》。实际上修改公务员法比废除编制容易,中国的法律现在本身就在完善中,所以修改公务员法并不难。难的就是废除编制,编制这种东西太重要了,它是牵制中央领导层,地方势力,各部门势力的绝佳武器,你想一旦编制废除,那么公务员的人身权和事务权就归单位所有,甚至归于单位领导了,那么公务员对于领导的人身依附就更加强,这个时候就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公务员是忠于国,忠于党还是忠于上级领导呢?上级领导决定你是否继续当公务员,感兴趣的可以参考宋朝官制_网络,做一个比较,截止数千年的中央与地方博弈,现在的中国基本上已经把地方势力消灭殆尽,稍有冒头,就全部拿下,更显而易见的是,现在的中央还在不断上收权力,最明显的就是中央纪委的强化,中央集权到达巅峰中的巅峰,这个时候,一个古老的词汇会出现。经过几千年的公务员管理制度进化与发展,不得不叹服领导层的智慧啊!
除非看到公务员行政编制,事业编制被废除的那一天,不然公务员的铁饭碗都不可能打破,换汤不换药而已,也就是干得再差只要不违法违纪,都不会被辞退,这个也是公务员懒政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在中央有一个编制管理机构,也就是中央编制办公室,这个机构也是正部级机构,也就是跟科技部,商务部,公安部平级的机构,而且一般还由中央委员领导,高半级。从这个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国家是有多么重视公务员编制这个东西。
公务员有前途吗?
请记住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职业,都是金字塔结构。在下面办事的都是大多数人,所以你问我,一个初入公务员有没有前途,我能给你的答案就是你 这辈子很有可能没有前途,因为90%的公务员一辈子都是办事情的主任科员以下。作为一名公务员更要学会当好一颗螺丝钉,默默干好自己的事情,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年轻人一般都是眼高手低,特别是现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更是如此,很多初入公务员都是这样感觉自身的才华没有得到施展,过得很憋屈的原因之一。如果你的目标是成为一个风云人物,权倾朝野,那么不建议你来当公务员,这里没有个人理想,只有集体理想,学会做好自己的事情。